心外膜左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

心外膜左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

一、心外膜侧左旁路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林[1](2021)在《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电生理特性,并探讨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83例患儿,其中男48例、女35例,平均年龄(9.48±2.88)岁。左侧旁道53例,成功消融51例,复发3例;右侧旁道25例,成功消融25例,复发6例;双旁道5例,成功消融5例,复发1例。83例患儿的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7.6%,复发率12.3%,并发症发生率6.0%;83例患儿平均累计消融时间(149.8±42.2)s。左侧单房室旁道组的平均累计消融时间为(140.2±36.3)s,右侧单房室旁道组为(170.0±47.3)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右侧旁道(24.0%)消融后的复发率高于左侧旁道(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47)。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但有一定比例的复发可能性,且右侧旁道复发率高于左侧。

刘国林,许欣,易岂建,田杰,殷跃辉,吕铁伟[2](2020)在《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电生理特性,并探讨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83例患儿,其中男48例、女35例,平均年龄(9.48±2.88)岁。左侧旁道53例,成功消融51例,复发3例;右侧旁道25例,成功消融25例,复发6例;双旁道5例,成功消融5例,复发1例。83例患儿的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7.6%,复发率12.3%,并发症发生率6.0%;83例患儿平均累计消融时间(149.8±42.2)s。左侧单房室旁道组的平均累计消融时间为(140.2±36.3)s,右侧单房室旁道组为(170.0±47.3)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右侧旁道(24.0%)消融后的复发率高于左侧旁道(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47)。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但有一定比例的复发可能性,且右侧旁道复发率高于左侧。

黄德华,郑伊颖,黄晓渝[3](2020)在《简化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简化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RFCA)治疗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应用价值。方法 47例经心电图证实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根据患者本人及家属的意愿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Ensite-NavX简化三维标测技术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X线曝光剂量、放电时间、手术时间、手术耗材费用以及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X线曝光剂量(91.08±61.26)mGy低于对照组的(227.18±34.81)mGy,放电时间(136.80±55.51)s短于对照组的(169.09±38.16)s,手术时间(95.84±16.30)min长于对照组的(87.55±9.12)min,手术耗材费用(41116.88±2310.85)元高于对照组的(33076.59±2304.6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2.00%与对照组的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与对照组的4.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化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X线曝光量和放电时间,未来将更广泛的用于临床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

李娟[4](2019)在《体表心电图对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的指导作用》文中指出背 景:预激综合征是指在房室正常传导通路(房室结)之外,房室间还存有异常的传导组织(旁道)连接心房与心室,因旁道不应期较房室结快径路短,使心房冲动直接越过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系统,通过旁道肌束的传导提早到达心室,使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基于这一解剖学特点,目前采用射频消融术(RFCA)消融旁道已成为预激综合征的根治手段,手术成功率可达95%以上。术前准确定位旁道有助于指导术中导管和方法的选择,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并可减少介入医生与患者接触X射线辐射的时间。不同部位显性房室旁道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有所不同,因此,根据体表心电图可确定房室旁道在瓣环上的部位,指导旁道射频消融。自1945年开始研究体表心电图定位旁道以来,大量研究表明体表心电图对于术前旁道定位具有较高的诊断参考价值,制订了一系列的体表心电图诊断标准,但大多定位流程繁琐、复杂,不利于临床操作。其中Arruda等人开发的旁道定位标准简单而又准确度高,灵敏度90%,特异度99%,阳性率93%,阴性率98%。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16例预激综合征患者,首先根据体表心电图利用Arruda标准初步定位旁道,然后与RFCA术中成功消融部位比较,从而研究该标准定位显性旁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目 的:了解预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并通过分析体表心电图特征,探讨Arruda标准定位预激综合征旁道的准确性,以便能更好的指导旁道的射频消融,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医患接触X射线辐射的时间。方 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19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行RFCA术的单旁道预激综合征患者共116人(男性66人,女性50人,平均年龄43±16岁)。射频消融术前记录窦性心律期间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6-10个清晰平稳的心动周期,走纸速度为25mm/s,增益为10mm/mv。依据年龄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年龄<30岁,B组患者年龄≥30岁;依据旁道位置分为右游离壁、左游离壁、右间隔及左间隔四组,分析临床特征。根据Arruda旁道定位标准,分析心电图Ⅰ、Ⅱ、aVF、V1导联预激波初始20ms极性,V1、Ⅲ导联QRS波R/S比值,再结合射频消融术中成功消融靶点位置,研究体表心电图定位显性旁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结 果:A组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15:17);B组男性要多于女性,男女比例(51:33)。左后间隔旁道平均发病年龄较其他旁道晚(平均年龄47.3±17.8岁,P=0.047),左侧游离壁旁道PR间期更长、QRS波间期更窄(P<0.05)。116例患者经射频消融术确诊为右侧旁道共48例,占比41%,其中右前壁9例,右侧壁9例,右后壁11例,右前间隔3例,右中间隔1例,右后间隔15例。确诊为左侧旁道共68例,占比59%,分别为左前侧壁46例,左后壁8例,左后间隔14例。116例患者中未见心外膜旁道。本研究中,右侧游离壁灵敏度82.8%,特异度95.4%,正确率92.2%;右间隔灵敏度94.4%,特异度91.8%,正确率92.2%;左侧游离壁灵敏度98.1%,特异度91.9%,正确率94.8%;左后间隔灵敏度21.4%,特异度100.0%,正确率90.5%。本研究116例患者正确定位97例,全组敏感性85.5%,特异性98.8%,阳性预测值81.1%,阴性预测值98.1%,正确率97.1%。排除左后间隔旁道14例患者,全组其灵敏度升高至92.4%%,特异度99.2%,阳性预测值93.5%,阴性预测值99.0%,正确率98.4%。结 论:Arruda显性旁道定位标准对右、左侧游离壁旁道及右间隔旁道定位准确性高,对左后间隔旁道定位准确性相对较差。

陈成,黄丛春,李玉茜,于心亚,韦光胜,龚积艳,郑军,孙津津,王俊华,王建昌[5](2019)在《飞行人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随访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飞行人员快速性心律失常经射频消融术后复飞的飞行适应性,为形成术后放飞标准和选择最佳观察期提供依据。方法以术后3个月、6个月和放飞后为时间节点,对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原空军总医院接受射频消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飞行人员42例[年龄(37±9)岁,均为男性]进行随访研究。结果射频消融术后即刻成功41例,其中军事飞行人员39例中放飞34例。放飞后随访最长时间为9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飞行时间最长1040 h,中位飞行时间300 h。其中,高性能机种飞行人员中位飞行时间400 h,低性能机种中位飞行时间100 h,直升机中位飞行时间100 h。不同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有不同的预后和不同的飞行适应性。结论射频消融术在治疗飞行人员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有效控制了心律失常,并发症低,安全有效;确定术后6个月的观察期作为航空医学鉴定放飞的最佳时间,符合临床术后恢复自然过程和飞行战训要求;该研究为飞行人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评估标准和术后随访指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陈成[6](2019)在《飞行人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随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飞行人员,由于其血流动力学影响,按飞行鉴定标准是飞不合格(包括带药飞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通过射频消融术可以治愈大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外军已经对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飞行人员特许放飞。我院借鉴外军的经验、严格把握放飞标准,从2004年至今经射频消融术后有很高复飞率。本课题的目的是对已经放飞的病例进行随访研究,为形成放飞标准和最佳放飞时间提供可靠依据,以确保飞行安全和战斗力维护。方法: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飞行人员被纳入研究。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收集随访,随访指标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血流动力学症状(视物模糊、意识不清、进行性加重胸痛、晕厥或晕厥先兆)、复飞后的飞行小时、飞行状况和航空医学鉴定。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随访年限及飞行时间用中位数描述,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数描述。结果:随访了42例患者(37±9岁,全为男性),共接受49次消融手术。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例、室性心动过速(VT)2例、心房颤动(AF)和心房扑动(AFL)18例、室性早搏(PVC)13例。术后即刻成功41例。术后3个月29例患者术后3月接受随访,22例达到临床心律失常控制。15例达到航空医学标准。术后6个月共随访39例患者,达到临床心律失常控制34例。达到航空医学标准31例。经过长期随访,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房组(AF/AFL)平均复发时间21±19月,手术次数1.3次。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频发室性早搏(PVC)、室性心动过速(VT)均无近期和远期复发,手术次数1次。37例经过航空医学鉴定放飞,复飞期间后均无各类心律失常复发和特殊并发症影响飞行训练任务和飞行安全。复飞后经过最长随访飞行时间为98个月,中位随访年限为18个月,飞行时间最长1040小时,中位300小时。其中高性能机种飞行人员中位飞行时间400小时,低性能机种飞行人员中位飞行时间100小时,直升飞机飞行时间100小时。有无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血流动力学症状(视物模糊、意识不清、进行性加重胸痛、晕厥或晕厥先兆)等,可以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飞行人员射频消融术后评估的关键指标。结论:1.射频消融术在治疗飞行人员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有效控制了心律失常,并发症低,安全有效,术后符合放飞标准可恢复飞行;2.术后6个月作为飞行鉴定放飞的时间点,符合临床术后恢复疗程。3.本研究对形成飞行人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评估标准和术后随访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袁丽,李谧,殷跃辉,吕铁伟,易岂建,刘晓燕,吴良宇[7](2017)在《儿童阵发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或失败原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儿童阵发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或失败原因。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患儿142例,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132例,室性心律失常10例。所有患者采用电生理检查及行射影消融术进行治疗。结果 142例病例急性期消融成功率为97.9%(139/142),术后复发15例,术中失败3例,复发率为10.6%(15/142)。18例中房室结折返7例,复发时间10 d至18个月,左侧旁道2例,右侧旁道6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结论对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儿童行射频消融术,消融不彻底是术后复发或消融失败的主要原因。

吴桥,江荣炎,陈多学,卜令同,耿旭影,汪慧敏[8](2011)在《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术后复发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VR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一次性根治率达到95%以上,但是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1,2],因此如何提高一次性成功率和减少复发,是介入医师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对我院自2007年以来介入手术房室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87例

李茂楠,王祖禄,梁延春,梁明,韩雅玲[9](2011)在《心外膜房室旁路的射频导管消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心外膜房室旁路(AP)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的方法学及结果。方法 36例心外膜AP患者,男性17例,年龄9~74岁,均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有1~3次导管消融失败病史,经心内膜途径标测无理想消融靶点和/或经导管消融失败后,分别经冠状静脉系统(尤心中静脉)、无冠窦、右心耳、右侧游离壁标测到理想AP电位或AV(VA)相对最近或融合处,应用普通射频导管或换用盐水灌注射频导管,分别于上述部位消融。结果 36例中,在心脏静脉系统内消融成功28例,其中25例在心中静脉内或其口部附近消融成功;无冠窦内消融成功1例;右心耳内消融成功2例,其中1例复发后再次消融失败,最终经心外科手术成功;5例右侧游离壁心外膜AP,经沿三尖瓣环心房侧线性消融成功电隔离AP4例,失败1例。结论心外膜AP的发生率为1.9%,多数(78%)位于心脏静脉系统(尤心中静脉)内,部分位于右侧游离壁,心耳内或无冠窦内罕见。术前通过分析体表心电图预激波极性可预测多数伴显性预激的心脏静脉系统心外膜旁路,在经心内膜标测和/或导管消融AP过程中如有疑问时应注意排除心外膜AP。盐水灌注射频导管可能有助于提高心外膜AP的消融成功率。

郑兆通,张薇,黎莉,李守先,张供,钟敬泉[10](2000)在《心脏病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和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比较心脏病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射频消融或手术切割的疗效及各自的特殊性。方法 :对 2 4例心脏病伴房室折返性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或外科旁路切割术。结果 :10例射频消融的首次成功率为 90 % ,无严重并发症。 14例手术患者心外膜标测检出 17条旁路 ,手术成功率为 94 %。 1例术后复发 ,射频消融成功。 1例围术期死于呼吸衰竭 ,1例遗留永久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余 12例无与旁路切割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心脏病伴PSVT的射频消融或手术治疗均有较高的成功率 ,并发症少。心脏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合并房室旁路时 ,应首选外科旁路切割术 ,可同时治愈两种疾病。外科失败病例采用RFCA治疗仍可成功

二、心外膜侧左旁路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外膜侧左旁路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文章

(2)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收集
        1.2.2 术前准备
        1.2.3 电生理检查
        1.2.4 射频消融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RFCA总体效果评价
    2.3 RFCA后并发症
    2.4 RFCA后随访结果
    2.5 先天性心脏病及三维标测
3 讨论

(3)简化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X线曝光剂量、放电时间、手术时间、手术耗材费用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4)体表心电图对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的指导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预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
    研究资料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体表心电图对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的指导作用
    研究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5)飞行人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方法
    1.3数据处理
2结果
    2.1初始资料
    2.2围术期
    2.3术后3个月随访
    2.4术后6个月随访
    2.5远期复发和手术次数
    2.6航空医学鉴定
    2.7复飞后随访
3讨论

(6)飞行人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儿童阵发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或失败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方法[2]
        1.2.2 随访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
    2.2 旁道类型及位置
3 讨论

(8)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术后复发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AVRT的特征[3]
        1.2.1 顺向型AVRT
        1.2.2 逆向型AVRT
    1.3 旁路消融成功标准
    1.4 心内电生理检查和标测
    1.5 射频消融方法
    1.6 消融成功判断
    1.7术后及随访
2 结果
3 讨论
    3.1 AVRT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原因
        3.1.1 与房室旁路位置有关[4]
        3.1.2 未能找到最佳靶点就仓促放电
        3.1.3 术前术后电生理检查欠规范
    3.2 规范查治, 减少复发

(10)心脏病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和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RFCA组
        1.1.2 手术组
    1.2 研究方法
        1.2.1 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
        1.2.2 心外膜标测
        1.2.3 手术方法
2 结 果
    2.1 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
    2.2 心外膜标测和手术结果
3 讨 论
    3.1 射频消融治疗
    3.2 外科手术治疗
    3.3 心外膜标测定位

四、心外膜侧左旁路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评价[D]. 刘国林.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评价[J]. 刘国林,许欣,易岂建,田杰,殷跃辉,吕铁伟. 临床儿科杂志, 2020(12)
  • [3]简化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研究[J]. 黄德华,郑伊颖,黄晓渝.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7)
  • [4]体表心电图对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的指导作用[D]. 李娟. 苏州大学, 2019(04)
  • [5]飞行人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随访研究[J]. 陈成,黄丛春,李玉茜,于心亚,韦光胜,龚积艳,郑军,孙津津,王俊华,王建昌. 军事医学, 2019(03)
  • [6]飞行人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随访研究[D]. 陈成.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7]儿童阵发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或失败原因分析[J]. 袁丽,李谧,殷跃辉,吕铁伟,易岂建,刘晓燕,吴良宇. 现代医药卫生, 2017(20)
  • [8]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术后复发原因分析[J]. 吴桥,江荣炎,陈多学,卜令同,耿旭影,汪慧敏. 安徽医药, 2011(07)
  • [9]心外膜房室旁路的射频导管消融[J]. 李茂楠,王祖禄,梁延春,梁明,韩雅玲.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01)
  • [10]心脏病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和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J]. 郑兆通,张薇,黎莉,李守先,张供,钟敬泉.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0(02)

标签:;  ;  ;  ;  

心外膜左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