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察冠状动脉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察冠状动脉

一、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盛哲[1](2021)在《四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二尖瓣反流(MR)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经典的手术治疗方式是二尖瓣置换术(MVR),但随着对二尖瓣结构认识的深入,二尖瓣成形术(MVP)逐渐取代瓣膜置换术成为治疗二尖瓣反流的首选术式。早期开展MVP术前依靠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对病变进行诊断,再根据超声检查的结果拟定大致的成形策略,但是对这种二维平面图像的诊断依赖超声医生的诊断经验,且提供给外科医生的临床参数较为有限。四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D-TEE)技术能够实时、精准地呈现出二尖瓣的空间立体结构,通过类似于外科视野的模式直观地展示出二尖瓣反流时病变瓣叶的形态,减少超声医生对二维图像的解读和外科医生对于解读的再重构步骤,从而更有效地协助手术方案的制定。目的探讨四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D-TEE)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M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1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因二尖瓣反流(MR)拟行MVP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20例,年龄(55.31±10.85)岁。所有患者门诊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测量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反流面积和左房面积,MVP术前均行4D-TEE检查,精准评估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及反流程度,测量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收缩期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l Pm)、瓣环前后径(DAP)、瓣叶各个分区(将二尖瓣前叶和后叶的外、中、内部分别命名为A1~A3和P1~P3)的高度等参数,依据检测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术中探查对术前超声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并选择合适的成形环尺寸。完成MVP操作后,利用美兰染色直视下测量瓣叶的对合高度。心脏复跳后再次行TEE检查,测量瓣叶对合高度,即刻评估手术效果。59例患者中55例成功施行MVP。55例MVP患者术后1年随访,再次行TTE检查,测量LAD、LVEDD、LVEF、反流面积和左房面积。(1)观察术前通过4D-TEE诊断的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反流程度,以及与术中探查结果的一致性;(2)比较术前4D-TEE所得的二尖瓣各参数与手术最终使用的成形环尺寸的相关性;(3)比较心脏复跳后利用4D-TEE测得的对合高度与术中术者在直视下利用美兰染色测量的对合高度的相关性等;(4)比较术前门诊TTE和术后1年随访TTE测得的各参数变化情况;(5)分析术后1年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4D-TEE的检查结果与术中探查的结果对比,59例患者病因和病变分型诊断的准确率为96.6%(57/59)。对病变部位发生在瓣叶的单一区域诊断的准确率为31/31,对某两个区域的联合病变及多个区域的复杂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13/15、6/8。术前4D-TEE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3级10例、4级49例,与术中探查结果一致。比较术前和术后1年随访TTE测得的各参数,LAD、LVEDD、反流面积、左房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术前4D-TEE测得的各指标对术中成形环尺寸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DAP(X1)、左右纤维三角距离(X2)两个参数进入回归模型,建立多元线性方程:成形环尺寸Y=10.380+0.243X1+0.387X2,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1),R2值为0.532,提示模型拟合的效果良好。DAP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485,左-右纤维三角间距离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50,提示二者对成形环尺寸的预测均有较大意义。以心脏复跳循环稳定即刻TEE测量的A1-P1、A2-P2、A3-P3的对合高度及三个对合缘的平均对合高度与术中美兰染色直视下测量的对合高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四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8、0.879、0.562、0.810,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分析术后1年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对合高度≤6.7mm为术后反流的危险因素,OR值为4.733(P=0.024),提示平均对合高度≤6.7mm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反流再次加重。结论4D-TEE不仅可以在MVP术前精准地判定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和病变分型、病变位置及反流程度,并根据测量的定量参数预测术中实际使用的成形环尺寸,协助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决策;而且可以在术中实时评估手术疗效,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另外,它提供的参数对术后早期的成形效果也起到了一定的预测价值,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陈学平[2](2020)在《动脉血管疾病与血管形态特征改变的关系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血管疾病(CVD)是当前全球致病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并且每年因为CVD死亡的人数占到所有因为疾病死亡人数的30%以上,尤其在老年患者当中更为突出。在所有因CVD疾病死亡的病例当中,占比最高的当属动脉粥样硬化疾病(Atherosclerosis)。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科研人员投入毕身心血专注于该疾病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揭示,动脉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形成的关键因素。科学界普遍认为,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因素非常复杂,复杂的血液动力学环境是引起内皮细胞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血流环境包括漩涡流,二次流和振荡剪切流等。由于复杂的血液动力学环境总是易发生在动脉分支周围,因此,研究分叉动脉血管系统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性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间的关系将具有非常重大的临床意义。随着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技术(CTA)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近几十年来,CTA成像技术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表征,可视化以及鉴定。应用CTA成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获得等同于真实血管精度的动脉血管分叉网络结构。基于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已有许多研究工作对血管树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健康个体与CVD患者之间,青少年人群与成年人群之间,男性人群与女性人群之间。然而,这些研究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为何形态特征变化对血管有害或与血管疾病有关,也尚未弄清楚什么样的形态特征变化可能导致疾病相关的复杂流场产生,以及怎样充分利用血管形态特征变化来开发用于早期检测CVD风险的工具。针对上述存在的科学问题,本论文使用来自中国南方人群的冠状动脉CTA影像数据用于血管的三维重建(原始影像数据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省人民医院),健康的冠状动脉冠脉CTA影像来源于遗体捐赠体外灌注扫描(均已确认冠状动脉血管无病变)和患冠状动脉疾病(CAD)的CTA影像来自于患者体检。在本论文的开始部分,我们首先测量了患CAD疾病患者和健康个体的三维分叉形态特征。然后,基于最小能量工作原理,我们引入了Murray定律以评估动脉分叉结构与其最佳形态特征之间的差异。为了开发用于早期估计CAD风险的决策工具,我们进一步使用机器学习技术(逻辑回归(LR),决策树(DT),线性判别分析(LDA),最邻近(k-NN),人工神经网络(ANN)及三种不同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Linear-SVM,Polynomial-SVM和RBF-SVM)来构建检测CAD疾病的模型。本研究发现,患有CAD疾病的冠状动脉分叉结构偏离其最佳结构的水平高于没有CAD病变的个体,并且偏离量与患病风险程度保持一致。此外,我们进一步得到两个最具潜力的形态学特征参数((?)和AER)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独立风险指标。通过结合使用形态学测量数据及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我们进一步发现,形态学数据在心血管疾病风险估计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我们本论文的机器学习模型结合形态学测量方法在CAD疾病分类方面具有优良且稳定的性能,尤其是对于Polynomial-SVM模型。为了研究由血管分叉的形态特征变化引起患病血管中产生的不良血流动力学环境,在本论文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设计了几组不同偏离最佳结构的分叉血管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进一步分析了血液动力学特征与血管形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最佳分叉结构相比,偏大角度的血管分叉比偏小角度的分叉更容易在分支部位产生复杂的血流环境。此外,具有较高不对称率和较大面积膨胀率的分叉血管在子血管中更容易易产生较低的血流壁面剪应力(WSS)、较高的流场振荡剪切指数(OSI)、较高的流体微元相对停留时间(RRT)以及较高的血流壁面剪应力梯度(WSSG)。此外,我们还系统性的研究了在不同狭窄率条件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的血液流场分布随着来流雷诺数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低水平的狭窄率和血流雷诺数可能会促进粘附细胞在血管斑块周围的附着,从而促使动脉血管斑块进行进一步的增生。此外,结果还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可能倾向于发生在斑块的根部,并且狭窄率较低的斑块通常更容易破损。最后,本论文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环境影响因素对人主动脉血小板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稳态流,脉动流可以减少血管壁Catch-bond区域的面积,并且脉动频率越高,Catch-bond区域面积减少的越多,这说明脉动状态的血流对动脉血管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此外,结果还进一步表明血液流场受较大的体积力作用下会降低人体主动脉动脉壁中的血小板沉积率;并且血流中血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浓度越高,血管壁面的血小板沉积率也越高。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通常与高水平的血小板沉积有关,因此,此部分研究内容可能为预测局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方面提供巨大的潜力。本论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医学工作者和生理学工作者从血管拓扑形态学和血液流体动力学多方面的角度深入的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理机制,并可为血管性疾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新的相关指导性思路。

赵斓婷[3](2020)在《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首位,冠状动脉疾病(CAD)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复杂重度CAD的主要治疗方法,无创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判断CABG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计算的SYNTAX评分来判断病变复杂严重程度,但其为有创检查,不利于重复检查。此外,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推荐采用STS评分(I B)及EuroSCORE II评分(IIb B)评价CABG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但该指南目前尚未推荐评价远期预后的评分方法。因而,临床期待能够无创检测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能够预测CABG患者围术期和远期结局的方法。超声心动图是CABG患者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的首选检查方法,然而,超声心动图参数是否可准确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程度目前尚不明确。超声心动图参数在判断CABG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亦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无创检测CABG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其在围术期及远期预后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全面信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9年6月拟行CABG患者,排除合并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房颤等恶性心律失常、临时及永久起搏器置入、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及既往有心脏开胸手术史者。冠状动脉造影: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SYNTAX评分。临床一般情况:采集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一般情况参数及血压、血糖等常规血生化参数。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天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以下参数: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等。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二尖瓣环间隔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Septal-e’)、二尖瓣环侧壁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Lateral-e’)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和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TR)等。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等。STS和EuroSCORE II评分:根据评分中的各项参数,将年龄、性别、血压及血生化参数等所需信息录入网页计算器,自动计算STS和EuroSCORE II评分。CABG术后随访:随访包括围术期随访及远期随访,远期随访主要通过门诊复诊、再入院的医疗记录以及每6个月1次的电话随访方式进行。围术期结局定义为死亡、卒中、急性肾功能衰竭需透析、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胸骨切口感染和任何原因的再次手术的复合事件。远期结局定义为从CABG术后至随访终点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即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行血运重建术、卒中及肾功能衰竭需透析的复合终点。统计学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与高SYNTAX评分(≥33)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各参数对高SYNTAX评分的诊断效能。此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可预测围术期结局的参数,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可预测远期MACCE及远期死亡的参数。通过比较似然比检验获得的χ2值来评价各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差异。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ABG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与高SYNTAX评分的关系共纳入117例拟行CABG的患者,平均年龄61.2±8.2岁,男性100例(85.5%)。患者平均SYNTAX评分为32.76±9.35,根据SYNTAX评分将患者分为中低SYNTAX评分组(<33,58例)和高SYNTAX评分组(≥33,59例)。高SYNTAX评分组患者LVEF、Septal-e’和LVGLS明显减低(P<0.05)。Septal-e’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E)是高SYNTAX评分的独立预测因子,Septal-e’为4.35cm/s时,预测高SYNTAX评分的敏感度为59.3%,特异度为69.0%(曲线下面积AUC=0.66,P<0.01),联合Septal-e’和NE预测高SYNTAX评分的敏感度为88.1%,特异度为53.5%(AUC=0.70,P<0.001)。与单独应用NE相比(AUC=0.59,P=0.09),联合Septal-e’和NE显着提高了对高SYNTAX评分的诊断效能(P<0.05)。2、超声心动图参数对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的预测价值共24例(20.51%)患者出现围术期结局,其中死亡3例,卒中1例,肾功能衰竭2例,机械通气时间延长22例,胸骨切口感染1例。EuroSCORE II评分可预测围术期结局(P<0.01),而STS评分不能预测围术期结局(P>0.05)。LVGLS和RVFAC是CABG围术期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EuroSCORE II评分(χ2=12.81)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LVGLS和RVFAC后预测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的能力显着增强(χ2=23.69,P<0.001)。LVGLS和RVFAC预测围术期结局的四分位数分别是-11.50%及41.39%,LVGLS≥-11.50%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着大于LVGLS<-11.50%的患者(P<0.001);RVFAC<41.39%的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着大于RVFAC≥41.39%的患者(P<0.001)。3、超声心动图参数对CABG患者远期结局的预测价值中位随访时间为2.06年,共获得115例(98.29%)患者的远期随访信息,其中24例(20.87%)患者出现远期MACCE,死亡12例,卒中9例,再发心肌梗死5例,再次行血运重建者3例,肾功能衰竭2例。STS和EuroSCORE II评分均可预测远期MACCE(P<0.05),LVGLS、LAVI及左心室舒张功障碍(LVDD)是CABG远期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STS和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远期MACCE。STS评分(χ2=10.12)联合LVGLS、LAVI及LVDD后预测CABG患者远期MACCE的能力显着增强(χ2=43.75,P<0.001);EuroSCORE II评分(χ2=6.71)联合LVGLS、LAVI及LVDD后预测CABG患者远期MACCE的能力显着增强(χ2=39.36,P<0.001)。此外,STS评分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对CABG患者远期MACCE的预测能力较EuroSCORE II评分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强(χ2=43.75 vs.χ2=39.36,P<0.001)。LVGLS和LAVI的四分位数分别是-11.37%和34.92m L/m2。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LVGLS<-11.37%的患者远期无事件生存率显着高于LVGLS≥-11.37%的患者(P<0.05),LAVI<34.92m L/m2的患者远期无事件生存率显着高于LAVI≥34.92mL/m2的患者(P<0.001),且无LVDD者远期无事件生存率显着高于存在LVDD者(P<0.05)。STS和EuroSCORE II评分均可预测远期死亡(P<0.05),NYHA分级和LAVI是CABG远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STS和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远期死亡。STS评分(χ2=12.43)联合NYHA分级和LAVI后预测CABG患者远期死亡的能力显着增强(χ2=30.38,P=0.001),EuroSCORE II评分(χ2=7.22)联合NYHA分级和LAVI后预测CABG患者远期死亡的能力显着增强(χ2=26.76,P=0.001)。此外,STS评分联合NYHA分级和LAVI对CABG患者远期死亡的预测能力较EuroSCORE II评分联合NYHA分级和LAVI强(χ2=30.38 vs.χ2=26.76,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NYHA I级和NYHA II级的患者远期生存率显着高于NYHA III级和IV级的患者(P<0.05),LAVI<34.92m L/m2的患者远期生存率显着高于LAVI≥34.92m L/m2的患者(P=0.001)。结论:1、Septal-e’和NE是CABG患者术前高SYNTAX评分(≥33)的独立预测因子,且联合Septal-e’及NE显着提高诊断效能。2、EuroSCORE II评分可预测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LVGLS和RVFAC是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围术期结局。3、STS和EuroSCORE II评分均可预测CABG患者远期MACCE,LVGLS、LAVI及LVDD是CABG患者远期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STS和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远期MACCE。此外,STS评分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对CABG患者远期MACCE的预测能力最佳。4、STS和EuroSCORE II评分均可预测CABG患者远期死亡,NYHA分级和LAVI是CABG患者远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STS和EuroSCORE II评分预测CABG患者远期死亡。此外,STS评分联合NYHA分级和LAVI对CABG患者远期死亡的预测能力最佳。

于绍梅,韩建成,高爽,阮艳萍,周小雪,何怡华[4](2019)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术前经CTA证实需急诊手术治疗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经食管超声观察其体外循环前及心脏复跳后即刻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1)45例患者中高血压病史37例(82.2%),吸烟史25例(55.6%),有高血压病史的同时有吸烟史20例(44.44%),主诉主要为胸部或胸背部疼痛。(2)按细化分型A1型12例(26.7%),A2型26例(57.8%),A3型7例(15.6%)。(3)合并主动脉瓣反流36例(80%),无主动脉瓣反流6例(13.33%)。(4)45例患者中有19例累及冠状动脉,超声发现13例。(5)1例患者因冠状动脉受累心肌缺血严重死亡,44例患者术后心脏复跳后即刻主动脉窦较术前缩小,7例残余少量主动脉瓣反流,人工瓣功能良好,未见瓣周漏。结论经食管超声在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CT检查以获取全面诊断信息指导治疗。

卜心怡[5](2018)在《甲氧明治疗老年冠脉搭桥患者心肺转流后低血压及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和比较静脉泵注甲氧明和去氧肾上腺素对老年冠脉搭桥患者心肺转流停机经容量治疗后低血压的疗效及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冠脉搭桥心肺转流停机经容量治疗后低血压(MAP低于基础血压的70%)的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65岁,ASA II或III级,随机分为甲氧明组(M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每组28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后开始静脉泵药,M组起始速度为3μg·kg-1·min-1,P组起始速度为0.24μg·kg-1·min-1,根据患者血压调整泵药速度,单次递增、递减速度均为起始的1/3,使MAP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的20%。分别于泵药前、泵药后3、5、10、15、30 min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CVP、SVI、SVRI、PVRI;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脉窦收缩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SVTI)和舒张期血流速度时间积分(DVTI),计算冠脉窦血流量(CSBF)。记录CSD。记录研究过程中不良反应及手术相关情况。结果M组有5例患者因TEE不能获得满意切面退出,3例患者因泵药前左室射血分数≤50%退出。P组有6例患者因TEE不能获得满意切面退出,3例患者因泵药前左室射血分数≤50%退出。与泵药前比较,泵药后各时点M组和P组MAP、SVRI、SVTI、DVTI、CSBF明显升高(P<0.05或P<0.01);泵药后15、30 min M组SVI、LVEF明显升高(P<0.05)。与P组比较,M组泵药后5、10、15、30 min DVTI和CSBF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静脉泵注甲氧明和去氧肾上腺素均可纠正老年冠脉搭桥患者心肺转流后低血压,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且增加冠脉血流量。但甲氧明在纠正低血压、增加每搏量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同时,对冠脉血流量的增加作用比去氧肾上腺素更加明显,可能对冠心病患者更为有利。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心动图学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写作组[6](2018)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开展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或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已成为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1]。鉴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患病率亦越来越高,该技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葛均波,戴宇翔[7](2017)在《心血管影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文中指出心血管影像技术作为心脏病学科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是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并指导和优化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2]。我国的心血管影像技术从无到有,从早期单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发展到目前不断创新并代表世界先进水平。心血管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我国心血管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一、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近10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杨娅,李治安,王新房,邓又斌,刘俐,熊薇[8](1995)在《双平面经食管彩色多普勒显像观察冠状动脉瘘》文中研究表明本组经食管彩色多普勒显像发现冠状动脉瘘6例,其中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右冠状动脉-左室瘘3例;经食管彩色多普勒显像可显示冠状动脉瘘起始处扩张的冠状动脉、探查冠状动脉瘘的血管走行并确定冠状动脉瘘的引流部位,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刘志[9](2011)在《冠状动脉64-MDCTA扫描行左心功能检查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64-MDCTA扫描方式,探讨64-MDCT左心功能检测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所对应的期相,同时测量左心室功能各项指标,并与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评价为行冠状动脉64-MDCTA扫描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同时进行64-MDCT左心功能检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材料与方法随机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T室行冠状动脉64-MDCTA扫描成功者100例,年龄为57±12(32-83)岁,男60例,女40例,所有的受检者均有64-MDCTA检查结束后3日(72小时)内的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结果。冠状动脉64-MDCTA扫描采用后门控心电扫描方式Timing bolus法,扫描范围覆盖整个心脏,图像后处理采用回顾性心电重建技术,将原始图像重建为间隔为5%、0%-95%共20个期相的全心动周期薄层图像,调入随64-MDCT机配置的后处理工作站,采用自动心功能分析软件,计算出各个期相的左心室容积及左心室功能的各项指标,并将所测得的左心室功能各项指标与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受检者中95例左心室舒张末期为0%期相,5例为95%期相;27例左心室收缩末期为35%期相,56例为40%期相,17例为45%期相;0%期相位于心电图QRS的主波波峰区,35%期期相位于T波中部,40%期相位于T波末处。64-MDCT心功能检测得到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为151.76±31.33ml(89.20ml-306.00ml),收缩末期容积(ESV)为55.09±16.70 ml(25.30 ml-105.70ml),每搏输出量(SV)为96.04±20.26ml(29.80ml-200.30ml),射血分数(EF)为64.11±6.04%(50.20%-78.20%);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测得到的EDV值为113.39±30.04ml (67.00ml-223.00ml), ESV值为41.34±13.80ml(21.00ml-87.00ml),SV值为71.43±19.20ml(33.00ml-125.00ml),EF值为64.15±5.40%(51.00%-79.00%)。64-MDCT心功能检测结果(EDV、ESV、SV、EF)与超声心动图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0.745、0.706、0.647;64-MDCT心功能检测所得到的EDV、ESV及SV值均高于超声心动图,但是EF值二者无明显差异。结论64-MDCT左心功能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为0%期相,收缩末期为35%-45%期相,大部分为35%或40%期相;采用常规冠状动脉64-MDCTA扫描所获得的心功能检查结果准确、可信,可以在不增加射线量和对比剂用量的前提下,为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扫描的受检者同时额外提供准确可信左心室功能信息。

高全胜[10](2001)在《经食道心脏断层解剖与超声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一套能满足心脏超声诊断、简便可行且空间方位易于理解的、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主要结构常用显示切面相匹配的解剖学资料,为临床超声检查提供最佳检查层面、方位和TEE重点扫查范围的形态学基础。方法:运用自行设计和制作的大体冰冻软组织薄层断面切片机,分别对正常成人心脏标本进行经食道水平切割和以食道为旋转轴的放射状切割(各3例)。用数码相机采集断层图像信息,再将图像编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同时用超声仪器对正常成人经食道水平和放射状扫查心脏。将断层解剖所见与超声图像进行综合观察分析,总结心脏主要结构的相互毗邻关系、空间 移行变化以及观察的最佳位置和TEE重点扫查范围。结果:①自行设计、制作了两种软组织冰冻切片机。水平切片机最小切割层厚为0.4mm,旋转放射状切片机能在10°~170°范围内进行旋转切割。两种切片机的初步制作使用成功,为薄层断面解剖增添了新的切割器械。②经食道心脏水平断层每例心脏共切取约160片层面。以主动脉根部水平切面为基准面,观察了心脏主要结构在水平切面上的变化。在该层面上可观察到主动脉根部及主动脉瓣,左、右心房,左室流出道及左房室口和二尖瓣,右心室等结构,是观察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理想层面。在该层面上、下方的不同距离内,可较好地观察到冠状动脉口、肺动脉干、左房室口、右房室口室间隔膜部、卵圆窝及左、右肺上、下静脉等重要心脏结构。③经食道心脏放射状断面每例心脏共切取45片断层。以经食道矢状位切面为基准面,观察心脏主要结构在放射状切面上的变化。该层面上可观察到主动脉窦、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左心房、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口及内可较好地观察到左右房室口及其瓣膜、主动脉口和肺动脉口及其瓣口、肺动脉干、升主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等重要结构。④获取了2套正常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扫查图像资料,该资料包括了心脏备主要结构的切面图像,包括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四心腔切面、五心腔切面、两心房切面、左心水平切面、左心耳切面、肺静脉水平切面、主动脉根部长轴切面、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上腔静脉长轴切面。 结论:①大体冰冻薄层软组织切片机可操作性好,切片厚度和精度都得以准确把握,满足了冰冻薄层切片的要求,为大体冰冻软组织薄层切片提供了经济、简便易行的研究工具。②冰冻薄层断面图像观测性较好,层间数据丰富,在计算机上可观察心脏结构的变化趋势,可为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形态学资料。③从解剖形态学角度印证了临床心脏主要结构显示的层面和方位,并推荐了临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最佳扫查层面和TEE重点扫查范围。④为TEE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经食道心脏水平和放射状扫查的解剖学依据。

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四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仪器
    2.3 TTE、2D-TEE、4D-TEE检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即刻TEE检查
    2.6 手术疗效的判定
    2.7 术后随访
    2.8 观察项目
    2.9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4D-TEE评估二尖瓣病变情况
    3.2 二尖瓣成形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分布情况
    3.3 二尖瓣成形术前门诊TTE和术后1 年随访TTE测得的各参数比较
    3.4 二尖瓣成形术前各指标对术中成形环尺寸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 4D-TEE测量的对合高度与美兰染色直视下测量的对合高度相关性分析
    3.6 分析术后1 年二尖瓣反流程度的影响因素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2)动脉血管疾病与血管形态特征改变的关系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简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心血管疾病
    1.3 动脉血管系统
        1.3.1 主动脉
        1.3.2 颈动脉
        1.3.3 冠状动脉
        1.3.4 脑动脉
    1.4 动脉粥样硬化
        1.4.1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分析
        1.4.2 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评估
        1.4.3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
    1.5 医学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1.5.1 超声心动图
        1.5.2 CT成像
        1.5.3 MRI成像
        1.5.4 放射性核素成像
        1.5.5 血管三维重建简介
    1.6 血管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1.6.1 动脉血管几何特征与疾病的关系
        1.6.2 血流动力学风险参数与疾病的关系
        1.6.3 动脉血管几何形态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分布特征的关系
    1.7 机器学习简介及其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7.1 人工神经网络
        1.7.2 支持向量机
        1.7.3 机器学习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测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人体冠状动脉血管在健康/疾病情况下的形态学测量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心脏CT原始数据采集
        2.2.2 原始数据测量
        2.2.3 Murray定律
        2.2.4 形态参数分析方法
        2.2.5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冠状动脉血管几何形态学原始数据分析
        2.3.2 伴有CAD病变的冠状动脉血管更容易偏离其最优结构
        2.3.3 伴有CAD病变的冠状动脉具有更高的不对称率和更大的截面积扩张率
        2.3.4 伴有CAD病变的冠状动脉具有更高的分形维度
        2.3.5 形态学特征参数可以作为独立参数评估CAD疾病风险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T影像的形态学测量参数及机器学习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测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原始数据获取
        3.2.2 机器学习模型建立
        3.2.3 机器学习分类性能影响的因素
    3.3 结果
        3.3.1 Polynomial-SVM模型通过使用网格法参数寻优时检测性能最佳
        3.3.2 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不受数据采样方法的影响
        3.3.3 足够多的训练数据量是获得高性能分类模型的充要条件
        3.3.4 形态特征参数维度和组合方式会影响机器学习的分类性能
        3.3.5 血管分叉直径指数(n)和面积扩张率(AER)是CAD风险评估的两个关键特征参数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urray定律的左冠状动脉血管分叉设计及其血流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根据Murray定律,设计冠状动脉分叉结构
        4.2.2 基于人左冠状动脉血管CTA影像三维重建
        4.2.3 计算方法
        4.2.4 边界条件和计算过程
        4.2.5 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
    4.3 结果
        4.3.1 对称情况下,分叉角度变化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4.3.2 对称情况下,分叉指数变化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4.3.3 满足Murray定律情况下,血管直径比率改变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4.3.4 血管分叉直径指数(n)、分叉角度(A)以及对称性的改变对血管分叉部位漩涡长度变化的影响
        4.3.5 基于人左冠状动脉血管CTA影像三维重建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脉血管狭窄率及雷诺数对血管病变区域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数值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计算模型
        5.2.2 计算方法
        5.2.3 边界条件和计算过程
        5.2.4 狭窄动脉血管壁面重要血流动力学参数定义
    5.3 结果
        5.3.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血管内复杂流动产生的重要因素
        5.3.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血流动力学特征受Re和狭窄率共同调节
        5.3.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阻力系数与狭窄率成正比而与Re成反比
        5.3.4 高狭窄率和Re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下游的细胞促粘区域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主动脉中血流动力学特征随Womersley数改变的数值模拟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主动脉三维模型重建
        6.2.2 计算方法
        6.2.3 边界条件和计算过程
        6.2.4 数值计算方案设计
        6.2.5 血管壁面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脂蛋白指标定义
    6.3 结果
        6.3.1 脉动流数对主动脉壁表面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布的影响
        6.3.2 血流动力学参数百分比分布图
        6.3.3 主动脉壁表面脂蛋白浓度的分布
        6.3.4 血流动力学因素对主动脉壁Catch-bond面积分布的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动脉内血流动力学因素对血小板近壁沉积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1 主动脉三维模型重建
        7.2.2 计算方法
        7.2.3 边界条件和计算过程
        7.2.4 数值计算方案设计
    7.3 结果
        7.3.1 非牛顿流体与牛顿流体条件下主动脉WSS及血小板近壁沉积速率分布的比较
        7.3.2 不同积力条件下主动脉壁表面WSS和血小板沉积速率分布比较
        7.3.3 高Hct和高Φ_(P0)均可增加血小板沉积速率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本研究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冠状动脉SYNTAX评分的关系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方法
        2.2.1 临床数据采集
        2.2.2 冠状动脉造影与SYNTAX评分
        2.2.3 超声心动图图像采集与分析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
        3.1.1 中低SYNTAX评分组与高SYNTAX评分组临床一般情况参数比较
        3.1.2 中低SYNTAX评分组与高SYNTAX评分组血生化参数比较
        3.1.3 中低SYNTAX评分组与高SYNTAX评分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
        3.2 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与高SYNTAX评分的关系
        3.3 预测高SYNTAX评分的ROC曲线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方法
        2.2.1 临床数据采集
        2.2.2 超声心动图图像采集与分析
        2.2.3 风险评分计算
        2.2.4 研究终点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围术期结果
        3.1.1 围术期结局
        3.1.2 超声心动图参数对围术期结局的预测价值
        3.1.3 围术期结局的Kaplan-Meier曲线分析
        3.2 远期随访结果
        3.2.1 远期结局
        3.2.2 超声心动图参数对远期MACCE的预测价值
        3.2.3 远期MACCE的 Kaplan-Meier曲线分析
        3.3 远期死亡随访结果
        3.3.1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
        3.3.2 超声心动图参数对远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3.3.3 远期死亡的Kaplan-Meier曲线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仪器与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患者一般资料
    2.手术前超声结果
    3.手术结果
    4.手术后结果
讨论
结论

(5)甲氧明治疗老年冠脉搭桥患者心肺转流后低血压及对冠脉血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冠状动脉64-MDCTA扫描行左心功能检查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冠心病患者心脏检查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经食道心脏断层解剖与超声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经食道心脏断层解剖与超声的应用研究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经食道超声基础形态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四、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盛哲.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动脉血管疾病与血管形态特征改变的关系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机制的研究[D]. 陈学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及判断预后中的价值[D]. 赵斓婷.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4]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应用价值[J]. 于绍梅,韩建成,高爽,阮艳萍,周小雪,何怡华.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9(12)
  • [5]甲氧明治疗老年冠脉搭桥患者心肺转流后低血压及对冠脉血流的影响[D]. 卜心怡.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6]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心动图学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专家共识》写作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8(02)
  • [7]心血管影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J]. 葛均波,戴宇翔.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08)
  • [8]双平面经食管彩色多普勒显像观察冠状动脉瘘[J]. 杨娅,李治安,王新房,邓又斌,刘俐,熊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5(04)
  • [9]冠状动脉64-MDCTA扫描行左心功能检查的可行性研究[D]. 刘志. 郑州大学, 2011(04)
  • [10]经食道心脏断层解剖与超声的应用研究[D]. 高全胜. 第三军医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观察冠状动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