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房东 Lemm 先生

我的房东 Lemm 先生

一、我的洋房东勒姆先生(论文文献综述)

张艺凡[1](2019)在《当代特色公共阅览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的出现到至今,阅读行为一直体现着各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技术特征。在印剧术、工业革命、计算机网络等爆炸式技术成长的过程中,阅读空间的元素与特征也不断更新迭代;在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等多种社会思潮中,阅览空间的社会定位也随之改变。本文通过分析阅读空间的主体、客体、及两者融合三方面,总结当代阅览空间设计的多样策略,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多重可能,力求对今后公共阅览空间上设计提供方法与帮助。首先界定当代公共阅览空间的特征和要素,概述公共阅览空间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存问题,从社会背景、科技手段、使用人群及需求、更新定位及运营方式方面解释公共阅览空间变革的外力引导和内力驱动因素,从而引发当代特色公共阅览空间形式和体验的设计思考。其次依循“形式解析—体验解析—形式与体验融合的再探讨”的层级形式,从以下三方面做分析探讨:(1)信息化影响下的公共阅览空间设计解析:以信息化对阅览空间流动化影响为研究前提,依循空间层级逐步分析空间秩序、空间界面以及主要节点如何通过相应设计策略实现空间流动性。(2)人文价值转变下的公共阅览空间体验解析:基于当代“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对阅览空间体验进行手法探讨,分别从知觉维度、行为心理以及情节体验进行三方面的体验设计。(3)与古为新——阅览空间形式与体验的再探讨:以中国传统阅览空间及其现代演绎为切入点,对阅览空间的“形式”与“体验”融合再进行深入探讨。

李楠[2](2018)在《洋教与土民:义和团运动前后的华北公理会研究(1860-1911)》文中认为依靠不平等条约进入中国的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近代中国社会内部的动荡,晚清与教案相关的社会动荡多与传教士的活动有直接关系,义和团运动等反教活动的爆发是中国地方社会应对基督教传播的一种复杂反应。学界以往的研究所依据的外因论(帝国主义侵略引发反教运动)和内因论(中国社会内部固有矛盾引发反教运动)都无法很好地解释义和团运动等反教运动的发生。学界惯常的进路是以反教群体为主体来分析义和团运动的缘起与发展,而较少关注义和团的对立面基督教会对这场运动的参与和反应。实际上,有教会,才有反教运动,在研究中只有对双方都进行均衡深入的研究,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历史的复杂面相。华北公理会的空间活动范围大体也是义和团运动展开的核心区域,既与义和团运动发生、发展的空间场域有密切的关联,也深刻地影响了前者的发展轨迹。义和团运动是华北地方社会应对教会扩张的一种社会反应,厘清华北公理会的性质及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对于理解义和团运动的缘起、地方社会在传教士活动下的历史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华北公理会是典型的差传教会,用中文来说就是“洋教”,它不是真正意义的本土教会。华北公理会的发展取向与其差会架构体制存在密切的关系。根据公理制的原则,华北公理会是独立的个体,与其他公理会差会彼此互不统属,差会内部事务的管理建立在全体传教士平等、共定的基础之上,差会下的各地传教站亦彼此独立、各自为政,这种看似分散的机制为各传教站独立处理复杂的地方事务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这种体制中,美国传教士始终居于核心。在早期,传教士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本地传道员和牧师只是其聘用的助手。随着教会的发展,本地教牧人数逐渐增多,地位有所上升,形成所谓的“中西教会联合建制”,但实际上公理会的人事和财政权力仍掌握在传教士手中,“洋教”的色彩十分明显。差传教会在基督教世界宣教运动中是一种常见形态,如果不与近代殖民主义和不平等条约发生关联,那么它就是基督教本地化进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最终会发展成为真正的本土教会。然而在华北公理会的宣教实践中,上述二者的关联改变了它的宣教性质,使其具有鲜明的侵略性质,并在地方社会引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该会的一些教案和纠纷呈现出中外冲突的特征,其原因就在于此。华北公理会托庇于条约体制的保护伞之下,并非从一开始就遭到地方社会强烈的敌视和抵制,在早期传教阶段该保护伞对于普通下层民众特别是遭遇政府打压的边缘群体实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比如民间教门人士。然而,在第七屯房屋捐输教会等涉及公理会教民及教会的纠纷或诉讼之中,传教士一次次出面为教民撑腰,利用条约制度以及母国公使领事的权势压制地方官,使得教民在其庇护之下成为地方上的权势群体。教会网络变成地方上的权势网络,与地方官府的行政权力发生激烈的冲突,招致地方官绅的强力反对,由此引发德州教案等由官绅主导的反教案件。19世纪90年代后期,教会对清政府权威的挑战更甚于传统“邪教”对帝国统治带来的威胁,部分官员尽管认为义和团与清政府历来厉行镇压的所谓“邪教”无异,仍要借其力驱逐洋人。传教士的活动对清政府统治秩序以及地方官的权力产生的破坏性影响在义和团运动时期达到峰值,传教士像审判官一样审视清廷地方官,指认其“罪状”,定其刑罚,强调清政府必须惩罚地方官和义和团,以达到惩戒的目的。华北公理会的宣教方式深刻影响到中国社会对它的认知。清政府官员意识到在条约体制的庇护下基督徒身份与天朝子民身份的渐趋分离,于是强调持平办理各类教案,强调非信徒的平民与基督徒皆为中国赤子,防止基督徒成为不受政府控制的群体。然而,清政府承受不住西方列强与传教士的联合压迫,每遇教案,受惩罚的往往是平民一方,甚至罪及官员,教会明显占据上风。教民不再受清政府完全掌控,遭到官府的痛恨,非教民也将其视为异己甚至敌人。教民被拳民视为“二毛子”是差传教会体制下信徒与地方社会紧张关系的典型表现,这种紧张关系在义和团运动时期被高度彰显。公理会个别传教士在八国联军侵华后的帝国主义侵略行为使得中国社会对传教士作为一个整体是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认知更加深刻,也使得基督教会“洋教”的形象在民众心目中更加牢不可破。在民众的眼中,公理会的“洋教”形象还有另一层意义,即文明和进步的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前,公理会开办的学校、诊所和医院受到普通民众尤其是边缘群体的欢迎,医疗服务在消除偏见和拉近民众距离方面颇有成效,蒙族人对传教士从西方带来的物品、技术和知识尤其欢迎。义和团运动后,传教的政治阻碍已经消除,清政府开始所谓的新政革新。在此时期,曾经为义和团所深恶痛绝的基督教会似乎受到社会的欢迎,“洋教”所带有的现代性特征成为进步的标志。鉴于官绅阶层对西方科技和知识的渴求,公理会传教士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满足官绅对这方面的需求上,为其开办与改革、历史、科技、文化和爱国主义有关的讲座,纯粹的传道活动明显有所减少。在面向下层社会传教时,传教士也多利用近代西方的科技来激发人们的兴趣。教会教育开始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华北公理会实际参与联合开办基督教大学的试验,希望以此提高教会高等教育的质量,使其成为对中国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单位。不过,在这个基督教发展的所谓“黄金时期”,华北公理会的洋教属性并没有得到基本的改变。该会为了彰显其“进步”和“文明”,洋化色彩在某些方面甚至得到强化,民教之间的深刻裂痕只是暂时被掩盖,但并没有被有效地消解。另一方面,差传教会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外来教会,这种所谓的“洋教”实际也具有明显的本土属性。公理会对礼拜堂、聚会地等物理空间的需求使其必然参与当地房产、地产的交易,学校、诊所、医院等服务于公理会传教及教会社区的事业尤其离不开当地人力、物力资源的支持。传道员和信徒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士,他们在教会中的人数占绝大多数,与地方社会有着长久而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由此使公理会与本地社会的关系十分复杂。教民在婚丧嫁娶、烧香祭祖等方面与非教民之间的冲突并非单纯的宗教文化矛盾,而是与家长权威、遗产继承、财产分割等传统利益链条息息相关。公理会与教外的利益纠葛亦包含复杂的人情世故,这既是义和团运动时期部分教民得到当地非教民通风报信或者庇护的重要原因,也是各个地方普遍从外地引入义和团打击当地教民的重要原因。乱世固然给基督教会带来极大挑战,义和团反教运动的滔天巨浪几乎给华北公理会以灭顶之灾,但也给教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八国联军的野蛮炮火给予义和团为主体的华北民间反教力量以沉重打击,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震慑和消弭了清廷内部的保守排外势力。辛丑之后,中国社会对基督教之武器的批判戛然而止,半殖民状态下的“和平”为教会带来短暂的所谓“黄金时期”。传教士传教没有了政治层面的阻碍,也不再经常需要本国公使或领事为其提供政治援助。面对新的时局,公理会传教士在传教策略上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大力发展教育以扩大教会的社会影响,撤销乡村传教站,完全以城市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宣教方针被基本确定下来。不过,基督教会大发展的所谓“黄金时期”正是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关键年代,对基督教采用批判的武器的时代已经悄然迫近。

李玉铭[3](2018)在《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文中认为上海远洋航运业在开埠之前虽已有发展,但范围却仅限于朝鲜半岛、日本等邻近国家。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贸易重心由广州逐渐转移到上海,作为中西贸易运输载体的远洋航运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了上海。1850年英国大英轮船公司将伦敦——香港的定期远洋航线延伸到了上海,标志着近代上海定期远洋航运的历史正式开启。本文以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发展过程中轮船企业的竞争、船舶的更替、航线的扩大以及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为主线,对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与变迁进行了梳理与探究,并以此为视角来探讨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在近代上海城市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19世纪70年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业的经营者主要是在沪大洋行,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垄断了当时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在运输载体上主要是帆船,同时,为了提高效率争与夺市场,各大洋行争相使用了专门用来运输鸦片与茶叶的飞剪船。在货物运输方面,主要进口鸦片以及西方工业品,并以鸦片为主;出口方面则主要是中国的茶叶和生丝。1850年大英轮船公司开辟上海与欧洲间的定期航线,表明专业轮船公司开始介入上海远洋贸易,但直到70年代初,不管是大英轮船公司的一枝独秀亦或是与法国邮船公司、英国海洋轮船公司的“三巨头”争霸,由于轮船载重量小、运费高等限制性因素,专业轮船公司仍不是此一时期上海远洋运输的承运主力。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欧亚海底电缆的成功敷设以及轮船的大量使用等交通、通讯工具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使得上海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自此以后,轮船逐渐代替帆船,成为上海远洋航运的主要运输载体,专业性的轮船公司也逐渐代替了在沪大洋行,成为上海远洋航运运输业的主要经营者。甲午中日战争后,上海远洋航运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方面表现为太平洋远洋航线的形成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运网络的形成。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变幻以及自身能力的衰落与发展,各国以上海为中心的远洋航运势力此消彼长,主要表现为由“一战”前的多国航运势力竞争到“一战”期间的英、日两国争霸,再到战后以英、日、美三霸并争为主的局面。随着远洋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发展,远洋运输货物在此一时期亦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进口方面逐渐由鸦片、西方的轻工业品转换成了机器设备、化工产品、燃料、五金器材等生产资料;出口方面也逐渐由生丝、茶叶转换成了其他农副产品以及部分工业产品。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虽因战事爆发,大部分远洋轮船公司曾一度暂停了上海的远洋业务,但随着战事转移,上海的远洋航运业很快又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发展程度甚至一时超过了战前。日本战后在完全控制中国内河航运、沿海航运的情况下,却唯独没有阻断上海远洋航运的原因是为了将上海作为战时战略物资的中转站,这是日本在战时为了尽可能的获取战略急需物资,以达“以战养战”目的,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远洋航运是直接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纽带与通道。在当时社会条件限制下,是远洋航运的船舶逐渐将西方先进的制度、理念、文化等西方文明带到了中国,进而使古老的农业文明开始与先进的工业文明开始发生碰撞。同时,也是远洋航运的船舶将中国的一批批茶叶、丝绸以及其他一些大宗的原料产品带入了西方社会,进而使东方文明开始逐渐的融入西方社会。作为近代远洋航运中心的上海,其同样充当了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对于上海本地传统航运业、对于近代上海的港城建设等各方面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是在国力衰微、航运主权旁落的情况下,主要有外资轮船企业经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殖民性与掠夺性。但另一方面,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也使得上海作为一座枢纽性城市成功的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在近代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远洋贸易的不断深入,将上海乃至中国带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中。

巫毓[4](2018)在《1940年代徐訏小说中的城市书写》文中指出文学史上的徐訏曾引发批评家与读者的两极评价,流派归属亦引论争,新时期以来,针对其作品特色及文学史意义的研究愈趋成熟,基于此,笔者从“历时”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他历经了初期思想的嬗变,在战乱频发的1940年代于“大格局”中突破主流话语拘囿而创作的系列彰显“城市意识”且独具特色的小说,并以“城市书写”为切入口,通过挖掘徐訏亲历的“城市体验”与浪漫的“城市想象”理解他潜隐而复杂的“城市意识”,领略系列“都市奇情”小说的艺术魅力,以期透过文学史的镜像,贴近历史现场,挖掘徐訏其人其作的价值。第一章:城市书写的主体变奏。首先,对徐訏作为“都市人”的创作心态和创作条件进行观照,以其“既得”的城市经验:上海和巴黎为例,探析中西方摩登都市文化对徐訏契入城市的影响;其次,从“主体性”的个体经验出发,基于对城市的“亲历性”体验和“旁观式”审视理解其“城市想象”与“身份认知”;最后,阐述徐訏在1940年代“文化综合”时期文学道路的选择及其原因。第二章:城市书写的呈现方式。通过文本细读,浸入小说内部,从“大时代”中捕捉“小镜头”:城市景观与空间:从中西混杂的洋场景观与逼仄的空间中理解彼时城市文化的“隐喻”与“反讽”;“城中人”:城市摩登女郎“去欲望化”的神秘鲜活形象、苦闷彷徨的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复杂人文心态、患“城市忧郁病”而致空虚的“空心人”;城市生活:战乱无常中的“人间苦”、难中娱乐的刺激和颓荡的逃避、“饮食男女”在“生死大义”中“好死”与“恶活”的挣扎。第三章:城市书写的独特文学史价值。基于文学史对徐訏的既有评价,从创作特色的延宕、主题意蕴的开掘等方面来探寻价值所在:雅俗融合的探新:从“都市奇情”到“诗化小说”的创作路径窥见雅俗在抵牾中融合的动态;新浪漫主义的现代“发声”:“非时代”写作对“城市书写”视域进行了拓展,在“现代性”语境中自觉拉开审美距离;逸出战争的母题回归:“人性”与“爱”。体味战乱中人性的坚守和异化,从“两性之爱”到“普世之爱”进行“爱”的寻觅与复归。

阿乙[5](2017)在《智力活动》文中研究表明自始至终,猎人没说一句他(或者他们)打猎的艰难。上山时,他背着腰筒,那里储存着一顿午饭。有时他得游荡几天才能等到一只猎物。而自己仅仅只是一起身,那进入视野的猎物便嗖地飞走,无影无踪,宛如我们刚刚想过现在却怎么也记不起来的思绪里的某件事物。有时因为长时间的埋伏而导致半边身躯麻痹,似乎要永远地瘫痪掉。最关键的是来自兽类的反击,即使是像麝獐那样让人想起特别善良的姑娘的草食动物。

鲁小艳[6](2017)在《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文中指出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先锋派戏剧浪潮。它在英国剧坛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方式、直面现实的尖锐主题、极端的舞台呈现,迅速引起欧美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热议。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是伴随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翻译家胡开奇在《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一文,而广泛进入大众视野的。此后的12年(2005—2017)间,直面戏剧剧作在中国上海、北京等地上演一百余场(其中经典剧目反复巡演),每年都有不同的直面戏剧作品被搬上舞台。本论文以直面戏剧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于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批评研究、舞台搬演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考察。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广泛细致阅读直面戏剧文本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直面戏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所表现的家庭、社会、哲学主题以及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与当代意义进行深入阐述;并将萨拉·凯恩、马克·雷文希尔、马丁·麦克多纳、安东尼·尼尔逊四位直面戏剧代表作家的创作放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场语境中进行审视,对他们创作的主要作品及其成就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直面“暴力”、直面“孤独”、直面“真相”、直面“人性”分别是他们创作的特色和成就所在。第二章,立足于比较文学译介学相关理论,通过笔者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主要译者胡开奇以及其他戏剧工作者的采访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力求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译介接受线索,研究直面戏剧在中国译介的原由和过程;并以《4:48精神崩溃》为典型文本,对译介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舞台语言的动作性、反复等修辞手法、习语、时态句式等方面的翻译策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将核心刊物作为评价标准,运用文学地理学等理论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及性能阶段化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结合对直面戏剧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将演出频率最高的《4:48精神崩溃》、《偷心》、《枕头人》等剧,分不同导演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通过探索不同版本的搬演概况、导演构思、舞台呈现,总结直面戏剧在中国舞台搬演的异质化特征。余论部分,对直面戏剧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直面戏剧的接受为当代中国戏剧提供了直面当代人精神危机的道德勇气,给当代话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并促使艺术家将视野聚焦个体生命,在对个体生命本体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救赎与道德回归。直面戏剧的中国接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主体对西方异质文化接受的典型个案,反映出当代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更新、重构“自我”的积极态势。直面戏剧的“直面”精神特质,是它能够被接受的首要原因,它在中国究竟还能走多远,这将是论题后续追踪研究的课题。

刘文祥[7](2017)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文中指出国立武汉大学珞咖山校园,是国民政府时期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案例中的重要代表。作为由美国建筑师主导设计的中国国立大学校园,珞咖山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涵,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其建设过程和当时的师生校园生活,亦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的馆藏未刊原始档案,在教育史、建筑史、社会经济史等领域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这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和教育史上具有双重重要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近代以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校园校舍建设曾长期发展滞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这一状况直到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并开始珞珈山新校舍建设方才发生根本改变。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重建国立武汉大学,其筹备过程中适逢“宁汉对立”和大学区制改革试行,新大学曾经历了省立与国立间的短暂摇摆,最终由蔡元培确定为国立大学,并组织建筑设备委员会,为建设新校园做准备。武大新校舍建设计划最早由筹备委员李四光提出,选址过程经历了多次变更,在李四光、叶雅各、开尔斯及建委会其他委员共同决策下最终确定。在珞珈山新校址范围内,武汉大学依照《土地征收法》开展了持续8年的土地征收,其间发生了多次迁坟、拆迁和土地纠纷,武大校方、地方土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等方面在其间发生了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博弈,体现出当时中国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复杂关系,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间的鸿沟。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十分复杂,在中央和湖北省各担半数的150万元初期财政拨款以外,另有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的追加拨款、湖南省政府及汉口市政府的补助款、美国及英国退还庚子赔款、黎氏兄弟私人捐款、平汉铁路局技术合作协定补助款等来源。这些拨款的进程各有不同,其间亦经历了众多曲折与反复。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主要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进行,李锦沛、石格司等建筑师也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开尔斯建筑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旅行经历,这些成为他设计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重要背景。新校舍前后两期工程,分别主要由汉口汉协盛营造厂和上海六合建筑公司承建。两大营造厂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均总体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由开尔斯主持设计的珞珈山校园建筑,在风格上契合当时的“固有形式”潮流,在近代中国民族形式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其中也融合了大量其他元素。开尔斯、李锦沛等人在珞珈山演绎“中国固有形式”的过程中,受到中山陵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而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也展现出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域建筑元素的融合,及对“中西合璧”和“古今融合”的尝试。面对形式与功能的矛盾,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进行调和折衷。珞珈校园与武昌东湖密不可分。民初任桐的大东湖风景区构想和30年代周苍柏“海光农圃”的建设,是近代东湖风景区开发先驱。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设也是东湖风景区建设最早的拓荒实践,武汉大学的道路建设极大改善了东湖交通状况,而珞珈校园本身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武昌东湖作为风景旅游地的核心景观和主要游憩地之一。作为大学校园的珞珈湖山,在30年代的武汉三镇发展成为一个“世外仙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模式。

董丽琼[8](2017)在《政治现代性的地方成长及其困境 ——以二十世纪上半叶温州学生群体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以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温州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自我认知、角色追求及实践行动,揭示其与政治现代性的地方成长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清末民初,科举停废与教育维新推动温州本地读书人实现过渡与转化。从旧式科举士人到出国留学生,从新式学堂学生到在外就读的大学生,借助教育体制改革和新文化运动,实现代际更迭和新旧嬗递,同时塑造出地方社会的政治、文化新格局。进入1920年代,随着学制改革提供的契机,地方中等教育发展逐步完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各种新式传播媒体广泛应用,学生刊物亦蓬勃出现,学生不仅在文本和话语中表达出明确的角色定位,而且在以学生运动为主的集体政治实践中构建出一个“身份群体”。除了内部塑造以外,学生也接受了政府和政党的外部规训。抗战时期,受民族主义鼓舞的温州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爱国救亡实践中,既有直接从军的报效祖国行为,也有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参与抗战宣传,然而勇敢牺牲之外,亦有迟疑退让的惧敌心态,以及在不同党派之间的政治选择,这正是学生政治行动主义的多元表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和地方教育界试图从一个失序的社会中恢复和重建教育的独立性,却对于学生中因日益不满和党派影响等因素叠加而造成不断出现的学潮无可奈何。这些学潮涉及国家、地方、校园政治等诸多方面,还有学生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基本立场,暴露出的是对国民政府的无限失望。二十世纪上半叶温州学生群体对政治现代性的追求及实践,揭示出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及民族主义情感,但因受制于年龄、心理层次及特殊时代背景等诸多因素,在当前成长阶段并不能完全转化成更深层次的理论性思考和造成更为广泛的现实影响,这也许是政治现代性成长过程中的困境。

布鲁斯·德希尔瓦,杨蔚[9](2017)在《火海疑云》文中研究指明Rogue Island by Bruce De Silva Copyright?2010 by Bruce De Silva This edition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Einstein Thompson Agency through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2017 by Yilin Press,Ltd All rights reserved.着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10-2015-531号

张新生[10](2015)在《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文中提出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是在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时代变迁中产生的新兴群体,其生存状况、生活方式、社会适应均折射出当代社会变迁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为研究当代中国城市变迁的重要窗口。从全世界范围看,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群体和社会现象,但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异质性,导致中西方钟摆族在空间分布、群体特征、生活样态、社会功能等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对跨界钟摆族这一新兴的、不断壮大的亚文化群体的研究不仅在学术上有利于延伸城市社会学对跨城市细分领域的探索,更在对大城市边缘的城镇化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现实意义。根据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该论文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十个章节:第一部分是对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群体分析的基础部分。第一章导论交代了研究的缘起、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钟摆族研究的理论意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在中英文文献汇总的基础上,从社会空间、社会行为、社会文化和区域整合等四大视角分别梳理和归纳了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在对钟摆族进行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研究对象所涵盖的区域和范围,以及研究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了钟摆族群体产生的背景和动因。第四章从宏观上归纳了当代中国同城化和钟摆族群体产生的阶段性特征,指出了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化、区域一体化是钟摆族产生的基础条件,而由政府主导的、多主体投入的城市空间增长联盟在钟摆族产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章从微观上着重于个体选择的动机研究,通过从拔根到扎根的过程揭示了人们选择跨城市生活的微观逻辑。一方面个体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各类因素进行选择和交换,另一方面,参照群体也在跨城市生活的选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钟摆族群体的社会变迁的研究,包括钟摆族群体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空间的变迁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第六章从对钟摆族个案的生活化描述出发,归纳了跨城市生活对于钟摆族个体和家庭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存在的冲突和危机;第七章从社会空间变迁的视角分析了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包括由此引发的空间、人口、产业和文化四大方面的接替,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空间破碎、社会隔离、社会排斥、社会不公等问题;第八章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详实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粗线条地勾勒出钟摆族的群体特征和轮廓,并通过对社区内部与外部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发现了钟摆族群体在居住地社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社会认同和社会排斥等现象和问题,阐述了跨界钟摆族在远离大城市的特殊空间中产生的地缘关系的补偿性机制。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和跨界钟摆族群体未来发展方向。第九章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了跨界钟摆族群体的产生以及大城市边缘的社会变迁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并围绕钟摆族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管理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第十章归纳并总结了钟摆族研究的主要结论和问题,提出了对后续研究延伸性的思考和展望。本文认为钟摆族群体是正在发展壮大中的群体,学界对该新兴社会群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放弃单一城市的生活,加入到跨界钟摆族群体的行列。在这个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对社会隔离、社会认同、社会排斥、社会危机、社会公平等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更需要以社会学的视角,将人本关怀和社会学想象力融入到对钟摆族群体的研究之中。

二、我的洋房东勒姆先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的洋房东勒姆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特色公共阅览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下公共阅览空间的挑战和机遇
        1.1.2 大众文化和消费社会下公共阅览空间的角色转变
    1.2 研究对象
        1.2.1 概念界定
        1.2.2 对象分类
        1.2.3 归属性质
        1.2.4 运营模式
    1.3 研究现状
        1.3.1 公共阅览空间“形式”方面相关研究
        1.3.2 公共阅览空间“体验”方面相关研究
        1.3.3 已有研究总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理论支撑
        1.5.3 研究方法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公共阅览空间的历史发展和现代转变
    2.1 公共阅览空间的发展历史
        2.1.1 国内阅览空间发展历史
        2.1.2 西方阅览空间发展历史
        2.1.3 现状评析
    2.2 公共阅览空间现代转变
        2.2.1 载体信息化和基于“大数据”的阅览服务
        2.2.2 公共阅览空间人文价值转向
        2.2.3 阅览空间的更新定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形式解析—信息化影响下的公共阅览空间
    3.1 秩序延续
        3.1.1 实体的消解、倾斜、缝隙
        3.1.2 匀质的分解与弱化
        3.1.3 家具与特殊道具的引导和强化
    3.2 界面变奏
        3.2.1 顶界面的领域暗示
        3.2.2 侧界面的柔性分隔
        3.2.3 底界面的运动变奏
    3.3 节点驻留
        3.3.1 入口空间
        3.3.2 特色中庭
        3.3.3 景观小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验解析——人文价值转变下的公共阅览空间
    4.1 知觉维度——回到“身体”原初
        4.1.1 目的所及——光影、色彩、透视空间
        4.1.2 声的寂静——有声与无声
        4.1.3 感官之母——触觉的温度和形状
        4.1.4 联觉综合——从知觉到体验
    4.2 行为心理——公共私密的共融
        4.2.1 交流氛围强化的公共阅览空间
        4.2.2 个体意识彰显的私密阅览空间
    4.3 情节体验——叙事顺序与空间意象
        4.3.1 并叙——“叠现”的想象
        4.3.2 插叙——“借景”的联想
        4.3.3 顺叙——“造景”的叙事
        4.3.4 切换——“混合”的趣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与古为新——公共阅览空间“形式”与“体验”融合的再探讨
    5.1 中国传统阅览空间特征分析
        5.1.1 阅之私密——另游人莫知有此
        5.1.2 境之开放——复得返自然
    5.2 传统阅览空间的启迪与现代阅览空间反思
        5.2.1 传统阅览空间的启迪
        5.2.2 现代阅览空间的反思与展望
    5.3 现代阅览空间“形式”与“体验”融合策略探讨
        5.3.1 质料营造——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转译
        5.3.2 纳景入室——城市山水的矛盾消解
        5.3.3 结境之径——动态路径的时空合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当代特色阅览空间案例列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洋教与土民:义和团运动前后的华北公理会研究(1860-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洋教东来:公理会在华北的缘起
    第一节 美国公理会
    第二节 公理制与华北公理会
    第三节 条约制度与华北公理会
    第四节 华北社会与公理会传教事业
第二章 义和团运动前的公理会与华北社会
    第一节 教门与教会
    第二节 在蒙族人中的传教
    第三节 华北乡村社会网络的重塑
    第四节 教会房产案
    第五节 乡约民俗与教会礼规的冲突
第三章 义和团运动中的拳民、教民与教士
    第一节 庞庄传教区域的义和拳运动
    第二节 清政府的教案对策
    第三节 身份危机:多方角力下的公理会基督徒
    第四节 梅子明与顺天府的义和团运动
    第五节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都春圃
第四章 义和团运动后公理会的短暂“黄金期”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后的民教社会关系
    第二节 乡村教会的重建
    第三节 清末学制改革与公理会的教育
    第四节 从庞庄到德州:乡村危机下的传教站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一 华北公理会传教士手稿
附录二 华北公理会部分图录
附录三 晚清时期华北公理会传教士名录
附录四 1910年各个传教站数据表
附录五 临清华人职员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兴起与革新: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轫
    第一节 帆船时代:近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概述
        一、唐宋时期远洋帆船贸易
        二、清代至开埠前的远洋帆船贸易
        三、上海与长崎远洋帆船贸易
    第二节 开埠初期上海远洋贸易形态与结构
        一、开埠初期西方工业品的进口
        二、鸦片走私进口贸易
        三、丝、茶的远洋出口贸易
    第三节 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与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
        一、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
        二、帆船到轮船:远洋运输方式的转变
        三、垄断到竞争:远洋运输主体的变更
        四、传统到现代:远洋贸易方式的变革
    小结
第二章 发展与竞争: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对外贸易
    第一节 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全面发展
        一、日本加入上海远洋航运的竞争
        二、太平洋远洋航运网的形成
        三、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线
    第二节 英、日、美远洋航运势力的角逐
        一、一战期间英日远洋航运的分霸格局
        二、一战后各国远洋航运的恢复
        三、英、日、美的三国航业争霸
    第三节 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
        一、传统远洋贸易的衰落与终结
        二、新兴远洋贸易品的兴起
    小结
第三章 恢复与繁荣:孤岛时期上海远洋航运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远洋航运概况
        一、远洋航线的恢复
        二、交易量的回升与贸易中心的回归
        三、主要远洋航线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孤岛时期上海
        一、上海民众生活物质仰赖外洋供给
        二、工业原料进口与商品出口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供给需求与上海远洋航运
        一、日本“以战养战”的战时经济体制
        二、日本战时航运政策与在华第三国之关系
    小结
第四章 促进与变革: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变迁
    第一节 近代上海沿海、内河航运业的发展与革新
        一、技术变革与沙船的衰落
        二、新式轮船公司的建立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区变迁
        一、港区与洋船停泊区的开辟
        二、远洋贸易与港区功能变迁
    第三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建设
        一、外资码头的修建与兴起
        二、船舶修造业的建立与发展
    小结
结语
    一、贸易、失序、进步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二、国家行政力量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三、远洋航运与近代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4)1940年代徐訏小说中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问题
第一章 上海到巴黎:城市书写的主体变奏
    第一节 城市体验与创作缘起
    第二节 贴合与犹疑:城市想象中的“身份认知”
    第三节 “文化综合”时期的文学道路选择
第二章 “大时代”中的“小镜头”:城市书写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 景观隐喻与空间反讽
    第二节 战时洋场的“城中人”
    第三节 从“生”到“活”:乱世中的卑琐与颓迷
第三章 创新中的坚守:城市书写的文学史价值
    第一节 雅俗融合:从“都市奇情”到“诗化小说”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的“现代”发声
    第三节 逸出战争的母题回归:“人性”与“爱”
结语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文献评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直面戏剧”的当代社会悲剧创作
    第一节 直面戏剧诞生的语境
        一、欧洲传统戏剧暴力基因的历史传承
        二、当代英国戏剧暴力对抗元素的吸收接纳
        三、宽松包容的戏剧生态环境滋养
    第二节 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及思想艺术特征
        一、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
        二、直面戏剧的思想、艺术特征
        (一) 直面戏剧的基本主题
        (二) 直面戏剧的艺术特征
        (三) 直面戏剧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直面戏剧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一、直面“暴力”:萨拉·凯恩戏剧研究
        (一) 暴力与自我救赎
        (二) 经典的解构与自我重构
        (三) 身份的渴求与自我毁灭
        二、直面“孤独”:马克·雷文希尔戏剧研究
        (一) “消费文化”的戏讽
        (二) “酷儿文化”的密切关注
        (三) 艾滋病的现代隐喻
        三、直面“真相”:马丁·麦克多纳戏剧研究
        (一) 质疑爱尔兰身份的“真相”之困
        (二) “亲密关系”的深层探索。
        (三) 儿童暴力的“真相”
        四、直面“人性”:安东尼·尼尔逊戏剧研究
        (一) 黑暗灵魂的探索
        (二) 童年意象的塑造
        (三) 异化主题的重解
        五、直面剧场下的《摧毁》解读
第二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一、当代人的精神危机——“直面”是一种态度
        二、当代戏剧译介之惑——文学性VS舞台性
        三、将作者拉向观众——落脚在中国的文化变异
        四、关于胡开奇翻译文本中几个问题的具体探讨
    第二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一、积蓄期——直面戏剧在中国的初探性研究(2004—2010)
        二、深入发展期——直面戏剧的开拓性研究(2010年至今)
        三、关于直面戏剧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搬演的接受语境
        一、泛娱乐化的戏剧市场
        二、当代剧场展示的景观化潮流
        三、身体转向的现代病灶
    第二节 《4:48精神崩溃》在中国的搬演
        一、《4:48精神崩溃》——全球首演版
        二、写意的人文关怀——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
        三、道德休克的治疗——德米特里版《4:48精神崩溃》
        四、多维度的严肃思考——港台版《4:48精神崩溃》
    第三节 《偷心》在中国的搬演
        一、《偷心》舞台剧的全球演出及银幕版
        二、都市情感的解剖——蒋维国版《偷心》
        三、情欲的黑色调侃——雷国华版《偷心》
        四、小结
    第四节 《枕头人》在中国的搬演
        一、《枕头人》——全球首演版
        二、强迫式的精神手术——周可版《枕头人》
        三、商业化的哥特式惊悚——刘方祺版《枕头人》
        四、小结
    第五节 直面戏剧其它重要作品在中国的搬演
        一、相互消耗的亲情——张彤版《丽南山的美人》
        二、对与错的重新思考——周可版《审查者》
        三、本节小结
    第六节 鼓楼西剧场对直面戏剧的搬演
    小结
余论: 直面戏剧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哲思与启示
    一、“直面”戏剧危机的道德勇气
    二、借用“他者”的美学探索
    三、艺术视野与创作基点的个体转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直面戏剧在中国演出情况年表
    附录B: 直面戏剧作家、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附录C: 直面戏剧相关翻译、演出采访录
        (一) 特罗扬版《4:48精神崩溃》演出采访(节选)
        (二) 刘方祺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三) 周可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四) 直面戏剧剧本译者采访
        (五) 当代着名导演张献访谈(节选)
        (六) 国际着名戏剧理论家马文·卡尔森访谈
    附录D: 演出场记及演出剧本等相关资料
        (一) 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场记(2006年)
        (二) 蒋维国版《偷心》台位记录表(2005年)
    附录E: 西尔兹《直面戏剧:英国戏剧的今天》选译
    附录F: 直面戏剧剧本选译
        (一) 萨拉·凯恩《4:48精神崩溃》(复译)
        (二) 马克·雷文希尔《手袋》(首译)
        (三) 马克·雷文希尔《购物与纵欲》(首译)
        (四) 马克·雷文希尔《浮士德已死》(首译)
    附录G: 直面戏剧代表作《荒凉西部》演出本(笔者实践作品)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史料来源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近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一、近世以来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二、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三、“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四、清末民初武汉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校园建设 第二章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一、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二、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三、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四、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第三章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一、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二、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三、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第四章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一、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二、珞珈山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三、对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收支的分析 第五章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一、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二、“南北”与“东西”:珞珈山校园的建筑风格 三、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衷碰撞 第六章
    藏修息游焉:湖山风景与校园生活 一、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二、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三、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结语 附录一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附录二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附录三
    民国时期珞咖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8)政治现代性的地方成长及其困境 ——以二十世纪上半叶温州学生群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问题和思路
    第三节 资料与内容
第一章 清末民初温州新知识群的联合与嬗递(1901-1920)
    第一节 清末教育与政治革新:早期留日学生与本地开明士绅的联合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在温州:当地文士与在外大学生的相互呼应
    第三节 新式学生及其风潮:从新旧纠葛、地方纷争到爱国救亡
    小结
第二章 中学生群体的身份塑造与政治实践(1920-1935)
    第一节 中学校的三足鼎立局面
    第二节 学生身份群体的自我塑造
    第三节 政府与社会的外部规训
    第四节 共产党影响下的政治选择
    小结
第三章 抗日战争中的学生政治行动主义(1935-1945)
    第一节 战前学潮中的学生思想状态
    第二节 夹缝中的战时青年“联合战线”
    第三节 战时宣传与“艺术运动”
    第四节 空间转移与战时学生心态
    第五节 主动与被动之间的从军选择
    小结
第四章 战后复员中教育独立与政治化的两难(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地方教育复员与谋求教育独立的尝试
    第二节 共产党的持续影响与国民党的无效防范
    第三节 内战期间多重政治影响下的学潮
    小结
结语
    一、学生与政治的互动历程/机制
    二、比较视野中的学生政治
    三、政治现代性的最终依归?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9)火海疑云(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3
74
75
76
77
78
79

(10)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同城化时代的双城记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分析
    三、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一、社会空间的理论视角
        1、空间生产理论与大城市边缘的价值认知
        2、职住平衡理论与中西方职住分离比较
        3、流动空间理论与城市边界的再定义
        4、社会生态学理论与城乡空间的侵入与接替
        5、区域一体化理论与跨区域空间整合
    二、个体行为的理论视角
        1、社会行为理论与个体出行行为
        2、参照群体理论与个体决策行为
        3、同质性理论与个体社会交往行为
        4、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
    三、社会文化的理论视角
        1、社会认同理论与社会身份类型化
        2、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边缘的社会区隔
        3、边际人理论与跨界钟摆族的双重边缘性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设计
    一、研究对象
        1、钟摆族群体的解构与类型化分析
        2、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特征描述
        3、研究地域及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1、深度访谈法
        2 、参与观察法
        3 、文献研究法
        4 、空间分析法
    三、研究框架及研究过程
第四章 跨界钟摆族产生与大城市边缘变迁的社会背景
    一、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同城化与钟摆族崛起的时空耦合
        1、制度性开放与人口流动常态化
        2、同城化肇起与跨城市生活初现
        3、跨界钟摆族崛起与文化迟滞现象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
        1、交通方式的变革与跨城市物理通道的连通
        2、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心理距离的弥合
        3、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虚拟化生活的实现
    三、政府引导的城市增长联盟:制度性投入与多主体参与
        1、大都市病的产生与同城化的制度性投入
        2、地方思维下的地域竞争与政府角色企业化
        3、多主体介入与城市空间增长联盟的形成
第五章 从失根到扎根——钟摆族个体的跨城选择
    一、失根:徘徊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
        1、游离大城市:迈向双城的动力逻辑
        2、跨城市工作:留驻大城市的粘滞力量
        3、互动与平衡:式微的跨城阻力与断裂的双城生活
    二、拔根:跨城市生活决策的驱动逻辑
        1、选择的逻辑:被动钟摆族与主动钟摆族
        2、交换的逻辑:经济理性下生活要素的互换与权衡
        3、比较的逻辑:参照群体范式下的多维比较
    三、扎根:跨城市生活的迁移与问题
        1、扎根的前提:城市生活的重构与有机团结的实现
        2、扎根的门槛:置业成本的降低与擦边球式的操作
        3、扎根的深度:归属感的缺失与扎根土壤的再造
第六章 从大城到小城——跨界钟摆族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
        1、出行的钟摆化:公交车与私家车出行
        2、生活的双城化:生活要素的空间断裂
        3、社交的内卷化:交往抑制与交际圈的萎缩
    二、钟摆家庭的生活样态
        1、精疲力竭的上班族
        2、无计可施的主妇
        3、被束缚的边缘孩童
        4、寸步难行的老人
    三、跨界生活中的冲突与危机
        1、社区巴士缩减事件
        2、随时爆发的停电危机
        3、一次艰难的回家路
第七章 从侵入到接替——大城市边缘的社会空间变迁
    一、侵入:大城市边缘社会结构变迁与区域整合
        1、大城市的空间扩张与地域空间的整合力量
        2、中小城市的“可入侵性”与发展诉求的耦合
        3、跨界空间的“边缘效应”与东西方的差异比较
    二、接替:大城市边缘地区社会空间演变过程的微观实证
        1、空间接替:边缘小镇到跨界新城的空间演变
        2、人口接替:从小镇的主人到新城的边缘群体
        3、产业接替:传统自然经济的消失与新兴产业的崛起
        4、文化接替:外部文化的强势与地方文化的危机
    三、隔离:传统自然乡村的消亡与封闭式社区的兴起
        1、大城市边缘传统空间的解构与社会空间的破碎化
        2、优质公共资源的私有化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隐忧
        3、居住空间分异加速与社会空间排斥的显性化
第八章 从解构到建构——钟摆族社会认同与社会交往变迁
    一、封闭社区中的跨界钟摆族素描
        1、年龄特征:相对年轻化,与跨城养老群体伴生
        2、教育程度:以高学历技术人员和城市白领为主体
        3、户籍归属:保障制度和身份象征下的“人户分离"
        4、住房特征:平均住房面积较大,居住分异明显
    二、社会认同危机与客居心态的形成
        1、群体认同:概念复杂性与自我认同的不确定性
        2、地域认同:个体经历和地理迁移带来的地域困惑
        3、地位认同:显着的群体分化与模糊的地位认同
        4、身份认同: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身份迷失
        5、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不足与社区认同的缺失
    三、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与新邻里关系的重建
        1、从地理空间的边缘性到社交网络的边缘化
        2、业缘关系的弱化与地缘关系的补偿性重构
        3、跨界小镇外来群体与本地群体的互动和排斥
第九章 跨界钟摆族的社会影响与大城市边缘的未来
    一、流动中的改变
        1、城乡间的过渡群体,促进人口梯度化有序流动
        2、特殊的卫星城镇,减缓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中
        3、城市文明的载体,推动相对落后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二、同城时代的危机
        1、美国式“郊区化蔓延”的潜在危机与过度城镇化的风险
        2、收入差距导致严重的居住分异和社会隔离
        3、空间剥脱与群体分化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
        4、大城市边缘的被动城市化与传统乡村的消亡
    三、钟摆生活的曙光
        1、本地就业:产城融合与充分就业机制的实现
        2、交通改善:新城际跨界交通方式的涌现
        3、模式变革:网络社会下弹性工作模式的普及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参考文献
附录1: 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名录及基本概况
附录3: 新闻媒体关于钟摆族的相关报道
致谢

四、我的洋房东勒姆先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特色公共阅览空间设计研究[D]. 张艺凡. 天津大学, 2019(06)
  • [2]洋教与土民:义和团运动前后的华北公理会研究(1860-1911)[D]. 李楠. 山东大学, 2018(12)
  • [3]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D]. 李玉铭.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4]1940年代徐訏小说中的城市书写[D]. 巫毓.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5]智力活动[J]. 阿乙. 天涯, 2017(05)
  • [6]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D]. 鲁小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7]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D]. 刘文祥. 武汉大学, 2017(06)
  • [8]政治现代性的地方成长及其困境 ——以二十世纪上半叶温州学生群体为中心[D]. 董丽琼. 厦门大学, 2017(08)
  • [9]火海疑云[J]. 布鲁斯·德希尔瓦,杨蔚. 译林, 2017(01)
  • [10]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D]. 张新生. 南京大学, 2015(04)

标签:;  ;  ;  ;  

我的房东 Lemm 先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