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黄的病因病机及诊治

阴黄的病因病机及诊治

一、阴黄的病因病机及其辨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魏鹏辉[1](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武璇,李尚点,刘丹,徐春军[2](2021)在《以阴阳为纲辨治黄疸新解》文中研究指明黄疸是肝胆系统常见疾病,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源远流长,从繁杂的辨证分型到形成以阴阳为纲的辨治体系,经历了数代医家的发展完善。笔者总结以湿热、寒痰、热毒、血瘀、正虚为黄疸病理因素,困阻中焦脾胃,阻滞肝胆气机,胆汁疏泄失常为病机。归纳以正虚无热者为阴黄,有热无寒者为阳黄,以寒热错杂者为半阴半阳辨证论治黄疸,体现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阴阳转换。综前人之述而论之,阐发自己的拙见,抛砖引玉,以期有益于临床诊疗。

杨雅斐[3](2020)在《基于本体的数据挖掘法对《金匮要略》黄疸病源流的古籍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中医古籍文献为支撑,将《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的相关内容作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出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在“病-症-证-方-药”五大方面的相关规律与学术认知,以期发现新知,助力临床。方法:本次研究将文献研究、本体构建及数据挖掘分析相结合。可归纳为以下几大步骤。第一,确定研究书目,将涉及黄疸相关论述的中医古籍纳入研究范围;其次,筛选文献内容,以《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中论述的黄疸病为着眼点,追溯及探寻其之前及之后(民国以前)的古籍中有关狭义黄疸的论述;第三,运用本体构建方法,建立结构化的“黄疸病古籍文献知识库”;并采用人工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知识库中被设立的17个黄疸病相关的本体概念,即特征性要素进行标注;第四,对标注结果的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处理;第五,最后以《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的相关内容为历史节点,运用数据挖掘法,对历代医家有关黄疸病的病、症、证、方、药的相关知识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并根据数据挖掘结果总结和分析《金匮要略》黄疸病“病-症-证-方-药”相关的源流及规律。结果:本研究涉及84本中医古籍书目,共1039条文本数据。研究得出,黄疸的命名与种类划分历代有异有同,狭义黄疸以目黄为特征性主症。可因于外感,亦可由内伤,病位主要关乎脾、胃、肾、肝、胆,病性证素以湿、热、瘀、寒、毒、虚较多见,总病机不离乎湿,湿热成黄最普遍。治以祛湿为关键,根据寒热虚实的不同灵活用药,给湿以出路。《金匮要略》所创立的治黄经典方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为后世所推崇运用。结论:基于本体构建知识库,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机器学习的智能化标注方法运用于中医古籍研究有效且可行。再进一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得到的知识文本进行分析,从而提炼与黄疸病在“病-症-证-方-药”上相关的知识信息。这种方法学上的尝试可为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提供参考;得到的黄疸病相关知识有助于中医临床。

焦如春[4](2019)在《《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温,是湿热合邪所致的一种疾病,属温病中的一种,临床中较为多见。近年来,运用温病学相关理论指导辨治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或急性感染性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其中,湿温相关理论,对伤寒、副伤寒、手足口病、艾滋病、SARS等疾病诊疗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临床中,湿温理论的应用范围己拓宽到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诸多领域。因此,研究湿温成为新时代医学发展需求,研究湿温证治规律对现代临床诊疗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价值。在诸多温病学着作中,吴鞠通所着的《温病条辨》是较系统、完整、集大成的一本温病学专着。论着中创建了新的温病证治体系,该体系可为湿温证治规律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吴鞠通所着的《温病条辨》为主体,对书中湿温相关的理论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分别从“因、机、证、治”等方面研究湿温证治规律。本研究主要分为九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第一部分论述湿温定义及相关疾病关系辨析。明确本研究主体是广义湿温,包含暑温、伏暑、湿温3个病种。对3者关系辨析,存在发病时节、病位、证、治法侧重的不同。关于湿温与寒湿则关系较为密切,一定情况下可相互转化,不可孤立。第二部分论述湿温病因与发病。湿温病因为湿热邪气。邪气或从外来,多集中在夏秋季节;或湿自内生,而病湿温;或内外合邪发病。另外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痰饮等病理性产物,亦可导致新病证发生。第三部分论述湿温病机。此部分从湿温病位与病性、传变规律、转归三方面研究。湿温病位广泛,三焦俱受,但总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病性有虚有实,疾病以三焦传变为主,也有卫气营血相传。后期或是湿温化燥;或是湿温化为寒湿。第四部分论述湿温治则治法。湿温治则治法遵从三焦辨证论治特点形成,以三焦分论,上焦治宜芳香宣化为主,中焦治宜苦辛通降为主,下焦治宜淡渗利湿为主。治法分别为芳香宣化、苦辛通降、淡渗利湿、通下逐邪、宣通三焦,分消走泄、清热利湿、益气化湿、温阳化湿、疏风胜湿。第五部分论述湿温辨治规律研究。此部分分别从辨治特点、三焦辨证论治、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寒湿辨治规律研究、与湿温相关的其他疾病辨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湿温的辨治特点发现,湿温辨证方法主要有从纵向维度进行的三焦辨证、从横向维度进行的卫气营血辨证,二者可相互结合,明确病变脏腑及气血病理阶段;重视体质因素,发现体质不同,影响发病及病情轻重、传变与转归;重视阴阳平和;注重给邪以出路,就近逐邪,有得汗而解、催吐而解、轻下热结而解、淡渗从小便而解;注重舌象、脉象,重视舌象辨湿热,重视脉象定邪正盛衰及预后情况、定三焦病位、据脉施治;既病防变;顾护阳气;顾护阴津。研究三焦辨证论治发现:上焦湿温多病在肺,主要是外感湿热邪气袭表,出现湿热邪气伤阴、湿热邪气伤气、邪闭肺经、邪伤肺气、邪伤肺阴、邪闭肺气、邪蒙清阳、邪阻气逆等病理变化;治法宜芳香宣化为主;药多用辛散、芳香类药物,药量也宜轻。中焦湿温多病在脾胃,病证繁多,多属气分阶段;以湿热邪气阻滞气机,脾升胃降失常为主要病理变化;脾胃受病,上则清阳不升,中则失于健运,下则浊阴不降,又有脾主四肢肌肉,病亦可延及向外,故在此将其统归,总不离蒙上、滞中、滞下及湿热日久出现的湿伤阳、热伤阴、阴阳两伤,其中蒙上包含蒙蔽清窍、发于肌表、郁于经络关节肢体三类;治法以苦辛通降法为主。下焦湿温多病在肝、肾;病性多属邪少虚多;病理表现有邪伤肝络、邪灼真阴、邪损脾肾阳气、阴阳两虚、闭阻下窍、上蒙清窍等,治法以淡渗利湿、补益法为主。三焦同病,仍以脾胃为论治重点;总以通宣三焦,分消走泄为法;治法宜选宣气化湿、苦辛通降、淡渗利湿之法,有时要同时应用方可显效。研究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发现,湿温所处卫气营血阶段并非遵循卫-气-营-血逐级深入,该现象的出现与发病病因、病邪强盛程度有关。疾病在三焦辨证所处病情阶段与卫气营血所处病情阶段并非相对应。研究寒湿辨治规律发现:上焦寒湿多病在肺,发病途径不同,治法各异。中焦寒湿多病在脾胃;治法以苦辛通降法、温阳化湿法为主,或二法相合,或分别合以淡渗利湿法。下焦寒湿日久,多伤及肝、肾;其中寒湿日久耗损肾阳或脾肾两伤者,可见寒湿所致痔疮下血、阻滞气机之便血、肾阳虚衰、脾肾阳虚等虚证,亦可出现津液积聚胃口所致之阴吹等实证;寒湿伤于厥阴,发为寒疝,其中既有表证,又有里证,且病势急;总以祛邪扶正为基本治则,研究中发现吴鞠通善用温补督脉的特殊治法,用于肾阳虚衰的治疗,药多用鹿茸一味。第六部分论述《温病条辨》辨治湿温用药与煎服药特点分析。此部分分别从湿温用药特点、特殊煎服药特点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研究湿温用药特点时发现:湿温辨证用药,当细分疾病所属阶段,分而论治。一般湿温用药,忌柔喜刚;若湿热日久,伤阴耗津,药用阴柔生津之品。三焦湿温用药各不同,上焦宜选轻清之品,且药量宜轻;中焦用药质地不轻不重,用药以达中焦脾胃燥湿相济、脾升胃降,气机和畅为旨,药物多选用辛温之品配以苦寒之品;下焦用药,药味当厚。研究特殊煎服药特点时发现:煎煮药物时,依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病性选用相应的溶媒;服药时间方面,除一般服药时间外,尚有昼夜时时服药法、病发前预防性服药法;临证中,服药剂量需根据体质、年龄进行调整。针对寒湿患者,煎服药亦有其法。第七部分论述湿温后期调摄及治疗禁忌。湿性黏滞,湿温病情缠绵,疾病后期及愈后均需时时调摄。饮食当以淡薄滋味为主,痢疾患者尤需重视此点。针对不同体质,亦须选用不同的调摄方式。治疗湿温时,应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补;忌纯辛温发汗。第八部分论述《温病条辨》湿温理论与《湿热病篇》湿温理论的联系。二者在疾病病位、辨证方法、诊法、治法方面有诸多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温病条辨》主要以三焦辨证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施治;而《湿热病篇》主要以六经辨证结合八纲辨证施治,同时参以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温病条辨》重视舌象、脉象;而《湿热病篇》尤其重视观舌象,以查病位、定证型。第九部分论述后世医家对湿温辨治发挥。此部分从后世医家对治疗湿温方剂的发挥、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两方面研究。后世医家治疗湿温的方剂,很大程度受到吴鞠通论治湿温理论的影响,其中较为代表性名方有藿朴夏苓汤、甘露消毒丹、蒿芩清胆汤、柴胡达原饮、菖蒲郁金汤。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较多,孔伯华提出肝热、脾虚理论,秦伯未提出芳香化湿宜分为芳香、香燥化湿,章次公提出湿温急症需重视脉诊,赵绍琴提出治湿、治气、宣肺三要法,另有医家将三焦辨证灵活应用临床。以上研究对《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研究,以期对现代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杨婷婷[5](2016)在《宋元明清时期阴黄证候规律、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宋元明清时期阴黄证医案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原文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及分析,探索阴黄的学术思想及证候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宋元明清期间阴黄相关医案,提取其中的脉象、症状、证候要素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症状、脉象进行频数、因子及聚类统计分析,对证候要素及证候靶位进行频数及应证组合规律研究后结合中医学理论综合分析。结果:搜集阴黄文献213条,符合纳入标准166条,记录94个症状变量,20个脉象变量,得出证候要素共25个、证候要素靶位10个和证候组合69个。通过频数分析及因子分析发现,宋元明清医案中阴黄证主要症状有身黄、目黄、尿黄、腹胀满、面色晦暗、纳差食少、发热、肢倦乏力、畏寒等33个;脉象以细、虚、弱、沉、迟脉等为主;常见证候要素为:气虚、内湿、阳虚、内寒、血瘀、阴虚、内热、寒、血虚、湿、气郁、精髓亏虚等,其中气虚最为多见;病位主要位于脾肾肝胃,与心、肺、小肠、大肠亦有联系。通过应证组合得到五大证型即:脾虚湿阻证、寒湿困脾证、脾肾阳虚湿困证、气血亏虚证、阴虚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阴黄证型。结论:宋元明清医家认为阴黄乃虚实夹杂之证,其病因病机主要有:寒湿蕴脾、脾虚湿盛、脾肾阳虚、气滞血瘀、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肝脾血瘀,五脏六腑、气血阴阳亏虚为本,寒、湿、气、痰、火、瘀互结为标。阴黄起病症状虽呈多样化表现,但多归于阴证、虚证范畴,证候要素以两两组合为主要形式,气虚湿阻、阳虚内湿是最常见组合。

赵雯[6](2015)在《黄疸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古今黄疸文献及检索近20年黄疸证治及证型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得出中医黄疸的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为黄疸临床规范辨证提供指导。方法:1.文献研究:回顾古今文献,了解古今黄疸病名分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和研究进展。2.从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数据库筛选收集近20年有关黄疸辨证的文献资料,提取其证型、证素,建立数据库,对证型和证素分布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频次、聚类分析,研究探讨其规律,最后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回顾古今文献,了解古今对黄疸病名分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认识。在病名及分类上,《内经》第一次提出黄疸病名,《金匮要略》首次将黄疸分为五疸,之后《诸病源候论》将黄疸分为二十八候,《太平圣惠方》将黄疸分为“三十六黄”,《圣济总录》分“九疸”、“三十六黄”,将各种出现黄疸的病症均包括在其内。在病因病机上,历代医家对黄疸的病因病机认识主要包括:湿热、瘀热、寒湿、疫毒、酒食、劳倦、胆汁外泄等几个方面,其中论述较多的是湿热,它由《内经》提出,其后每个朝代几乎都涉及了湿热致疸学说内容。先秦时期,主要以湿热为主导,提出了瘀热、寒湿、酗酒、饮食发黄等观点;隋唐时期,巢氏在前人基础上着重提出了疫毒发黄,并认为黄疸有传染性;宋金元时期,主要以朱氏“湿热论”为主;明清时期,张介宾提出“胆液外泄发黄”对黄疸病因病机有了创新性地认识。在辨证论治方面,汉代张仲景提出“五疸辨证”和“六经辨证”,开创了黄疸辨证论治的先河;北宋韩祗和提出阳黄和阳黄辨证,使得黄疸辨证论治体系初步形成;金元时期朱丹溪首次提出“湿热辨证”,以湿热轻重的多少来指导临床辨证;充实和完善了黄疸辨证论治体系;到明清时,各医家主要是继承和完善前人的辨证理论,使黄疸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达到高峰;现代医家主要是探索和研究古代黄疸辨证论治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知识,对黄疸进行了辨证分型治疗。2.文献数据分析:详细阅读文献312篇,其中收录符合要求的黄疸患者2209例,收录不同标准分型的证型共46个,得到黄疸证素共21个,其中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分别为8个和13个。通过频数分析得知,收录文献中黄疸的7个常见证型在总病例中所占比分为湿热壅盛型(36.12%)、肝胆湿热(8.33%)、肝郁脾虚型(4.75%)、血瘀型(4.57%)、肝肾阴虚型(4.16%)、热毒炽盛型(4.07%)、寒湿阻滞型(3.85%);病位证素在总病位中所占比分为肝(42.89%)、脾(25.77%)、胆(14.94%)、肾(8.48%)、胃(6.87%)、大肠(0.89%)、表(0.08%)、半表半里(0.08%);病性证素在总病性中占比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热(32.55%)、湿(31.82%)、气滞(8.82%)、血瘀(8.36%)、气虚(5.79%)、寒(4.24%)、毒(2.62%)、阴虚(2.47%)、阳虚(1.38%)、血虚(0.99%)、饮(0.63%)、闭(0.27%)、痰(0.05%)。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在黄疸常见的证素聚类中,湿与热聚为一类;肝、脾、气滞、血瘀聚为一类;胃、阴虚、毒、肾、气虚、寒、胆为一类,可能提示这3类为黄疸基本中医病机单元。结论:(1)古今对黄疸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加深和完善的过程,黄疸概念不尽相同,病因病机仍以湿热为主,辨证分型多样,未形成统一的标准。(2)文献研究中黄疸的主要证型有:湿热壅盛型、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血瘀型、肝肾阴虚型、热毒炽盛型、寒湿阻滞型。(3)黄疸主要证素共21个,其中病位证素包括肝、脾、胆、肾、胃、大肠、表、半表半里;病性证素包括热、湿、气滞、血瘀、气虚、寒、毒、阴虚、阳虚、血虚、饮、闭、痰。(4)证素特点认识:肝是黄疸之关键病位证素;热为黄疸主要病性证素;热与湿二证素结合致疸;血瘀是黄疸发生的重要成因;虚实夹杂,以实为主是黄疸的病机特点。

赵雯,胡志希[7](2014)在《黄疸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黄疸是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主要肝胆病的过程中,有时可发生于钩端螺旋体等感染性疾病中。由于黄疸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及分类较复杂,临床上其辨证分型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对黄疸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的综述,为黄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毕丽丽[8](2009)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证治源流研究》文中指出中医黄疸病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黄疸症状的描述,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次系统的论述了黄疸病的证治,其中《金匮要略》首列黄疸专篇,对黄疸病的论述详尽,理法方药俱全,开创了中医黄疸病辨证论治的先河,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黄疸病是中医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了黄疸病的证治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形成了一个因机证治俱全的黄疸病理论体系,但这些论述皆散见于医家的着述中,缺少整理与归纳。本论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以《金匮要略》黄疸病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探求黄疸病证治理论的源流。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纵向说明其证治理论体系的形成历程,从秦汉时期、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到近现代,分别就黄疸病病名分类的形成与发展、病因病机的逐步完善、诊断的逐渐丰富以及治法方药的不断创新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二部分从横向总结黄疸病在几个重要问题上的发展轨迹,探讨其证治理论规律,为黄疸病理论上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为其在临床上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柱。研究《金匮要略》黄疸病的证治源流及各时期对该病证认识的发展,回顾和探讨不同阶段的特点,总结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将为现代临床黄疸病的诊疗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这对今后更深入探讨黄疸病的证治理论是非常有益的。

姜德友,韩洁茹[9](2009)在《黄疸病源流考》文中研究表明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黄疸病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黄疸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姜德友,韩洁茹[10](2008)在《黄疸病源流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黄疸病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黄疸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二、阴黄的病因病机及其辨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阴黄的病因病机及其辨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研究目标
    4.研究内容
    5.研究方法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5 结论
6 创新性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作者简介

(2)以阴阳为纲辨治黄疸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疸理论之源流
2 阴黄、阳黄临床难辨之缘由
    2.1 现今阴黄、阳黄理论辨治内涵
    2.2 临床反映出黄疸辨证存在的问题
    2.3 难辨原因———阴黄、阳黄内涵界定不清
3 重新审视阴黄、阳黄之内涵
    3.1 阳黄者湿热毒瘀阻于血脉
    3.2 阴黄者狭义、广义之别
4 半阴半阳体现黄疸病演变进程
5 黄疸病古今病位之辨
6 小结

(3)基于本体的数据挖掘法对《金匮要略》黄疸病源流的古籍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背景
    1.1 中医古籍数量众多,蕴藏知识丰富
    1.2 传统的中医古籍研究方法及其局限性
    1.3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是中医古籍研究的发展趋势
    1.4 基于本体构建数据集是中医古籍数据挖掘实现人工智能的必要途径
        1.4.1 本体的定义
        1.4.2 基于本体构建中医领域结构化知识库的重要性
    1.5 以《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为本研究切入点的原因
        1.5.1 《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的重要学术价值
        1.5.2 提取出中医古籍文献中的理论知识可供临床实践参考
        1.5.3 基于本体的《金匮要略》黄疸病源流研究在方法学上是新探索
2.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确定研究书目
    2.2 筛选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录入原文,建立数据库
    2.4 数据预处理
    2.5 本研究设定的本体概念
        2.5.1 病
        2.5.2 症
        2.5.3 证
        2.5.4 方
        2.5.5 药
    2.6 研究过程
        2.6.1 标注系统
        2.6.2 数据导入
        2.6.3 标注者背景
        2.6.4 具体标注方法
        2.6.5 评价机器标注结果的参数
        2.6.6 质量控制
        2.6.7 标注结果
    2.7 数据处理和标准化
        2.7.1 去重处理
        2.7.2 标准化处理
        2.7.3 对部分原始数据未进行标准化处理的说明
3.黄疸病的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3.1 本研究涉及的数据挖掘分析法
        3.1.1 频数分析
        3.1.2 关联规则分析
    3.2 黄疸病病名的源流
        3.2.1 《金匮要略》之前黄疸病病名的命名
        3.2.2 《金匮要略》对黄疸病病名的论述
        3.2.3 《金匮要略》之后黄疸病病名的命名
        3.2.4 讨论
    3.3 黄疸病的症状分析
        3.3.1 频数统计结果
        3.3.2 关联规则结果
        3.3.3 讨论
    3.4 黄疸病病因病机的源流
        3.4.1 《金匮要略》之前黄疸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3.4.2 《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的病因病机论述
        3.4.3 《金匮要略》之后黄疸病的病因病机探讨
        3.4.4 讨论
    3.5 证素结果分析
        3.5.1 病性证素结果分析
        3.5.2 病位证素结果分析
    3.6 方药结果分析
        3.6.1 频数结果分析
        3.6.2 不同历史时段的黄疸论治概况
        3.6.3 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3.6.4 讨论
    3.7 黄疸病的预后
        3.7.1 《金匮要略》黄疸病篇预后相关阐述
        3.7.2 后世发挥
结论
    1.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果
    2.本研究的创新点
    3.本研究的不足点
    4.本研究的展望点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黄疸的中医临床分型治疗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湿温定义
2 湿温相关疾病关系辨析
    2.1 湿温与暑温、伏暑
    2.2 湿温与寒湿
3 湿温病因与发病
4 湿温病机
    4.1 湿温病位与病性
    4.2 湿温传变规律
        4.2.1 三焦相传
        4.2.2 卫气营血相传
    4.3 湿温转归
        4.3.1 湿温化燥
        4.3.2 湿温化为寒湿
5 湿温治则治法
    5.1 芳香宣化
    5.2 苦辛通降
    5.3 淡渗利湿
    5.4 通下逐邪
    5.5 宣通三焦,分消走泄
    5.6 清热利湿
    5.7 益气化湿
    5.8 温阳化湿
    5.9 疏风胜湿
6 湿温辨治规律研究
    6.1 湿温辨治特点分析
        6.1.1 湿温辨证方法
        6.1.2 重视体质因素
        6.1.3 重视阴阳平和
        6.1.4 注重给邪以出路,就近逐邪
        6.1.5 注重舌象、脉象
        6.1.6 既病防变
        6.1.7 顾护阳气
        6.1.8 顾护阴津
    6.2 三焦湿温辨证论治
        6.2.1 上焦湿温辨证论治
        6.2.2 中焦湿温辨证论治
        6.2.3 下焦湿温辨证论治
        6.2.4 三焦同病辨证论治
    6.3 卫气营血辨证论治
    6.4 寒湿辨治规律研究
        6.4.1 上焦寒湿辨证论治
        6.4.2 中焦寒湿辨证论治
        6.4.3 下焦寒湿辨证论治
    6.5 与湿温相关的其他疾病辨治规律
        6.5.1 痹
        6.5.2 疸
        6.5.3 疟
        6.5.4 痢
7 《温病条辨》辨治湿温用药及煎服药特点分析
    7.1 湿温用药特点
    7.2 湿温特殊煎服药特点
    7.3 寒湿特殊煎服药特点
8 湿温后期调摄
    8.1 淡薄滋味
    8.2 因人而异
9 湿温治疗禁忌
    9.1 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补
    9.2 忌纯辛温发汗
10 《温病条辨》湿温理论与《湿热病篇》湿温理论的联系
11 后世医家对湿温辨治发挥
    11.1 后世医家对治疗湿温方剂的发挥
    11.2 后世医家对湿温理论发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宋元明清时期阴黄证候规律、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宋元明清时期阴黄文献整理背景
    1.宋元明清时期阴黄学术理论概述
    2.代表医家及着作
        2.1 宋金元探索、发展阶段
        2.1.1 宋.韩祗和《伤寒微旨论》
        2.1.2 宋.窦材《扁鹊心书》
        2.1.3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2.2 明清完善、成熟阶段
        2.2.1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2.2.2 明清.喻嘉言《医门法律》
        2.2.3 清.吴谦《医宗金鉴》
第二部分 宋元明清阴黄医案数据统计与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范围
    3. 研究方法
        3.1 检索方法
        3.2 选择标准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3 资料整理
        3.3.1 资料规范
        3.3.2 资料编辑
        3.4 证候、证候要素与证候靶位的提取
        3.5 医案信息录入
        3.6 方案与技术路线
        3.6.1 方案
        3.6.2 技术路线
        3.6.3 数据文件的建立
    4. 统计方法与分析
        4.1 主要症状的频数分析
        4.2 主要脉象的频数分析
        4.3 高频症状的因子分析
        4.4 高频次症状、脉象聚类分析
    5. 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研究
        5.1 证候要素分析
        5.2 证候靶位分析
        5.3 证候要素应证组合规律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概念的认识
    2.病因病机特点
        2.1 寒湿说
        2.2 脾肾阳虚说
        2.3 气血虚衰说
        2.4 阴虚血瘀说
    3.病位认识
    4.证候要素、应证组合分析
        4.1 证候要素分析
        4.2 应证组合分析
        4.3 证候要素与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4.3.1 脾虚湿阻证
        4.3.2 寒湿困脾证
        4.3.3 脾肾阳虚湿困证
        4.3.4 气血亏虚证
        4.3.5 阴虚血瘀证
结语
    1.研究内容
    2.研究结果
    3.研究不足之处
    4.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综述 阴黄证的中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6)黄疸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
        1.1 病名及分类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论治
    2 西医对黄疸的认识
        2.1 概念及分类
        2.2 发病机理及治疗
    3 证素辨证研究概况
        3.1 证素概念
        3.2 证素研究现状与展望
        3.3 运用证素辨证研究黄疸的意义
第二部分 中医黄疸文献数据统计分析
    一、 研究目标及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案
        2.1 文献检索
        2.2 文献筛选
    三、 研究结果
        3.1 文献筛选结果
        3.2 收入文献基本信息
        3.3 证型及证素提取
        3.4 证型分布特点
        3.5 证素分布特点
        3.6 证素聚类分析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黄疸证型分析
    2 黄疸证素认识
        2.1 肝是黄疸之关键病位证素
        2.2 热为黄疸主要病性证素
        2.3 热与湿二证素结合致疸
        2.4 血瘀是黄疸发生的重要成因
        2.5 虚实夹杂,以实为主是黄疸的病机特点
第四部分 结语
第五部分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7)黄疸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1.1 以“湿”为关键
    1.2 以“湿”为关键存在片面性
2 辨证分型
    2.1 传统医学分型
    2.2 结合西医学理论辨证分型
3 结语

(8)《金匮要略》黄疸病证治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正文
    第一部分 黄疸病证治理论体系的形成
        1 先秦两汉时期对黄疸病的认识
        2 晋唐时期对黄疸病的认识
        3 宋元时期对黄疸病的认识
        4 明清时期对黄疸的论述
        5 近现代关于黄疸病的研究
    第二部分 黄疸病证治理论规律探讨
        1 黄疸病名分类的演变
        2 病因病机演变
        3 诊断的丰富积累
        4 治法方药的发展轨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黄疸病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疸病的病名
    1.1 根据病因命名
    1.2 根据脏腑部位命名
    1.3 根据临床表现命名
    1.4 根据阴阳学说命名
    1.5 根据发病缓急命名
    1.6 其他方法命名
2 黄疸病的病因病机
    2.1 湿热蕴蒸
    2.2 寒湿郁阻
    2.3 酒食所伤
    2.4 血分瘀热
    2.5 外感毒邪
3 黄疸病论治
    3.1 祛湿利小便法
    3.2 温阳化湿法
    3.3 通腑攻下法
    3.4 活血化瘀法
    3.5 和解表里法
    3.6 发汗退黄法
    3.7 建中温补法

四、阴黄的病因病机及其辨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以阴阳为纲辨治黄疸新解[J]. 武璇,李尚点,刘丹,徐春军. 环球中医药, 2021(02)
  • [3]基于本体的数据挖掘法对《金匮要略》黄疸病源流的古籍文献研究[D]. 杨雅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温病条辨》湿温证治规律研究[D]. 焦如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5]宋元明清时期阴黄证候规律、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研究[D]. 杨婷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03)
  • [6]黄疸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D]. 赵雯.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07)
  • [7]黄疸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进展[J]. 赵雯,胡志希. 国医论坛, 2014(06)
  • [8]《金匮要略》黄疸病证治源流研究[D]. 毕丽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07)
  • [9]黄疸病源流考[J]. 姜德友,韩洁茹.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01)
  • [10]黄疸病源流考[J]. 姜德友,韩洁茹. 中医药通报, 2008(05)

标签:;  ;  ;  ;  ;  

阴黄的病因病机及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