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蚕豆种子中发现

从蚕豆种子中发现

一、从一粒蚕豆种子得到的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吕兰兰[1](2021)在《初中生物学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环境的变化促使教育的主体也发生变化,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转化为现在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课堂。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也做了全面的解释,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不能把教师当作课堂的主角,课堂是学生的,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越俎代庖,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从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问题驱动教学法逐渐被教育者关注,这是以教师设计的生物学问题为学习起点,围绕问题开展课堂,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选取了八年级四个平行班进行教学实践,对照组是(1)班和(3)班,采用常规的教学,实验组是(2)班和(4)班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教学实践使用的教材版本是苏科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的课本,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单盲法、教育实验法、统计分析法对问题驱动教学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理论研究包括:“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概念界定、特征、问题驱动设计原则及案例、问题驱动设计策略、“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环节等。实践研究包括:设计问卷调查表、制定教学设计及案例展示、教学策略实践、四个班级的前测和后测成绩进行数据对比,最终评价问题驱动教学法在生物学课堂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教学,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获得教学效果的显着性,即P值为0.03,对比置信区间小于0.05,说明在成绩检测中实验组的成绩是显着高于对照组成绩的。最后将问卷结果和成绩分析结合起来,得出结论:问题驱动教学法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驱动教学法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问题驱动教学法增强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的能力;问题驱动教学法增加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了教学相长。本研究通过对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实录和数据分析,证明问题驱动教学法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为初中生物学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依据。

李言洁[2](2021)在《低温真空环境下种子的水分运输机理及结构变化研究》文中提出种子作为典型的生命材料,是农业生产的前沿和根本,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蚕豆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0、4、8°C)和真空度(95、97、99k Pa)环境下的热量传递以及水分迁移过程。蚕豆脱水过程的平均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在0.65~2.97×10-10m2/s之间变化,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5个小时为水分快速流失阶段,第5小时到第25小时左右为匀速脱水阶段,第25小时以后为含水率下降极其缓慢的第三阶段。这种变化是由蚕豆内部水分与外部环境的蒸汽压差以及内部结构破坏改变了水分扩散路径,增加了脱水阻力导致的。同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分析核磁共振信号与水含量关系得到了蚕豆种子在脱水过程中的水分相态变化。新鲜蚕豆的核磁共振波谱一般有3~4个峰,较短弛豫时间范围T21(0.01~1ms)部分的水分子对应与细胞内大分子结合的结合水,较长弛豫时间范围T22(1~50ms)部分的水分子对应亲附于组织胶体表面的半结合水,以及最长弛豫时间范围T23(50~1000ms)部分的水分子对应游离在细胞间,自由度较高的自由水。在真空脱水过程中,结合水不易排出,含量仅有小幅度波动变化,最终含量减少了45.3%;半结合水含量呈增加-减少趋势,最终含量减少了88.5%;自由水蒸发速度最快,含量不断减少至零。自由水在细胞间自由流动会增加呼吸代谢和营养消耗,向外排出会导致细胞间隙变窄而造成宏观尺寸收缩,主要体现在厚度方向,说明水分向外扩散主要沿着厚度方向进行;半结合水的转化与逸出对维持蚕豆种子组织内部形态有一定作用;细胞破裂与结合水的逸出有直接关系,这对种子存活至关重要。并且蚕豆种子内部细胞膜破裂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分为三个阶段,水分运输行为与其相互影响,为维持种子活性,脱水应在第三阶段以前结束。采用COMSOL软件建立干燥的移动边界有限元模型,估算了初始温度为25°C的蚕豆在4°C、97k Pa环境下,水分含量和温度的变化。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两者之间最大相对误差约为15%,低于一般数值模拟的20%精度要求,验证了所建立的水分运输数学模型。蚕豆的水分和温度分布图显示,脱水过程中水分和热量都由中心向表面扩散传递,蚕豆内部的水分和温度在分布从初期整体较高的均匀状态转为内高外低状态,在脱水后期又逐渐趋于整体较低的均匀状态。观察了蚕豆内部和外表面不同位置点的温度和含水率变化,在脱水初期蚕豆种子同一时刻内部点和外表面温差可达17°C,而含水率则相差约0.65;在整个脱水过程中,同一个外部点的温度变化最大可达26.7°C,含水率则下降了0.95876。同时,对模型有无收缩现象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有无收缩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有显着差异。对于温度参数,有收缩的决定系数R2=0.9709,无收缩的决定系数R2=0.9301;对于含水率参数,有收缩的决定系数R2=0.9805,无收缩的决定系数R2=0.9291,证明蚕豆脱水过程不能忽略收缩现象。蚕豆种子收缩呈各向异性,厚度方向收缩导致的体积变化是最大的,因而对含水率的影响也最大,所以厚度方向的收缩变形是不可忽略的。研究各方向尺寸变化较大的不规则体的热质传递时,必须考虑最短尺寸方向的收缩。

罗玲[3](2020)在《基于科学探究的“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实验改进与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观察种子形态和结构"的实验的材料和实验方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一些改进和优化,细化实验步骤,增加发芽种子和煮熟种子的观察,使学生更能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和教学效果。

王斌[4](2017)在《夹竹桃提取物对蚕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毒性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利用夹竹桃叶、嫩茎和果实的不同浓度提取物处理蚕豆种子,对蚕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夹竹桃不同器官提取物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夹竹桃器官提取物对蚕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着显着影响。嫩茎的毒性作用最大,果实的毒性作用最小,各培养液中蚕豆的平均萌发率、幼苗平均苗高、根长和鲜重均表现为:果实提取物>叶提取物>嫩茎提取物。

李新勇[5](2017)在《蚕豆》文中研究说明中纬度地区,霜降前后种植蚕豆。在没有现代化种植机械之前,把土地整平,用一呈"V"字形的木叉杵地,一杵一个窝,一粒蚕豆一把肥。蚕豆不择生长的地方,狭窄的田埂边、角度倾斜的坡地上、巴掌大的荒地上、房前屋后,只要有一抔土,只要能容一粒种子安身,它便蓬蓬勃勃地把命立起来。到这时节,蚕豆茎秆长成两尺来高,半腰上,全是

唐艺玲[6](2017)在《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甜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氮循环的影响》文中指出广东是中国最大的甜玉米(Zea mays L.saccharata sturt)生产区,但一年23熟的连作制度及农民超量施用化学氮肥的施肥方式,极易造成氮肥浪费和环境污染。本文通过7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种植模式(甜玉米单作、甜玉米-大豆2:3间作、甜玉米-大豆2:4间作和大豆单作)和甜玉米施氮水平(减量施氮300 kg N·hm-2和常规施氮360 kg N·hm-2)对作物农艺性状和生产力、土壤CO2和N2O排放、系统氮循环和氮平衡、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氮转化核心功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旨在为构建高效环保的甜玉米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间作大豆没有影响甜玉米农艺性状。间作和单作处理中的甜玉米单株生产力(单株籽粒产量和单株生物量产量)没有显着差异。由于间作甜玉米的遮阴和养分竞争作用,间作大豆的单株生产力普遍低于单作大豆。与常规施氮相比,减量施氮对甜玉米的农艺性状和单株生产力没有显着影响,说明300 kg N·hm-2的氮肥用量可以满足甜玉米对氮素的需求。2.7季平均来看,间作系统的籽粒产量、生物量产量和氮、磷、钾吸收量依次为17.53 t·hm-2,9.62 t·hm-2,226.71 kg·hm-2,27.75 kg·hm-2和154.03 kg·hm-2,均显着高于甜玉米单作。正常年份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TLER=0.871.25)大于1,实际产量损失指数(AYL=-0.280.49)大于0。说明甜玉米-大豆间作能提高系统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率,具有间作优势。3.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土壤CO2排放通量和排放总量均没有显着影响,但间作和减量施氮处理能够降低甜玉米农田土壤N2O排放,其中甜玉米-大豆2:4间作减量施氮处理的土壤N2O排放量(7季均值为0.56 kg·hm-2)最低。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CO2和N2O的全球增温潜势没有显着影响。减量施氮和间作大豆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其中,甜玉米-大豆2:4间作减量施氮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7季均值为0.11 kg·kg-1)小于其它施氮处理,说明该处理既能维持作物生产力,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甜玉米种植模式。4.7季平均来看,甜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氨挥发、氮淋溶和N2O排放量依次为23.71 kg·hm-2,96.83 kg·hm-2和1.01 kg·hm-2,均低于甜玉米单作,说明间作能减少氮素损失,降低了其环境影响。5.甜玉米单作和常规施氮处理下的氮素输入总量分别高于甜玉米-大豆间作和减量施氮处理,氮素输出总量的结果则相反;各个季度不同处理下的氮素平衡均为氮盈余。由于氮肥输入量增加且籽粒氮输出量减少,单作甜玉米的氮盈余大于200 kg N·hm-2,显着高于甜玉米-大豆间作,极易造成氮素浪费与环境污染。而甜玉米-大豆间作减量施氮处理的氮素盈余为100 kg N·hm-2左右,既能维持土壤肥力、保证作物生长,又能降低环境污染。6.种植季度是影响甜玉米根际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氮转化核心功能基因表达量的主要因素。与2013年秋季相比,2016年秋季甜玉米根际土中放线菌门和绿湾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土壤pH值、铵态氮、有效磷和总钾显着影响甜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甜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对土壤氮转化功能基因(amoA、nirK、nirS、nosZ、nifH和chiA)表达量的影响显着,2016年秋季土壤氮转化功能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2013年秋季。

杜文娟[7](2017)在《红雪莲》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作品国家电网公司重点选题东莞文学院签约作品李敬泽阿来刘醒龙贾平凹联袂推荐一、热血青年柳渡江并非孤儿,也不是穷得穿不起裤子的人家出身。他的父母高呼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随大部队挥师南下。父亲的部队在渡江战役中所向披靡,顺风顺水先期到达南方,急着接收并管理南方的大中等城市。他随母亲和保育

乔洪涛[8](2016)在《大地笔记》文中指出春部:种瓜种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立春正如多年来我对那一条名叫瓦河的河流热情持续地追踪探索一样,为了倾听大地的隐语,记录土地一年四季的变化,观察土地上生存的那些植物和动物们的快乐或忧伤的时光,譬如一棵败节草从生到死的匆忙岁月,譬如一

徐晓琳[9](2016)在《在亲亲蚕豆的日子里成长——亲亲蚕豆项目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支持性策略》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背景秋末冬初,幼儿园种植区里头的蔬菜、瓜果已经成熟并采摘,有的班级已经将地整理后重新进行了种植。餐后散步时,孩子们对着新的种植物充满了兴趣,不时蹲下来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提问。转身来到自己班级得种植地时,晨晨第一个喊了起来:"我们的种植地怎么什么也没有啊?"其他孩子听了也纷纷开始喊了起来,看得出来他们有些小小的失落。子涵着急着说:"我们也种,我们也种,徐老师我们也种

罗玲[10](2016)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构建生物高效课堂——以“种子的结构”一节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具体的教学案例来阐释"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点,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单个的学习任务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围绕每个具体任务展开,最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协同发展。

二、从一粒蚕豆种子得到的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一粒蚕豆种子得到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物学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缘由
    1.1 顺应新课程改革理念
    1.2 初中生物学课程发展情况
    1.3 问题驱动教学法兴起
        1.3.1 社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需求
        1.3.2 初中生学习方式变化的诉求
        1.3.3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1.3.4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优势和阻碍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概念界定
        2.1.4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特征
    2.2 问题驱动教学法实施现状及调查分析
        2.2.1 调查目的
        2.2.2 调查对象
        2.2.3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2.2.4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
        2.2.5 学生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2.2.6 教师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2.2.7 课堂存在问题及分析
    2.3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3.1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2.3.2 建构主义理论
        2.3.3 问题本位学习理论
        2.3.4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1.1 理论研究
        3.1.2 实践研究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教育实验法
        3.2.4 单盲法
        3.2.5 统计分析法
    3.3 研究思路
    3.4 理论和实践意义
        3.4.1 理论意义
        3.4.2 实践意义
第四章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原则、策略和实施环节
    4.1 问题驱动的设计原则及案例
        4.1.1 适度性原则及案例
        4.1.2 主体性原则及案例
        4.1.3 系统性原则及案例
        4.1.4 探究性原则及案例
        4.1.5 开放性原则及案例
    4.2 问题驱动的设计策略
        4.2.1 从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
        4.2.2 在重难点处设计问题
        4.2.3 于矛盾中产生问题
        4.2.4 于思维拓展处激发问题
    4.3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环节
第五章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验设计
    5.1 实验研究目的
    5.2 研究的时间和对象
    5.3 实验变量控制
        5.3.1 自变量
        5.3.2 因变量
        5.3.3 无关变量的控制
    5.4 课堂实施过程
        5.4.1 新授课类
        5.4.2 复习课
        5.4.3 实验课
    5.5 问题驱动教学法实施后问卷调查统计及分析
        5.5.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5.5.2 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5.6 成绩分析
        5.6.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成绩对比分析
        5.6.2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6.3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低温真空环境下种子的水分运输机理及结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温真空干燥技术
        1.2.2 脱水过程水分运输机制
        1.2.3 脱水过程中的收缩效应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蚕豆低温真空脱水实验方法
    2.1 低温真空脱水实验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系统及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1.4 实验参数
    2.2 脱水样品水分检测实验
        2.2.1 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原理
        2.2.2 蚕豆脱水样品检测方法
        2.2.3 核磁共振横向弛豫谱参数分析
    2.3 误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蚕豆脱水过程水分运输及收缩特性分析
    3.1 蚕豆内部水分相态划分
    3.2 各相态水分转变规律分析
        3.2.1 水分相态变化规律
        3.2.2 温度和真空度对水分相态的影响
    3.3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变化
    3.4 脱水过程的收缩变形规律
        3.4.1 细胞膜破裂机制
        3.4.2 宏观收缩率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温真空脱水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及验证
    4.1 脱水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
        4.1.1 COMSOL仿真策略
        4.1.2 蚕豆几何建模及网格划分
        4.1.3 热湿传递模型及定解条件
        4.1.4 数值参数设置
    4.2 脱水过程的模拟验证
        4.2.1 网格独立性验证
        4.2.2 模型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蚕豆脱水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5.1 蚕豆脱水过程的热质传递
    5.2 蚕豆脱水过程的宏观收缩变形
        5.2.1 一维单向收缩
        5.2.2 三维整体收缩
        5.2.3 体积变化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3)基于科学探究的“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实验改进与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改进
    1.1 观察蚕豆种子的形态和结构的改进
        1.1.1 细化实验观察的步骤,增加挤压的环节
        1.1.2 增加萌芽蚕豆的观察,进行前后的对比
    1.2 观察玉米种子的形态和结构的改进
        1.2.1 增加煮熟的玉米观察,易获种皮和果皮
        1.2.2 细化实验观察的步骤,增加挑撕的环节
        1.2.3 增加发芽玉米的观察,对比浸软的玉米
2 实验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
    2.2 教学策略
    2.3 教学过程
        2.3.1 创设情境,感受种子的神奇
        2.3.2 实验探究,认识种子的结构
        2.3.3 画图列表,比较种子的结构
        2.3.4 交流展示,构建种子的概念
3 实验教学反思

(6)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甜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氮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禾本科-豆科间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2 禾本科-豆科间作对作物养分利用的影响
        1.2.3 禾本科-豆科间作对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1.2.4 禾本科-豆科间作对氨挥发和氮淋溶的影响
        1.2.5 禾本科-豆科间作对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
        1.2.6 禾本科-豆科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作物农艺性状和生产力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区概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2.2.4.1 作物农艺性状
        2.2.4.2 作物产量
        2.2.4.3 作物养分浓度
        2.2.4.4 大豆结瘤和固氮
        2.2.5 指标计算方法
        2.2.5.1 产量与间作优势
        2.2.5.2 作物养分吸收量
        2.2.5.3 大豆固氮率和固氮量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作物农艺性状
        2.3.2 作物籽粒产量
        2.3.3 作物生物量产量和收获指数
        2.3.4 作物籽粒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2.3.5 作物养分吸收量
        2.3.6 大豆结瘤与固氮
        2.3.7 间作产量优势
    2.4 讨论与结论
        2.4.1 作物农艺性状
        2.4.2 作物单株产量
        2.4.3 作物养分吸收量
        2.4.4 大豆结瘤与固氮
        2.4.5 间作产量优势
第三章 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甜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区概况
        3.2.2 试验材料
        3.2.3 试验设计
        3.2.4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3.2.4.1 土壤温室气体采集与测定
        3.2.4.2 土壤容重
        3.2.5 指标计算方法
        3.2.5.1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3.2.5.2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3.2.5.3 土壤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
        3.2.5.4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3.2.5.5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容重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温度与土壤水分
        3.3.2 土壤CO_2和N_2O的排放通量
        3.3.3 土壤CO_2和N_2O排放通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3.4 土壤CO_2和N_2O排放总量、全球增温潜势与排放强度
    3.4 讨论与结论
        3.4.1 土壤CO_2排放通量
        3.4.2 土壤N_2O排放通量
        3.4.3 土壤CO_2排放总量
        3.4.4 土壤N_2O排放总量
        3.4.5 土壤CO_2和N_2O的全球增温潜势
        3.4.6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第四章 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甜玉米农田氮循环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区概况
        4.2.2 试验材料
        4.2.3 试验设计
        4.2.4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4.2.4.1 氮素输入
        4.2.4.2 氮素输出
        4.2.5 指标计算方法
        4.2.5.1 作物氮含量
        4.2.5.2 氨挥发量
        4.2.5.3 氮淋溶量
        4.2.5.4 土壤N_2O排放量
        4.2.5.5 系统氮平衡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氮输入项目
        4.3.1.1 种子氮和肥料氮
        4.3.1.2 秸秆氮
        4.3.1.3 大豆固氮
        4.3.2 氮输出项目
        4.3.2.1 籽粒氮
        4.3.2.2 氨挥发
        4.3.2.3 氮淋溶
        4.3.2.4 土壤N_2O排放
        4.3.3 氮输入、氮输出和氮平衡
    4.4 讨论与结论
        4.4.1 氮肥、种子氮和秸秆氮
        4.4.2 籽粒氮
        4.4.3 氨挥发
        4.4.4 氮淋溶
        4.4.5 氮输入、氮输出和氮平衡
第五章 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甜玉米根际土细菌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区概况
        5.2.2 试验材料
        5.2.3 试验设计
        5.2.4 试验内容与方法
        5.2.4.1 甜玉米根际土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5.2.4.2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5.2.4.3 氮转化核心功能基因的实时定量PCR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甜玉米根际土细菌群落结构
        5.3.1.1 细菌高通量数据特征
        5.3.1.2 甜玉米根际土细菌 α-多样性分析
        5.3.1.3 甜玉米根际土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5.3.1.4 甜玉米根际土细菌 β-多样性分析
        5.3.2 氮转化核心功能基因的定量PCR
        5.3.2.1 功能基因表达量
        5.3.2.2 功能基因表达量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5.4 讨论与结论
        5.4.1 甜玉米根际土细菌群落结构
        5.4.2 氮转化核心功能基因表达量
第六章 总体结论
    6.1 研究结论
        6.1.1 甜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6.1.2 甜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生产力和间作优势的影响
        6.1.3 甜玉米-大豆间作对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6.1.4 甜玉米-大豆间作对氮输入、氮输出和氮平衡的影响
        6.1.5 甜玉米-大豆间作对甜玉米根际土细菌的影响
        6.1.6 全文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在亲亲蚕豆的日子里成长——亲亲蚕豆项目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支持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过程
三、研究感悟
    (一)发现和保护好奇心,激发探究兴趣
    (二)尊重已有经验,形成系统计划
    (三)给予环境支持,创设探究空间
    (四)适时引导帮助,拓展探究广度

四、从一粒蚕豆种子得到的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物学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践研究[D]. 吕兰兰. 延安大学, 2021(11)
  • [2]低温真空环境下种子的水分运输机理及结构变化研究[D]. 李言洁.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3]基于科学探究的“观察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实验改进与教学设计[J]. 罗玲. 中学生物学, 2020(Z1)
  • [4]夹竹桃提取物对蚕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毒性作用研究[J]. 王斌. 铜仁学院学报, 2017(12)
  • [5]蚕豆[J]. 李新勇. 饮食科学, 2017(19)
  • [6]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甜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氮循环的影响[D]. 唐艺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红雪莲[J]. 杜文娟. 红豆, 2017(05)
  • [8]大地笔记[J]. 乔洪涛. 时代文学, 2016(12)
  • [9]在亲亲蚕豆的日子里成长——亲亲蚕豆项目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支持性策略[J]. 徐晓琳. 文理导航(中旬), 2016(09)
  • [10]“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构建生物高效课堂——以“种子的结构”一节教学为例[J]. 罗玲. 中学生物学, 2016(09)

标签:;  ;  ;  ;  ;  

从蚕豆种子中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