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222”!

可怕的,“222”!

一、可怕啊,“222”!(论文文献综述)

田耀收[1](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其语言的新旧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学界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有所关注,但缺乏系统的量化研究。本文以类比语料库作为研究工具,重点描写、分析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词汇和语法特征,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和语体机制理论来分析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第一,清末民初的白话翻译小说词汇呈现以下三个特征:1)包容性;2)过渡性;3)试验性和新颖性。该时期的白话翻译小说从文言中吸收了文言虚词、实词、成语及仿造的四字格,增加了白话翻译小说典雅的色彩;从外来语中吸收了人名、地名、实物等专有名词,为白话翻译小说增添了异域色彩;从方言土语中吸收了儿化、口语化的词语,为白话翻译小说带来鲜活的口语色彩。该期白话翻译小说词汇中存在大量消隐词和过渡词。词汇运用上存在大量的仿词和造词现象,代词和量词的使用出现很多新颖的用法。当时的翻译家们大胆地进行着一场词汇“试验”。第二,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语法呈现以下特征:1)欧化;2)不完备性。清末民初的白话翻译小说已经初步呈现欧化的特征,该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以形合为主要造句方法的西方语言影响;不完备性特征主要受制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第三,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白话文类似,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也具有书面化与通俗化并存、过渡性与包容性兼具的特点。这两个时期白话文在造词方法、代词使用、量词使用、欧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延续性,其白话文同时具有语言试验和语言革新的特征。总之,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在传统白话的基础上吸收了文言、口语、方言、外来语中大量有益的语言成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语体,即“准现代汉语”语体。这种新语体的形成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实践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瑶华[2](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说明西方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极为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身体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亦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卫生与身体、医学与身体、身体政治、身体规训、女性身体研究等。但目前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检查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而体检问题的确是身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近代“身体检查”制度是西医生理解剖学身体观与检查机制的结合,旨在促进民众健康,同时协助安排重要的社会事件——入学、入伍、选择职业等。本论文即围绕近代中国的体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医学化理论,对不同人群的体检过程做出详细梳理,并讨论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丰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医学史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晚清民国时期的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作为考察对象,从医学化理论的两大层面——制度与知识层面展开讨论,聚焦于学生、职业人员、孕产妇三类人群,阐述西方体检模式和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论文由此探讨近代中国身体医学化和身体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体检被纳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国家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与过程。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近代中国体检是如何在医学化的理论视角下被阐述的。接下来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体检制度与实践中的三类人群,其中学生和职业人员是从医学化的第一个层面,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展开讨论,孕产妇则是从医学化的第二个层面,医学知识与疾病认识论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讨论,尝试分析了体检中的身体认知观念,西医体检知识和制度在进入中国后如何与各种要素发生关联与互动,以及体检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对国民健康身份的构建三大问题。对近代中国体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体知识与技术在近代中国出现、应用与发生转变的过程的研究。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体检与医学化问题密切相关,即身体在经历西方生物学和解剖学概念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手段,逐步被纳入到医疗权力体系中,受到各种检查机制的管理。第二,医学化将体检由医院场域扩展到学校、军队、各种职业团体、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活动和世俗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对某些“异常”身体进行构建和监管的技术手段。第三,体检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推广并逐渐成为由政府主导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身体认知观念的变化与检查身体方式的变化,即由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推求而得的观察方式,逐渐被遵循着科学语言的标准化检查方式所取代。第四,医学化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体检实践中相互交叉,由此产生了背后复杂的互动网络。知识、技术、医护人员、潜在患者群体、各类相关机构等行动者的行为被叠加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第五,体检在近代中国同整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国民健康身份认同技术。形形色色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体检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要素,以及国家民族现代性诉求的主流话语绘制下共同构建而成的。最后,在学术与现实意义上,期望本论文对于增进中国近代史、医学史、身体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所贡献,并希望帮助我们分析当今社会体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成因,反思当下身体是否过度医学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当今学术界关于身体、医疗、卫生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王雪瑜[3](2020)在《基于文体意识培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本往往是以特定的文体形式存在,文本与文体是如影随形的关系。文体是文章在长期交流中形成的基本样式,反映了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统一,既凸显文章的逻辑结构,又隐含文章体裁、语体、风格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自觉的读写活动必然会产生文体意识,文体意识是影响读者阅读思路、作品意义生成的重要因素,是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思维媒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们提倡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在不断追求有效教学课堂以及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当下,要使教育更有成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本文以培养小学生的文体意识为目标,以读写结合为主要途径,积极探索教师对学生文体意识培养的策略。笔者利用调查研究法、课堂观察法探究小学生文体意识现状,经过实践调查发现小学生存在文体感知能力薄弱、文体特征把握不清、文体运用能力缺失等问题。结合教师课堂教学案例具体剖析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文体意识强弱与教师教学重点取向、教学方法等方面紧密相关。根据文章学理论、迁移理论,笔者提出了在读写结合中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主要策略,分别是:建构文体框架,形成文体图式;关注文体特征,设读写结合点;寻求文体共性,创新表现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融合知识创生。同时,笔者根据学段特征,结合策略,选取了各个学段代表性的文体进行教学设计,力图使教学策略更具直观性与可操作性,以期能为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贡献绵薄之力。

杨良媛[4](2020)在《抗逆力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以JBH银行员工为例》文中认为当代社会分工愈加细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职场人员遇到的挑战与困境越来越多,员工的压力与焦虑也随之增加。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发掘并培养员工的抗逆力可以帮助员工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前调整自我状态,维持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保持稳定的工作表现,提高企业绩效。本研究以银行业员工为调查对象,结合人格—特质绩效模型、情绪调节理论和自我调节资源理论等,通过调查问卷法向银行业员工发放问卷,从而了解银行员工的抗逆力现状。通过构建抗逆力与工作绩效两者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引入四种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和组织支持变量,探究员工抗逆力与其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从而揭示抗逆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本研究通过SPSS26.0和MPLUS7.0等计量统计工具的综合运用,探究了抗逆力、认知情绪调节、员工工作绩效以及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抗逆力对员工工作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抗逆力水平高的员工具有较好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抗逆力对认知情绪调节中的积极重新关注和积极评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对灾难化思维具有负向影响。第二,认知情绪调节中的积极重新关注和积极评价对员工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有正向影响,灾难化思维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有负向影响。积极重新关注、积极评价和灾难化思维在抗逆力与员工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抗逆力高的员工,积极重新关注和积极评价水平较高,灾难化思维水平较低,从而具有更高水平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第三,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对抗逆力与认知情绪调节中的积极评价和灾难化思维之间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组织支持感水平高的员工,抗逆力水平越高,积极评价水平越高,灾难化思维水平越低。第四,员工的组织支持感显着调节了认知情绪调节中的积极评价和灾难化思维在抗逆力与员工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银行业及其他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具有管理启示,企业应当重视抗逆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认知情绪调节能力和自身抗逆力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员工面对逆境的能力和工作绩效。此外,本研究探究了员工抗逆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丰富抗逆力的作用机制,同时拓宽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为工作绩效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陈远[5](2019)在《王世贞的《水程图》与明代大运河之旅》文中指出本文探讨一件由王世贞策划的山水巨构《水程图》册:描绘从王世贞宅邸小只园至北京通州的大运河沿途地景84帧,是目前仅见的一例表现大运河全线的明代绘画作品。在以往研究中,《水程图》不是被作为明代旅游图的案例,就是被作为王世贞艺术赞助活动的案例,但很少对《水程图》的特殊性(从风格到题材)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分成两部分论述,第一部分是对《水程图》的介绍与解读,分析其图式特点与笔墨风格,比照相关画作与成画过程中的文献记录,确认《水程图》为一套不折不扣的古人写生画稿,完全不同于一般套用流行图式在画室内创作的实景山水画与纪游图册。然后从以往的文人视角与旅游文化转向士人视角与政治文化,试图揭示王世贞作为一位职业士人策划创作《水程图》时不可忽视的“外缘”因素,以及运河水程对于古代士人的象征意义。第二部分是因《水程图》研究而引出的对古代大运河之旅的考察,即是对明代运河行旅文化的研究,也是关于大运河视觉文化史的一次探索。一方面借助明代士人的运河行旅日记,考察了明代运河旅行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以《水程图》为线索,对比了其他描绘过运河沿岸地景的明清画作,充分说明运河水程在古代并不是一条理想的旅游路线,而运河本身也不是古人眼中的风景,作为审美对象的大运河是现代观念的产物。可以说,《水程图》为我们认识古代运河之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觉案例;同时对明代运河之旅的考察也反过来为我们认识《水程图》提供了一个切实的文化语境。

曹丹[6](2019)在《基于经颅磁刺激同步脑电技术的认知重评脑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绪的认知调节能力直接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行为,情绪失调是众多精神类疾病的核心问题。认知重评策略是情绪调控策略的一种,通过重新解释当前刺激的情绪意义改变对刺激产生的情绪反应。这一策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一种情绪调控策略,因而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表明,认知重评的神经活动具有两个重要特性,一个是时间动态特性,一个是大脑各区域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特性。认知重评策略是一种复杂的情绪调控策略,包含不同的重评方式。这些方式会诱发不同的神经活动,其相应的时间特性和区域的相互作用特性也不尽相同。在过去几十年,大量的研究指出大脑前额网络在认知重评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目前依然缺乏前额网络各个区域在认知重评过程中因果关系的研究;而且特定认知重评方式的时空动态特性依然不清晰。因此,搞清不同的重评方式中产生的大脑(电)活动信息在各个不同的脑区是如何完成信息传递的,进而确定大脑各个脑区在特定重评方式中的功能和因果关系对认知重评的神经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着重研究了不同的认知重评方式是如何调节电生理活动的,确定不同认知重评方式过程中神经活动的时空动态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同步经颅磁刺激(TMS)-脑电(EEG)技术研究特定前额皮层在特定重评方式中的因果关系。因此,本文以健康年轻人为研究对象,共设计实施了三种认知重评实验。第一种不限定受试者认知重评的方式,通过运用认知重评策略降低对负性情绪的感受;第二种限定认知重评方式,要求受试者根据给定的描述语重新解释图片内容,以降低负性情绪感受;第三种实验范式,同步TMS-EEG干预范式。第一种和第二种认知重评实验意在比较不同的重评方式对神经活动的调节效应。通过分析头皮脑电的特征,研究其神经活动的动态特性,从时间和空间上构建基于脑电的认知重评动态脑网络。接着,通过对第二种实验的分析,确定TMS-EEG干预的脑区和干预参数。我们选定左侧腹外侧前额皮层作为干预区域,在图片呈现后300ms和3300ms分别干预。在三种实验范式中,我们要求受试者对负性情景图片做出重评调控并对图片进行效价和唤醒度评分。我们采用事件相关脑电位(ERP)、事件相关谱扰动(ERSP)分析、复杂网络分析、溯源分析等方法,对认知重评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脑电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结论有:1)不同认知重评策略的神经活动具有多样性。在不限定认知重评策略的实验范式中,我们通过比较受试者对负性刺激和重评刺激的效价和唤醒度评分发现同时存在重评成功(成功降低负性不愉悦度和唤醒度)和失败(不满足重评成功的条件)两种情况。分组比较表明,重评成功和重评失败组在认知重评负性情绪刺激时表现出不同的电生理特征。两组受试者在情绪加工早期(200-300ms)的ERP活动已表现出不同特点,重评失败组观看负性和重评负性刺激在枕区的P200成分表现出显着差异,而重评成功组未发现这种差异。在刺激图片呈现后300-3100ms,无论是重评成功和还是失败组在负性观看和负性重评任务之间都显示为中央顶区的负性重评刺激增加了 LPP幅值。但是在3100-5000ms重评成功组可以维持重评状态直到图片消失,而失败组未观察到这种维持状态。在限定认知重评策略的实验范式中(重新解释策略),受试者通过特定的引导语重新解释负性情绪刺激。该范式重评成功的比例为86.2%。重评成功组的神经活动显示了通过特定的引导语影响了情绪加工早期ERP成分,而且重新解释策略在图片呈现后300-800ms降低了左前额和中央区的LPP幅值,升高了顶区的LPP幅值;在3000-5000ms降低了左前额的LPP幅值。2)特定的重新解释策略加快了认知重评过程的神经活动。在观看引导语时,重新解释负性情绪刺激的引导语增加了左前额SPN早期(900-1700ms)和晚期(3000-4000ms)的幅值,表明大脑增强了对即将出现的负性刺激的定向、准备和预期过程。刺激图片呈现后,在情绪加工早期(200-300ms),特定的重新解释策略影响了早期ERP活动,负性任务和重评任务在左右前额和中央区的N200成分和顶区P200成分上已有差别。在认知重评早期(300-800ms),重评负性刺激降低了左前额和中央区的LPP幅值,升高了顶区的LPP幅值;在认知重评晚期(3000-5000ms),重评负性刺激降低了左前额的LPP幅值。另外,重新解释策略增加了右前额theta振荡活动,降低了中央区alpha振荡活动。上述结果显示从引导语的出现到刺激图片消失,重新解释策略在受试者观看引导语时已经改变了大脑对即将出现的负性刺激的定向、准备和预期过程;在图片呈现后,不同的引导语影响了情绪加工的初始阶段;重新解释策略在300ms以后调节了左右前额、中央区和顶区的神经活动。该过程反映了重新解释策略的时间动态特性。另外,随时间变化参与重新解释过程的脑区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在情绪加工早期(200-300ms),顶下小叶执行了认知控制功能,选择注意负性重评刺激;在认知重评早期(300-800ms),脑岛负责执行重新解释策略;在认知重评中期(800-3000ms),腹侧前扣带回对产生负性情绪反应的皮层进行调控;在认知重评晚期(3000-5000ms),脑岛继续执行重新解释策略,不断调整认知重评过程,显示了认知重评过程的复现特性。另外,重新解释方式分别在情绪加工早期和认知重评早期特异性地激活了顶下小叶和左侧前额皮层。这些结果反映了重新解释过程不同脑区的相互作用。3)单脉冲TMS干预左侧VLPFC调节了认知重评神经活动,提升了受试者对重评刺激的行为评分,证明了左侧VLPFC是重新解释策略的重要区域。单脉冲TMS干预左侧VLPFC从行为上提升了认知重评的效价评分;从时间上,在图片呈现后300ms用TMS干预左侧VLPFC影响了情绪加工早期阶段和认知重评的早期阶段,在图片呈现后3300msTMS干预左侧VLPFC并不影响认知重评过程。另外,在图片呈现后300ms,TMS干预左侧VLPFC提升的重评刺激的效价评分,是由重评任务中提升的中央区LPP早期成分决定的:负性重评刺激的LPP幅值越高,负性情绪图片的效价评分越高,不愉悦度越低。从空间上,TMS干预左侧VLPFC影响了情绪加工早期的额叶左侧额下回和顶叶左侧中央后回的活动,影响了认知重评早期的左侧颞下回和左侧顶下小叶的活动,反映了额叶、颞叶、顶叶均参与了认知重评过程。最后,通过复杂脑网络的分析,在theta频带阈值为0.7时,TMS在图片呈现后300ms干预左侧VLPFC增强了认知重评过程脑功能网络的并行信息处理能力,加快了神经信息的传输效率,优化了脑功能网络的整体结构。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认知重评策略设计了不同的认知重评实验范式,研究不同认知重评方式对神经活动的调节效应,通过脑电信号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给出了神经活动的动态特性。另外,通过TMS干预左侧VLPFC证明左侧VLPFC区域在认知重评过程重新解释方式中的因果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对认知重评过程神经活动的时变特性的理解,本文采用的TMS干预模式也为后续情绪调控训练和临床上治疗情绪障碍疾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训练和治疗方案。

吕佩[7](2019)在《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文中指出附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不同类型语言中的现象。本文在附缀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词汇化、语法化、主观化、构式化和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采用共时平面和历时层面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现象描写和理论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现当代汉语中的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包括上下两编共十二章。上编六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后附缀“是”。我们从共时平面的角度出发,结合世界不同类型语言归纳的附缀判定的相关标准或原则,对现当代汉语中的后附缀“是”进行了判定,在此基础上,区分了后附缀“是”与判断词、副词或词缀。我们还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指出后附缀“是”存在典型与非典型之分,并试着从语音、韵律、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归纳后附缀“是”的性质特征。除了共时平面之外,我们从历时层面的角度出发,归纳了现当代汉语中后附缀“是”的不同来源,分析了“是”附缀化的相关动因和机制,以及后附缀“是”进一步发展演化的相关制约因素等。后附缀“是”除了可以单个依附之外,还可以出现叠加依附的情况,后附缀“是”的有无,对于句法和语义不会造成显着的影响,但会在语用上有所差异,属于基本功能羡余成分,随着附缀化程度的增强,后附缀“是”会发展成为完全羡余成分。下编六章分析了不同类型附缀结构“X是”的相关情况。后附缀“是”依附的宿主可以是“杂乱无章”的,从词类的角度来看,“是”可以依附于名词、动词、区别词、副词或连词等;从词语的性质来看,“是”可以依附于单词、短语或结构等。本编从构式化、语篇衔接、主观凸显、情态对比、意外范畴、肯定否定和独用陈述等不同角度出发,分别有侧重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附缀结构“X是”进行考察,既描写了附缀结构“X是”的共时表现,又追溯了部分“X是”的演化来源;不仅定性分析了附缀结构“X是”的相关功用,而且定量统计了不同时期“X是”的使用频率。通过附缀结构“X是”的考察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把握后附缀“是”的相关表现及其功用,也能够认识到宿主“X”与后附缀“是”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挖掘。现当代汉语中的“是”具有多样性,除了判断词、副词和词缀之外,还存在着后附缀的用例。本文充分描写了后附缀“是”的相关表现,挖掘了与之有关的众多用例,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后附缀“是”的判定标准。第二,对附缀化等理论的完善。本文通过深入考察和分析后附缀“是”,一方面对现当代汉语中的“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对包括附缀化在内的语法化、词汇化、构式化等相关理论做了一定的完善。第三,对不同范畴的融合。本文植根于现当代汉语中后附缀“是”的实际用例,择取情态范畴、意外范畴、肯定否定范畴等范畴中的合理成分,对后附缀“是”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和考察。第四,对语言使用的推动。本文的研究除了可以从理论方面有所促进之外,对于语言的使用和运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为相关词典的编纂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等。

范创[8](2018)在《人机对话中的情感文本生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人机对话(Human-Computer Dialogue)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问题,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面向开放领域的对话生成是人机对话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目标是尽可能地使生成的对话回复更加自然、流畅和多样。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对话生成相关研究的发展,使得对话生成不再仅仅依靠模板匹配与检索等方式。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对话生成方法大多是采用Encoder-Decoder框架的Seq2Seq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来学习特征表示和回复生成策略。但是,这种方法容易生成内容单一甚至无意义的安全回复。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本文研究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的文本对话生成方法,以提高模型回复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嵌入情感因素,使得模型能够生成包含情感的回复,进一步改善人机对话中的用户体验。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针对现有基于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的Seq2Seq模型对话生成质量较低的问题,本文研究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对话生成模型,将VAE过程引入Seq2Seq模型的解码阶段,利用隐变量对文本语义的潜在分布进行建模,同时结合注意力机制使得模型在解码阶段的每一个时间步都能够“注意”到上下文中不同的部分。在NLPCC 2017 Shared Task 4对话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在基于Unigram和Bigram的生成内容多样性指标上,该方法的性能相比于传统的Seq2Seq模型分别提高了0.7%和5.0%。针对现有的Seq2Seq模型往往无法生成包含情感文本的问题,本文进一步研究嵌入情感因素的对话生成模型。首先,借鉴于卷积操作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卷积记忆网络的情感分类模型,该模型能够提取“多词语”级别的文本序列特征。然后,根据对话文本中不同的情感标签设计了不同的情感嵌入信息,并在VAE过程中将情感嵌入信息引入到隐变量的生成过程中,使得隐变量包含相应的情感信息。在NLPCC 2017 Shared Task 4的对话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情感文本对话生成模型能够根据指定的情感标签生成包含相应情感的回复,有效提高了生成文本的自然性,改善了人机对话系统的用户体验。同时,在NLPCC 2013和NLPCC 2014情感分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卷积记忆网络的情感分类模型性能优于目前主流方法。

姚云[9](2017)在《汉语侦查讯问话语中的身份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与身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者都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语言学学者也不例外。目前,聚焦身份话语构建的研究一般认为,会话参与者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呈现的社会身份和个人身份不是本质性的或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具体会话语境中的语用建构物。汉语侦查讯问话语是一种典型的机构话语,它无疑反映和建构了民警和嫌疑人的身份,并昭示二者之间不对等的权势关系。然而,当前对汉语侦查讯问话语的研究,过于强调交际双方既有的机构身份,忽视二者在具体会话语境中身份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更缺乏对身份构建具体语言手段的考察。因此,以汉语侦查讯问话语为研究对象,对身份的语言构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正是通过考察民警和嫌疑人在会话中的语言手段,试图发现交际双方在讯问过程中构建的多重身份;通过分析会话双方身份构建过程中的冲突和协商机制,阐释影响交际双方身份构建的相关因素。本研究获得了相关部门的许可,收集了某基层派出所100例治安案件的讯问录像。笔者按照Jefferson的转写体系对语料进行了转写,语料一共约十七万字。本研究以会话分析为研究方法,以对研究对象进行质性分析为主,数据分析为辅。研究主要从词汇选择、话轮设计、序列组织等层面展开,通过考察各种语言手段在民警和嫌疑人话语中的使用情况,细致分析二者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选择构建多重身份,并探讨身份的构建过程与机制。通过分析和考察,本研究有如下发现:第一、民警在具体的讯问过程中建构了多面和复杂的身份。他们既建构强势的机构身份,也有意构建自己帮助者、合作者、聆听者等多种非强势身份。在词汇选择层面,民警为了突显其在讯问过程中的强势身份,多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专有名词、法言法语等。而通过使用特定人称代词或称呼语,民警可以增加其话语的亲和力,拉近与嫌疑人之间的距离,以此构建与嫌疑人相对平等的人际关系。民警还会根据嫌疑人的应答情况,及时更换或调整自己所使用的专业词汇,使会话过程顺利开展下去,显示了自己在会话中的非权势身份。在话轮设计上,民警选择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句子构建自己的权势或非权势身份。在序列组织管理上,民警的强势身份表现为控制话轮、随意打断嫌疑人话语、引发话题、控制序列进程等。但是,民警也会在嫌疑人叙述案件的过程中及时打断或干预以帮助嫌疑人回忆案件细节,从而构建帮助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他们为鼓励嫌疑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完成对案件的调查,常常通过使用反馈语,给予嫌疑人以尊重,凸显其聆听者的身份。第二、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也建构了多样的身份。他们既构建案件供述者、辩解者等较弱势的身份,也构建抵抗者等相对强势的身份。嫌疑人的多重身份主要通过其提供的匹配或非匹配性应答来体现。在词汇选择方面,嫌疑人使用自指表达方式、称呼语、模糊限制语等构建了其故事讲述者或供述者的身份。其供述者身份通过叙事话轮来显现,叙事话轮通常隶属于匹配性应答,嫌疑人的匹配性应答体现了他们对民警身份的顺从与尊重。在话轮设计上,嫌疑人通过使用直接引语或各种不同的叙事表达方式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进行辩解以构建自己无辜者的身份。在序列组织管理上,嫌疑人会通过各种语言手段彰显自己的强势身份。嫌疑人通过非匹配性应答,采取沉默、声称不知情、否认民警问句的议题及答非所问等手段凸显和构建自己抵抗者的身份。嫌疑人亦会使用反问句等强有力的表达方式,凸显自己在案件知晓程度上的相对强势地位。第三、民警和嫌疑人在构建多重身份的过程中会出现冲突和异议。民警引发的冲突或异议主要体现为其问句或话语中包含的预设信息对嫌疑人不利,而嫌疑人引发的冲突或异议则主要体现在其应答话轮中的非匹配性应答上。面对嫌疑人的非匹配性应答语,民警会采取质疑、转换话题等手段来应对,从而体现对嫌疑人话语所构建身份的质疑或协商。嫌疑人也可质疑或挑战民警的讯问。如此循环往复,交际双方身份在互动过程中实现了协商和建构。第四、本研究尝试性提出了汉语侦查讯问话语中的身份构建模型,即民警和嫌疑人在具体讯问话语语境中构建的身份,与其事先确定的机构身份并不完全吻合;预先设定的机构身份会影响二者的语言选择,但并非影响其身份构建的唯一因素。二者在具体讯问语境中的语言选择及其呈现的身份,不仅表现为已有的机构身份,还应包括具体会话语境构建的其他身份。在讯问过程中,交际双方的身份构建受机构环境、交际目的、交际对象、认知程度和人际关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二者往往根据对方在具体会话语境中的语言表现,调整和选择自身的话语表达方式,构建或疏远或亲近的人际关系,并最终生成在具体会话过程中的身份。本研究探讨了汉语侦查讯问话语中民警和嫌疑人的身份构建过程,研究发现民警和嫌疑人在具体会话语境中构建的身份并不局限于预先设定的机构身份,会话参与者的语言选择与人际关系构建和身份构建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民警在讯问过程中可以根据交际需要采取各种语言或话语手段弱化自己的权势身份,缓和与嫌疑人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和谐社会下的“会话式讯问”。本文最后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迟学芳[10](2017)在《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建构中国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学,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生命伦理传统进行诠释与重建的定位。为此,首先,确证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借鉴恩格尔哈特先验的“道德传统”以及马克思“实践理性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四维结构”的生命伦理理想模型,作为诠释和重建的理论基础,即自然生命系统、文化生命系统、道德传统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以及系统内在选择和外在选择判例。其中,自然生命系统可以指谓一切个体生命,包括人和其他非人类动植物等个体形态;文化生命系统指代的是类比生命实体形成的生命文化,包括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和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等集合体形态,集合体形态的生命并不是不存在,是以组织结构关系在人们的头脑中作为一种影响行为或决策的意识观念,或法律制度,或器物习俗等有形无形的印记存在;道德传统是“文化遗传”的历史尺度,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判据包括耗散结构、协同学和超循环思想认识和分析方法,还有系统的内外选择判例,共同构成了对自然生命系统,或文化生命系统对象的理论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是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理想模型,具有联结过去与现时代,并实现古今思想、方法和理论融合等功能。其次,把这个理想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模式和思维方式,考察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从中发现和梳理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初步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的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概括:(1)从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以“民以食为天”、“生育即善”的观念以及“孝”和“德”为特征的“家-国生命一体”的血缘和宗法制度为特征;(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生命伦理传统形成,其标志是儒、道、法、墨的生命伦理传统,以“生生之道”、“生生之仁”、“治国之命在富民”、“劳动谋生权不可剥夺”等传统思想为特征;(3)秦至唐代的生命伦理传统得到大发展,出现生命伦理思想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医药体系建立,凸显“大医精诚”、“治未病”的生命道德文化;《礼记》第一次把人情、人义与人利、人患结合起来作“身-心分析”,为制约人欲并维护家-国生命健康奠定基础;陆贾的“民是万世之本”、《吕氏春秋》的“顺民心就是行大义”、《太平经》的和气生财与平均共享的太平盛世理想,以及葛洪的“自然有命”、“安其所长”具有代表性;此外,“养生安生”生命伦理传统形成。阮籍、嵇康,以及陶弘景、孙思邈和《严氏家训》为代表。(4)宋元明清的生命伦理思想,深化“明哲保身”与“舍生取义”联系和区别,还突出扩展了生命关怀的范围和仁者的生命责任。见诸“民胞物与”、“仁者天地万物一体”、“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等观点。(5)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见诸“法界缘起论”与宇宙整体性阐释,其“众生平等”、“净土情怀”、“涅盘理想”以及“素食”和“放生”身体厉行,特别是“苦”的世态及“无明”心态和“六道轮回”的“冥界”过程,为戒杀生、普渡众生、提供特殊的“思想实验”或“成佛训练”。为了使上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现时代化,就要把现今存在的公共生命理解的典型问题,放到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加以解释和说明,坚持认为生命源于“生生之道”,止于自然之道,自杀不仅对不起家庭还违背“天命不可违”的原则;临终关怀,就是要讲好“听天由命”的故事;虐杀动物,是造孽的行为,不应当;刘海洋伤熊事件,归根结底是缺少对生命的相情同感;同学之间相互伤害生命的现象,本质上是人的“异化”,缺乏儒家“做人”之道。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体现了利用生命科技干预生命自然进程的现实,主张“自然最有智慧”,除非不得已,尽量不要用那些科技手段。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除了有对待上述个体生命的态度外,还包括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首先,关于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主张:(1)生育是对的;(2)保证劳动者劳动是基础和前提;(3)倡导孝道是关键。其次,关于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1)弘扬优秀儒家生命伦理传统是基础;(2)得民心是根本;(3)有法必依且执法严明是大事;有国格人格是核心。再次,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认为老子道的生成论宇宙观具有现时代价值:(1)它提供总体认识宇宙或自然界生命的生物理论模型;(2)它不等于自然规律,是一切生成之总规律;(3)它是“自然界最懂自然”之“道”,要求人们尊重和敬畏自然。进而,根据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不同的思想观点和学说范式,把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分为“十大生命道德共同体”。即“家-国生命一体”、“道法自然”、“依法治国”、“仁义为怀”、“治未病”、“身-心分析”、“以民为本”、“尊重自然”、“民胞物与”以及“养生安生”等生命道德共同体。对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既适应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公共生命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也借鉴和融合了国内外相关学术观点。可以把重建概括为“一个逻辑起点,两大基石。”“一个逻辑起点”,是以“生生之道”的自然生命秩序和“生生之仁”的文化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作为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立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以及最终实现的目的。它与现行的规范生命伦理学不同:(1)它以公共生命文化和民族生命文化素质为视阈,把人对生命的行为和态度与做人、与家、国和自然界的生命健康发展联系起来讨论,作为重建的出发点;(2)主张科学技术无论怎样发展,都不可能脱离人类生命的自然秩序和文化秩序,更不可能脱离与地球“道”的生命秩序的协同进化,以此基点作为重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3)人类个体生命的状态,生命质量、生命健康和幸福状态,与家庭生命、社会生命、国家生命、地球自然生命的状态紧密相关。在人类社会内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小家与国家、国家与小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体自然“小宇宙”是“大宇宙”自然状态的“窗口”,对自然的索取与保护、利己与利他的对立统一,是重建的最终目的。“两大基石”,即生命道德哲学和生命道德学,构成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体系结构的定位。在生命道德哲学层面,探讨了生命世界观、生命价值观、生命权利观和生命利益观,主张要知命、任命、顺命;身体生命的固有价值决定文化生命的内在价值;有追求生命质量,健康生活和幸福生活的权利;要保证人们基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利益,抵制奢侈需求的利益,保证平等的医疗条件、医疗机会和基本医疗利益的主张。在生命道德学定位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基本框架构想,以及“孝悌原则”、“三纲五常”、“仁义”原则、“大医精诚”等基本原则;在基本范畴方面,提出生命道德共同体、生命道德考虑、生命道德重要性、生命过期、人的自然性与文化性、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自然生命秩序与文化生命秩序。在生命道德基本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以“生命的社会大义”和“医疗公正”为特征的促进医改规范的定位;在科技与生命关系上,提出“科技辅助生命的功能”、“尊重生命、尊重患者及其家庭选择和上级裁决”以及“要考虑到不确定性风险与责任和免责条款”的主张。在工作、生活和休闲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适度工作、要注意吸收“明哲保身”思想、健康生活和适当休闲等观点。在制定卫生保健和养生规范的定位方面,提出要注意到“人体‘小宇宙’是麻烦的根源”问题、要包括动静结合、知足知止的生命脉动原则、要区分身内之物和身外之物,主张生命势弱。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是与我国流行主张的“以解题为目的和归宿”的生命规范伦理学不同,是“以做人为目的”、“以朝着生命健康的方式生活为归宿”、“家-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生命美德伦理学。无论什么样的生命伦理学,如果离开了中国优秀生命伦理传统,仅仅突出伦理学的工具价值,忽视或不顾其内在价值,那么它就是不完善的。这也是我们倡导建构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伦理学的本意。

二、可怕啊,“22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怕啊,“222”!(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文言与白话
        1.4.2 欧化和欧化白话文
        1.4.3 翻译语言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
    1.5 研究设计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清末民初白话文研究现状
        2.1.1 清末民初白话文个案研究
        2.1.2 清末民初白话文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关系研究
    2.2 语料库翻译学在语言研究中的进展
        2.2.1 国内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现状
        2.2.2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译文语言特征研究现状
    2.3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目录整理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多元系统理论
    3.2 语体机制理论
    3.3 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
    3.4 小结
第四章 语料库研制
    4.1 语料库设计
        4.1.1 建库目的与语料库类型
        4.1.2 语料库规模与代表性
    4.2 语料的选择
    4.3 语料采集和整理
    4.4 语料检索与提取
    4.5 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研究
    5.1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基本统计信息
        5.1.1 词类分布及词频数
        5.1.2 句子数和句子长度
    5.2 文言文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5.2.1 文言虚词在语料库中的频次
        5.2.2 单音节词的大量使用
        5.2.3 文言实词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影响
        5.2.4 成语及其他四字格
    5.3 口语、方言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5.3.1 口语化表述
        5.3.2 儿化
        5.3.3 通俗化与书面化
        5.3.4 过渡性词语
    5.4 外来语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5.5 代词
        5.5.1 人称代词考察
        5.5.2 指示代词“这么”、“那么”及其变体
        5.5.3 并存用法
    5.6 量词
        5.6.1 量词正名历程
        5.6.2 量词的型符和类符
        5.6.3 过渡性量词
    5.7 特殊的造词方法
        5.7.1 叠字、叠词、对立语
        5.7.2 并合、化合
        5.7.3 仿词
        5.7.4 拟声和绘景
    5.8 小结
第六章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法研究
    6.1 欧化
        6.1.1 主语和系词
        6.1.2 形合句子
        6.1.3 关系词和连接词
        6.1.4 可能式
        6.1.5 “让”字句
        6.1.6 名词复数标记
    6.2 语法规范问题
        6.2.1 否定副词
        6.2.2 V+介词(在)结构
    6.3 “把”字句
    6.4 “同”字句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2 问题回答
    7.3 研究贡献
    7.4 研究局限
    7.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统计
    附录2 新文化运动时期原创小说语料来源信息
    附录3 新文化运动时期翻译小说语料来源信息
    附录4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汉语词性标记集(VERSION 3.0)

(2)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2.1 身体医学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2 国内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3 小结
    2.2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与身体观念研究综述
        2.2.1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相关研究
        2.2.2 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相关研究
        2.2.3 近代中国健康观念的相关研究
        2.2.4 近代中国体检兴起的相关研究
        2.2.5 小结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概念限定与说明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法
        2.3.4 选题意义
        2.3.5 创新性
3 身体医学化与近代中国的身体检查
    3.1 晚清民国时期体检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3.2 近代中国体检中的身体观基础和技术基础
        3.2.1 机械论、解剖学身体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2 科学度量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3 身体影像技术与近代中国体检
    3.3 小结与研究思路
4 晚清民国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4.1 清末学生体检制度观念的萌发与初步实践(1902-1911)
    4.2 北洋政府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1912-1927)
        4.2.1 各自为政时局下的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
        4.2.2 存在的问题与统一标准的呼声
    4.3 南京国民政府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与全面实施(1928-1937)
        4.3.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
        4.3.2 健康检查逐渐纳入学校行政体系
    4.4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生健康检查统计
    4.5 全面抗战时期学生健康检查(1937-1945)
        4.5.1 战时学校健康(卫生)教育与健康检查
        4.5.2 战时学生营养问题与健康检查
    4.6 民国时期学生体检——以清华大学为例
        4.6.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学生体检(1911.4-1928.7)
        4.6.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28.8-1937.7)
        4.6.3 抗战时期中的清华学生体检(1937.8-1946.7)
        4.6.4 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46.8-1948.12)
    4.7 小结
5 民国时期职业人员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5.1 民国初年至1933年职业人员体检
        5.1.1 1931年之前职业人员体检的初步发展
        5.1.2 应考公务人员体格检验制度的正式建立(1931-1933)
    5.2 1933年以后职业人员体检概况
        5.2.1 行政公务人员
        5.2.2 铁路服务人员
        5.2.3 其他从业人员
    5.3 特殊职业体检——以军人为例
        5.3.1 陆军体检
        5.3.2 空军飞行员体检
    5.4 小结
6 民国时期孕产医学化与产检
    6.1 孕产医学化:“异常”身体的建构
    6.2 民国时期妇婴卫生行政与产检事业概况
    6.3 产检:对“异常”身体的检测
        6.3.1 时间上的监测
        6.3.2 检查人员与场所的转变
        6.3.3 检查项目与内容
    6.4 基于产检的医学统计与研究
    6.5 小结
7 讨论
    7.1 体检与近代中国身体认知观念的转变
        7.1.1 中西医“身体检查”观之比较
        7.1.2 “健康检查”与“健康”认知观念
    7.2 体检之“网”: 认知观念与制度安排的互动
        7.2.1 实践中的技术: 北平公共卫生示范区中的体检
        7.2.2 北平示范卫生区中体检知识和技术网络的生成
        7.2.3 体检网络相关行动者行为链条分析
    7.3 近代中国的体检与健康身份认同
        7.3.1 从健康的身体到健康的国家
        7.3.2 健康检查与身体隐喻
        7.3.3 健康检查与身体、健康和身份的构建
    7.4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文体意识培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文体教学的要求
        1.1.2 统编版教材文体编排的集中指向
        1.1.3 学生语用能力的养成需要文体意识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小学生文体意识培养的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文体意识
        2.1.2 读写结合
    2.2 理论依据
        2.2.1 文章学理论
        2.2.2 迁移理论
        2.2.3 情境教学理论
    2.3 现实依据
        2.3.1 文体意识是读写结合的媒介
        2.3.2 文体意识反作用于读写能力
        2.3.3 文体意识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
第3章 小学生文体意识现状调查及归因分析
    3.1 现状调查
        3.1.1 问卷调查
        3.1.2 课堂观察
    3.2 问题归因
        3.2.1 学生方面
        3.2.2 教师方面
第4章 基于文体意识培养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4.1 建构文体框架,形成文体图式
        4.1.1 循体而教,感知图式
        4.1.2 根据图式,尝试仿写
    4.2 关注文体特征,设读写结合点
        4.2.1 凸显特征,反刍文本
        4.2.2 精设结点,写出重点
    4.3 寻求文体共性,创新表现形式
        4.3.1 对比文体,训练思维
        4.3.2 寻找共性,多元表现
    4.4 创设教学情境,融合知识创生
        4.4.1 创设情境,自选文体
        4.4.2 根据生活,学写应用
第5章 基于文体意识培养的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5.1 第一学段教学设计——《雪地里的小画家》
    5.2 第二学段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
    5.3 第二学段教学设计——《普罗米修斯》
    5.4 第三学段教学设计——《太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抗逆力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以JBH银行员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抗逆力相关研究综述
        2.1.1 抗逆力的概念
        2.1.2 抗逆力的相关研究
        2.1.3 抗逆力的测量
    2.2 认知情绪调节相关研究综述
        2.2.1 认知情绪调节的概念
        2.2.2 认知情绪调节的影响效果
        2.2.3 认知情绪调节的测量
    2.3 组织支持感相关研究综述
        2.3.1 组织支持感的内涵
        2.3.2 组织支持感的影响效果
        2.3.3 组织支持感的结构与测量
    2.4 工作绩效相关研究综述
        2.4.1 工作绩效的概念
        2.4.2 工作绩效结构的研究
        2.4.3 工作绩效的测量
    2.5 抗逆力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2.6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3.1 理论基础
        3.1.1 人格—特质绩效模型
        3.1.2 情绪调节理论
        3.1.3 自我调节资源理论
    3.2 研究假设
        3.2.1 抗逆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3.2.2 抗逆力对认知情绪调节的影响
        3.2.3 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3.2.4 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
    3.3 研究模型
    3.4 研究工具
第4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数据收集及样本结构
    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3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分析
    4.4 各变量的相关性关系
    4.5 研究假设检验
        4.5.1 认知情绪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比较
        4.5.2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检验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果讨论
    5.2 研究结论
    5.3 管理启示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抗逆力对银行员工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王世贞的《水程图》与明代大运河之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水程图》研究
    第一章、山水画还是“舆地图”?
    第二章、风格不定的画家与风格鲜明的赞助人
        一、画家钱谷与张复
        二、赞助人王世贞
        三、《水程图》风格的成因?
    第三章、《水程图》的创作时间及经过
    第四章、实景与写生
        一、实景的限度?
        二、写生的视觉证据
    第五章、《水程图》的理解与阐释
        一、作为话题的河患与海运
        二、作为象征的运河水程
        三、士人政治实践中的图像生产
第二部分 大运河之旅
    第一章、行路难
        一、闸阻
        二、险情
        三、河患
        四、盗贼
        五、丧舟
        六、现实与图像
    第二章、运河沿岸的风景VS作为风景的运河
        一、苏州至京口江南水路
        二、从苏北湖区到黄运交汇河段
        三、山东闸河与《山东纪游图》
        四、《潞河督运图》与《潞河赠别图》
        五、大运河形象
    第三章、王世贞的长途旅行
附表《水程图》册路线
图版
参考书目
    文献
    近人论着
致谢

(6)基于经颅磁刺激同步脑电技术的认知重评脑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概论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情绪调控的理论模型和策略研究
        1.2.2 认知重评的神经影像研究
        1.2.3 认知重评的动态特性研究
        1.2.4 同步TMS-EEG研究
        1.2.5 本文关注的问题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3.3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1.4 课题来源
第二篇 认知重评的电生理活动特性
    第2章 脑电分析方法
        2.1 事件相关电位
        2.2 事件相关谱扰动
        2.3 溯源分析
        2.4 脑网络分析
        2.5 统计分析
    第3章 认知重评成功和重评失败的神经活动特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受试者
        3.2.2 刺激材料
        3.2.3 实验流程
        3.2.3.1 情绪调控任务
        3.2.3.2 重评成功和重评失败的行为学评价标准
        3.2.4 EEG记录和数据处理
        3.2.5 ERP分析
        3.3 结果
        3.3.1 N100和P200的结果
        3.3.2 LPP结果
        3.4 讨论
        3.4.1 成功组和失败组如何加工负性情绪
        3.4.1.1 行为效应
        3.4.1.2 电生理效应
        3.4.2 未发现LPP幅值与行为评分的线性相关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认知重评中重新解释策略的电生理特性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受试者信息
        4.2.2 刺激材料
        4.2.3 实验流程
        4.2.3.1 认知重评任务
        4.2.3.2 重评成功和失败的行为学评价标准
        4.2.4 EEG记录和数据处理
        4.3 ERP分析
        4.3.1 刺激图片ERP分析
        4.3.2 描述语句ERP分析
        4.3.3 刺激图片的ERP结果
        4.3.3.1 早期成分
        4.3.3.2 LPP成分
        4.3.4 描述语句的ERP结果
        4.3.4.1 N400
        4.3.4.2 SPN
        4.3.5 讨论
        4.3.5.1 重新解释影响了对负性情绪刺激的定向、准备和预期过程
        4.3.5.2 文字描述语句对刺激图片早期ERP成分的调节效应
        4.3.5.3 重新解释方式降低了重评图片诱发的LPP幅值
        4.3.5.4 不同重评模式对神经活动的调节效应
        4.4 ERSP分析
        4.4.1 theta频段
        4.4.2 alpha频段
        4.4.3 讨论
        4.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5.1 重评效应电生理指标
        4.5.2 线性回归模型
        4.5.3 讨论
        4.6 溯源分析
        4.6.1 Negative和reappraisal分别激活的脑区
        4.6.2 Negative和reappraisal对比的脑区差异
        4.6.3 讨论
        4.6.3.1 负性描述语加快了负性情绪加工过程
        4.6.3.2 认知重评任务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动态过程
        4.6.3.3 重新解释过程特异性激活了顶下小叶和额叶左侧额中回
        4.7 本章小结
第三篇 TMS同步EEG研究认知重评过程
    第5章 TMS-EEG实验设计及方法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受试者信息
        5.2.2 刺激材料
        5.2.3 实验范式
        5.2.3.1 确定TMS干预脑区和时间点
        5.2.3.2 TMS在线干预认知重评实验
        5.2.4 TMS干预
        5.2.4.1 静息运动阈值记录
        5.2.4.2 TMS干预模式
        5.2.5 脑电记录和预处理
        5.3 一种去除TMS-EEG伪迹的算法
        5.3.1 数据
        5.3.2 分析过程
        5.3.3 结果
        5.3.4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TMS干预左侧VLPFC对认知重评活动的影响
        6.1 行为学分析
        6.1.1 TMS干预左侧VLPFC对不同情绪任务的影响
        6.1.2 不同时刻TMS干预对情绪任务的影响
        6.1.3 TMS干预实验与基线实验比较
        6.1.4 讨论
        6.1.4.1 TMS干预左侧VLPFC提升了对重评任务的效价评分
        6.1.4.2 TMS在晚期干预头顶区域削弱负性情绪反应
        6.2 ERP分析
        6.2.1 ERP结果
        6.2.1.1 TMS干预左侧VLPFC对情绪任务的影响
        6.2.1.2 TMS干预不同时刻对情绪任务的影响
        6.2.1.3 TMS干预实验和基线实验比较
        6.2.1.4 总结
        6.2.2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6.2.3 讨论
        6.2.3.1 TMS在图片呈现后300ms干预左侧VLPFC影响了早期情绪加工
        6.2.3.2 TMS在图片呈现300ms干预左侧VLPFC影响了重评策略执行过程
        6.2.3.3 TMS在重评策略晚期阶段干预左侧VLPFC不影响认知重评过程
        6.3 ERP溯源分析
        6.3.1 重评任务(reappraisal)
        6.3.2 负性观看任务(negative)
        6.3.3 中性观看任务(neutral)
        6.3.4 讨论
        6.3.4.1 TMS在300ms干预左侧VLPFC激活了重评任务中顶叶左侧中央后回
        6.3.4.2 TMS在300ms干预左侧VLPFC激活左侧颞下回和顶下小叶共同参与认知重评
        6.3.4.3 TMS在300ms干预头顶区域激活了额叶中央前回
        6.4 复杂脑网络分析
        6.4.1 引言
        6.4.2 脑网络分析
        6.4.2.1 构建脑网络
        6.4.2.2 计算网络参数
        6.4.2.3 统计分析
        6.4.3 结果
        6.4.3.1 全局相干值
        6.4.3.2 连通性结果
        6.4.3.3 脑网络结果
        6.4.5 讨论
        6.4.5.1 TMS干预左侧VLPFC减弱了左前额的区域内连通性
        6.4.5.2 认知重评影响了中央区-顶区的短程连接和额区-中央区/顶区的长程连接
        6.4.5.3 TMS干预左侧VLPFC提升了认知重评过程中低频脑功能网络的传输效率
        6.5 本章总结
第四篇 总结与展望
    第7章 总结
        7.1 认知重评过程神经活动的多样性
        7.2 重新解释过程中神经活动的时空动态特性
        7.3 TMS干预左侧VLPFC调节了神经活动,提升了认知重评行为表现
    第8章 展望
        8.1 认知重评过程中重评成功受试者的神经活动变化模式是否一致
        8.2 TMS干预右侧VLPFC区域是否影响认知重评过程
        8.3 TMS干预左侧VLPFC是否改变重评失败受试者的表现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附录
    附录1. SIMH精神卫生自评表Ⅳ(SAS)
    附录2. 自评抑郁量表(SDS)
    附录3.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
    附录5. 认知情绪调节习惯问卷
    附录6. 负性场景图片编号和相关的描述语句
    附录7. 中性场景图片编号和相关的描述语句
    附录8. TMS干预前筛查主要问题
    附录9. TMS在300ms干预C300和T300的LPP早期各个区域的统计结果
    附录10. T300和Control的ERP早期成分在各个区域的统计结果
    附录11. T300和Control的LPP早期在各个区域的统计结果
    附录12. T3300和Control的ERP早期在各个区域的统计结果
    附录13. C300和Control的ERP早期在各个区域的统计结果
    附录14. C300和Control的LPP早期在各个区域的统计结果
    附录15. C3300和Control的ERP早期成分在各个区域的统计结果
    附录16. C3300和Control的LPP早期在各个区域的统计结果
    附录17. C3300和Control的LPP中期在各个区域的统计结果
    附录18. 在不同频带不同实验条件不同情绪任务中全局相干值的统计结果
    附录19. Control和C300不同频带不同区域的区域内连通性统计结果
    附录20. Control和C300不同频带区域间连通性的统计结果
    附录21. Control和T300不同频带区域间连通性的统计结果
    附录22. 不同实验条件不同频带下聚类系数统计结果
    附录23. 不同实验条件不同频带下特征路径长度统计结果
    附录24. 不同实验条件不同频带下小世界指数统计结果

(7)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预期目标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评述
        2.1 汉语附缀研究现状
        2.2 后附缀“是”研究综述
    三、研究计划及相关说明
        3.1 术语界定
        3.2 研究方法
        3.3 行文框架
        3.4 内容安排
        3.5 语料来源
        3.6 体例说明
上编:后附缀“是”研究
    第一章 后附缀“是”的判定、性质及其典型度
        一、引言
        二、判定标准
        2.1 后附缀“是”的判定
        2.2 与判断词或副词的区分
        三、后附缀“是”的典型度
        四、后附缀“是”的性质特征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后附缀“是”的演化、动因、机制及其发展
        一、引言
        二、“是”附缀化的动因与机制
        2.1 后附缀“是”的来源
        2.2 动因与机制
        三、发展趋势与制约因素
        3.1 发展趋势
        3.2 制约因素
        3.3 “是”脱落后对宿主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最是”的词汇化看后附缀与词缀的区分
        一、引言
        二、“最是”的词汇化历程
        2.1 词汇化历程及其表现特征
        2.2 后附缀“是”与词缀“是”的区分
        三、“最是4”的表达功用
        3.1 表达功用
        3.2 “最是4”不被认可为词的原因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类比语法化的角度看后附缀“是”
        一、引言
        二、类比语法化的相关判定标准
        2.1 突变性
        2.2 低频率
        2.3 可类比
        三、“X双+是”类推依附之个案分析
        3.1 “幸亏是”
        3.2 “甭说是”
        3.3 “加之是”
        3.4 “只要是”
        3.5 “虽说是”
        3.6 “就算是”
        四、附缀结构“X双+是3”的词汇化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论与后附缀“是”有关的附缀叠加式
        一、引言
        二、后附缀“是”和附缀“说”的叠加
        2.1 叠加的原因
        2.2 叠加的表达功用
        2.3 “X+说+是”与“X+是+说”的差异及其原因
        三、后附缀“是”和附缀“上”的叠加
        3.1 句法位置分布和后接成分性质
        3.2 “X+上+是”的表达功用
        3.3 “X+上+是”的进一步演化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音节连词有无后附缀“是”的功用差异
        一、引言
        二、有无后附缀“是”的表达效果差异
        2.1 句间系连与命题真实
        2.2 主观强调与传信功能
        2.3 标记功能与肯定语气
        三、后附缀“是”的羡余性
        3.1 基本功能羡余成分
        3.2 完全羡余成分
        四、本章小结
下编:附缀结构“X是”研究
    第七章 凝固型构式“N+是”的成因与发展
        一、引言
        二、“N+是”的来源及其构式化历程
        2.1 “形似”的“N+是”的出现
        2.2 “N+是”的构式化
        2.3 构件成分“是”的附缀化
        三、“N+是”的构式化程度
        3.1 “N+是”是否是构式的判定标准
        3.2 构式化程度的高低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附缀结构“似乎是”“好像是”“仿佛是”的表达功用
        一、引言
        二、“似乎是”等的基本表达功用
        2.1 元语用法
        2.2 揣测与确信共现
        2.3 独用陈述
        三、“似乎是”等的语用否定功用
        3.1 有标式否定与无标式否定
        3.2 “似乎是”等无法删去
        四、“似乎是”等表达功用的相关阐释
        4.1 “似乎是”等本身具有的传疑评价
        4.2 特定语境激活否定义
        五、本章小结
    第九章 附缀结构“应该是”和“可能是”
        一、引言
        二、句法和语义方面的共性
        2.1 句法位置的灵活性
        2.2 共现连用的配合性
        2.3 命题层面的外围性
        2.4 词汇化的倾向性
        三、语用方面的共性
        3.1 非现实或主观性较强的语境
        3.2 回溯推理的原因小句
        3.3 篇章衔接的顺畅连贯
        四、情态用法的差异
        五、情态异同的原因
        5.1 情态类型的同中有异
        5.2 情态强度的高低不同
        六、本章小结
    第十章 附缀结构“主要是”的特征及其表达功用
        一、引言
        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2.1 表现特征
        2.2 形成机制
        三、表达功用
        3.1 语篇衔接
        3.2 主观凸显
        四、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独用的附缀结构“简直是”的功用及其成因
        一、引言
        二、句法分布与表达功用
        2.1 分布与结论
        2.2 共现与糅合
        2.3 肯定与否定
        2.4 夸张与委婉
        2.5 交互主观化
        三、“简直是”的形成过程
        四、“简直是”的形成原因
        4.1 “简直”的高谓语性
        4.2 相关的语用原则
        4.3 话语规约
        五、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意外范畴话语标记“X的是”的特征、来源与发展
        一、引言
        二、“X的是”的特征
        2.1 句法表现
        2.2 语义特征
        2.3 语用特征
        三、来源及其发展
        3.1 来源及其相关机制
        3.2 进一步发展演化
        四、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一、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附录 :前附缀“是”置于关联连词宿主“因为”和“由于”
    一、引言
    二、“是因为/是由于”是否成词的相关理论阐述
        2.1 成词的可能性
        2.2 成词的不利因素
    三、语料调查与统计
        3.1 语料库统计分析
        3.2 问卷调查分析
    四、“是因为/是由于”性质与功用
        4.1 “是因为”与“是由于”的性质
        4.2 “是由于”与“是因为”的区别
        4.3 有无前附缀“是”的表达功用差异
    五、前附缀“是”与后附缀“是”的异同
    六、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成果
致谢

(8)人机对话中的情感文本生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背景
        1.2.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3.1 对话系统研究现状
        1.3.2 变分自编码器研究现状
        1.3.3 文本情感分析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章节结构
第2章 人机对话系统相关研究
    2.1 引言
    2.2 文本对话生成相关研究
    2.3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文本生成相关研究
    2.4 文本情感分析相关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RNN的SEQ2SEQ对话生成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RNN的Seq2Seq对话生成模型
        3.2.1 基于RNN的Seq2Seq模型
        3.2.2 基于Seq2Seq的对话生成模型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数据集及实验设置
        3.3.2 不同神经单元对文本生成结果的影响
        3.3.3 注意力机制对文本生成结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对话生成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对话生成模型
        4.2.1 生成模型
        4.2.2 推理模型
        4.2.3 模型训练及优化
    4.3 对话生成的评价指标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数据集及实验设置
        4.4.2 对话生成结果
        4.4.3 对话生成质量的量化指标
        4.4.4 KL退火算法对KL损失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嵌入情感因素的对话生成方法
    5.1 引言
    5.2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情感对话生成模型
    5.3 基于卷积记忆网络的文本情感分类模型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1 数据集及实验设置
        5.4.2 情感分类实验结果及分析
        5.4.3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对话生成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9)汉语侦查讯问话语中的身份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Transcription Symbol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Rationale for the Study
    1.3 Purpose of the Study
    1.4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5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Definition of Key Terms
        2.2.1 Identity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2.2.2 Interrogation and Investigative Interview
    2.3 Theoretical Studies on Identity in Discourse
        2.3.1 Social Identity Theory
        2.3.2 Variationist Sociolinguistics and Identity
        2.3.3 Positioning and Identity
        2.3.4 Narrative and Identity
    2.4 Empirical Studies on Identity in Discourse
        2.4.1 Empirical Studies on Identity in Written Discourse
        2.4.2 Empirical Studies on Identity in Oral Discourse
    2.5 Previous Studies on Police Interviews
        2.5.1 Studies on Interrogative Policies and Interrogative Strategies
        2.5.2 Studies on Linguistic Devices Used by Police Officers and Suspects
        2.5.3 Studies on Power Relations in Investigative Interviews
    2.6 Research Gap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2.7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Analytic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Social Constructionism
        3.2.1 Basic Views and Principl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3.2.2 Sociocul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 Derived from Social Constructionism
    3.3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
    3.4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Present Study
    3.5 Analytic Framework for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Police Interviews
        3.5.1 Dimensions of Conversation Analytic Studies
        3.5.2 A Conversation Analytic Framework for Identity Construction
    3.6 Summary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4.1 Introduction
    4.2 Research Design
    4.3 Data Collection
    4.4 Data Transcription
    4.5 Data Analysis
    4.6 Summary
Chapter Five Police Officers' Discursive Practices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5.1 Introduction
    5.2 Police Officers' Lexical Choice
        5.2.1 Police Officers' Use of Self-reference Expressions
        5.2.2 Police Officers' Use of Address Terms
        5.2.3 Police Officers' Use of Legalese
    5.3 Police officers' Turn Design
        5.3.1 Police Officers' Use of Formulaic Utterances
        5.3.2 Police Officers' Use of Different Types of Sentences
    5.4 Police officers' Sequence Organization
        5.4.1 Police Officers' Turn Taking in the Interview
        5.4.2 Police Officers' Interruption of Suspects' Turns
        5.4.3 Police Officers' Use of Backchannel
        5.4.4 Police Officers' Management of Topics
        5.4.5 Police Officers' Initiation of Sequence Expansion
    5.5 Police Officers'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Identities
    5.6 Summary
Chapter Six Suspects' Discursive Practices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6.1 Introduction
    6.2 Suspects' Lexical Choice
        6.2.1 Suspects' Use of Self-reference Expressions
        6.2.2 Suspects' Use of Address Terms
        6.2.3 Suspects' Use of Hedge Expressions
    6.3 Suspects' Turn Design
        6.3.1 Suspects' Use of Direct Speech
        6.3.2 Suspects' Use of Expressions to Normalize
        6.3.3 Suspects' Use of Expressions to Blame Victim
        6.3.4 Suspects' Use of Expressions to Mitigate
        6.3.5 Suspects' Use of Questions
    6.4 Suspects' Sequence Organization
        6.4.1 Suspects' Turn Taking in the Interview
        6.4.2 Suspects' Interruptions of police Officers' Turns
        6.4.3 Suspects' Resistance to Police Officers' Topic Initiation
    6.5 Suspects'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Identities
    6.6 Summary
Chapter Seven Disaffiliation and Its Management in Identity Construction
    7.1 Introduction
    7.2 Disaffiliation Arising from Police Officers
        7.2.1 Sources of Disaffiliation Involved in Police Officers' Turns
        7.2.2 Initiating Strategies Used by Suspects
        7.2.3 Police Officers' Feedback
    7.3 Disaffiliation Arising from Suspects
        7.3.1 Sources of Disaffiliation Involved in Suspects' Turns
        7.3.2 Initiating Strategies Used by Police Officers
        7.3.3 Suspects' Feedback
    7.4 Summary
Chapter Eight Mechanism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Police Interviews
    8.1 Introduction
    8.2 Model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Police Interviews
    8.3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Police Interviews
        8.3.1 Communicative Objectives
        8.3.2 Recipient-designed Utterances
        8.3.3 Knowledge and Epistemics
        8.3.4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8.4 Summary
Chapter Nine Conclusion
    9.1 Major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9.2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9.3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9.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Acknowledgements
Publications
附件

(10)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概况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3 简要评述
        1.3.1 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理论
        1.3.2 传统生命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1.3.3 中医理论中的生命伦理研究
        1.3.4 其他各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1.3.5 存在的难题和研究的基点
        1.3.6 本论文使用的生命伦理学概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我国传统生命伦理思想诠释的理论基础
    2.1 对生命伦理学产生影响的典型文本的分析
        2.1.1 分析的立论基点
        2.1.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学文本分析
    2.2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及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2.2.1 20世纪影响生命文化的重大事件
        2.2.2 影响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问题
    2.3 我国生命伦理学的性质和研究方式的争论
        2.3.1 我国生命伦理学性质的争论
        2.3.2 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方式的争论
        2.3.3 基于“异中之同”的简要评述
    2.4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及我国传统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2.4.1 不可忽视的生命文化问题
        2.4.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任务
    2.5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及创新意义
        2.5.1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定位
        2.5.2 我国生命伦理学建构的创新意义
    2.6 本章小结
3. 原始社会到西周的生命伦理思想
    3.1 原始社会与生命道德的产生
        3.1.1 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生命道德演变
        3.1.2 原始社会生命文化秩序的确立
        3.1.3 维系家庭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孝”与“德”的产生
        3.1.4 原始社会的中医生命伦理思想萌芽
    3.2 夏、商、西周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3.2.1 《周易》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3.2.2 《尚书》“五行说”的生命伦理方法
        3.2.3 夏、商、西周时期生命文化的特点
    3.3 本章小结
4. 春秋战国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4.1 道家的生命伦理学
        4.1.1 老子“道”的生命伦理学说
        4.1.2 庄子自然中心论的生命伦理思想
        4.1.3 杨朱的人类个体生命伦理思想
    4.2 儒家的生命伦理学
        4.2.1 孔子的家庭、政治、社会生命伦理学说
        4.2.2 孟子的生命伦理思想
        4.2.3 荀子的家国生命健康伦理思想
    4.3 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4.4 法家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4.4.1 管仲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4.4.2 商鞅的社会生命健康管理的法制伦理思想
        4.4.3 韩非子维护国家生命的法制伦理思想
    4.5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的生命文化
        4.5.1 精、气、神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
        4.5.2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法规和制度
        4.5.3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技术
    4.6 本章小结
5. 秦朝至唐代的生命伦理思想
    5.1 秦汉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5.1.1 《吕氏春秋》中“人生基本需求”的生命伦理意蕴
        5.1.2 “黄老之学”与“休养生息”
        5.1.3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其彰显的生命文化
        5.1.4 《皇帝内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5.1.5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5.1.6 维持家庭和社会生命秩序的“三纲五常”
        5.1.7 陆贾、贾谊国家生命健康管理的伦理思想
        5.1.8 《礼记》《淮南子》《太平经》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5.1.9 扬雄、王充的生命伦理思想
    5.2 魏至唐的生命伦理思想
        5.2.1 王弼、阮籍和嵇康以及郭象的生命伦理思想
        5.2.2 《颜氏家训》重人贵生、保身全家的生命伦理思想
        5.2.3 “隐逸现象”凸显的“保全身心”的生命文化
        5.2.4 葛洪的生命伦理思想
        5.2.5 陶弘景的生命伦理思想
        5.2.6 孙思邈的生命伦理思想
    5.3 本章小结
6. 宋元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6.1 宋元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6.1.1 张载“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
        6.1.2 程颢“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说”的生命伦理境界
        6.1.3 朱熹的“仁者天地生物之心”的生命伦理责任
        6.1.4 刘完素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6.2 明清时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6.2.1 王阳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伦理自觉
        6.2.2 王艮“明哲保身”的生命大义
        6.2.3 王夫之“知耻、立志”的生命品位
        6.2.4 “温病四大家”医学中的生命伦理思想
    6.3 本章小结
7. 中国佛教生命伦理思想
    7.1 “法界缘起论”与宇宙的整体性
        7.1.1 佛教的缘起论
        7.1.2 宇宙万物无碍自在
    7.2 众生平等与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7.2.1 众生平等
        7.2.2 万物平等的价值观
    7.3 业报论与对生命及其环境的尊重
        7.3.1 业报论
        7.3.2 业报论传说
        7.3.3 素食
        7.3.4 放生
        7.3.5 净土
    7.4 苦生与涅盘
        7.4.1 苦及原因
        7.4.2 涅盘
    7.5 本章小结
8.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的诠释
    8.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
        8.1.1 现今青少年的自杀问题
        8.1.2 “临终关怀”的问题
        8.1.3 虐杀动物的问题
        8.1.4 刘海洋“伤熊事件”
        8.1.5 同学之间的杀人事件
        8.1.6 生殖技术、生育控制、人类基因组破译研究、器官移植、人体实验、死亡控制等生命科技与人体自然生命的关系问题
    8.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对待集合体生命的观念
        8.2.1 家庭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8.2.2 国家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8.2.3 宇宙或自然界生命健康发展的观念
    8.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中生命道德共同体
        8.3.1 “家-国生命一体”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2 “道法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3 “仁义为怀”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4 “依法治国”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5 “治未病”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6 “身-心分析”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7 “以民为本”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8 “尊重自然”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9 “民胞物与”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3.10 “养生安生”的生命道德共同体
    8.4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思想诠释的现时代需求和根据
        8.4.1 科技疯狂发展的失控,对生命构成严重的风险
        8.4.2 “赶超现代化的世界性角逐病”
        8.4.3 控制毁灭生命的战争需要生命健康文化的支撑
        8.4.4 复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纵欲且废人体自然之功
        8.4.5 社会保障改革需要“本土化”的生命伦理定位
    8.5 中医兴废争论中中国生命伦理传统之诠释
        8.5.1 修正中医或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
        8.5.2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医,中药有西药不具备的疗效
        8.5.3 从中国生命伦理传统诠释中医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8.6 本章小结
9.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定位
    9.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逻辑起点
        9.1.1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出发点
        9.1.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立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9.1.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终极关怀
    9.2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哲学定位
        9.2.1 生命世界观
        9.2.2 生命价值观
        9.2.3 生命权利观
        9.2.4 生命利益观
    9.3 中国生命伦理传统重建的道德学定位
        9.3.1 道德观念
        9.3.2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框架构想
        9.3.3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原则
        9.3.4 中国生命道德学的基本范畴初探
        9.3.5 中国生命道德学基本规范的前提和定位
    9.4 构建“诗意地栖居”的中国生命伦理学
    9.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创新点说明

四、可怕啊,“222”!(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D]. 田耀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D]. 王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文体意识培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D]. 王雪瑜. 集美大学, 2020(08)
  • [4]抗逆力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以JBH银行员工为例[D]. 杨良媛.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5]王世贞的《水程图》与明代大运河之旅[D]. 陈远.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基于经颅磁刺激同步脑电技术的认知重评脑活动研究[D]. 曹丹. 上海大学, 2019(02)
  • [7]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D]. 吕佩.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8]人机对话中的情感文本生成方法研究[D]. 范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9]汉语侦查讯问话语中的身份构建研究[D]. 姚云. 山东大学, 2017(03)
  • [10]中国生命伦理传统的诠释和重建[D]. 迟学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可怕的,“22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