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可能再次降息

美联储可能再次降息

一、美联储可能再度减息(论文文献综述)

鄂志寰,蔡永雄[1](2020)在《逆风飞扬 在水一方》文中指出2019年,国际金融市场中股市、债市均有良好表现。展望2020年,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取向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将为金融市场提供更加充裕的流动性支持,宽松货币将继续追逐优质金融资产,推动国际金融市场逆经济减速之风,呈流动性之水驱动的再度飞扬之势。

鄂志寰[2](2020)在《国际金融市场前瞻》文中指出全球主要经济体从以往逐步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转向寻找空间推行宽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全球经济下行压力2019年,国际金融市场脱离低迷的实体经济基础,股市、债市均有良好表现。展望202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取向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将为金融市场提供更加充裕的流动性支持,宽松货币将继续追逐优质金融资产,推动国际金融市场逆经济减速之风,呈流动性之水驱动的再度飞扬之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3](2013)在《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文中提出

焦巍[4](2009)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宏观背景必然发生改变。经济全球化下的资本流动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面临扭曲。同时,各国的货币政策存在溢出效应,进一步制约了对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追求。这些因素的存在改变了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宏观环境、传导机制和反馈效应,使其在试图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外部均衡等多重目标时面临困难。在目前的情况下,即使浮动汇率也很难为中央银行带来独立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为了有效探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用机制问题,本文对蒙代尔国际宏观经济模型中固定及浮动汇率下国际调节的货币机制进行了扩展,对有资本市场冲击和收益率预期下的货币政策对国际、国内平衡的调节机制进行了规范分析,得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冲击可能造成货币政策无法调节内外部经济均衡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IS-LM-BP模型进行了扩展,加入了资本市场和汇率预期机制,并放松了利率平价的约束,对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和国际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在存在资本市场收益率预期不同的开放式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的传统蒙带尔效应是随着时间动态变化的。一国利率最初的下降会导致经济扩张和贸易顺差。但是,资本市场收益率预期的改变会使以上过程逐渐逆转。在建立扩展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从世界经济的视角出发,对比了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日本、德国走向开放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效率问题和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越南、印度两国的货币政策效率问题。开放经济不同时期的日、德和越南、印度经验对比表明,即使在走向开放经济后,一国货币政策仍然应该以通货膨胀为基本目标。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货币政策被用于多方面目标的同时必然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向开放经济条件转型的过程中,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同样受到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流动冲击和货币政策环境外生性增强对货币政策效率的减弱和扭曲。其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目标相机抉择的难度增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操作性的困境、货币政策工具效率的削弱和货币传导机制的扭曲。本文通过人民币浮动以来汇率和货币政策以及资产价格的互动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利率平价在资本冲击下,由于资本市场收益预期和汇率单向波动预期的存在,难以对资本流动发挥实质作用。2、通货膨胀和汇率升值并不具有简单的替代关系。既不应该用推动通货膨胀来减轻汇率升值的压力,也不应该用汇率升值来抵御通货膨胀。否则必然带来内部经济的失衡。3、在开放经济条件,既然外部均衡难以通过货币政策手段实现,中国货币政策应该盯住内部均衡,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才能实现货币政策的有限作用。基于以上,本文继续展开中国货币政策应用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另一方面,在当今存在大国效应和潜在的布雷顿II体系的背景下,美国采取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必然带来世界范围内阶段性的流动性泛滥和资产价格泡沫。而当资产泡沫无法维持持续的收益率预期而破灭时时,为了避免资产价格破灭和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囚徒困境的博弈下,各国央行又再度转向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希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博弈中,把通涨传给别人,把增长留给自己。美国利用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非对称地位实行放任的货币政策,使各国央行特别是新兴经济体面临货币政策的两难处境:在本国经济上行时期,本国央行为了应对美元储备的增加不得不加大发行货币,从而增加了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的风险;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期,本国需要增加流动性时,本国又面临美元资产流出的通缩风险。因此,摆脱美元本位制的束缚同样是提高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效率的前提之一。

耿群[5](2009)在《经济衰退已然来临 金融市场风波再起——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分析》文中认为2009年1月,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已日渐明显,各类经济指标都急剧恶化。国际金融市场在年底前略微平静了一段之后风波再起,股市继续大幅下挫,金融机构也再度传出不利消息。国债收益率从低点反弹,但作为避险投资仍具有一定吸引力,除黄金外的商品价格持续疲软。

陈柳钦[6](2009)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美元走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元是美国实力和地位的标志。美元霸权的根本在于支撑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元指数在2007年中延续了2001年以来的下行走势,受美国经济衰退及次贷危机影响,目前再度大幅下跌。随着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美元跌势依旧,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正在遭受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最严峻的一场考验。尽管美元霸权地位短期内还不会终结,但种种潜流表明,其日渐式微的体系运转正在悄然敲响一个货币帝国时代的晚钟。

陈柳钦[7](2009)在《金融危机时期的美元走势》文中研究说明美元是美国实力和地位的标志。美元霸权的根本在于支撑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元指数在2007年中延续了2001年以来的下跌走势,在受美国经济衰退及次贷危机影响下,再度深幅下跌。随着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美元跌势依旧,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正在遭受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最严峻的一场考验。尽管如此,美元霸权地位在短期内还不会终结。

郭世坤,蒋清海,刘都生[8](2009)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及后势》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春,美国次贷危机初现端倪,随后愈演愈烈,逐渐演变为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的影响如此深远,令人始料未及。本刊在新年卷首,特推出由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撰写的三篇系列研究报告,以飨读者。这三篇报告全面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发展、影响和警示,对于完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和创新、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刚[9](2009)在《论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从2007年一季度爆发至今已持续了一年多。在此期间,全球许多顶级金融机构都因次级债危机而蒙受了巨大损失。美国及欧洲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及其金融当局多次出手应对危机,以求维护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恢复资本市场信心,改善宏观经济状况。然而,截止本文截稿时,次贷危机并未得到平息,其影响仍在持续发酵。本文试图对目前席卷全球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困境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对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理清整个危机从产生到扩大的过程与机理,以期从中提出相关经验教训。本文先从次贷危机发生的源头入手,对相关金融工具的运作机理进行详细剖析。本文首先从次级抵押贷款开始分析,再到次级债券。“次级贷”与“次级债”都属于金融产品和工具范畴。从次级贷危机到次级债危机,是一脉相承的。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 Loans,简称Subprime或“次贷”)是美国金融机构向信用等级较低的购房者提供的一种抵押贷款。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主要有三种信用等级不同的贷款:一是优质抵押贷款;二是“另类A级”(Alt一A)抵押贷款;三是次级抵押贷款。判断优质贷款或次贷的标准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纪录、偿付额占收人的比率(DTI)和抵押贷款占房产价值的比率(LTV)。一般来说,DTI低于55%、LTv低于85%的借款人的房贷为优质贷款,而DTI超过55%、LTV超过85%的贷款人的房贷为次贷。“另类A级”房贷是介于优质和次贷之间的灰色地带,是指借款人符合优质贷款标准,但没有提供所有收人证明等法律文件。这种由银行或投资公司向信用较差的客户发放的次贷风险较大,一旦发生拖欠、违约或取消抵押品赎回权,都会给贷款机构造成损失,并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对美国和相关国家的金融部门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消极影响。次级债,全称是“次优级抵押贷款证券”,是相对优先级抵押贷款证券而言的。抵押贷款证券按获得本金与利息支付的优先次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优先级证券信用等级高,收益稳定,可吸引风险规避型的投资者,次优级证券风险较高,但是收益也相对于优先级证券高,较适合机构投资者。作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的标的物是次级抵押贷款,它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它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借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纪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次级债券的发行源于抵押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可以定义为: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又能够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和升级,将其转变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证券的过程。其中,以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撑发行的证券称为按揭资产证券化(Mortgage 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MBS)或抵押资产证券化。证券化放大了次级债的市场风险。资产证券化解决了银行的报表问题,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银行将大批贷款打包、分块卖给投资者,如金融机构、养老公司、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等。其中对冲基金又是高风险低评级的主要投资者。银行在这个过程中追求的是量而不是质。次级债市场缺少透明度和监督也是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名誉主席、有“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梅拉梅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信息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梅拉梅德认为,次级债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二。首先是次级房贷债券在发行过程中信息不够透明。当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债券销售给投资者时,债券投资者无法确切了解次级贷款申请人的真实支付能力。这种债务风险不断积累,为危机的发生埋下隐患。其次是政府监管缺位。梅拉梅德指出,政府把对次级房贷债券这种金融衍生品的评估和监督责任完全抛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给这些私人机构留下太多操作空间,然而这些机构采用的评级标准并不十分可靠。过分依赖评级公司的评级是次级债又一个主要风险。评级机构在结构性融资的设计中,不是站在站在中立者的角度负责评级工作,而是投入参与到整个CDO打包过程中。评级专家指导CDO打包专家如何如何通过最高的评级,将不同的分块规模做大,从CDO中榨取最大润。在前文分析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次贷危机的扩散路径:是从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再由资本市场回到信贷市场,最后波及到实体经济。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跌引爆了次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和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而去杠杆化在资本市场的危机深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商业银行被迫为传统融资渠道枯竭的特别投资栽体提供信贷支持以及受损商业银行不得不降低风险资产比重以符合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次贷危机造成美国住房投资萎缩,资产价格泡沫破灭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和金融加速器机制抑制了美国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信贷紧缩也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造成负面影响,上述原因导致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危机将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从美国传导至全球。本次危机爆发的原因可归结为一下几个方面:①贷款机构之间盲目降低贷款条件,恶性竞争,埋下了危机的种子;②房地产市场膨胀过后持续降温,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新的融资;(这是本次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③持续不断的加息,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④高风险房贷产品创新对房贷市场泡沫形成推波助澜;⑤次级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转让过程中风险并未完全转移,利益相关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次贷危机更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是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长期失衡,最终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其实质是资产价格泡沫破裂释放到金融领域的严重危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始于实体经济,流动性过剩与美国房地产市场放贷审查不严为这场危机埋下了伏笔,而金融衍生产品在这场危机中起到了助推器、加速器的作用。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信用衍生产品被过度滥用,其增长速度超越了管理该领域风险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导致市场约束机制失灵,形成系统性风险,致使标的资产(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信用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扩散到信用衍生品市场(次级债市场) ,进而推广到全球金融市场。纵观此次危机,我们可以提出四点初步结论和政策教训:首先,各方都未能充分认识各类机构(银行、单一险种保险机构、政府赞助实体、对冲基金)杠杆作用的程度及相关的无序调整风险。其次,私人部门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和金融监管部门都滞后于金融创新和商业模式的转变,从而导致过度冒险、担保薄弱、期限错配和资产价格膨胀。再者,银行资产负债表转移风险的能力被高估,随着风险变为现实,银行资产负债表面临巨大压力。最后,尽管主要中央银行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干预措施,但金融市场依然面临相当大的压力。目前,这种状况又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差、机构资本金不足和杠杆率大范围下降的影响。最后,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徐凡[10](2008)在《信用市场初现稳定 经济前景仍布阴霾——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分析》文中提出 4月份,美国金融企业一季报大多符合预期,虽然经济数据仍然表现不佳,但是信贷市场初现稳定迹象,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承受风险意愿增强。债券市场上国债大幅回落,信用产品利差显着收窄。全球股市初现反弹,美元汇率也在盘整后有所提升。而受供应问题影响,油价继续大幅攀升。

二、美联储可能再度减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联储可能再度减息(论文提纲范文)

(1)逆风飞扬 在水一方(论文提纲范文)

国际经济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因素
国际资本流动性加速扩张
美元指数变化主导国际汇率前景

(2)国际金融市场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因素
流动性加速扩张,全球追逐带来理想回报的安全资产
美元指数变化影响国际汇率前景
人民币汇率:宽幅波动

(3)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美国经济金融
    (1) 伯南克暗示结束QE门槛:7%失业率
    (2) 法兴:美联储有望9月削减QE
        退出指引有很大改进
        还是要观察数据
        我们的整体预测
    (3) 周三FOMC会议后市场会怎么走?
欧洲经济金融
    (1) IMF警告西班牙改革进程缓慢
    (2) 英国央行:维持QE规模和基准利率不变
    (3) 徳媒:奥巴马对欧洲权力中心的期待
        德国缺乏战略雄心
        关系经历三个阶段
        “更大的瑞士”还不够
日本经济金融
    (1) 安倍经济学:炫过之后只剩悬
        A
        贸易数据有喜有忧
        B
        房地产市场曲线救国?
        C
        G8也劝日本“悠着点”
    (2) 安倍晋三:日本需证明刺激举措不会落入债务危机结局
中国经济金融
    (1) 房产税:京深等多地房产税试点方案已上报
    (2) 国务院:推动民资进入金融业参与金融机构改造
    (3) 国企收入:前5月国企总收入178815.7亿同比增长10.4%
    (4) 油价:上调窗口本周六打开汽油每升上涨0.1元
    (5) 房地产基金:广发证券进军美国房地产将与MSCI合推基金
    (6) 页岩气:中石油国内首条页岩气试采干线正式开工
全球五大央行观察
    (1) 美联储看好经济复苏伯南克为结束QE铺路
        FOMC会议声明
        美联储经济预期看好复苏前景
        经济增长
        通胀
        就业
    (2) 德国财长称欧洲央行若启动OMT料引发新一轮舌战
    (3) 英国央行行长:经济复苏难确认或需更多宽松
    (4) 日本央行或进一步上调购买房地产投资信托的上限
    (5)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或面临重大转折点
人民币国际化态势
    (1) 德银:当前人民币套利交易堪比雷曼倒闭时
    (2) 货币放松预期落空资金面再度告急
        资金面再度告急
        央票维持地量发行
        货币政策恐难放松
    (3) 《信报》:汇率利率市场化定中国转型成败
    (4)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连升八个月
    (5) 资本管制把好热钱外逃最后一道关

(4)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宏观环境的改变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效应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选择理论的回顾
        二、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理论及其扩展的研究
        三、基于大国小国模型和博弈论视角展开的相关研究
        四、中国向开放经济转型时期货币政策研究的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加入资本市场预期因素的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效应模型
    第一节 有预期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动态调节机制
        一、基本假设
        二、模型框架
        三、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体系下的动态不平衡机制
    第二节 加入资本市场和汇率变动预期因素的IS-LM-BP 模型分析
        一、基本假设
        二、扩展的IS-LM-BP 模型的框架
        三、扩展IS-LM-BP 模型下资本市场预期改变对货币政策效率和传递的动态影响过程:两国情形
    第三节 理论模型的政策内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效率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
    第一节 日本走向开放经济时期货币政策的效率问题
        一、战后日本的经济起飞和出口导向型增长
        二、日元升值历程和对产出的影响
        三、日元升值期间的货币政策和管制措施
        四、货币政策带来的资产泡沫和泡沫破裂
        五、日元升值期间错误的货币政策的经验借鉴
    第二节 德国走向开放经济时期的货币政策经验
        一、马克升值的历程和经济影响
        二、德国的货币政策机制
        三、马克升值期间德国联邦银行的货币政策
        四、德国货币政策经验与日本借鉴的比较
    第三节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货币政策效率问题:越南与印度的比较研究
        一、输入性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失误带来的越南金融危机分析
        二、印度面对输入型通涨的政策反应和表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美国货币政策效率及其影响问题研究
    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美国自身的货币政策效率问题
        一、资产价格波动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和大国效应的影响
        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效率问题分析
     第二节 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他国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博弈对流动性的影响
        二、美国利用美元的不对称地位对世界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向开放经济转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率问题研究
    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基本框架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目标
        二、开放经济条件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效率问题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渠道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研究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研究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四、向开放经济条件转型过程中中国货币政策的借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问题的计量研究
    第一节 外汇储备增加和对货币投放影响的计量研究
    第二节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主要中介目标效率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对于相对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证券市场对货币政策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金融危机时期的美元走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元霸权:从金本位到美元本位
二、美元贬值“涛声依旧”
三、美元弱势还是美元强势?
四、注入了更多的流动性, 美元依然乏力
五、美元霸权地位短期内还不会终结

(9)论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0.2 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危机的爆发
    1.1 次贷危机的爆发
    1.2 危机的扩散
    1.3 各大金融机构陷入次级债危机
    1.4 各国应对之策
        1.4.1 金融机构国有化
        1.4.2 政府注资
        1.4.3 央行降息
2. 次级抵押贷款与次级债
    2.1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
        2.1.1 次级抵押贷款的危机爆发的原因
    2.2 次级债
        2.2.1 美国债券分类
        2.2.2 次级债
        2.2.3 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与次级债运作
        2.2.4 次级债的收益与风险
        2.2.5 次级债的运作
        2.2.6 次级债危机爆发动因
3. 次贷危机传导的途径
    3.1 危机如何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
    3.2 危机如何从资本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
    3.3 危机如何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4.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4.1 发次贷危机爆发的因素
    4.2 次贷危机爆发的本质性因素
    4.3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
        4.3.1 次贷损失额扩大
        4.3.2 增长正在失去动力
5. 对我国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5.1 危机带来的的启示
    5.2 次贷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5.2.1 中国经济将面临的挑战
    5.3 政策建议
        5.3.1 货币政策应关注资产价格变化,考虑进一步放松
        5.3.2 楼市泡沫要挤,但应控制好力度
        5.3.3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四、美联储可能再度减息(论文参考文献)

  • [1]逆风飞扬 在水一方[J]. 鄂志寰,蔡永雄. 金融博览, 2020(02)
  • [2]国际金融市场前瞻[J]. 鄂志寰. 中国金融, 2020(02)
  • [3]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A].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2013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 2013
  • [4]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率问题研究[D]. 焦巍.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9(11)
  • [5]经济衰退已然来临 金融市场风波再起——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分析[J]. 耿群. 国际金融, 2009(02)
  • [6]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美元走势研究[J]. 陈柳钦.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7]金融危机时期的美元走势[J]. 陈柳钦.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9(01)
  • [8]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及后势[J]. 郭世坤,蒋清海,刘都生. 投资研究, 2009(01)
  • [9]论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启示[D]. 刘刚. 西南财经大学, 2009(S2)
  • [10]信用市场初现稳定 经济前景仍布阴霾——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分析[J]. 徐凡. 国际金融, 2008(05)

标签:;  ;  ;  ;  ;  

美联储可能再次降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