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630空气弹簧的研制

SYS630空气弹簧的研制

一、SYS630型空气弹簧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金立宁,徐展,王兆强[1](2018)在《SW-160型转向架空气弹簧进风不良原因分析》文中指出针对25K型硬座车(SW-160型转向架)加装真空集便器后,由于车辆自重、载重发生了变化,引起的空气弹簧进风不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相关试验验证,找出了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建议。

李楠[2](2017)在《CR中蜡的析出及其对胶片粘合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

张梦丽[3](2017)在《空气弹簧扭转特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与干线铁路相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线路具有曲线路段多、曲线半径小、缓和曲线短等特点,并且线路条件相对较差;虽然列车运行速度不高,但站间距短,启停频繁;行车密度大;载客量大,对整车的轻量化要求高;空重车载荷差别大。而作为悬挂系统的空气弹簧系统,具有优良的垂向以及水平方向的刚度特性,能够较好的适应地铁运营需求。因此,城市轨道车辆的中央悬挂普遍采用空气弹簧。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空气弹簧的垂向和水平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但并未涉及到空气弹簧的扭转特性,及其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此,本论文以某地铁车辆用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垂向、水平及扭转刚度的空气弹簧三向模型,以及考虑垂向和水平刚度的空气弹簧二向模型。对比分析了空气弹簧扭转特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研究地铁车辆运行安全性和曲线通过性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考虑到流固耦合、帘线层布置、超弹性材料特性以及接触关系等因素,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将空气弹簧的扭转刚度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最大误差保持在5%之内,因此建立的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其实际工作情况。利用此模型研究了扭转刚度与内压和扭转角之间的关系,得到扭转刚度与橡胶囊内压呈线性增加的关系,并且与扭转角呈二次函数关系,因此拟合得到空气弹簧扭转刚度与橡胶囊内压和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同时拟合出空气弹簧横向特性曲线方程,为研究空气弹簧三向模型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做准备。其次,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参考相关文献,以及由有限元分析方法拟合出的空气弹簧扭转特性曲线,基于AMESim建立地铁车辆用空气弹簧三向和二向气动力学模型,为分析空气弹簧扭转特性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影响做准备。最后,搭建AMESim与SIMPACK联合仿真接口,进行联合仿真,计算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将本论文建立的三向模型与二向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弹簧三向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实际工作情况。

赵艳辉[4](2016)在《多轴车辆电控空气悬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电控空气悬架使用逐渐增加的非线性空气弹簧作为弹性元件,可以使车辆获得良好的平顺性。通过对空气弹簧充放气可以实现车高的调节,在保证车辆通过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高速转向的稳定性,是越野车辆理想的悬架形式。多轴车辆悬架是一个复杂的静不定系统,同时单轮载荷大,结构要求紧凑,对于空气悬架的设计提出了较大挑战。本文针对多轴车辆的参数和使用要求,进行了电控空气悬架的设计,重点解决空气弹簧设计建模、空气弹簧参数优化和车高调节控制算法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空气弹簧基于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在LMS Imagine.Lab AMESim中建立空气悬架仿真模型。对空气弹簧样品进行动静刚度试验,同时在AMESim中进行仿真,验证仿真模型正确性。以空气悬架为基础,建立半车仿真模型。2.在MATLAB中建立了四轴越野车半车模型,用ARMA方法构造了输入路面不平度的时域模型。为方便对空气弹簧参数进行优化,考虑车辆的性能侧重点、不同行驶路面等因素,研究了车辆性能综合评价方法。3.在AMESim中对空气弹簧不同初始高度时的刚度进行仿真,并将仿真曲线拟合后输入到半车模型中进行平顺性仿真。综合仿真结果与评价指标,确定不同工况下空气弹簧的最优参数。4.为解决多轴车辆复杂静不定系统车高调节的问题,设计了符合多轴车辆特点的模糊PID控制策略,通过在Simulink-stateflow中调用AMESim半车模型,实现了控制系统和机械机构的联合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张晓军,陈彦宏,田雪艳,张隶新,张冠兰,李得花,米莉艳[5](2014)在《出口阿根廷宽轨大轴重双层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的研制》文中提出介绍了出口阿根廷宽轨大轴重双层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的主要结构、技术参数以及计算和试验结果。

甄亚林[6](2014)在《基于AMESim空气弹簧模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铁路的提速以及动车的发展,空气弹簧在铁路客车、动车组、地铁、轻轨和磁悬浮列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取代传统的二系悬挂系统。在常规的车辆动力学分析中,一般将空气弹簧简化为线性弹簧和阻尼并联的系统。实际上空气弹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由气囊、附加空气室、节流孔、高度控制阀和差压阀等部件组成。常规的空气弹簧模型不能反映空气弹簧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真实作用,使得带有空气弹簧系统的车辆在进行动力学性能分析时产生较大误差,不利于车辆参数的优化。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空气弹簧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验证。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和AMESim软件建立了CRH380A车辆动力学模型和空气弹簧模型。根据空气弹簧作用原理,将空气弹簧模型与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数据传输,根据GB5599-8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对车辆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分析,并与常规空气弹簧模型计算得到的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AMESim空气弹簧模型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MESim空气弹簧模型所测得的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评定标准,两种模型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误差较小。基于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橡胶气囊、附加空气室和节流孔的气体动力学微分方程,并分析了空气弹簧气囊的刚度特性以及带附加空气室空气弹簧刚度特性。分析了空气弹簧附加空气室容积和节流孔直径对车辆直线运行平稳性的影响、高度控制阀无感区和延迟时间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差压阀差压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空气弹簧发生泄漏时,差压值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本文基于AMESim软件所建立的空气弹簧模型能够反映空气弹簧系统复杂的变化和作用过程,观测高度控制阀和差压阀流量、气囊与附加空气室压强,分析空气弹簧系统的多种参数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模拟空气弹簧破裂情况,所测得的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与常规模型相比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霍芳霄[7](2014)在《基于AMESim的铁道车辆空气弹簧系统特性分析》文中提出铁路运输要想在交通运输多样化的社会占据优势地位,提速势在必行。列车的提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具有相当多的技术难点。就乘坐舒适度要素来讲,车辆在轨道上运行时,伴随产生复杂的振动现象,速度提升时这种振动就会加剧,破坏其运行平稳性,使乘客舒适度降低,甚至危及行车安全。为了保证在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提高的情况下,乘客舒适度不会下降,对车辆运行平稳性的要求就会提高。要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设计合理的车辆的悬挂系统衰减车辆振动成为了主要途径。铁道车辆悬挂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一系悬挂主要是保证车辆的运行稳定性,二系悬挂主要保证车辆的平稳性。在实际运用中。随着客车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采用钢弹簧作为二系悬挂装置的客车已逐渐无法满足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需求,空气弹簧由于其具有一系列的优良特性,从而获得大量运用,然而在空气弹簧带来众多优良特性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其特性复杂,附件较多的方面。作为铁道车辆的关键部件,能够对其建立适当有效的仿真模型,将对整车动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LMS Imagine. Lab AMESim为多复杂系统建模仿真平台。其特点为方便、准确、模块化程度高。该软件标准应用库中的模型和子模型是基于物理现象的数学解析表达式,利用这些最基本的工程元件并组合,能够描述任何元件或系统功能,迅速达到建模仿真的最终目标。利用该软件,既便于了解个参数对空气弹簧特性的影响,也可用于与其他动力学软件的联合仿真,实用程度高。本文基于AMESim平台建立了完整的空气弹簧系统模型,包括了空气弹簧本体,节流孔与附加气室,差压阀,高度控制阀,应急橡胶堆等空气弹簧系统元件,同时将大气压强,构架与车体等元件接入空气弹簧系统,形成完整体系。随后,详细叙述了对模型的参数设置方式,对于不同的空气弹簧以及不同的差压阀,高度控制阀,都可参照此方式进行设置。建模后参照标准对该空气弹簧静模型的静态刚度、动态刚度、差压阀性能、高度控制阀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从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只要适当的设置模型中的参数,仿真结果都可以达到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的结果。基于已建立好的AMESim仿真模型,分析空气弹簧的节流孔给直径,附加气室容积,初始压力三个参数对垂向静态刚度与垂向动态刚度的影响。最后,基于AMESim的仿真模型绘制内压-载荷变化图,内容积-载荷变化图,垂向刚度-载荷变化图,并与实测结果对比,经过验证,该模型在一定的载荷范围内仿真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甄亚林,李芾,霍芳霄[8](2014)在《空气弹簧发展及其研究现状》文中提出文章详细论述了国内外空气弹簧的发展应用情况以及囊式、约束膜式和自由膜式空气弹簧的三种结构型式。对空气弹簧横向刚度、垂向刚度、动力学性能以及空气弹簧半主动控制方面的研究状况做了详细概述。指出了空气弹簧今后需重点研究及发展的方向。

陈鼎[9](2011)在《铁道车辆空气弹簧刚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旅客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追求长距离,短时间的概念已深入人心。铁路乘客的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旅客列车安全准时的优点,而是速度、乘坐舒适性、安全稳定性的结合。高速动车组让旅客在享受高速铁路带来的便捷和效率的同时,对铁道车辆的稳定性与舒适性也给予了高度肯定。众所周知,高速列车在钢轨上运行,其平均时速均在200km/h以上,在满足结构强度的条件下,其悬挂参数是能否在高速行驶下满足列车运行品质要求的决定性因素。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会受到来自铁路不平顺和通过曲线时所带来的激励,从而产生垂向与横向的振动,这对于车辆的运行安全性、稳定性与舒适性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如何缓解列车振动,成为提高车辆运行品质的关键。作为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减振元件,空气橡胶弹簧较钢弹簧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刚度的非线性特性上。普通钢弹簧在设计之初,刚度即已无法调节,仅能在设计时根据运行路段不同进行选取,这就导致了不同载重量的条件下车辆间运行品质的差异,而空气弹簧可根据载荷量的不同,自行调整刚度,以此保证自振频率不变,加之高度调整阀的作用,使得车辆运行品质更为稳定。有限元软件的模拟和仿真具有降低试验成本,缩短试验周期的优点,对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提供较为高效的方法。本次论文通过阐述不同类型空气弹簧的工作原理,并以此建立刚度特性的数学模型,分析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刚度特性的优缺点和可行性。此外,还对空气弹簧系统的辅助结构,如高度调整阀、节流阀、附加空气室做了系统的总结,为后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空气弹簧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根据铁道行业标准规定的试验一般要求对空气弹簧的垂向与横向刚度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包括垂向与横向的载荷-位移、载荷-压强、压强-刚度关系,根据数学模型和有限元原理分析其结果差异的成因,并与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比对,验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由此丰富空气弹簧数学模型的一般性结论。最后,通过对影响空气弹簧垂向与横向刚度特性的因素进行模拟仿真和计算,包括橡胶囊结构上的圆弧角,橡胶-帘线结构中帘线角、帘线密度、和帘线层数,上盖板包角、以及附加空气室容积大小。总结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空气弹簧刚度的变化规律,为空气弹簧非线性刚度特性的研究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杜尚[10](2010)在《出口印度SYS640G型空气弹簧的研制》文中提出介绍了出口印度的SYS640G型空气弹簧的主要技术要求、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型式试验结果以及小批量装车运用情况。

二、SYS630型空气弹簧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S630型空气弹簧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SW-160型转向架空气弹簧进风不良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描述
2 问题分析
    (1) 入库测量
    (2) 调查途中承载情况
    (3) 一次模拟载荷试验
    (4) 二次模拟载荷试验
    (5) 试验分析
3 理论计算
    3.1 车辆原始信息
    3.2 25K型提速客车采用空气弹簧的基本情况
    3.3 空气弹簧承载能力的分析
        (1) 供风风源压力
        (2) 空气弹簧有效直径及内压校核
4 结论
5 措施
6 建议

(2)CR中蜡的析出及其对胶片粘合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以及对减震系统的要求
    1.2 空气弹簧发展情况
        1.2.1 国外空气弹簧发展情况
        1.2.2 国内空气弹簧发展情况
        1.2.3 空气弹簧的种类及结构
        1.2.4 空气弹簧特性
        1.2.5 空气弹簧的破坏形式
    1.3 氯丁胶(CR)简介
        1.3.1 CR分类
        1.3.2 氯丁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1.3.3 氯丁橡胶的配合与加工
    1.4 防护蜡简介
        1.4.1 防护蜡的主要品种及化学组成
        1.4.2 防护蜡的作用机理
        1.4.3 防护蜡的迁移及防护的影响因素
    1.5 胶料的自粘性及影响因素
        1.5.1 橡胶的自粘性与自粘性基础
        1.5.2 橡胶自粘性的测定方法
        1.5.3 橡胶粘性的影响因素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全精炼蜡58号在CR中的析出及对胶料粘性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材料
        2.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2.2.3 试样制备
        2.2.4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全精炼蜡58号在CR中的析出分析
        2.3.2 CR混炼胶自粘性分析
        2.3.3 红外光谱分析
        2.3.4 表面形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ntilux 654 在CR中析出及对胶料粘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
        3.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3.2.3 试样制备
        3.2.4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ntilux 654 在CR中析出分析
        3.3.2 Antilux 654 用量对CR胶料自粘性分析
        3.3.3 红外光谱分析
        3.3.4 表面形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E wax 617 在CR中析出及对胶料粘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
        4.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4.2.3 试样制备
        4.2.4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自粘性分析
        4.3.2 红外光谱分析
        4.3.3 蜡迁移量及膜厚分析
        4.3.4 表面形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温度对改性配方后的CR粘合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实验基本配方
        5.2.4 混炼胶试样的制备
        5.2.5 硫化胶试样的制备与剥离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剥离强度分析
        5.3.2 伸张疲劳结果分析
        5.3.3 体式显微镜结果分析
        5.3.4 SEM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空气弹簧扭转特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现状
        1.2.1 国外应用发展状况
        1.2.2 国内应用发展状况
        1.2.3 国外空气弹簧研究现状
        1.2.4 国内空气弹簧研究现状
    1.3 常见空气弹簧仿真模型介绍
        1.3.1 空气弹簧气动力学模型
        1.3.2 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空气弹簧类型及其刚度几何解
    2.1 空气弹簧类型
        2.1.1 囊式空气弹簧
        2.1.2 约束膜式空气弹簧
        2.1.3 自由膜式空气弹簧
    2.2 空气弹簧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3 空气弹簧刚度几何解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
    3.1 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
    3.2 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建立
        3.2.1 弹簧上下盖板有限元模型
        3.2.2 橡胶囊有限元模型
        3.2.3 接触属性设置
        3.2.4 压缩空气有限元模型建立
    3.3 空气弹簧刚度计算与分析
        3.3.1 横向静态刚度计算
        3.3.2 横向动态刚度计算
        3.3.3 扭转静态刚度计算
        3.3.4 扭转动态刚度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AMESim平台空气弹簧气动力学模型
    4.1 空气弹簧系统组成
    4.2 基本假定
    4.3 空气弹簧系统建模方法
        4.3.1 应急橡胶堆
        4.3.2 差压阀
        4.3.3 高度控制阀
        4.3.4 节流孔元件
        4.3.5 空气弹簧其他元件建模
    4.4 垂向气动模型
    4.5 空气弹簧扭转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辆动力学联合仿真及分析
    5.1 空气弹簧联合仿真模型建立
        5.1.1 地铁车辆模型建立
        5.1.2 联合仿真设置
    5.2 车辆平稳性
    5.3 车辆曲线通过
        5.3.1 脱轨系数
        5.3.2 轮重减载率
        5.3.3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参数设置
    5.4 曲线通过安全性对比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多轴车辆电控空气悬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空气悬架的发展研究状况
        1.1.1 国外发展研究状况
        1.1.2 国内发展状况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空气弹簧建模
    2.1 空气弹簧数学模型
        2.1.1 空气弹簧气囊模型
        2.1.2 附加气室模型
        2.1.3 节流孔模型
        2.1.4 连接管路模型
        2.1.5 辅助空间模型
    2.2 基于AMESim空气悬架系统建模
        2.2.1 橡胶气囊
        2.2.2 大气压强
        2.2.3 车体及构架
        2.2.4 高度控制阀
        2.2.5 橡胶应急堆
        2.2.6 整体建模
    2.3 模型正确性验证
        2.3.1 静刚度实验仿真对比
        2.3.2 动刚度实验仿真对比
    2.4 半车建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悬架参数设计
    3.1 空气弹簧形式选择
    3.2 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
    3.3 车辆性能评价体系
        3.3.1 平顺性评价方法
        3.3.2 综合评价方法
    3.4 MATLAB模型建立
        3.4.1 路面模型建立
        3.4.2 四轴车辆半车模型
    3.5 空气弹簧初始参数对车辆性能影响
        3.5.1 确定最优阻尼
        3.5.2 确定最优空气弹簧初始参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高调节方式控制策略
    4.1 电控空气悬架简介
        4.1.1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
        4.1.2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主要部件
    4.2 模糊PID控制
        4.2.1 模糊PID控制理论
        4.2.2 模糊PID控制器的实现
    4.3 多轴车辆调节的问题
    4.4 车高调节控制策略
        4.4.1 空气悬架高度调节
        4.4.2 静止时调节车高
        4.4.3 在斜坡时调节
        4.4.4 行进过程中调节车身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5)出口阿根廷宽轨大轴重双层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技术特点
2 主要技术参数 (表1)
3 结构
    3.1 构架结构形式
    3.2 一系悬挂及轮对轴箱定位装置
    3.3 二系悬挂装置
    3.4 基础制动装置
    3.5 第三轨受流装置
4 计算分析
    4.1 动力学性能计算
    4.2 构架强度计算
5 构架疲劳强度试验
6 结束语

(6)基于AMESim空气弹簧模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空气弹簧发展
        1.2.1 国外空气弹簧发展
        1.2.2 国内空气弹簧发展
    1.3 空气弹簧研究现状
        1.3.1 国外空气弹簧研究现状
        1.3.2 国内空气弹簧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空气弹簧主要结构及基本特性
    2.1 空气弹簧主要结构形式
    2.2 空气弹簧系统工作原理
        2.2.1 高度控制阀
        2.2.2 差压阀
        2.2.3 节流孔
    2.3 空气弹簧基本特性
        2.3.1 空气弹簧气体微分方程
        2.3.2 空气弹簧气囊特性
        2.3.3 带附加空气室空气弹簧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车辆动力学模型
    3.1 车辆主要结构及参数
    3.2 模型处理
        3.2.1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非线性处理
        3.2.2 轮轨蠕滑非线性处理
        3.2.3 悬挂系统处理
        3.2.4 轨道不平顺
    3.3 车辆系统运动方程
        3.3.1 轮对受力分析及运动微分方程
        3.3.2 构架受力分析及运动微分方程
        3.3.3 车体受力分析及运动微分方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气弹簧模型
    4.1 差压阀建模
        4.1.1 差压阀模型
        4.1.2 差压阀参数调节原理与要求
        4.1.3 差压阀参数调节方法与结果
    4.2 高度控制阀建模
        4.2.1 高度控制阀模型
        4.2.2 高度控制阀参数调节原理与要求
        4.2.3 高度控制阀参数调节方法与结果
    4.3 应急橡胶堆建模
    4.4 空气弹簧其他部件建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
    5.1 评定标准
        5.1.1 车辆平稳性指标
        5.1.2 曲线通过性能指标
    5.2 仿真结果
        5.2.1 车辆运行稳定性
        5.2.2 车辆运行平稳性
        5.2.3 曲线通过性能计算与分析
        5.2.4 空气弹簧压强变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空气弹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6.1 空气弹簧模型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6.1.1 空气弹簧模型对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
        6.1.2 空气弹簧模型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6.2 空气弹簧参数对车辆运行平稳性影响
        6.2.1 附加空气室容积对车辆运行平稳性影响
        6.2.2 节流孔直径对车辆运行平稳性影响
    6.3 高度控制阀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6.3.1 无感区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6.3.2 延迟时间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6.4 差压阀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6.4.1 差压值对车辆运行平稳性影响
        6.4.2 差压值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6.4.3 差压阀安全作用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基于AMESim的铁道车辆空气弹簧系统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空气弹簧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国外空气弹簧的发展与运用现状
        1.2.2 我国空气弹簧的发展与运用现状
        1.2.3 国外对空气弹簧的研究现状
        1.2.4 我国对空气弹簧的研究现状
    1.3 空气弹簧常见仿真模型介绍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空气弹簧系统介绍
    2.1 空气弹簧系统组成
    2.2 空气弹簧系统工作原理
    2.3 空气弹簧主要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AMESim的空气弹簧系统建模
    3.1 空气弹簧系统模型组成
    3.2 基本假定
    3.3 空气弹簧系统建模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真模型参数设置及准确性验证
    4.1 模型准确性验证方法
    4.2 静态刚度实验
        4.2.1 试验方法
        4.2.2 参数设置
        4.2.3 仿真结果
        4.2.4 结果对比
    4.3 动态刚度验证
        4.3.1 试验方法
        4.3.2 参数设置
        4.3.3 仿真结果
        4.3.4 结果对比
    4.4 差压阀
        4.4.1 性能要求
        4.4.2 参数设定
        4.4.3 试验方法
        4.4.4 结果分析
    4.5 高度控制阀
        4.5.1 性能要求
        4.5.2 无感区调试
        4.5.3 延迟时间调试
        4.5.4 流量调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气弹簧刚度特性分析
    5.1 空气弹簧垂向刚度理论计算
        5.1.1 自由膜式空气弹簧刚度计算
        5.1.2 影响空气弹簧垂向刚度的因素
    5.2 节流孔直径对刚度特性的影响
        5.2.1 节流孔直径对垂向静态刚度的影响
        5.2.2 节流孔直径对垂向动态刚度的影响
    5.3 附加空气室容积对刚度特性的影响
        5.3.1 附加空气室容积对垂向静态刚度的影响
        5.3.2 附加空气室容积对垂向动态刚度的影响
    5.4 空气弹簧橡胶囊内初压力对刚度特性的影响
        5.4.1 空气弹簧橡胶囊内初压力对垂向静态刚度的影响
        5.4.2 空气弹簧橡胶囊内初压力对垂向动态刚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空气弹簧仿真模型运用
    6.1 绘制垂向静态刚度-载荷变化图
        6.1.1 绘制垂向静态刚度-载荷变化图
        6.1.2 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6.2 内压-载荷变化图
        6.2.1 绘制内压-载荷变化图
        6.2.2 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6.3 内容积-载荷变化图
        6.3.1 绘制内容积-载荷变化图
        6.3.2 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空气弹簧发展及其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空气弹簧发展情况
    1.1 国外空气弹簧发展情况
    1.2 国内空气弹簧发展情况
    1.3 空气弹簧主要型式
2 空气弹簧特性研究现状
    2.1 空气弹簧垂向刚度、横向刚度特性研究
    2.2 空气弹簧动力学特性研究
3 空气弹簧半主动控制研究
4 结束语

(9)铁道车辆空气弹簧刚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第2章 空气弹簧的类型和工作特性
    2.1 空气弹簧的类型
        2.1.1 囊式空气弹簧
        2.1.2 约束膜式空气弹簧
        2.1.3 自由膜式空气弹簧
    2.2 空气弹簧系统的工作原理
        2.2.1 空气弹簧的工作特性
        2.2.2 节流孔的工作特性
        2.2.3 高度控制阀的工作特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气弹簧的理论计算依据
    3.1 囊式空气弹簧的刚度计算
        3.1.1 囊式空气弹簧垂向刚度的理论计算
        3.1.2 囊式空气弹簧横向刚度的理论计算
    3.2 约束膜式空气弹簧的刚度计算
        3.2.1 约束膜式空气弹簧垂向刚度的理论计算
        3.2.2 约束膜式空气弹簧横向刚度的理论计算
    3.3 自由膜式空气弹簧的刚度计算
        3.3.1 自由膜式空气弹簧垂向刚度的理论计算
        3.3.2 自由膜式空气弹簧横向刚度的理论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限元模型计算与分析
    4.1 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弹簧上下盖板有限元模型
        4.2.2 橡胶囊有限元模型
        4.2.3 压缩空气有限元模型
        4.2.4 橡胶底座有限元模型
        4.2.5 附加空气室有限元模型
        4.2.6 接触及边界条件有限元模型
        4.2.7 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
    4.3 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4.3.1 垂向静刚度计算
        4.3.2 垂向特性技术参数
        4.3.3 垂向刚度计算结果的分析
        4.3.4 横向静刚度计算
        4.3.5 横向特性技术参数
        4.3.6 横向刚度计算结果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气弹簧刚度特性的影响因素
    5.1 橡胶囊结构参数对空气弹簧刚度的影响
        5.1.1 帘线角对刚度特性的影响
        5.1.2 帘线层数对刚度特性的影响
        5.1.3 帘线密度对刚度特性的影响
    5.2 上盖板形状参数对刚度特性的影响
    5.3 橡胶囊面圆弧角对刚度特性的影响
    5.4 附加空气室容积对刚度特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出口印度SYS640G型空气弹簧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空气弹簧主要技术要求
2 既有方案比选
3 新型空气弹簧的结构设计
4 理论分析计算
    4.1 胶囊
    4.2 橡胶堆
5 试验研究
    5.1 垂向载荷与内压关系
    5.2 垂向特性
    5.3 横向特性
    5.4 疲劳试验
6 小批量运用情况
7 结束语

四、SYS630型空气弹簧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SW-160型转向架空气弹簧进风不良原因分析[J]. 金立宁,徐展,王兆强. 轨道交通装备与技术, 2018(03)
  • [2]CR中蜡的析出及其对胶片粘合性能的影响[D]. 李楠. 青岛科技大学, 2017(01)
  • [3]空气弹簧扭转特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D]. 张梦丽.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4]多轴车辆电控空气悬架设计[D]. 赵艳辉.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5]出口阿根廷宽轨大轴重双层动车组非动力转向架的研制[J]. 张晓军,陈彦宏,田雪艳,张隶新,张冠兰,李得花,米莉艳. 铁道车辆, 2014(10)
  • [6]基于AMESim空气弹簧模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D]. 甄亚林.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7]基于AMESim的铁道车辆空气弹簧系统特性分析[D]. 霍芳霄.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8]空气弹簧发展及其研究现状[J]. 甄亚林,李芾,霍芳霄.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4(01)
  • [9]铁道车辆空气弹簧刚度分析[D]. 陈鼎.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10]出口印度SYS640G型空气弹簧的研制[J]. 杜尚. 铁道车辆, 2010(03)

标签:;  ;  ;  ;  ;  

SYS630空气弹簧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