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论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论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山[1](2021)在《“3+1”自主情智中学物理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文中认为"3+1"自主情智中学物理教育,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习惯、自主、认知、情感、思维出发,探索学生信仰、情感、思维、意志的发展,对兴趣的产生,学习自主的形成,主体创新型课堂构建的途径,破解传统物理教学的瓶颈和顽症,以其提高物理"育人"与"育智"的质量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

罗倩[2](2021)在《SOLO分类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高中学习科目中,物理学科具有难度相对较大,知识涉及范围相对较广,模型复杂多变等特征。2017年“核心素养”的提出,正式开始了对学生物理思维水平和思维品质的考验。为此,学者们将研究视野转向了寻找适合物理学情的评价理论。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分类理论(以下简称SOLO分类理论)出现在学者们视野,利用该理论的“分级”特质,指导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促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从而达到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转变。本文根据SOLO分类理论核心观念,结合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探究SOLO分类理论指导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研究过程如下:第一,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了解SOLO分类理论相关内容及在物理教育领域发展现状,明确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得出研究结论和意义。第二,系统地剖析SOLO分类理论指导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应用模式,并评估学生当前物理学情。以根据该理论观点设计物理教学,创建系统框架,为开发教学和实践课堂教学铺平道路。第三,选择研究素材,在物理教学设计过程中融入SOLO分类理论,命制物理前、后测试题及分类标准,展示具体的SOLO分类理论教学模式。第四,使用对比实验法开展实践探究,探讨基于SOLO分类理论在课堂应用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最后,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SOLO分类理论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设针对提升学生物理思维水平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2)学习者当前思维水平制约该理论教学模式的实效性;(3)当前教育现实阻碍SOLO分类理论教学模式的长期有效实施。

李月梅[3](2021)在《“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导,依托建构主义和问题教学理论,通过“问题—活动—提升—运用”的课堂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核心素养的一种更加成熟的问题教学模式。本研究尝试探究“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主要研究如何基于“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问题教学”“问题引领式教学”“主问题引领式教学”等相关的理论进行阐释和说明,提出了“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价值,为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奠定基础。第二,整合问题教学、建构主义、核心素养教育三种教育理论,提出了“主问题引领式”高中物理教学的原则、实施路径、评价以及主问题的设计策略;依据教育评价理论,制定了教学设计评价的实施方案。第三,分析了高中物理概念、规律、实验教学的特点,依据“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制定了概念、规律、实验三个高中物理课型的教学流程;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高中物理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课题,编写了教学设计,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教学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评价。本研究的结论:综合教学设计评价量表对教学设计案例的量化评价分析,以及评价者和笔者对各个教学设计做出的质性评价分析表明,基于“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有效性;其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李福顺[4](2021)在《高二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现状及培养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正席卷全球,一个人的科学思维素养的高低是反映他本身能力大小的标准,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我国新课标强调:科学教育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要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可见无论是从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还是从新时代背景对人类的发展需求来看,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都势在必行。但在我国已有的研究中,大部分是针对儿童的科学思维的发展进行研究,对高年级学生的科学思维的研究不多,且绝大部分是概括性的论述,具体将科学思维落实到实际教学中特别是高年级教学中的案例寥寥无几。为此,笔者围绕如何在高二年级的教学中高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展开研究,以便为科学教育的落实提供参考。本文首先用综述法将国内外与科学思维有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依据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了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简述了思维、科学思维以及物理科学思维的内涵,并梳理了与科学思维有关的教育理论,形成了系统性概述。然后以问卷的形式对云南省84名高中物理教师和昆明市4所普通高中的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对学生的调查主要从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态度和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水平两方面展开,对教师的调查主要从教师对科学思维的认识程度和科学思维的实际落实情况两方面展开。研究发现,高二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科学思维长期处于中低水平状态,教师对新课标中界定的科学思维的理解层次较浅,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科学教育落实不到位。最后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和教师分别从课上和课下两个维度提出了建议,并结合STEAM教育理念针对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的代表性内容设计了教学案例,将本研究的策略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以期为一线物理教师高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敏[5](2021)在《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作业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物理教学的热点,高阶思维能力则是思维培养的集中体现。作为物理教学的关键部分,物理作业承载着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任。因此,如何在物理作业中对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加以训练就成为广大学者和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调查分析了延安城区高中生的物理作业现状,并对物理作业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一是当前高中物理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二是针对培养学生决策能力、问题求解能力、批判能力及创造能力的物理作业数量较少且停留在较低的思维层次上,三是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高中物理作业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水平存在显着正相关。针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物理作业现状,本文从决策能力、问题求解能力、批判能力及创造能力四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物理作业优化策略,旨在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丰富物理作业模式,期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李培宇[6](2021)在《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发展需求,是高中物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发挥高中物理课程应有育人效力的不二法门,也是提升物理教师思政育人工作能力和高中生思政素质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式的高中物理教学就是充分依循教育政策指引,充分发掘物理课程内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将物理教学打造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要实现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除了需要对课程本身进行思政内容的开发设计,还要进一步盐融于汤般浸润到物理教学全过程。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首先在搜集、整理与分析相关课程思政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建构,尝试梳理归纳出课程思政的内涵、原则、必要性等。其次,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探讨,进一步依据杜威的道德教育论、社会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为基础构建出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和“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三条路径。并对三条路径进行具体解释,绘制具有可操作性的流程图。再次,以路径一和路径二为辅助,以路径三为教学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并将教学设计实施于实际的教学中。最后,通过结合李克特量表设计出测量学生在政治认同、道德品质和物理兴趣的提升情况的问卷,并布置习题检测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的程度。利用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反思不足,提出优化路径的教学建议。实验研究表明,本课题提出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对学生思政素质和物理兴趣的提升具有积极效果,并且在知识掌握以及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结果。由于该路径尚未成熟,在教学中存在一些欠佳之处,针对这些欠缺提出教学建议有三。其一,增强思政情景创设环节的描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二,鼓励展示思维环节的主动表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其三,加深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本质联系,发挥升华环节的思政效用。同时,在整体研究过程在也发现出了不足和遗憾。第一,研究样本不足。第二,研究时间较短。第三,实践应用不足。这也为后继课程思政深入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闫淑佳[7](2021)在《建构主义下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在肯定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育发展以及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国内外教育专家也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合人才发展的需要并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悖,于是相继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就支架式教学模式展开探究,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一个“脚手架”,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以及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把教师从讲台上“拉下来”,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变多了,在轻松的课堂氛围里愉悦的获取知识,完成学习目标。本文首先介绍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然后对支架式教学涉及到的五个环节进行详尽论述,并以“自由落体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为例,来探究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笔者采用文献法对支架式教学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再利用与不同年级、不同教龄的物理教师交流谈话,掌握当前一线教师对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了解程度,并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填写调查问卷,用来了解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现状,最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为其他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思路。

汪良俊[8](2021)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的到来,使教学培养的目标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变为培养学生具备更为全面、综合的核心素养。在我国,核心素养被分为十八个要素。在此基础上,教育工作者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运用教学资源去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科学史在科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物理课堂上,融入物理学史内容,是一个改变传统物理课堂教学重视知识而忽视素养的可行的思路,是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结合文献分析研究和实际调查研究,探寻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第一章分析了国内外物理学史(科学史)融入教学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的利用物理学史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对核心素养的指向性存在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方向性和必要性。第二章则对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概念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在第三章中,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一所高中的部分学生,以获得学生对物理学史、核心素养的了解和看法;另一方面通过访谈的方式,获得四名一线高中教师对于物理学史和核心素养的看法及展望。由师生的观点可以看到,物理学史融入课堂缺乏理论指导。在第四章中,基于先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得出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原则,即真实性、适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以物理学史为工具,提出更有指向性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别指向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结合孟克和奥斯本模式,提出了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包含课前准备策略,分为准备史料、明确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三个部分;课堂实施策略,分为巧妙设计情境引出物理知识、呈现历史材料开启探究学习、总结探究经验升华情感态度三个部分;课后评价策略则主要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和物理学史教学效果评价两个方面展开。在第五章中,利用两个教学案例,对第四章中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细致的阐述和讲解。在文章的最后,对研究的过程和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对未来作初步的展望。本课题研究试图能对同行在相关物理教学中有所启发。

田散叶[9](2021)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培养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最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将原来物理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升华为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而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中证据更是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中七次提及“证据”,所以证据意识的培养是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升华。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证据是物理学习的基础,概念、规律的建立都离不开对于证据的收集和处理,就是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能基于证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质疑。本研究分别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梳理了证据意识的研究的现状,归纳了前人取得的相关成果,指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物理证据意识的实践意义。在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上,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阐述了物理证据意识培养的可行性。通过对某高中学校高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该年级教师的访谈发现,高中生证据意识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学生的证据意识比较薄弱,知道的物理证据种类比较单一。从多种渠道获取证据的意识较差。运用证据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不高。部分物理教师证据意识薄弱,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等等。所以高中生物理证据意识的培养迫在眉睫,在此现状的基础之上,笔者从挖掘课程资源以丰富学生物理证据种类,树立科学态度以引导学生证据意识发展,适当分层引导以提升学生分析证据能力,有效利用探究活动以强化学生证据意识,发挥评价功能以促进学生树立证据意识五个方面提出了对学生证据意识培养方面的策略。期望本研究能为一线高中物理教师提供参考。

努尔艾力·阿卜杜外力[10](2021)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拉开了我国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序幕。浙江和上海作为第一批试点省市,2017年完成了首批新高考。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紧接着成为第二批试点省市,2017年启动高考改革,2020年进行了首次考试。在新高考改革试点进行、逐步推广阶段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研究。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显着特征之一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比较高,改革的主要思想之一是实现学生“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化,打破应试教育的顽瘴痼疾,突出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时代性。正确把握新高考的能力培养要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有利于促进高中生更好地发展。新高考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上。各学科要结合自身特色,通过学科教学支撑学生能力的提升。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应用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物理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对新高考相关国家政策、学业水平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凝练出新高考能力培养要求的核心要点,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模型建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等五项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了解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不够透彻,未能顺应新高考能力取向;学生能力提升意识不足,主动性不强;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落实比较难,缺乏有效的提升措施;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有待改进;物理学习中学生能力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高中物理教学调查结果,提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一是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分解能力培养目标,推进能力培养的课堂落实;三是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有效提升学生能力。综合运用提出的能力培养策略,选取高中物理中《向心力》和《质点与参考系》两个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说明能力培养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本文探索了新高考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希望对新高考试点省市高中物理一线教学工作者有一些帮助,对全国即将启动新高考的省市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引导他们进行更加有效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论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3+1”自主情智中学物理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确立物理学科育人的思想理论体系机制
二、围绕“3+1”物理教学学科模式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主体性观点和实践性观点。
三、聚焦课堂体现“五性”落实“两核”
四、打造充满活力教学的“五力”课堂
    1. 课堂教学——做“道德力”的构建者
    2、课堂教学——激发情境“学习力”引领者
    3. 课堂教学——-做“创新力”开发者
    4. 课堂教学——做“实践力”的践行者
    5. 课堂教学——做“创”文化的引航者
五、“3+1”课堂教学五特征
    1. 课堂教学——做“以学为本”先行者
    2. 课堂教学——做“育情”的培育者
    3. 课堂教学——做“育智”的开发者
    4. 课堂教学——做“美”培育者
    5. 课堂教学——做“培思”践行者
六.课堂教学四要义
    1. 做“两主”指引者
    2. 做“育格”塑造者
    3. 创“育力”培养者
    4. 课堂教学——创造思想的引领者
七、管理体系
    1. 课程管理体系
    2. 教学管理体系

(2)SOLO分类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发展趋势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假设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六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教学
        二、教学设计
    第二节 相关理论探讨
        一、布卢姆分类学理论
        二、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四、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五、SOLO分类理论
第三章 SOLO分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应用
    第一节 利用SOLO分类理论分析物理教材
    第二节 利用SOLO分类理论评价学生物理学情
    第三节 利用SOLO分类理论制定物理教学起点
    第四节 利用SOLO分类理论确定物理教学目标
    第五节 利用SOLO分类理论选择物理教学方法
    第六节 利用SOLO分类理论优化课堂提问方式
    第七节 SOLO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第四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七、学情评价
    第二节 物理前测试题
        一、物理前测试题编制
        二、前测试题评分标准划分
    第三节 物理后测试题
        一、后测试题编制
        二、后测试题评分标准划分
第五章 SOLO分类理论指导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第一节 教学研究实施地概况
    第二节 实验被试样本的选取
    第三节 实验具体模式
        一、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二、实验变量
        三、实验模式构建
    第四节 实验工具
    第五节 实验过程
    第六节 实验数据分析
    第七节 实验总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实验统计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三、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问题与主问题
        二、 “问题引领式”教学
        三、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
    第二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体系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问题教学理论
        三、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第三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以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作为主问题
        二、主张教师在后的课堂教学
        三、将生成和再创造作为学习发生的标志
    第四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价值探究
        一、保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
        二、突出课堂教学的主线
        三、促进学生的生成性学习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五节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第三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问题情境性和导学原则
        二、学习深度性原则
        三、教学有效性原则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流程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第三节 主问题的设计
        一、主问题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主问题应具有主导性
        (二)主问题应具有开放性
        (三)主问题应具有整体性
        二、主问题设计的方法
        (一)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主问题
        (二)依据教学重难点设计主问题
        (三)依据学生实际设计主问题
        (四)依据原始物理问题设计主问题
    第四节 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必要性
        二、教学设计评价的实施
        (一)评价对象和目标
        (二)评价工具及分析
        (三)评价者
第四章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第一节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一、物理概念教学流程
        二、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三、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量化评价
        (二)质性评价
    第二节 高中物理规律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一、物理规律教学流程
        二、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课堂反馈反思教学设计
        三、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量化评价
        (二)质性评价
    第三节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案例和评价
        一、物理实验教学流程
        二、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和学情
        (二)依托目标设计主问题
        (三)指向问题构建探究课堂
        (四)根据反馈反思教学实践
        三、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量化评价
        (二)质性评价
第五章 总结、反思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反思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不能止步
        二、“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不能局限于单一学科
参考文献
附录A CTDES评价指标及详细说明
附录B CTDES评分细则举例
附录C 《波的形成》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附录D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附录E 《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分值汇总表
附录F “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评价指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高二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现状及培养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社会背景对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新课程改革及考试的要求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科学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科学思维能力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研究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一、思维
        二、科学思维
        三、物理科学思维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论
        二、终身教育理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章 高二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高二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调查分析
        一、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二、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第二节 教师的科学思维教学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一、教师调查问卷设计
        二、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第三节 高二物理科学思维能力教学现状调查结论
        一、学生调查结论
        二、教师调查结论
第四章 提升高二年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学生层面
        一、学生课下活动
        二、学生课上学习
    第二节 教师层面
        一、教师课下准备
        二、教师课上授课
第五章 教学案例
    第一节 “楞次定律”实验课教学案例
        一、课前准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评价
    第二节 “碰撞问题”习题课教学案例
        一、课前准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评价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
        二、解决方法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作业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1.1.2 改革物理作业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高阶思维能力研究现状
        1.3.2 作业研究现状
        1.3.3 总结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作业与物理作业
        2.1.2 高阶思维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高阶学习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2.3 问题教学理论
        2.2.4 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作业中高阶思维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研究目的与对象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编制
        3.2.1 问卷的编制
        3.2.2 问卷信效度检测
        3.2.3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3.3 研究结果分析与归纳
        3.3.1 学生物理作业现状分析
        3.3.2 相关性检验
        3.3.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3.4 调查总结
第四章 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作业优化策略
    4.1 以培养决策能力为出发点
        4.1.1 关注生活情境,回归问题本质
        4.1.2 进行模型建构,培养整合能力
        4.1.3 进行题目变式,发展迁移能力
    4.2 以培养问题求解能力为出发点
        4.2.1 通过观察赏析,拓展思维广度
        4.2.2 组织方案策划,小组合作完成
        4.2.3 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4.3 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出发点
        4.3.1 进行解法辨析,明确本质意义
        4.3.2 积极进行辩论,延展批判思维
        4.3.3 制作错题笔记,进行自我调节
    4.4 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出发点
        4.4.1 设计多解作业,进行思维构建
        4.4.2 进行头脑写作,培养发散思维
        4.4.3 布置研究课题,进行系统产出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的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施课程思政有助于深化物理课程改革
        1.1.2 实施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师思政工作水平
        1.1.3 实施课程思政有效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研究
        1.4.2 关于课程思政价值的研究
        1.4.3 关于课程思政必要性的研究
        1.4.4 关于课程思政原则的研究
        1.4.5 关于课程思政路径的研究
        1.4.6 研究述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课程思政
    2.2 理论基础
        2.2.1 杜威的道德教育论
        2.2.2 社会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理性审视
    3.1 课程思政的内涵
        3.1.1 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
        3.1.2 课程思政的基本特征
    3.2 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析
        3.2.1 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3.2.2 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3.2.3 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看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
        3.2.4 高中物理课程思政元素结构图谱
    3.3 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3.1 课程思政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3.2 课程思政在物理概念教学和物理规律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3.3 课程思政在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的显现方式
    3.4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影响因素
        3.4.1 实施对象的感知价值
        3.4.2 课程内容的呈现质量
        3.4.3 授课方式的推陈出新
        3.4.4 社会环境的榜样影响
        3.4.5 实施主体的传道素养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4.1 高中物理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的原则
        4.1.1 内容开发特色性原则
        4.1.2 元素融入有机性原则
        4.1.3 教学过程以人为本原则
    4.2 路径一“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4.2.1 “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4.2.2 “核心概念剖析+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4.2.3 典型案例设计:以“运动的描述”一章为例
    4.3 路径二“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4.3.1 “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4.3.2 “情景习题编制+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4.3.3 典型习题设计:以“相互作用”为例
    4.4 路径三“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的路径设置
        4.4.1 “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路径的理论支撑
        4.4.2 “科学思维渗透+思政要素”路径的基本设置
        4.4.3 典型案例设计:《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第五章 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路径实践研究
    5.1 实验研究设计
        5.1.1 路径选取及应用说明
        5.1.2 研究目的
        5.1.3 研究假设
        5.1.4 研究变量
        5.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5.1.6 实验测量工具
    5.2 问卷的编制
        5.2.1 问卷编制的依据
        5.2.2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思政素质问卷》的编制
        5.2.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3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5.3.1 实验过程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3.3 实验结论与反思
    5.4 教学建议
        5.4.1 增强思政情景创设环节的描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5.4.2 鼓励展示思维环节的主动表达,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
        5.4.3 加深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本质联系,发挥升华环节的思政效用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思政素质问卷
    附录二 后测习题作业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建构主义下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概念界定
        (一)支架概念界定
        (二)支架教学概念的界定
第三章 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搭建支架
    二、进入情境
    三、独立探索
    四、协作学习
    五、效果评价
第四章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应性的研究
        (一)支架式教学符合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
        (二)支架式教学符合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
        (三)支架式教学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
        (四)支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对物理教师的要求
        (一)教师访谈调查实施
        (二)教师访谈内容整理
        (三)调查结论
        (四)支架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三、支架式教学对学生能否积极参与的调查研究
        (一)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五章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中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案例一“自由落体运动”
        (一)选定课题
        (二)实施对象
        (三)实施时间
        (四)学前调查
        (五)教学设计思路
        (六)物理核心素养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
        (八)教学过程
        (九)案例评价
    二、教学案例二“牛顿第二定律”
        (一)选定课题
        (二)实施对象
        (三)实施时间
        (四)学前调查
        (五)教学设计思路
        (六)物理核心素养
        (七)教学重难点
        (八)教学过程
        (九)案例评价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结论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当前教育模式普遍不满意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支架式教学创建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当前的课堂适宜采取支架式教学模式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在理论方面
        (二)在教育实践方面
        (三)在样本数量和层次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支架式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2.1 理论基础
        2.1.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2.1.2 库恩科学发展理论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4 孟克与奥斯本的教学过程模式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物理学史
        2.2.2 核心素养
        2.2.3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章 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学史的现状调查及效果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及访谈内容的设计
    3.4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情况分析
        3.4.1 学生对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感受
        3.4.2 教师对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认识
        3.4.3 调查结论
第四章 物理学史有效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分析
    4.1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的原则
    4.2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4.2.1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物理观念的策略
        4.2.2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思维的策略
        4.2.3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探究的策略
        4.2.4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策略
    4.3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策略
        4.3.1 课前准备策略
        4.3.2 课堂实施策略
        4.3.3 课后评价策略
第五章 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学的案例及分析
    5.1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学案例
        5.1.1 课前准备
        5.1.2 课堂实施
        5.1.3 课后评价
    5.2 《库仑定律》教学案例
        5.2.1 课前准备
        5.2.2 课堂实施
        5.2.3 课后评价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情况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B 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情况调查(教师访谈)
附录C 教学案例收集的物理学史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培养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标要求
        1.1.2 教学现状
        1.1.3 教学需要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证据
        2.1.2 证据意识
        2.1.3 物理证据意识
    2.2 物理证据来源
        2.2.1 来源于物理实验现象
        2.2.2 来源于物理历史资料
        2.2.3 来源于自然科学现象
        2.2.4 来源于生活常识经验
        2.2.5 来源于学科高速发展
    2.3 物理证据分类
        2.3.1 物理实物
        2.3.2 物理理论
        2.3.3 物理模型
        2.3.4 实验数据
        2.3.5 实验现象
        2.3.6 物理学史
        2.3.7 物理资料
    2.4 证据意识水平的划分
    2.5 不同课型中如何培养学生证据意识
        2.5.1 证据意识下的物理概念教学
        2.5.2 证据意识下的物理规律教学
        2.5.3 证据意识下的物理习题教学
        2.5.4 证据意识下的物理复习教学
    2.6 理论基础
        2.6.1 建构主义理论
        2.6.2 发现学习理论
第三章 学生证据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3.1 问卷的编制
        3.1.1 调查目的
        3.1.2 问卷维度
    3.2 调查方案
        3.2.1 对象选择
        3.2.2 方案设计
    3.3 调查过程的说明
    3.4 调查分析及结论
        3.4.1 调查分析
        3.4.2 调查结论
第四章 教师对学生证据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4.1 访谈提纲的编制
        4.1.1 访谈目的
        4.1.2 访谈维度
    4.2 访谈方案的设计
        4.2.1 对象选择
        4.2.2 方案设计
    4.3 访谈的实施过程
    4.4 访谈结果及分析
        4.4.1 教师证据意识访谈记录
        4.4.2 教师培养证据意识情况
        4.4.3 教师证据意识访谈分析
第五章 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
    5.1 挖掘课程资源以丰富学生物理证据种类
    5.2 树立科学态度以引导学生证据意识发展
    5.3 适当分层引导以提升学生分析证据能力
    5.4 有效利用探究活动以强化学生证据意识
    5.5 发挥评价功能以促进学生树立证据意识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10)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新一轮高考改革能力取向更加显着
        (二)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主要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加德纳的理解教育理论
        (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第三章 新高考能力培养要求分析
    一、新高考相关政策及其能力要点
        (一)基于能力培养的政策分析
        (二)政策中的能力核心要点整合与凝练
    二、《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分析
        (一)《考试说明》中的能力要求分析
        (二)《考试说明》能力要点凝练
    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分析
    四、《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分析
    五、新高考能力培养要求核心要点凝练与内涵分析
        (一)能力要求核心要点凝练
        (二)能力要点内涵分析
第四章 能力培养目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问卷设计
        (一)教师问卷
        (二)学生问卷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问卷的分析
        (二)学生问卷的分析
    四、调查结论
        (一)教师教学观念更新不够透彻,未能顺应新高考能力取向
        (二)学生能力提升意识不足,主动性不强
        (三)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落实比较难,缺乏有效的提升措施
        (四)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有待改进
        (五)物理学习中学生能力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五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分解能力培养目标,推进能力培养的课堂落实
        (一)有效介入能力目标
        (二)分解能力目标
    三、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有效提升学生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过程,提高理解能力
        (二)加强思维训练,增强论证意识,提升推理论证能力
        (三)增强简化意识,善于抽象类比,培养模型建构能力
        (四)鼓励独立思考,引导发散思维,推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激发学习兴趣,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第六章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一、《向心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设计评析
    二、《质点与参考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设计评析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论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3+1”自主情智中学物理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A]. 王春山. 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1
  • [2]SOLO分类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罗倩.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主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 李月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高二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现状及培养建议[D]. 李福顺.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作业优化策略研究[D]. 王敏. 延安大学, 2021(11)
  • [6]课程思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路径研究[D]. 李培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7]建构主义下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 闫淑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8]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学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 汪良俊. 延安大学, 2021(11)
  • [9]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培养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 田散叶.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10]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 努尔艾力·阿卜杜外力. 喀什大学, 2021(07)

标签:;  ;  ;  ;  ;  

论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