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及其常见栽培品种

蕨类植物及其常见栽培品种

一、蕨类植物及其常见栽培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张薇[1](2020)在《两种观赏蕨类的快繁与配子体形态发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观赏蕨类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凭借其青翠的叶色、清丽的叶姿,以及耐阴多样的生态适应性,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瘤蕨(Phymatosorus scolopendria(Burm.)Pic.Serm.)与星蕨(Microsorum punctatum(Linn.)Copel.)为试验材料,通过孢子无菌培养与常规孢子体诱导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瘤蕨与星蕨的快速繁殖体系,旨在为其大规模繁殖、保护和利用奠定实验与技术基础,并为其他观赏蕨类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瘤蕨与星蕨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形态发育的整个过程,为蕨类植物形态分类学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瘤蕨孢子为外植体,进行孢子的无菌培养:孢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4MS+10 g·L-1蔗糖,最适pH为7.08.0;原叶体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无糖培养基,添加0.5 mg·L-1KT或NAA可有效促进原叶体增殖;孢子体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无糖培养基。采用不完全组织培养的方式,孢子体诱导时间缩短,诱导率提高,孢子体常规诱导的最适基质为黑土:珍珠岩=1:1,诱导率可达100%。采用Knauss不完全组织培养法,瘤蕨原叶体碎片能发育成完整原叶体,并形成孢子体,此法大大节省工作量,但孢子体形成时间不齐。2.以星蕨孢子为外植体,进行孢子的无菌培养:孢子使用4%NaClO溶液消毒的最佳时长为3 min,孢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10 g·L-1蔗糖,最适pH为7.08.0;原叶体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20 g·L-1蔗糖,添加0.5 mg·L-1NAA可有效促进原叶体增殖;孢子体在无菌条件下较难诱导。采用不完全组织培养的方式可成功诱导出星蕨孢子体,最适基质为泥炭土:河沙=2:1。3.瘤蕨孢子萌发类型为密穗蕨型(Anemia-type),原叶体发育类型为槲蕨型(Drynaria-type),毛状体类型包括乳头状单细胞毛状体和多细胞分枝毛状体,着生于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星蕨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类型为槲蕨型,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着生乳头状单细胞毛状体和多细胞分枝毛状体,数量较少。

方晨[2](2020)在《不同观察方式下的花粉形态变化幅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粉是种子植物的雄配子体,花粉形态研究是孢粉学的核心内容。目前观察花粉形态的仪器以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为主,但是传统的观察方法需经各类试剂处理,会造成记录的花粉形态失真,因此花粉自然生活态的观察和记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随着显微镜技术的不断革新,冷冻扫描电镜技术可以对样品进行超低温处理后观察,处理过程对含水量大的生物样品所造成的形态变化影响极小。本研究以冷冻扫描电镜为主要研究方法记录花粉的自然形态,结合前人的历史观察数据,考察花粉在不同观察方法下的形态变化规律。共观察了99种被子植物的花粉,并补充了酒精处理、吸水干燥复水实验,对花粉的形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花粉经过不同的方法处理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变化,这种变化受实验条件的影响,也与花粉自身的萌发口类型有关。以冷冻扫描电镜观察数据为基准,发现醋酸酐分解法、干燥花粉镀膜法、新鲜花粉直接镀膜法等观察方式下,花粉总体形态变化多数呈现出极轴减小、P/E值减小的规律,醋酸酐分解法、干燥花粉镀膜法、新鲜花粉直接镀膜法、酒精处理等造成的花粉形态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变化幅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态的变化幅度同时也受到花粉自身含水量的影响。从萌发口类型看,散(无萌发孔)型花粉形态最为稳定。2.从系统分类学角度看,在冷冻电镜以外其他方式处理下蔷薇类分支的花粉通常极轴、赤道轴均减小,菊类分支的花粉通常极轴减小、赤道轴增大,但木兰类分支及单子叶植物的花粉通常极轴增大、赤道轴减小。3.传统文献中记录的花粉形态多数情况下明显偏离于其自然形态,可能影响相关数据在分类学中的应用价值。利用冷冻电镜下观察到的自然花粉形态数据重复玉兰属下的8个物种的聚类分析,发现与前人利用常规干燥花粉镀膜法的聚类结果不一致,支持新近由夏念和提出的观点,即将该8个玉兰属植物划分为玉兰组(sect.Yulania)和紫玉兰组(sect.Tulipastrum),证实了玉兰属自然花粉形态数据具有较大分类学参考价值,为花粉形态分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4.不同的花粉观察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孢粉学研究中应充分发挥相关方法的各自的优势,可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环境,选用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以利于从花粉形态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杨建辉[3](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王清隆,汤欢,王祝年,羊青,李英英[4](2019)在《西沙群岛维管植物资料增补(Ⅰ)》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5、6月份对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石岛、赵述岛、西沙洲、南沙洲、中沙洲、北沙洲、北岛、中岛和南岛共10个岛屿的植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考察、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文献查阅,共记录西沙群岛维管植物90科406种,确定西沙群岛未记录野生维管植物52种,新归化植物10种,新增栽培植物87种,隶属于59科130属,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物标本室ATCH。西沙群岛原记录维管植物398种,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植物标本进行统计,西沙群岛维管植物共计101科352属543种,其中野生植物292种,栽培植物251种。此研究为西沙群岛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杨旭[5](2019)在《厚朴天然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文中认为物种的遗传变异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反应了进化历史上的一些特殊事件。对物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研究,是探讨生物适应、物种形成及进化机制的基础,也是保护生物学的核心。空间遗传结构是影响种群短期进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空间遗传格局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物种的进化历程并确定其保护单元,从而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厚朴(Houpo?a officinalis(Rehder&E.H.Wilson)N.H.Xia&C.Y.Wu.)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其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被列为我国Ⅱ级保护植物。本研究利用自行开发的厚朴EST-SSR引物,对覆盖厚朴全分布区的14个天然种群336个个体进行研究,分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基因流、遗传分化,及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同时,以浙江遂昌厚朴天然种群为样本群体,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布格局,空间遗传结构以及有效的花粉与种子散布距离。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致濒原因,进而提出厚朴遗传资源的保护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厚朴自然种群现状与分布厚朴主要分布于北纬22 38′34 59′,东经98°31′121°18′。虽然厚朴标本记录分布很广,但野外调查显示,由于生境的破坏和人为的过度砍伐,野生厚朴种群正在逐渐缩小和消失,群落衰败和逆向演替,种群严重更新不良,这种现象在非保护区更为严重。厚朴转录组测序与SSR分子标记开发采用Illumina-Solexa测序技术,获得厚朴的转录组序列109526条,平均序列长度为1023 bp。经过和蛋白数据库NR、Swiss-Prot、GO、KOG和KEGG五个数据库比对,分别有60361、39942、65535、51351和27310条序列被注释。对厚朴转录组信息进行大通量SSR位点的发掘,发现含SSRs的序列25925条,共27721个SSRs,SSR出现的频率为23.67%。厚朴转录组共发现374种碱基重复模式,CT/GA和AG/TC为主要的双碱基重复基序,AGA/TCT和AAG/TTC为主要的三碱基重复基序。随机挑选180对SSR引物在14个厚朴基因型中进行扩增,104对引物扩增出清晰的条带,其中,21对引物有多态性扩增。厚朴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选择12对多态性EST-SSR引物对14个厚朴天然种群336个个体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分析天然种群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现有厚朴种群中蕴含着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高度的遗传分化及低水平的基因流(He=0.600,Fst=0.327,Nm=0.515)。14个种群大致可分为中部、东部和西部3个群体。不同群体间历史基因流较低且不对称。厚朴种群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间无显着相关性(r=0.052,p=0.330)。Bottleneck分析结果显示,云南腾冲、贵州黎平、浙江遂昌3个种群历史上经历过显着的瓶颈事件,其余11个种群未检测到显着的瓶颈效应。浙江遂昌厚朴天然种群动态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表明,遂昌厚朴种群在幼苗及幼树进入林冠层阶段死亡率较高。种群时序预测显示幼龄株数不足,老龄个体逐渐增多,表明该种群属衰退型种群,且衰退状况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甚至有灭绝的危险。该种群植株在小尺度下(2550 m2)符合泊松分布,而当尺度增大时,种群逐渐趋于聚集分布。浙江遂昌厚朴天然种群空间遗传结构遂昌厚朴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e=0.78),不同年龄植株的遗传多样性无显着差异(P>0.05)。种群中大部分位点显着地偏离了哈迪-温伯格平衡,固定指数F=0.685,观测杂合度显着低于期望杂合度,各年龄段植株都存在极高的自交率(Fis=0.810.86),种群中存在明显的杂合子不足。种群内个体在空间距离<100 m时存在显着的正空间遗传结构,在300450 m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空间遗传结构,在其他空间范围内不存在显着的空间遗传结构,表明种群在空间上已呈现斑块状的分布格局。GeneAlex软件及亲本分析的结果显示,该种群种子流范围为2.7627.4 m,花粉流范围为0171.7 m,基因流的范围为3.91639.04 m。上述结果表明,生境片断化已造成厚朴种群的近交衰退,并对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和基因流造成影响。厚朴濒危机制与保护策略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从厚朴的更新障碍、遗传多样性、种群特征、空间遗传结构、基因流等方面分析了其致濒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包括:(1)禁止对成年树木的砍伐和对幼苗的挖掘,抑制厚朴生境的进一步恶化,以维持有效的种群规模。(2)采取“抑制非目的树种、促进种群更新”的方法,为种子萌芽和幼苗的生长及幼树进入林冠层创造适宜的条件。(3)厚朴种群已分化为西部、中部和东部群体,不同群体应作为独立的进化显着单元进行保护。(4)为提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可采用迁地保护的方法,将不同自然群体间的个体进行移植,并采取人工辅助手段促进基因间的交流。以上措施应在遗传同质区间进行。(5)保护和放养传粉昆虫,以增加种群的花粉流;保护传播种子的鸟类及其生存的环境,以增加种群的种子流。

孙大江[6](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提出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周柳[7](2019)在《湖南省重要农业野生植物及数据库构建》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锐减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随着气候变化和大地生态系统不稳定性的出现,特别是由于生境破坏及资源过度利用等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人们深感忧虑。在此背景下,作为植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野生植物,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确保新千年粮食安全的关键资源,因而备受关注。湖南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境内各种生物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境内植物区系复杂多样,蕴藏着丰富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是我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严重滞后,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调查研究成果,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构建亦属空白。因此,开展湖南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构建湖南省农业野生植物数据库,无论对摸清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家底,特别是查清其种类、分布及生存状况,为我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还是对深化我省农业野生植物多样性及价值的认识,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种类组成研究表明,湖南省有重要农业野生植物819种(含种下单位,下同),隶属127科,392属。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14种,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的44种,湖南特有、特色农业野生植物37种。含种类数目较多位列前五位的科分别是:兰科Orchidaceae、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禾本科Gramineae和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2.生长型、生活型、分布格局及保护价值湖南重要农业野生植物的生长型以草本植物居多,有433种,占总数的52.87%。生活型以隐芽植物居多,有204种,占总数的24.91%。分布格局中以湘南、湘西及湘东山地所含种类较多,相对而言,以湘北洞庭湖区及湘中、湘东丘陵区种类较少。保护价值及用途中,以绿化、观赏植物种类最多,共有326种,占总数的39.80%,其次是食用植物种类较多,共有298种,占总数的36.38%。3.濒危性特征对湖南重要农业野生植物的受威胁状况(濒危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819种湖南重要农业野生植物中受威胁的种类有314种(极危57种,濒危103种,易危154种),占总数的38.34%。接近受威胁的种类(近危)有141种,占总数的17.22%;无危的种类有351种,占总数的42.86%。4.湖南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构建构建了湖南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该库包括物种数据库、词条检索、分布点检索、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管理5大功能模块及各模块的子库,包含约26万字字符信息、数据信息、地理信息和图片信息等,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储量大等特点。通过该数据库可以不断上传或更新本省农业野生植物调查研究的相关数据、信息和成果,为湖南省有关主管部门实现对全省农业野生植物信息在线查询与监管,最终实现信息开放与共享。5.湖南省农业野生植物区系新发现本研究发现湖南省农业野生植物新种1个,即:长萼报春苣苔Primulina longiloba L.Zhou&J.Tian。新纪录种6个,即:金柑Fortunella japonica、封怀凤仙花Impatiens fenghwaiana、平坝凤仙花Impatiens ganpiuana、弯管马铃苣香 Oreocharis curvituba、莲花卷瓣兰Bulbophyllum hirundinis、中华叉柱兰Cheirostylis chinensis。珍稀濒危农业野生植物新居群2个,即:粗梗水蕨Ceratopterispteridoides和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居群。

尹子丽[8](2018)在《云南骨碎补类植物鉴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骨碎补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具补肾强骨、续筋止痛之功效,是多种骨伤科中药制剂的主要组成药材。《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为骨碎补的基源植物。除药典收载品种外,多种药用蕨类植物因形态、药材的功效主治与骨碎补相似、全国各地又普存同名异物、地区性习惯用药、人为掺假等原因,导致市场上作为骨碎补入药的来源植物较多,严重影响中药骨碎补的质量和用药安全。本文针对骨碎补地方习用品种和混淆品种较多,且多集中分布于云南的特点,在本草考证的基础上,通过骨碎补资源在云南的分布、市售品种及民族民间应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整理出云南各地骨碎补的混淆品,并基于其形态学、DNA条形码和矿质元素不同鉴别方法对云南地区骨碎补类植物进行系统的鉴别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地区作骨碎补入药有槲蕨科(Drynariaceae)、骨碎补科(Davalliaceae)和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3科13属27种植物。其中,中华槲蕨Drynaria sinica和大叶骨碎补Davallia formosana作为骨碎补地方习用药材;石莲姜槲蕨Drynaria propinqua、川滇槲蕨Drynaria delavayi、膜叶星蕨Microsorum membranaceum、崖姜蕨Pseudodrynaria coronans、圆盖阴石蕨Humata tyermanni、光亮瘤蕨Phymatosorus cuspidatus和紫柄假瘤蕨Phymatopteris crenatopinnata是骨碎补的主要混淆品种;其它多为各地药材集市和当地药农及草医等出售或应用的混淆品。2.骨碎补类植物形态学的鉴别点主要为根茎断面分体中柱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其次为叶柄分体中柱、孢子表面纹饰、鳞片边缘、药材形状和断面颜色。药材鉴别以断面颜色及其分体中柱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为主要鉴别点。骨碎补类植物鳞片大小和筛孔类型、叶型、叶表皮细胞、孢子囊群、根茎大小等特征在骨碎补类植物科间鉴别明显;鳞片的形状和尖部、孢子囊群在骨碎补类植物属间有鉴别点;叶序、叶片质地、叶表皮形态、粉末显微特征、根茎颜色和气味及质地等特征在骨碎补类植物科、属、种中均没有显着的鉴别规律或鉴别点,不适合作为骨碎补类植物的形态鉴别依据。3.候选序列trnL-F、matK、ITS2和rps4片段在云南骨碎补类植物中通用性较差,不适合作为骨碎补类植物鉴别的DNA条形码。根据骨碎补类物种鉴定率结果,推荐rps4-trnS为鉴别骨碎补类植物的首选DNA片段,atpB-rbcL作为补充片段。组合片段以atpB+rbcL+psbA-trnH、atpB+rbcL+rps4-trnS和atpB+rbcL+psbA-trnH+rps4-trnS物种分辨率最高(84%),鉴于DNA条形码快速、高效的要求考虑,建议组合片段选用鉴定率较高的两个片段atpB+rps4-trn S组合(80%)。4.矿质元素含量不能明显区分骨碎补类植物,但均以Ca含量最高,其次是K、Mg、P、Fe、Mn,且富含的矿质元素没有集中在一个种或是一个科、属,而是分布于不同的科和属,这类含量高的元素可能与骨碎补类植物均治疗骨伤科类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矿质元素含量的高低显示与骨碎补类植物的产地、生产和种植方式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本论文厘清了云南地区使用的骨碎补品种,为骨碎补药材的质量控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并系统地研究分析了云南骨碎补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筛选出适合鉴别的DNA条形码,为骨碎补类植物提供了形态学和分子鉴别依据;同时揭示了骨碎补类植物含量较高的矿质元素较相似,为骨伤科药进一步开发与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赵红艳[9](2017)在《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湿地植物是湿地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除了能给人类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外,在保护环境、促淤造陆、调节气候、降解污染、遗传多样性研究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水禽栖息地,随着对于水禽相关研究的深入,湿地植物成为鸟类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以湿地植物群落为主的景观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及人们对湿地认识的片面性,对湿地的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日益加剧,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部分丧失、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衰退,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制约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从科研价值、环保价值、经济价值或社会效应而言,湿地的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都有待于系统及全面的研究。选择适用的湿地植物是退化湿地恢复的关键途径。湿地植物区系的研究可为生态恢复中工程物种的选择、群落合理配置和恢复指标的确立等提供科学依据,是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基础。本文采用野外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中国湿地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种类数量:经过调查统计分析,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共有149科580属2501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22科29属73种,裸子植物3科5属8种,被子植物124科546属2420种,包括单子叶植物35科192属963种,双子叶植物89科354属1457种,野生的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有231 1种。中国湿地外来维管束植物有189种,隶属47科93属,其中睡莲科种类最多,占12.16%;有意引入的种类有167种,无意引入的种类有22种,美洲是中国外来入侵种的主要来源地。中国重点保护湿地植物现已知的种类有29科45属74种,其中被列入国际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有3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11种,二级保护植物有20种。2.优势科属: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中优势科、属十分明显,优势科占到总科数的22%,但是属数占到了总属数的60%,种数更是占到了90%,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中优势属占到了总属数的22.41%,但是所含种数占到了总种数的69.8%,由此可见,科和属的优势现象非常明显。3.生活型:生活型是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其中乔木、灌木、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分别有76、154、565、9和1697种,分别占总种数的3.04%、6.16%、22.6%、0.36%和 67.85%。4.生态类型:生态类型是以湿生植物为主,半湿生植物、湿生植物、两栖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分别有488、1482、44、154、246和59种,各占总种数的 19.5%、59.26%、1.76%、6.16%、9.84%和 2.36%。5.区系特点: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成分类型复杂,科的分布区有8个类型7个亚型,其中热带分布科有61科,占总科数的42.96%,温带分布科有25科,占总科数的17.61%,从科级水平看,热带成分的科数占明显优势,热带亲缘关系明显;属的分布区有14个类型和27个亚型,其中热带分布属有241属,占总属数的44.46%,温带分布属有210属,占总属数的38.75%;中国特有属有13属,占总属数的2.94%,从属级水平看,分布类型多样,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世界植物区系有着丰富的地理联系;以热带性质分布和温带性质分布为主体,热带成分的属数略占优势,本区系在发展过程中与热带植物区系和温带植物区系的关系最为密切,高比例的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表明了本区系的亚热带性质和过渡性。6.保护管理: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资源丰富,由于人类的过度采伐、开垦、采收、生活污水的排放等使湿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一些种类的利用如果超过植物本身或者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将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有物种灭绝的风险。我们在资源的开发上要做到科学合理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栽培引种方面需要谨慎,以免造成入侵,同时还要完善湿地保护区,吸收相关专业管理人才,完善科研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

张利[10](2016)在《马鞍山市植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植物多样性逐渐下降,植物多样性的分布、组成和空间格局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植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城市园林生态功能是否完善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人居舒适度好坏的重要指标。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不仅可以提高生活生态环境质量,更为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而言,在城市范围内对植物多样性进行的保护规划和实施手段,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想要长远的发展,离不开合理可行的规划,对其上位规划的稳定进行和景观丰富度的多样化也提供了可靠的实践保证。马鞍山横跨长江、与南京接壤,曾为六朝畿辅、十代京畿,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的美称。本文以马鞍山城市野生植物与栽培植物为研究对象,在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资源植物学及保护生物学方法,研究并分析了马鞍山城市种子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科属地理成分、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马鞍山城市植物的现状,同时通过这四个层次分析建立植物多样性指数评价体系,进而对马鞍山市城市植物的多样性现状进行比较探讨。以此揭示马鞍山市城市植物多样性现状现存的各种生态问题,而后在分析了解现存问题的前提下,对马鞍山市城市植物多样性进行保护规划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马鞍山市森林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马鞍山境内现共有维管束植物167科、642属、1442种,其中蕨类植物15科、14属、15种,裸子植物9科、25属、84种,被子植物143科、603属、1343种,马鞍山市拥有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植物14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5种,如银杏、水杉、中华水韭、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6种,如金钱松、马褂木、厚朴、凹叶厚朴、毛红椿、喜树等;属于安徽省级保护的有3种,如杜仲、青檀、榉树,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一般。(2)据调查,马鞍山市中心城区现有园林绿化植物97个科,304种。木本植物70个科,共262个种。一般来说,马鞍山的观花观叶植物都是灌木绿篱为主,例如紫荆、紫薇、红花石榴、木槿、石楠、紫叶李、乐昌含笑,金丝桃、八仙花等等。马鞍山的经济林常见主要有板栗、柿子、梨、枣等等;油料类主要有油桐、乌桕、黄连木;工业原料类主要有栓皮、松脂等;药用植物种类较多,有各种中药材近500多种,主要有丹皮、半夏、明党参、桔梗、芡实、沙参、麦冬、夏枯草、紫苏、地榆、茵陈蒿、龙牙草等。(3)马鞍山现有的市区内道路绿化呈现“绿色”现象,市区内道路绿化单调,例如马鞍山市内各大主干道,都选用了速生树香樟作为基调绿化树种,香樟易成活易生长易成林,相对其他行道树而言,价格便宜,绿化效果佳。自然成了争相选用的树种,但是考虑到城市的特色性,还应该增加另外一些常用的行道树,不能“千城一面”,其它植物树种也只有龙柏、悬铃木等常见的树种。广玉兰、杜英、黄山栾树等虽有部分种植,但不呈规模。(4)各类树种的数量比例失衡。调查可知,以种类为例,马鞍山市城区的行道树中,常绿树种占18.9%,共12种,而落叶树种占80.1%,在实际调查中只有香樟和广玉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绿化规模,但是以钢城着称的马鞍山市更应注重城市的绿化养护、生态环境,更应该对城区内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合理比例做好规划。正常情况下,针对植物的生长,常绿树生长缓慢,而落叶树生长较快,针对这一特征,更要合理规划其比例,保证季相变化,群落特色,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步移景异。(5)植物景观群落类型单一、抵抗力不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最后建议在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中,应该着力于提高乡土植物植物利用,古木名木的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外来树种科学合理的驯化、构建功能更加完善的迁地保护-植物园的建立,维持复杂的城市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二、蕨类植物及其常见栽培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蕨类植物及其常见栽培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观赏蕨类的快繁与配子体形态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表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观赏蕨类简介
        1.1.1 我国观赏蕨类研究与开发利用现状
        1.1.2 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
        1.1.3 观赏蕨类的应用形式
    1.2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过程
        1.2.1 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发育
        1.2.2 配子体的性器官分化
        1.2.3 孢子体的形成途径
    1.3 蕨类植物的繁殖技术
        1.3.1 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技术
        1.3.2 蕨类植物的无性繁殖技术
    1.4 蕨类植物的组织培养
        1.4.1 以孢子为外植体的途径
        1.4.2 以孢子体为外植体的途径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孢子消毒
        2.2.2 孢子萌发培养
        2.2.3 原叶体增殖培养
        2.2.4 孢子体的诱导
        2.2.5 幼孢苗的移栽
        2.2.6 配子体形态发育的观察
    2.3 培养条件
3 瘤蕨孢子快繁体系的建立
    3.1 瘤蕨孢子萌发
        3.1.1 不同无机盐与蔗糖浓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1.2 不同pH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2 瘤蕨原叶体增殖
        3.2.1 不同无机盐含量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3.2.2 不同蔗糖浓度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3.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3.3 瘤蕨孢子体诱导
        3.3.1 常规诱导
        3.3.2 Knauss不完全组织培养
        3.3.3 无菌诱导
    3.4 讨论
4 星蕨孢子快繁体系的建立
    4.1 星蕨孢子萌发
        4.1.1 不同消毒方式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4.1.2 不同无机盐与蔗糖浓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4.1.3 不同pH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4.2 星蕨原叶体增殖
        4.2.1 不同无机盐含量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4.2.2 不同蔗糖浓度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4.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原叶体增殖的影响
    4.3 星蕨孢子体诱导
    4.4 讨论
        4.4.1 孢子萌发
        4.4.2 原叶体增殖
5 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5.1 瘤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5.1.1 孢子及孢子萌发
        5.1.2 丝状体
        5.1.3 片状体
        5.1.4 原叶体
        5.1.5 性器官
        5.1.6 毛状体
        5.1.7 假根
    5.2 星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5.2.1 孢子及孢子萌发
        5.2.2 丝状体
        5.2.3 片状体
        5.2.4 原叶体
        5.2.5 性器官
        5.2.6 毛状体
        5.2.7 假根
    5.3 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不同观察方式下的花粉形态变化幅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孢粉及孢粉学研究概况
        1.1.1 植物的孢子与花粉
        1.1.1.1 花粉的极性和对称性
        1.1.1.2 花粉的形状和大小
        1.1.1.3 花粉的萌发孔
        1.1.1.4 花粉壁的纹饰
        1.1.2 孢粉学研究概况
        1.1.2.1 国外孢粉学研究进展
        1.1.2.2 国内孢粉学研究进展
        1.1.2.3 孢粉形态的研究技术发展历程
    1.2 花粉形态研究的常规技术简介
        1.2.1 光镜下的花粉研究技术
        1.2.2 常规扫描电镜下的花粉研究技术
    1.3 冷冻扫描电镜技术简介
        1.3.1 冷冻扫描电镜技术的特点及原理
        1.3.2 冷冻扫描电镜技术的发展历程
        1.3.3 冷冻扫描电镜技术在生物材料上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
2 不同观察方式下花粉形态变化观察
    2.1 冷冻扫描电镜观察
        2.1.1 研究材料
        2.1.2 耗材与仪器
        2.1.3 研究方法
    2.2 酒精处理后观察
        2.2.1 研究材料
        2.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3 研究方法
    2.3 吸水、干燥及复水实验
        2.3.1 研究材料
        2.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3 研究方法
    2.4 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
        2.4.1 冷冻电镜下与其他方法处理后花粉形态的差异
        2.4.1.1 观察方法与花粉形态变化间的关系
        2.4.1.2 萌发口类型与花粉形态变化间的关系
        2.4.2 酒精处理对花粉形态的影响
        2.4.3 吸水、干燥及复水对花粉形态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
    3.1 花粉形态数据在分类学中应用
    3.2 花粉形态变化的规律探讨
        3.2.1 不同研究方法对花粉形态的影响
        3.2.2 不同萌发口类型的花粉形态变化规律
        3.2.3 其他因素(花粉状态、不同居群、杂交种、多倍体)可能影响花粉形态数据的可靠性
    3.3 不同花粉观察方式的科学价值讨论
4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西沙群岛维管植物资料增补(Ⅰ)(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2 结果
3 分类群增补
    3.1 野生维管植物增补
    3.2 新归化植物
    3.3 新增栽培植物
4讨论

(5)厚朴天然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1.1.1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检测
        1.1.2 .因种群规模改变而导致的近交衰退
        1.1.3 .有效种群数量对遗传漂变的影响
        1.1.4 .杂交导致的遗传风险
        1.1.5 .濒危植物基因流的恢复
    1.2 .空间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1.2.1 空间遗传结构的种间差异
        1.2.2 空间遗传结构的年龄差异
        1.2.3 空间遗传结构的尺度差异
    1.3 生境片断化对植物遗传结构的影响
        1.3.1 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1.3.2 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空间遗传结构的影响
        1.3.3 生境片断化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 厚朴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
        1.4.1 厚朴分类学研究
        1.4.2 厚朴基因组研究进展
        1.4.3 厚朴药材分子标记鉴定技术
        1.4.4 厚朴亲缘关系研究
        1.4.5 厚朴种群遗传学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厚朴自然分布及现有野生资源状况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厚朴资源分布区域的确立
        2.1.2 厚朴天然种群的确立
        2.1.3 厚朴天然种群分布信息
        2.1.4 厚朴天然种群龄级结构及叶型特征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厚朴资源的历史分布
        2.2.2 厚朴野生资源现状
        2.2.3 厚朴天然种群的确定及种群类型
        2.2.4 厚朴主要群落类型及伴生植物
    2.3 结论与讨论
        2.3.1 厚朴天然种群分布骤减带来的威胁
        2.3.2 厚朴天然种群主要伴生树种对种群的威胁
        2.3.3 人工和天然种群混淆不清带来的威胁
第3 章.厚朴转录组特征分析及EST-SSR标记开发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RNA的提取、cDNA文库的构建及注释分析
        3.1.3 引物的开发
        3.1.4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检测及引物筛选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于Illumina平台的厚朴转录组数据的组装
        3.2.2 功能注释
        3.2.3 厚朴转录组中EST-SSR的频率及分布特点
        3.2.4 厚朴转录组SSR引物的有效性检测
    3.3 讨论
        3.3.1 厚朴转录组的发生频率及特点
        3.3.2 厚朴EST-SSR的特点
        3.3.3 厚朴SSR在 EST序列中的发生频率及特点
第4章 厚朴天然种群遗传结构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种群的HW平衡检验
        4.2.2 厚朴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
        4.2.3 基因频率在种群间的分布和变异
        4.2.4 厚朴天然种群的遗传结构
        4.2.5 厚朴种群间的遗传关系
        4.2.6 厚朴群体间基因流
        4.2.7 厚朴天然种群瓶颈效应检测
    4.3 .讨论
        4.3.1 厚朴种群遗传多样性
        4.3.2 厚朴高自交率的原因分析
        4.3.3 厚朴种群遗传结构
        4.3.4 厚朴种群遗传分化及群体间基因流
第5章 遂昌厚朴天然种群年龄结构及分布格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遂昌厚朴种群概况
        5.1.2 样方设置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厚朴群落状况
        5.2.2 厚朴种群年龄结构
        5.2.3 厚朴种群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5.2.4 厚朴种群数量动态时序预测
        5.2.5 厚朴种群不同年龄级空间分布格局
    5.3 .讨论
        5.3.1 厚朴种群年龄结构及发展趋势
        5.3.2 厚朴种群的分布格局
        5.3.3 厚朴不同种群年龄结构及分布格局的差异原因
第6章 遂昌厚朴种群空间遗传结构及当代基因流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本采集
        6.1.2 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厚朴种群不同年龄结构个体遗传多样性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3 基于GenAlex软件的厚朴基因流分析
        6.2.4 花粉传播距离
        6.2.5 遂昌厚朴种群的基因流
    6.3 讨论
        6.3.1 厚朴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6.3.2 厚朴种群空间遗传结构
        6.3.3 厚朴种群基因流
        6.3.4 片断化生境对厚朴种群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及基因流的影响
第7章 厚朴濒危原因分析及保护策略探讨
    7.1 厚朴濒危原因的分析
    7.2 厚朴遗传多样性保护策略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8.3.1 厚朴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关键基因的挖掘
        8.3.2 斑块大小对厚朴繁殖适合度的影响
        8.3.3 厚朴分子地理学的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表1 .厚朴14个种群基因位点频率

(6)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1.2.2 环境感知
        1.2.3 川西林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
        1.6.2 典型调查法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1.7 相关理论基础
        1.7.1 环境心理学
        1.7.2 景观符号学
        1.7.3 人文地理学
        1.7.4 心理物理学
        1.7.5 景观形态学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2.1.1 川西林盘概念
        2.1.2 川西林盘渊源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2.3.1 川西林盘意境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2.3.3 意境的体现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2.4.1 文化渊源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2.4.3 小结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3.2.4 根据功能划分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3.4.3 总结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4.1.1 体系内容概述
        4.1.2 体系建构依据
        4.1.3 小结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4.2.1 SD语义差异法
        4.2.2 认知地图
        4.2.3 写真投影法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4.2.5 景观图示语言
        4.2.6 景观基因图谱
        4.2.7 典型植物调查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4.3.1 体系目标
        4.3.2 体系意义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5.1 研究概述
        5.1.1 研究内容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2.1 准备阶段
        5.2.2 评定实验阶段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5.2.4 小结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3.3 小结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4.3 小结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5.5.2 色彩节奏分析
        5.5.3 图形-背景分析
        5.5.4 色彩坐标分析
        5.5.5 小结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5.6.5 小结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5.7.5 小结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5.8.2 典型植物概况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5.8.6 小结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5.9.1 入口意象
        5.9.2 建筑意象
        5.9.3 植物意象
        5.9.4 空间意象
        5.9.5 色彩意象
        5.9.6 边界意象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5.10.1 独特性
        5.10.2 整体性
        5.10.3 复合性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7)湖南省重要农业野生植物及数据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农业野生植物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湖南省农业野生植物研究概况
    1.3 农业野生植物数据库构建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湖南省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
    2.5 水文
    2.6 生物资源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及馆藏标本研究
        3.2.2 野外实地调查
        3.2.3 构建湖南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
4. 结果与分析
    4.1 湖南省重要农业野生植物调查与分析
        4.1.1 种类组成
        4.1.2 分布格局
        4.1.3 生长型和生活型
        4.1.4 保护利用价值
        4.1.5 濒危性分析
        4.1.6 湖南省农业野生植物新发现
    4.2 湖南省农业野生植物数据库构建
        4.2.1 技术路线
        4.2.2 模块结构
        4.2.3 模块功能
        4.2.4 信息录入
5. 讨论
    5.1 有关农业野生植物概念问题
    5.2 农业野生植物数据库构建相关问题
6. 结语
    6.1 结论
    6.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湖南省部分农业野生植物图片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Ⅲ 湖南省重要农业野生植物名录
致谢

(8)云南骨碎补类植物鉴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骨碎补类植物概况
    1.2 骨碎补原植物本草考证
    1.3 骨碎补用药历史沿革
    1.4 骨碎补类植物研究进展
        1.4.1 骨碎补类植物文献记载
        1.4.2 骨碎补类植物资源分布
        1.4.3 骨碎补类植物形态鉴别研究
        1.4.4 骨碎补类植物分子鉴别研究
        1.4.5 骨碎补类化学研究概况
        1.4.6 骨碎补类药理研究概况
        1.4.7 小结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云南地区骨碎补混淆品的调查研究
    2.1 调查方法
    2.2 调查结果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云南骨碎补类植物形态学鉴别研究
    3.1 植物形态鉴别研究
        3.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2 方法
        3.1.3 结果
    3.2 药材(根茎)形态鉴别研究
        3.2.1 实验材料
        3.2.2 方法
        3.2.3 结果
    3.3 鳞片形态鉴别研究
        3.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2 方法
        3.3.3 结果
    3.4 叶及叶表皮形态鉴别研究
        3.4.1 实验材料
        3.4.2 方法
        3.4.3 结果
    3.5 孢子囊及孢子形态鉴别研究
        3.5.1 实验材料
        3.5.2 方法
        3.5.3 结果
    3.6 显微鉴别研究
        3.6.1 实验材料及试剂与仪器
        3.6.2 方法
        3.6.3 结果
        3.6.3.1 根茎横切面显微鉴别
        3.6.3.2 叶柄横切面显微鉴别
        3.6.3.3 根茎粉末显微鉴别
    3.7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云南骨碎补类植物DNA条形码鉴别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试剂和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 方法
        4.2.1 总DNA提取
        4.2.2 扩增引物
        4.2.2.1 反应体系
        4.2.2.2 PCR扩增反应条件
        4.2.2.3 PCR产物琼脂凝胶电泳
        4.2.3 数据处理
        4.2.3.1 序列拼接
        4.2.3.2 序列比对
        4.2.3.3 序列变异分析
        4.2.3.4 物种鉴定能力分析
    4.3 结果
        4.3.1 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分析
        4.3.2 DNA条形码片段特征
        4.3.3 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及“barcodinggap”评估
        4.3.4 鉴定效率分析及评价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云南骨碎补类植物矿质元素分析
    5.1 实验材料及试剂与仪器
    5.2 方法
    5.3 结果
        5.3.1 标准曲线方程及相关系数
        5.3.2 各元素测定值及加样回收率
        5.3.3 骨碎补类矿质元素含量范围
        5.3.4 骨碎补类的矿质元素含量
        5.3.5 骨碎补类植物矿质元素含量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骨碎补混淆品种调查
    6.2 云南骨碎补类植物系统鉴别研究
        6.2.1 形态学鉴别
        6.2.2 DNA条形码鉴别
        6.2.3 矿质元素含量
    6.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湿地定义
    1.2 湿地植物
    1.3 中国湿地植物研究概况
第2章 中国湿地的自然条件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状况
    2.4 水文状况
    2.5 土壤状况
第3章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野外调查
        3.3.2 湿地植物种类的确定
        3.3.3 外来植物的确定
        3.3.4 重点保护湿地植物的确定
        3.3.5 生活型和生态类型的确定
        3.3.6 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确定
第4章 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组成
    4.1 种类
        4.1.1 种类数量
        4.1.2 生活型
        4.1.3 生态类型
        4.1.4 红树植物
        4.1.5 海草种类
        4.1.6 栽培种类
        4.1.7 外来种
        4.1.8 重点保护植物
    4.2 科的组成
        4.2.1 科内属的组成
        4.2.2 科内种的组成
        4.2.3 优势科
        4.2.4 单属科
    4.3 属的组成
        4.3.1 属的大小
        4.3.2 优势属
        4.3.3 小属
        4.3.4 少型属
        4.3.5 单型属
第5章 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
    5.1 科的区系成分
        5.1.1 蕨类植物科的区系成分
        5.1.2 种子植物科的区系成分
    5.2 属的区系成分
        5.2.1 蕨类植物属的区系成分
        5.2.2 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
    5.3 区系组成特点
第6章 讨论
    6.1 种类组成丰富
    6.2 区系成分方面
    6.3 优势科属明显
    6.4 特有现象
    6.5 种类地理分布方面的特点
    6.6 资源植物丰富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马鞍山市植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1.1.1 生物多样性
        1.1.2 城市生物多样性
        1.1.3 城市植物多样性
        1.1.4 植物遗传多样性
        1.1.5 植物物种多样性
        1.1.6 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1.1.7 植物景观多样性
    1.2 相关理论研究
        1.2.1 保护生物学理论基础
        1.2.2 植物学理论基础
        1.2.3 植物群落理论基础
        1.2.4 植物分类学理论基础
        1.2.5 植物生态学理论基础
    1.3 研究进展
        1.3.1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3.2 国外城市植物多样性研究
        1.3.3 国内城市植物多样性研究
        1.3.4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规划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分析法
        2.4.2 实地调查取样法
        2.4.3 监测编目法
        2.4.4 案例研究法
    2.5 技术路线
3 城市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
    3.1 城市植物多样性调查内容与方法
        3.1.1 城市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内容
        3.1.2 城市植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
    3.2 城市植物多样性评价体系
    3.3 城市植物多样性评价内容
        3.3.1 乡土物种指数评价
        3.3.2 物种丰富度指数评价
        3.3.3 Pielou均匀度指数
        3.3.4 植物Simpson多样性指数
        3.3.5 植物多样性综合指数
4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途径
    4.1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及保护途径
        4.1.1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意义
        4.1.2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途径
    4.2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内涵及实践
        4.2.1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内涵
        4.2.2 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实践
5 马鞍山市城市植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研究
    5.1 马鞍山市社会、自然、植被资源概况
        5.1.1 马鞍山市社会概况
        5.1.2 马鞍山市自然概况
        5.1.3 马鞍山市植被资源状况
    5.2 马鞍山市城市植物多样性现状
        5.2.1 城市植物多样性调查方法与内容
        5.2.2 植物遗传多样性现状
        5.2.3 城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
        5.2.4 植物群落多样性现状
        5.2.5 植物景观多样性现状
    5.3 马鞍山市城市植物多样性现状存在的问题
    5.4 马鞍山市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5.4.1 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依据
        5.4.2 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原则
        5.4.3 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
        5.4.4 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研究
        5.4.5 植物景观多样性保护研究
        5.4.6 保护规划生态管理对策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马鞍山市市域植物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蕨类植物及其常见栽培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观赏蕨类的快繁与配子体形态发育研究[D]. 张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2]不同观察方式下的花粉形态变化幅度研究[D]. 方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西沙群岛维管植物资料增补(Ⅰ)[J]. 王清隆,汤欢,王祝年,羊青,李英英. 热带作物学报, 2019(06)
  • [5]厚朴天然种群遗传结构分析[D]. 杨旭.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6]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7]湖南省重要农业野生植物及数据库构建[D]. 周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8]云南骨碎补类植物鉴别研究[D]. 尹子丽. 云南大学, 2018(01)
  • [9]中国湿地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其区系特征研究[D]. 赵红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5)
  • [10]马鞍山市植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研究[D]. 张利.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5)

标签:;  ;  ;  ;  

蕨类植物及其常见栽培品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