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主题词索引,第8卷,2003年

《肝脏》主题词索引,第8卷,2003年

一、《肝脏》杂志2003年第8卷主题词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刘焱[1](2020)在《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科学计量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由糖尿病引发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在控制病程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由于对既有研究成果缺乏宏观有效的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不清晰,研究方向、方法及范式等不明确,使得后续研究缺乏针对性。这类问题的底层驱动是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变,可以通过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得到有效解答。通过使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该领域的科学合作网络、学科分布、研究主题,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领域概貌,梳理该领域的学科结构,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领域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研究思路上的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本文使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采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通过文献聚类分析、文献共被引网络分析、术语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双图叠加等技术研究Web Of Sci-ence 以及中国知网(CNKI)中建库至 2019 年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献,构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知识图谱。研究结果:结果显示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共检索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文献227篇,制作引文索引后得到相关文献2205篇,我国学者发文量遥遥领先,中国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中国药科大学是发文量排行前列的研究机构。国际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主要研究方向可以概括为对机制的研究以及临床研究,对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研究已有诸多成果,涉及的作用机制包括了降低高血糖、调节血脂代谢、减轻了氧化应激、调节毛细血管内皮素、抑制肾素-毛细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活跃、抑制肾脏细胞外基质的大量累积、延缓了肾脏细胞纤维化、阻断了肾脏的炎症反应。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共检索到文献5683篇,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主要可分为临床研究、机制研究两部分,临床研究中主要包括辨证分型研究以及用药研究。研究结论:当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领域的科学合作网络分布较为松散,图谱密度较低,表明各个不同机构需要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以推进领域的发展进程。当前国际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使用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等现代科学方法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药的现代化进展,但仍需要注重发挥中医药治疗疾病过程中多靶点、动态调整、辨证施治的优势。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在研究主题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近年来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领域引入了更多使用计算机科学的新方法,是对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联合,有助于学科的发展。

林勇凯[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基于属性偏序理论,以《中华医典》为研究对象,通过检索收集其中涉及的明末清初名医治疗黄疸病的病案,分析明末清初医家治疗黄疸病的用药经验和证治规律,旨在为黄疸病的治疗提供参考。2.基于国内常用的四大中文数据库,运用偏序理论对运用中药治疗HBV-ACLF的临床研究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中药治疗HBV-ACLF所涉及的处方、中药、剂量之间的规律,旨在为HBV-ACLF的中医中药治疗提供参考。3.将中医各种治疗HBV-ACLF的特色手段,包括中药汤剂、注射剂多种剂型和内服、保留灌肠外用等不同用法,并在西医各种主流的综合疗法基础治疗上,将其中之一或多种方式综合运用的随机对照试验,运用国际知名Cochrane提出的评价系统和Stata统计软件综合研究了在西医综合疗法运用基础上联用单种或多种中医药方式治疗HBV-ACLF的疗效,分别从清热凉血法、清热利湿法、温阳化瘀法中药口服及大黄乌梅煎剂灌肠结合西医治疗HBV-ACLF临床疗效方面展开研究,并深入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对HBV-ACLF患者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疗效指标的影响研究,对纳入的RCT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旨在为HBV-ACLF临床治疗找到更好的方案,并对本病治疗的机制方面的探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1.以病案为对象,症状、处方、药物、药物剂量四者为属性,生成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一步分析明末清初医家治疗黄疸病的用药经验和证治规律。2.以各项临床研究所用的核心处方、中药、剂量为属性,构建“研究-处方”、“研究-中药”、“研究-剂量”形式背景,并进行优化,生成偏序结构图,进一步研究中药治疗HBV-ACLF所涉及的处方、中药、剂量之间的规律。3.参考Cochrane关于文献评价的工作手册,以电脑检索为主,配合手工辅助检索的方式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出中西医结合治疗HBV-ACLF的RCT文献。对初筛后的文献,进一步对其摘要及全文的审阅,筛选出所研究的不同方法和结局指标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HBV-ACLF的RCT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出标准筛选文献,将纳入的文献按表格相关信息逐一提取。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评价标准参考Cochrane Handbook 5.1版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并结合用改良版的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和风险篇评估。采用Stata 12.0版软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和Meta分析。结果:1.1以病例为对象,症状为属性,发现黄疸病的典型表型,即目黄、身黄、小便黄,但所研究的明末清初医案对小便黄较多的描述主要是小便赤,此外,因黄疸病多湿热,易引起脾胃的受纳不足问题,所以纳少纳差也是较为常见的症状。1.2以病例为对象,处方为属性,发现明末清初名医治疗黄疸较少直接运用成方,更多的是随证灵活加减运用。1.3以病例为对象,以中药为属性,最常用的中药包括茵陈,茯苓,栀子,泽泻。还有常见的搭配使用,如茵陈与栀子药对,陈皮,厚朴,甘草共用;茯苓常与栀子、泽泻、陈皮、厚朴、枳实同用;栀子常与泽泻、白术、薏苡仁、甘草、天花粉共用。1.4因各医家所用药物剂量不等,较难进行比较和统一,结合清代的剂量单位和当今剂量的换算,栀子约为8克,泽泻约为6克,陈皮约为4克,总体用量较轻。2.结合处方偏序结构图中各簇集层所涉及的处方发现,清热凉血法是治疗HBV-ACLF的常用基本法,在凉血解毒基础上多加用化瘀法,清热利湿法也是治疗HBV-ACLF的常用法,此外,也有部分运用温阳化瘀法对HBV-ACLF的治疗。茵陈、赤芍、丹参三味药是治疗HBV-ACLF的常用药,常用药对还包括丹参、白术,白术、栀子等。剂量方面,茵陈30克是最常用到的,其次是丹参30克,白术30克,郁金15克,赤芍6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茯苓15克,栀子10克。结合所纳入的研究发现,该药群是凉血解毒化瘀方的核心药物。3.1本研究所纳入的均为中文文献,均未涉及盲法和随机分配隐藏的描述,通过Jadad评分显示分数最高只有3分,文献整体质量较一般。3.2 Meta分析结果显示,20篇清热凉血法联合方案的RCT文献对PTA评价研究,两组合并效应值SMD为0.88,95%CI(0.77,0.99),19篇文献对TBil评价研究,合并效应值SMD为-1.22,95%CI(-1.62,-0.83),18篇文献对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价研究,且同质性较好,合并效应值RR为1.25,95%CI(1.16,1.35),17篇清热凉血法联合方案的RCT文献对ALT进行对比评价,合并效应值SMD为-0.89,95%CI(-1.25,-0.53),13篇对AST评价,合并效应值SMD为-0.70,95%CI(-1.00,-0.39),共13篇文献对生存率和ALB评价研究,分别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凉血法联合方案对HBV-ACLF患者的TBil、PTA、ALT、AST、ALB及有效率、生存率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用方案,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001)。3.3所纳入的8篇清热利湿法联合方案的RCT文献对PTA评价研究,且同质性较好,合并效应值SMD为0.69,95%CI(0.53,0.85),共7篇文献涉及对临床治疗有效率和ALT的评价,分别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纳入6篇对标ALB的研究,合并效应值SMD为0.74,95%CI(0.30,1.18),有5篇文对TBil改变情况的研究,合并效应值SMD为-0.94,95%CI(-1.39,-0.50),4篇文献对标AST进行评价,合并效应值SMD为-0.56,95%CI(-0.92,-0.21),提示清热利湿法联合方案对患者临床有效率和PTA、ALT、ALB、AST、TBil的改善优于单纯的西医方案。3.4运用温阳化瘀法中药内服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方案能提高HBV-ACLF的临床有效率和生存率,6篇文献均对PTA评价,且同质性较好,合并效应值SMD为0.95,95%CI(0.37,1.53),有5篇文献对AST和TBil改变情况的研究,经合并分析后提示联合治疗组患者的PTA、AST和TBil改善明显优于单用西医的对照组。3.5运用大黄乌梅为主药的中药灌肠外治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方案能提高HBV-ACLF的临床有效率和生存率,所研究的8篇文献涉及对PTA改变情况的研究,且同质性较好,合并效应值SMD为1.03,95%CI(0.63,1.42),7篇文献对TBil评价,合并效应值SMD为-1.0,95%CI(-1.58,-0.43),4篇涉及血氨水平研究的文献的合并效应值SMD为-1.05,95%CI(-1.36,-0.74),有5篇文献对ALT、AST指标的研究,分别对其进行合并后分析,结果提示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有效率和生存率、PTA、血氨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方案。结论:1.本研究是首次运用属性偏序理论对黄疸病及HBV-ACLF的研究,更是创新性地总结明末清初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所涉及的黄疸病治疗经验,对当前国内发表的中医药治疗HBV-ACLF的临床研究所用方药规律进行挖掘。虽其深层次的规律还待进一步挖掘,但将这种具有鲜明的数学特色理论应用于目前被高度重视的名中医经验传承及历代名家治疗经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当前中西医结合治疗HBV-ACLF的RCT文献全部集中在中文语言,且整体质量一般。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清热凉血法、清热利湿法、温阳化瘀法、大黄乌梅煎剂灌肠法的综合治疗方案均可提高HBV-ACLF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患者短期病死率,并有效降低患者的肝酶指标、胆红素水平,进而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HBV-ACLF安全性较高,所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刘为[3](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薛晓芳[4](2014)在《知识可视化理论、方法和工具及军事医学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呈爆炸式增长,如何从海量知识中揭示知识的发展规律及其结构特征等可视化的信息,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军事医学符合一般科学发展规律,军事医学知识的快速增长需要从大量知识中揭示其发展规律和结构特征。此外,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两型一流发展目标,针对一流的发展目标,需要全面把握国际重要军事医学机构的研究方向及其变化趋势,需要对优势学科、优秀科研团队和优秀人才等进行科技评价。这就需要基于定量分析的知识可视化方法来揭示。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系统分析、综合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梳理了知识可视化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基础、不同学科中知识可视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关联性,提出了情报界的知识可视化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情报界知识可视化方法的分类、流程以及流程中各步骤涉及的数学和计算机方法。采用知识可视化方法集成分析、多元统计方法集成分析、知识可视化工具的综合应用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科研机构、研究方向、学科领域和研究团队进行了知识可视化试验研究,较好地证明了方法和工具的适用性以及部分不足。重点研究内容及结论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首先,系统分析了教育界和情报界的知识可视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界的知识可视化概念为“视觉表征应用于改善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知识创造和传递的研究”。发现教育界的研究缺乏可视化作用效果研究,所使用的经典表征方法只是一些图解表示,未形成批量的实际应用范式或工具。情报界的知识可视化可归纳为利用各种数学和计算机辅助方法对科学知识进行图表展示,来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科学知识内部结构特征。其次,探讨了情报界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为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将计量学分为统计分析、科学发展规律的数学模型和揭示知识单元结构特征。知识图谱则是将计量学中揭示知识单元结构特征的系列方法集成的系列软件。最后,提出情报界知识可视化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情报界知识可视化的概念:运用数学和计算机辅助方法,以图表等直观方式揭示科学技术产出的文献、专利和成果等知识的数量、质量、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方法。研究内容:衡量知识的量化指标、知识的发展规律和知识的结构特征。并归纳了衡量知识的量化指标的10种常用科学技术指标和7种常用科学计量指标。研究对象:作者/发明者、关键词(主题词)、期刊、学科、引用作者、引用文献、引用期刊、机构、国家/地区和时间等。第二部分:方法和工具研究。将情报界知识可视化分为统计类、数学模型类和结构特征类。系统梳理了知识可视化流程,统计类和数学模型类知识可视化流程为数据获取、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三个步骤。结构特征类知识可视化的流程为数据检索、数据清理、选择知识单元、构建知识单元关系、数据标准化、数据简化、可视化和解读七个步骤。总结各步骤涉及的方法,其中构建知识单元关系的二维、三维或多维共现是结构特征类知识可视化揭示研究对象的社会关系结构、概念结构、知识结构等的重要手段。将常用集成工具分为统计分析软件、社会网络软件和专业软件,并描述各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根据数据处理需求和军事医学知识可视化需求选择了本论文试验研究中使用的TDA、TI、BICOMB、SPSS和CiteSpaceII软件和相关方法。第三部分:应用和实证研究。首先,根据军事医学知识可视化应用分析,将军事医学知识可视化按照目的、功能和内涵进行分类。军事医学知识可视化目的分为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中的知识可视化应用,军事医学知识可视化功能分为统计类、关联网络类、结构空间类和路径决策类知识可视化。统计类包括科学技术指标、科学计量指标、科学发展规律的数学模型以及一维知识单元数量等的统计。关联网络类是知识节点之间的属性连接关系。结构空间类是从知识的位置关系角度,揭示研究对象在知识空间中的结构。路径决策类是在关联网络类和空间结构类知识可视化基础上加入时间的动态分析考量。将常用内涵分为研究机构、科研方向、研究领域和科研团队知识可视化。然后,针对军事医学机构知识可视化试验研究,选取全军医院为例,基于全军医院的SCI文献和TI专利数据,得出全军医院的研究方向及其随时间变化、军内医院合作及其随时间变化、与外单位合作的原因、重要作者之间的可能合作/竞争领域以及领域的潜在快速发展可能。证明了词共现、机构合作、作者合作、词共现与时间以及机构合作与时间知识单元关系方法能够进行军事医学机构知识可视化研究。但专利地图与专利技术词条共现聚类相比较,专利技术词条共现聚类更适合军事医学机构重要专利技术的领域划分。然后,针对军事医学研究方向的知识可视化试验研究,选取国际重要军事医学机构的研究方向为例,分析了这些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随时间变化,并与情报调研结果比较,证明了基于SCI论文的关键词共现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能够揭示军事医学的研究方向,但还需要增加非英语文献和专利数据的知识可视化揭示才更完善。然后,针对军事医学科研领域的知识可视化试验研究,选取睡眠剥夺领域为例,分析了睡眠剥夺领域的子领域分类、子领域方向随时间变化,领域突现词,重要机构合作、重要作者合作和重要研究基础。证明了主题词共现方法能较好的进行子领域分类,突现词能够揭示领域中的突发研究方向和技术,文献共被引能够揭示领域的重要研究基础。最后,针对军事医学研究团队的知识可视化试验研究,选取军事医学科学院的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为例,分析了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成员、与外部机构合作、作者合作、团队子结构以及团队的重要研究基础。证明了作者合作网络可揭示研究团队的内部结构,文献和期刊共被引能揭示科研团队的重要研究基础。H指数能够评价研究团队和研究人员的学术影响力,但还需要增加发表文献的期刊评价指标、文献的同行评议分值(如f1000分值)以及专利强度指标(如Innography的专利强度分值)等质量评价指标。

马红梅[5](2013)在《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挖掘和整理滋水涵木法的中医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渊源,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对近年来采用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文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最佳证据,并初步确定治疗该病的优势方药,同时综合分析“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实践意义。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检索出题录,在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未检索到的文章从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通过电子检索还未查到的文献再通过手工检索全文。文献入选标准为滋水涵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方法采用循证医学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一般情况定量和定性分析,对符合4定量分析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滋水涵木方药及滋水涵木方药联合其他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题录1547条,最后纳入文献35篇,其中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文献2篇(1-2),(2-2);以就诊顺序随机分组的文献3篇(1-6)(,1-14),(1-15);随机双盲分组文献2篇(2-6),(4-2);按照多中心分层随机分组文献2篇(2-1),(4-3);按分层随机2篇文献(1-10),(4-1)。没有1篇研究报告了随机隐匿。有12篇文献报告随访,5篇文献报告了病例脱落,没有1篇研究报告了使用了意向性治疗分析。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资料所采用的方法学的质量较低,少量文献采用盲法,不良反应观察较少提及,缺少长期临床效果的数据,设计方案有待完善和提高。结论:目前,在滋水涵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方案数量逐年增长,研究质量逐渐提高,但总体质量较低,临床科研试验设计水平有待提高。在补益肝肾类方药中,采用一贯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抗病毒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左归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提高总有效率和ALT复常率方面优于其他组。滋肾清肝饮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药。在补肝肾清热利湿方药中,补肾冲剂加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总有效率方面和抗病毒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单方药报道中药组,研究文献缺乏,尚需临床深入研究。

杨春媛[6](2012)在《人类肝脏疾病本体的构建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体是对特定领域知识概念化的明确而规范的说明,是描述该领域的概念以及概念间关系等知识的标准化术语系统,也被称为领域本体。在本体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被逐一确立,并被赋予明确唯一的定义。本体的使用者运用这些规范化的概念和关系来描述该领域的相关事物和知识,减少了对相同涵义信息的表达异质性,从而实现信息的标准化描述,因此有利于各领域知识和信息在数据库及互联网中的存储与传播,加强了人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是实现语义互联网的重要基础。与多数其它领域相比,生物医学信息学领域更充分地接受了本体思想,并发展和使用了更多的领域本体。本论文详尽而系统地介绍了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个新本体——人类肝脏疾病本体(Human Liver Disease Ontology, HuLDO)的构建过程、评估结果和应用举例,并简要介绍了另一个新本体——蛋白质相互作用本体(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Ontology, PPIO)的评估和应用过程。这些本体分别在肝脏疾病相关知识和分子相互作用信息的挖掘、整合、交流等方面具有着基础性的意义。人类肝脏疾病本体(HuLDO)是全面归纳人类各种肝脏疾病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分类和注释的术语系统,其所收录的疾病概念和术语来源于目前已有的疾病本体和经典术语集,以及国际和国内的肝脏病学领域权威着作。该本体目前共收录了227种肝脏疾病,对每种肝脏疾病均给出其定义、同义词、分类、描述说明等注释信息,还包含了部分疾病之间的多种病理学关系,每条记录的各个知识均经过人工确认并提供其参考来源信息。与已有相似本体和经典术语集相比:HuLDO具有最全面的肝脏疾病类型和最丰富的同义词等注释信息,为进一步的本体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根据HuLDO的疾病分类结构,我们构建了人类肝脏知识总库——LiverAtlas的疾病子库,并利用HuLDO进行了人类肝脏疾病相关基因/蛋白质信息的收集和整合。目前该库从16个已有数据库中整理和收录了与59种肝脏疾病相关的共18,243个遗传学生物分子事件,并对每条疾病与分子的关联性记录的可信度做出了参考评分。目前该库提供数据的浏览、查询、批量下载等功能,并与LiverAtlas的基因子库、蛋白质子库、通路子库等数据库之间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关联。该数据库为肝脏疾病病理学分子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其次,为了不断扩充LiverAtlas疾病子库数据,我们利用HuLDO字典和多种生物分子名称实体识别方法,对文献中的肝脏疾病与基因/蛋白质分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挖掘。疾病与分子的关系挖掘重点在于疾病名称实体文本挖掘和分子名称实体文本挖掘两个环节,在前一环节中,我们深入地研究了基于HuLDO字典的文本挖掘的技术细节的优化;在后一环节中,我们利用人工构建的标准数据集,客观评估和比较了ABNER工具、GNAT工具,以及自行研发的生物分子名称识别方法的性能,并确定了综合性的优化挖掘策略,并对挖掘结果进行了可视化的展示。最后,结合HuLDO中所提示的疾病间的病理学关系和肝脏疾病数据库中所收集的各疾病相关分子,我们对“肝炎→肝硬化→肝癌”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加以分析和推测,对三种肝病相关的和独有的基因进行了生物学过程、分子网络和通路、hub基因三方面的分析,并对分析结果逐一做出了生物学的解释,指出了潜在的新的疾病相关基因和生物学事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蛋白质相互作用本体(PPIO)是基于事件概念模型构建的描述蛋白质相互作用所参与的生物过程、所在的亚细胞定位、所扮演的分子角色、所采用的作用方式、所实现的生物学功能和实验检测手段共六方面特征的本体,其概念和术语来源于Gene Ontology (GO)等权威的相关本体和术语系统。通过与其近似的描述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的术语系统——PSI-MI的比较发现:PPIO包含较为丰富而全面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相关术语集合,其知识覆盖领域与后者相比各自有所偏重,PPIO是描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特征和信息的理想本体。通过基于PPIO字典的文本挖掘实验,证实了PPIO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相关生物学知识的文本挖掘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本体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种生物医学相关本体必将在生物学相关知识自动挖掘、信息整理、信息整合、数据库构建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生物医学知识信息的高效而准确的沟通和传播提供有力的帮助。

霍临明,蔡振国,常秀青,齐文安[7](2005)在《《中华病理学杂志》五十年发展简史》文中提出

邹雪,汤绍辉[8](2018)在《以肝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一例》文中认为1例以纳差、腹胀,血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肝脏明显肿大,合并存在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为表现的患者,肠道病变组织刚果红染色提示为淀粉样变性,排除其他继发性因素最后诊断为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确诊后予沙利度胺为主方案化学治疗,患者纳差较前改善。该例提示对于不明原因的GGT及ALP明显增高而其他肝功受损较轻的肝肿大患者,在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酒精性肝病、肝脏肿瘤等其他因素后,应考虑淀粉样变性的可能。淀粉样变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旦高度怀疑应尽快行病变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赵丙军[9](2013)在《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文中指出力量是人体维持正常工作生活状态、提升生命质量和从事体育锻炼的最基本素质,更是竞技运动员获取优异运动成绩的根本保障。力量训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持、提高各类人群的力量能力或延缓其衰退的速度,以满足人们提高工作绩效、生活质量和运动成绩的社会需求,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则有赖于科学研究人员对力量训练科学规律的持续探索和实践。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历经了百年发展历程,生产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对人们深刻地认识力量训练的本质规律,探索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手段,提高运动成绩和生命质量,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盛赞力量训练研究的同仁们为人类知识宝库的丰富和完善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力量训练科学研究自身发展特征和规律的挖掘与总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国外力量训练科学研究规律与特点的认识和把握,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国外力量训练科学研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洞悉相关知识的增长演化规律,透视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热点前沿的形成与演进轨迹和未来发展趋势,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充实我国力量训练理论方法体系,为我国力量训练研究领域的知识生产和创新提供新思路,并可为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科研规划提供参考借鉴。因此,以知识网络理论、科学动力学理论、科研合作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运用科学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等学科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借助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功能,对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海量科技文献(论文)进行全景式扫描,进而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探索其结构形成与演化的特征及动力因素,识别对领域发展贡献突出的个体和群体要素,无疑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历经百年目前正处快速发展期,研究成果的国家/地区分布、作者分布、学科分布、机构分布等均具集中与离散并存的非均衡特征。(2)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由知识主体网络、知识载体网络和知识本体网络所构成,其实质分别是科研合作网络、知识传播网络和知识内容网络;不同类型(层次)知识网络构成要素自身规模的扩张均遵循指数增长规律。(3)不同类型(层次)的知识网络,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视角考察,多为具有小世界性质,且正处向无标度网络演化过程之中的SED网络。网络中长程链接的建立、网络规模的加速增长和节点间建立链接时随机选择与优先选择取向的共存,是其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共同遵循的过程机制,但驱动网络演化的动力异同并存。(4)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网络和知识载体网络基本遵循“孤岛型——双核型——单核心复杂网络——多中心复杂网络”的路径演化,而知识本体网络则沿“单核心复杂网络——双核心复杂网络——多中心复杂网络”的路径演进。(5)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机体对抗阻力量训练的反应与适应这一主轴展开,并分化出众多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研究主题。主题间呈现为重点相对突出,涉及范围广泛的特点,且仍处不断分化与融合过程之中。不同视角、不同时段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前沿论题既有一定的重叠性和连续性,同时也具有发展性和递进性,整体上因循水平演化、垂直演化和协同演化3种演化模式演进。

陈国琪[10](2007)在《《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年第25卷主题词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①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如汉字相同,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③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后;④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二、《肝脏》杂志2003年第8卷主题词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脏》杂志2003年第8卷主题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科学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1 糖尿病肾病的概念
    2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3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科学计量学的研究进展
    1 科学计量学的起源与发展
    2 科学计量学常用工具
    3 中医药领域应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研究的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科学合作网络分析
    1 数据来源及检索式构建
        1.1 国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数据来源及检索式构建
        1.2 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数据来源及检索式构建
    2 软件相关运行参数的设置
    3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研究地区、机构分布
        3.1 国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研究地区及机构分布
        3.1.1 国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研究地区分布
        3.1.2 国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研究机构分布
        3.2 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研究机构分布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领域学科分布
    1 国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基础与领域应用分析
    2 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领域学科分类及来源分析
第三章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主题分布
    1 国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领域研究主题分布
        1.1 基于文献共被引的国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领域研究主题分布
        1.1.1 机制研究
        1.1.1.1 降低高血糖
        1.1.1.2 调节血脂代谢
        1.1.1.3 减轻氧化应激
        1.1.1.4 调节内皮素
        1.1.1.5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活跃
        1.1.1.6 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积聚
        1.1.1.7 阻止肾纤维化
        1.1.1.8 阻断肾脏炎症反应
        1.1.2 临床研究
        1.2 基于关键词共现的国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领域研究主题分布
    2 基于关键词共现的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主题分布
        2.1 临床研究
        2.1.1 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分型研究
        2.1.2 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研究
        2.2 机制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评定意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章 现代医学对HBV-ACLF的认识
        1 发病机制研究
        1.1 直接刺激损伤
        1.2 免疫反应
        1.3 内毒素血症
        1.4 炎症反应
        2 治疗方式研究
        2.1 内科综合治疗
        2.2 人工肝支持治疗
        2.3 肝移植手术
        2.4 细胞疗法
    第二章 中医学对HBV-ACLF的认识
        1 病名认识及溯源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型
        4 治法治则与方药
        4.1 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法
        4.2 解毒凉血化瘀法
        4.3 解毒化瘀补虚法
        4.4 温阳解毒化瘀法
        4.5 中药灌肠外治法
        5 中医药治疗的机制研究现状
        5.1 抑制肝细胞凋亡
        5.2 促进肝细胞再生
        5.3 减轻肝细胞炎症
        5.4 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
第二部分 基于属性偏序理论挖掘中药治疗HBV-ACLF的规律
    第一章 基于属性偏序理论研究明末清初医家治疗黄疸病的知识发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案资料的检索和筛选
        1.2 数据资料规范化处理
        1.3 形式背景的构建与优化
        1.4 偏序结构图的生成
        2.结果
        2.1 病案检索结果
        2.2 症状知识发现
        2.3 处方知识发现
        2.4 中药知识发现
        3 讨论
    第二章 基于属性偏序理论挖掘中药治疗HBV-ACLF的知识发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和筛选
        1.2 研究对象
        1.3 数据资料规范化处理
        1.4 形式背景的构建与优化
        1.5 偏序结构图的生成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2.2 处方知识发现
        2.3 中药知识发现
        2.4 中药剂量知识发现
        3 讨论
第三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ACLF的疗效研究
    第一章 清热凉血法结合西医治疗HBV-ACLF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研究类型
        1.3 研究对象
        1.4 干预措施
        1.5 结局指标
        1.6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7 文献质量评价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及文献特征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4 不良反应及脱落病例
        2.5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第二章 清热利湿法结合西医治疗HBV-ACLF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研究类型
        1.3 研究对象
        1.4 干预措施
        1.5 结局指标
        1.6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7 文献质量评价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及文献特征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4 不良反应及脱落病例
        2.5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温阳化瘀法结合西医治疗HBV-ACLF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研究类型
        1.3 研究对象
        1.4 干预措施
        1.5 结局指标
        1.6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7 文献质量评价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及文献特征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4 不良反应及脱落病例
        2.5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大黄乌梅煎剂灌肠结合西医治疗HBV-ACLF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研究类型
        1.3 研究对象
        1.4 干预措施
        1.5 结局指标
        1.6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7 文献质量评价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及文献特征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4 不良反应及脱落病例
        2.5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论文原始数据和资料真实性承诺

(3)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设计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2.2.1 语义网概述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知识可视化理论、方法和工具及军事医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术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1.1 军事医学知识的急剧增长需要知识可视化分析
        1.1.2 军事医学科学院十二五发展目标需要知识可视化分析
        1.1.3 知识可视化领域发展需要全面梳理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2 军事医学知识可视化需求研究
    2.1 科学研究的知识可视化需求分析
        2.1.1 宏观层面需求分析
        2.1.2 中观层面需求分析
        2.1.3 微观层面需求分析
    2.2 科研管理的知识可视化需求分析
        2.2.1 科研项目管理需求分析
        2.2.2 科技评价需求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知识可视化理论研究
    3.1 知识可视化理论沿革
        3.1.1 教育界的知识可视化解析
        3.1.2 情报界的知识可视化解析
    3.2 知识可视化的基础探析
        3.2.1 计量学分类
        3.2.2 知识图谱
    3.3 知识可视化研究的内容和对象探讨
        3.3.1 知识可视化的研究内容
        3.3.2 知识可视化的研究对象
    3.4 本章小结
4 知识可视化方法和工具研究
    4.1 知识可视化过程的解析
        4.1.1 统计类知识可视化
        4.1.2 数学模型类知识可视化
        4.1.3 结构特征类知识可视化
    4.2 知识可视化方法总结
        4.2.1 数据清理方法
        4.2.2 知识单元方法
        4.2.3 知识单元关系方法
        4.2.4 数据标准化方法
        4.2.5 数据简化方法
        4.2.6 可视化和解读方法
    4.3 知识可视化工具总结
        4.3.1 统计分析软件
        4.3.2 社会网络软件
        4.3.3 专业软件
    4.4 试验研究的方法和工具选择
    4.5 本章小结
5 军事医学知识可视化应用研究
    5.1 军事医学知识可视化应用的目的分析
        5.1.1 军事医学中的科学研究
        5.1.2 军事医学中的项目管理
        5.1.3 军事医学中的科技评价
    5.2 军事医学知识可视化应用的功能分析
        5.2.1 统计类知识可视化
        5.2.2 关联网络类知识可视化
        5.2.3 结构空间类知识可视化
        5.2.4 路径决策类知识可视化
    5.3 军事医学知识可视化应用的内涵分析
        5.3.1 科研机构的知识可视化分析
        5.3.2 研究方向的知识可视化分析
        5.3.3 科研领域的知识可视化分析
        5.3.4 研究团队的知识可视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试验研究 1:科研机构知识可视化-以全军医院为例
    6.1 全军医院科技产出数据选择
    6.2 全军医院科技产出统计分析
        6.2.1 研究方案
        6.2.2 研究结果
        6.2.3 讨论
    6.3 全军医院研究方向分析
        6.3.1 研究方案
        6.3.2 数据处理
        6.3.3 方法和工具
        6.3.4 研究结果
        6.3.5 讨论
    6.4 全军医院合作网络分析
        6.4.1 研究方案
        6.4.2 数据处理
        6.4.3 研究结果
        6.4.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试验研究 2:研究方向知识可视化-以国际军事医学机构的研究方向为例
    7.1 综合类军事医学机构比较
        7.1.1 研究方案
        7.1.2 数据处理
        7.1.3 研究结果
        7.1.5 讨论
    7.2 三防和环境医学类军事医学机构比较
        7.2.1 研究方案
        7.2.2 数据处理
        7.2.3 研究结果
        7.2.4 讨论
    7.3 本章小结
8 试验研究 3:学科领域知识可视化-以睡眠剥夺领域为例
    8.1 数据选择
    8.2 数据处理
    8.3 研究结果
        8.3.1 基于主题词聚类的领域分类
        8.3.2 睡眠剥夺领域随时间变化
        8.3.3 基于关键词的突现词分析
        8.3.4 重要机构合作网络
        8.3.5 重要作者合作网络
        8.3.6 高被引文献共被引
    8.4 本章小结
9 试验研究 4:研究团队知识可视化-以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为例
    9.1 研究方案
    9.2 数据处理
    9.3 研究结果
        9.3.1 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
        9.3.2 机构和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9.3.3 高被引文献和期刊分析
    9.4 本章小结
10 全文总结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10.4 展望
附录:图和表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滋水涵木治法的源流考究
    1 滋水涵木法的内涵
        1.1 诸家解释
    2 肝肾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滋水涵木法的历史沿革
        2.1 肝肾关系
        2.2 滋水涵木治法与乙癸同源的关系
        2.3 滋水涵木法的历史发展沿革
    3 滋水涵木治法的外延
        3.1 养血滋阴法
        3.2 滋阴温肾法
        3.3 养阴柔肝法
        3.4 滋阴清热法
        3.5 滋阴潜阳法
        3.6 常用药物
    4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
        4.1 湿毒外侵,伏邪而发病
        4.2 正气内乏,致邪气留恋
        4.3 肝失疏泄,久病累及肾
    5 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方法及其在中医治法学方面的应用
    1 系统评价及相关概念
        1.1 循证医学概念
        1.2 系统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1.3 Meat 分析的概念及在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2 系统评价方法与中医治法学
        2.1 循证医学与中医治法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3 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滋水涵木法研究的可行性
        3.1 理论上的可行性
        3.2 实际上的可行性
    4 循证医学运用于中医理论的现状
    5 小结
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试验的纳入标准
        1.2 检索来源
        1.3 文献纳入标准
        1.4 文献排除标准
    2 评价方法与内容
        2.1 评价方法
        2.2 资料及数据的分析
结果
    1 资料收集
    2 研究类型
        2.1 研究对象
        2.2 干预措施见附录
        2.3 试验报告的结局指标
    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4 Meta-分析结果
        4.1 滋补肝肾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4.2 补肝肾加清热利湿的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4.3 补肝肾健脾方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4.4 补肝肾加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5 临床终点指标 Meta-分析结果比较
        5.1 滋补肝肾方药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5.2 滋补肝肾加清热利湿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5.3 补肝肾健脾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5.4 补肝肾加活血化瘀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讨论
    1 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1.1 临床疗效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2 对结论影响的多方因素
        2.1 方法学质量因素
        2.2 发表性偏倚
        2.3 干预措施的多样性、重复验证的缺乏和临床异质性
        2.4 反映结局的不同效应量的确定
    3 深化发展,继续完善
        3.1 对中医药临床研究进行方法学上的改进
        3.2 中医治法学理论与系统评价方法紧密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人类肝脏疾病本体的构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体研究的意义
    1.2 生物医学本体研究的现状
        1.2.1 领域本体构建方法
        1.2.2 生物医学领域本体
        1.2.3 生物医学领域本体的应用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人类肝脏疾病本体的构建与评估
    2.1 研究背景
    2.2 构建材料与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构建方法
    2.3 人类肝脏疾病本体展示
        2.3.1 人类肝脏疾病本体简介
        2.3.2 人类肝脏疾病本体构建结果展示
    2.4 人类肝脏疾病本体的评估
        2.4.1 人类肝脏疾病本体结构性统计
        2.4.2 人类肝脏疾病本体与其它术语系统的词条覆盖面比较
    2.5 小结与展望
第三章 人类肝脏疾病本体在数据库数据构建中的应用
    3.1 人类肝脏疾病数据库简介
    3.2 肝脏疾病相关遗传学数据的收集
    3.3 数据整理
        3.3.1 数据格式的统一
        3.3.2 数据可信度评估规则
    3.4 利用人类肝脏疾病本体进行数据整合
        3.4.1 整合方法
        3.4.2 结果统计
        3.4.3 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
        3.4.4 数据库网页功能设计与展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类肝脏疾病本体在文本挖掘中的应用
    4.1 研究背景
    4.2 基于人类肝脏疾病本体字典的文本挖掘
        4.2.1 挖掘材料
        4.2.2 挖掘方法
        4.2.3 结果展示与评估
    4.3 讨论与展望
第五章 肝病数据库和肝病本体在肝病发展进程研究中的应用
    5.1 背景知识
        5.1.1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学知识
        5.1.2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病理学知识
        5.1.3 肝细胞癌的病理学知识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5.2.2 分析方法
    5.3 三种肝病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3.1 三种肝病相关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和hub基因分析
        5.3.2 三种肝病差异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和hub基因分析
    5.4 小结与展望
第六章 蛋白质相互作用本体的评估与应用
    6.1 蛋白质相互作用本体简介
    6.2 本体术语长度的选择
    6.3 蛋白质相互作用本体的评估
        6.3.1 结构统计
        6.3.2 建设目标和知识领域覆盖范围
    6.4 基于PPIO字典的文本挖掘性能评估
        6.4.1 基于PPIO字典的文本挖掘原理
        6.4.2 蛋白质相互作用注释标准数据集
        6.4.3 基于PPIO字典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注释挖掘性能评估
    6.5 小结与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英文词汇缩写对照表
附录B. 肝脏疾病数据库数据表设计说明
附录C. 生物分子文本挖掘标准数据
附录D. 四种生物分子文本挖掘方法的结果统计
附录E. 论文所附光盘内容目录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中华病理学杂志》五十年发展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刊和第1次停刊经过 (1955—1960年)
二、第一次复刊至第二次停刊 (1963—1966年)
三、第三阶段即持续发展期 (1982—2004年)
    (一) 1982—1991年 (季刊)
        本阶段特点:
    (二) 1992—2004年 (双月刊)
        本阶段特点:

(8)以肝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病例资料
    一、病史及体格检查
    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三、治疗及转归
讨论

(9)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1.3.1 国内外力量训练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1.3.2 国内外知识图谱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1.3.3 国内外知识网络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收集与清洗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理论框架
    1.7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7.1 研究的重点
        1.7.2 研究的难点
        1.7.3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2 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2.1 科学计量学理论
        2.1.1 科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及主干理论
        2.1.2 科学计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1.3 科学计量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2 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
        2.2.1 社会网络理论
        2.2.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2.2.3 社会网络的性质
    2.3 科学动力学理论
        2.3.1 矛盾驱动论
        2.3.2 需求牵引论
        2.3.3 内外动因论
    2.4 科研合作理论
        2.4.1 科研合作的性质
        2.4.2 科研合作的功能
        2.4.3 科研合作的动机
        2.4.4 影响科研合作的因素
    2.5 知识网络图谱的构建流程
        2.5.1 CiteSpace 软件功能简介
        2.5.2 Ucinet 软件功能简介
        2.5.3 知识网络图谱的构建流程
    本章小结
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理论构建
    3.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3.1.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主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3.1.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载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3.1.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3.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性质与结构特征
    3.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演化的特征
        3.3.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领域发展的历史脉络
        3.3.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演化的特征
    3.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演化的过程机制
    3.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演化的动力
        3.5.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主体网络演化的动力
        3.5.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动力
        3.5.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动力
    本章小结
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
    4.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4.1.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时间分布特征
        4.1.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
    4.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国家/地区分布特征
        4.2.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机构分布特征
        4.2.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来源出版物分布特征
        4.2.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作者分布特征
        4.2.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学科分布特征
        4.2.6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基金分布特征
        4.2.7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语种分布特征
    本章小结
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主体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5.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科研合作总体状况分析
        5.1.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文献的合着率与合着强度分析
        5.1.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科研生产模式的演变趋势
        5.1.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科研生产模式与科研效益的关系
    5.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国家/地区间合作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5.2.1 国家/地区间合作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5.2.2 国家/地区间合作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5.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机构间合作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5.3.1 研究机构间合作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5.3.2 研究机构间合作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5.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作者合作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5.4.1 作者间合作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5.4.2 作者间合作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5.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主体网络演化的过程机制
    5.6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主体网络的演化动力
    本章小结
6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载体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6.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期刊共被引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6.1.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被引期刊的分布特征
        6.1.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期刊共被引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6.1.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期刊共被引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6.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文献共被引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6.2.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被引文献的分布特征
        6.2.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文献共被引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6.2.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文献共被引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6.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作者共被引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6.3.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被引作者的分布特征
        6.3.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作者共被引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6.3.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作者共被引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6.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过程机制
    6.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载体网络的演化动力
    本章小结
7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7.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的分布特征
        7.1.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的静态分布特征
        7.1.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的动态分布特征
    7.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
        7.2.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静态结构特征
        7.2.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动态结构及演化特征
    7.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重点内容——词频分析的视角
        7.3.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重点的静态分析
        7.3.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重点的演变
    7.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及其演进轨迹——共词网络的视角
        7.4.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1912-1970 时段)
        7.4.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1971-1980 时段)
        7.4.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1981-1990 时段)
        7.4.4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1991-2000 时段)
        7.4.5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2001-2011 时段)
    7.5 国外竞技力量训练研究的热点前沿分析
        7.5.1 力量训练原则研究
        7.5.2 力量训练方法手段研究
        7.5.3 不同运动项目的力量训练研究
        7.5.4 运动员抗阻力量训练中的物质补充
        7.5.5 抗阻力量训练与运动损伤预防
        7.5.6 其他相关研究
    7.6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模式分析
        7.6.1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水平演化
        7.6.2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垂直演化
        7.6.3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协同演化
    7.7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过程机制
    7.8 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动力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启示
    8.1 总结
    8.2 启示
9 结论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肝脏》杂志2003年第8卷主题词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科学计量学研究[D]. 刘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D]. 林勇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4]知识可视化理论、方法和工具及军事医学应用研究[D]. 薛晓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1)
  • [5]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D]. 马红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6]人类肝脏疾病本体的构建及其应用[D]. 杨春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11)
  • [7]《中华病理学杂志》五十年发展简史[J]. 霍临明,蔡振国,常秀青,齐文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08)
  • [8]以肝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一例[J]. 邹雪,汤绍辉. 新医学, 2018(12)
  • [9]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D]. 赵丙军.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4)
  • [10]《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年第25卷主题词索引[J]. 陈国琪.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7(12)

标签:;  ;  ;  ;  ;  

《肝脏》主题词索引,第8卷,2003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