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原则如何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国际关系的伦理反思之一

生存原则如何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国际关系的伦理反思之一

一、生存原则如何在国际政治中起作用——国际关系伦理思考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赵鸿燕,李金慧[1](2020)在《伦理对道德的超越:新媒体公共外交的伦理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传播科技一直引领着政治传播的导向,成为各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前沿领域。在新媒体充分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公共外交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外交实践的新形式、新课题,新媒体公共外交的伦理研究也应进入学界视野。本文立足政治传播学,尝试以新媒体公共外交为主要考察对象,引入传播伦理与国际政治伦理两个向度,并关联黑格尔"伦理对道德的超越"理论,通过区分道德与伦理,从外交主体、传播领域、传播方式等方面思考新媒体公共外交与传统外交的伦理区分,以及新媒体公共外交存在的伦理限度,进而探讨新媒体公共外交伦理的可能性发展。

佟泽恩[2](2018)在《道德在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中的位置和意义 ——以人权为切入点》文中研究说明摩根索作为现实主义政治理论的代表人物在国际政治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将“以权力界定的利益”(interest defined as power)作为核心概念,并将其作为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唯一标准。但是除了“政治权力”以外,摩根索同样关注在国际政治中道德与权力的关系以及道德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如果忽视道德在现实主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就会容易掉入对现实主义“庸俗化”理解的陷阱。为了对摩根索的现实主义理论有一个更全面及客观的理解,同时打消人们对现实主义“妖魔化”的误解,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研究的方法,从收集、整理和阅读摩根索的着作和论文等一手资料入手,以摩根索对于人权与外交政策之间关系的看法为切入点,讨论道德在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中的位置和作用,并进一步深挖摩根索对于权力与道德关系的认识及形成这种认识背后所依据的哲学基础和逻辑链条,从而形成有关摩根索现实主义对道德问题的系统性及完整性认识。通过目前的研究,本文大致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权力是国际政治的核心概念,“以权力界定的利益”是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唯一标准,人权原则及道德不能作为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第二,人的所有行为天然具有恶的属性,权力这种将他人作为手段的目标更是无法逃脱恶的本源,所以国家间的权力斗争必然对国际社会造成破坏性影响;第三,现实主义并不是“弱道德主义”,当权力均衡无法约束权力斗争时,道德成为制约权力的最重要因素;第四,当国家利益与道德发生碰撞时,如果一国企图追求超越国家权力的利益,那么其行为是不符合政治道德的;第五,尽管道德能对权力形成制约,但是在现实政治中也不能过分高估道德的作用,不能将道德作为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更不能以十字军式的姿态将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特殊道德作为具有普遍性效益的普世原则强制推行给其他国家甚至整个国际社会。

姜鹏[3](2014)在《体系文化变迁背景下大国崛起战略之路径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崛起国家与守成国家间的互动模式并不单纯取决于权力的“结构性”碰撞,而且更取决于互动行为体所处的体系文化及其影响下的权力的“关系性”建构与“进程性”演变。体系文化的进化导致了单元间角色身份的演变,单元间角色身份的演变引发利益认知的转变,利益认知的转变引发单元间互动逻辑与行为模式的变革,进而影响到大国崛起战略路径与手段的选择。随着洛克体系文化及其主导逻辑在主体间不断的深入内化,国际政治的互动模式也发生了三点明显的变化:第一,“文化选择”模式取代“自然选择”模式;第二,“市场分配”模式取代“权威分配”模式;第三,“位形性战争”模式取代“构成性战争”模式。1在此基础上,冷战后时代的国际政治也愈发表现为“主权国家零死亡现象的突显”、“军事权力要素单独发挥影响力的式微”以及“大国无战争时代”2等新的特征。体系文化容量的增加为国际关系互动提供了新的话语符号系统与文本理解形式,并进而为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消除战略互疑、降低安全困境、开展良性互动、重塑角色认知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比从前更大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空间。

梁元铭[4](2014)在《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的国际正义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正义理念既包含对国际正义的理解和阐释,也包含对国际秩序和国家行为方式是否符合国际正义的价值评判。论文以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的国际正义理念为研究对象,意在探究其内涵、哲学逻辑及其实践体现。论文主要使用诠释学的方法,具体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1949年至今的中国外交政策文件、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文集为基础,归纳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对国际规范和国家行为准则的主张和倡导,从中提炼出中国对国际正义理念内涵的认识,阐释其哲学逻辑。此外还运用案例分析法,论述国际正义理念在当代中国外交实践中的实际体现,阐述国际正义理念的内涵如何指导中国外交在国际问题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对国际正义有着深切的关注与重视,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近现代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的历史两方面影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际正义理念。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的国际正义理念,将西方国际正义理论中的平等正义、公平正义和民主原则等一些基本价值规范与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发展目标相结合,从促进世界繁荣和进步出发,形成了对国际规范和世界秩序正义性的理想描述。与此同时,当代中国外交思想较为强调国家行为体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以及国家之间的包容性和协调性,因此其国际正义理念中还包含对国家行为方式的道义要求,即“相互尊重、对话协商”、“互谅互让、诚而有信”、“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这些内涵体现在当代中国外交思想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观以及和谐世界观之中,构成了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对符合国际正义基本原则的国际政治关系、国际经济关系以及世界文明关系的蓝图规划与真切期待,并且指导着当代中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的伦理选择和行为方式,与当代中国外交实践具有一致性。

高全喜,许章润,林国基,施展,姚中秋,何怀宏,杨念群,任锋,笑思,冯克利,白彤东,陈明,任剑涛,高超群,翟志勇,田飞龙[5](2014)在《中国时刻的思想创发》文中指出2013年12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组织召开了第二届"知行思想年会",汇聚了16位来自政治学、哲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界名家和新锐才俊。思想先锋,学术多元,延续首届年会"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本届年会继之以"中国时刻的思想创发"为主题,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与现代治理而展开高端学术切磋。伴随着中华精神之振发和一系列变革,下一步的走向则亟待回应现有的局限而做出自觉的超越。超越的力量既来源于体认文明的深层源泉,也催动着适应于现今中国的制度创新。这一方面需要从现代秩序经验中汲取构建良好制度的点滴,另一方面亦须于中华文化的自觉体认中返本开新。基于上述体认,本刊作为此次会议的协办方,共襄盛举,特辑录其研讨内容以飨读者。以下内容已经发言者校阅,本刊略有删节。

周娅[6](2013)在《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 ——以中南半岛为例》文中认为本论文在国际关系学视野下,以温特的“结构性观念主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存在的缺陷为理论支点和出发点,分析了“地缘文化”对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对“地缘文化”的概念、属性、特征、建构机制、类别、作用和影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初创性的探讨,提出了“‘地缘文化’是由‘地缘性建构’和‘社会性建构’双重建构形成的”这一创新性理念,以及“‘政治敏感性’和‘可建构性’是地缘文化最根本的特征”等创新性观点;第二方面,从“结构观念主义”的理论起点出发,重点研究地缘文化的“社会性建构”机制。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温特的“结构观念主义”这一理论有其疏漏和缺陷之处。它作为一种结构理论,仅仅关注了从超国家的国际体系结构层面的“共有观念”对国家层面的自上而下的建构影响,而忽略了来自作为国际体系最主要的行为体——国家、以及可以作为国际体系行为体的重要补充的一些单位(本文称为“地缘体”)内部的“共有观念”对国家层面和国际体系层面文化的社会构建。温特的国际体系文化的“霍布斯式”、“洛克式”和“康德式”三种模式建构仅仅是基于一种自上而下的观念主义结构体系。但国际体系文化的结构不仅应该包含这种单向性的建构,还应该关涉来自国际体系行为内部的、自下而上的社会建构内容,应该关涉到行为体内部地缘文化社会建构中也含有的“霍布斯式”、“洛克式”和“康德式”的文化因素。这些社会因素本身受到国际体系内部行为体基于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宗教等社会结构的建构,反过来又会对国家(或其他地缘体)层面有着先于国际体系文化的“共有观念”先导性建构作用。文中通过对民族和宗教这两个对于中南半岛地缘文化具有重要社会建构作用的维度在国家层面和超国家层面的不同建构方式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二者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机制,认为“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和“国家认同”等共有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模式对国际体系的文化模式将产生建构性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国际体系文化的结构性观念主义建构模式应该是双向互构的。地缘文化及其建构研究将成为国际关系学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新视域。

陶海洋[7](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研究表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罗成翼[8](2013)在《雷蒙·阿隆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雷蒙·阿隆出生于家道中落的法国犹太裔中产阶级家庭,着名法国哲学家保尔·萨特同窗。阿隆一生以“介入的旁观者”的身份,成为20世纪专家治国论思想体系的理论家之一。也许是因为专门伦理学着作的缺乏,阿隆政治伦理思想至今尚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关注。实际上,雷蒙·阿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期冷战的种种磨难,见证了这段涣散飘摇的法国历史,通过对阿兰、孟德斯鸠、孔德、韦伯、马克思、哈耶克、贡斯当等人的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政治伦理思想。阿隆的政治伦理思想可以分为国家政治伦理观和国际政治伦理观两部分,前者包括阿隆的自由观、平等观和民主观,后者包括阿隆的国际政治道德观和尚武和平伦理观。阿隆认为,对于个体公民而言,自由是存于他们内心之中的永恒向往和追求;对于整个社会来看,平等尽管难以真正实现,但它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状态;而对于政治国家来说,民主无疑是管理国家事务的最好形式。在阿隆看来,自由、平等是目的,民主则是达到自由平等之目的的保障。当然,要想真正实现自由、平等,仅仅靠国家的民主制度还远远不够,它必须依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正因如此,国际政治伦理就成为阿隆的国家政治伦理的延续,成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国际政治,阿隆强调,伦理以责任为基础,政治以审慎为美德,只要各个国家的领导者们真正理解自身的责任,切实遵循“审慎”原则,核时代的全面战争还是可以避免,即世界大战不大可能。尽管世界大战不大可能,但永久性和平也不可能,局部战争还是会时有发生。基于这一判断,阿隆明确了自己对“尚武和平”的推崇——在禁止杀戮无辜平民的情况下,在以道义为准则、以正当理由为基础的条件下,国家可以适当使用武力。总之,“阿隆政治哲学的核心就是对政治理性的维护”,他的政治伦理思想显然是“为了更好地澄清政治选择的可能和界限”。阿隆认为,自由、平等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而民主、和平则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障。尽管时至今日,自由、平等、民主、和平的理想世界尚未来临,但丝毫也不应该妨碍人们将自由、平等、民主、和平视为政治建设的“理想标准”。与此同时,阿隆还希望,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在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的共同支配下,履行“政治天职”的社会精英,应该能够从“道德判断”和“社会条件”的相互制约中,做出务实、合理、正义的政治选择。

林永亮[9](2012)在《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文中研究说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就有学者提出地区政治研究要注意“地区性”的问题,社会建构主义兴起后国内又有学者提出了“地缘—文化建构主义”的概念。无论“地区性”还是“地缘—文化建构主义”,都是对基于西欧经验的地区政治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体现了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缺陷的深刻洞见和自身强烈的主体意识。这些努力试图告诉研究者,地区政治研究需要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和地理空间意识,如果过滤掉地区政治所处的时空背景,分析范式必然会遇到“普洛克斯忒斯”式水土不服的问题。具体而言,“地区性”既体现为动态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为静态的“物质利益结构”和“社会观念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关注的正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地区“社会观念结构”变迁的问题。对于东亚地区来说,当前最具显要性的共有观念要数主权观念了,那么东亚主权观念与欧美主权观念的内涵完全相同吗?如果不是,东亚主权观念与西方主权观念在外表相似的背后有何种不同的价值内涵?这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对于东亚地区秩序又有何种寓意呢?国际关系学界关注观念性因素的主要有理性主义、英国学派、社会学制度主义以及社会建构主义等理论流派,这些研究的缺点一方面在于因先入为主的西方价值观立场而忽视了观念和规范背后的价值逻辑,另一方面在于因专注单个的观念或规范而忽视了其衍生变迁的时代背景。本文在国际关系学界既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了一些改进,认为观念或规范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价值立场,行为者接受观念或规范的过程,不应简单理解为“被社会化”的过程,而应理解为不同价值体系竞争的过程。这一竞争过程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受到特定历史时代战略环境的塑造。价值体系竞争的内在机理和作为过程变量的战略环境的塑造共同决定了行为者对观念和规范的选择性接受和改造。在这一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将主权划分为对内与对外两个向度的含义。对外向度的含义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独立、自主和平等的原则,对内向度的含义则包含了自由主义、国家主义以及神权主义三种逻辑。在东亚地区,主权观念的生成过程正是东西方价值体系竞争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在东亚处于权力结构中弱势地位的背景下开展的。为了在价值体系竞争与国际政治之间成功建立链接,本文将价值体系竞争划分为人、国家和行事逻辑三个维度,相应的,东西方价值体系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对“人”、对“国家”的不同理解和对行为逻辑的不同偏好。另外,在东西方价值体系竞争的过程中,东亚不但整体处于弱势的地位,而且内部也经历了权力的几度易位。价值体系竞争和权力结构变迁致使东亚地区在接受主权观念时较为容易地接受了主权的对外向度,在对内向度上则倾向于国家主义。东亚地区主权观念的这一特征对于地区秩序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它一方面有力地维护了地区整体稳定,另一方面却越来越显现出对地区合作和一体化进程的阻碍作用。面对这一形势,东亚地区理应探索突破主权观念的新的价值叙述,而这种新的价值叙述也理应体现出东亚自身的主体性特征。除导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本文的世界观、人性观立场,并在此基础上设定理论分析框架。具体而言,本文持一种相对主义的文明观,认为世界各大文明都由一系列价值要素构成,文明的区别不在于其构成要素的数量和种类,而在于对价值要素特别是相互冲突之价值要素的排序。价值序列构成了文明的基因,文明间的差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另外,本文认为,人是理性的,却不是全知全能的。人不可能完全按工具理性逻辑行事,也不可能完全按价值理性逻辑行事。在这一世界观和人性观假定的基础上,第一章提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设定了关于价值竞争、战略计算与观念变迁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理论框架。第二章界定了本文的分析起点。这一章从“人”、“国家”和“行为逻辑”三个维度分别剖析了中国、日本和东南亚传统价值体系,界定了三者的相同点和各自的独有特征。总体来讲,三者都将人视为关系网中的“社会人”,都持“家—国—天下”的世界秩序观,都持一种相对主义的伦理逻辑。第三章界定了与东亚传统价值体系对应的西方现代价值体系。与分析东亚传统价值体系的三个维度相对应,这一章对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界定也主要从“人”、“国家”和“行为逻辑”这三个维度进行界定。总体而言,西方现代价值体系发现了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秉持主权国家体系的国家观和世界秩序观,以工具理性为表现形式的绝对主义形式逻辑成为西方现代主流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西方现代价值体系的这三个维度分别冲击着东亚传统价值体系的三个维度。从纯粹价值竞争的逻辑看,由于世界秩序观处于价值体系的外层,主权国家体系所暗含的世界秩序观较易取得对“家—国—天下”世界秩序观的优势地位。同样,由于处于价值体系的内层,个体人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工具理性的形式逻辑却不易获得对“关系人”及相对主义逻辑的优势地位。第四章通过回顾和分析近代以来东亚地区权力结构变迁的总体特征,论述了上述价值体系竞争过程的时代背景以及东亚所处的弱势地位对价值体系竞争的塑造作用。具体而言,特定的外部战略环境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主权国家观念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却弱化了个体人与工具理性对“关系人”和相对主义逻辑的冲击力。价值体系竞争的一般机理和特定时代的战略环境决定了东亚地区主权观念在生成过程中主要习得了主权的对外向度,而在对内向度上则基本偏向了持整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国家主义。第五章为经验验证。通过分析幕末明初日本现代国家意识形成过程中民权与国权的双重变奏以及修约过程中日本对西方列强和对周边弱国不同的立场,验证了主权对内向度上的国家主义倾向和对外向度上的重权利、轻责任特征;通过分析清末民初中国主权意识和公民意识生成过程中“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使命,以及最终“救亡”压倒“启蒙”的历史事实,验证了主权对内向度上的整体主义倾向和战略环境的强大塑造作用。第六章讨论了东亚主权观念的秩序意涵。由于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积极倡导,在东亚地区,体现主权观念对外向度含义的主权原则更为饱满,既强调“吾之主权不容侵犯”,也强调“吾亦不侵犯他之主权”。这一原则对各国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作用,有利于各国在国际行为中保持克制,从而有利于地区的整体稳定。但是,作为“最高”原则的“成本—收益”考量集中于国家层面,从而对地区合作以及一体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这意味着东亚各国的知识精英有义务挖掘传统价值要素,探索突破主权观念的价值动力,重构东亚价值叙述。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验证,本文认为,观念和规范传播的过程,不能仅视为一方完全主动而另一方完全被动的“社会化”的过程,而应视为不同价值体系在特定时代背景中的竞争过程。传播者和接受者都是平等的行为体,在文明意义上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东亚主权观念与欧洲主权观念在看似相同的背后存在重大的不同。欧洲主权对内向度上的个体主义倾向在价值逻辑上与国际伦理中的世界主义立场一致,从而对主权的对外向度构成潜在的挑战,这为欧洲突破主权观念提供了必要的观念动力。与之相对比,东亚主权对内向度上的整体主义则进一步加固着主权观念。由于东亚地区主权观念目前不存在明显的竞争性价值要素,加之各国受侵略的历史记忆以及制衡中国崛起的战略考量,突破主权观念对于这一地区而言无疑非常困难。不过,随着东亚地区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地区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并且,东亚突破主权观念的方式和特征必然不同于西方。对于知识精英而言,通过挖掘传统价值资源建构突破主权观念的东亚方式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契机。事实上,通过强调世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人的社会性和关系性、各类行为体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和工具—价值理性的协调性,东亚理应探索出突破主权观念的本土模式,重构东亚价值叙述,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注入新的制衡性价值要素。

徐九仙[10](2011)在《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 ——从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的角度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外交是一个道德选择困难的领域,但同时也是一个道德选择适宜的领域。道义因素是一国外交的重要维度,而一国外交的道义因素往往同本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当代中国外交的道义因素也表现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特性,这种特性在传统文化中又初步具有儒家伦理表征。因此,本文以当代中国外交的道义因素为研究对象,提出一个基本的研究假设:当代中国外交的道义因素在整体上具有儒家伦理特征。为此,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综合、多元的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以此为切入点系统地探讨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问题以及未来中国外交伦理的可能形态。本文之所以采用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主要是由于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较好地保留了孔孟等儒家经典作家的原意。而且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体系与标准的无政府状态体系最为相似,因而也初步具有国家间道义思想的性质。因此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对于研究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和伦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当代中国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两个层面的考察,系统地论述中国外交的道义因素在连贯性和整体性上所呈现出的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的特征。从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的角度解读当代中国外交的道义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战略和理念(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相关实践(如对外援助)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本文主要对下列一些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的整体逻辑;当代中国外交的道义因素的历史回顾和整体评价;中国外交的道义因素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儒家伦理特征。关于先秦儒家道义思想的整体逻辑,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多元的道德伦理体系。该体系包含了对道德目的与手段、实然与应然、责任与良心的一般性规定,仁爱、贵义和崇和三大道德原则的归纳以及“恕道”和“仁道”两大伦理精神的总结。这三大道德原则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和哲学基础,侧重于道德的动机、过程和结果等不同层面,每个原则都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仁爱原则表现为爱人思想、爱物思想和“行仁之方”的忠恕之道。贵义原则表现为对“人之所宜”的道德标准的遵从。义利关系及其第一性上的“义以为上”和“先义后利”。义利关系及其互通性上的“义利相宜”和“以义兴利”。崇和原则表现为“和而不同”的协调思想和和平主义的价值追求。关于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历史回顾和整体评价,我们主要从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两个层面进行。通过对这两个层面的考察,我们发现中国外交的道义因素在整体和连贯性上确实表现出一定的儒家伦理特征。为此,我们对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了儒家伦理特征进行了进一步考察。相应地我们从如下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我们选择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行深入而具体的分析。作为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贯穿于当代中国外交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第二个层面,我们选择了三个典型的外交案例进行分析。这三个外交案例分别对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三个层面,国家主权原则、经济原则和安全原则(国际秩序观)。这三个外交案例研究分别为中缅边界划界问题解决中的仁爱取向、中国对外经济援助中的贵义取向和中国核战略中的崇和取向。最后,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道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表现出儒家伦理的特征,但总体而言,主要是表现在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的“恕道”层次上。上述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在未来中国外交伦理形态重塑中所扮演角色的进一步思考。从性质上看,先秦儒家伦理的道义思想是一种“强道义模式”。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外交是否应该更加突出这种道义思想的因素,追求一种“强实力、强道义”的外交伦理形态?本文持认同和支持这一观点,因为这同中国国家成长和外交转型的内在逻辑是具有一致性的。当然,对这一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二、生存原则如何在国际政治中起作用——国际关系伦理思考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存原则如何在国际政治中起作用——国际关系伦理思考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2)道德在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中的位置和意义 ——以人权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现状
        (一)对古典现实主义关于人权原则在国际政治中地位的研究
        (二)对摩根索的道德观及对摩根索古典现实主义的研究
        (三)从理论角度对国际政治中道德作用的研究
第一章 人权及道德与外交政策的关系
    第一节 人权的概念及其与道德的关系
    第二节 人权等道德原则是否可作为外交政策的依据
第二章 国际道德体系的基础和解体
    第一节 国际道德建立的基础
    第二节 民主责任制对国际道德的破坏
    第三节 民族主义对国际社会的破坏
第三章 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批判
    第一节 美国传统外交的榜样观
    第二节 美国外交的传教观
    第三节 美国外交的十字军观
    第四节 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批判
第四章 道德的意义及其与权力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核心——政治权力
    第二节 个人领域的道德与政治领域的道德
    第三节 什么是政治道德
    第四节 道德对权力均衡的补充与对权力的限制
    第五节 道德对国家利益的限制
    第六节 道德对人类生命的保护
第五章 对道德在摩根索理论中的恰当认识
    第一节 对现实主义的误解
    第二节 对道德在国际政治中的恰当理解
第六章 道德在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中的位置和意义
    第一节 现实主义及理想主义对道德的不同认识
    第二节 理解道德在现实主义理论中位置及意义的关键钥匙
    第三节 本文主要结论
    第四节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致谢

(3)体系文化变迁背景下大国崛起战略之路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一、 体系主义与还原主义相结合
        二、 实证主义历史归纳与后实证主义逻辑演绎相结合
        三、 因果律与建构律相结合
        四、 事实判断与价值申诉相结合
        五、 个案分析及其他辅助性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五节 学术创新与难点
        一、 文章的创新之处
        二、 竞争性观点与文章不足
第一章 理解体系文化结构变迁:理论与历史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 国际社会与国际体系文化结构
        二、 区域国际社会与亚体系文化结构
        三、 体系文化结构变迁
        四、 关于概念界定的补充说明
    第二节 体系文化结构的分类及特征
        一、 体系文化结构的分类方式
        二、 体系文化结构的分类特征
    第三节 体系文化结构的变迁机制
        一、 物质——意识:生产力水平与体系文化结构
        二、 施动——反馈:主体间共识的互主性建构
        三、 主流——迂回流:对逆向案例的说明
第二章 冷战后国际体系主导文化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主导性观念:自由平等的洛克体系文化
        一、 洛克体系文化的总体特征
        二、 洛克体系文化的内化等级与发展阶段划分
        三、 冷战后洛克体系文化发展的新特点
    第二节 洛克体系文化发达阶段国际关系互动的新模式
        一、 “文化选择”模式取代“自然选择”模式
        二、 “市场分配”模式取代“权威分配”模式
        三、 “位形性战争”模式取代“构成性战争”模式
    第三节 小结:大国无战争与主权国家的零死亡时代
第三章 体系文化变迁与主导战略目标演变
    第一节 体系结构性与崛起国主导利益目标的转变
        一、 霍布斯文化结构及其影响下的生存博弈
        二、 洛克文化结构及其影响下的利益博弈
        三、 虚幻的不相容与想象的安全困境
    第二节 体系进程性与崛起国主导权力目标的转变
        一、 “军事战”流程及军事权力要素
        二、 “经济战”流程及生产权力要素
        三、 “知识战”流程及信息权力要素
    第三节 体系关系性与崛起国主导角色目标的转变
        一、 从因果律到建构律:国际关系的互主性建构
        二、 角色定位、利益认知与战略目标
        三、 洛克体系文化下崛起国身份再造的可能性
第四章 主导目标演变背景下崛起战略的路径重构
    第一节 从安全自助战略到安全搭车与推责战略
        一、 自助战略的时代困境:霸权联盟体系与集体安全原则
        二、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与崛起国安全搭车的可行性分析
        三、 规避冲突:自我约束下的安全推责战略
    第二节 从变位性崛起战略到联系性崛起战略
        一、 变量选取与变量关系:假定、逻辑与基本假说
        二、 自变量:非对称相互依存与崛起国单向自我约束
        三、 中介变量:洛克体系文化与主体间角色的双向建构
        四、 干涉变量:民族主义、战争食利集团与联盟的安全绑架
        五、 因变量:角色转变与身份再造
    第三节 横向并列与纵向递进:战略组合间的内在联系
        一、 “安全自助战略”与“变位性崛起战略”之间的关系
        二、 “安全搭车战略”同“联系性崛起战略”之间的关系
        三、 “变位性崛起战略”与“联系性崛起战略”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案例检验:战略选择与崛起成败——以德日美苏为例
    第一节 样本选取及概念化操作
    第二节 战略选择与崛起成败:1866-1991
        一、 案例验证 1:美日与德国(1866-1914)
        二、 案例验证 2:德日与苏联(1919-1939)
        三、 案例验证 3:德日与苏联(1945-1991)
第六章 文章结论与假设推广:兼论中国崛起战略之路径选择
    第一节 文章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构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4)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的国际正义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国际正义理念的概念
    一、普遍意义上的正义观念概述
    二、国际正义的基本内涵
        (一) 国际正义的主体
        (二) 国际正义的基本内容
    三、国际正义与国际社会基本价值的联系
        (一) 国际正义与国际秩序
        (二) 国际正义与国家利益
        (三) 国际正义与国际规范
第二章 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国际正义理念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国际正义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 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国际正义理念的形成
        (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思想中国际正义理念的完善及发展
    二、影响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国际正义理念的文化和历史因素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 近代中国外交的经历与认知的影响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的国际正义理念内涵
    一、国际政治新秩序观中的国际正义内涵
        (一) 平等正义
        (二) 相互尊重、对话协商
        (三) 互信友好、和平共处
    二、国际经济新秩序观中的国际正义内涵
        (一) 公平正义
        (二) 互谅互让、诚而有信
        (三)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三、和谐世界观中的国际正义内涵
        (一) 民主原则
        (二) 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三) 自主选择、求同存异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外交中对国际正义理念的实践
    一、第一次亚非会议与平等尊重原则的实践
        (一) 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曲折与成功
        (二) 中国代表团的应对与友好共处的体现
    二、中国对非发展援助与公平共赢原则的实践
        (一) 中国对非援助历程与中非合作论坛
        (二) 发展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与共同发展的体现
    三、核不扩散问题与民主责任原则的实践
        (一) 中国在裁军与核不扩散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二) 中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的负责任举措
结语
    一、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的国际正义理念的理论贡献
    二、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外交实践正义性的评价
    三、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国际正义理念研究的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期刊、文章类
    四、网络资源类
    五、英文文献
致谢

(5)中国时刻的思想创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明视野与中国问题
    高全喜: 文明何以立国? ———一种政治宪法学的追问
    许章润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大时代的 “中国问题”及其体系性解释
    林国基 (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 我们为什么要办 《海国图志》?
        1. 创办 《海国图志》 丛书的起因
        2. 《海国图志》 丛书的问题意识
        3.《海国图志》丛书的智识追求或者学术自觉
    施展 (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 : 大国之大———大国的世界责任
    姚中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我们四位发言人的发言都结束了, 现在请大家自由讨论。
二、中华复兴与思想创发
    姚中秋: 返本开新———儒学与中国思想之创发
    何怀宏: 最高的已然下降? ———试探文化的拐点
    杨念群: 如何从传统概念出发观察中国历史
    任锋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保守我们的公共传统
三、中西比较与儒学优势
    笑思: 城邦术的盲点与家哲学的洞见
    冯克利 ( 山东大学政治公共管理学院) : 中国的保守主义与西学的恶化
    白彤东: 儒家的国家认同观及其之于民族国家与自由主义国家认同观的优越
    陈明 (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 儒家当代中国政治叙事初说———以近代为起点, 以康有为为个案, 在左右间展开
        ( 一) 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叙事
        ( 二) 儒家叙事
        1. 立场: 中国本位
        2. 方法: 诉诸经验
        3. 主张: 中庸中道
        ( 三) 回到康有为
        ( 四) 现实可能
四、中国时刻与理论突破
    任剑涛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巨观历史、东西竞争与中国的突破
    高超群 ( 《文化纵横》杂志) : 利益时代的思想转型: 契机与可能的方向
    翟志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 以国家和政体为中心的宪法学研究
    田飞龙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法政的自主性———关于新一轮文化热的冷思考
总结

(6)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 ——以中南半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希拉里之问”在警示世界什么?
    二、“地缘文化”的研究发展:国内外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一) 国际关系与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中文化的缺位
        (二) 温特的建构主义及其“结构理念主义”理论“缺陷”
        (三) 地缘文化研究及其发展
    三、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中南半岛:“文明的断层线”区域
        (二) 为什么是两个维度:民族和宗教?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五、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地缘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一、对“地缘”和“文化”的讨论
        (一) 什么是“地缘”?
        (二) 什么是“文化”?
        (三) “地缘”与“文化”间的关联性
    二、国际关系学视野下的地缘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一) 地缘文化的含义:国际关系学视野下对“地缘文化”的界定
        (二) 地缘文化的载体——地缘体
        (三) 地缘文化的建构机制
        1、地缘文化的“地缘性建构”
        2、地缘文化的“社会性建构”
        (四) 地缘文化的属性
        1、地缘文化的一般属性:双重建构的文化身份
        2、地缘文化的特殊属性:三重身份
        (五) 地缘文化的特征
        1、历史性
        2、稳定性
        3、缓变性
        4、政治敏感性
        5、可建构性
        (六) 地缘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1、“双向导向性”影响
        2、地缘文化是地缘体内部凝聚力和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3、地缘文化是引发国际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七) 地缘文化的分类
    三、地缘文化与其他文化概念的关系:对国际关系学视野下地缘文化内涵的再界定
第三章 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机制研究——以民族和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为例
    一、中南半岛“地缘体”结构解析
        (一) 中南半岛总体地缘格局
        (二) 中南半岛“地缘体”结构和关系解析
    二、民族与宗教及其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
        (一) 民族对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
        1、民族及民族维度的解释
        2、民族维度对国家地缘文化构建的强社会建构作用与高政治敏感性
        3、民族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国家层面
        4、民族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超国家层面
        (1) 跨界民族
        (2) 外来民族
        5、民族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民族认同”与“共有观念”的构建
        6、民族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机制:文化系统的分析
        (二) 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
        1、对宗教维度的界定
        2、宗教对地缘文化的强社会建构作用和高政治敏感性
        3、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国家层面
        4、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建构:超国家层面
        5、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宗教认同”与“共有观念”的构建
        6、宗教对中南半岛地缘文化的社会构建机制:文化系统的分析
    三、民族与宗教:地缘文化构建中的模糊二元维度
    四、地缘文化对国际体系文化的构建:从“国家层面”到“超国家层面”——以中南半岛为例
第四章 结论——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对国际关系学理论和实践的建构作用
    一、温特及其“结构理念主义”理论缺陷:被忽视的“地缘文化”及其理论研究意义
    二、多层次、多维度的“地缘-观念结构主义”:二元模糊维度和国际体系“双向互构”理论
    三、结语:不应隐没的“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来自行为体内部的社会构建
    四、几个后续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7)《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8)雷蒙·阿隆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历史见证与理论基础
    1.1 历史的见证
        1.1.1 两次世界大战的伦理考验
        1.1.2 二十世纪涣散飘摇的法国
    1.2 “当局者”与“旁观者”
        1.2.1 二十世纪的“当局者”
        1.2.2 “介入的旁观者”
    1.3 雷蒙·阿隆政治伦理的理论基础
        1.3.1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1.3.2 孔德的人性论
        1.3.3 韦伯的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
    1.4 简短小结
第二章 雷蒙·阿隆的自由观
    2.1 托克维尔、马克思和哈耶克
        2.1.1 托克维尔的自由观及其评析
        2.1.2 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评析
        2.1.3 哈耶克的自由观及其评析
    2.2 自由二分与自由辩证法
        2.2.1 自由二分的法国传统
        2.2.2 自由的多重二分
        2.2.3 自由辩证法
    2.3 工业社会与政治自由
        2.3.1 工业社会
        2.3.2 工业社会中的政治自由
    2.4 简短小结
第三章 雷蒙·阿隆的平等观
    3.1 平等的类型
        3.1.1 所有人平等
        3.1.2 精神平等
        3.1.3 公民平等
        3.1.4 社会—经济平等
    3.2 技术进步与平等理想
        3.2.1 现代社会遵循的两大律令
        3.2.2 现实秩序的不平等现象
        3.2.3 技术进步与平等理想间的张力
    3.3 平等性与等级性
        3.3.1 平等主义及其批判
        3.3.2 等级性及其根源
        3.3.3 平等性与等级性的协调
    3.4 简短小结
第四章 雷蒙·阿隆的民主观
    4.1 极权及其批判
        4.1.1 革命的危害
        4.1.2 极权主义的批判
        4.1.3 民主社会的理想类型
    4.2 民主脆弱的原因
        4.2.1 寡头与民众力量的失衡
        4.2.2 国家权威的丧失
        4.2.3 一党垄断的政体
    4.3 民主的拯救
        4.3.1 立宪多党制
        4.3.2 法治原则
        4.3.3 审慎的改革
        4.3.4 精英政治
    4.4 简短小结
第五章 雷蒙·阿隆的国际政治伦理观
    5.1 双峰对峙的国际政治
        5.1.1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5.1.2 防护性民族主义和不满的国际主义
        5.1.3 和平不可能,战争不大可能
    5.2 国际政治的道德要素
        5.2.1 战斗道德(The morality of struggle)
        5.2.2 法律道德(The morality of law)
        5.2.3 责任道德(The morality of responsibility)
        5.2.4 审慎道德(The morality of prudence)
    5.3 尚武和平的战争伦理
        5.3.1 国际政治与战争
        5.3.2 核战争与道德
        5.3.3 “尚武和平”及其特征
    5.4 简短小结
结束语 从“理想标准”到“道德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研究东亚主权观念?
        一、地区政治研究的必要性与现有理论工具的局限性
        二、东亚的“地区性”特征与社会性因素研究的必要性
        三、为什么选择“主权观念/规范”?
    第二节 既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一、国际关系学科中观念/规范的研究现状
        二、东亚社会性因素及其秩序意涵的相关研究现状
        三、既有研究的重大缺憾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价值竞争与权力塑造:观念变迁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世界观与人性观:基础层面的问题
        一、世界观
        二、人性观
        三、本文的研究假定
    第二节 观念/规范变迁的机理:应用层面的问题一
        一、观念体系的外在变革动力
        二、观念体系的内在变迁机制
    第三节 观念/规范的秩序意涵:应用层面的问题二
        一、观念与外交政策的一般理论
        二、观念/规范塑造秩序的一般机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始状态:东亚传统价值体系
    第一节 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与周边秩序原理
        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
        二、中国传统周边秩序的演变历程:亦真亦假的华夷秩序
        三、传统周边秩序的运行机理
        四、界定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特征
    第二节 日本传统社会结构与价值体系
        一、日本文化发展历程
        二、家元:日本社会结构的核心要素
        三、界定日本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特征
    第三节 东南亚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价值体系的总体特征
        一、古代早期的东南亚文化
        二、东南亚古代文化的成型
        三、界定东南亚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总体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竞争变量:主权观念与西方现代价值体系
    第一节 主权学说的三种逻辑与主权的两个向度
        一、三种逻辑的起源
        二、“神”的逻辑
        三、“人”的逻辑
        四、“国家”的逻辑
        五、主权学说的对外向度及主权观念的内在价值张力
    第二节 现代欧洲价值体系的生成与核心价值特征
        一、现代欧洲价值体系的古代渊源
        二、现代欧洲价值体系的核心特征
    第三节 东亚主权观念的生成逻辑之一:东西价值体系竞争
        一、东西价值体系竞争的内在机理
        二、价值体系竞争与主权观念在东亚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程变量:近现代东亚权力结构的变迁及其对主权观念的塑造
    第一节 中国的历史经历与权力地位变迁
        一、西方殖民者早期的贸易要求与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二、战场上的接连失利与国际地位的持续下降
        三、从民国政府到新中国成立的救亡图存历程
    第二节 日本的历史经历与权力地位变迁
        一、开国与修约以争取平等国际地位
        二、甲午、日俄战争与日本国际地位的持续上涨
        三、军国主义的膨胀与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
    第三节 殖民与反殖民进程中东南亚权力地位的变迁
        一、西方列强的贸易竞争与殖民地争夺
        二、东南亚地区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第四节 东亚主权观念的生成逻辑之二:权力变迁与战略诉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权观念在东亚的生成路径:案例分析
    第一节 日本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主权内外向度的不同命运
        一、从尊王攘夷敬幕到尊王开国倒幕
        二、从自由民权运动到天皇统一制——整体主义的完胜
        三、修约外交——不完满的主权观念
        四、日本近代国家意识形成的机制分析
    第二节 清末民初中国主权观念形成过程中内外向度的不同命运
        一、从“家国天下”到“万邦林立”——对主权概念的接受
        二、从整体到个体再到阶级性——公民意识的成长
        三、主权观念之内外向度在中国不同命运的机制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亚主权观念的地区秩序意涵:基于东盟规范的分析
    第一节 主权观念对地区合作与一体化进程的一般作用机理
        一、主权观念塑造外交行为的机理
        二、规范、地区稳定与地区一体化间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主权观念在地区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中的辩证作用
        一、在中国—东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在深化合作与处理纠纷问题上显现消极影响
        三、以主权原则为核心的东盟规范面临诸多困境
    第三节 东盟规范所遇困境的机理分析
        一、次地区层次的互动与东盟规范的困境
        二、地区层次的互动与东盟规范的困境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本文的基本结论
    二、重构东亚价值叙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 ——从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的角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以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作为一种解释性框架研究当代中国外交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外交道义
        二、先秦儒家道义思想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二、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
        二、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注释
第一章 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作为一种解释性框架的提出
    第一节 一国外交政策研究中的道义维度
        一、道德怀疑论者的不充足
        二、外交是一个道德选择适宜的领域
        三、外交道义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问题
    第二节 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及儒家伦理表征
        一、当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因素
        二、当代中国外交道义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三、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中的儒家伦理表征
    第三节 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作为一种解释性框架
        一、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二、先秦儒家道义思想初步具有外交伦理特征
        三、先秦儒家道义思想的核心道德要素
    小结
    注释
第二章 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的整体归纳
    第一节 先秦儒家道义思想对道德的一般性规定
        一、对目的和手段的规定
        二、对实然和应然的规定
        三、对良心和责任的规定
    第二节 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的原则归纳
        一、仁爱原则
        二、贵义原则
        三、崇和原则
        四、三大原则的内在逻辑和哲学基础
    第三节 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的基本理念
        一、"恕道"
        二、"仁道"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历史梳理和整体评价
    第一节 毛泽东周恩来时期中国外交主要的道义因素
        一、毛泽东周恩来时期主要的外交理念
        二、毛泽东周恩来时期相关的外交实践
        三、毛泽东时期周恩来时期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整体评价
    第二节 邓小平时期中国外交主要的道义因素
        一、邓小平时期主要的外交理念
        二、邓小平时期相关外交的实践活动
        三、邓小平时期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整体评价
    第三节 江泽民胡锦涛时期中国外交主要的道义因素
        一、江泽民胡锦涛时期主要的外交理念
        二、江泽民胡锦涛时期相关的外交实践活动
        三、江泽民胡锦涛时期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整体评价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儒家伦理取向
    第一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基本内容和运用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
    第二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
        一、其它思想渊源的不充分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仁爱取向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贵义取向
        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崇和取向
    第三节 先秦儒家道义思想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启示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中国外交实践中的儒家伦理取向
    第一节 中缅边界划界问题解决中的仁爱取向
        一、中缅边界划界问题的历史回顾
        二、中缅边界划界问题解决中的仁爱取向分析
    第二节 中国对外经济援助中的贵义取向分析
        一、中国对外援助的发展变化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贵义取向分析
    第三节 中国核战略中的崇和取向分析
        一、中国核战略的主要内容与表述
        二、中国核武器战略的崇和取向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结论与意义
    第一节 当代中国外交道义的儒家伦理取向
    第二节 先秦儒家道义思想对当代中国外交伦理的意义和限度
    第三节 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外交伦理的选择与重塑
    注释
参考文献
    一、主要经典和原始文献
    二、主要中文专着和编着
    三、主要中文译着
    四、主要中文论文(略)
    五、主要英文文献
后记

四、生存原则如何在国际政治中起作用——国际关系伦理思考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伦理对道德的超越:新媒体公共外交的伦理探讨[J]. 赵鸿燕,李金慧.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20(03)
  • [2]道德在摩根索现实主义理论中的位置和意义 ——以人权为切入点[D]. 佟泽恩.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8(01)
  • [3]体系文化变迁背景下大国崛起战略之路径重构[D]. 姜鹏. 吉林大学, 2014(09)
  • [4]当代中国外交思想中的国际正义理念研究[D]. 梁元铭.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2)
  • [5]中国时刻的思想创发[J]. 高全喜,许章润,林国基,施展,姚中秋,何怀宏,杨念群,任锋,笑思,冯克利,白彤东,陈明,任剑涛,高超群,翟志勇,田飞龙. 天府新论, 2014(02)
  • [6]建构主义新视域:地缘文化及其建构机制研究 ——以中南半岛为例[D]. 周娅. 云南大学, 2013(05)
  • [7]《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8]雷蒙·阿隆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罗成翼. 中南大学, 2013(02)
  • [9]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D]. 林永亮. 山东大学, 2012(12)
  • [10]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 ——从先秦儒家道义思想体系的角度解读[D]. 徐九仙. 复旦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生存原则如何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国际关系的伦理反思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