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等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等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运华[1](2020)在《滋肾益髓生血方对AA小鼠骨髓保护作用及T-bet/GATA-3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由遗传、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各种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衰竭性疾病,AA患者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可出现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AA的发生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T淋巴细胞依据膜表面分子抗原的不同,分为主要介导细胞毒性免疫的CD8+T和调节免疫的CD4+T细胞两个亚群,CD4/CD8比例失衡与AA骨髓造血组织的免疫破坏密切相关。原始的CD4+T细胞又称为Th0细胞,Th1与Th2分别是由Th0通过STAT1和STAT6途径分化而来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分泌的IL-12等可以促进Th1细胞活化,并分泌介导第Ⅳ型免疫反应的Ⅰ型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FN-γ、IL-2、TNF-α等;激活的Th2细胞主要分泌Ⅱ型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L-10、IL-5、IL-4、和IL-13等,获得性AA的免疫发病机制与Th1细胞的极化和Th1/Th2失衡有关。GATA-3是可调控CD4+T细胞向Th2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它能特异性启动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特异转录因子T-bet能够启动Th0细胞向Th1细胞极化过程,还能通过IFN-γ等诱导T细胞以及NK细胞启动T-bet转录因子的表达,阻断Th2细胞的极化。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等来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大等不利影响,而临床运用中医药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滋肾益髓生血方是依据中医“肾藏精,精充髓,髓生血”理论组方的中药复方,我们前期动物实验发现滋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环磷酰胺诱导的AA大鼠的骨髓衰竭的改善情况较温肾益髓法和补肾益髓生血法更好。因此,本研究采用60Co-γ辐射联合免疫细胞注射构建AA小鼠模型,通过瑞士-吉姆萨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HE染色、酶联免疫检测、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研究滋肾益髓生血方对AA小鼠转录因子T-bet与GATA-3的影响,为中医“肾藏精,精生髓”的理论提供实验依据。目的:采用60Co-γ辐射联合免疫细胞注射构建AA小鼠模型,以康力龙作为对照药物,探讨滋肾益髓生血方对AA小鼠的药效学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小鼠T淋巴细胞CD3、CD4、CD8以及CD4/CD8的变化,瑞士-吉姆萨染色观察AA小鼠骨髓细胞形态变化,酶联免疫法研究AA小鼠血清中IFN-γ、IL-2、TNF-α、IL-5、IL-13、IL-4、IL-10等7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研究AA小鼠脾脏组织T-bet和GATA-3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AA小鼠骨髓T-bet与GATA-3蛋白及mRNA的表达。方法:1.药效学实验:55只清洁级雄性近交系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剩余45只用60Co-γ照射5.5 Gy造模,辐射结束后,迅速经尾静脉完成DBA/2小鼠的活体免疫细胞混悬液注射,注射量为每只1×106个免疫细胞,诱导小鼠AA模型;存活的小鼠分为模型组、康力龙组与滋肾益髓生血组,每天给药并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每周称量记录体质量变化;在灌胃给药4周结束时,摘眼球取抗凝血,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HGB、RBC、WBC、PLT变化,取小鼠股骨制备骨髓悬液,用血球计数板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制备血涂片,用瑞士-吉姆萨染色法观察AA小鼠血细胞变化;制作骨髓涂片,用瑞士-吉姆萨染色观察AA小鼠骨髓细胞形态变化;制作AA小鼠脾脏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2.流式细胞术:检测AA小鼠外周免疫细胞CD3、CD4、CD8以及CD4/CD8的变化。3.酶联免疫:检测 AA 小鼠血清中 IFN-γ、IL-2、TNF-α、IL-5、IL-13、IL-4、IL-10 细胞因子的变化。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A小鼠脾脏组织中T-bet、GATA-3蛋白的表达量变化。5.Western Blot:检测AA小鼠骨髓组织中T-bet、GATA-3蛋白的表达量变化。6.RT-PCR:检测AA小鼠骨髓组织中T-betmRNA、GATA-3mRNA的表达量变化。结果:1.滋肾益髓生血方对60Co-γ联合免疫诱导AA小鼠药效学影响1.1 一般状态:滋肾益髓生血方等治疗组均能明显改善AA小鼠的一般状态,提高活动度和饮食量,维持AA小鼠的体质量。1.2体质量: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AA小鼠体质量较低(P<0.01);而滋肾益髓生血方组小鼠体质量数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1.3外周血: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AA小鼠WBC、HGB的数值显着降低(P<0.01);RBC数量呈降低(P<0.05),PLT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滋肾益髓生血方组的HGB数值均显着升高(P<0.01),康力龙组的WBC和RBC均显着增加(P<0.01,P<0.05)。1.4血涂片: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AA小鼠血细胞数量偏少,异常形态的红细胞较多,滋肾益髓生血方组有一定的改善。1.5骨髓涂片:模型组AA小鼠骨髄出现较多大脂肪滴与纤维等非造血组织,骨髓各系幼稚细胞数量降低;滋肾益髓生血方组的AA小鼠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骨髓衰退情况明显好转。1.6 骨髓有核细胞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A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明显降低,康力龙与滋肾益髓生血方组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有升高(P<0.01,P<0.05)。1.7 脾脏HE染色:模型组AA小鼠脾组织淋巴小结形态不规则,红髓和白髓边界分辨不清,白髓边界呈现不规则形,脾血窦和脾索较难辨别清楚;各治疗组小鼠脾脏淋巴结趋于正常形态,红髓白髓边界趋于清晰,血窦和脾索较明显,红白髓明显比模型组更加规则。2.滋肾益髓生血方对60Co-γ联合免疫诱导AA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2.1 血清因子:模型组AA小鼠IFN-γ,TNF-α、IL-2、IL-5、IL-13水平均显着升高,IL-4、IL-10均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除康力龙组的IL-5外,康力龙组、滋肾益髓生血组的IFN-y、TNF-α、IL-2、IL-5、IL-13水平均降低(P<0.01,P<0.05);而IL-4、IL-10水平均有所升高(P<0.01,P<0.05)。2.2 流式细胞术:模型组AA小鼠CD8、CD3、CD4三种免疫细胞的数量均处于低水平(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AA小鼠比较,各治疗组的CD4、CD8均有所升高(P<0.01,P<0.05),滋肾益髓生血组CD3明显升高(P<0.05)。3.滋肾益髓生血方对60Co-γ联合免疫诱导AA小鼠脾脏组织中T-bet、GATA-3蛋白的影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GATA-3蛋白表达量比较,模型组AA小鼠脾组织中GATA-3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脾组织的GATA-3蛋白表达增多(P<0.01);康力龙组与滋肾益髓生血组GATA-3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AA小鼠脾组织细胞胞浆中T-bet蛋白表达呈强阳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的T-be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康力龙组与滋肾益髓生血组T-bet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4.滋肾益髓生血方对60Co-γ联合免疫诱导AA小鼠骨髓T-bet、GATA-3蛋白与mRNA的影响4.1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模型组AA小鼠骨髓组织中的GATA-3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组(P<0.01),滋肾益髓生血组与康力龙组小鼠骨髓GATA-3表达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AA小鼠骨髓的T-bet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5),康力龙组和滋肾益髓生血组AA小鼠骨髓中的T-bet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1,P<0.05)。4.2 RT-PCR检测结果示:模型组与各治疗组AA小鼠骨髓的T-bet 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AA小鼠骨髓中的T-betmRNA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与康力龙组相比,滋肾益髓生血组AA小鼠骨髓T-betmRNA表达量均下降(P<0.01);模型组AA小鼠骨髓的GATA-3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康力龙组与滋肾益髓生血组GATA-3 mRNA表达量上升(P<0.01)。结论:1.滋肾益髓生血方能够缓解AA小鼠的一般状态,提高小鼠的体质量,能够升高AA小鼠外周血中RBC、WBC、HGB的数量,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数,可以减轻AA小鼠脾脏病理损害,降低免疫损伤,保护骨髓造血功能。2.滋肾益髓生血方可以升高AA小鼠外周血中CD3、CD4细胞数量,升高CD4/CD8比例,降低AA小鼠外周血清中IFN-y、IL-2、TNF-α、IL-5、IL-13等细胞因子,升高IL-4、IL-10等细胞因子,从而降低免疫异常活化造成的免疫损伤,维持AA小鼠免疫平衡稳态。3.滋肾益髓生血方可以有效的抑制AA小鼠脾脏和骨髓组织中的T-bet蛋白与mRNA的表达,增加GATA-3蛋白与mRNA的表达;滋肾益髓生血方可能通过调节T-bet/GATA-3相关信号通路,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延缓AA小鼠骨髓衰竭的进程。

张天琰,张鹂,阳梅,陈春平[2](2019)在《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AA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疗效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90例患者经免疫抑制剂(主要为环抱菌素A+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6~10个月后,有效率为64.44%(58/90);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因为肝炎相关性、7或7q-染色体异常、血流感染、入院时铁过载、T淋巴细胞CD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Fas(sFas)、诊断至移植间期>3个月为AA患者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能受病因、细胞遗传学、血流感染、入院时铁过载、T淋巴细胞与炎症因子水平、诊断至移植间期时间等因素影响而在免疫抑制剂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疗效不佳,补充G-CSF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疗效,应据此开展针对性措施。

周丹丹,王琴[3](2019)在《免疫抑制疗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与可溶性Fas表达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疗法(IST)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可溶性Fas(sFas)表达水平,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如皋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50例AA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8.8±4.6)岁;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为26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为27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为23例。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个体纳入对照组,受试者年龄为(29.2±4.8)岁;男性受试者为23例,女性为27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环孢素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进行IST,治疗28周后评估AA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TNF-α、γ干扰素、sFas水平,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比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受试者及A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γ干扰素、sFas表达水平,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比值。本研究经如皋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6LL018)。征得2组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研究组AA患者接受IST治疗28周后,22例获得基本治愈,20例获得缓解,8例明显进步,总有效率为84%(42/50)。②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γ干扰素水平分别为(170.7±22.4)pg/mL、(76.9±5.9)pg/mL,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的(140.0±18.8)pg/mL、(52.4±4.8)pg/m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23,P<0.001;t=22.777,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前sFas水平为(3.7±0.9)μg/L,显着低于对照组的(5.1±1.0)μg/L,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7.358,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γ干扰素水平分别为(152.5±20.7)pg/mL、(61.5±4.9)pg/mL,显着低于治疗前的(170.7±22.4)pg/mL、(76.9±5.9)pg/m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20,P<0.001;t=14.199,P<0.001);治疗后sFas水平为(4.9±1.0)μg/L,显着高于治疗前的(3.7±0.9)μg/L,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307,P<0.001)。③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3+ T细胞比例、CD4+ T细胞比例及CD4+ T细胞/CD8+ T细胞分别为(61.5±5.2)%、(28.8±5.0)%、(1.2±0.4)%,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的(66.2±4.9)%、(42.1±5.3)%、(1.5±0.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51,P<0.001;t=12.907,P<0.001;t=3.313,P=0.001);CD8+ T细胞比例为(31.5±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25.1±5.2)%,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6.273,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D3+ T细胞比例、CD4+ T细胞比例及CD4+ T细胞/CD8+ T细胞分别为(64.9±5.0)%、(38.7±5.3)%、(1.4±0.5)%,均显着高于治疗前的(61.5±5.2)%、(28.8±5.0)%、(1.2±0.4)%,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3,P<0.001;t=9.608,P<0.001;t=2.209,P=0.030);CD8+ T细胞比例为(27.7±5.2)%,显着低于治疗前的(31.5±5.0)%,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3.725,P<0.001)。结论 AA患者的TNF-α、γ干扰素表达水平及CD8+ 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人群,sFas表达水平、CD3+ T细胞比例、CD4+ T细胞比例及CD4+ T细胞/CD8+ T细胞低于健康人群。IST能够显着调节AA患者的血清TNF-α、γ干扰素、sFas表达水平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

邓德君[4](2018)在《参萸补血方联合CsA治疗脾肾阳虚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参萸补血方联合环孢素(CsA)治疗脾肾阳虚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的临床疗效及对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的影响,并观察其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01日至2017年08月31日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和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血液科门诊及住院的CAA患者76例,符合脾肾阳虚证CAA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CsA(3-5mg/kg-1·d-1,d1-180),司坦唑醇片(2mg Tid);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参萸补血方(150ml开水冲服,早晚分服)。两组各治疗6个月,每3个月评价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变化,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ANC)、网织红细胞计数(RET),骨髓增生程度;比较两组间血清IL-6、IL-17水平的差异,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频次、感染类型,输血量及输血类型,输血间隔期的评分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共入组病例76例,治疗过程中脱落6例,治疗组脱落2例,均为患者放弃治疗,对照组脱落4例,2例未按疗程用药,2例放弃治疗,最终纳入统计分析70例。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ORR):治疗组ORR为86.11%,对照组ORR为67.64%,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6个月后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GB、PLT、ANC、RET均较前上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髓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髓增生程度均提升(P<0.05),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7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17均较前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着(P<0.05)。(7)两组患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频次:半年内治疗组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次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8)两组患者感染类型比较: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血行感染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未发生血行感染。(9)两组患者输血量及输血类型比较:治疗6个月内治疗组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10)两组患者输血间隔期评价:治疗6个月内治疗组输血间隔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1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余患者未出现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异常。结论:1、参萸补血方联合CsA方案治疗脾肾阳虚证CAA的临床疗效较单纯西药组高;2、参萸补血方联合Cs A方案可提升脾肾阳虚证CAA患者的HGB、PLT、ANC、RET计数,改善骨髓增生程度,促进骨髓造血;同时可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有效减少输血量,延长输血间隔期;安全可靠,不增加不良反应;3、参萸补血方联合CsA方案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L-6、IL-17水平,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李辉[5](2014)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表达状态的临床资料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获得性人类骨髓衰竭综合征,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临床特征,其发病率约为为0.74/10万人口。再障的发病呈明显的异质性和重叠性特征,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为免疫介导的1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激活。再障的治疗采用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MicroRNA (miRNA)是一种小保守非编码RNA分子,主要在翻译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对于正常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功能的维持和多种免疫过程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miRNA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有异常表达。miRNA芯片检测结果发现miR-34a在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中有差异表达,其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iR-34a在各型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中表达状态的临床特点。研究方法我们选取了再障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病房和门诊收集初诊再障患者31例,皆符合国内获得性再障的诊断标准,其中非重型再障(NSAA)16例,重型再障(SAA)10例,极重型再障(VSAA)5例。14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收集以上病例及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和性别,实验室检查包括粒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手工法分离31例再障患者及14例正常对照者骨髓T淋巴细胞,然后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测定其中的miR-34a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7.0分析性别、年龄、再障严重程度、中性粒细胞(NEU)计数、网织红细胞(RET)计数、血小板(PLT)计数与miR-34a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1.不同性别(P=0.5109)的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年龄与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r=-0.2608,P=0.1565)。2.再障患者与健康对照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001),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不同严重程度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皆明显高于正常(VSAA vs.NC, P<0.0001; SAA vs. NC,p<0.0001; NSAA vs. NC, P<0.0001)。对于不同严重程度AA患者之间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VSAA与SAA (P=0.0324)、VSAA与NSAA (p=0.0192)有显着性差异,而SAA与NSAA无明显差异(P=0.9054)。3.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与再障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关系(rs=0.451,P=0.011)。4.再障患者NEU计数(r=-0.4279,P=0.0163)、RET计数(r=-0.3603,P=0.0465)与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皆有相关性,且呈负相关关系,而PLT计数(r=-0.2005,P--0.2794)与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中miR-34a的表达水平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且与性别和年龄无关。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与再障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再障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的表达水平与NEU计数、RET计数呈负相关关系,而与PLT计数无明显相关。由此可以得出结论,miR-34a的表达水平对于再障的临床诊断与分型、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齐薇薇[6](2014)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技术,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患者与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的蛋白质成分进行分析,获得SAA骨髓CD34+细胞疾病特异性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图谱,初步筛选导致SAA免疫功能亢进的自身抗原,为进一步阐明SAA免疫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检测SAA患者外周血血清白介素(IL)-17水平,分析其与T淋巴细胞亚群、树突细胞(DC)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以及血常规之间相关性,初步探讨IL-17与SAA的关系,为寻找新的SAA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初治SAA患者、治疗后恢复期的SAA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第一部分建立SAA骨髓CD34+细胞差异蛋白质表达图谱,应用免疫磁珠法分选29例SAA恢复期患者及10名健康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提取总蛋白并将蛋白质酶解,应用iTRAQ试剂标记样品,应用多维液相色谱分离样品并串联质谱Q Exactive进行蛋白质分析,应用数据库检索鉴定蛋白质,并比较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初步探索导致SAA免疫功能亢进的抗原物质。第二部分探讨白介素IL-17在SAA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25例SAA初治患者、15例SAA恢复期患者及10名健康正常人外周血血清IL-17水平,同时应用单克隆抗体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DC(髓样树突细胞/淋系树突细胞比值,mDC/pDC比值)、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分析血清IL-17水平与T亚群、DC亚群、Treg比例及血常规相关性。结果第一部分获得SAA骨髓CD34+细胞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图谱。以蛋白质置信度>95%及鉴定肽段蛋白质假阳性率<1%为限,共鉴定肽段15120个,蛋白3208个。以差异蛋白Ratio(病例组/对照组)大于2.794和小于0.323并且置信度>95%为限,共筛选出高可信的差异蛋白157个,其中上调蛋白54个,下调蛋白103个。差异蛋白涉及的生理功能包含以下几方面:细胞凋亡、细胞周期、RNA剪接及代谢、蛋白质修饰及转运、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等。第二部分SAA初治组IL-17水平为17.07±15.18pg/ml,明显高于恢复组(7.09±3.84pg/ml,P<0.01)和对照组(3.53±2.08pg/ml, P<0.01); SAA’恢复组IL-17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初治组CD4+/CD8+比值为0.32±0.08明显低于恢复组(1.11±0.31,P<0.01)及对照组(1.07±0.26,P<0.01);初治组mDC/pDC比值为3.16±0.55明显高于恢复组(1.6±0.43,P<0.01)及对照组(1.43±0.38,P<0.01);初治组Treg占外周血单个核比例(CD4+CD25+CD127dim/PBL)为0.8±0.31%明显低于恢复组(1.78±0.69%,P<0.01)及对照组(2.23±0.66%,P<0.01)。初治组IL-17水平和CD4+/CD8+比值及CD4+CD25+CD127dim/PBL均呈负相关(r=-0.421,P<0.05;r=-0.65,P<0.01);与mDC/pDC比值呈正相关(r=0.414,P<0.05);与白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689,P<0.01);恢复组IL-17水平与白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64,P<0.05)。结论1.成功获得了SAA患者骨髓CD34+细胞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图谱,并且证明iTRAQ标记串联质谱技术用于SAA患者骨髓细胞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次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157个在SAA骨髓CD34+细胞中表达异常的蛋白质,差异蛋白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蛋白质修饰及转运、RNA处理及剪接、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等方面。初步预测了可能导致SAA免疫“瀑布”激活的抗原物质。2.SAA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经ATG、环孢素A等强化免疫治疗后IL-17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并且SAA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免疫功能状态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IL-17有可能成为SAA治疗的新靶点,及评估SAA病情、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沃立科[7](2013)在《人参二醇组皂苷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及相关蛋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血液系统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目前常使用雄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但疗效不够理想,并可导致严重的副作用。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具有促进造血和调节免疫的双重功效,可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但PDS对再障的疗效及其作用相关蛋白尚不明确,本文观察PDS促进再障患者骨髓红系(CFU-E)、粒系(CFU-GM)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作用,探索PDS诱导再障骨髓细胞造血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性,并与阳性对照药物雄激素相比较,探索其治疗再障的作用机制,为今后扩大PDS的功能主治及部分代替雄激素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正常的人骨髓半固体红系、粒系造血祖细胞培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 PDS0、5、10、20、50、100和 150mg/L,阳性对照药睾酮为 0、10-8、10-7、10-6和10-5M,以筛选药物促进人骨髓CFU-E、CFU-GM增殖的恰当剂量。2.应用琼脂半固体CFU-E、CFU-GM集落生成试验,培养21例慢性再障患者的骨髓标本。分别加入恰当剂量PDS40mg/L与阳性对照药睾酮10-7M,以不加药的为对照。孵育7d计数集落;并计算PDS促进CFU-E、CFU-GM增殖的提高率。3.Balb/c小鼠经5Gy钴60照射后,尾静脉注射DBA/2小鼠5×106淋巴细胞,制备免疫介导型再障模型。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再障模型、PDS80mg/kg/d治疗和阳性药物十一酸睾酮26.7mg/kg/d组。灌胃治疗17d,检测外周血象。4.取各组小鼠股骨和胫骨的骨髓有核细胞,分别提取总蛋白,经等电聚焦(IEF)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扫描比较各组间差异蛋白质图谱,经DeCyder Image QuantTM V6.5软件分析,选择PDS治疗与模型组相比差异2倍以上的蛋白点,割胶和酶解后,质谱分析鉴定。结果:1.PDS对正常的人骨髓红系、粒系造血祖细胞均有显着的促进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0、50mg/L对CFU-E的集落提高率分别为43.8±0.5%、43.8±1.0%;CFU-GM的集落提高率分别为43.1±5.0%、41.4±5.7%。睾酮对CFU-E也有显着的促进增殖作用,10-7 M时CFU-E的集落提高率为44.2±0.6%;而睾酮对CFU-GM集落无直接的刺激增殖效应。2.慢性再障患者21例,其中16例患者的骨髓培养生成CFU-GM,CFU-E集落数,分别为57.7±21.3,64.1±17.5/2×105细胞,40mg/LPDS显着地提高集落数为80.8±26.3,92.7±25.3/2×105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集落提高率为 42.3±21.2%,45.0±12.9%。10-7M 睾酮组 CFU-E 集落数为 90.6±25.1/2×105细胞,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CFU-GM无直接的作用。其余5例再障患者骨髓培养集落生成很少,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3.再障小鼠模型活动能力和食欲均减退、毛色无光泽;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均显着降低。PDS治疗组的一般情况有明显改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分别为0.83±0.16,524.71±58.23(109/L),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的0.50±0.12,411.40±54.84(109/L)(p均<0.01)。红细胞计数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P<0.05),阳性对照睾酮也显示其疗效明显。4.再障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蛋白质研究,PDS治疗组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4个,包括丝/苏氨酸蛋白激酶、F-box蛋白,微管调节蛋白stathmin、甲基化转移酶结构域蛋白;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9个,包括真核释放因子、LdlBp、砷甲基转移酶、微管蛋白、嗜中性粒细胞颗粒、膜联蛋白A1、细胞骨架肌动蛋白、TRIM蛋白、线粒体转录启动因子。这些差异蛋白的功能均与血细胞生成相关。结论:1.PDS体外能够有效地促进再障患者骨髓红系、粒系造血祖细胞增殖,而雄激素仅能促进CFU-E增殖,对CFU-GM没有直接的作用,提示PDS促进骨髓粒系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作用优于雄激素。2.PDS体内有效地改善再障小鼠的一般情况,提高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预期治疗再障可作为现有药物的有力补充,而无明显副反应。3.PDS具有促进再障造血祖细胞增殖,加快造血功能恢复的功效.骨髓差异蛋白分析提示其作用机制涉及到造血信号传递途径蛋白,骨髓基质蛋白,甲基化与磷酸化相关蛋白等。

秦兰[8](2013)在《补肾填精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模型IL-11及EPO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大鼠调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填精中药治疗再障的作用机理。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补肾填精基础方)及对照组(再障生血片);采用5-氟尿嘧啶(5-FU)与马利兰联合建立大鼠再障(AA)模型;空白组正常饲喂,治疗组及对照组确定造模成功后,每天分别给予补肾填精中药煎剂及再障生血片混悬液灌胃连续30天,以造血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11(IL-11)及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为主要观察指标,结合一般状况、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病理等指标观察,综合评价补肾填精法干预效果。结果:①一般状况:与模型组对比,治疗组及对照组大鼠精神、饮食、活动等一般体征改善,生存质量提高。②外周血细胞计数: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白细胞、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计数有明显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骨髓病理: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骨髓增生程度改善,三系细胞增生,非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相对减少,造血结构修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造血因子:治疗组IL-11含量较模型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PO含量较模型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填精法能够改善再障大鼠一般状况,提升模型大鼠外周血细胞计数,促进骨髓造血组织修复。改善大鼠的骨髓造血功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与补肾填精法调节造血调控因子IL-11及EPO的异常分泌水平密切相关。

王琰[9](2012)在《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Shelterin、TERT基因表达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端粒保护蛋白复合体shelterin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探讨它们之间及与获得性再障的关系,并研究它们与再障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再障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方法:收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获得性再障患者(其中慢性再障52例,急性再障8例;中医辨证分型的急劳髓枯型8例,肾阳虚型18例,肾阴虚型19例,肾阴阳两虚型15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RNA,并记录其血常规情况。另收集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标本做正常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检测端粒保护蛋白复合体shelterin的六个蛋白TRF1、TRF2、RAP1、TIN2、TPP1和POT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在获得性再障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mRNA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外周血白细胞以及相互之间的表达相关性。结果:1、获得性再障患者TRF1、RAP1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有显着性差异(TRF1,P<0.01;RAP1,P<0.05);TRF2、POT1、TIN2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OT1、TRF2,P<0.01;TIN2,P<0.05)。2、急性再障、慢性再障患者TRF1、RAP1mRNA表达情况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急性再障、慢性再障患者TIN2、POT1mRNA表达情况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急性再障患者TRF2mRNA表达情况较正常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急性再障患者TIN2mRNA表达情况较慢性再障患者明显降低(P=0.039,P<0.05)。3、中医辨证分型的肾阴虚型、急痨髓枯型患者TRF1、RAP1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肾阴虚型TRF2、TIN2、POT1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TRF2、POT1,P<0.05;TIN2,P<0.01);肾阴阳两虚型和急痨髓枯型获得性再障患者TIN2、POT1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4、中医各证型间,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急痨髓枯型患者TIN2mRNA表达水平均较肾阳虚型明显降低(肾阴虚型P=0.027,P<0.05;肾阴阳两虚型P=0.016,P<0.05;急痨髓枯型P=0.002,P<0.01);肾阴虚型患者TPP1mRNA表达水平较肾阳虚型患者明显降低(P=0.041,P<0.05);肾阳虚型患者TERTmRNA表达水平较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急痨髓枯型患者明显升高(P<0.05)。5、TIN2mRNA表达水平与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有明显相关性;POT1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TERT mRNA表达水平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有明显相关性。6、TERT与TRF1、TPP1、POT1mRNA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TRF2与TPP1、POT1、RAP1、TIN2mRNA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TPP1与TERT、TRF2、POT1、RAP1mRNA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TIN2与TRF1、TRF2、POT1mRNA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1、端粒保护蛋白shelterin组分的TRF1、TRF2、TIN2、POT1、RAP1以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水平的改变可能在获得性再障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并且TIN2、POT1、TERT可能与获得性再障的发病关系更密切。2、TRF1、RAP1在肾阴虚型最高,在肾阳虚型最低;TRF2、TIN2、POT1、TPP1在在肾阴虚型中最低,肾阳虚型中最高。提示,与肾阳虚型患者相比,肾阴虚型患者可能存在着更为严重的病变,端粒损耗程度和造血细胞凋亡可能更严重。

郭卫卫[10](2011)在《凉血解毒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Foxp3、IFN-γ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对再生障碍性小鼠骨髓增殖以及Foxp3、IFN-γ表达的影响,探讨凉血解毒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机制,比较凉血解毒汤与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用物理化学联合的方法制作再障小鼠模型30只,将其随机分为再障组、中药组、西药组3组,另用同批正常BALB/c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并于第7天开始灌胃给药,分别胃饲生理盐水(再障组和正常对照组),凉血解毒汤(中药组),环孢霉素A (西药组)。10天后,计数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测定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测定Foxp3含量的表达、ELISA法测定IFN-γ的含量。结果再障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造血组织容量、Foxp3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IFN-γ表达较正常组升高,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中药组,西药组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造血组织容量、Foxp3含量较再障组显着增加,IFN-γ较再障组降低,用药组与再障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 <0.05),但是用药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 >0.05)。结论凉血解毒汤对再障小鼠疗效显着,能改善骨髓增殖,上调Foxp3的表达,降低IFN-γ的含量。凉血解毒汤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免疫起到治疗作用。凉血解毒汤与环孢素相比疗效没有显着性差异。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滋肾益髓生血方对AA小鼠骨髓保护作用及T-bet/GATA-3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再生障碍性贫血Th1/Th2细胞亚群失衡与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滋肾益髓生血方对~(60)Co-γ联合免疫诱导AA小鼠的药效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二 滋肾益髓生血方对~(60)Co-γ联合免疫诱导AA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三 滋肾益髓生血方对~(60)Co-γ联合免疫诱导AA小鼠脾组织T-bet、GATA-3蛋白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四 滋肾益髓生血方对~(60)Co-γ联合免疫诱导AA小鼠骨髓组织T-bet、GATA-3蛋白及mRNA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2)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3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 疗效分析
    2 影响AA患者疗效的单因素分析
    3 影响AA患者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讨 论

(4)参萸补血方联合CsA治疗脾肾阳虚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1.6 伦理学要求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药物
        2.2 给药方案
        2.3 疗程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3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4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5 两组患者外周血象比较
    6 两组患者骨髓增生程度比较
    7 两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6水平比较
    8 两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17水平比较
    9 两组患者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频次比较
    10 两组患者输血量及输血类型比较
    11 两组患者不同成分血的输血间隔期比较
    1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13 两组患者发生感染的类型比较
    1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
    2 中医对CAA的认识
    3 研究结果分析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表达状态的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论文评阅答辩情况

(6)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CD34+细胞蛋白质组学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1.3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分选后CD34+细胞纯度检测
        1.2.2 Bradford法蛋白定量结果
        1.2.3 SAA患者骨髓CD34+细胞蛋白质组学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17水平及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3 研究方法
        2.1.4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SAA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17表达水平
        2.2.2 各组T亚群、DC亚群、Treg比例水平
        2.2.3 SAA患者IL-17与T亚群、DC亚群、Treg比例及血常规指标表达相关性
    2.3 讨论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7)人参二醇组皂苷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及相关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人参二醇组皂苷促进再障患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的研究
    (一) 背景
    (二)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试剂配制
        3. 实验方法
    (三) 实验结果
        1. PDS体外促进人正常骨髓CFU-E、CFU-GM集落生成的作用
        2. 睾酮体外促进人正常骨髓CFU-E集落生成的作用
        3. PDS促进再障患者骨髓CFU-GM增殖的作用
        4. PDS促进再障患者骨髓CFU-E增殖的作用
    (四) 讨论与分析
    (五) 结论
第二部分 人参二醇组皂苷对再障小鼠的疗效及相关差异蛋白的研究
    (一) 背景
    (二) 材料与方法
        1. 造模动物
        2. 研究用药PDS与阳性对照药十一酸睾酮胶丸
        3. 主要试剂
        4. 主要仪器
        5. 实验方法
    (三) 实验结果
        1. PDS能够改善再障小鼠的一般情况
        2. PDS有效地升高再障小鼠外周血象
        3. 双向电泳差异蛋白质分析结果
        4. PDS诱导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造血相关蛋白
        5. PDS调控表达降低2倍以上的造血相关蛋白
        6. 四组再障骨髓有核细胞差异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四) 分析与讨论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8)补肾填精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模型IL-11及EPO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动物
        1.2 药物
        1.3 实验仪器
        1.4 实验试剂与检测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条件
        2.2 造模方法及判定标准
        2.3 药物制备方法
        2.4 实验分组
        2.5 实验给药
        2.6 观察指标测定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大鼠的一般情况
    2 外周血细胞计数(见表1)
    3 网织红细胞计数(见表2)
    4 调控因子水平(见表3)
    5 骨髓病理切片观察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Shelterin、TERT基因表达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
    一、 研究对象
    二、 诊断标准
    三、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四、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实验研究
    一、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一) 主要试剂
        (二) 主要仪器
    二、 实验方法
        (一)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
        (二)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NA的提取
        (三) 逆转录操作步骤——cDNA第一链合成
        (四) 荧光定量RT-PCR反应
        (五) 统计方法
    三、 实验结果
        (一) 实验结果基本情况
        (二) 获得性再障患者TRF1、TRF2、TIN2、TPP1、POT1、RAP1、TERT 基因 mRNA表达情况
        (三) TRF1、TRF2、TIN2、TPP1、POT1、RAP1、TERT mRNA 表达情况与年龄、血细胞分类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四) TRF1、TRF2、TIN2、TPP1、POT1、RAP1、TERT 之间 mRNA 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一、 中医学对再障的认识
        (一) 中医学对再障病名的认识
        (二) 中医学对再障的病因病机认识
        (三) 近代再障辨证分型的依据
        (四) “肾虚”与现代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的关系
    二、 现代医学对再障发病机制的认识
        (一) T淋巴细胞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
        (二) 细胞凋亡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
        (三) 造血细胞因子对再障的影响
        (四) 端粒、端粒酶基因缺陷及相关蛋白异常
    三、 获得性再障患者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端粒保护蛋白Shelterin基因表达的分析研究
        (一) 获得性再障患者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表达的分析研究
        (二) 获得性再障患者端粒保护蛋白Shelterin基因表达的分析研究
    四、 获得性再障患者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端粒保护蛋白Shelterin基因表达情况与中医不同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10)凉血解毒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Foxp3、IFN-γ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综述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滋肾益髓生血方对AA小鼠骨髓保护作用及T-bet/GATA-3影响的实验研究[D]. 刘运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 张天琰,张鹂,阳梅,陈春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11)
  • [3]免疫抑制疗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与可溶性Fas表达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J]. 周丹丹,王琴.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9(04)
  • [4]参萸补血方联合CsA治疗脾肾阳虚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 邓德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T淋巴细胞miR-34a表达状态的临床资料分析[D]. 李辉. 山东大学, 2014(11)
  • [6]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D]. 齐薇薇.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7]人参二醇组皂苷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及相关蛋白的研究[D]. 沃立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3(01)
  • [8]补肾填精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鼠模型IL-11及EPO影响的实验研究[D]. 秦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9]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Shelterin、TERT基因表达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D]. 王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12)
  • [10]凉血解毒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Foxp3、IFN-γ表达的影响[D]. 郭卫卫. 辽宁医学院, 2011(12)

标签:;  ;  ;  ;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Fas等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