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编辑题材的性质

论新世纪编辑题材的性质

一、新世纪编辑主体品格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莹[1](2021)在《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从中国青年运动层面看,习近平指出从近代以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并提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殷切寄望。因此,习近平站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提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不仅高度概括了青年的历史地位,也从“两个布局”和“两个大局”的战略判断中为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具体实践谋划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指出青年不只是一个代表人类生命中某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从价值范畴来看,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2021年“五四”前夕,习近平再次到清华大学考察,寄语广大青年一定要肩负使命,做能够承担重任的时代新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青年人是接过历史接力棒的主力军。青年工作与青年直接相关,因此,如何做好青年工作一直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书信以及座谈等内容中对做好青年工作有明确论述,一系列的重要论述,逐步形成了理论化、系统化的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可见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是基于我国历史发展新高度,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之下,针对青年工作是什么,怎样做好青年工作阐发的一系列看法、观点和思想的集合,这一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具有指引性和高度开放性。这一系列的思想更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为我们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共分五部分。首先介绍研究缘起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深入探究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生成理路。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以马克思、列宁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思想观点为指导对中国共产党靑年工作思想观点的一脉相承,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观点为理论来源。系统分析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实践生成,可见习近平的成长经历与执政实践是其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进一步探究这一思想各个时期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特点。第三部分系统论述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以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研究依据,从关于青年本质和战略地位、党对青年工作白勺领导、青年运动时代主题、青年工作职责使命、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和改革、青年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道路、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七部分,系统挖掘习近平提出的有关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进而探究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品质、以尊重青年主体性为本质核心、以青年历史地位和时代使命为逻辑起点、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着眼新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针对性。第四部分探究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内在逻辑和创新特点。包括核心立场与价值遵循、领导力量与思想基础、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战略定位与实践要求,从而总结出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创新特征包括青年成长发展角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靑年工作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五部分总结概括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五个维度探究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围绕当前我国青年工作正在进行的具体实践工作探究其实践价值。

刘钰[2](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何康莉[3](2019)在《严歌苓小说的历史书写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北美新移民文学最高水平代表之一,严歌苓一直是海外华文和当代文学研究的热门。由于其丰富独特的个人与家族经历,对历史的言说一直贯穿在她的创作中。透过女性、知识分子、新移民多重视角,严歌苓对晚清至当代的历史书写呈现异质色彩。因而本文以严歌苓小说的历史书写策略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的历史、作家女性观与历史书写的关系、历史书写形式探索等方面分析严歌苓的小说创作。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从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介绍选题源起,概述了当前对严歌苓小说的研究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梳理文本中涉及的历史。通过细读严歌苓不同阶段的长篇小说,分析不同时期其历史书写的内容,早期作品重在记录文工团知识青年在动乱时代的精神改造与反抗的过程;移民后面对文化与身份的双重困境,重在书写新、旧移民在异国的艰难处境,两代人在扎根过程中的爱与痛;2004年以后的作品开始回望故国,以日常生活叙事表现了动荡时代中小人物的生存。第二章研究严歌苓的女性视角对历史书写的影响。严歌苓以复杂的女性意识重构历史,以文本阐释女性孕育历史,历史以女性为纬度等女性观。其次,严歌苓还试图展现另类女性形象,解构传统文学中对女性与母性的理解,表达对全世界女性命运的关注。第三章主要分析小说书写历史时使用的倒叙、人称变换、元情节、非成人视角、象征隐喻的策略,这些策略的运用使历史溢出宏大叙事的框架,呈现出不可靠的历史印象。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论述严歌苓历史书写的独特性,从小说的内容、形式、华语审美等方面对当代大陆作家书写提供补充与借鉴。本文创新点主要在于以历史书写策略为角度统摄严歌苓的长篇创作,从书写内容、女性历史、叙事策略几个方面探究严歌苓长篇小说创作流变,分析作家透过多重身份视角,对历史的态度与处理方法,进一步认识以严歌苓为代表的新移民历史书写的价值。

蔡静[4](2019)在《中国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共青团实践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相关文献的纵向梳理深化学界以往研究内容,对完善共青团理论建设有参考价值。论文是对学术界关于共青团思想建设方面研究的丰富和补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对提高共青团思想建设提供了参考,研究共青团在高校思想建设中的作用,并探求如何能最大化的发挥共青团的工作优势。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辩证剖析中央共青团与高校共青团之间的关系,全面梳理高校共青团的政策取向,横向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共青团思想建设,纵向梳理共青团思想建设发展历程,结合当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取得的成效,对往后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长效机制提出了思考。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做指导,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开展研究,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为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发展提供助力。其中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理论、概念辨析、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现状上采用文献法研究,在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背景、意义和历程这一章节和第五章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SWOT分析采用历史研究方法。最后一章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采用经验总结法研究。论文分为六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介绍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辨析;正文内容第三章是共青团思想建设理论背景和历程梳理,从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思想起源进行梳理,整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高校共青团的思想建设。第四章归纳总结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现状,包括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目标、基本任务和方法,以及思想建设的成效,第五章以SWOT模式对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特点、问题及原因分析,第六章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论文研究的重点是对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难点是对过往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历史总结梳理,可能的创新点结合团中央高校共青团改革策略,融入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的最新精神,从共青团和高校思想建设关系的视角,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以新时代为出发点,力争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发展提供科学引导,在改革决胜期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提出了可行性分析。共青团理论是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但共青团思想建设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道路任重道远,共青团思想建设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不多。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辩证剖析中央共青团与高校共青团之间的关系,全面梳理高校共青团的政策取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共青团的转型逻辑,进而提供共青团有效引领高校思想建设的发展路径,以求对高校青年工作提供借鉴。

陈暖[5](2019)在《一生耕耘为编辑 丹青难写是精神 ——编辑家杨坚论要》文中提出杨坚(1923-2010)是具有代表性的湖南出版编辑家、岳麓书社古籍整理专家,是一位一生坚守编辑岗位的有成就的编辑模范。在其30余年的编辑生涯中,参与并见证了“出版湘军”的崛起与发展,由其责编的《船山全书》成为当代湖南出版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其为编辑的一生折射出坚守的力量,其编辑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在同地方出版、地域文化的互动中得以彰显,长期编辑实践所积淀的编辑观念、理想与精神对当下的编辑出版活动具有指导性意义。古籍编辑的编辑水平最直接地影响着优秀古代典籍、传统文化的承续与传播。杨坚在古籍整理方面经验丰富,他十分重视编辑原则和编辑体例,为《船山全书》的顺利出版谋篇布局,细致入微;积极调动内部团队和外部专家力量协同作用于编辑工作,为后世铸造传世精品;坚持“唯勤唯慎,务精务善”的编辑宗旨,勤勉自持,始终如一;严选底本、仔细审校、反复通读,以求古籍出版之善美。其所撰写的编辑应用文值得后辈编辑学习参照。编辑主体编辑观的形成依仗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与丰富的编辑实践。自1979年进入出版系统以来,杨坚在湖湘文化的滋养与影响下,在不断的编辑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塑我—塑文—塑他”三位一体的精品传世编辑观。“塑我”是从事编辑工作之前提,即编辑主体通过知识积累、深刻学习与实践经验等进行自我塑造,使自己有能力胜任所要从事的编辑工作;“塑文”,即塑造社会文化,是编辑工作之轴心;而编辑工作之目的在于“塑他”,即将编辑出版的精神文化产品传播给读者以达到培养读者、提高读者,最后塑造读者的目的。在这种编辑观的指引下,他一生虚怀若谷,不事张扬,乐于助人,形成了谦卑友爱的编辑品格,为湖南地方古籍整理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杨坚给后辈编辑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这些与湖湘文化、湖湘精神形成呼应关系的编辑主体精神根植于其丰厚的古籍整理经验之中。他“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工作毅力与实践精神、“乐为他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投射出湖南出版人自强不息、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之精神特质,成为后辈编辑人重要的精神营养,时刻提醒着,编辑工作者要多做少说,坚持实干兴业之道,既要立志做编辑家,又要扎扎实实做好编辑匠。这些都是留给中国编辑的现实启示。

齐小学[6](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将青年工作放在全党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时间和场合就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围绕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以及为谁培养青年这个根本问题,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要做青年工作、如何做青年工作以及做什么青年工作等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指明了当代青年和青年群团组织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为新时代我国青年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本文从新时代我国青年和青年群团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相关论述为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的形成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为理论渊源,充分发扬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的优良传统,及时回应新时代青年工作不断发展创新的现实需要,结合个人青年时期成长经历和治国理政经验,逐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个人特质的青年工作思想。第二部分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这部分由四个方面组成,即在青年的地位和作用方面,认为青年是国家、民族、世界的希望和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是引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方面,重视对广大青年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在成长成才服务方面,主张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支持和鼓励青年投身基层、服务社会,突出强调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在青年群团组织深化改革方面,指导共青团、青联、学联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第三部分归纳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的主要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指导我国青年工作的过程中,强调党对青年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突出强调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第四部分总结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的重要价值。首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体系;其次,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思想的与时俱进;再次,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青年群团组织的优化升级;最后,为我国广大青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正确指引。

闫怡恂[7](2019)在《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译者主体性研究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到今天,涉及诸多研究视角及重点,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由于译者主体性源自哲学的主体性内涵,早期译者主体性研究主要在哲学层面上展开,后来也涉及具体翻译策略研究。不论是哲学层面的概念探讨,还是实践层面的技巧探究,都强调译者的主体地位、主体角色(许钧,2003;查明建、田雨,2003),强调译者角色从隐身到现身的转换。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观察,因此更注重译者主体的静态特征研究。近年来,也有学者关注翻译过程实质,认为翻译具有创造性(余光中,2014;郭建中,2014),肯定翻译创造性这一内涵特质。创造性叛逆从最初引入译学研究引起极大关注,其中不乏各种误读,尤其表现在将“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描述误认为翻译策略等(谢天振,2012)。以上这些概念盘根错节,界限不清,经常混用。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重点聚焦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内涵与特征研究,注重译者主体的动态行为与译者实际深入译文创作的个体文化认知体验,为译学研究增添新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概念补充。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文化认知的持续参与,因此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在一个动态的、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多方因素互动中实现的。这一概念提法肯定了译者从“仆人”到“主人”,从“隐身”到“现身”的主体性研究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核心特征与重要表现。本研究尝试以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等作为理论基础,系统建构文化认知这一研究视角。本研究立足该视角,分析、论证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指的是什么?有何特征?2.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译者主体创造性为何在这一理论视角下来研究?3.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本研究通过综述、梳理、评析译者主体性、翻译创造性、创造性叛逆等相关文献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提法,并在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文化认知视角。本研究以葛浩文代表性作品为例,即两版《呼兰河传》(1979版,2002版)、《马伯乐》(完整版)、《丰乳肥臀》、《青衣》(与林丽君合译)等5个代表译作为主要研究语料,通过访谈数据整理、文本对比分析等描述性翻译研究,追溯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实现。本研究是以译作分析为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本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一个层面,侧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研究,强调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研究、过程研究。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文本呈现形式是译者文化认知持续参与加工的结果。译者主体创造性不是对译者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内容的延伸与延展,它更加强调译者主体性中创造性在翻译活动中的核心作用。译者主体性研究层面是相对静态的,是哲学层面的释义与阐释,是对译者地位的肯定,这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基础。译者主体创造性则是动态研究,强调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即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对译者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探寻与追问。2.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提出是有理论依据的。翻译是基于人类经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梳理构建文化认知视阈。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认知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译者文化认知参与加工的结果。本研究基于认知翻译观(王寅,2007),并在文化认知视阈的关照下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即翻译的文化体验性、翻译的创造性认知、翻译的多重互动性以及翻译的文化语篇性,以此重点分析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与运作机制。3.本研究以葛浩文5个译本及多个译本的副文本(译者序言、前言等)为研究语料,根据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对应提出译者主体体验过程、译者创造性认知过程、翻译多重互动过程、翻译语篇循环过程等四个过程,逐一验证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动态实现过程。研究表明,首先,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文化体验的结果,是译者对原文阅读以及读者世界兼顾的文化认知体验的必然发生。这个译者主体体验过程,既是语言认知体验,也是文化认知体验;其次,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创造性这一行为,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为创造性认知行为。译者主体创造性并不等于创造性叛逆。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主动行为,特别是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行为,表现为一种主观的内部力量;创造性叛逆是文学文本或翻译文本的必然发生,是一种客观的外部表现。第三,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依赖于译者与作者,译者本体,读者世界,编辑及出版社等多重互动关系,这种多重互动关系是多维的空间互动形式,他们之间互动方式与结果促成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译本中的表现形式;最后,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在语篇循环过程中完成的,这一过程既包括语篇内循环过程,也包含语篇外循环过程。本研究创新点在于开拓性地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概念,把译者主体性研究进行了延伸与延展,从而把主体性研究引入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翻译研究领域与空间。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系统梳理,构建了文化认知视阈,阐述了文化认知视阈作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论依据,同时指出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形成的根源所在,译者的文化认知决定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与实现过程,译者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操作基础,也是操作工具。因此研究意义的创新具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的创新。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丰富了译者主体性研究,使得译者主体性研究更为动态、立体、全面。文化认知视阈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译者主体创造性提出的理据,以及这一视角的系统性论述,从而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提供了研究视角。二是实践层面的创新。葛浩文译作研究较好呈现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对译文实践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译者主体性研究正处于发展时期,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虽然为该领域尝试提供了新鲜理论血液或内容补充,但仍待完善及充分论证,理论创建方面还有待于完善;本研究的主要语料来源是葛浩文代表性译作,本研究无法穷尽所有其译本作为语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拓展。总之,本研究希望通过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提法,以译作导向进行翻译研究,追溯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实现过程。在文化认知视阈下,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并以此一一对应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四个动态实现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译者主体性研究及相关翻译理论研究。

王宝鑫[8](2018)在《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青年”这两个字总是与未来联系在一起,高校能否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事关党和国家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联合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其中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作为排在首位的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高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平台和重要阵地,怎样在新的历史机遇之下为党在新时代培养好青年一代,怎样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自觉践行者、坚定扞卫者,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法、文本研究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解决以下五个基本问题:一是解析“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什么”问题。重在厘清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本质内涵,即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历史使命,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标识,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基本要求,信仰坚定、素质过硬、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解决“为什么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及其历史必然性”问题。重在探究各历史时期党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思想发展、实践内容,全面总结和把握建党以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三是解析“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时空坐标及其现实价值”问题。重点剖析当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与严峻挑战,明确新时代背景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实践性机遇、开放性机遇及发展性机遇。四是解析“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的系统运行”问题。围绕“真懂”“真信”“真用”等突出问题,重点探析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运行机理,包括传播转化机理、教育信任机理、主体接受机理。五是解析“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如何科学实现”的问题。重在分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方法进路、实践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而构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实现路径。

李保森[9](2017)在《从话语回到故乡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散文的话语类型》文中研究说明1990年代以来,乡土散文处理的对象是处于变动状态中的乡土世界,是对基于个体体验所形成的乡土经验和认知而进行的文学表达。从写作内容来看,既有对过往宁静岁月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农村之变的忧虑与不安,同时还有哲学意义上的思索与畅想。写作者通过对自身经验的选择、删除、记忆和重组,并以文学的方式赋予情感轮廓、进行意义认定,这其实就是话语实践。由于写作主体的观照对象、表述重心、情感指向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话语类型。从话语所承载的情感观念来看,1990年代以来乡土散文的话语类型主要有怀旧话语、忧思话语与哲思话语。怀旧话语,是指写作者在散文写作中,有意追溯乡村往事和见闻,呈现个人的乡村记忆,抒发怀念之情。这一话语类型具有哀婉、忧伤、惆怅等美学特性;忧思话语,是指写作者在某种问题意识的引导下,通过深入观察、描写乡村现状,呈现乡村所面对的各种现实危机,从而引发人们对乡土这一社会空间的关注与思考。它是对现实的直接反映,表现了乡土在时代变迁之中的复杂境况,因此具有现实性、议论性、介入性等特征。哲思话语,是指写作者在写作中,借由某种观念、理论和思想对乡村物事和乡土经验进行烛照,从而赋予乡村以特定的价值内涵,充分表现乡村之于人的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展示了乡村的主体性。碎片性、内向性、哲思性是这一话语类型的主要特点。

吴亚丹[10](2017)在《“传统”与上海想象的建构—新时期以来上海作家的弄堂书写》文中指出在关于城市书写与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中,北方京津济、南方沪港台一直是热门话题,其中上海因典型的多元文化特质而备受瞩目。“传统”与“现代”作为上海想象的两大声部,在有关文学上海的研究中成为一门显学。而吊诡的是,20世纪以来“现代”被描述为上海的“传统”。在书写上海的文本中,无论是呈现现代城市景观、都市精神,还是通过现代主义的叙事技巧建构现代上海形象,“现代”都是唯一可识读标志,而“传统”与上海城市形象建构的关系却未能得到学界正视。毋庸讳言,千年积淀的吴越文化构成了上海精神的内核,老上海传统文化与城市精神是传统上海的“芯子”,而吴越文化传统及其形成的城市精神是沪上作家想象上海传统、认同上海传统的精神标识。想象“老上海传统”,即通过钩沉传统上海城市精神来建构传统上海形象。新时期以来,一些上海作家的上海书写沿袭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市井叙事传统,并裹挟着上海传统文化内涵,以此完成了从传统意义想象上海、认同上海传统的尝试。而市民文化又是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弄堂,作为上海典型传统民居建筑,成为作家铺陈市井日常、展现市民阶层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及审美理想的独特空间。通过书写弄堂市井风情和世俗人生,作家建构起了“传统”与文学上海想象、城市文化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运用文化研究、本文细读、社会学研究等方法,以文学与城市文化关系为切入点,力图对新时期以来沪上作家的弄堂书写流脉、“传统”和文学上海的想象式建构与失落之发展有一个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探究文学弄堂与传统上海想象的多重向度,分析阐释传统上海城市文化身份构建及认同的机制。以及通过对比分析,反思传统文化背景下上海想象的文化意义。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导言部分简要阐述本文所研究问题的缘起,即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构建及认同的关系,重点分析沪上作家笔下的弄堂书写与城市想象对文化认同建构的作用。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以文化弄堂和文学弄堂为阐释维度,阐释现代文学时期弄堂就已成为沪上作家书写市井世情、想象上海传统、建构传统上海形象的文化地理空间;第二章以上海想象的“现代”与“传统”两大谱系为逻辑起点,分析八、九十年代沪上作家通过讲述弄堂故事、使用弄堂沪语想象上海传统、建构传统上海想象与文化认同的话语实践;第三章运用文化研究和小说叙事理论,通过分析新世纪以来上海社会形势及文学场状况,剖析沪上作家书写弄堂、传统上海想象建构失落的现实,并在比较中进行文化反思;第四章重点分析“传统”与上海想象建构与失落的文化意义。

二、新世纪编辑主体品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编辑主体品格论(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青年问题和青年概念的演化
        (二)青年思想、青年观的内涵
        (三)青年工作、青年工作思想解读
    注释
第二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生成理路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源流
        (一)马克思、列宁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思想
        (二)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思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实践生成
        (一)萌芽期:知青岁月的自我体察
        (二)形成期:在实践中逐步明确青年本质和地位
        (三)发展期:在发展中明确青年工作思想的科学内涵
        (四)标志性进展:顶层设计规划青年工作
    注释
第三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内容和品质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青年本质和战略地位
        (二)关于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
        (三)关于青年运动时代主题
        (四)关于青年工作职责使命
        (五)关于共青团工作、建设及改革
        (六)关于青年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道路
        (七)关于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品质
        (一)“以青年为本”的政治立场
        (二)以青年历史地位和时代使命为逻辑起点
        (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
        (四)高度体现时代性与开放性
    注释
第四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内在逻辑和创新特征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核心取向和价值依托
        (二)领导力量与思想基础
        (三)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
        (四)战略定位与实践要求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创新特征
        (一)指导与延伸: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的理论
        (二)继承与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思想观点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三)借鉴与超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注释
第五章 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价值
    一、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青年工作旨趣之维
        (二)青年工作遵循之维
        (三)青年工作规律之维
        (四)话语体系丰富之维
    二、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加强党青年工作实践之维
        (二)构建政策之维
        (三)完善布局之维
        (四)夯实条件之维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致谢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一)文献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严歌苓小说的历史书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源起及学术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理论与方法
2 历史文本:以小说创作重述历史
    2.1 个人史:文工团青年的精神史
    2.2 移民史:新、旧移民的代际书写
    2.3 家国史:动乱时代的日常生活叙事
3 以女为史:女性主义与历史书写
    3.1 建构女性历史
    3.2 异类女性书写
    3.3 女性视角下的历史
4 形式探索:倒叙、视角与象征
    4.1 多种形式的倒叙
    4.2 变换视角和儿童视角
    4.3 历史化意象的隐喻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中国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 基本理论和概念辨析
    2.1 基本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1.2 青年学理论
        2.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2.2 相关概念的辨析
        2.2.1 新时代
        2.2.2 共青团
        2.2.3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
3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背景、历程和意义
    3.2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思想渊源
        3.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对高校共青团思想的原则性思考
        3.2.2 列宁关于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新观点
        3.2.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新思想
    3.3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发展历程
        3.3.1 1921 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青团思想建设
        3.3.2 1949 年至1978 年中国共青团思想建设
        3.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青团思想建设
    3.4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意义
        3.4.1 发挥共产党同高校大学生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3.4.2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时代新人
        3.4.3 推进新时代共青团思想建设的发展
4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现状
    4.1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内容
        4.1.1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目标
        4.1.2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任务
    4.2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成效
        4.2.1 高校思想建设工作形式丰富多彩
        4.2.2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对大学生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4.2.3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职能得到持续强化
    4.3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基本特征
        4.3.1 政治性
        4.3.2 先进性
        4.3.3 时代性
        4.3.4 群众性
5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SWOT分析
    5.1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优势
        5.1.1 有利于“从严治团”管好团组织
        5.1.2 有助于涵育广大团员青年的精神家园
    5.2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劣势
        5.2.1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与新时代要求存在差距
        5.2.2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工作主体权威性受到考验
    5.3 新媒体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带来的机遇
    5.4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挑战
        5.4.1 大学生自身方面的挑战
        5.4.2 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环境方面的挑战
6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的长效机制
    6.1 提高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意识
        6.1.1 增强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素养
        6.1.2 树立服务大学生思想建设的理念
        6.1.3 积极推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6.1.4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
    6.2 构建科学完善的思政课教育体系
        6.2.1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6.2.2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6.3 健全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制度体制
        6.3.1 健全高校共青团自身建设
        6.3.2 对共青团团干部工作制度进行创新
    6.4 净化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文化
        6.4.1 坚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
        6.4.2 提升社团文化质量
        6.4.3 掌握校园文化主动权
    6.5 创新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途径方法
        6.5.1 完善对高校网络信息的监管
        6.5.2 提升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工作队伍的网络技术
        6.5.3 寻求思想建设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大契合点
        6.5.4 创造良好的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环境
        6.5.5 创新高校思想教育平台建设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一生耕耘为编辑 丹青难写是精神 ——编辑家杨坚论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杨坚其人
    第二节 研究缘起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评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第一章 焚膏继晷——兢兢业业的编辑生涯
    第一节 少年血性岂庸常(1923-1952)
    第二节 执笔报国勇担当(1952-1979)
    第三节 笔砚勤耕数十载(1979-1997)
    第四节 编书至终甘埋名(1997-2010)
    第五节 编辑主体与地方出版、地域文化之间
第二章 臻善至美——实践练就的编辑水准
    第一节 编书自有韬略
        一、细拟工作之章法
        二、精修全书之体例
        三、统筹内容与形式
    第二节 精品实出奋发
        一、严格优选底本
        二、仔细审读、加工
        三、反复校对、编定
    第三节 编辑应用文写作示例
        一、编辑规范之“凡例”
        二、编辑说明之“编校后记”
        三、编辑心得之“编校札记”
        四、编辑求精之“重读记”
第三章 精业坚守——杨坚的编辑观与编辑品格
    第一节 精品传世编辑观
        一、塑我——编辑工作之前提
        二、塑文——编辑工作之轴心
        三、塑他——编辑工作之目的
    第二节 谦卑友爱的编辑品格
        一、虚怀若谷
        二、不事张扬
        三、助人为乐
    第三节 编辑观与品格之形成
        一、编辑观:始于实践用于实践
        二、编辑品格源自崇高的编辑理想
        三、编辑品格核心是高度的责任感
第四章 桃李不言——杨坚的编辑精神及其启示
    第一节 杨坚的编辑精神
        一、敬业自律的实践精神
        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二节 杨坚编辑精神的当代启示
        一、多做少说实干兴业
        二、注重日常积累提升编辑力
        三、做好编辑匠力争成为编辑家
第五章 余论——编辑主体与新时代“出版湘军”建设
    第一节 用活新思维与老传统
    第二节 严把出版内容质量关
    第三节 探索学徒制培养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6)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的优良传统
    (三)新时代青年工作不断发展创新的现实需要
    (四)习近平青年时期成长经历和治国理政经验
二、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
    (二)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三)关于青年成长成才服务
    (四)关于青年群团组织改革
三、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强调党对青年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始终坚持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
    (三)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四)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四、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思想的理论体系
    (二)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思想的与时俱进
    (三)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青年群团组织的优化升级
    (四)为我国广大青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正确指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读研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

(7)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语料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构架与概要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译者主体性研究
        2.1.1 译者主体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2.1.2 译者主体性研究述评
    2.2 翻译创造性研究
        2.2.1 翻译创造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2.2.2 翻译创造性研究述评
    2.3 创造性叛逆研究
        2.3.1 创造性叛逆可视化分析
        2.3.2 创造性叛逆研究述评
        2.3.3 创造性叛逆研究误区与批判
    2.4 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3.1.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阐释
        3.1.2 认知语言学与认知语义学的辩证关系
        3.1.3 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互补关系
        3.1.4 王寅对认知语言学的具体阐释
    3.2 格尔茨的文化阐释学
        3.2.1 文化的阐释性特征
        3.2.2 文化人类学:文化阐释的深描说
    3.3 文化翻译研究
        3.3.1 文化翻译概念追溯
        3.3.2 文化翻译中的重要术语
    3.4 认知翻译研究
        3.4.1 传统语义学以及解释派哲学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3.4.2 体验哲学对认知翻译研究的启示
        3.4.3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
    3.5 文化认知视阈构建的可行性
第四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
    4.1 译者主体创造性中几对概念对比分析
        4.1.1 译者主体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1.2 翻译创造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1.3 创造性叛逆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与内涵
        4.2.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
        4.2.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内涵特征
        4.2.3 译者主体创造性与“忠实”标准的关系
    4.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
        4.3.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绝对性
        4.3.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相对性
    4.4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
        4.4.1 译者主体创造性受限的原因
        4.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的阐释与创造性叛逆的“度”的误读
第五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据—文化认知视阈
    5.1 文化认知的提出
    5.2 文化与认知的辩证关系
        5.2.1 认知的文化属性
        5.2.2 文化的认知属性
    5.3 文化认知的层级形式
    5.4 文化认知研究的学科属性
    5.5 文化认知研究的视角分析
        5.5.1 微观视角:文化人类学
        5.5.2 宏观视角: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
    5.6 文化认知视阈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启示
        5.6.1 文化认知的工作定义
        5.6.2 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
        5.6.3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
第六章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
    6.1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体验过程
        6.1.1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阅读体验过程中的实现
        6.1.2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创作体验过程的实现
        6.1.3 基于译者与作者共同构建的译者主体创造性
        6.1.4 文化体验性: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前提
    6.2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认知过程
        6.2.1 译者选择: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层凸显
        6.2.2 译者翻译观: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必然
        6.2.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与译文的和谐性
    6.3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多重互动过程
        6.3.1 译者-作者互动
        6.3.2 译者-编辑-出版互动
        6.3.3 译者-读者互动:从“译者创造”到“读者接受”
        6.3.4 译者本体互动:从“译者隐身”到“译者复活”
    6.4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语篇循环过程
        6.4.1 语篇内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显性实现
        6.4.2 语篇外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隐性实现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主要观点
    7.2 译者主体创造性—最后的思考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问题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
        (一)青年
        (二)马克思主义者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理论
        (一)经典作家关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
    三、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本质内涵
        (一)历史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精神标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基本要求: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素质规定:信仰坚定、素质过硬、堪当大任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进程
    一、以培养“革命的先锋分子”为核心的时期(1921-1949)
        (一)培养“革命的先锋分子”的思想发展
        (二)培养“革命的先锋分子”的主要实践
        (三)培养“革命的先锋分子”的历史特点与经验
    二、以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为核心的时期(1949-1976)
        (一)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思想发展
        (二)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主要实践
        (三)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历史特点与经验
    三、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的时期(1978-2012)
        (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发展
        (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实践
        (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特点与经验
    四、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核心的时期(2012年至今)
        (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思想发展
        (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主要实践
        (三)培养“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特点与经验
第三章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实要求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现状与主要成绩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现状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成绩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现存的主要问题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挑战与机遇
        (一)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挑战
        (二)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机遇
第四章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运行机理
    一、传播转化机理——促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真懂”的运行机理
        (一)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青年认知的要素构成
        (二)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青年认知的实现机理
    二、教育信任机理——引导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真信”的运行机理
        (一)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建立信任的主要表现
        (二)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建立信任的实现机理
    三、主体接受机理——确保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真用”的运行机理
        (一)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接受结构系统
        (二)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接受实现机理
第五章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原则及实现路径
    一、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一”与“多”的辩证思维
        (二)坚持“中”与“外”的战略视野
        (三)坚持“时”与“势”的发展意识
        (四)坚持“度”与“效”的评价标准
    二、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方法进路
        (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二)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三)全员培育与典型示范相结合
        (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三、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践模式
        (一)构建一体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大青马”工作格局
        (二)打通主渠道与主阵地有效衔接的合力育人长效机制
        (三)打造分层次与分阶段有机结合的针对性培养方式
        (四)发挥“青马学会”大学生自学组织培养阵地功能
        (五)持续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质量动态调研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从话语回到故乡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散文的话语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乡土散文的话语类型之一—怀旧话语
    第一节 怀旧:一种抒情传统
    第二节 日常生活:乡土散文中的场景描写
    第三节 情感喟叹:乡土散文中的时间意味
    第四节 身份认同:乡土散文中的记忆书写
    小结
第二章 1990年代以来乡土散文的话语类型之二—忧思话语
    第一节 忧思话语的生成
    第二节 时代变迁中的“三农”书写
    第三节 镜像中的城市与乡村
    第四节 话语形态与文体策略
    小结
第三章 1990年代以来乡土散文话语类型之三—哲思话语
    第一节 经验与隐喻:乡土的表述方式
    第二节 生命方式的想象
    第三节 生态观念与乡村经验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传统”与上海想象的建构—新时期以来上海作家的弄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学与城市文化
    一、问题的缘起:文学上海与文化认同
    二、空间理论与文学地理学
    三、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认同构建
第一章 被书写的肇端——现代沪上作家的弄堂书写
    第一节 文化弄堂:想象上海传统的文化符号
        一、上海弄堂建筑
        二、弄堂文化景观
    第二节 文学弄堂:建构传统上海想象的文化空间
        一、文学弄堂与空间上海书写
        二、现代作家笔下的弄堂文化地图与传统上海想象
第二章“传统”与上海想象的建构——八、九十年代沪上作家的弄堂书写
    第一节 归来的海上“传统”
        一、“文化寻根”潮与“上海怀旧”热
        二、关于上海想象的两大谱系
    第二节 弄堂故事与传统上海想象
        一、历史性空间想象与弄堂文化重建
        二、弄堂市井故事与传统上海想象建构
    第三节 弄堂沪语与传统上海想象
        一、地域方言与文化认同
        二、弄堂沪语里的“传统”上海想象
第三章“传统”与上海想象建构的失落——新世纪沪上作家的弄堂书写
    第一节 新世纪上海文化生态与文学场状况
        一、新世纪弄堂文化生态
        二、弄堂的文学接受与“传统”上海想象建构——以《上海文学》为例
    第二节 弄堂书写小说中的上海城想象
        一、现代摩登新上海
        二、繁华落尽老厢城
    第三节 弄堂书写小说中的上海人想象
        一、老式里弄建筑中的老上海人
        二、新一代弄堂寄居者
第四章 从本色还原到身份体认——“传统”上海想象建构与失落的意义
    第一节 面向现代的焦虑对抗
        一、历史的祛魅与还原
        二、文化寻根中保留上海本色
    第二节 都市经验与身份体认
        一、“传统”上海想象建构对作家身份认同的积极意义
        二、“传统”上海想象建构失落对作家身份认同的消极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上海作家弄堂书写的部分作品一览(1979-2016)年
    二、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四、新世纪编辑主体品格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研究[D]. 刘金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3]严歌苓小说的历史书写策略研究[D]. 何康莉. 浙江大学, 2019(01)
  • [4]中国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问题研究[D]. 蔡静.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5]一生耕耘为编辑 丹青难写是精神 ——编辑家杨坚论要[D]. 陈暖.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习近平新时代青年工作思想研究[D]. 齐小学.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7]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D]. 闫怡恂.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8]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D]. 王宝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9]从话语回到故乡 ——论1990年代以来乡土散文的话语类型[D]. 李保森.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10]“传统”与上海想象的建构—新时期以来上海作家的弄堂书写[D]. 吴亚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论新世纪编辑题材的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