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时空增益综合预测模型及其初步应用

中长期时空增益综合预测模型及其初步应用

一、中长期时空增益综合预测模型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哲[1](2021)在《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与防治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冲击地压是我国煤矿开采的主要灾害之一,当煤矿受大型地质体控制时,冲击地压问题更加复杂。本文以受大型地质体控制的典型矿井(群)为例,在明确煤矿大型地质体赋存特征及矿井(群)原岩应力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试验、现场实测手段,对义马矿区巨厚砾岩控制下煤矿开采的覆岩结构特征、覆岩结构扰动规律及其致冲机制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研究了义马矿区协调开采防冲方法,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基于统计分析,确定了大型地质体的界定条件,对比分析了矿井(群)有无大型地质体条件下的煤矿原岩应力特征,得到大型地质体存在时,同一深度条件下的矿井水平应力明显高于常规地质条件的矿井。(2)以巨厚砾岩控制的义马矿区为例,明确了矿区开采的覆岩空间结构特征,理论构建了包含相邻工作面的覆岩结构力学模型,得到巨厚砾岩联动状态及其对后采面的扰动范围;分析了一侧工作面开采后的垂直应力演化特征,明确了邻面应力互扰规律及扰动范围,得出先采面开采导致后采面应力降低,后采面开采前中期导致先采面垂直应力增加,后期导致应力降低。(3)建立了巨厚砾岩控制下的邻面开采的相似模型,明确了巨厚砾岩运动特征及其不同层位的差异性,得到砾岩先采侧下沉运动诱发后采侧小幅抬升运动,下位砾岩抬升程度高于上位砾岩。进一步验证了应力扰动特征,得到先采面开采诱发的砾岩联动抬升导致了后采面应力降低,邻面采空长度满足理论条件时,应力转移先采面。(4)分析了义马矿区井间区域工作面至地表的多元监测信息,进一步验证了巨厚砾岩的扰动特征;结合应力演化与冲击显现特征,揭示了邻面开采过程中的巨厚砾岩联动致冲机制和应力转移致冲机制,得到砾岩联动卸压引发了后采面水平滑移式冲击,后采面冲击后的应力转移能够引发先采面冲击。(5)应用控制变量法,建立了不同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影响下的义马矿区邻面协调开采数值模型,以应力转移量为关键因素,确定了应力转移发生的主控条件,提出了邻面协调开采的原则,即工作面应布置在煤厚小和砾岩薄的区域,增大煤柱宽度、邻面错距和先采长度,减小工作面长度,后采面朝靠近先采面采空区方向回采。(6)基于协调开采原则及参数取值,制定了跃进-常村井间区域协调开采方案,提出了表征应力转移程度的微震数据分析方法。现场冲击显现和微震监测情况表明,工作面协调开采对应力转移弱化的效果明显,应力转移引发冲击和微震事件的频次和强度明显降低。

侯冰飞[2](2020)在《黄河源区气候变化与径流补给的关联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源区径流补给是黄河流域生态和农业用水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变化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黄河的径流补给,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定论。本论文在收集和整理黄河源区1958-2017年期间的气候、径流和植被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黄河源区近半个多世纪的气候、植被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联,以期了解:(1)黄河源区的气候与径流补给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呈现出怎样的变化特征?(2)在研究的时间段内,径流补给与气候的变化是否具有同步性?(3)如果不同步,导致径流补给与气候变化规律分异的原因是什么?。通过研究发现,黄河源区1958-2017年年径流量急剧下降,年代际倾向率为-4.77亿m3/10年。存在1989年左右的突变点,其前后的年径流量表现出显着性差异。1958-1988年年径流量存在8年和4年左右的周期;1989-2017年为6年周期和约3年周期。年均降水量表现出与径流量相似的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未发生显着性变化。多年线性趋势微弱下降,变化倾向率-0.1mm/10年。降水量没有突变。年代际分析表明进入21世纪黄河源区降水量已完全恢复并超过多年平均水平,但径流量的回复明显滞后,较降水量晚了1个年代际。突变后期黄河源区降水与径流出现了不匹配现象。年平均温度持续上升,多年气候倾向率为0.38℃/10年。在2000年后的十几年气温升高尤为显着,比90年代增加了0.97℃。与温度的持续上升不同,流域年蒸散发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自1958-1989年,蒸散发呈波动下降趋势,多年气候倾向率为-18.37 mm/10a。而自1990年中期始,黄河源区的年蒸散发转变为持续增长的趋势,自90年代至2017年,黄河源区的平均年蒸散发增加了约77mm。年均温和年蒸散发的变化趋势均达到了显着水平,且分别在1997年和2002年左右出现了突变现象,晚于径流量的突变点1988年。在径流量突变的前后不同阶段,蒸散发的周期性特征从突变前期的8年周期转变为突变后的6年周期,且8年周期和6年周期的波峰和波谷分别与径流量和降水量的波峰和波谷刚好相反,这会放大降水量变化的水文效应。年代际尺度上,2000年后降水和径流呈现出的不匹配现象可以被温度和蒸散发的增加解释,温度和蒸散发展示出替代降水成为黄河源区产流过程主要影响因子的趋势。12个月标准化降水指数(SPI12)在1989年附近检测到了突变现象。突变前后不同等级的干旱事件无论是发生频率还是持续时间,突变前均小于突变后;洪涝事件则正好相反。1958-1988年偏旱(SPI12<0)和偏涝(SPI12>0)的时间近乎均等,而1989-2017年60%的时间黄河源区处于偏旱状态。在分析SPI12的周期性后,发现1958-1988年可以检测到48个月和96个月的周期;而1989-2017年序列中可以检测到72个月和2个24个月的周期。以上特征与径流量的变化特征一致。年际尺度上,温度与径流变化未表现出联系,而SPI12所代表的降水因子在产流过程中呈现出与径流量高度一致的变化特征。径流突变前后的蒸散发同样表现出了周期性变化,黄河源区的径流量周期变化表现出强烈的气候驱动特征。突变后期1989-2017年,黄河源区植被持续改善,源头-达日段和达日-玛曲段的NDVI上升趋势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径流补给产生了影响。黄河源区各子流域中,源头-达日段降水量、温度和蒸散发均呈上升趋势,径流量整体上保持不变。达日-玛曲段降水量显着下降、温度和蒸散发显着上升,导致径流量发生最为显着的下降,且降水和径流至2017年也没有恢复。玛曲-唐乃亥段降水量增加、温度显着上升、蒸散发没有显着变化,径流量显着减少,2010年后缓慢回升。各子流域的SPI12指数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均与对应区域的径流量特征高度相似,无论是突变前还是突变后期,各子流域的周期性特征与黄河源区高度一致。以上结论表明,黄河源区径流补给的机制正在发生转变,降水因子影响力的持续下降可能是径流发生突变的原因,最终发展为突变后期降水和径流变化的不匹配;而温度和蒸散发的作用正明显提升。同时,黄河源区植被的持续改善会对产流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玛曲以上流域。气候变化正对黄河源区的产流和生态过程产生深远影响,径流补给正由降水主导向温度-蒸散主导转变,这不仅会改变黄河源区的产流模式,也会改变植被群落特征,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发生整体演替。如果气候变化继续加剧,将会造成流域中的永久和季节性冻土退化、不透水层改变、地下水位下降、地上-地下水系统失去联系以及植被群落和生态系统的退化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给黄河源区未来径流补给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届时仅凭借气候变化来预测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将变得更加困难,导致黄河源区甚至整个流域的生态风险加剧。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韩泽鹏[4](2020)在《煤矿冲击矿压前兆信息识别及预警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冲击矿压是煤矿动力灾害之一,破坏性极强。目前我国冲击矿井已达253座,并且随着煤炭资源开采进入深部,冲击矿压形势会愈发严峻,这严重影响到我国煤炭资源的安全回采。冲击矿压监测预警对煤矿现场避灾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是冲击矿压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研究、数值计算、工程实践等方法,研究煤岩体失稳破坏的前兆信息特征,建立基于微震法的冲击矿压综合预警模型,并对其预警效果进行检验。本文形成如下主要成果:理论分析了冲击矿压预警的力学基础,得到通过对能量进行监测及预警可以做到煤岩体冲击破坏的预警。分析了煤矿采掘引发的矿震及对矿震进行时序、空间和强度三个方面预警的原理,给出11个矿震前兆指标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了煤样损伤破裂声发射事件的时空强特征及煤样损伤破裂与矿震前兆指标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处于弹塑性阶段是主要的能量释放阶段;H-1H-6试样的计数、能量累计曲线可看到明显的“阶梯状”或“缓阶梯状”,这一时期可视为煤样失稳破坏的前兆;等效能级参数EEM、b值、A(b)值、矿震活动度S、断层总面积A(t)和Z-map指标在煤样破坏前具有明显的前兆特征,可作为煤样失稳破坏的预警指标。基于胡家河煤矿401105工作面的矿震数据,对矿震进行时空强分析,得到了矿震空间分布特征,大能量矿震事件的发生存在“缺震”现象。数值计算得到了A(b)、A(t)、矿震活动度S值、EEM、b值、Z-Map这6个预警指标的强矿震前兆特征。通过对比声发射和现场矿震的研究结果,得出两种尺度下煤体失稳破坏前矿震事件时空分布、能量变化及矿震前兆指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基于矿震前兆指标,引入可靠性理论并结合指标标准化方法将各指标量纲进行归一化,利用高斯隶属函数建立了矿震前兆指标各预警等级的隶属函数。应用混淆矩阵中的F-score值评价出各矿震前兆指标的预警效果,计算得到各矿震前兆指标的权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定量评价冲击危险性的方法,并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和变量模糊模式识别原则保证了综合预警结果的可靠性。利用胡家河煤矿401105工作面矿震观测结果,验证了冲击矿压综合预警模型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综合预警模型中各指标的预警精确度为:等效能级参数EEM>b值>A(b)值>矿震活动度S>断层总面积A(t)>Z-map值,对比得到预警模型的预警效果优于单一指标预警。应用新的矿震数据检验了预警模型对强矿震事件的预警效果,得到综合预警模型对强矿震事件的预警准确率为80%。本论文有图64幅,表10个,参考文献96篇。

陈鹏飞[5](2020)在《知识图谱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对水资源的重视及水利学科的发展,水资源系统研究领域范围日益扩大,且水资源系统问题已成为国家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但鲜有对当前水资源系统研究现有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识别的报道。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浪潮的推动下,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将自身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散知识关联、整合起来,以进一步推动自然科学继续深入发展。为快速准确地从大量水资源系统问题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把握水资源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存在问题,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信息可视化技术与水资源理论方法相结合的研究途径,围绕典型水资源系统问题,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作为文献数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软件VOSviewer对水资源学科刊载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分析、识别这些典型水资源系统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解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不断促进水资源学科的发展,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利用VOSviewer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该领域已形成了“水旱灾害管理”“灾害风险防控”“灾害脆弱性”“灾害影响”4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其中“水旱灾害管理”是当前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研究领域最热的研究前沿,“灾害风险防控”是当前自然灾害管理关口前移的新发展趋势,而“灾害脆弱性”“灾害影响”是“灾害风险防控”的主要对象。(2)利用VOSviewer将集对分析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集对分析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集对分析理论受到了水资源科学界高度关注,该领域已形成了集对分析理论、集对评价与预测、集对决策三个层次;在解析集对分析演变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集对分析文献,进一步揭示了水资源集对分析的研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发现其正与上述三个层次契合,即为水资源集对分析理论、水资源集对评价与预测、水资源集对决策。(3)利用VOSviewer将水资源承载力领域相关文献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国内研究热点主要有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可持续发展、水环境承载力、水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外研究热点主要有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承载力、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水质、风险评估。结合上述研究热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减法集对势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山东省和黑龙江省。(4)利用VOSviewer将水资源学家陈守煜先生的学术成果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识别了陈先生学术研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陈守煜先生的学术研究特色荟萃于6个研究主题“河渠非恒定流计算”“模糊集理论的水文水资源应用”“模糊水文水资源学基本理论”“模糊聚类-识别-优选统一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水文水资源应用”,陈先生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理念,对水资源科学的学术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深远影响。

何松膛[6](2019)在《泥石流滩地利用评价与优化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原始的泥石流滩地是由泥石流堆积物形成的纯自然生态系统,随着人类活动的介入,逐渐变成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耦合而成的集社会要素、经济要素和生态要素为一体的复合系统。泥石流滩地在泥石流频发的生态脆弱区极易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滩地系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如何相互转化,驱动因子是什么;滩地复合系统受到的干扰强度,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韧性怎样,以及以这样的发展趋势若干年后的土地利用变化等科学问题对于滩地的安全高效的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为贯穿整个论文的主线,以泥石流滩地为对象,从滩地的人文属性和自然属性两方面,结合滩地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和系统动力学方法,评价了包含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等集社会要素、经济要素和生态要素为一体的滩地复合系统的状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未来利用趋势。同时,通过明晰滩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反馈机制,针对性地提出滩地系统开发利用的理念、方案及优化布局。本论文通过系统的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典型流域泥石流滩地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初步揭示了滩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及驱动力。研究表明:甘肃武都陈家坝和云南东川阿旺滩地系统均表现出耕地向建筑用地转化的趋势,该结果主要受国家政策和战略的影响导致。同时,水域面积和未利用地面积的相互转化,主要受自然驱动力(泥石流、滑坡及地震)的影响。对比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发现,自然驱动力决定泥石流滩地的最初开发类型,而不同时期的国家政策或者战略只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在特定时期的导向。(2)从恢复力的视角探讨了泥石流滩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并对典型滩地的脆弱性和可用性做了评价。结果表明:集自然-经济-社会为一体的复合滩地系统在开发利用程度较弱阶段,无论是扰动还是恢复主要表现为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社会经济系统为辅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社会恢复力和经济恢复力在系统发展的中后期承担了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主要部分。尽管如此,生态系统作为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基石,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护,加大滩地生态系统的治理和建设。研究还发现系统恢复力在可接受波动幅度内不是随时间的线性递增或者递减,而是呈起伏波动变化趋势。扰动是瞬时的、直接的结果,而应对能力是一个蓄力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功效。(3)引入区域风险系数修正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泥石流滩地的社会-生态系统服务的计算公式,并用于阿旺地区滩地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泥石流地区,水域的服务价值较大,但是由于区域范围本身较小,受到来自人为或者自然的影响极易发生与相邻土地类型之间的变换,继而造成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2012年到2018年阿旺地区的社会-生态系统服务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归咎于具有较大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水域面积在减少,而消耗大量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4)结合目前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初步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和GIS结合的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动态模拟模型。对2025和2030年滩地社会-生态系统的预测结果表明:2025年相对于2018年而言变化不大,但是2030年相对于2018和2025年,受建筑用地增加影响,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少趋势。未来建设发展中需要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进行协调。(5)基于安全性及高效性的原则,构建了滩地优化布局应该遵循的指导思想、原理、理念框架和总体的布局方案,并对典型小流域滩地空间优化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滩地风险安全的土地利用比其他粗放地开发无论是生态效应还是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都可观许多。尽管,该模式是滩地优化布局中较为简单的模式,但是为滩地的优化布局提供了思路案例,在后续的滩地开发利用中需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邵志刚,武艳强,江在森,刘琦[7](2017)在《中国大陆强震中期综合预测工作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地震预报从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工作模式,特别强调不同阶段工作的结合,而中期预测是联系中长期预测和短临预测的中间环节。本文基于现有地震大形势跟踪工作,简要介绍中国大陆强震中期预测的工作目标、资料依据、综合思路等,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对中期地震预测提供智力支持。

谢卓娟,吕悦军[8](2016)在《渤海地震构造区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文中指出空间分布函数将地震区、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按震级档分配到带内各潜在震源区,它的确定是综合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其结果将直接影响所计算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然而,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由于地震样本的严重缺失难以统计得到,而实际工作中采用的评判因子太复杂、不独立等,使得到的空间分布函数缺乏可靠性.本文以渤海地震构造区为例,充分利用了该区近几十年来新建海洋石油平台工程获得的地质资料和历史疑难地震参数校核获得的地震活动资料,采用该区各潜在震源区面积、地震构造、地震活动度、中长期预报和强震复发间隔与构造空段五个因子,加权综合得到渤海地震构造区的空间分布函数,反映了该区地震活动的时空不均匀性,为概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计算参数.同时,本文运用综合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由新的空间分布函数计算得到渤海地震构造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海底泥面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反映出研究区从<0.050.20 g跨越五区,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区域东部位于0.20 g(Ⅷ度区),西部位于<0.05 g(<Ⅵ度区)范围内,该区划结果可供该地区海洋石油平台等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时参考,对地震区划和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均有意义.

齐玉妍,孙丽娜,邱玉荣,李姜,金学申[9](2015)在《河北及邻区地震时空概率增益综合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预测方法和图像信息学算法对河北及邻区20132017年ML≥5.0地震发生概率增益进行预测。根据河北及邻区40多年的地震观测资料,对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进行了空间扫描和震例统计,得到了此方法应用于河北地区的预测效能,并对河北及邻区20132017年ML≥5.0地震发生概率增益进行了预测;对图像信息学算法在研究区进行了地震危险性概率预测的回溯性检验,得到了此方法应用于研究区的预测效能R值及概率增益K值,并进行了5年尺度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在上述2个单项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概率增益综合预测模型,得到了5年尺度河北及邻区ML≥5.0地震发生概率增益的综合预测结果。

邱玉荣,王晓青,郑友华,丁香,李智[10](2011)在《地震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及其在亚洲大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论研究和实际预测表明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Cv值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指标。但目前使用的Cv值在同一信度水平下,其置信区间大小与空间分布的事件样本数大小有关,不便于结果的分析比较。本文在Cv值基础上定义了一个新的预测指标Kcv,并基于强震时空概率增益预测模型及其单项预测方法预测效能检验的方法,依据亚洲地震重点研究区近20年来的地震活动空间分布非均匀性的研究与震例统计,建立了该方法预测大地震的经验概率增益谱与预测效能谱。在建立Kcv值预测地震的方法基础上,通过对2000—2009年研究区MW6.9以上地震发生概率和概率增益值预测并与实际地震发生情况的回溯性检验,探讨了本方法预测大地震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0—2019年亚洲重点研究区MW6.9以上地震发生的概率和概率增益。

二、中长期时空增益综合预测模型及其初步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长期时空增益综合预测模型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与防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冲击地压现象描述
        1.2.2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1.2.2.1 经典理论
        1.2.2.2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1.2.3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1.2.3.1 区域防范方法
        1.2.3.2 局部解危方法
        1.2.3.3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的矿井防冲方法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煤矿原岩应力特征分析
    2.1 冲击地压应力条件的提出
        2.1.1 冲击地压影响因素分析
        2.1.1.1 地质因素
        2.1.1.2 开采因素
        2.1.2 冲击地压机理的数学描述
    2.2 煤矿大型地质体认知
        2.2.1 大型地质体的定义
        2.2.2 我国矿区典型大型地质体特征
    2.3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煤矿原岩应力特征
        2.3.1 常规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原岩应力特征
        2.3.2 大型地质体对原岩应力的影响
        2.3.2.1 原岩应力测试结果
        2.3.2.2 原岩应力特征
    2.4 小结
3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运动及采动应力演化规律分析
    3.1 巨厚砾岩控制下矿区覆岩结构探测及结构影响
        3.1.1 采动条件下巨厚砾岩赋存状态分析
        3.1.2 采动条件下覆岩结构运动的初步认知
    3.2 覆岩结构运动特征及采动应力演化规律理论分析
        3.2.1 巨厚砾岩联动特征
        3.2.1.1 结构单元力学模型构建
        3.2.1.2 巨厚岩层的联动形态
        3.2.1.3 基于联动形态的扰动范围
        3.2.2 相邻工作面开采应力互扰规律
        3.2.2.1 工作面开采的力学模型构建
        3.2.2.2 先采工作面开采后的应力演化特征
        3.2.2.3 后采工作面开采的应力演化特征
    3.3 小结
4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全时空扰动规律研究
    4.1 试验准备
        4.1.1 试验装置
        4.1.2 相似模拟比例设置
        4.1.3 模型铺设及监测布置
        4.1.3.1 模型铺设过程
        4.1.3.2 监测布置
        4.1.4 开挖设置
    4.2 巨厚砾岩全空间联动特征
        4.2.1 覆岩空间结构演化规律
        4.2.1.1 覆岩破断特征
        4.2.1.2 覆岩空间结构演化过程
        4.2.2 不同开采方式的下位巨厚砾岩联动特征
        4.2.2.1 先采面率先回采时期
        4.2.2.2 两面同时回采时期
        4.2.2.3 后采面最后回采时期
        4.2.3 不同层位巨厚砾岩的联动程度
        4.2.4 巨厚砾岩联动的扰动范围
    4.3 邻面开采下的垂直应力演化规律
        4.3.1 先采工作面开采
        4.3.1.1 先采面率先回采时期
        4.3.1.2 两面同时回采时期
        4.3.2 后采工作面开采
        4.3.2.1 两面同时回采时期
        4.3.2.2 后采面最后回采时期
    4.4 本章小结
5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扰动致冲机制实测研究
    5.1 相邻工作面工程背景
        5.1.1 研究区域
        5.1.2 监测布置
    5.2 巨厚砾岩联动致冲机制
        5.2.1 巨厚砾岩运动特征
        5.2.2 巨厚砾岩扰动范围
        5.2.3 后采工作面冲击机制
        5.2.3.1 联动条件下的煤岩应力环境
        5.2.3.2 13230 工作面冲击显现特征
        5.2.3.3 致冲机制
    5.3 应力转移致冲机制
        5.3.1 应力转移特征
        5.3.2 先采工作面冲击机制
    5.4 小结
6 巨厚砾岩控制下覆岩结构扰动弱化防冲方法研究
    6.1 基于覆岩结构扰动弱化的工作面防冲理念
        6.1.1 弱链增耗防冲方法
        6.1.2 吸能稳构防冲方法
        6.1.3 协调开采防冲方法
    6.2 相邻工作面协调开采方法模拟研究
        6.2.1 数值模拟设计
        6.2.1.1 影响因素及条件设置
        6.2.1.2 模型构建
        6.2.1.3 开采设置
        6.2.1.4 应力观测设置
        6.2.2 不同因素的应力转移主控条件
        6.2.2.1 应力增量直接表征
        6.2.2.2 覆岩破坏高度间接表征
        6.2.3 邻面协调开采参数设计
        6.2.3.1 避免应力转移的因素取值范围
        6.2.3.2 工作面布置原则及参数
    6.3 本章小结
7 巨厚砾岩控制下区域协调开采实践及效果评价
    7.1 工作面协调开采方案制定
        7.1.1 区域地质及开采概况
        7.1.2 接替工作面的选取
    7.2 协调开采效果评价
        7.2.1 微震监测实践
        7.2.1.1 微震系统布置
        7.2.1.2 微震数据处理方法
        7.2.2 工作面协调开采效果分析
        7.2.2.1 对比方案的提出
        7.2.2.2 煤岩微破裂引发应力转移
        7.2.2.3 冲击引发应力转移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8.3.1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
        8.3.2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监测技术与装备
        8.3.3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防治方法与技术
        8.3.4 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黄河源区气候变化与径流补给的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气候对流域产流的影响
        1.2.1 温度对流域产流的影响
        1.2.2 降水对流域产流的影响
    1.3 黄河源区气候变化与水循环研究进展
        1.3.1 温度变化
        1.3.2 降水变化
        1.3.3 冻土、积雪和冰川
        1.3.4 径流变化
    1.4 研究内容
        1.4.1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案
        1.4.2 论文的章节结构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的界定
    2.2 黄河源区环境特殊性
        2.2.1 气候特征
        2.2.2 水文地貌特征
        2.2.3 植被特征
        2.2.4 土壤特征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来源
        2.3.2 研究方法
3 黄河源区径流演变特征
    3.1 引言
    3.2 年径流量多年演变趋势
    3.3 年径流量突变检验
    3.4 黄河源区年径流量周期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黄河源区气候和植被因子演变特征
    4.1 引言
    4.2 黄河源区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4.2.1 黄河源区温度和蒸散发多年变化
        4.2.2 黄河源区温度和蒸散发突变检验
        4.2.3 黄河源区月均温度周期性分析
        4.2.4 黄河源区年蒸散发周期性分析
    4.3 黄河源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4.3.1 黄河源区多年降水量变化
        4.3.2 年降水量突变检验
        4.3.3 黄河源区月降水量周期性分析
    4.4 黄河源区水文极端事件分析
        4.4.1 黄河源区多年SPI12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4.4.2 黄河源区SPI12周期性分析
        4.4.3 黄河源区SPI12与径流量差异分析
    4.5 黄河源区植被变化特征分析
        4.5.1 黄河源区突变后期植被变化
        4.5.2 黄河源区植被变化周期性分析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5 黄河源区径流分区演变特征
    5.1 引言
    5.2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年径流量多年演变趋势
    5.3 年径流量分区突变检验
    5.4 黄河源区年径流量周期性分区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黄河源区气候和植被因子分区演变特征
    6.1 黄河源区温度和蒸散发变化特征分区分析
        6.1.1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温度和蒸散发多年变化
        6.1.2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温度和蒸散发突变检验
        6.1.3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月均温度周期性分析
        6.1.4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年蒸散发周期性分析
    6.2 黄河源区降水变化特征分区分析
        6.2.1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多年降水量变化
        6.2.2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年降水量突变检验
        6.2.3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月降水量周期性分析
    6.3 黄河源区SPI12变化特征分区分析
        6.3.1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SPI12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6.3.2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SPI12周期性分析
    6.4 黄河源区植被变化特征分区分析
        6.4.1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突变后期植被变化
        6.4.2 黄河源区各子流域植被变化周期性分析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8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煤矿冲击矿压前兆信息识别及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矿震的前兆信息指标及其物理意义
    2.1 冲击矿压预警的力学基础
    2.2 矿震的前兆信息指标类型
    2.3 矿震前兆信息指标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煤样损伤破坏前兆信息声发射实验研究
    3.1 实验目的与方案
    3.2 声发射活动时空强分布特征
    3.3 煤样破坏前兆指标信息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煤岩破裂矿震前兆信息特征研究
    4.1 胡家河煤矿概况
    4.2 401105工作面矿震活动时空强分布规律
    4.3 401105工作面强矿震前兆指标特征
    4.4 实验室和现场观测前兆信息特征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矿震前兆指标的冲击矿压预警模型
    5.1 矿震前兆指标隶属函数的建立
    5.2 矿震前兆指标权重确定
    5.3 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冲击矿压预警模型应用及效果检验
    6.1 401105工作面矿震前兆指标标准化
    6.2 401105工作面矿震前兆指标权重确定
    6.3 冲击矿压预警模型效果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知识图谱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知识图谱及其在文献计量分析中的应用
        1.2.2 知识图谱在水资源问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知识图谱在水旱灾害风险防控研究中的应用
    2.1 文献计量分析
        2.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2.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2.1.3 文献代表作者分析
    2.2 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2.2.1 水旱灾害管理
        2.2.2 灾害风险防控
        2.2.3 灾害脆弱性
        2.2.4 灾害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图谱在水资源集对分析中的应用
    3.1 集对分析中的文献计量分析
        3.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3.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3.1.3 着者分析
    3.2 集对分析中的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3.2.1 理论分析
        3.2.2 评价与预测分析
        3.2.3 决策分析
    3.3 水资源集对分析中的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3.3.1 水资源集对分析理论研究方面
        3.3.2 水资源集对评价与预测研究方面
        3.3.3 水资源集对决策研究方面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图谱在水资源承载力中的应用
    4.1 水资源承载力中的文献计量分析
        4.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4.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4.1.3 着者分析
    4.2 水资源承载力中的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4.2.1 国内研究热点分析
        4.2.2 国外研究热点分析
    4.3 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减法集对势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研究
        4.3.1 五元减法集对势
        4.3.2 基于五元减法集对势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
        4.3.3 基于五元减法集对势的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知识图谱在着名水资源学家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5.1 文献计量分析
        5.1.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5.1.2 文献发表学科和期刊分布
        5.1.3 高被引文献分析
    5.2 研究热点聚类结果分析
        5.2.1 研究的第一阶段
        5.2.2 研究的第二阶段
        5.2.3 研究的第三阶段
        5.2.4 研究的第四阶段
        5.2.5 研究的第五阶段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泥石流滩地利用评价与优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3.1 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1.3.2 泥石流滩地利用研究进展
        1.3.3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1.3.4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权衡进展
        1.3.5 研究综述评论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总体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典型小流域泥石流滩地利用特征分析
    2.1 武都典型滩地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2.1.1 武都区概况
        2.1.2 武都典型滩地开发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2.1.3 泥石流滩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2.2 阿旺典型滩地利用变化分析
        2.2.1 阿旺地理背景介绍
        2.2.2 阿旺泥石流滩地开发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2.2.3 阿旺泥石流滩地开发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基于恢复力视角的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评价
    3.1 泥石流滩地自然属性
    3.2 泥石流滩地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典型滩地恢复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3.4 滩地系统恢复力估算方法的确定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滩地系统的扰动分析
        3.5.2 滩地系统应对能力分析
        3.5.3 滩地系统恢复力分析
        3.5.4 滩地系统与扰动因子关系的深入认识
    3.6 小结
第4章 典型小流域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1 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及当量因子的修正
        4.1.1 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的来源
        4.1.2 计算公式的修正
        4.1.3 当量因子的修正
    4.2 基于灾害危险分析的修正系数
        4.2.1 基于GIS和AHP的灾害危险分区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危险性分区结果
        4.2.4 流域修正系数的确定
    4.3 阿旺2012年到2018年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
    4.4 小结
第5章 典型小流域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动态变化模拟
    5.1 模型构建思路
        5.1.1 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5.1.2 系统动力学模型(SD model)与GIS的相互结合
    5.2 系统动力学模型(SD model)模型设计及检验
    5.3 泥石流滩地系统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情景模拟
        5.3.1 滩地系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精度检验
        5.3.2 滩地系统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预测
    5.4 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动态评估
        5.4.1 预测年份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社会-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5.4.2 人口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型农林高效利用模式
    6.1 研究区概况
    6.2 泥石流滩地的景观生态型农林模式设定
        6.2.1 土地整理
        6.2.2 整体布局
    6.3 泥石流滩地景观生态型农林开发模式成本——收益分析
        6.3.1 经济成本——效益分析
        6.3.2 生态效益分析
        6.3.3 社会效益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空间优化布局
    7.1 优化布局的指导思想、原理、理念框架
        7.1.1 指导思想、原理
        7.1.2 优化布局设计的理念框架
    7.2 总体布局方案与策略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作者简历
    学术论文
    科研项目
    会议交流

(7)中国大陆强震中期综合预测工作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中期强震综合预测工作介绍
2 中期强震综合预测思路分析
    2.1 地震大形势研究各学科主要判定依据
        2.1.1 测震学科
        2.1.2 定点前兆观测
        2.1.3 地球物理场观测
        2.1.4 环境因素
    2.2 地震大形势研究综合思路
        2.2.1 基于单个震源的强震孕育过程的定性综合分析思路[13]
        2.2.2“场源结合, 以场求源”的定性物理综合分析思路
    2.3 其他中长期预报综合思路
        2.3.1 概率定量综合思路
        2.3.1. 1 基于各类单项定量方法综合给出定量概率预测
        2.3.1. 2 利用综合反演方法使预测结果尽量符合更多的定量预测结果
        2.3.2 基于弹性回跳的可能物理综合思路
3 问题与讨论

(8)渤海地震构造区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地震构造背景和及其潜在震源区划分
2 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
    2.1 各潜在震源区的多因子判别
        2.1.1 面积因子
        2.1.2 地震构造因子
        2.1.3 地震活动度因子
        2.1.4 中长期预报因子
        2.1.5 强震复发间隔与构造空段因子
    2.2 各潜在震源区空间分布函数
3 渤海地震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4 结论与认识

(9)河北及邻区地震时空概率增益综合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单项预测方法
    1.1地震资料的选择
    1.2Kcv值单项预测方法的预测效能
    1.3河北及邻区2008~2012年Kcv值预测方法的回溯性检验
    1.4河北及邻区2013~2017年ML≥5.0地震发生概率Kcv值算法预测
2PI单项预测方法
    2.1PI算法回溯性预测检验和预测效能研究
    2.2PI算法预测
3基于两种单项预测方法的综合概率增益预测
4结论

(10)地震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及其在亚洲大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震活动空间非均匀性指标Kcv
2 地震空间分布Kcv值统计和预测效能
    2.1 地震资料选择与亚洲地震重点研究区Kcv值空间扫描
    2.2 震例统计和效能研究
3 采用Kcv值预测地震的方法、 回溯性预测检验与向前预测
    3.1 地震发生概率预测模型
    3.2 回溯性预测检验
    3.3 未来十年尺度亚洲大地震发生概率预测

四、中长期时空增益综合预测模型及其初步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地质体控制下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与防治方法研究[D]. 李一哲.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2]黄河源区气候变化与径流补给的关联性分析[D]. 侯冰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煤矿冲击矿压前兆信息识别及预警模型研究[D]. 韩泽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知识图谱在水资源系统分析中的应用[D]. 陈鹏飞.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6]泥石流滩地利用评价与优化模式研究[D]. 何松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19(01)
  • [7]中国大陆强震中期综合预测工作简介[J]. 邵志刚,武艳强,江在森,刘琦. 国际地震动态, 2017(07)
  • [8]渤海地震构造区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J]. 谢卓娟,吕悦军.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02)
  • [9]河北及邻区地震时空概率增益综合预测研究[J]. 齐玉妍,孙丽娜,邱玉荣,李姜,金学申. 中国地震, 2015(01)
  • [10]地震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及其在亚洲大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 邱玉荣,王晓青,郑友华,丁香,李智. 地震, 2011(03)

标签:;  ;  ;  ;  ;  

中长期时空增益综合预测模型及其初步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