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患者的护理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患者的护理

一、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患者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莹莹,王清艳[1](2019)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改善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负性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抗结核治疗致DILI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施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负性情绪、用药依从性评分、DILI护理知识知晓水平。结果研究组干预6个月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评分、护理知识知晓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致DILI患者施行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知识水平、用药依从性及护理质量。

李春华[2](2019)在《全面护理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中抽选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杨宝春,蒋和平,王劢,黄贵平[3](2018)在《临床药师对疑似盐酸氨溴索致药物热患者的药学监护》文中认为目的:提高医师和药师对药物热的认识。方法:介绍临床药师参与1例疑似盐酸氨溴索致药物热患者的临床会诊与治疗干预过程。结果: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发热原因可能是盐酸氨溴索导致的药物热,建议停用盐酸氨溴索并加强观察。临床医师采纳了建议,停用盐酸氨溴索后患者体温逐步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可以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施可恩[4](2017)在《常州地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江苏省常州地区肺结核确诊病例使用抗结核药物化疗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发生情况,并探讨与ADRs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明确高危人群,识别及预防抗结核药物致ADRs的发生提供基础资料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科收治并予抗结核药物化疗的肺结核确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整理并收集研究对象的病程记录、处方笺、化验单等医疗文书,收集研究对象入院时人口统计学、行为习惯与行为、结核患病情况、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测指标及用药后出现的ADRs情况等资料信息,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疑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与ADRs发生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本研究纳入调查的750例研究对象中有361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抗结核药物ADRs,该研究样本ADRs总体发生率为48.13%。各种ADRs类型中肝损害、胃肠反应、过敏反应、神经损害、运动系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及肾损害的发生率依次为23.47%、15.07%、11.73%、9.20%、5.20%、3.07%及1.73%。各种ADRs首次出现时间多集中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内,其中胃肠道反应首现中位时间最早,为服药后第4天;其他依次为运动系统损害中位时间在服药后第7天;过敏反应中位时间在服药后第10天;肝损害中位时间在服药后第22天;神经损害中位时间在服药后第28天;肾损害中位时间在服药后第32天;血液系统损害中位时间最晚,为服药后第62天。按ADRs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判定可知轻、中、重度发生率分别为38.80%、8.40%与0.93%,其中80.61%的ADRs表现为轻度损伤。2、χ2检验结果提示:ADRs组与正常组之间在配偶、饮酒、HBsAg(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使用药物制剂类型、基础AST(Aspartate Transaminase)、基础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基础GGT(Glutamyl Transpeptidase)、基础BUN(Blood Urea Nitrogen)等指标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logistic单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BsAg(+)、使用FDC制剂(Fixed-Dose Combination)、ULN<基础ALT≤2×ULN(Upper Limit of Normal)、基础ALT>2×ULN、基础AST>2×ULN、基础ALP(Alkaline Phosphatase)>2×ULN、基础BUN>ULN这7个因素为影响抗结核药物致ADRs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4、logistic多变量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BsAg(+)(OR=3.153,95%CI:1.7875.562)、使用FDC制剂(OR=0.630,95%CI:0.4280.926)、基础AST>2×ULN(OR=4.630,95%CI:1.31216.344)、基础BUN>ULN(OR=6.518,95%CI:2.12719.970)这4个因素与抗结核药物ADRs的发生独立相关(P<0.05)。结论:常州地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ADRs的总体发生率较高。乙肝标记物HBsAg(+)、基础AST>2×ULN、基础BUN>ULN是抗结核药物致ADRs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FDC制剂是抗结核药物致ADRs的保护因素。建议临床实践针对HBsAg(+)、基础AST>2×ULN、基础BUN>ULN的高危患者使用FDC制剂进行抗结核化疗的同时,在用药前两个月的抗结核强化期内密切随访其肝肾功能指标,积极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预防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保证规范化抗结核治疗的顺利完成。

汪爱凤[5](2017)在《31例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患者的护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31例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015年9月15日—2016年9月15日选取31例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实施针对性护理(15例)和常规护理(16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定期复查肝功能率(93.33%)、情绪稳定率(93.33%)、起居规律率(86.67%)、适当运动率(93.33%)、保持规律性用药率(93.33%)、合理饮食率(86.67%)、定期复诊率(100.00%)、满意度评分(95.86±3.4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患者中效果显着。

黄颖[6](2016)在《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的护理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进行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所有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均采用统一的保肝治疗法进行治疗。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采用保肝治疗法进行治疗,并给予优质护理服务,40例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中,有30例患者肝功能已经恢复正常,有10例患者肝功能处于恢复状态。结论:对于由于使用抗结核药而造成的药物性肝炎患者,需要运用优质护理措施,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并且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这样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博,周兴卓,王春燕,李明春[7](2016)在《422例药物热国内文献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药物热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公开发表的有关药物热的医药文献,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分类及汇总。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56篇,原始病例422例。发生药物热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152例(36.02%),中药制剂66例(15.64%);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共282例(66.82%);343例(81.28%)病例除发热外还伴发其他症状,以全身性损害(如寒战、全身发抖)和皮肤损害(如皮疹)为主;275例(65.16%)病例于用药7 d天内出现药物热,停用可疑药物后302例(71.56%)病例在3 d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治疗药物热最好的办法就是停用可疑药物。临床要正确认识并重视药物热,加强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水平。

王晓婷[8](2015)在《全面护理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在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医院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保肝治疗,并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经细致、全面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后,38例患者中,病情得到有效恢复37例,总有效率为97.4%(37/38);在治疗期间因肝损伤程度较重且合并肺部疾病病死1例,病死率为2.6%(1/38)。结论对抗结核病致药物性肝病患者实施细致、全面的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闫会杰[9](2015)在《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因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82例因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其护理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7%,其护理满意度为70.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因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确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雷建平[10](2014)在《我国结核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现状与进展》文中指出抗结核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应熟悉相关危险因素,完善实验室检查发现手段,探讨合理地调整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的防范措施、不良反应的治疗处理及停药措施,努力实现预防、治疗和管理措施的与时俱进。

二、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患者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改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 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评分的比较, 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护理知识知晓度的比较, 表3
3 讨论

(2)全面护理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肝功能指标。
    2.2 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3)临床药师对疑似盐酸氨溴索致药物热患者的药学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主要治疗经过
3 药学监护
4 讨论
    4.1 药物热的特点和发热机制
    4.2 临床药师的建议
    4.3 氨溴索导致药物热的原因

(4)常州地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结果
    一、基本情况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分布状况
    二、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单变量回归分析
        2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多变量非条件回归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附录
致谢

(5)31例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患者的护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6)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的护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护理对策
2 结果
3 讨论

(7)422例药物热国内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检索方法
    1.2 药物热判定标准
    1.3 文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 结果
    2.1 检索情况说明
    2.2 性别与年龄
    2.3 既往药物过敏史
    2.4 原患疾病
    2.5 致药物热的药物种类和品种
    2.6 给药途径
    2.7 发生药物热的平均体温
    2.8 出现药物热的时间分布
    2.9 伴发症状及其他临床表现
    2.1 0 是否伴发皮疹
    2.1 1 治疗及转归
    2.1 2 处置后的平均体温
    2.1 3 停药后药物热的持续时间
    2.1 4 再激发情况
3 讨论
    3.1 药物热的特点及判定
    3.2 药物热的发生机制
    3.4 药物热的人群特点、药物类别、剂型及给药途径
    3.5 药物热的临床表现
    3.6 药物热的治疗和预防

(8)全面护理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
        1.3.2 疾病宣教
        1.3.3 病情监测
        1.3.4用药指导
        1.3.5 膳食指导
        1.3.6 休息与运动指导
        1.3.7社会支持
        1.3.8 其他措施
2 结果
3 讨论

(9)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方法
        1.2.1 消毒隔离
        1.2.2 心理护理干预
        1.2.3 肝功能护理干预
        1.2.4 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3 小结

四、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患者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改善作用[J]. 陈莹莹,王清艳. 临床护理杂志, 2019(04)
  • [2]全面护理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李春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7)
  • [3]临床药师对疑似盐酸氨溴索致药物热患者的药学监护[J]. 杨宝春,蒋和平,王劢,黄贵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08)
  • [4]常州地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施可恩. 苏州大学, 2017(01)
  • [5]31例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患者的护理分析[J]. 汪爱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21)
  • [6]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的护理分析[J]. 黄颖. 人人健康, 2016(23)
  • [7]422例药物热国内文献分析[J]. 刘博,周兴卓,王春燕,李明春. 中国药业, 2016(21)
  • [8]全面护理在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王晓婷.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11)
  • [9]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措施[J]. 闫会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27)
  • [10]我国结核病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现状与进展[A]. 雷建平. 《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纪念暨学术会议资料汇编, 2014

标签:;  ;  ;  ;  ;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患者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