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果园城”——释拓“果园城”解读

重回“果园城”——释拓“果园城”解读

一、重返“果园城”——师陀《果园城记》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赵曼曼[1](2020)在《论师陀1930-1940年代小说中的还乡书写》文中指出“游子还乡”是文学创作中一个经久不衰的母题,这一古老母题在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的笔下获得了全新的呈现,既有“五四”后的启蒙者对乡土生活的落后与病态的揭示;也有左翼乡土作家对农村社会的革命性分析;还有京派作家对古朴乡村中的人性美的努力发掘。师陀的还乡书写并不是要表达左翼式的革命与批判意识,也无意于揭露农村社会的窳败和愚昧,与京派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故事形同而质异。他用全新的眼光注视着故乡,那是一种面对时光流逝与世事变幻的哀愁与悲悯。师陀醉心于乡土小说的创作,他以独特的创作风格描绘出一个别样的乡土世界,丰富了“游子还乡”母题的内涵。论文以师陀三四十年代小说中的乡土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漂泊游子的归家路。从还乡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不同身份还乡者还乡后的遭遇,归纳出他们殊途同归的命运。第二章,乡土中国“浮世绘”。将眼光移至广大的乡土社会,从乡景与乡民两个角度呈现古老民族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现状。第三章,来去之间的跋涉。论述还乡书写所采用的还乡模式,以鲁迅首创的经典还乡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师陀笔下还乡者的现实还乡与精神还乡。第四章,师陀小说中还乡主题的书写意义。从系列小说的运用、乡愁的表达和作家的自我反思三方面入手,探讨师陀还乡书写的深层意义。

高琦[2](2020)在《现代文学中的清末民初士绅书写新论》文中提出本文考察中国现代文学书写中的清末民初士绅形象,所涉作品涵盖1917年至1949年间的现代白话文学作品。士绅阶层与士紧密相关,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清末民初以来,伴随经济转型和文化变迁,曾经稳固的士绅阶层走向了分化和消亡。仰赖功名和土地的传统士绅已经失去了其所依赖的政治和文化空间;随着工商业受到重视,新式教育蔚为风潮,商绅学绅等新型绅士大量涌现;在波谲云诡的政治乱象中,相当数量的劣绅占据了传统乡绅在政治基层的核心位置,成为乡村的实际管理人。现代文学作家敏锐地观察着时代变革中的情景,书写了清末民初时期士绅的变动与分化,这是现代文学书中难以被忽视的书写现象。士绅阶层的历史命运关涉中国思想文化界和社会制度结构的改变,也反映出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嬗变交替之时的心态变迁。20世纪之初,中国在时代剧变中经历着更新的阵痛,知识分子作家内心亦充满矛盾和不安,他们或是以现代性的眼光,在文学书写中对士绅阶层进行激烈的批判,试图在一个晦暗未明的时代里彻底脱离旧中国的胞衣,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或是留恋于传统的绅民关系,在变动的时代中追忆旧日的乡土中国,构建想象的乌托邦。本文将梳理现代文学作品所呈现的士绅形象,关注士绅阶层的变动如何在文学中呈现。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的“士”已迥然不同,却又分享着“士”的精神信念,关注知识分子作家在士绅书写中的创作动机和心理状态也是本文的追求之一。论文主体部分为三章,第一章总体考察现代文学所呈现的社会转型期的士绅群体,分析作家书写士绅大族嬗变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文学叙事隐含的丰富历史信息。第二章具体关注作品中的乡绅群体,即生活于乡土农村的士绅。本章重点分析启蒙语境和革命语境下的乡绅书写,以及文本如何在虚构中再现真实。第三章剖析作家对城绅群体书写,分析文学如何表现士绅群体迁往城市后的心灵感受和精神状态。三章总分结构,力求较为全面地审视现代文学作品中城乡两类士绅的形象变迁和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王蕾[3](2019)在《《果园城记》研究综述》文中指出1946年《果园城记》初版,唐迪文就发表了同名评论《果园城记》。此后40年代至80年代,《果园城记》研究一度进入沉寂期。直到90年代,对《果园城记》研究的多角度、多样性开始显现。00年后,《果园城记》的研究更加专业化和多角度化,进入繁盛时期。

程振慧[4](2017)在《自由的“左翼”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的研究》文中指出芦焚曾获过“京派”组织的《大公报·文艺》“文艺奖金”,也与“左翼”文人交往共同编辑《尖锐》杂志,艺术表现上兼具“左翼”和“京派”的特色,而所有这些矛盾把研究者的兴趣点最终都引向了芦焚的流派归属,是“左翼”还是“京派”?早期的一些研究注重从文本的诗意分析把芦焚与沈从文放在同一维度上,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芦焚的“京派”归属也暗含了他“似京派”的性质。随着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芦焚表现一二九运动的新史料、早期散轶文章被挖掘,他早年参加反帝大同盟的体验也被重视起来,这样芦焚与“左翼”的关系似乎逐渐明朗,甚至有些学者推翻早期“京派”的言论,注重从报刊杂志的研究中重新发掘芦焚的“左翼”身份。对于二者不同的归类,显示的是作家不同文艺观问题。在没有明确作家的文艺理论支撑点时,无论是从外部史实出发把芦焚作为“左翼”的一员,还是仅从文本中风景诗意的描画,把芦焚作为“似京派”的代表都有失偏颇。本文从芦焚的文艺观出发,结合把外部史实和内部文本,从芦焚接受的文化理论、文本内部表达的方式、作家写作的心理基础三个方面,探究芦焚流派的归属。绪论部分对芦焚的小说特点进行叙述,在对芦焚小说创作进行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引出本文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芦焚的流派的归属彰显着作家文艺观问题,进而引出本文探讨的问题。第一章本章在已掌握的资料中理清芦焚所受的理论影响,探究其创作的理念支撑。芦焚同时受到普罗文学、鲁迅革命思想、西方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而西方和古典文学的浪漫主义形式只化为了他对社会现实表现的一种手段,形成了他用艺术的方法反映时代的文学观,造就了他基本的“左翼”立场。第二章主要从文本出发,通过对芦焚文本中诗意风景的表达和艺术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阐释芦焚文艺观在文本中的表现和作用。芦焚以文学反映生活的唯物史观让他把诗意的风景化为了现实具象表现的物质层面,而自身经验的世界让他避开“左翼”先验批判的话语窠臼,表现出超越的力量。第三章从作家的心理动机出发,寻找芦焚另类“革命”写作的心理来源,进而在历史场景中探索芦焚和正统“左翼”话语分歧产生的真正原因。芦焚从现代民族国家的角度而非政党的派别出发,从自身体验而非空洞的口号出发,看取了“革命”的意义,在为人生的态度上与“左翼”达成一致,在艺术观念和文学功能上产生分歧。可以说,芦焚与“左翼”之间的矛盾依然延续的是革命文学论争中革命文学创作方法上的矛盾,他们依然是“左翼”内部的矛盾。

丁晓萍,王伊薇[5](2014)在《说书人之声:论《果园城记》的叙事方法与叙事意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果园城记》是师陀的代表作,其中刻画的"独一无二"的小城形象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这部小说的独特性,不在于京派文学常见的乡土中国的描写,而是来自师陀个性化的文体形式与叙事手段。本文通过分析"说书人"的叙事声音,从西方叙事学和中国叙事传统的角度切入,考察《果园城记》的叙事方法与叙事意图之联系,从而重新认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卢倩[6](2013)在《乡关何处——《果园城记》与《黑骏马》中“归乡”模式之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师陀的《果园城记》和张承志的《黑骏马》在文本结构上均含有"离开——归来——再离开"的"归乡"模式,但二者精神归乡之旅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一个是写"乡土的矛盾与反抗",另一个则是"深沉的眷恋与皈依"。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在于二者对时空关系错位下对故乡的态度及两位作者与传统文化的位置关系的不同。

唐伟[7](2013)在《暖昧的旅行——重读师陀的《果园城》》文中研究表明《果园城》是师陀作品序列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我们一般习惯将《果园城记》里的十八篇短篇小说当作一个互文的整体来对待,事实上,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果园城记》里的每个小短篇又确实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存在,各有其独立存在的文本价值。

陈晨[8](2012)在《“自我”与“乡土”的关联——论萧红与师陀乡土想象中的现代诗性》文中研究说明所谓的"现代诗性",并不是单纯指作品的意象、语言等外在层面的诗化特征,而是主要体现在其反映人的生命的内在深度方面,即对人的存在、人类的命运以及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询。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萧红与师陀的独特性在于,对于生命感性与个体意识的叩问与反思成为其作品中的现代诗性的主要源头。在"乡土"与"自我"内在关联的建立上,他们站在了同时代作家的高度,同时也具备了某种超越性。本文主要以《呼兰河传》和《果园城记》两部作品为例,对两位作家建立在本体性存在基础上的"现代诗性"进行比较分析。

梁丽娜[9](2012)在《论师陀小说的审美世界》文中研究指明师陀在上世纪30、40年代创作了数量可观的小说,创作之初就获得过《大公报》文艺奖金的荣誉,但是这样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在一段时间会被人冷落,随着意识领域思想的解放,他驾驭祖国文学语言的娴熟能力,他作品关注的审美意蕴,以及他创作中无形展示出的审美形式,很快的激发了众多学者对他的研究热情。然而对于这样一位独特的作家,我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研究界缺少对师陀小说文本整体性的细读和分析,对于其作品中所构建的审美世界至今没有得到全面的研究。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梳理,论述师陀创作呈现出的审美世界。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简要论述了此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第二、三、四章,第二章论述师陀小说的审美意蕴,指出他的小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营造一座贫瘠的乡土小城,另一类是描摹畸形的都市,通过笔下这两类城市,展示自己对乡土的认识,对现代都市的认识,表达自己对乡土的复杂情怀,对启蒙思想的独到见解。展示人物内心的丑陋,人性的扭曲,然而拥有现代生活方式的大都市在他的笔下却没有任何美感可言,这些构成了他作品的审美意蕴。第三章主要分析和论述了师陀小说的审美形式,试图通过语言和叙事这两个方面来探讨他在审美形式上的取向,他通过诗意语言描绘了自己所熟悉的中州大地上独有的自然美景,风俗民情,让人看到了中原小城浓郁的地域特色,但是他那抒情诗般的语言仅是一层外衣,他让你看的是里面:强烈的讥讽和嘲笑;他凭着自己的文学积淀和刻苦的努力,他的作品在叙事方式上采取的多视角叙事以及故意打破叙述时间的叙事技巧,在叙事内容上的有意淡化情节塑造非典型化的人物的大胆实践,无疑丰富了作品的叙事形式。第四章在二、三章节的基础上研究师陀小说的审美价值,他的作品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言说,在外来文学创作技巧大量输入的情况下,在中国现代派创作流行的那个年代里,他都可以坚持自己已有的古典文学素养进行创作,尝试创作了乡土文学作品,以及拟牧歌体、纪传体、讽刺体、书信日记体等小说文体,这些形式多样的文体形式共同阐释了他的文体意识:兼容并蓄、为我所用。他在文学创作上所作的努力:坚守、创新、开拓,使他的小说具有穿越时空的文学史价值与魅力。他小说所关注的独特的审美意蕴以及体现出来的审美形式,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他更是一位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现代作家。

毋伟伟[10](2012)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静止 ——师陀小说中乡土社会的“腐烂”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师陀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吸引了很多人注意。师陀的小说中,有关乡土描写的小说占了很大比重,长久以来,对师陀乡土小说的研究也出现了很多,从文本分析到作家的思想剖析,研究成果可谓涉及方方面面。本论文结合小说文本,分析师陀在小说中所展现的乡村小镇凝滞不前、愚昧麻木、冷漠残忍的状态,而作家的睿智又使他清醒的认识到,要改变这种状态,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生于这样一个封闭圈子中的人们一代代循环往复,却毫无出路,只有腐烂其中。师陀对乡土“腐烂”的揭示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本文对师陀乡土小说“腐烂”主题的论述,共分以下几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历来研究师陀乡土小说的几种角度,对本论文要论述的“腐烂”概念进行简单的界定。第一章,宏观把握师陀小说中描述的“浮世绘”生活状态,他们一代代人的生存都是从上一代继承而来,没有任何改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只能生于斯,死于斯,最后腐烂其中。本章分三个小节,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即不产生新的生活样式、不接受新的生活样式、社会生态的逐渐恶化。第二章,在第一章对乡土的整体生存状态作了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将焦距拉近,分析发生在乡土社会中的、却对整个乡土的存在状态毫无影响的些许变动,笔者将这些变动称为“腐水上回荡的涟漪”。这些变动改变不了主导乡土的主流,乡村和小城仍然我行我素,任其坍塌、腐化。本章仍分三个小节,将这些“些许的变动”概括为三类来论述,即被迫走出者的无奈归来;尝试改变着者的被同化或扼杀;安分守己者的日趋贫困。第三章,分析在乡土社会“腐烂”主题的揭示之下,师陀的情感、思考等价值贡献。本章节细致分析了师陀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所看到的乡土之“常”与“变”的原因,最后,对师陀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作简要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分析“腐烂”主题之下师陀的情感,简单阐释第三章第三节的论述。

二、重返“果园城”——师陀《果园城记》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返“果园城”——师陀《果园城记》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论师陀1930-1940年代小说中的还乡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漂泊游子的归家路
    1.1 底层民众
    1.2 知识分子
    1.3 殊途同归的命运
2 乡土中国“浮世绘”
    2.1 乡情:热爱与憎恨相交织
    2.2 乡景:旖旎与萧瑟的反差
    2.3 乡民:各有各的不幸
3 来去之间的跋涉
    3.1 离去——归来——再离去
    3.2 经典还乡模式的转化
    3.3 漂泊者的精神还乡
4 还乡主题的书写意义
    4.1 系列小说的运用
    4.2 师陀式的乡愁表达
    4.3 从启蒙到自我启蒙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现代文学中的清末民初士绅书写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起与“士绅”概念界定
    二 士绅、士绅书写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路径
第一章 危机与转变:帝国崩溃之时士绅家族的命运书写
    第一节 士绅家族的衰落叙事与士绅传统式微的书写
    第二节 士绅阶层的历史嬗变与文学呈现
第二章 虚构中的再现:乡土书写中的士绅
    第一节 五四乡土叙事中的乡绅书写
    第二节 “革命”语境中的乡绅书写
第三章 现代转型:城市文学中的士绅
    第一节 由乡到城:士绅与城市文明的遭遇
    第二节 反叛与守旧:知识士绅的矛盾与困境
结语
附录:本文所涉主要作品的创作或发表时间和人物年代背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果园城记》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40年代至80年代的研究
(二)90年代的研究
(三)00年至今的研究
    一、从“小城文学”的角度解构《果园城记》:
    二、从“乡土文学”的角度解构《果园城记》:
    三、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解构《果园城记》:
    四、从叙事学的角度解构《果园城记》:

(4)自由的“左翼”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产生的原由与基本的左翼立场
    第一节“京派”与“左翼”争议的起因
    第二节 芦焚基本“左翼”立场的形成
第二章 芦焚文本中“左翼”立场的表达与超越
    第一节“物质性”的写实:“左翼”理论的基本表达
    第二节 古典“风景”理念的变形
    第三节 《果园城记》叙事中隐喻的革命
第三章 历史语境中的个体抉择
    第一节 在革命中憧憬未来
    第二节“左翼”阵营话语权力的纷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说书人之声:论《果园城记》的叙事方法与叙事意图(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可靠的“说谎家”
二从说书人到写作者
三饿夫墓的想象与回忆
四说书人的果园城
五结语

(6)乡关何处——《果园城记》与《黑骏马》中“归乡”模式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果园城记》与《黑骏马》中的“归乡”情节
二、《果园城记》与《黑骏马》归乡结局差异之成因
    1. 对时空关系错位下故乡的认知态度
    2. 作家与传统文化的位置关系
三、总结

(7)暖昧的旅行——重读师陀的《果园城》(论文提纲范文)

(8)“自我”与“乡土”的关联——论萧红与师陀乡土想象中的现代诗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 故园归去却无家——寻找精神家园的虚妄性
二、人生何如——关于生与死的追问
三、结语

(9)论师陀小说的审美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1.2 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师陀小说的审美意蕴
    2.1 营造一个贫瘠的中原小城
        2.1.1 中原文化的真实展现
        2.1.2 爱恨交织的乡土情怀
    2.2 描摹畸形的现代都市
        2.2.1 对现代文化的困惑
        2.2.2 对启蒙知识分子的关注
第三章 师陀小说的审美形式
    3.1 叙事形式
        3.1.1 多视角的叙事方式
        3.1.2 二维的叙事时间
        3.1.3 淡化的叙事情节
    3.2 语言策略
        3.2.1 抒情诗般的语言
        3.2.2 似喜实忧的反讽语言
第四章 师陀小说的审美价值
    4.1 师陀小说的文体价值
        4.1.1 对牧歌文体的继承与发展
        4.1.2 对纪传文体的继承与发展
        4.1.3 对讽刺文体的继承与发展
    4.2 师陀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静止 ——师陀小说中乡土社会的“腐烂”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遗传的无奈宿命:不变的生活样式
    第一节 循环往复,不产生新的生活样式
        (一)亲情模式
        (二)对祖辈“财产”的继承
        (三)小城的静止
    第二节 安于现状,不接受新的生活样式
        (一)自得其乐:生活于自我创造的天地中
        (二)沉睡其中:不曾有改变的自觉
        (三)深深扎根:已有习俗的根深蒂固
    第三节 慢慢腐烂,日益恶化的乡土社会生态
        (一)容貌的衰老
        (二)处境的恶化
        (三)大家庭的崩溃
第二章 腐水上回荡的涟漪:毫无改变的挣扎
    第一节 被迫走出者的无奈归来
    第二节 尝试改变者的被同化或扼杀
    第三节 安分守己者的日趋贫困
第三章 师陀的价值与贡献:“腐烂”主题下的思考与关怀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乡土之“常”
    第二节 原有经验笼罩下的乡土之“变”
    第三节 对“腐烂”书写的独特方式——蕴含情感的风景描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重返“果园城”——师陀《果园城记》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师陀1930-1940年代小说中的还乡书写[D]. 赵曼曼.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现代文学中的清末民初士绅书写新论[D]. 高琦. 南开大学, 2020(02)
  • [3]《果园城记》研究综述[J]. 王蕾. 青年文学家, 2019(35)
  • [4]自由的“左翼” ——芦焚流派归属争议的研究[D]. 程振慧.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1)
  • [5]说书人之声:论《果园城记》的叙事方法与叙事意图[J]. 丁晓萍,王伊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4(07)
  • [6]乡关何处——《果园城记》与《黑骏马》中“归乡”模式之比较[J]. 卢倩.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 [7]暖昧的旅行——重读师陀的《果园城》[J]. 唐伟. 党政干部学刊, 2013(01)
  • [8]“自我”与“乡土”的关联——论萧红与师陀乡土想象中的现代诗性[J]. 陈晨. 山东社会科学, 2012(08)
  • [9]论师陀小说的审美世界[D]. 梁丽娜. 延边大学, 2012(02)
  • [10]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静止 ——师陀小说中乡土社会的“腐烂”主题研究[D]. 毋伟伟. 河南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重回“果园城”——释拓“果园城”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