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阳台使用面积的新方法

扩大阳台使用面积的新方法

一、一种扩大阳台使用面积的新式作法(论文文献综述)

代小梅[1](2019)在《基于乡土聚落保护更新的民宿开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大量拥有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观光型模式正朝着深度体验式旅游模式转变。而乡旅产业中民宿具有承载乡愁、增进主客交流交往交融、促进当地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是发展乡土聚落旅游的极佳切入点。乡土聚落作为历史文化、农耕文明、乡愁情怀与自然风貌的重要载体,为民宿的兴起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情感依托和物质环境,因此近年来民宿开发在乡土聚落中得到了大力推广。而如何从民宿开发的角度入手,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一种方法,既能合理保护这些特色乡土聚落与地方建筑,同时又能促进旅游发展及有助于形成开放多元的新型乡村文化,成为了本文的研究课题。针对乡村旅游开发对乡土聚落原始自然形态造成破坏及聚落原始状态难以满足乡旅产业发展需求的双向问题,本文通过三个典型乡土聚落民宿开发实践案例的分析、对比与归纳,分别从民宿开发与民宿设计两方面进行乡土聚落民宿的相关研究。本文根据以上调研案例分析研究,总结出乡土聚落民宿开发成功所需的必要因素和特征要素,进而提出乡土聚落民宿开发规的相关影响因素:地理区位因素、资源条件因素、聚落整体因素、聚落建筑因素与民宿开发与运营模式因素。在民宿设计上通过对调研聚落民居原型与民宿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乡土聚落中民宿设计的方法,其主要包括:功能空间适应性转换、建筑风貌地域性表达、结构技术适宜性选择与外部环境在地性营造。最后以德阳市龙洞村民宿改造项目作为实践案例对以上总结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实例验证。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研究为以民宿作为发展方向的乡土聚落更新进程提供一定启示。

吴翠静[2](2019)在《梅山地区自发性建造民居空间组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基于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方法对梅山地区自发性建造民居空间组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依据实地调研及文献资料调查对梅山地区民居空间构成进行定性分析;二是依据调研测绘结果对不同模式、不同类型下的民居空间进行对比及量化解读;三是在前二者基础上总结民居空间发展规律以及空间组构的差异性,并依据研究结论对梅山地区民居设计提出新的理念与方法。论文研究主体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对课题背景、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及方法、目的进行阐述,并制定论文的基本逻辑框架。第二章为理论部分,首先对空间组构的涵义进行阐述,接着介绍了空间句法理论的相关分析方法,并对其在民居空间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第三章对梅山地区民居的生成环境与结构特征作初步探讨。本章结合文献研究及现场调研,从自然环境特征及社会环境特征对梅山地区聚落进行阐述,从地理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及民俗因素四个方面对民居空间构成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并据此分析民居空间的衍化因素、表现特性以及民居形制。第四章为典型样本分析。通过对所选取的实际样本民居进行测量、居民访谈与量化解读,分析并总结务农模式与经商模式下各类型民居空间的组构差异性。二者模式下的民居在发展过程中于组构属性表现出明显变化,其组构属性具体包括整体拓扑结构、最便捷空间、路径重叠空间、使用性与便捷性关系等方面。第五章为结论总结及实践案例应用。笔者结合第三章与第四章分析内容,从客观、主观和组构属性三个层面出发,整体分析务农模式、经商模式两种民居类型的空间组构之间的差异性。二种模式民居在客观、主观层面表现出一致的空间转变,而在组构属性层面则表现出一定差异性。其后,根据所总结的结论,借由空间句法对实践案例进行辅助设计。第四章与第五章为论文的核心章节。

林琳[3](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陈勐[4](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唐剑崎[5](2016)在《南宁市高层高密度社区绿色空间设计优化策略》文中指出南宁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不断加速,城市公共空间日益被压缩,我们居住和生活方式也在迅速地改变:城市居民的居住密度越来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越来越少。同时,南宁市现有的高密度住宅建设千篇一律地采用了“北上广模式”,一味追逐潮流和时尚,对其它地区的成功案例照搬照用,缺少对本地独有气候和生活习惯的适应性设计。这种做法对于地处中国夏热冬暖地区的南宁市高层高密度住宅来说是不适用的,南宁市应当选择更具气候适应性的高密度城市居住模式。南宁市的高层高密度社区绿色公共空间发展可借鉴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新加坡采用了以空中街道和多层次绿化庭院系统组成的立体公共空间网络,公共空间小型化,以组团为单位分布在社区中的各个部分,使得社区公共空间成为一个完整而且丰富的公共场所。因此,选择新加坡模式对于以街道模式为传统的南宁市高密度城市居住和绿化公共空间的补充更具有借鉴意义。在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同时,也需要结合香港的市场经济模式,找到符合本地气候特征和生活习惯的高层高密度居住模式,解决南宁市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公共空间缺失和因此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南宁市地处亚热带地区,应该采用具有气候适应性的“立体绿色街区模式”作为南宁市高层高密度城市居住发展模式,立体绿色街区结合了高层街道和小型院落,是南宁市传统街道生活和岭南院落空间的延续。通过利用南宁市对通廊式住宅绿化阳台的鼓励政策,立体绿色街区模式可以在高层住宅内部通道两侧增加公共绿化阳台,将以往封闭的高层住宅公共空间敞开,阳光可直接进入公共绿化庭院,也能改善立体街区内部的自然通风。开放的小型高层公共空间可以积极地促进高层建筑的社会性交流和与自然的编织交融,重新找回现代城市的人性尺度及社区意识。

刘晶晶[6](2015)在《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庆特殊的自然及人文环境造就了吊脚楼这种独特的山地建筑的产生、运用与发展,它作为一种典型的重庆民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重庆山多地少,吊脚楼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局部架空建造,显示出极强的适应性与生命力。当前,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吊脚楼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然而,人们对这种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的建筑形式的研究还关注不够、剖析不深。因此,对重庆吊脚楼所彰显的地域特征及其建筑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揭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存在的合理性及潜在发展的可能性,思考其未来的走向,并使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地方建筑文化基因延续下来,在目前山地生态环境日趋被破坏、地域建筑文化逐渐消失的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论文主要对近代以来重庆城区和部分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进行研究,以其历史发展为脉络,将其生成环境和形成原因作为切入点,对重庆吊脚楼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空间形态及群组特征展开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扩展到环境景观探讨。另外,针对其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其建筑理念、核心价值以及发展潜能入手,对其建筑文化的现代重构进行研究,试图找到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理念有效的保护和发展途径,为其现代传承和建筑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在对重庆吊脚楼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理念价值及面临现状深入发掘的基础上,力求使其与当代建设相结合而进行时代传承和延续,内容主要包括:1、对重庆吊脚楼生成环境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它的气候、地理、民族、社会、经济等背景。结合重庆城区及部分场镇发展的历史,对重庆吊脚楼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详尽梳理,将传统重庆吊脚楼的演变过程概括提炼为“起源—发展—高潮—式微”几个阶段,并对重大历史事件对其影响进行耙梳与阐明,提出它的出现、发展,以及式微都是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和历史选择的结果。2、按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对重庆吊脚楼进行剖析,通过对干栏与吊脚楼的梳理,对重庆吊脚楼这一重要类型的分布范围进行探讨。将我国吊脚楼地区与民族分布通过文化分区的方式展现,并提出不同吊脚楼之间是否有文化渊源,是否有共同的文化中心等议题。继而诠释吊脚楼类型特点,引入建筑类型学对重庆吊脚楼进行类型诠释,并通过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呈现其建筑类型特征。3、对重庆吊脚楼空间形态及群组环境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其不拘一格、自由多变、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技术易于掌握等方面的阐释,对其单体平面形制、空间利用、建筑营构及形态特征逐步讨论。紧承上文在群体空间方面,重点对城区吊脚楼群组形成的“多维簇群”空间形态及场镇吊脚楼形成的沿河线型群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并阐明其群组空间构成;最后进一步对其与所处场地环境的关系,以及连绵延续、重屋累居、俯仰和谐的景观形象展开讨论。4、依次总结吊脚这一山地建筑策略的生态性、经济性及山地适应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详细阐述正说明了其核心价值、空间本质及发展潜能。从当下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趋于消逝的现状出发,思考其建筑文化重构,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延伸至类型、地型和建造三方面的探讨。理论层面提出其类型学传承的新吊脚楼构筑模式及现存吊脚楼保护模式,实践层面则总结传承延续的不同层次及多种可能性,特别是针对吊脚楼以小尺度的方式将建筑与地形加以结合、适应力极强的特点,思考如何将吊脚理念落实于现代建筑创作,并提出技术材料、社会管理等方面革新。

章磊[7](2015)在《厦门营平片区风貌建筑保存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营平片区,一个历经明清、民国及解放后至今的“旧城”,其在城市空间的文化形式上,所表征的是丰富的人文、历史及常民生活的珍贵资产,而这其中又以开元路为其代表。营平片区街道两旁的传统沿街建筑,在时代的演化过程中,表现出不同时期所建造的骑楼建筑,是过去生活文化的实质考据。但因时间的变迁,营平片区的建筑内部材料多已毁损,致使空间使用上有安全的顾虑,唯有风貌建筑在不经刻意的维护下,保留至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动造成建筑文化资产与生活环境资源的破坏和闲置,希望通过再利用的操作来降低环境资源开发带来的破坏,以及建筑文化资产价值的消失。本研究系以开放建筑分离的观念为基础,来进行营平片区风貌建筑再利用的空间改造类型的研究,然而在空间改造的过程中,发现会有加建行为的产生,所以对原空间的实体构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差异状况。整个研究的发展是朝三个方向进行,一是寻求建成环境中的风貌建筑再利用的保存方式,一是建立空间增加改造方式的操作类型,最后将探讨空间改造类型对于保存方式所产生的实质元素的影响状况。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案例的分析,结合营平片区的特点,以透过文献的归纳分类与演绎推论的方法来进行,主要针对建筑层级内空间实质元素的支撑体与填充体为研究范围。对于风貌建筑再利用的空间改造类型的建立,是以使用机能与实质空间增加的方式,将分成为空间分割类型、空间增建类型等两个部分,进而探讨空间改造类型所产生的力学、位置与数量等特性的影响差异。最后期望透过本研究的探讨,可以提供建筑专业人员在执行风貌建筑再利用的空间改造规划设计的参考。

钱强[8](2013)在《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初探》文中认为从原始社会的以穴为居到氏族社会后发展的庐与寓,宫与室,殿与堂,堂与房,在居住空间设计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拥有适当的居住空间,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要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不可被剥夺的基本权利。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国家为改善城市低收入人群居住条件而推出的重大举措,随着经济发展与时代进步,人们对居住空间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加精细化、合理化的对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进行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我国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经验,重点研究香港与日本的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方法与特点。本文主要以空间低限尺寸下追求居住空间舒适性与适应性最大化为设计准则,从套内空间设计、套型空间设计、套型拼接设计等方面探究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精细化、合理化的设计方法及路径。现阶段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发展,本文的研究旨在使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向着精细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对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及现实意义。

曲毅[9](2013)在《我国高校学生公寓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进程的明显加快,也促进了我国高校的公寓化建设,并进入了建设黄金期。在土地资源极度紧缺的现状下,而学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据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85万人)。学生公寓居住发展的趋势:公寓内部结构复杂化,功能上多元化,使用上便捷化,细节上具体化。在这样一个背景环境下,既要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应高校的发展规律,满足广大学生适应性居住需求的公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典型空间形式的高校学生公寓为研究对象,首先了解学生公寓的历史沿革、发展历程、目的及意义;其次,界定了学生公寓中的居住群体,依据学生公寓的设计方法及空间理论,对其空间特点、功能划分、组织形式及组合方法等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学生公寓中居住需求的变化,提出高校公寓居住空间中的适应性方法,合理地运用了人体工程学,解决空间中的合理性,协调了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平衡,提高生活效率,并运用适应性设计对空间中不合理之处,加以调整与整合,提出了学生公寓适应性居住空间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案,借鉴了国内外学生公寓设计的案例与经验,分析调研了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公寓现状,对高校学生公寓空间中目前所存在问题,提出一个具体的、有效的优化性设计方案。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我国大学生公寓内居住空间进行研究,从历史沿革、现实情况、目的和意义等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做出了详细解读。对大学生公寓的发展进行初步探索,并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简单可行、可以指导实施的大学生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方法。简要地了解国内外高校居住空间形式,对进一步研究适应性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从大学生居住空间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就大学生公寓空间中的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美学、尺度设定等各方面,找出适合我国大学生居住空间环境中,适应性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生活行为、安全保障等诸多因素进行理论性的研究,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居住空间适应性的合理分配与设计。第三部分由第五章和第六章结语构成,具体探讨了我国大学生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高校公寓现状,以国内外三所高校的学生公寓为实例并对其实践性的论证。

于莉[10](2013)在《广东开平城乡建设的现代化进程》文中指出20世纪20-30年代,广东省制定全省通用的建筑管理制度和政策,促成开平现代建筑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借助华侨的先进思想观念和侨汇投资资金的支持,推动了开平城乡建设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以现场调研成果和原始史料为依据,研究开平城乡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剖析开平现代建筑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筑营造业的发展、墟市的规划和建设、近代传统村落的局部改进、商品化村落的萌芽,以及各类建筑不同程度的发展进程。论文回顾和评价相关领域既有研究成果,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确定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整体结构;依据原始史料文献,论述影响开平城乡建设现代化进程的社会背景——侨乡背景与地缘背景,包括华侨带来的西方现代思想观念,巨额侨汇构成的侨乡建设经济基础;政府层面的制度影响——当时广东省城乡建设政策法规的指导和督促作用,以及近代主流城市广州成功的市政建设经验、建筑业人才资源、商品集散优势等因素对相对落后的边缘地区开平的辐射性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平建筑管理机构初步建立,建筑管理制度的初步制定和实施,现代建筑营造队伍与营造业同业团体得到发展,现代营造技术得到初步发展和应用。同时,职业建筑师开始介入重要公共建筑设计,推动了开平城乡建设的现代化进程。论文结合调研测绘成果和相关史料论述开平近代墟市的建设背景、建设过程和建设成果。开平沿用和借鉴广州市政改良的相关政策,制定了建设程序、技术要求、报批内容、建筑规范等相关政策或规定,在此基础上开展现代市政设施,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墟市,是开平城乡建设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大量的调研测绘成果和文献资料为依据,论述开平近代城乡建设的现代化进程。1900年以后,因华侨影响及其投资建设,开平近代传统村落得到局部改进,出现改进型三间两廊民居、庐居、近代碉楼建筑等新型建筑,混凝土道路、混凝土塘基、混凝土晒场等农用设施,以及篮球场、游泳池等新型运动设施,村落环境逐步改善。后期还开展了商品化村落——初步具备现代居住区特征的新业堂模范村的规划建设。这一时期建设的现代公共建筑,包括现代学校建筑、图书馆建筑、酒店建筑等,已经采用现代招标模式,由职业建筑师设计,现代营造队伍建设。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二、一种扩大阳台使用面积的新式作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扩大阳台使用面积的新式作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乡土聚落保护更新的民宿开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的背景
        1.2.1 民宿产业兴起
        1.2.2 乡土聚落剧变
        1.2.3 国家政策扶持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1.5.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5.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乡土聚落保护更新问题
    2.1 乡土聚落文化传承缺失
        2.1.1 聚落文化含义
        2.1.2 聚落文化缺失
        2.1.3 遗产意识弱化
    2.2 乡土聚落肌理格局破坏
        2.2.1 聚落肌理形式
        2.2.2 聚落肌理破坏
        2.2.3 现代化过度引入
    2.3 乡土聚落建筑风貌杂乱
        2.3.1 建筑风貌样式
        2.3.2 建筑风貌杂乱
        2.3.3 无序性自主建造
    2.4 乡土聚落开发利用过度
        2.4.1 开发利用进程
        2.4.2 开发总量过载
        2.4.3 规划引导不足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基于乡土聚落保护更新的民宿开发实践案例分析
    3.1 桐庐县莪山畲族乡戴家山
        3.1.1 戴家山概况与背景
        3.1.2 戴家山典型民居样式
        3.1.3 戴家山聚落保护更新与民宿开发
        3.1.4 戴家山民宿开发评价
    3.2 苏州市通安镇树山村
        3.2.1 树山村概况与背景
        3.2.2 树山村典型民居样式
        3.2.3 树山村聚落保护更新与民宿开发
        3.2.4 树山村民宿开发评价
    3.3 雅安市宝兴县雪山村
        3.3.1 雪山村概况与背景
        3.3.2 雪山村典型民居样式
        3.3.3 雪山村灾后重建与规划开发
        3.3.4 雪山村民宿开发评价
    3.4 本章小结
        3.4.1 乡土聚落民宿开发案例对比分析
        3.4.2 乡土聚落民宿开发案例启示
第四章 基于乡土聚落保护更新的民宿开发规划相关影响因素
    4.1 乡土聚落地理区位因素
        4.1.1 消费圈层因素
        4.1.2 区位交通因素
    4.2 乡土聚落资源条件因素
        4.2.1 历史人文资源
        4.2.2 自然生态资源
        4.2.3 旅游产业资源
    4.3 乡土聚落整体因素
        4.3.1 聚落价值因素
        4.3.2 保护更新因素
    4.4 乡土聚落建筑因素
        4.4.1 聚落建筑分区
        4.4.2 聚落建筑定级
    4.5 民宿开发与运营模式因素
        4.5.1 民宿开发模式
        4.5.2 民宿开发运营管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乡土聚落保护更新的民宿设计
    5.1 民宿建造类型与原则
        5.1.1 民宿建造类型
        5.1.2 民宿建造原则
    5.2 民宿建造设计方法
        5.2.1 功能空间适应性转换
        5.2.2 建筑风貌地域性表达
        5.2.3 建造技术适宜性选择
        5.2.4 外部环境在地性营造
    5.3 乡土聚落改造型民宿设计实践
        5.3.1 龙洞村背景
        5.3.2 龙洞村民宿开发
        5.3.3 龙洞村改造型民宿建筑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梅山地区自发性建造民居空间组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传承的时代
        1.1.2 新农村建设反思
        1.1.3 空间研究的量化分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
        1.3.1 民居相关研究
        1.3.2 空间句法相关研究
        1.3.3 基于空间句法的民居研究
    1.4 研究区域及对象
        1.4.1 研究区域
        1.4.2 村落选择限制
        1.4.3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空间组构的量化分析策略
    2.1 空间组构的涵义
        2.1.1 空间作为组构
        2.1.2 组构与空间认知
        2.1.3 组构与社会
        2.1.4 组构与建筑
    2.2 空间组构的计算方法
        2.2.1 凸空间模型
        2.2.2 量化分析的基本概念
        2.2.3 定量描述
    2.3 组构分析策略在民居空间的可行性
        2.3.1 民居自发性建造模式
        2.3.2 组构分析策略在民居空间的可行性
    本章小结
第3章 梅山地区民居的生成环境与结构特征
    3.1 梅山地区聚落概述
        3.1.1 梅山地区聚落形成背景
        3.1.2 自然环境特征
        3.1.3 社会环境特征
    3.2 民居空间构成影响因素
        3.2.1 地理因素
        3.2.2 经济因素
        3.2.3 文化因素
        3.2.4 民俗因素
    3.3 民居空间类型衍化
        3.3.1 民居空间衍化因素
        3.3.2 民居空间表现特性
        3.3.3 梅山地区民居型制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样本空间分析
    4.1 样本取样原则
    4.2 村落基本情况
        4.2.1 新化县报木村
        4.2.2 新化县上团村
        4.2.3 安化县高城村
        4.2.4 安化县董家村
        4.2.5 安化县洞市老街
    4.3 务农模式
        4.3.1 旧屋旧式的样本空间
        4.3.2 旧屋新式的样本空间
        4.3.3 新屋旧式的样本空间
        4.3.4 新屋新式的样本空间
        4.3.5 务农模式下的空间组构比较
    4.4 经商模式
        4.4.1 旧屋旧式的样本空间
        4.4.2 旧屋新式的样本空间
        4.4.3 新屋旧式的样本空间
        4.4.4 新屋新式的样本空间
        4.4.5 经商模式下的空间组构比较
    本章小结
第5章 民居空间组构差异性及实践案例分析
    5.1 客观层面
        5.1.1 地理因素
        5.1.2 经济因素
    5.2 主观层面
        5.2.1 文化因素
        5.2.2 民俗因素
    5.3 组构属性层面
        5.3.1 整体拓扑结构
        5.3.2 最便捷空间
        5.3.3 路径重叠空间
        5.3.4 使用性与便捷性关联
    5.4 实践案例——益阳山区民居建筑样板房设计
        5.4.1 项目背景
        5.4.2 设计方案
        5.4.3 设计总结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及竞赛获奖情况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附录 D 国内外文献研究表
附录 E 空间句法理论脉络推理图
附录 F 民居空间构成影响因素
附录 G 民居空间组构差异性
附录 H 民居基本信息调查表
致谢

(3)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尺度
        1.2.3 研究视角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1.6.4 其他资料来源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2.1.1 自然背景
        2.1.2 社会背景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2.3.1 民系与聚落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3.1.6 阶段总结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3.5.1 乡村既有资源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4.5.1 综合发展治理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5.2.1 突变式模式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5.2.3 衰退式模式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5.4.3 优化策略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5.5.1 聚落改建模式
        5.5.2 聚落扩展模式
        5.5.3 聚落重建模式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6.2.1 公共建筑
        6.2.2 防御建筑
        6.2.3 生产建筑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6.4.1 建造材料特征
        6.4.2 装饰细节特征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6.6.1 主要原则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7.5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4)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研究的创新性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0.3.2 相关概念解释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1.2.1 传统商业街市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2.2.4 小结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2.3.7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4.3.1“日人街”的划定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三) 认识和启示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5)南宁市高层高密度社区绿色空间设计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目标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高密度居住的概念、理论和实践
    2.1 高密度
        2.1.1 形体密度
        2.1.2 感觉密度
    2.2 高密度城市
        2.2.1 高密度城市的概念和特点
        2.2.2 高密度城市的优势与劣势
        2.2.3 中国高密度城市的现状与前景
        2.2.4 高密度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2.3 立体城市
        2.3.1 合理的城市密度
        2.3.2 公共绿色开放空间
        2.3.3 绿色公共交通系统
        2.3.4 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宁市高层高密度居住社区发展
    3.1 南宁市高密度居住分析
        3.1.1 街道:南宁市城市居住传统
        3.1.2 南宁市城市高密度居住现状和趋势
        3.1.3 南宁市高层高密度住宅的类型选择
        3.1.4 南宁市高层高密度住宅政策导向
    3.2 南宁市高层高密度通廊式住宅分析
        3.2.1 南宁市高层高密度通廊式住宅现状分析
        3.2.2 南宁市高层高密度通廊式住宅市场分析
        3.2.3 南宁市高层高密度通廊式住宅市场市场预测
    3.3 高层高密度社区和绿色公共空间:香港和新加坡的经验
        3.3.1 地理环境对比
        3.3.2 人口密度对比
        3.3.3 发展模式对比
        3.3.4 公共空间对比
        3.3.5 绿化模式对比
    3.4 新加坡的高密度居住模式研究
        3.4.1 新加坡高密度居住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3.4.2 新加坡高密度居住模式的环境策略
        3.4.3 新加坡模式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宁市高层高密度社区绿色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立体绿色街区
    4.1 立体绿色街区
        4.1.1 街道
        4.1.2 庭院
        4.1.3 复合
    4.2 南宁市高密度立体绿色街区的设计要点
        4.2.1 立体化街道网络
        4.2.2 多层级绿化庭院
        4.2.3 宜人的庭院尺度
    4.3 南宁市高密度立体绿色街区的设计策略
        4.3.1 政策的理解
        4.3.2 合理的布局方式
        4.3.3 便利的步行交通系统
        4.3.4 针对性设计
    4.4 南宁市高密度立体绿色街区的气候适应性设计
        4.4.1“气候空间”舒适性
        4.4.2“公共空间”渗透性
        4.4.3“建筑空间”开放性
    4.5 南宁市高密度立体绿色街区的绿化设计
        4.5.1 庭院植物配置
        4.5.2 墙面立体绿化
        4.5.3 水土保持措施
        4.5.4 绿化养护管理
    4.6 南宁市高密度立体绿色街区公共空间的维护管理
        4.6.1 使用、维护与管理
        4.6.2 责权和利益分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立体街区应用研究:以南宁市步行街广场项目为例
    5.1 案例研究:南宁步行街广场项目
        5.1.1 项目概况
        5.1.2 项目反思
    5.2 绿色立体街区模式:南宁步行街广场再设计
        5.2.1 技术要点
        5.2.2 设计策略
    5.3 南宁步行街广场立体绿色街区模式技术论证
        5.3.1 风环境
        5.3.2 日照
        5.3.3 建筑物理环境特征及优化策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南宁市高密度城市发展与居住需求的矛盾急需解决
    6.2 解决途径:绿色公共空间立体街区化
    6.3 南宁市高层高密度社区绿色公共空间立体街区建设
    6.4 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6)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城市化语境下的建筑地域性危机
        1.1.2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山地利用及山地生态环境
        1.1.3 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研究的必要性、紧迫性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1.3.1 民居建筑研究
        1.3.2 山地建筑研究
        1.3.3 吊脚楼建筑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特色
2 重庆吊脚楼的生成背景及历史流变
    2.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
        2.1.1 山地及河流众多的地理环境
        2.1.2 冬暖夏热、潮湿风缓的气候条件
        2.1.3 竹木、粘土等本土建材来源
    2.2 兼容并蓄的移民社会
        2.2.1 历史上的移民活动
        2.2.2 明末清初大移民
        2.2.3 清末及民国时期移民
    2.3 繁荣兴盛的商贸经济
        2.3.1 川江航运及码头发展
        2.3.2 商贸发达
        2.3.3 开埠及陪都经济
    2.4 劲劲勇朴直的乡风民俗
        2.4.1 劲勇开拓
        2.4.2 世俗包容
        2.4.3 朴实协作
    2.5 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
        2.5.1 起源(史前时期)
        2.5.2 发展(秦汉—鸦片战争前)
        2.5.3 高潮(近代)
        2.5.4 式微(现代)
    2.6 本章小结
3 重庆吊脚楼的地域分布与类型特点
    3.1 干栏与吊脚楼
        3.1.1 由穴居、巢居到干栏
        3.1.2 干栏的传播与发展
        3.1.3 吊脚楼与山地环境
        3.1.4 关联环境的差异表现
    3.2 重庆吊脚楼分布
        3.2.1 重庆吊脚楼文化区
        3.2.2 重庆吊脚楼分布特点
    3.3 重庆吊脚楼类型
        3.3.1 吊脚楼类型学考量
        3.3.2 从使用功能分:住居、店居、其它
        3.3.3 从竖向处理及与地形关系分:上爬式、下落式、跨越式、分台式
        3.3.4 从地理位置及所处环境分:城区、场镇、坡地、滨水、其它
        3.3.5 从建筑材料及构筑方式分:竹木、砖石、捆绑、穿斗、其它
    3.4 本章小结
4 重庆吊脚楼的建筑空间与形态特征
    4.1 因地制宜的平面形式
        4.1.1 自由式
        4.1.2 一字式
    4.2 不拘成法的空间利用
        4.2.1 室内空间高度适应性
        4.2.2 室外空间灵活多样性
    4.3 轻轻巧简便的建筑营构
        4.3.1 构架:捆绑、穿斗及其他
        4.3.2 墙体、屋面、楼地板等
        4.3.3 建造过程
    4.4 因势修造的建筑形态
        4.4.1 悬虚构屋—吊脚(灵活结合悬挑、分台和附崖等手法)
        4.4.2 进退有致—水平(适应山形变化)
        4.4.3 依势跌落—竖向(险、奇、巧)
        4.4.4 乡土朴素—材料、装饰(形态质朴的竹木构层楼)
    4.5 本章小结
5 重庆吊脚楼的群组空间与环境景观
    5.1 群组空间形态
        5.1.1 城区多维簇群
        5.1.2 场镇沿河线型
        5.1.3 群组空间构成
    5.2 环境组织体系
        5.2.1 与山水的关系
        5.2.2 与街道的关系
        5.2.3 与其他建筑的关系
        5.2.4 与环境绿化及设施的关系
    5.3 景观艺术形象
        5.3.1 绵延连续
        5.3.2 重屋累居
        5.3.3 俯仰和谐
    5.4 本章小结
6 重庆吊脚楼的核心价值及面临问题
    6.1 吊脚是一种优秀的山地建筑策略
        6.1.1 生态环保性
        6.1.2 经济实用性
        6.1.3 山地适应性
    6.2 吊脚楼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2.1 重庆历史的组成部分
        6.2.2 浓缩的重庆山地文化
        6.2.3 重要的地域文化景观
    6.3 吊吊脚楼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面临的问题
        6.3.1 城区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消逝
        6.3.2 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困境
        6.3.3 现代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传承乏力
    6.4 本章小结
7 重庆吊脚楼建筑的现代重构
    7.1 建构经验借鉴
        7.1.1 相关案例分析
        7.1.2 优秀案例解读
    7.2 建构思想及对策
        7.2.1 建构意义
        7.2.2 建构原则
        7.2.3 建构措施
    7.3 建构实践与启示
        7.3.1 重庆建构实践
        7.3.2 建构启示与展望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文中所涉及重庆吊脚楼案例列表
    B. 重庆吊脚楼与其他地区及民族吊脚楼对比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厦门营平片区风貌建筑保存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对象区域范围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流程
    1.4 研究综述
        1.4.1 “建筑保存”相关定义论述
        1.4.2 建筑保存方式相关研究
        1.4.3 建筑保存与再利用相关研究
第2章 营平片区风貌建筑空间
    2.1 营平片区建筑风貌
        2.1.1 建筑风格分析
        2.1.2 建筑样式分类
        2.1.3 建筑使用特性
    2.2 骑楼建筑空间
        2.2.1 建筑主体空间
        2.2.2 建筑柱廊空间
        2.2.3 风貌建筑形式及构造
    2.3 风貌建筑使用型态
        2.3.1 以商业为主,居住为辅
        2.3.2 以居住为主,商业为辅
        2.3.3 以居住和商业商业并重
        2.3.4 完全不使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分割改造类型研究
    3.1 空间分割类型再利用
        3.1.1 垂直方向分割
        3.1.2 水平方向分割
    3.2 对支撑体与填充体的影响
        3.2.1 垂直方向
        3.2.2 水平方向
    3.3 空间分割改造再利用实践
        3.3.1 可以被设计的历史
        3.3.2 设计思路
        3.3.3 概念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增建改造类型研究
    4.1 空间增建改造类型再利用
        4.1.1 增加虚体空间
        4.1.2 增加实体空间
    4.2 对支撑体与填充体的影响
        4.2.1 虚体空间
        4.2.2 实体空间
    4.3 空间增加改造再利用实践
        4.3.1 可以被设计的历史
        4.3.2 设计思路
        4.3.3 概念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2.3.1 理论意义
        1.2.3.2 现实意义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低收入人群
        1.4.2 保障性住房
        1.4.3 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
    1.5 研究方法与步骤
        1.5.1 观察法
        1.5.2 访问法
        1.5.3 比较法
        1.5.4 资料收集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国内有关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2.1.1 国内相关政策类研究
        2.1.2 国内相关设计类研究
        2.1.3 国内相关文献类研究
    2.2 国外有关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的研究
        2.2.1 新加坡组屋
        2.2.2 韩国集合住宅
    2.3 我国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发展演变历程
        2.3.1 19491979 年居住空间发展探索阶段
        2.3.2 19802000 年居住空间发展稳定阶段
        2.3.3 20012012 年居住空间发展成熟阶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与我国香港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借鉴反思
    3.1 日本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3.1.1 日本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标准化设计发展
        3.1.2 日本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特点
        3.1.3 日本保障性住房建设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
        3.1.4 日本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借鉴
    3.2 香港公屋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3.2.1 香港公屋居住空间发展与演变
        3.2.1.1 房荒发展初期阶段
        3.2.1.2 公屋发展探索阶段
        3.2.1.3 公屋发展成熟阶段
        3.2.1.4 公屋发展多样化阶段
        3.2.2 香港公屋居住空间设计特点研究
        3.2.2.1 标准型大厦中“核模块”套型设计研究
        3.2.2.2 非标准型大厦设计研究
        3.2.3 香港公屋居住空间设计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经验借鉴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4.1 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基准
        4.1.1 设计规范修编对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的影响
        4.1.2 以空间低限尺寸下舒适性与适应性最大化为设计准则
        4.1.3 以使用面积系数为经济性评价依据
    4.2 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套内空间设计研究
        4.2.1 套内空间舒适性与灵活性设计研究
        4.2.1.1 卧室
        4.2.1.2 起居室(厅)
        4.2.1.3 厨房
        4.2.1.4 卫生间
        4.2.2 套内空间精细化设计研究
        4.2.2.1 门厅空间
        4.2.2.2 厨房空间
        4.2.2.3 餐厅空间
        4.2.2.4 卫生空间
        4.2.2.5 储藏空间
    4.3 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套型空间设计研究
        4.3.1 套型空间功能构成
        4.3.1.1 套型空间功能构成分析
        4.3.1.2 行为空间序列及尺度分析
        4.3.1.3 行为空间功能及行为分析
        4.3.2 套型空间组合设计原则
        4.3.2.1 适宜的面积配比
        4.3.2.2 合理的开间与进深
        4.3.2.3 高效的交通流线
        4.3.2.4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4.3.3 套型空间适应性与灵活性设计策略
        4.3.3.1 “多功能间”设计策略
        4.3.3.2 “空间复合”设计策略
        4.3.3.3 “空间回路”设计策略
        4.3.3.4 “空间分隔”设计策略
        4.3.4 套型空间组合实例分析
        4.3.4.1 沧州市苟庄子廉租房项目
        4.3.4.2 成都市成华荆竹西路公租房项目
        4.3.4.3 天津市朝阳北部湾两限房项目
        4.3.4.4 北京市怀柔驸马庄经济适用房项目
    4.4 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套型拼接设计研究
        4.4.1 套型拼接类型及特点分析
        4.4.1.1 按交通空间组织分为: 单元式(梯间式) 、廊式
        4.4.1.2 按拼接空间形态分为: 板式、塔式、板塔结合
        4.4.2 套型拼接的公共交通空间构成及特点
        4.4.2.1 公共交通空间构成与设计原则
        4.4.2.2 7~11 层公共交通空间分析
        4.4.2.3 12~18 层公共交通空间分析
        4.4.2.4 19 层及以上公共交通空间分析
第五章 案例分析——以天津市双青新家园公租房项目为例
    5.1 天津市双青新家园概况
    5.2 天津市双青新家园规划设计分析
        5.2.1 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5.2.2 道路交通设计分析
        5.2.3 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5.3 天津市双青新家园公租房套型空间设计分析
    5.4 天津市双青新家园公租房套型拼接设计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创新点与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我国高校学生公寓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公寓空间适应性设计的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高校居住空间现状
        1.4.1 国外大学生居住现状
        1.4.2 我国学生公寓使用依据
        1.4.3 中国大学公寓发展现状
    1.5 国内外高校居住空间的研究现状
        1.5.1 国外高校学生居住空间的研究现状
        1.5.2 国内高校学生居住空间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影响学生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的诸多因素
    2.1 行为模式与室内空间
        2.1.1 秩序模式
        2.1.2 流动模式
        2.1.3 分布模式
        2.1.4 状态模式
    2.2 计划模式与适应性设计
        2.2.1 功能要素
        2.2.2 技术指标
        2.2.3 环境准则
第三章 居住需求与设计依据的适应性分析
    3.1 需求层次分析
        3.1.1 生理分析
        3.1.2 安全需求
        3.1.3 心理需求
        3.1.4 尺度需求
    3.2 适应性设计人性化关怀
        3.2.1 人体工程与室内设计
        3.2.2 心理尺度环境
        3.2.3 审美心理
    3.3 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空间尺度与设施设备的适应性设计方法
    4.1 空间基本尺寸的设定
        4.1.1 家具的尺寸设计
        4.1.2 家具布置设定
    4.2 公共空间设施的设置需求
        4.2.1 学习空间设施
        4.2.2 生活空间设施
        4.2.3 过渡空间
        4.2.4 其他
    4.3 居住空间设施的合理分配
        4.3.1 休息设施的合理设置
        4.3.2 学习设施设备的布置
        4.3.3 储藏设施
        4.3.4 辅助设施
    4.4 空间色彩、材料的选择
        4.4.1 色彩
        4.4.2 材料
    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公寓——案例一
        5.1.1 概况
        5.1.2 公寓设置
        5.1.3 公寓内空间分析
        5.1.4 小结
    5.2 清华大学大石桥学生公寓——案例二
        5.2.1 概况
        5.2.2 公共空间分析
        5.2.3 居住空间分析
        5.2.4 小结
    5.3 太原理工大学的1号学生公寓——案例三
        5.3.1 概况
        5.3.2 1号学生公寓设置
        5.3.3 1号学生公寓空间分析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致谢
发表论文
附录1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附录2 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
附录3 大学生公寓居住空间使用现状问卷调查

(10)广东开平城乡建设的现代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相关领域文献和研究成果综述
        1.2.1 相关领域文献
        1.2.2 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3.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近代开平侨乡的社会概况
    2.1 广东开平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概况
        2.1.1 开平的自然环境
        2.1.2 开平的历史概况
    2.2 近代开平侨乡现代化进程的社会背景
        2.2.1 侨乡背景
        2.2.2 地缘背景
    2.3 小结
第3章 建筑管理运作制度、营造业与建筑师
    3.1 建筑管理机构
        3.1.1 开平建筑管理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3.1.2 建筑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3.2 建筑管理运作制度的现代化
        3.2.1 工程招投标制度
        3.2.2 工程审批监督制度
    3.3 建筑营造业的现代化
        3.3.1 营造队伍的正规化
        3.3.2 营造技术的进步
        3.3.3 营造业同业团体的建立
    3.4 建筑师进入开平建筑市场
        3.4.1 广州执业建筑师进入开平
        3.4.3 在开平政府部门任职的建筑师
        3.4.4 在营造厂任职的建筑师
        3.4.5 建筑师进入开平建筑市场的意义
    3.5 小结
第4章 近代开平墟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4.1 开平墟市发展概况
    4.2 促进开平近代墟市建设的社会因素
        4.2.1 华侨促进开平侨乡商业繁荣
        4.2.2 官方政策促进侨乡墟市建设
    4.3 开平近代墟市建设
        4.3.1 中心墟市建设
        4.3.2 小墟市建设
    4.4 开平近代墟市的商业店铺
        4.4.1 广州对开平骑楼式店铺建筑的影响
        4.4.2 开平墟市的骑楼式店铺建筑
    4.5 开平近代墟市建设的成果
        4.5.1 墟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
        4.5.2 墟市现代市政设施及公共建筑建设
        4.5.3 墟市建设促进商业繁荣
    4.6 小结
第5章 从近代传统村落的局部改进到商品化村落的萌芽
    5.1 近代传统村落的局部改进
        5.1.1 近代传统村落规划建设
        5.1.2 近代传统村落规划建设实例
        5.1.3 开平近代传统村落的基本特征
    5.2 商品化村落的萌芽
        5.2.1 新业堂模范村的建设背景
        5.2.2 新业堂模范村的建设过程和特点
        5.2.3 新业堂模范村的意义
    5.3 小结
第6章 开平近代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6.1 从传统民居的局部改进到新型民居的出现
        6.1.1 传统三间两廊民居
        6.1.2 传统三间两廊民居的局部改进——改进型三间两廊民居
        6.1.3 新型民居的出现——庐居
        6.1.4 开平近代民居的演变特点
    6.2 开平近代碉楼的产生与发展
        6.2.1 开平近代碉楼的建设背景
        6.2.2 开平近代碉楼的类型
        6.2.3 开平近代碉楼基于现代结构与现代设备的防御功能
    6.3 现代公共建筑进入开平
        6.3.1 现代学校建筑
        6.3.2 图书馆建筑
        6.3.3 酒店建筑
    6.4 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特殊的社会背景推动了开平侨乡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7.2 现代建筑管理机构与制度的建立、现代营造业的发展与职业建筑师的介入
    7.3 按照现代市政建设模式开展的墟市建设
    7.4 从近代传统村落的局部改进到商品化村落的萌芽
    7.5 开平近代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附录
致谢

四、一种扩大阳台使用面积的新式作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乡土聚落保护更新的民宿开发设计研究[D]. 代小梅.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2]梅山地区自发性建造民居空间组构研究[D]. 吴翠静. 湖南大学, 2019(06)
  • [3]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4]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5]南宁市高层高密度社区绿色空间设计优化策略[D]. 唐剑崎.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6)
  • [6]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D]. 刘晶晶. 重庆大学, 2015(07)
  • [7]厦门营平片区风貌建筑保存方法研究[D]. 章磊. 华侨大学, 2015(03)
  • [8]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设计初探[D]. 钱强.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
  • [9]我国高校学生公寓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分析[D]. 曲毅.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3)
  • [10]广东开平城乡建设的现代化进程[D]. 于莉. 浙江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扩大阳台使用面积的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