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叛逆”与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创造性叛逆”与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一、“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论文文献综述)

朱卉[1](2021)在《创造性叛逆视角下小说《活笋》(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徐军[2](2021)在《应用性翻译中的变异研究》文中认为

蒋芸娜[3](2020)在《有关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分析 ——以《哥儿》刘振瀛译本为例》文中指出“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来源于埃斯卡皮在1987年出版的《文学社会学》中提到:“如果大家愿意接受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的话,那么翻译这个带刺激性的问题也许能获得解决。”翻译的叛逆性在于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中;翻译的创造性在于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谢天振教授在其1999年出版的《译介学》中将埃斯卡皮提出的“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引入国内,并提出“创造性叛逆”的主体包含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读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其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即个性化翻译、误译与漏译、节译与编译、转译与改编。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翻译难度越大,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也就越明显。本研究将参照谢天振教授提出的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定义以及具体表现,以《哥儿》刘振瀛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哥儿》刘振瀛译本的译者创造性叛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首先,笔者选择《哥儿》刘振瀛译本和早期的开西译本进行对照,从词汇与句子层面选取刘振瀛译本中体现译者创造性叛逆的语料,然后对语料进行分析,明确译文中创造性叛逆的具体表现。最后基于上述语料,对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哥儿》刘振瀛译本中的译者创造性叛逆主要表现为个性化翻译、误译以及编译。其中个性化翻译所占比例最多,而误译与编译最能体现译者创造性叛逆背后文化方面的原因。其原因主要分为译者层次、风格层次以及文化层次三方面。其中译者层次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译者受所处时代因素影响以及对原作人物性格理解的影响;风格层次则是为了从音系、词语、修辞三方面更好的再现原作风格;文化层次的原因则是为了迎合译入语读者的审美定式以及译入语语言表达习惯。通过对《哥儿》刘振瀛译本中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分析以及原因的考察,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困境,这对我们以后进行中日文学翻译实践亦或是研究中日文学翻译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李红燕[4](2020)在《创造性叛逆翻译视角下《家》的维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造性叛逆是翻译界研究的新课题,以往探讨翻译时大都强调译文是否“忠实”原文,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肯定了译作中创造性叛逆存在的必然性。创造性叛逆理论的提出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搜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从创造性叛逆理论出发,对《家》维吾尔语译本进行翻译研究的成果较少。因此本论文以创造性叛逆理论为视角,着点于《家》维吾尔语译本的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论文首先运用文献查阅法,对创造性叛逆这一理论和《家》维吾尔语翻译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分析,确定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其次运用语料搜集法对《家》及其维吾尔语译本中创造性叛逆翻译的相关语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类。运用对比分析法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较深入地分析了《家》维吾尔语译本中译者创造性叛逆翻译的具体表现,包括词汇的省略转换、语序的调整和语气的改变等,并对译本中译者在语言和文化层面上未实现创造性叛逆翻译的实例给予了尝试性的修正。最后结合实例综合分析了译者进行创造性叛逆翻译时所采用的具体翻译策略和翻译手段,概括了译者创造性叛逆翻译的主要原因。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家》及其维吾尔语译本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创造性叛逆在《家》小说维吾尔语翻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证实创造性叛逆理论能够指导维吾尔语翻译研究,同时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创造性叛逆理论在维吾尔语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提供参考,为翻译研究领域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张嘉辉[5](2020)在《《2019年塔吉克斯坦植保与果蔬加工技术培训班》助课交传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足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基于哲学认识和理论的螺旋式渐进过程,采用分析总结、归类例证的研究方法,对助课任务的准备过程、交传过程、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文尝试通过认知学角度描写了交传过程,并针对交传过程出现的问题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前人对科技翻译以简为美的基础上建议助课交传时应尽量简明,使用简明助课交传。尝试提出简明助课交传的概念,并总结简明助课交传中使用到的一些原则和技巧。助课任务准备过程广义包含了译者自身修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狭义上包含了对具体任务的准备。交传过程则通过ACT理论进行描写,表示在进行交传学习时人脑中翻译单位映射通过建立到运用到过程,对交传实践时解码和编码过程尝试进行了描写。通过对本次实践交传过程的问题研究表明译者的主体性和中心地位对人称的选取、逻辑的简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翻译连续性则受制于翻译场三主体和客观形式上的影响。因此,建议在进行助课交传时使用简明助课交传,以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即时性。经过分析和归纳,简明助课交传应遵循“信、达、简”的原则,简明助课交传的方法则包括了析出、合断、过滤和替换等。

冉金雨[6](2020)在《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罪与罚》中译本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霍姆斯在翻译研究中首次提出了译者的主体性,由此他强调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做决定的过程。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持续过程,而文学翻译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译者主体性包含三个特征:译者受动性;译者适应性和选择性;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受动性是主体创造性的有效限制。译者在传递译文信息的过程中,考虑到译入语文化读者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译者受动性进行发挥,译者便受到源语社会及文化因素的牵制,需要考虑到读者的语言环境从而不能完全按照自我意愿及源语文化进行翻译活动。译者需符合读者期待视野,充分考虑读者的感受,准确传达译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学翻译活动是译者选择并适应文本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以第一读者的身份适应原作的语言风格并对其进行形式标记,还要以第一译者的身份适当选择读者能够接受和理解的词汇、句式和词组等。译者的创造性是对适应性和选择性的延申。译者的主体创造性是基于译者对原作理解的无限性和可能性,适当地对原作进行删减和修改,直至译者、读者和原作者三者视域的高度融合。由此可见,译者主体性与文学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契合,为文学翻译提供新的视角。本文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这部小说的原文,同时对多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运用译者主体性理论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语言特色与翻译策略加以探究。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介绍《罪与罚》及其中译本,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论述译者主体性的诞生背景和理论渊源,以及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第二章通过分析《罪与罚》原文以及中译本,论述译者主体在接受美学理论下所体现的受动性。运用接受美学视域下语言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观点,从词汇翻译、词组翻译和句式翻译三方面对预测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译语读者感受到原作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情感体验进行阐释、强调作为读者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主体性。第三章通过分析《罪与罚》原文以及中译本,论述译者主体在风格翻译论下所体现的适应性和选择性。运用翻译风格理论视域下原作风格翻译的译者主体性观点,从修辞风格、音乐性风格和口语性风格三方面来加深对原文本风格的理解,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出与原作风格更趋一致的译作。第四章通过分析《罪与罚》原文以及中译本,论述译者主体在阐释学理论下所体现的主体创造性。运用阐释学视域下文化语义翻译的译者主体性观点,从物质文化语义和精神文化语义两方面来探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结论与现实意义。

刘瑶瑶[7](2020)在《创造性叛逆在儿童科幻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译Butt Wars: The Final Conflict有感》文中提出“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他认为译者要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性地使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从而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以期与读者更好地交流。笔者希望通过对Butt Wars:The Final Conflict这部儿童科幻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及对这一作品的翻译过程进行分析,探索在儿童文学尤其是科幻文学的翻译中,“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是如何体现的,从而使目标读者充分体会到儿童科幻文学的魅力与震撼。

顾晓燕[8](2020)在《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贡献》文中认为翻译和哲学将目光投向彼此并不是历史的偶然,哲学与翻译从诞生之初就因语言而密不可分。翻译活动尤其是文学翻译存在着自身特有的问题系,即语言与不可还原于该语言的逻辑运作之间的关系,因此翻译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重要的部分,构成了语言学、文学和哲学三者内在关系的一种深度思考,对于书写和翻译、诗学建构中意义与形式的本体论上的追问。同时,翻译又将他者和思想的异质性纳入研究的范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相互开启,来自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对翻译经由实践上升至理论构建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法国哲学是继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哲学之后的又一个辉煌的“哲学时刻”,它在接受欧洲大陆哲学以及英美哲学影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众多法国哲学家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也往往对翻译有着特殊的关注,他们思考的问题恰恰也是翻译研究的关注焦点。本论文旨在梳理当代法国哲学家在“主体”、“意义”、“文本”、“空间”“伦理”、“他者”、“好客”等与翻译相关的关键概念的流变,将哲学概念的发展和对翻译学的影响结合起来,建立哲学和翻译学的对话,突出前者对后者的切实影响和启示。以“概念”为纲,以期纲举目张,将哲学思潮中的核心概念和翻译学中的关键词紧密结合起来,构成两者之间的“对话”,避免哲学和翻译学各自的“独白”。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正文部分共有四章,分别为“翻译的主体”、“翻译中的意义”、“翻译的历史和空间”和“翻译的伦理”。在绪论部分,首先强调了翻译学和哲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指出翻译学的构建需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翻译研究自古以来就有哲学话语介入的传统,构建翻译哲学也是目前翻译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代法国哲学构成了哲学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法国哲学家关注的主体、意义、语言、文本、自我和他者等问题都是与翻译研究息息相关的主题。绪论部分对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以“概念”为主线索的思路,力图初步构建起法国哲学思想和翻译研究之间更为紧密的对话。第一章主要论述翻译的主体。以“主体”为关键词,在梳理当代法国哲学“主体性”概念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将其与翻译主体的认识联系起来,回顾翻译研究中主体性质的历史流变,并进行理性反思。普遍性主体的式微迎来的是主体间性的黎明,但主体间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宏大叙事主体性的扬弃。本章侧重于讨论法国思想家对主体的设定和思考及其对翻译主体的定位的影响,其中包括利科思想中主体在阐释学中的地位、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中的主体特质以及从“看”到“听”的主体认识和思维模式的转变,由此带来翻译主体性研究中“迂回”、“分裂”和“利他”的三大趋势。第二章探讨翻译中涉及的“意义”问题。本章首先对比语言命名论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系统论对“意义”定义产生的影响,随后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变化作为线索,梳理了从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到巴特和拉康等众多哲学家和思想家理论中能指相对于所指逐步松动直至后来居上的历史流变过程,意义愈发呈现出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能指相对于所指的漂浮最终在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那里演化为一场“延异”的游戏,意义之间的价值关系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重建,播撒把文本带进文本性中,对文本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使新的意义成为可能。然而,当“延异”的意义在对翻译合法性发出致命性一击的同时,德里达又悖论性地提出“必须翻译”的强烈诉求,指出翻译的失败就是整个哲学的失败。与此同时,我们在法国现象学的发展中看到梅洛-庞蒂将身体纳入意义的研究之中,与德里达一样,他的身体间性理论也显示出翻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悖论性特点,并使一种身体的翻译学成为可能。第三章着重讨论翻译的历史和空间。这一章首先基于福柯的“知识型”和“断裂”理论,分析从西方文艺复兴到古典时期直至现代,翻译话语是如何在历史中被构建的,不同时代的翻译思想是如何与它所处的时代的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又呈现出怎样“断裂”的特征。其次,本论文将追溯福柯的“权力空间”思想的形成脉络,分析空间-知识-权力的三元辩证的思想,主张在历史之外赋予翻译以空间的维度,并借用福柯的“异托邦”思想对翻译空间进行具体的描述。福柯对权力和话语的研究将历史性带进了结构主义,证明翻译从来不是思想自由的表现,从本质上它是话语增殖和权力运作的结果,翻译作为话语自诞生伊始就受到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始终处在权力目光的凝视之下。空间维度对当代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在其后主要分析萨义德的“东方学”、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以及对布尔迪厄“场域”和“习性”等空间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第四章集中讨论“翻译的伦理”问题。这一章首先将在区分“伦理”和“道德”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厘定“翻译伦理”的概念,并分析翻译作为一种理解本身凸显出来的“伦理”问题。其次论文将按翻译伦理思考中突出的三个关键词:“他者”、“好客”和“哀悼”逐一进行分析,主要涵盖了列维纳斯、利科和德里达三个哲学家的思想。论文将挖掘三个关键词的历史形成过程和在不同哲学家理论中的阐释,并将其与翻译思考紧密联系起来。在“他者”问题上,论文主要结合列维纳斯“绝对他者”的思想与贝尔曼的“存异”的翻译伦理进行联系,发掘其思想上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好客”和“哀悼”,论文将对比利科和德里达对于两个概念的不同看法,力图做出异同点之间的对比,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各个章节论述内容的总结,试图对翻译的主体性、翻译中的意义、翻译的历史和空间以及翻译的伦理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和特征,勾勒出在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影响下的翻译研究所呈现出的总体趋势,并尝试对翻译理论的前景进行展望。

闫怡恂[9](2019)在《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译者主体性研究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到今天,涉及诸多研究视角及重点,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由于译者主体性源自哲学的主体性内涵,早期译者主体性研究主要在哲学层面上展开,后来也涉及具体翻译策略研究。不论是哲学层面的概念探讨,还是实践层面的技巧探究,都强调译者的主体地位、主体角色(许钧,2003;查明建、田雨,2003),强调译者角色从隐身到现身的转换。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观察,因此更注重译者主体的静态特征研究。近年来,也有学者关注翻译过程实质,认为翻译具有创造性(余光中,2014;郭建中,2014),肯定翻译创造性这一内涵特质。创造性叛逆从最初引入译学研究引起极大关注,其中不乏各种误读,尤其表现在将“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描述误认为翻译策略等(谢天振,2012)。以上这些概念盘根错节,界限不清,经常混用。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重点聚焦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内涵与特征研究,注重译者主体的动态行为与译者实际深入译文创作的个体文化认知体验,为译学研究增添新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概念补充。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文化认知的持续参与,因此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在一个动态的、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多方因素互动中实现的。这一概念提法肯定了译者从“仆人”到“主人”,从“隐身”到“现身”的主体性研究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核心特征与重要表现。本研究尝试以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等作为理论基础,系统建构文化认知这一研究视角。本研究立足该视角,分析、论证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指的是什么?有何特征?2.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译者主体创造性为何在这一理论视角下来研究?3.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本研究通过综述、梳理、评析译者主体性、翻译创造性、创造性叛逆等相关文献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提法,并在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文化认知视角。本研究以葛浩文代表性作品为例,即两版《呼兰河传》(1979版,2002版)、《马伯乐》(完整版)、《丰乳肥臀》、《青衣》(与林丽君合译)等5个代表译作为主要研究语料,通过访谈数据整理、文本对比分析等描述性翻译研究,追溯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实现。本研究是以译作分析为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本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一个层面,侧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研究,强调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研究、过程研究。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文本呈现形式是译者文化认知持续参与加工的结果。译者主体创造性不是对译者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内容的延伸与延展,它更加强调译者主体性中创造性在翻译活动中的核心作用。译者主体性研究层面是相对静态的,是哲学层面的释义与阐释,是对译者地位的肯定,这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基础。译者主体创造性则是动态研究,强调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即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对译者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探寻与追问。2.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提出是有理论依据的。翻译是基于人类经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梳理构建文化认知视阈。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认知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译者文化认知参与加工的结果。本研究基于认知翻译观(王寅,2007),并在文化认知视阈的关照下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即翻译的文化体验性、翻译的创造性认知、翻译的多重互动性以及翻译的文化语篇性,以此重点分析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与运作机制。3.本研究以葛浩文5个译本及多个译本的副文本(译者序言、前言等)为研究语料,根据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对应提出译者主体体验过程、译者创造性认知过程、翻译多重互动过程、翻译语篇循环过程等四个过程,逐一验证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动态实现过程。研究表明,首先,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文化体验的结果,是译者对原文阅读以及读者世界兼顾的文化认知体验的必然发生。这个译者主体体验过程,既是语言认知体验,也是文化认知体验;其次,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创造性这一行为,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为创造性认知行为。译者主体创造性并不等于创造性叛逆。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主动行为,特别是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行为,表现为一种主观的内部力量;创造性叛逆是文学文本或翻译文本的必然发生,是一种客观的外部表现。第三,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依赖于译者与作者,译者本体,读者世界,编辑及出版社等多重互动关系,这种多重互动关系是多维的空间互动形式,他们之间互动方式与结果促成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译本中的表现形式;最后,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在语篇循环过程中完成的,这一过程既包括语篇内循环过程,也包含语篇外循环过程。本研究创新点在于开拓性地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概念,把译者主体性研究进行了延伸与延展,从而把主体性研究引入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翻译研究领域与空间。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系统梳理,构建了文化认知视阈,阐述了文化认知视阈作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论依据,同时指出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形成的根源所在,译者的文化认知决定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与实现过程,译者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操作基础,也是操作工具。因此研究意义的创新具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的创新。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丰富了译者主体性研究,使得译者主体性研究更为动态、立体、全面。文化认知视阈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译者主体创造性提出的理据,以及这一视角的系统性论述,从而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提供了研究视角。二是实践层面的创新。葛浩文译作研究较好呈现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对译文实践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译者主体性研究正处于发展时期,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虽然为该领域尝试提供了新鲜理论血液或内容补充,但仍待完善及充分论证,理论创建方面还有待于完善;本研究的主要语料来源是葛浩文代表性译作,本研究无法穷尽所有其译本作为语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拓展。总之,本研究希望通过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提法,以译作导向进行翻译研究,追溯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实现过程。在文化认知视阈下,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并以此一一对应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四个动态实现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译者主体性研究及相关翻译理论研究。

马涛[10](2019)在《阿拉伯文学汉译史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对阿拉伯文学的译介始于部分穆斯林学者对《古兰经》部分章节及颂圣诗《天方诗经》的翻译,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纵观我国对阿拉伯文学的译介史,在特定时期翻译政策影响下,在不同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呈现出不同的表征,译者的翻译选择与各时期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翻译政策保持着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契合。本论文从多元系统论出发,视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为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将阿拉伯文学汉译实践的主体一—译者——置于不同时期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探究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在特定社会历史语境影响之下所呈现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本论文的写作总体上是以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肇始以来各历史阶段的社会历史语境与翻译政策的演变为线索的。本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的简要历史梳理,将阿拉伯文学汉译在中国的历史分为发轫期(17~19世纪)、活跃期(20世纪上半叶)、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后期)、第二次高潮(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和稳定期(20世纪90年代初~今)五个阶段,分阶段对阿拉伯文学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作了历史梳理。第二至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按历时顺序排列。第二章主要研究清末民初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的表征,对意识形态、诗学规范和翻译主体间的译者行为进行了考察。清末民初,译者对《一千零一夜》故事的关注并非源自其对阿拉伯文学的自觉关注,而是译者译介西学、引进西方思想的热情所产生的副效应。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这一时期译者对域外小说的解读往往带着“开启民智”的意识形态诉求。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影响下,清末民初的译者在翻译《一千零一夜》故事时大多选用“意译”策略,相对于源语文本而言,译者的主体性在译作文本中较为凸显。译者以“归化”的方式在翻译中进行有意的增与删,以期符合中国传统文学的诗学规范和主流价值观念;在译本序跋中,译者往往强调所译作品的社会教化作用,引导读者的价值观念。这种文本层面的“趋同”实际上与译者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求异”是一致的。译者文本层面所表现出对传统诗学规范的“趋同”实际上是在意识形态层面“求异”一种的手段。第三章主要研究“五四”后至建国前文学研究会和回族留埃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阿拉伯文学译者及其主体性表征。“五四”新文学运动后,在文学研究会所提出的“为人生的艺术”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在“白话”取代“文言”作为主流诗学形态的背景中,中国阿拉伯文学译介在体裁、内容、时代和翻译风格方面均已取得了一定进展,萌发了新的发展生机。相对于晚清而言,在“五四”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译者更加关注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功用,而不是其中的诗学价值。因此,这一时期,包括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在内的文学翻译活动都具有上述特点,致使译者大都自觉追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从改造社会这一目的出发选择翻译那些切合当时国情的文学作品。这一倾向一直延续至20世纪40年代末。第四章主要讨论新中国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特征。新中国建国后十七年间,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得到空前发展,其所涉及的国别范围迅速扩大,翻译出版的作品数量也急剧增加。但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以“政治标准第一”为原则的翻译政策导致译介作品的主题类型呈现出单一化、集中化的特点,译作几乎全部都是与“十七年”间的时代氛围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作品。这一时期,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偏离了文学本身的轨道,呈现出过度政治化而非彰显文学性的特征。文革后十年中,译者的阶级身份意识得到空前强化,译者个体必须诉诸集体,在集体翻译中获取有限的话语空间。这一时期,阿拉伯文学汉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逐渐消匿在群体中。第五章着眼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多元开放的环境下译者选择的变化。新时期开放多元的社会历史语境为阿拉伯文学汉译事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阿拉伯文学的翻译与出版推向了市场。在市场经济的大氛围中,译者的翻译选择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却也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或自觉或无奈地通过改译、删节或增补等策略迎合读者喜好与出版社的需求。

二、“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3)有关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分析 ——以《哥儿》刘振瀛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先行研究
        1.2.1 有关《哥儿》中译本的翻译先行研究
        1.2.2 译者创造性叛逆先行研究
        1.2.3 研究突破口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刘译本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2.1 数据的搜集、统计与分析
    2.2 个性化翻译
        2.2.1 句末单音节语气词的使用
        2.2.2 方言词汇的使用
        2.2.3 人称代词的使用
    2.3 误译
    2.4 编译
第三章 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原因与分析
    3.1 基于译者层面的考察
        3.1.1 译者所处时代因素
        3.1.2 译者对作品人物性格的把握
    3.2 基于文本风格层面的考察
        3.2.1 原作风格
        3.2.2 风格再现
    3.3 基于译入语层面的考察
        3.3.1 贴近译入语读者审美定式
        3.3.2 符合译入语语言表达习惯
第四章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不足之处以及今后课题
参考文献
谢辞

(4)创造性叛逆翻译视角下《家》的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创造性叛逆的相关研究
        1.3.2 《家》的维吾尔语译本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2 本文理论基础及《家》小说略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创造性叛逆理论含义
        2.1.2 创造性叛逆具体表现
        2.1.3 创造性叛逆形成因素
        2.1.4 创造性叛逆本质特征
        2.1.5 创造性叛逆与忠实原文的关系
    2.2 《家》小说略述
        2.2.1 《家》原作略述
        2.2.2 《家》译作略述
3 《家》语言层面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3.1 特色词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3.2 句法结构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3.3 数量词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3.4 修辞格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3.5 语言层面未实现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4 《家》文化层面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4.1 专有文化名词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4.2 物质文化名词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4.3 社会文化名词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4.4 熟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表现
    4.5 文化层面未实现的创造性叛逆翻译
5 《家》译者采用的创造性叛逆翻译策略与手段
    5.1 译者的翻译策略
        5.1.1 归化
        5.1.2 异化
    5.2 译者的翻译手段
        5.2.1 节译
        5.2.2 转译
        5.2.3 阐释性翻译
        5.2.4 多种译法的兼用
6 《家》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原因分析
    6.1 汉维语言类型差异
    6.2 译者的主体性差异
    6.3 读者的审美标准差异
    6.4 读者的接受视野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2019年塔吉克斯坦植保与果蔬加工技术培训班》助课交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前言
第一章 译前准备
    1.1 助课交替传译交传理论
        1.1.1 交替传译翻译属性
        1.1.2 助课交替传译分类
    1.2 助课交替传译译前准备
        1.2.1 助课交替传译准备内容
        1.2.2 助课交替传译准备方法
第二章 实践过程分析
    2.1 交传交传过程
        2.1.1 解编码的过程
        2.1.2 翻译单位变化
    2.2 逻辑分析
        2.2.1 逻辑概述
        2.2.2 实践分析
第三章 实践问题举例
    3.1 译者问题
        3.1.1 翻译主体性和译者
        3.1.2 译者的显形和隐形
    3.2 交传连续性
        3.2.1 连续性影响因素
        3.2.2 笔记与连续性
第四章 实践问题解决
    4.1 简明助课交传
        4.1.1 简明助课交传概述
        4.1.2 简明助课交传理解
    4.2 实践问题解决原则和方法
        4.2.1 实践问题解决的原则
        4.2.2 实践问题解决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1 :原文/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6)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罪与罚》中译本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译者主体性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罪与罚》的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罪与罚》及其中译本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及价值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选题价值
    注释
第一章 译者主体性与文学翻译
    一、译者主体性的诞生背景
    二、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一)文学翻译的定义及特点
        (二)译者主体性与文学翻译的契合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罪与罚》中译本语言的主体性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译者主体性
    二、词汇翻译的用词选择
        (一)修饰语翻译的比较
        (二)动词翻译的比较
    三、短语翻译的用词选择
        (一)自由词组的翻译比较
        (二)固定词组的翻译比较
    四、句式翻译调整
        (一)把握句子的实际切分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罪与罚》中译本翻译风格的译者主体性
    一、翻译风格理论的译者主体性
    二、修辞风格的译者主体性
        (一)语义修辞风格的翻译比较
        (二)句法修辞风格的翻译比较
    三、音乐性风格的译者主体性
        (一)声韵的协调
        (二)节奏的把握
    四、口语性风格的译者主体性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罪与罚》中译本文化语义翻译主体性
    一、阐释学理论的译者主体性
    二、物质文化语义的翻译
        (一)文化负载词翻译比较
        (二)文化负载句翻译比较
    三、精神文化语义的翻译
        (一)宗教文化词汇翻译比较
        (二)心理语句翻译比较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创造性叛逆在儿童科幻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译Butt Wars: The Final Conflict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Butt Wars: The Final Conflict 原文及译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文本介绍
    2.1 文本来源及选题缘由
    2.2 Butt Wars: The Final Conflict 文本特点
        2.2.1 科幻性
        2.2.2 陌生性
        2.2.3 针对性
        2.2.4 趣味性与教育性
3.创造性叛逆
    3.1 创造性叛逆与翻译主体性
    3.2 创造性叛逆的必要性和尺度
4.创造性叛逆的翻译实践——译Butt Wars:The Final Conflict有感
    4.1 词汇层面的创造性翻译
        4.1.1 科幻性词汇的陌生化处理
        4.1.2 使用叠字
        4.1.3 一词多译
    4.2 句子层面的创造性叛逆:调整语序
    4.3 语篇层面的创造性叛逆
        4.3.1 意译
        4.3.2 上下文衔接
    4.4 文化层面的创造性叛逆:归化
5.结语
参考文献

(8)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 翻译的主体性
    第一节 “黄昏”下的翻译主体性
    第二节 迂回的翻译主体
    第三节 分裂的翻译主体
    第四节 利他的翻译主体——从“看”到“听”
第二章 翻译中的意义
    第一节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第二节 被解构的意义
    第三节 言语、身体与意义
第三章 翻译的历史和空间
    第一节 一种翻译的考古学
    第二节 翻译的空间性
第四章 翻译的伦理
    第一节 理解的伦理
    第二节 他者或另一个我(alter ego)?
    第三节 “好客”和“哀悼”
结论
参考文献

(9)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语料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构架与概要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译者主体性研究
        2.1.1 译者主体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2.1.2 译者主体性研究述评
    2.2 翻译创造性研究
        2.2.1 翻译创造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2.2.2 翻译创造性研究述评
    2.3 创造性叛逆研究
        2.3.1 创造性叛逆可视化分析
        2.3.2 创造性叛逆研究述评
        2.3.3 创造性叛逆研究误区与批判
    2.4 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3.1.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阐释
        3.1.2 认知语言学与认知语义学的辩证关系
        3.1.3 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互补关系
        3.1.4 王寅对认知语言学的具体阐释
    3.2 格尔茨的文化阐释学
        3.2.1 文化的阐释性特征
        3.2.2 文化人类学:文化阐释的深描说
    3.3 文化翻译研究
        3.3.1 文化翻译概念追溯
        3.3.2 文化翻译中的重要术语
    3.4 认知翻译研究
        3.4.1 传统语义学以及解释派哲学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3.4.2 体验哲学对认知翻译研究的启示
        3.4.3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
    3.5 文化认知视阈构建的可行性
第四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
    4.1 译者主体创造性中几对概念对比分析
        4.1.1 译者主体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1.2 翻译创造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1.3 创造性叛逆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与内涵
        4.2.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
        4.2.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内涵特征
        4.2.3 译者主体创造性与“忠实”标准的关系
    4.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
        4.3.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绝对性
        4.3.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相对性
    4.4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
        4.4.1 译者主体创造性受限的原因
        4.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的阐释与创造性叛逆的“度”的误读
第五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据—文化认知视阈
    5.1 文化认知的提出
    5.2 文化与认知的辩证关系
        5.2.1 认知的文化属性
        5.2.2 文化的认知属性
    5.3 文化认知的层级形式
    5.4 文化认知研究的学科属性
    5.5 文化认知研究的视角分析
        5.5.1 微观视角:文化人类学
        5.5.2 宏观视角: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
    5.6 文化认知视阈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启示
        5.6.1 文化认知的工作定义
        5.6.2 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
        5.6.3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
第六章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
    6.1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体验过程
        6.1.1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阅读体验过程中的实现
        6.1.2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创作体验过程的实现
        6.1.3 基于译者与作者共同构建的译者主体创造性
        6.1.4 文化体验性: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前提
    6.2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认知过程
        6.2.1 译者选择: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层凸显
        6.2.2 译者翻译观: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必然
        6.2.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与译文的和谐性
    6.3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多重互动过程
        6.3.1 译者-作者互动
        6.3.2 译者-编辑-出版互动
        6.3.3 译者-读者互动:从“译者创造”到“读者接受”
        6.3.4 译者本体互动:从“译者隐身”到“译者复活”
    6.4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语篇循环过程
        6.4.1 语篇内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显性实现
        6.4.2 语篇外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隐性实现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主要观点
    7.2 译者主体创造性—最后的思考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阿拉伯文学汉译史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一、译者主体性理论溯源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范围与研究意义
    四、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阿拉伯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历史
    第一节 发轫期:经释着作中的零星节译
    第二节 活跃期:西学东渐的副效应
    第三节 第一次高潮:“进步文学”的代表
    第四节 第二次高潮:打破“欧洲中心论”的东方文学
    第五节 稳定期:益趋成熟的规模化译介
第二章 清末民初:在“趋同”中“求异”的译者
    第一节 “小说界革命”中自觉追求意识形态启蒙的译者
        一、译序中译者对意识形态诉求的积极阐释
        二、译文中译者超越原文本的有意误译与增删
    第二节 主动适应传统主流诗学规范的译者
        一、译者以自我文化为中心的文言译述
        二、译者浅易文言的“变格”对现代语体的初步探索
    第三节 翻译职业规范缺失与译者的自由话语空间
        一、译书交通公会规范翻译行为的初步尝试
        二、译者刻意化名与译者主体性的自由发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四”以后:“文学为人生”的译者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新文学社团中的作家译者
        一、“世界文学”观照下译者对阿拉伯文学的转译
        二、“文学功利观”指导下译者的人道主义文学关怀
        三、“弱国模式”实践中译者对西方霸权的含糊抵抗
    第二节 回族留埃学生群体:通晓阿拉伯语的学者译者
        一、译者对原作异域文化色彩的保留
        二、译者对原作文学价值的重视
        三、译者对“文学革命论”的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隐匿在集体中的译者
    第一节 建国后十七年间:译者主体性意识的集体淡薄
        一、译者对“翻译外交”需求的应和
        二、译者对译作泛政治化主题的挖掘
        三、译者对译作合法性的辩护
    第二节 “文革”后十年:在集体主义中消匿的译者
        一、集体匿名式的阶级标签署名
        二、政治应景式的翻译任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面向世界”、面向市场的译者
    第一节 多元开放的环境下自由的译者
    第二节 市场化与文学翻译的通俗化
    第三节 规范化出版与公版书出版热潮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对阿文学译介出版作品一览
    Ⅰ 十九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1900~1948年)
    Ⅱ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年)
    Ⅲ 改革开放后至今(1978~2018年)

四、“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创造性叛逆视角下小说《活笋》(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朱卉.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2]应用性翻译中的变异研究[D]. 徐军. 集美大学, 2021
  • [3]有关译者创造性叛逆的分析 ——以《哥儿》刘振瀛译本为例[D]. 蒋芸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1)
  • [4]创造性叛逆翻译视角下《家》的维译研究[D]. 李红燕.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5]《2019年塔吉克斯坦植保与果蔬加工技术培训班》助课交传报告[D]. 张嘉辉.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罪与罚》中译本对比分析[D]. 冉金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创造性叛逆在儿童科幻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译Butt Wars: The Final Conflict有感[D]. 刘瑶瑶.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贡献[D]. 顾晓燕. 南京大学, 2020(12)
  • [9]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D]. 闫怡恂.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10]阿拉伯文学汉译史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 马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创造性叛逆”与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