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功效与施用条件的关系

除草剂功效与施用条件的关系

一、除草剂药效与应用条件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香菊,崔海兰,陈景超,何康来,王凤乐,张帅[1](2021)在《东北玉米田除草剂减施增效技术途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以东北春玉米种植区为基地,分析杂草种群结构、发生规律和对玉米的产量损失。在此基础上,论述东北玉米田除草剂减施途径,包括高风险除草剂替代技术、除草剂高效使用技术和多策略除草剂减施技术,提出采用替代长残留除草剂莠去津和易漂移的除草剂2,4-滴,实施精准选药、适时用药、对靶喷药的3S施药技术,结合农作措施、生态措施、除草决策支持系统及加快耐除草剂玉米推广的多策略除草剂减施技术,实现除草剂减量,为东北玉米田除草剂减量增效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王艺凝[2](2021)在《延边稻区稻李氏禾的生态学特性及其防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稻李氏禾分布于温带至热带地区,属于禾本科、稻亚科、假稻属下的一种。假稻属种稻田常见的主要杂草有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假稻(Leersia japonica(Makino)Honda)和稻李氏禾(Leersia oryzoides(L.)Swartz.)。在延边稻区稻李氏禾分布广、发生密度大,已成为问题杂草,但目前为止对延边稻区稻李氏禾的来源、传播、遗传特性和防除体系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因此,本文从杂草防除学角度对其生物生态学特性、迁入来源及扩散途径、有效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北纬42°-45°、东经125°-132°区域稻田均发生稻李氏禾;延边地区海兰江流域、布尔哈通河流域、图们江流域、嘎呀河流域、珲春河(红旗河)流域的稻区均多发生稻李氏禾。采用I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取自湖北、江西、吉林、黑龙江的24份稻李氏禾样本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114-1.0000,在遗传相似系数等于0.90时,上述地区稻李氏禾可分为三大类,既吉、黑两省东部稻区稻李氏禾归一大类,南方稻区江西南昌县和湖北荆州各为一类。延边稻区发生的稻李氏禾生物学、生态学主要特性表现为:稻李氏禾通过种子和根茎繁殖延续后代;种子具有强休眠性,地下根茎无休眠性;稻李氏禾种子寿命相对短,在室内干燥条件下寿命大约2年,而在土壤20 cm底层埋藏的种子寿命只有1年。稻李氏禾根茎的发芽临界温度为日均15℃,发芽所需活动积温计算为210-315℃;种子发芽临界温度为日均20℃,发芽所需活动积温计算为525-560℃。稻李氏禾的发生量与水稻产量性状相关分析结果,除了千粒重不显着以外,稻李氏禾干重与水稻株高、穗数、穗粒数、产量均呈显着负相关,稻李氏禾发生量与水稻产量的相关回归方程为Y=-0.6556X+942.77,(R2=0.9396)。如果只考虑光反应过程的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稻李氏禾的光能利用效率和速率指标远低于栽培稻,在光能利用特征上竞争不过栽培稻,但稻李氏禾高密度发生往往导致水稻倒伏而减产并阻碍机械收割作业。延边稻区发生的稻李氏禾的防除技术研究表明:常规全层处理除草剂种类恶草酮、乙氧氟草醚和丙草胺当中,30%丙草胺2 L(kg)/ha药效药害综合表现好于前两者;土壤封闭除草剂以酰胺类和磺酰脲类稻田除草剂混合处理即可;如果全层和土壤封闭处理确实未能防控稻李氏禾时,推荐使用5%嘧啶肟草醚0.9 L(kg)/ha或6%三唑磺草酮3.75 L(kg)/ha茎叶处理。采取In vitro方法测定除草剂对靶标ALS活性抑制结果显示,浓度为2.5μmol/L,嘧啶肟草醚效果最好,苄嘧磺隆、双草醚、五氟磺草胺效果相近。根茎芽在本地区低温条件下完全可以安全越冬,在露根的干旱条件下比较容易干死。

谢英杰[3](2021)在《植保无人机喷施除草剂雾滴运动规律及田间药效研究》文中指出粮食安全是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最根本保障,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是现代农业首要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准农业航空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植保无人机具有机动性强、工作效率高、解放劳动力、保护生态等优点,在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作业参数下植保无人机喷施除草剂对雾滴沉积的影响。以雾滴覆盖率及雾滴密度为植保无人机沉积效果的评价指标,分别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喷液量及雾滴粒径条件下,应用极飞P30植保无人机进行玉米田除草剂喷施,以及在不同喷液量及喷头类型条件下,应用大疆T20植保无人机进行冬小麦田除草剂喷施的沉积分布情况与杂草防治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使用TECAN Infinite200 PRO酶标仪测得诱惑红溶液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36x+0.039,R2=0.9995,验证了诱惑红作为研究雾滴沉积分布示踪剂的可行性。(2)设计15.0、22.5、30.0 L·ha-1三种喷液量和150、200、285μm三种雾滴粒径,使用极飞P30植保无人机对玉米喷施28%烟嘧磺隆·莠去津悬浮剂。结果显示在飞行高度为2 m、飞行速度为3 m/s、有效喷幅为3 m的情况下,当喷液量为15.0 L·ha-1、雾滴粒径为150μm时,除草剂雾滴密度及覆盖率均分布最均匀,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1.8±6.2%及31.3±3.2%。30d后的防效调查发现,当喷液量为30.0 L·ha-1,雾滴粒径为200μm时效果最佳,对总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3.5%及97.1%。(3)设计7.5、15.0、22.5、30.0 L·ha-1四种喷液量和DG11003、SX11001VS两种喷头,使用大疆T20植保无人机对小麦喷施锐超麦?(20%双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剂)。结果显示在飞行高度为2 m、有效喷幅为5 m的情况下,雾滴沉积效果防飘喷头DG11003比SX11001VS喷头变异系数小,为46.0%~49.4%。30d后的防效调查发现,防飘喷头DG11003及原装喷头SX11001VS对总草的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9.1%及97.8%,防飘喷头DG11003对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更为明显。

陶波,张宇航,田丽娟,郑彩月,李松宇,孔令伟[4](2021)在《飞防助剂对植保无人飞机喷施除草剂雾滴分布的影响》文中指出通过仪器分析结合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飞防助剂对3种剂型除草剂沉积率、雾滴粒径、物理指标及田间药效,系统地分析飞防助剂对植保无人飞机喷施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及增效机理。结果表明,4种飞防助剂均有显着的增效作用。其中迪翔对3种除草剂的作用效果最为显着,可降低雾滴谱相对宽度至0.62,使雾滴均匀分布;增加沉积率,可最多增加32.2百分点;同时可显着降低3种除草剂的药液表面张力,增加药液黏度及扩展直径,延长其干燥时间。迈飞对乳油作用效果较好,在增加药液扩展直径方面优于其他3种飞防助剂。总体比较4种飞防助剂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大小依次为迪翔>迈飞>烈鹰>Greenwet 3710;3种剂型除草剂中,飞防助剂对乳油增效作用最显着,增效可达23百分点。

林方锐[5](2021)在《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Y11049除草活性及作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非耕地上登记的除草剂品种近年来因抗性、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新型灭生性除草剂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研究的化合物Y11049(建议名称:苯噻嘧草酯)是以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porphyrinogen oxidase,PPO)为作用靶标的新型嘧啶二酮类化合物。为明确Y11049的除草活性及作用特性,本文采用农药生测常规方法对其杀草谱、毒力、田间药效、环境因子影响及其作用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Y11049具有较广的杀草谱,在60 g a.i./hm2剂量下,对供试的37种阔叶和莎草科杂草高度敏感,除草活性为80~100%;对马齿苋、异型莎草和稗草的ED90分别为19.68 g a.i./hm2、18.27 g a.i/hm2和98.28 g a.i./hm2。可见,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对其更为敏感。2.在120 g a.i./hm2剂量下,Y11049对非耕地生长旺盛期阔叶杂草和莎草的平均防效为93.14%和87.62%;且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触杀活性。3.温度、光照强度和降雨等环境因子对Y11049的除草活性皆有影响,在15℃~35℃温度条件下,Y11049除草活性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35/30℃条件下;30 g a.i./hm2的Y11049对供试杂草的活性为95.67%。显着高于15℃/10℃和25℃/20℃;在8427 lux光照强度下,60 g a.i./hm2的Y11049对牵牛的鲜重抑制率为95.22%,显着高于中光照4200 lux和低光照5 lux,其为需光型除草剂;耐雨水冲刷试验发现,在施药后4 h模拟降雨,其除草活性达到85%以上。4.作用特性研究了Y11049的作用方式、施药适期和吸收传导性,结果表明,其芽前土壤处理无除草活性,在30 g a.i./hm2剂量下对芽后2、4、6、8叶期的苘麻和反枝苋的杂草活性达到86%~98.6%和86.51%~96.17%,施药适期较长;该化合物可以通过植株根、芽、茎、叶各部位吸收,但双向传导能力较弱。5.本文开展了该Y11049对敏感植株的生理指标影响研究,作为破坏光合作用的PPO抑制剂,7.5g a.i./hm2的Y11049导致供试杂草苘麻叶片的细胞膜不可逆受损,且叶绿体结构被破坏,植株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发现植株的MDA含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及部分荧光参数指标发生异常。

陈扬[6](2021)在《东北地区大豆田化学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东北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大豆在东北地区更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豆田中的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制约着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生产上为有效防除田间杂草,除草剂用量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农药残留问题和药害问题时常发生,令人们担忧不已。为了减少高毒、高残留除草剂的使用,减少除草剂对作物、环境和生物等造成的危害,同时要在减少除草剂使用量的前提下保证大豆的品质与产量。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法,通过大豆田中不同土壤处理除草剂混用、茎叶喷雾处理除草剂与桶混助剂混用两种措施,探究了东北地区大豆田除草剂减量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温室盆栽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法分别评价了混配组方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其对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通过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后的联合作用评价可知二者以1:20的质量比混用时对马唐、稗草和苘麻均具有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应该采用唑嘧磺草胺和乙草胺的推荐混配比例为1:20,其推荐剂量为1260 g a.i./hm2,施药液量450 L/公顷;与常用除草剂40%扑·乙合剂相比,在用药量减少30%的基础上,鲜重防效提高了6.6%;通过温室盆栽法筛选得到的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组方可有效控制大豆田中杂草的为害,且对大豆安全。2.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法从四种助剂中筛选出对乙羧氟草醚防除阔叶杂草具有增效作用的助剂GY-T1602,并在田间进行验证其防效和对大豆的安全性。通过盆栽试验发现添加0.3%桶混助剂GY-T1602后可显着提高乙羧氟草醚对苘麻的鲜重防效,其EC90值由121.38 mg/L降至55.29 mg/L,增效比为54.45%;田间喷雾时添加0.3%桶混助剂GY-T1602可极大提高乙羧氟草醚对苘麻等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减少乙羧氟草醚用量40%以上;在茎叶喷雾处理除草剂烯草酮、精喹禾灵中加入桶混助剂GY-T1602后对大豆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无明显差异,在用量上减少了30%,防效没有降低,反而会提高;添加0.3%桶混助剂GY-T1602后对田间大豆安全,不会产生药害,田间作物的株高和叶龄均无明显变化,产量会提高。综上所述,土壤喷雾处理除草剂唑嘧磺草胺和乙草胺适宜配比为1:20,推荐田间用量为1260 g a.i./hm2,每公顷施药液量450 L,在播后苗前可有效防除大豆田一年生杂草,与农户常用40%扑乙合剂相比,可减少40%的用药量;在茎叶喷雾除草剂乙羧氟草醚、烯草酮、精喹禾灵中加入0.3%桶混助剂GY-T1602,可在减量30%以上的基础上,极大提高对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

李子璐,张晨辉,郭勇飞,卢忠利,高玉霞,杜凤沛[7](2021)在《喷雾助剂对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增效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农田草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发展,使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是目前最省时省力和防除效果最好的除草方法。其中,茎叶处理除草剂因其具有不受土壤环境影响、按草施药、灵活和选择性高等优点,应用范围更广。然而,茎叶处理除草剂在喷雾施药过程中由于受到杂草叶片界面特性的影响,常出现药液迸溅、滚落、难以渗透等现象,导致除草剂用量增大,杂草产生抗性,并出现药害和环境残留等诸多问题。使用合适的喷雾助剂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策略。考虑到除草剂的使用需要结合杂草性质,并与喷雾助剂一起使用,了解各自的作用方式对指导草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除草剂作用方式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禾本科、阔叶类和莎草科杂草的形态学和叶片界面特性及其对除草剂选择的影响,并详细阐述了常用喷雾助剂对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增效机制及其剂量传递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归纳了喷雾助剂对触杀型和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在防除禾本科、阔叶类、莎草科杂草方面的应用及增效规律。此外,文章还对除草剂喷雾助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除草剂领域喷雾助剂的研发和使用提供参考,并最终实现农药的"减施增效"。

黄小辉[8](2020)在《江西省双季稻区氮磷肥和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的农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家,而水稻是南方大多省份的主要粮食作物,为了提高和维持水稻的产量,我们需要通过施用化肥来供给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以及施用农药抑制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从而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但是近年来,由于不科学的施肥和施药方式导致化肥和农药的滥用,这些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和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污染等问题。高投入的化肥量并没有得到更高的产出,反而需要更高的农药用量来维持产量。因此,本试验通过对江西省各地区2002-2016年间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选址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江西省双季稻区氮磷肥和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的农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旨在找到化肥和农药的协同平衡,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化肥和农药的减量增效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2002年到2016年,江西省全省的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和农药使用量整体上呈先快速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转折点分别位于2011年和2010年,其中就全省的双季稻平均化肥施用量而言,2016年全省农田双季稻的两季总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分别为,氮:366 kg/hm2、磷:162 kg/hm2。2、一定剂量之下的除草剂有助于稻田土壤养分的矿化循环,当除草剂二氯喹啉酸施用量为0.563 kg/hm2(标准用量的0.75倍)时,激发作用达到最大,此时双季稻稻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炭、氮、磷(SMBC、SMBN、SMBP)、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均达到最大值。3、当二氯喹啉酸施用量为0.563 kg/hm2时的株防效与标准用量相比,无显着差异,表明除草剂二氯喹啉酸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基于此,可节约25%除草剂的用量。当磷肥施用量保持不变时,二氯喹啉酸的杂草株防效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保持不变,早稻和晚稻分别在施用N 137.50kg/hm2和183.75 kg/hm2时取得最佳杂草防治效果,并且此时田间土壤中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的残留量最小;当氮肥施用量保持不变时,二氯喹啉酸的杂草株防效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早稻和晚稻分别在施用P2O5 45.00 kg/hm2和52.50 kg/hm2时取得最佳杂草防治效果,并且此时田间土壤中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的残留量最小。这进一步证明除草剂二氯喹啉酸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4、研究结果表明基施N 137.50 kg/hm2、P2O5 45.00 kg/hm2、K2O 67.50 kg/hm2的施肥方式最适于试验当地等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早稻施肥方式,较试验小区所在地推荐肥料施用量减少了约33%的磷肥投入量,较当地农户常规施肥而言,减少了约8%的氮肥投入量、43%的磷肥投入量和14%的钾肥投入量。基施N148.75 kg/hm2、P2O5 52.50 kg/hm2、K2O 78.75 kg/hm2且在分蘖期追施N 35.00kg/hm2的施肥方式最适于试验当地等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晚稻施肥方式,较试验小区所在地推荐肥料施用量减少了约33%的磷肥投入量,较当地农户常规施肥而言,减少了约6%的氮肥投入量、42%的磷肥投入量和13%的钾肥投入量。推荐肥料施用量两季较2016年全省平均总用量而言,氮肥减少了12.6%,磷肥减少39.8%。

廖平强,Aatiqa Masoom,毛海燕,方贤杨,霍中洋,陈国奇[9](2020)在《特异性适应稻作系统的稗草种群生活史特性》文中提出长期进行除草剂药效试验可能会导致田间杂草种群发生适应性进化。本研究在安徽南陵县除草剂药效试验专用稻田中采集了1个稗草种群A,并以从常规稻田采集的3个稗草种群为对照,开展同质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3个对照种群相比,A种群稗草植株的单株种子产量显着减少,种子千粒重显着增加,幼苗生长速率显着加快,结实分蘖数显着增多,生育期显着缩短;A种群稗草成株的株高、生物量及对除草剂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均显着降低。A种群稗草幼苗3~4叶期时经五氟磺草胺推荐剂量2倍量(有效成分60 g·hm-2)处理后,其株高、生物量及成熟种子产量(平均每株1066粒)显着降低,而抽穗期、结实分蘖数、单个总状花序的种子数及种子千粒重无显着差异。因此,种子较重、生活史周期短、植株矮小、结实分蘖多及对除草剂五氟磺草胺具有抗药性,使得A种群稗草对稻作系统具有特异适应性,应防止此类种群扩散至常规稻田。

韩群琦[10](2020)在《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脂二烯是源自松脂的环烯烃二聚体,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为拓宽松脂二烯应用,研制了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并对比国外产品Vapor Gard(VG),检测了两种喷雾助剂的展布润湿性能,观测了叶面形态特征,分析检测了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在光照下对农药持效的作用。本文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研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以相容性、流动相和稳定性为指标,筛选合适溶剂与乳化剂,确定喷雾助剂配方为:松脂二烯50%,萜烯树脂1%,松节油19%,正丁醇20%,表面活性剂10%,配制制成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松脂二烯有效含量、乳液稳定性、热贮、冷贮稳定性等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农药助剂的技术标准。2.测定松脂二烯喷雾助剂润湿性能。添加PA与VG助剂均可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分别在1%添加量时,较清水对照降低66.7%和58.8%;PA与VG助剂均能显着降低液滴在红叶石楠和山核桃叶上的接触角,PA助剂在两种叶片上的各浓度效果普遍优于VG助剂,其中添加1%PA时可以在两种叶面完全铺开。由此说明,PA与VG均具良好的展布润湿性能,其中PA效果更优。3.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在叶面成膜性能表征。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发现,PA与VG助剂均能在红叶石楠和山核桃两种叶面上覆盖成膜,其中PA助剂对比VG助剂成膜更均匀。两种助剂均能与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和戊唑醇乳油不同农药制剂良好地混用,形成的薄膜均能包裹药物颗粒并粘附在叶面。4.研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影响。利用Deposit Scan软件分析水敏纸采集的雾滴,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指示剂沉积量。结果表明,添加0.1%PA可显着增加雾滴均匀度,进而使雾滴覆盖率提高35.6%,沉积量提高28.8%。PA提升沉积效果虽未达到低容量专用喷雾助剂红雨燕的水准,但优于VG助剂,且用量低。5.研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提高农药抗光解能力的性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氙灯光解后的甲维盐保留量,光照8 h后,添加0.5%PA和0.5%VG处理组中甲维盐保留量达57.2%和47.9%,而对照仅剩30.7%;测定喷药叶片日光照射后的杀虫活性,光照3 d及以后,加0.5%PA和0.5%VG处理组生测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说明PA和VG助剂均能提高农药有效成分的抗光解能力,减缓药物光解速度,从而延长农药持效期。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各项性能均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VG。PA助剂能促进液滴沉积,进而帮助药液在叶面铺展润湿,成膜后,能降低有效成分光照降解,可延长持效时间。在农药喷雾药液中添加松脂二烯助剂,可系统提高农药利用率,符合“减药增效”的农药使用方向。

二、除草剂药效与应用条件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除草剂药效与应用条件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玉米田除草剂减施增效技术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北方玉米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
2 北方玉米田除草剂减施途径
    2.1 高风险除草剂替代
    2.2 除草剂高效使用技术
        2.2.1 精准选药
        2.2.2 适时用药
        2.2.3 对靶喷药
    2.3 多策略除草剂减施技术
        2.3.1 耕作与轮作措施控草
        2.3.2 秸秆覆盖生态控草
        2.3.3 基于经济除草阈值的分类治理
        2.3.4 推进耐除草剂玉米产业化

(2)延边稻区稻李氏禾的生态学特性及其防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稻李氏禾的分类学地位
    1.2 稻李氏禾的生物学主要特性
    1.3 稻李氏禾的生态学主要特征
    1.4 稻李氏禾危害特性及防除技术研究现状
        1.4.1 稻李氏禾的侵入方式和发生危害
        1.4.2 稻李氏禾的防除措施现状
第二章 延边稻区发生的稻李氏禾生物、生态学主要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稻李氏禾种子、根茎休眠特征鉴定
        2.1.2.2 稻李氏禾种子寿命鉴定
        2.1.2.3 稻李氏禾无性繁殖器官
        2.1.2.4 温度对稻李氏禾繁殖器官发芽的影响
        2.1.2.5 稻田稻李氏禾的形态特征、开花成熟期
        2.1.2.6 稻李氏禾的竞争作用特征:(发生量与水稻产量的回归方程模型)
        2.1.2.7 稻李氏禾光能转化效率特性分析
        2.1.2.8 吉林省及黑龙江省东部稻李氏禾分布调查
        2.1.2.9 稻李氏禾亲缘关系分析-ISSR分析
        2.1.2.10 数据处理与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稻李氏禾种子、根茎休眠特征
        2.2.2 稻李氏禾种子的寿命
        2.2.3 稻李氏禾的无性繁殖器官
        2.2.4 温度对稻李氏禾繁殖器官发芽的影响
        2.2.5 延边稻区稻田稻李氏禾的形态特征及物候期
        2.2.6 稻李氏禾竞争作用特征
        2.2.7 稻李氏禾荧光特征
        2.2.8 吉林省、黑龙江省东部稻李氏禾分布调查
        2.2.9 引物扩增结果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稻李氏禾有效防除技术措施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除草剂药效、药害鉴定试验
        3.1.2.1 土壤全层、封闭处理除草剂的药效与药害分析试验方法
        3.1.2.2 茎叶处理除草剂的药效与药害分析试验方法
        3.1.2.3 稻田除草剂的药效与药害分析试验方法
        3.1.2.4 ALS靶标不同种类除草剂对ALS活性的抑制效果分析
        3.1.3 越冬期农艺措施对稻李氏禾根茎安全越冬影响试验
        3.1.3.1 秋翻措施对稻李氏禾根茎安全越冬影响试验
        3.1.3.2 越冬稻田土壤的墒情实地调查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封闭剂的药效
        3.2.2 茎叶处理剂的药效
        3.2.3 大田处理药效与药害分析
        3.2.4 ALS靶标除草剂嘧啶肟草醚、五氟磺草胺、农得时、双草醚对靶标酶亲和力的分析
        3.2.5 农艺措施对稻李氏禾种子、根茎安全越冬影响试验
        3.2.5.1 秋翻地对稻李氏禾根茎安全越冬的影响
        3.2.5.2 越冬稻田土壤的墒情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植保无人机喷施除草剂雾滴运动规律及田间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植保无人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雾滴粒径及沉积量测试方法
    1.4 雾滴采样器的研究
    1.5 影响雾滴沉积因素分析
        1.5.1 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
        1.5.2 喷雾参数
        1.5.3 环境参数
    1.6 研究内容与思路
        1.6.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诱惑红作为农药沉积分布示踪剂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诱惑红示踪剂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诱惑红示踪剂标准曲线
        2.3.2 结论
第三章 玉米田喷施除草剂雾滴沉积及药效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植保无人机型号及参数
        3.2.2 试验药剂
        3.2.3 试验场地及气象条件
        3.2.4 试验方法
        3.2.5 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雾滴粒径及喷液量对玉米田喷施除草剂雾滴覆盖率沉积分布的影响
        3.3.2 不同雾滴粒径及喷液量对玉米田喷施除草剂雾滴密度沉积分布的影响
        3.3.3 不同雾滴粒径及喷液量对玉米田喷施除草剂药效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冬小麦田喷施除草剂雾滴沉积及药效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4.2.1 植保无人机型号及参数
        4.2.2 试验试剂
        4.2.3 试验场地及气象条件
        4.2.4 试验方法
        4.2.5 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喷头类型及喷液量对冬小麦田喷施除草剂雾滴覆盖率沉积分布的影响
        4.3.2 不同喷头类型及喷液量对冬小麦田喷施除草剂雾滴密度沉积分布的影响
        4.3.4 不同喷头类型及喷液量对冬小麦田喷施除草剂药效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飞防助剂对植保无人飞机喷施除草剂雾滴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仪器
        1.1.2 供试药剂
    1.2 方法
        1.2.1 不同飞防助剂对除草剂雾滴飘移量的影响
        1.2.2 不同飞防助剂对除草剂雾滴大小的影响
        1.2.3 不同飞防助剂对除草剂物理指标的影响
        1.2.4 不同飞防助剂的增效作用及防飘移的增强效果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飞防助剂对除草剂雾滴飘移量的影响
    2.2 不同飞防助剂对除草剂雾滴大小的影响
    2.3 不同飞防助剂对除草剂物理指标的影响
    2.4 不同飞防助剂对除草剂的增效作用及防飘移的增强效果
3 讨论

(5)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Y11049除草活性及作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除草剂研究进展
        1.1.1 杂草概述及危害
        1.1.2 除草剂发展史
        1.1.3 除草剂分类
        1.1.4 除草剂作用机理
        1.1.5 除草剂抗性现状
    1.2 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研究进展
        1.2.1 PPO抑制剂作用机理
        1.2.2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主要品种
        1.2.3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研究现状
    1.3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意义
        1.3.2 课题研究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靶标
        2.1.2 供试药剂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Y11049室内除草活性测定试验
        2.2.2 Y11049防治非耕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2.2.3 环境因子对Y11049的除草活性影响
        2.2.4 Y11049的作用特性研究
        2.2.5 Y11049对苘麻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3.结果与分析
    3.1 Y11049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3.1.1 杀草谱评价
        3.1.2 Y11049室内毒力测定
    3.2 Y11049防治非耕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3 环境因子对Y11049的除草活性影响
        3.3.1 温度对Y11049的除草活性影响
        3.3.2 光照对Y11049的除草活性的影响
        3.3.3 降雨对Y11049的除草活性的影响
    3.4 Y11049作用特性研究
        3.4.1 吸收传导性
        3.4.2 施药适期
    3.5 Y11049对苘麻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3.5.1 Y11049对苘麻POD活力的影响
        3.5.2 Y11049对苘麻SOD活力的影响
        3.5.3 Y11049对苘麻MDA含量的影响
        3.5.4 Y11049对苘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除草活性及应用技术初探
        4.2.2 环境因子对Y11049的除草活性影响
        光照强度的影响
        降雨的影响
        4.2.3 作用特性研究
        4.2.4 新化合物Y11049对苘麻重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论文特点及创新
附录 A 常用除草剂作用机制、结构类别与代表品种
附录 B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主要品种
附录 C 供试靶标信息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东北地区大豆田化学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大豆田杂草现状及化学防除
        1.1.1 大豆田杂草的特点及危害
        1.1.2 大豆田杂草的化学防除
        1.1.3 大豆田除草剂引发的问题
    1.2 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进展
        1.2.1 除草剂减量的背景
        1.2.2 除草剂复配的研究进展
        1.2.3 桶混助剂的研究进展
    1.3 试验药剂概述
        1.3.1 乙草胺
        1.3.2 唑嘧磺草胺
        1.3.3 乙羧氟草醚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药剂
        2.1.2 供试杂草和作物
        2.1.3 试验材料
        2.1.4 试验仪器
        2.1.5 施药器械
        2.1.6 试验地基本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种子催芽
        2.2.2 温室盆栽法
        2.2.3 田间药效试验
        2.2.4 施药方法
        2.2.5 除草剂混用的联合作用评价方法
    2.3 试验设计
        2.3.1 土壤封闭除草剂混用配方的筛选
        2.3.2 对茎叶喷雾除草剂具有增效作用的桶混助剂筛选
    2.4 调查及统计方法
        2.4.1 杂草防效调查方法
        2.4.2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2.4.3 作物安全性和产量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混用配方的筛选
        3.1.1 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混用的联合作用测定
        3.1.2 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对大豆田杂草的防效
        3.1.3 唑嘧磺草胺与乙草胺复配对大豆安全性和产量调查
        3.1.4 土壤处理减量配方与常规处理的对比分析
        3.1.5 小结
    3.2 对茎叶喷雾除草剂具有增效作用桶混助剂的筛选
        3.2.1 四种助剂对乙羧氟草醚防除苘麻的防效
        3.2.2 四种助剂对乙羧氟草醚防除苘麻的增效比
        3.2.3 桶混助剂GY-T1602对乙羧氟草醚防除阔叶杂草的增效作用
        3.2.4 桶混助剂GY-T1602对茎叶喷雾除草剂防除禾本科杂草的增效作用
        3.2.5 桶混助剂GY-T1602与茎叶喷雾除草剂混用对大豆安全性和产量调查
        3.2.6 小结
    3.3 减量技术用药与常规处理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8)江西省双季稻区氮磷肥和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的农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农药使用现状及其影响
        1.2.2 除草剂施用现状及其影响
        1.2.3 除草剂二氯喹啉酸介绍和残留降解
        1.2.4 氮肥现状及其影响
        1.2.5 磷肥现状及其影响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西省各地区耕地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现状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2.4 数据处理
    2.5 结果与分析
        2.5.1 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变化
        2.5.2 农药使用量变化
        2.5.3 有效灌溉面积变化
        2.5.4 每公顷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变化
        2.5.5 每公顷耕地面积氮肥施用量(折纯量)变化
        2.5.6 每公顷耕地面积磷肥施用量(折纯量)变化
        2.5.7 每公顷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变化
        2.5.8 江西省各地区的双季稻平均施肥量(折纯量)变化
    2.6 讨论
    2.7 小结
第三章 除草剂施用对化肥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区概况
        3.2.3 试验田处理
    3.3 样品处理与测定
        3.3.1 土壤全氮和全磷
        3.3.2 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
        3.3.3 土壤养分矿化率
        3.3.4 水稻根系活力测定
        3.3.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3.3.6 土壤酶活性
        3.3.7 植物中的氮磷养分
        3.3.8 氮磷肥利用率
        3.3.9 测产与考种
        3.3.10 田间杂草数及其防效
        3.3.11 计算与统计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施药量对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3.4.2 不同施药量对土壤碱解氮与速效磷的影响
        3.4.3 不同施药量对土壤养分矿化率的影响
        3.4.4 不同施药量对水稻根冠比的影响
        3.4.5 不同施药量对水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3.4.6 不同施药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3.4.7 不同施药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8 不同施药量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4.9 不同施药量对水稻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3.4.10 不同施药量对杂草生长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氮肥和磷肥的施用对水稻生长和除草剂药效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3 测定项目
        4.3.1 土壤中的氮磷养分
        4.3.2 田间杂草数及其防效
        4.3.3 根系形态指标
        4.3.4 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
        4.3.5 测产与考种
        4.3.6 统计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施肥量对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4.4.2 不同施肥量对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影响
        4.4.3 不同施肥量对土壤养分矿化率的影响
        4.4.4 不同施肥量对水稻根冠比的影响
        4.4.5 不同施肥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4.6 不同施肥量对杂草生长的影响
        4.4.7 不同施肥量对除草剂残留量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特异性适应稻作系统的稗草种群生活史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不同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测定
    1.3 种群间生活史比较
    1.4 五氟磺草胺处理后A种群存活植株与未用除草剂处理植株的生活史比较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
    2.2 不同稗草种群的生活史
    2.3 五氟磺草胺处理后存活植株生活史特征
3 讨 论
    3.1 种子库庞大促进稗草适应性进化
    3.2 稗草种群生活史周期较短利于其适应除草剂药效试验稻田生境
    3.3 稗草种群结实分蘖多且株形矮化利于其躲避人工控草

(10)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农药沉积利用的影响因素
    1.2 喷雾助剂概述
        1.2.1 喷雾助剂的发展
        1.2.2 喷雾助剂分类及增效机制
        1.2.2.1 表面活性剂类
        1.2.2.2 无机盐类
        1.2.2.3 有机硅类
        1.2.2.4 矿物油类
        1.2.2.5 植物油类
        1.2.2.6 高分子聚合类
    1.3 喷雾助剂对农药使用的影响
        1.3.1 喷雾助剂对药液沉积量的影响
        1.3.2 喷雾助剂对药液展布性的影响
        1.3.3 喷雾助剂对药液渗透吸收的影响
        1.3.4 喷雾助剂对农药持效的影响
    1.4 松脂二烯概述
        1.4.1 松脂二烯结构与性质
        1.4.2 松脂二烯的研究进展
        1.4.3 松脂二烯的应用
    1.5 论文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2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研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溶剂筛选
        2.2.2 乳化剂筛选
        2.2.3 喷雾助剂质量指标检测
        2.2.3.1 松脂二烯含量检测
        2.2.3.2 pH测定
        2.2.3.3 热贮稳定性测定
        2.2.3.4 低温稳定性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溶剂筛选
        2.3.2 乳化剂筛选结果
        2.3.3 质量性能指标测定
    2.4 结论与讨论
3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表面性能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助剂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3.2.2 助剂溶液静态接触角的测定
        3.2.3 成膜性能表征
        3.2.3.1 药剂配制
        3.2.3.2 表征观察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助剂溶液表面张力结果分析
        3.3.2 助剂溶液静态接触角结果分析
        3.3.3 成膜表征结果
    3.4 结论讨论
4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药剂与助剂
        4.1.2 试验仪器与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采集点设置
        4.2.2 无人机喷施
        4.2.3 雾滴分析
        4.2.4 雾滴沉积量测定
        4.2.5 雾滴粒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特性的影响
        4.3.2 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量的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5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提高农药抗光解性能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氙灯光解试验
        5.2.1.1 氙灯光照处理
        5.2.1.2 甲维盐提取
        5.2.1.3 HPLC检测条件
        5.2.1.4 甲维盐标准溶液配制与添加回收率检验
        5.2.2 日照光解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甲维盐标准曲线
        5.3.2 添加回收率
        5.3.3 氙灯光解残留分析
        5.3.4 日照光解生物活性分析
    5.4 讨论与结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四、除草剂药效与应用条件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玉米田除草剂减施增效技术途径探讨[J]. 李香菊,崔海兰,陈景超,何康来,王凤乐,张帅. 玉米科学, 2021(03)
  • [2]延边稻区稻李氏禾的生态学特性及其防除技术研究[D]. 王艺凝. 延边大学, 2021
  • [3]植保无人机喷施除草剂雾滴运动规律及田间药效研究[D]. 谢英杰.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4]飞防助剂对植保无人飞机喷施除草剂雾滴分布的影响[J]. 陶波,张宇航,田丽娟,郑彩月,李松宇,孔令伟. 植物保护, 2021(01)
  • [5]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Y11049除草活性及作用特性研究[D]. 林方锐.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6]东北地区大豆田化学除草剂减量技术研究[D]. 陈扬.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7]喷雾助剂对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增效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J]. 李子璐,张晨辉,郭勇飞,卢忠利,高玉霞,杜凤沛. 农药学学报, 2021(02)
  • [8]江西省双季稻区氮磷肥和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的农艺效应研究[D]. 黄小辉. 浙江大学, 2020(08)
  • [9]特异性适应稻作系统的稗草种群生活史特性[J]. 廖平强,Aatiqa Masoom,毛海燕,方贤杨,霍中洋,陈国奇.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9)
  • [10]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D]. 韩群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除草剂功效与施用条件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