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性心绞痛误诊46例分析

胃食管反流性心绞痛误诊46例分析

一、胃食管反流误诊心绞痛发作——附46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昕[1](2020)在《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中除了反酸、烧心这两个典型症状,胸痛这一症状也常常出现,由于胃食管反流性胸痛发生的部位与心源性胸痛的疼痛部位接近,临床中常常误诊,且中医治疗上以中药为主,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很少,本研究的目的一个是通过中华医典搜索胸痹、胸痛、胸痞、胸满等词汇,对“胸痹”这一病名的病位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另一个是通过临床试验,将受试者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西药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针刺组运用通督降逆针刺法予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针刺治疗,运用RDQ量表观察评估针刺督脉背段T3-T12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临床疗效,根据穴位压痛程度及其压痛阈值变化观察督脉背段穴位及非穴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压痛规律,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验证本课题组前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穴位及非穴位压痛规律,对受试者进行胸痛症状调查问卷,了解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症状发作特点以区分心源性胸痛,避免临床中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及误诊误治。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受试者,受试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广慈中医药研究院广济中医医院针灸科诊治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7岁,平均(48.17±11.16)岁;病程1年~18年,平均(6.23±4.07)年。西药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1岁,平均(54.03±11.93)岁;病程2年~19年,平均(8.23±4.9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具有可比性。西药组予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服用方法为每日两次,每次一粒(20 mg),早晚各服一次,连续治疗八周。针刺组运用通督降逆针刺法,选取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三次,分别在周二、四、六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八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评分(Reflux Disease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在患者 T3-T12棘突下压痛程度和压痛阈值进行测定,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并对60例患者进行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症状特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针刺组患者与西药组患者治疗前后RDQ总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RD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后进行比较针刺组RDQ量表评分较西药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组患者与西药组患者治疗前后RDQ各个症状评分(反酸、烧心、胸痛、反食)进行比较:两组各个症状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组内比较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组间进行比较,其中,两组反酸、反食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烧心症状评分比较,针刺组评分显着低于西药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RDQ量表评分疗效比较:两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中,针刺组患者痊愈6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无恶化病例。西药组患者痊愈7例,显效2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无恶化病例。愈显率根据痊愈人数与显效人数综合计算,针刺组患者愈显率为76.67%,西药组患者愈显率为3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后发现,治疗后针刺组患者临床疗效显着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次要症状总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次要症状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分别进行组间比较与组内比较,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着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刺组次要症状总评分显着低于西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次要症状各个系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次要症状各系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组内比较中针刺组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五官牙科症状、循环系统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消化系统症状与循环系统症状评分治疗后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系统症状与五官牙科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针刺组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五官牙科症状评分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治疗后次要症状程度评分疗效比较:两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中,针刺组次要症状程度疗效有效率为93.33%,西药组次要症状程度疗效有效率为46.67%,针刺组疗效显着优于西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治疗前后压痛阈值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压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西药组治疗后T3、T4、T5、T7、T8、T9、T10、T12棘突下的压痛阈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治疗后T3~T12棘突下的压痛阈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进行比较,针刺组在T6、T7、T8、T9棘突下的穴位压痛阈值高于西药组较明显(p<0.05)。8.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的疼痛性质与占比:具体包括八种疼痛类型,隐痛、刺痛、剧烈绞痛、憋闷样疼痛、烧灼样疼痛、胀痛、压榨样及濒死感疼痛、钝痛,其中,隐痛与刺痛占比最高,隐痛为21例占比35%,刺痛为20例,占比33.33%。9.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引起胸痛发生时间统计:具体包括五个时间点,餐后1-2h,夜间睡眠时,情绪不稳时,晨起醒来后,无明显规律,其中胸痛发生在餐后1-2h为22例,占比最高,为36.67%,夜间睡眠时为20例,占比33.33%。10.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持续时间统计:具体包括五个时间节段,15min内,15-30min,30-60min,1h以上,一天不间断疼痛,其中,胸痛持续时间在15min内这个时间节段内占比最高,为18例,占比30%。11.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35例患者存在端坐呼吸症状占比58.33%,其中,33例患者端坐呼吸后胸痛症状有所缓解,占比94.29%。12.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37例患者未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治疗心源性胸痛相关药物,23例患者曾服用,占比38.33%,且65.22%服用后症状未得到缓解。13.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发生的原因:具体包括六种类型,餐后、进食刺激性食物后、无明显诱因、卧位或弯腰腹压增高时,精神紧张,服用阿司匹林及非类固醇抗炎药等,其中,胸痛发生时无明显诱因患者21例,占比最高,为35%,进食刺激性食物胸痛患者15例,占比25%,餐后胸痛患者13例,占比21.67%。14.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12例患者曾有误诊史,占比20%,其中,11例误诊为心源性胸痛,1例误诊为消化系统性胃痛。15.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过去一年中胸痛发生的频率统计:每日出现一次胸痛患者最多,38例,占比63.33%,每周出现一次胸痛患者与至少每月出现一次胸痛患者分别为10例与9例,分别占比16.67%与15%,每月不到一次胸痛患者最少,仅3例,占比5%。结论1.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运用通督降逆法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治疗疗效较西药组服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效果更优,对于患者胸痛症状疼痛程度针刺督脉背段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药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后督脉背段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提高,且针刺组阈值提高更为明显。3.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症状特点与心源性胸痛症状特点较为相似,临床中易误诊误治,督脉背段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具有一定规律性,为临床医生初步鉴别心源性胸痛和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提供依据,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与经济的损失。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2](2019)在《炎症反应介导胃食管反流病诱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引起的不适症状(烧心和反酸),是一种消化道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心血管内科和心脏外科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性疾病,可引起病人死亡率升高。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会引起心房颤动。近年来越来越多临床研究报道,GERD除了损害食管组织,还可能诱发心房颤动,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运动能力,增加患心力衰竭和中风的风险),而且显着增加死亡率。然而,胃食管反流病诱导心房颤动的机制仍未研究清楚。炎症反应(inflammation)被认为是心房颤动和胃食管反流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机制。基于GERD导致食管炎症反应,而炎症可诱发心房颤动的基础上,本课题提出假设:GERD的胃内容物、胃酸反流导致食管局部炎症,局部炎症浸透食管全层,或炎症因子释放入血,导致心房炎症水平增加,从而诱导心房颤动的发生。本课题临床纳入GERD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胃镜下取食管粘膜组织检测局部炎症水平,同时静脉血检测全身炎症水平,明确GERD所诱导的炎症水平与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依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诊断标准我们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50例患者,设其中25例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非AF组,25例即有胃食管反流病,又合并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为AF组。同期完成体检的15例健康受试者设为健康对照组。每组患者一般信息(性别,年龄,BMI等)进行详细记录,各组患者均行GERD问卷调查、24h动态心电图、24h pH监测、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监测并内镜下留取食管齿状线(胃食管连接处)上3cm处的局部黏膜作为组织标本,之后进一步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等方法分析食管粘膜组织炎症程度、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的表达水平及血液中的检测浓度。结果:(1)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GERD问卷调查评分、上消化道内镜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为GERD合并心房颤动组(简称AF组)、胃食管反流病不合并心房颤动组(简称非AF组)和对照(control)组。对照组为15例,男性10例(66.7%),女性5例(33.3%),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为32.29±4.61岁。非AF组患者为25例,男性16例(64.0%),女性9例(36.0%),男女比例为1.77:1,平均年龄为38.86±11.33岁。AF组患者为25例,男性18例(72.0%),女性7例(28.0%),男女比例为2.57:1,平均年龄为43.57±10.81岁。平均年龄在AF组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吸烟、饮酒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AF组患者中2例(8.0%)为合并高血压,3例(12.0%)为合并高血脂,2例(8.0%)为合并2型糖尿病;而AF组患者中3例(12.0%)为合并高血压,4例(16.0%)为合并高血脂,3例(12.0%)为合并2型糖尿病,在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各组GERD问卷调查评分,非AF组和AF组的评分范围(37分、810分、1114分及151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F组37分、810分、1114分及1518分等评分范围均明显高于非AF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24h pH监测比较显示,AF组弱酸反流(4<pH<7)次数、酸反流(pH≤4)次数、食管近端酸反流(%)及DeMeester评分等指标明显高于非AF组患者,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反流总次数和食管近端弱酸反流(%)AF组患者略高于非AF组,但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非AF组和AF组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主要指标如食管下段括约肌(lower esopheagel sphincter,LES)长度、LES静息压、LES残余压、食管上段括约肌(upper esopheagel sphincter,UES)静息压、UES残余压,收缩前沿速度(contractile front velocity,CFV)、食团内部压力(intra bolus pressure,IBP)和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le integral,DCI)通过食道高分辨率(High-resolution manometry,HRM)检查分析,得出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内镜下发现对照(control)组全段食管组织光滑,粘膜完整,未发现糜烂性病变。非AF(non AF)组发现胃食管连接处的食管粘膜组织出现轻度水肿,充血以及糜烂性病变。而AF组内镜下发现胃食管连接处的食管粘膜组织大规模的糜烂,炎性渗出,水肿以及溃疡等病变。光镜下进一步观察显示,AF组食管黏膜组织可见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不同程度的浸润现象、乳头延长、组织水肿及充血等炎症性改变。非AF组可见食管组织存在中度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炎症反应。对照组食管粘膜组织形态完整无缺,无发现水肿或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等现象。三组组织炎症(损伤)评分分析显示,非AF组和AF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AF组炎症评分达到高峰,并显着高于非AF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食管粘膜组织经常规处理后行炎症因子指标(IL-6、IL-8、IL-1β及TNF-α)等的免疫组化实验,镜下(×400倍)观察发现IL-6、IL-8、IL-1β及TNF-α主要表达在食管上皮层,粘膜及粘膜下层。而AF组以上炎症指标的表达几乎覆盖全层食管黏膜上,表示严重的组织炎症性改变。RT-PCR实验结果表示,与对照组相比,炎症因子指标(IL-6、IL-8、IL-1β及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非AF组和AF组中明显上升,三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非AF组比较,AF组显着上升以上指标的组织mRNA的转录水平(P<0.01)。收集各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经常规处理后行ELISA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炎症因子指标如IL-6、IL-8、IL-1β、TNF-α及Hs-CRP的血液中的释放浓度,在非AF组和AF组中明显增高,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F组显着升高其炎症因子的表达,而与非AF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AF组患者酸反流指标如酸反流(pH≤4)次数、弱酸反流(4<pH<7)次数、食管近端酸反流(%)及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非AF组患者,提示酸反流严重程度与AF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进一步发现AF组内镜下出现胃食管连接处的食管粘膜组织大规模的损伤:糜烂,炎性渗出,水肿以及溃疡等病变。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AF组患者食管黏膜组织中出现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不同程度的浸润、乳头延长、组织水肿及充血等炎症性改变。本研究初步得出了“GERD导致食管炎症反应,而炎症可诱发房颤”相关理论。同时说明GERD合并AF的情况下,严重酸反流是客观存在的。GERD与AF有一定的相关关系,GERD可能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房颤也被共认为是GERD食道外症状之一。严重食管反酸导致的局部炎症可能参与AF发病机制,而食管与心房解剖毗邻,GERD患者的食管炎症程度可能通过局部炎症影响到心房,GERD还能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从而诱发AF的发生与发展。

范光德,董延园[3](2019)在《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冠心病误诊1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心病和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均为常见病,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两者合并发病较常见,且两者有类似胸痛等表现,故误诊、漏诊较多,通过该病例报告提高对两者的认识及鉴别能力。1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汉族,农民,既往高血压病20余

唐晋亮,王志峰[4](2017)在《胃食管返流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原因。方法从本院提取2013年到2016年的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200例进行回顾式分析研究,然后对出院时胃食管反流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以及典型病例做分析对比。结果发现者200例患者中有30例胃食管反流病为误诊冠心病心绞痛,误诊的时间不等。结论对胸痛的老年患者,应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分析;对具有反酸、烧心等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做质子汞抑制剂实验治疗。

林飞克,姜翔,张建华[5](2015)在《急性食管源性胸痛42例误诊为冠心病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急性食管源性胸痛(esophagus chest pain,ECP)的误诊原因分析。方法选取在2010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42例ECP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经胃镜确诊为ECP,4例经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抑酸和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ECP因急性胸痛就诊在急诊科较常见,当排除心源性胸痛、肺部病变、神经痛等后,要警惕ECP的可能。

吴齐飞[6](2014)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部段的压痛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段(T1一T12段区域内)的压痛情况,明确胃食管反流病与这一区域内压痛的相关性,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压痛敏感点或区域提供可靠的研究数据,在此研究成果基础上,探讨这些相关的压痛点在辅助诊断和排查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可能前景。另外根据针灸理论中“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可以试将这些压痛点作为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选穴部位,为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新思路。方法:本课题共调查GERD患者78例,并统计了无GERD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78例患者来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北京广济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专科住院患者,前者19例,后者59例;其中,男32例,女46例;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53.8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40年,平均7.0年;健康对照组中男22人,女28人,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6.3岁。经24hPH检测确诊为GERD者49例,通过RDQ问卷判断为GERD者29例。压痛评价方法有两种:(1)压痛程度评价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以拇指指腹前端触及脊柱两个棘突之间,以持续均匀的力度按压,从第一胸椎棘突下开始,从上到下依次按诊到第十二胸椎棘突下为止,按照以下标准分别记录压痛程度:a.按压时询之有疼痛,无痛苦表情,为轻度压痛,记“+”;b.按压时主诉疼痛,有痛苦表情(皱眉),为中度压痛,记“++”;c.按压时主诉剧烈或针刺样疼痛,伴有躲闪、呼喊等反应,为重度压痛,记“+++”;d.按压时自觉不痛和无法明确判断痛或不痛的情况均判为压痛阴性反应,记“-”。其中,a,b,c记为压痛阳性,d记为压痛阴性。(2)压痛阈值评价法:先将“人体力学压痛测定仪”(国家专利号:ZL200520142236.5,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研制)的遥控器交给患者手中,嘱咐患者感觉到有疼痛时即按压按钮,再将压力探头置于要压的部位(同上),缓慢用力,逐渐加重,当患者感觉到疼痛而按压遥控器按钮时显示屏上的压痛值即锁定,即可得到该部位的压痛阈值。按压时最大压强不应超过600kPa (6kg/cm2,换算后得出按压的压力应不超过47N),超过即定义为无反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组织损伤。通过两种方法获得相应的计量和计数资料,分析两组的压痛阈值和压痛程度数据,使用SPSS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课题共收集病例组78例,对照组50例。统计结果显示,在平均压痛阈值方面,GERD组的在T7棘突下的平均压痛阈值最低,为13.65N,压痛最为敏感,T3一T8棘突下的平均压痛阈值较低,均低于17N;T1一T3棘突下平均压痛阈值逐渐降低,T8—T12平均压痛阈值逐渐升高,整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平均压痛阈值最高点在T12棘突下处,为22.27N。健康人的平均压痛阈值在T1—T12段均大于GERD组,健康人在T5—T8段的平均压痛阈值较低,均小于21N,其中T6的平均压痛阈值最低,为18.68N。比较两组的平均压痛阈值可以发现,T3—T9的平均压痛阈值GERD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在T3、T4、T5和T7棘突下的平均压痛阈值相差最大,均大于5.10N,其中T7棘突下的平均压痛阈值相差最大,为6.80N。经过SPSS软件统计检验GERD组和对照组在T1—T12各棘突下处的压痛阈值的差异性可以看出,两组在T3、T4和T5棘突下处的差异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处的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组在T3、T4和T5的平均压痛阈值均存在显着差异,即GERD组在T3、T4和T5处的压痛阈值显着小于对照组。以压痛程度为评价方法比较两组在T1—T12各棘突下处的压痛差异性,可以发现在T3—T9棘突下处的压痛程度均存在显着差异,即GERD组在这一区域内的压痛程度要强于对照组。结论:本项研究表明,GERD患者在督脉背部段上存在明显的压痛反应,且压痛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压痛的分布主要集中在T3—T9段。两组在T5—T7段(即神道、灵台、至阳三穴处)的压痛阈值和压痛程度均存在显着差异,因此认为此区域为GERD患者在背段督脉存在压痛反应的核心区域;两组在T3、T4、T8和T9棘突下只有压痛程度上存在差异,可将这一区域描述为存在压痛反应的外围区域。再结合比较T5、T6和T7棘突下的压痛阳性率,可以看出GERD患者在T7棘突下的压痛敏感性虽然显着高于对照组,但是两者在压痛阳性率方面相差无几,表明健康人在T7处也存在较高的压痛反应率,但敏感程度上不及GERD组患者,因此可以认为GERD患者在T7棘突下呈强阳性的特点;GERD患者在T5棘突下处的压痛不仅具有高敏感性的特点,而且与健康人的压痛阳性率相差较大,表明其压痛更具有特异性。T6棘突下则居于两者之间。T5、T6、T7棘突下处均有穴位,分别为神道、灵台、至阳穴。本研究结果认为,神道穴的压痛具有高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诊断GERD的首选参考穴位,以降低假阳性的可能。健康人在灵台、至阳两穴处的压痛阳性率也较高,但压痛敏感程度上显着低于GERD组,因此可将灵台、至阳穴处的强阳性作为GERD的诊断参考标准。综上,如果在神道穴存在压痛,在灵台、至阳穴存在强烈压痛可以考虑是GERD的可能。根据“以痛为腧”的治疗原则,结合研究结果可认为T3——T9区域均可以作为针灸治疗GERD的选穴部位,而神道、灵台、至阳三穴则应是选穴重点。

窦存芳[7](2012)在《合并冠心病的胃食管反流病六例误诊剖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合并冠心病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胸痛诊断要点,以减少或避免漏、误诊。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GERD合并冠心病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均有冠心病史,本次以频繁发作胸痛入院,首诊均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予硝酸甘油口服后症状无缓解,行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遂行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黏膜充血、糜烂5例,1例未见异常,加用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治疗1~2周胸痛消失,均明确诊断为GERD;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合并冠心病的GERD胸痛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应重视GERD胸痛的特点并注意鉴别诊断。胃镜检查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效可支持GERD的诊断。

张树芳,张慧芳[8](2012)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17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为减少误诊提供参考。方法总结17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患者的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探讨减少误诊的策略。结果 17例患者均误诊为冠心病,误诊时间最短为1个月,最长达2年之久。正确诊断后,经抗反流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缓解13例,2周后症状缓解率达94.1%。经维持治疗6个月,14例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并无复发8例,复发6例。结论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该类患者的首发症状是以胸痛为主,应提高认识、全面检查,减少误诊的发生。

宗丽华,贾伟杰[9](2000)在《胃食管反流误诊心绞痛发作——附46例分析》文中提出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消化道常见病。食管源性胸痛在临床上相当常见,因其有时酷似心绞痛而被误诊。我院近年来由门诊和急诊以不稳定性心绞痛收治46例,经临床证实患有GERD,造成漏诊或误诊。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本组46例为我院1995年1月~1997年12月住院病人。其中18例拟诊心绞痛或胸痛待查由门诊收住院,28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急诊收住院。男29例、女17例;年龄38~84岁,平均66.9岁。病史:3个月至32年。其中34例既往有冠心病史,曾多次就医均未明确患有GERD。 1.2 临床表现 (1)中年起病38例(82.6%)。(2)胸骨后痛46例(100%),呈“压榨感”38例(82.6%),放射到颈部与下颌24例(52.1%),卧位时胸痛发作36例(78.2%),进食后发作30例(65.2%),睡前进食后发作11例(23.9%)。(3)烧心46例(100%),反酸40例(86.9%)。 1.3 方法 1.3.1 本组46例均收住监护病房:(1)24h连续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的变化,常规做心脏彩色多普勒、胸片、B超检查。(2)住院3天内验血心肌酶、血粘度、血脂、血糖及血尿

李秋霞,李和平,陈淅泠[10](2011)在《老年患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疾病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老年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相关疾病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策略。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干部病房2005年12月—2010年12月以"冠心病心绞痛"为第一诊断入住,最终确诊为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几乎涉及多个系统。结论增加责任感,详细询问病史,注意胸痛特点,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二、胃食管反流误诊心绞痛发作——附46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食管反流误诊心绞痛发作——附4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胸痹病名研究综述
        1. 古代胸痹病位的历史沿革
        1.1 秦汉时期
        1.2 晋唐时期
        1.3 宋金元时期
        1.4 明清时期
        2. 现代胸痹的病名发展
        2.1 教材中胸痹病名的发展
        2.2 国家行业标准中胸痹病名的发展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现代研究进展
        1.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原因及部位
        1.1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原因
        1.2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部位及特点
        2.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误诊及原因
        3. 西医的治疗方法
        3.1 一般治疗
        3.2 药物治疗
        3.3 抗反流手术
        4. 中医的治疗方法
        4.1 中药治疗
        4.2 中西医结合治疗
        4.3 针药结合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治疗方案
        1.8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RDQ量表各症状统计分析
        2.2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伴随症状情况分析
        2.3 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督脉背段压痛阈值分析
        2.4 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症状特点问卷调查
    3. 小结
    4. 讨论
        4.1 运用通督降逆针刺法针刺督脉背段穴位及非穴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疗效分析
        4.2 关于“胸痹”与胃食管反流性胸痛
        4.3 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误诊情况分析
        4.4 运用通督降逆针刺法针刺督脉背段穴位及非穴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优势
结语
    1. 结论
    2. 特色与创新
    3. 不足与展望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及问卷量表
    附录2: 胸痛症状调查问卷(本问卷涉及的时间点均为24小时制)
致谢

(2)炎症反应介导胃食管反流病诱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胃食管反流病所致炎症水平与心房颤动发生的临床关系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1.5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胃食管反流病诱发心房颤动发生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食管氧化应激产生在GERD合并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冠心病误诊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病例资料
2讨论

(4)胃食管返流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治疗方法
2 结果
    2.1 误诊情况
    2.2 治疗情况
    2.3 典型病例
3 讨论

(5)急性食管源性胸痛42例误诊为冠心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误诊情况:
    1.3 诊治经过:
        1.3.1 ECG或动态心电图检查:
        1.3.2 胸片或胸部CT检查:
        1.3.3 心脏超声心动图和腹部B超检查:
        1.3.4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心电图负荷试验检查:
        1.3.5 胃镜检查:
2 结果
3 讨论
    3.1 发病原因及机制:
    3.2 误诊原因分析:
    3.3 诊治体会:

(6)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部段的压痛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胃食管反流病误诊情况概述
    综述二:经络诊察的发展概况
    综述三:现代临床中督脉背部段的应用规律探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情况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研究方法
    6. 统计方法
结果
    1. GERD组与对照组的压痛阳性率比较
    2. GERD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压痛阈值比较
    3. GERD组与对照组的压痛点个数比较
    4. GERD组与对照组的压痛阈值差异统计检验
    5. GERD组与对照组的压痛程度差异统计检验
讨论
    1. GERD患者督脉背段压痛的分布特点分析
    2. 健康组在T6、T7高阳性率的原因分析
    3. 以T5、T6、T7棘突下为针刺治疗点的可行性分析
    4. 以T5、T6、T7为GERD辅助诊断参考的展望分析
    5. 本研究的创新性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设想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17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2 结果
    2.1 误诊情况
    2.2 治疗与预后
3 讨论

(9)胃食管反流误诊心绞痛发作——附4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1.2 临床表现
    1.3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老年患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疾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误诊情况
2 误诊分析
    2.1 带状疱疹
    2.2 胃食管返流病
    2.3 主动脉瓣狭窄
    2.4 主动脉夹层
    2.5 胆心综合征
    2.6 肥厚型心肌病
    2.7 颈心综合症
    2.8 胃心综合症
    2.9 心肌桥
    2.10 早期复极综合征
    2.11 心绞痛性癫痫
3 讨论

四、胃食管反流误诊心绞痛发作——附46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效应研究[D]. 李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炎症反应介导胃食管反流病诱发心房颤动的临床基础研究[D].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4)
  • [3]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冠心病误诊1例[J]. 范光德,董延园.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9(01)
  • [4]胃食管返流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J]. 唐晋亮,王志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21)
  • [5]急性食管源性胸痛42例误诊为冠心病分析[J]. 林飞克,姜翔,张建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05)
  • [6]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督脉背部段的压痛规律研究[D]. 吴齐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7]合并冠心病的胃食管反流病六例误诊剖析[J]. 窦存芳. 临床误诊误治, 2012(09)
  • [8]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17例分析[J]. 张树芳,张慧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12(05)
  • [9]胃食管反流误诊心绞痛发作——附46例分析[J]. 宗丽华,贾伟杰. 天津医药, 2000(01)
  • [10]老年患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疾病分析[J]. 李秋霞,李和平,陈淅泠. 医药论坛杂志, 2011(11)

标签:;  ;  ;  ;  ;  

胃食管反流性心绞痛误诊46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