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发展极的培育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发展极的培育

一、中国中部经济的发展与发展极的培育(论文文献综述)

常玉栋[1](2020)在《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贫困和农村低收入人群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城乡收入差距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严峻。在制约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户收入增长的因素中,信贷资金投入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因素。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农户金融需求被满足程度较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关注金融扶贫,信贷减贫的发展经验值得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信贷资源对农户收入是否带来影响,影响程度为多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地域、环境等有较大差别的不同农村地区,其信贷资源的投入差别和发展趋势如何,是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以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要素分配理论、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农户信用、农村金融与农户收入的关系、农村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等进行了文献回顾。通过分析美国、韩国、孟加拉等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及促进农户增收方面的经验,发现发达国家更多关注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与合作社、农户的紧密联系,强调政策性金融作用和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推进合作社专业化并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发展中国家更多关注的是贫困群体,以提高贫困农户的自身发展能力为目标,从而提升金融支持农户的自我“造血”能力。这些经验给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农村金融发展既要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也需要关注贫困农户的各种金融需求,注重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于信贷支持农户减贫的减贫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宏观层面,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百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于影响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在宏微观分析做出了分析判断后,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案例,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从而更加准确的剖析信贷影响农户收入增长问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的主要结论:第一,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上,扶贫贴息贷款的商业化运作方式难以使贫困农户获得贴息贷款的支持,小额信贷的广泛普及扩大了信贷在贫困农户中的覆盖范围,非正规金融在农村仍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有偏向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信贷资金在农村的供给和需求存在规模、结构上的双重不均衡,农村仍存在资金外流的现象。信贷资金不能在农村地区找到有效的投向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仍存在功能缺位。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但对极度贫困农户的金融支持仍有许多不足。第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信贷本身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无法单独发挥作用,需要在与农户特征、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保障农户身体健康是实现农户脱贫的重要因素。信贷对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升级与创新的支持不足。第三,在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上,农户借款选择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并不关键,非贫困农户易于从正规金融获得贷款支持,贫困农户更易于从非正规金融获得贷款。贷款金额大小与农户能否脱贫关联度不高,而贷款用途和借款经历对于农户增收影响显着。农户借款用途用于生产的,对于农户增收的正向效应显着。农户对于贷款便利性的要求不高。农村地区工资性收入对于非农业经营收入有一定的替代效应,但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可以有效抵消非农业经营收入的减少。这对信贷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实证支撑。第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的效果显着。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扶贫成功实践在于由地方政府主导、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经济逻辑发展农业产业。细化产业链条分工,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做好基层干部的激励引导,用好用活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政策。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扩大农村正规金融规模,规范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通过政府信用和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和背书,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与农户形成有效的利益联合体,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弥补信贷资金单独发挥作用支持农村发展的诸多不足。政府政策的制定应关注改善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和制度环境,给市场稳定的预期,减少政府意志的补贴激励。第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强化金融对农业产业的理解程度,重视对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的收集和数字化,建设基于完整产业链数字信息的供应链系统。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评价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为金融在农业产业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科技创新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第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强化农村合作社的功能与作用,逐步拓展以农村合作社为基础的产业发展闭环。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与农户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农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相关制度与配套措施,保障金融机构处置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权益。第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大力扶持贴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创新政府、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农户贷款与龙头企业的利益绑定,使信贷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匹配,提升贷款的支农效率。注重农产品的品牌打造,优化产品体验,加强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中发挥的作用,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信贷倾斜。

郭细根[2](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刘晓凤[3](2017)在《地理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兼评胡焕庸线的适度修正》文中提出地理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影响因素众多,有经济发展水平、政治、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区域财力、区域高等教育基础和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布局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关联,且与我国胡焕庸线相耦合,皆存在东强西弱或东多西少的状况,要想突破胡焕庸线,就需要从这些因素着手,推动地理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完善,达成胡焕庸线的适度修正。

徐婷[4](2015)在《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发展极”减贫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全人类来说,其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从贫困到富裕的发展史。拉美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大多数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但该地区社会贫困化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研究拉美地区发展极减贫方式现状和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巴西作为“金砖五国”之一,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本国地区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还关系到拉美国家的稳定的进程。该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受贫困问题困扰,因此如何加快拉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拉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其意义重大。本文通过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发展极减贫模式较适合解决拉美经济社会的贫困问题,并据此提出拉美在发展经济中如何使用发展极战略,以及为如何培育发展极提出了基本思路和对策性意见。针对拉美减贫问题,提出通过发展极产生的极化或扩散效应从而带动周围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落后地区分享相应的经济成果,从而达到发展当地经济进而缓解拉美区域性贫困的目的。这不仅对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发展中国家减贫问题也具有借鉴意义。

陈伟莲,陈凤桂[5](2014)在《区域发展极优选模型研究——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发展极"是"增长极"理论应用到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延伸出的概念,根据区域发展极特点,同时考虑到各指标数据可获得性,从适宜度和优势度两大方面进行评价,构建区域发展极评价指标体系和优选评估模型。运用增长极理论探讨福建省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区域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主张集中有限的资源,首先发展增长极区域,然后逐步发展非核心区。通过分析发现福建省沿海地区综合指数最高的是厦门市和福州市区,具备一级增长极的潜质;宁德市区、漳州市区、罗源县、莆田市区、泉州市区等可以作为次一级的发展极加以培育,尤其宁德市区、漳州市区和泉州市区,发展条件较为成熟。

田美玲[6](2014)在《国家中心城市及其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提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球化的产物,是一国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水平的最高代表,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门户和载体。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内涵、判别标准和竞争力评价体系;然后,以国内的12个中心城市为样本,进行了我国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实践研究;最后,以武汉为案例,探讨了武汉在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方面的战略目标及重点。首先,进行了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构建。通过对区域经济理论、空间结构理论、都市圈理论、城市体系理论和竞争力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归纳和整理,界定了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认为国家中心城市是指那些在全国城镇体系中具有核心控制作用,在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节点作用的特大中心城市;并提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六元要素”理论,包括经济集聚要素、空间辐射要素、对外开放要素、文化创新要素、管理服务要素和生态保护要素,该理论以“六元要素”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形成条件、特征与功能。其二,建立了国家中心城市判别模型。在分析首位城市、国外核心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判别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六元要素理论”,结合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特征和功能,建立了国家中心城市六元判别指数,包括经济集聚指数、空间辐射指数、对外开放指数、文化创新指数、管理服务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以此为基础构建国家中心城市计量模型。在全国现有的658个城市中,选取副省级城市和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共21个作为样本,运用判别模型分别计算它们的国家中心城市判别指数得分,最终确定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深圳、武汉、南京、成都、杭州、沈阳和大连共12个国家中心城市。以此作为后文进行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对象。其三,建立了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城市竞争力的评价进行综合论述,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集聚竞争力、空间辐射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文化创新竞争力、管理服务竞争力、生态保护竞争力6个二级指标,经济增长能力、商贸聚集能力、区域辐射能力、信息枢纽能力、交通枢纽能力、国际经贸能力、国际交流能力、文化影响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资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13个三级指标和32个四级指标。其四,对我国的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践研究。根据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四个时间断面(1992年、1998年、2006年、2010年)对12个中心城市进行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和排序,并运用空间表达和空间插值的方法研究了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情况。根据评价的结果,揭示了12个中心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演变、主成分演变与影响因素演变的特征和规律;通过分析4个时间断面上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等级分布图与空间插值效果图,揭示了12个中心城市竞争力的空间演变特征和规律。据此提出了我国国家中心城市未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最后,以武汉为案例,结合武汉的综合情况、发展背景、优势与劣势,从经济集聚竞争力、空间辐射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文化创新竞争力、管理服务竞争力和生态保护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力提升战略。

李发荣[7](2012)在《西藏经济发展极的培育和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西藏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其意义之大不言而喻。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落后地区的几种经济发展模式和西藏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笔者认为西藏当前不适合应用均衡发展的理论来发展,发展极模式的发展战略比较适合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的长期繁荣发展。根据发展极理论的发展思路,通过规范性分析对西藏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定性描述,选择出不同级别的区域发展极,并对西藏的优势产业进行定位,确定了西藏产业发展极。同时笔者也提出西藏发展极建设要进行分类别,分层次的有计划指导。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把西藏的经济发展极进行划分,区域发展极定位是“拉萨-日喀则市-林芝”为一级区域发展极。“那曲县-乃东-昌都县-噶尔县”为二级区域发展极,其余的具有特色经济的县市为三级区域发展极。同时也对西藏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了划分,并确定产业发展极为高原旅游业、能源产业、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高原生物和绿色食(饮)品业、优势矿产业、建材业、物流业、民族边境贸易、藏药产业、民族手工业。

成卓[8](2009)在《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席卷全球的知识经济浪潮推动和经济区域化、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的国际环境中,人类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然而,作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3P”问题(poverty(贫困)、population(人口)、pollution(污染))之一的贫困问题,依然犹如“幽灵”般笼罩和游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进程里,挥之不去。据联合国统计,2006年全世界仍有8.54亿人长期遭受贫困和营养不良之苦,有超过10亿的极端贫困人口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世界各地还有11亿多城乡居民喝不上清洁的饮用水,更有26亿人连基本的卫生设施都没有。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球贫富国家人类发展差距依然在扩大,在人类发展属于低水平的31个国家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就占28个,而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1的挪威比排名最后的尼日尔人均富裕程度高40倍,人均预期寿命要高一倍,更惊人的是贫富个人间的收入差距,全球最富裕的500个人的收入,超过了最贫穷的4.16亿人的总收入。即使在同一国内贫富差距也相当巨大,在美国最富裕的20%的人口人类发展指数与世界最高的挪威一样,而最穷的20%的人口人类发展指数只相当于排名第50位的古巴。贫困作为一种无声的危机,严重阻碍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是导致当前区域发展失衡、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蔓延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反贫困治理便成为国际社会、非政府组织以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作为世界反贫困治理的重要实践者与开拓者,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彻底消灭贫困的努力。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是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全面的反贫困治理。以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79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起始标志,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大致经历了制度性变革推动下的大规模缓解贫困阶段(1978—1985)、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区域性扶贫开发阶段(1986—1993)、政府主导型的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农村反贫困新阶段(2001—至今)这样四个阶段,期间通过中央政府的强大主导、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以及贫困地区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走出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反贫困之路,形成了一整套“综合开发、全面治理”的卓有成效的反贫困战略模式,农村贫困人口总数占世界贫困人口的比例由1978年的1/4降至目前的1/20,贫困发生率也由1978年的30.7%奇迹般地下降到2007年的1.6%。就2007年来看,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较2006年减少了1378万,其中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从2148万减少到1479万,人均纯收入在786元—1067元的低收入人口从3550万减少到2841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目前中国仍有4000多万数量庞大且脱贫难度较高的农村贫困人口,他们的形成往往基于恶劣的自然环境、薄弱的基础设施、低下的自身素质、落后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社会资本、不足的资金投入以及不尽完善的扶贫制度、扶贫机制和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制约和阻碍,导致贫困人口呈现出数量依然较多、分布相对集中、贫困程度较为深重等严峻的发展态势。同时,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特点,如西部地区相对贫困发生率较高、贫困人口边缘化分布趋势显着、老人、妇女、儿童贫困发生率较高以及人口文化素质与贫困发生率成反比等特点。如果任由这一趋势恶化,则在一定程度上将很不利于中国政治局势的稳定、经济水平的提升、和谐社会的构建、资源环境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因此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尽快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与持续发展找寻一条可行之路。本文从促进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这一视角入手,基于发展经济学的定义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应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即满足贫困人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二是鼓励贫困人口生产,即为贫困人口实现基本生产需要的满足创造条件;三是促进贫困人口发展,即加强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巩固脱贫成果,推动其走上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在明确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内涵的前提下,本文系统分析和论述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严峻态势及特点,分析了贫困人口形成的原因及贫困人口过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基于贫困地区在地域分布上显着的生态脆弱性、资源富集性、民族性、老区性、边境性等特征,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功能定位确定为五个,即:中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中国宝贵的战略资源储备区、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发源区、中国革命贡献区以及中国国防安全的前沿阵地。而在明确了贫困地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五个战略转型,强调当前必须从总体上由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型,从模式上由开发式扶贫向发展式扶贫转型,从体制上由政策性扶贫向制度性扶贫转型,从机制上由纵向扶贫向横向扶贫转型,从目标上由救济式扶贫向能力扶贫转型。只有实现了这一系列的转型,才能真正促进贫困人口从满足基本需要能力做起,逐步培育其基本的生产能力,最终实现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在宏观的指导方针确立之后,本文结合基本需要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的要求,就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从制度安排、机制设计、战略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较为独到的见解。首先,就制度安排来看,本文认为制度和治理是反贫困的关键环节,扶贫制度安排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当原有制度安排阻碍或限制了经济社会前进的脚步时,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就势在必行了。因此,针对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进程中存在的一些制度性障碍,本文主张必须从确立法律制度、完善政策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实施扶贫计划等四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依靠健全的、有效的制度力量指导和规范反贫困的行动;其次,就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机制设计来看,本文指出扶贫机制改革的基本前提是以人为本,规制和协调政府行为是机制重建的内在要求,同时在机制设计理论指导下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实现激励相容也是机制重建的重要内容。鉴于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机制设计存在的问题,本文强调必须从建立传递机制、创新整合机制、完善参与机制以及强化监督评估等四方面进行反贫困的机制建设,进而通过合理的、高效的机制运行来推动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最后,就战略对策来看,本文认为应当从加强社会服务、控制人口规模、提升人口素质、开发社会资本、鼓励移民搬迁以及完善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具体落实。在阐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时,本文特别强调由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覆盖面小、结构不尽合理、保障资金筹措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当从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设做起,首先保证贫困人口基本生存能力的满足,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农村贫困人口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甚至教育保障等方面逐步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以雄厚的社会保障实力辅助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实施,切实促进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总之,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现阶段从宏观上确立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制度安排、机制设计以及与之相应的具体的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战略对策,全面、彻底、高效地推动贫困人口永久地告别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范卿泽[9](2008)在《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区域间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不同地区的城市在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决定的,而后者又是与区域城镇化水平紧紧相连。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能不研究城镇化问题。论文系统归纳了城镇化理论的相关观点,重点对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与企业集群关系研究、我国城镇化的功能作用进行了述评和概述,提出了缩短区域差距、推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必须以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主线和突破口,着力解决西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区情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衡量与比较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标准不能是一个单一指标,而应该是能够反映这种复杂过程、反映各种主要因素变化的指标体系。论文从构建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入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各项指标的差距中,最大的是西部地区城镇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城镇化水平不高。完善城镇体系、发展城镇经济,是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重点在于适当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积极构建城镇集群。无论是城镇数量的增加还是规模的扩大,都要依赖于地区经济尤其是城镇经济的发展。发展城镇经济,关键是要选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组织模式。中小企业集群以其特有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和扩张优势,宜作为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经济的首选。论文介绍了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和优势,分析了城镇群形成的产业背景,提出企业集群模式是中小城镇经济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只有立足于培育企业集群,才能实现大城市的空间转型、增强中小城市竞争力、重点发展小城镇。没有企业集群,就没有中小城(镇)的发展动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就不能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或城镇群),在其内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相互联系,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城镇体系中城镇群协同的基础和实质是资源互补和企业集群间的协同,如果城镇之间的产业不互补,城镇群中各城镇功能的合作互补就无法实现。因此,企业集群是城镇集群的基础,城镇集群是企业集群的载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通过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的互动共生,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西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中国的地方中小企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将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论文对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作了全面分析,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吸收了诸多发展道路的优点以及大量理论研究成果,依托其突出优势和广泛适应性,可以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身优势的企业集群,从而以企业集群为基础,构建城镇集群成为可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是需求条件、要素条件、相关支撑产业条件、社会网络、文化传统、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企业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居于核心地位,在中小企业集群培育与发展中应积极发挥作用。论文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论文最后以渝蓉经济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证。研究成果主要是构建了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找到了东西部城镇化的主要差距,为不同区域之间比较分析城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构建了西部地区城镇化路径模型,提出了走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互动发展的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城镇化的现实路径;构建了中小企业集群优势与西部地区特征耦合模型,认为企业集群在西部地区有培育发展的可行性,有力佐证了西部地区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的可能性,也丰富和完善了企业集群理论;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张春梅[10](2008)在《发展极理论透视下西部工业增长的路径重构》文中研究表明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既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主题。极化效应不足是西部工业增长的主要障碍因素。西部应以发展极理论的非均衡发展作为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以发展极为核心实现西部工业增长路径的重构是推动西部工业全面增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中部经济的发展与发展极的培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中部经济的发展与发展极的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1)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逻辑与结构
        三、数据来源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简要评述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四、国外研究简要评述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贫困
        二、反贫困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四、金融扶贫与信贷减贫
        五、龙头企业
        六、兼业农户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二、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三、要素分配理论
        四、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五、信贷配给理论
第三章 信贷减贫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发达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一、美国的减贫方式
        二、韩国的减贫方式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信贷减贫经验
        一、孟加拉的减贫经验
        二、小额信贷2.0模式
    第三节 其他国家信贷减贫经验
        一、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减贫经验
        二、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减贫经验
    第四节 经验总结与评价
第四章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进程、成效及问题
    第一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基础环境
        一、信贷减贫的外部环境变迁
        二、信贷减贫的政策环境变迁
    第二节 我国信贷减贫的历史实践
        一、扶贫贴息贷款的实施
        二、扶贫小额贷款的实施
    第三节 当前我国的信贷减贫实践
        一、信贷减贫的政策体系
        二、信贷减贫的资金支持体系
        三、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形式
    第四节 当前信贷在农村地区的投入情况
        一、涉农信贷资金分布
        二、从农村存贷款余额分析资金流出
        三、信贷资金在扶贫中的作用
    第五节 新金融形式的补充
        一、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布局
        二、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
        三、金融科技的作用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顺势发展
    第六节 我国信贷减贫效应的总结与评价
第五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及弹性分析
    第一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间接作用机制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三、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户收入关系
    第二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直接作用机制
        一、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二、非正规金融直接作用分析
        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作用机制的关系分析
        四、信贷发挥作用的配合机制分析
    第三节 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弹性分析
        一、思路和方法
        二、模型、变量和数据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贷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基本情况
        一、数据来源与概况
        二、所使用的调查问卷说明
        三、数据描述性分析
    第二节 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及信贷减贫方式分析
        一、理论分析
        二、变量选取
        三、模型选择
        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农户收入与信贷的关联分析
        一、概述
        二、变量统计特征
        三、模型选择
        四、模型估计结果
    第四节 主要结论
第七章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第一节 菏泽牡丹产业发展案例
        一、菏泽牡丹产业介绍
        二、信贷对菏泽牡丹产业的作用分析
        三、信贷支持牡丹产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第二节 龙头企业与贫困县携手并进的“镇平模式”
        一、合作背景
        二、关于“产业+资本”项目运作模式
        三、以信贷为纽带的收益模式
        四、正在实施的“想念农场”模式
    第三节 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评价
        一、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不足
        二、信贷支持产业化扶贫的成功经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减贫作用
        二、信贷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联程度低
        三、信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四、信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的减贫效果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厘清信贷与政府的边界
        二、加强信贷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深度
        三、加强农村组织与配套设施对信贷的支持
        四、以市场化为基础强化信贷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2)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2.3 研究数据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2.1 城市群的涌现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6.1.1 劳动空间分工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6.4 小结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8.2 政策建议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地理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兼评胡焕庸线的适度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理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
    (一)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二)政治因素
    (三)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四)地理区域财力
    (五)地理区域高等教育基础
    (六)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地理区域布局
二、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
    (一)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财力
    (二)政治因素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三)地理区域高等教育基础与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地理区域布局
三、胡焕庸线的修正
    (一)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二)制度规范政治因素
    (三)健全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四)增强区域财力
    (五)夯实各区域高等教育基础
    (六)合理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区域布局

(4)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发展极”减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贫困问题是一直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发展极对减贫具有重要作用
        (三)拉美发展中国家大都执行发展极减贫模式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理论综述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发展极减贫的理论依据与巴西实践
    一、发展极减贫的理论依据
        (一)发展极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二)发展极模型
    二、巴西经济现状和特征
        (一)巴西经济现状
        (二)巴西经济特征
    三、巴西产业结构发展与贫困率关系实证分析
    四、巴西贫困现状及反贫困措施
        (一)巴西贫困现状
        (二)巴西运用发展极战略解决贫困问题的宏观构架
        (三)针对贫困问题巴西政府所采取的微观举措
    五、巴西实行发展极战略减贫效果
第三章 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发展极减贫模式比较研究
    一、拉美的经济地位和特征
        (一)拉美地区经济稳步增长,贫困率却不断上升
        (二)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在拉美经济中的地位
        (三)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减贫发展现状对比
    二、拉美新兴国家“发展极”减贫实践和结果
        (一)促进了产业发展
        (二)减少了贫困人口
    三、拉美地区发展极减贫的特征及优越性
        (一)发展极减贫的特征
        (二)发展极减贫的优越性
    四、拉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发展极减贫实践和结果
        (一)墨西哥实行发展极战略减贫效果
        (二)阿根廷实行发展极战略减贫效果
        (三) 智利实行发展极战略减贫效果
第四章 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实施发展极减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拉美实施发展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拉美发展极战略定位不准
        (二)各地区发展极模式有待完善
        (三)拉美经济发展极培育过程中的问题及缺陷
    二、进一步发挥拉美新兴国家发展极减贫效应的建议
        (一)更新陈旧观念,为当地培育发展极做好前提准备
        (二)根据各地实际状况,政府应制定产业发展极的发展规划
        (三)应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当地群众参与其中
第五章 发展极战略对发展中国家减贫的启示
    一、正确选择适合各国国情的反贫模式及策略
    二、正确处理在培育发展极过程中政府及市场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发展极和周边落后地区的关系
    四、我国应正确处理发展极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5)区域发展极优选模型研究——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增长极理论概述
3 研究方法
    3.1 区域发展极评价指标体系
    3.2 标准化处理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 评价模型
    3.5 结果判定标准
4 实证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数据来源
    4.3 分析结果
        4.3.1 适宜度评价
        4.3.2 优势度评价
        4.3.3 综合评价
    4.4 讨论
5 总结

(6)国家中心城市及其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家中心城市文献综述
        1.2.2 城市竞争力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论文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思路
        1.3.4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2 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区域经济理论
        2.1.2 空间结构理论
        2.1.3 都市圈理论
        2.1.4 城市体系理论
        2.1.5 竞争力理论
        2.1.6 总结与评价
    2.2 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构建
        2.2.1 国家中心城市的基本概念
        2.2.2 国家中心城市的形成条件
        2.2.3 国家中心城市的特征
        2.2.4 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
    2.3 本章小结
3 国家中心城市的判别指数和模型
    3.1 国家中心城市的判别
        3.1.1 国家中心城市判别概述
        3.1.2 国家中心城市的判别指数与模型
    3.2 国家中心城市的确定
        3.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3.2.2 判别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机制
    4.1 经济集聚竞争力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升
        4.1.1 经济增长能力
        4.1.2 商贸集聚能力
    4.2 空间辐射竞争力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升
        4.2.1 区域辐射能力
        4.2.2 信息枢纽能力
        4.2.3 交通枢纽能力
    4.3 对外开放竞争力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升
        4.3.1 国际经贸能力
        4.3.2 国际交流能力
    4.4 文化创新竞争力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升
        4.4.1 文化影响能力
        4.4.2 科技创新能力
    4.5 管理服务竞争力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升
        4.5.1 行政管理能力
        4.5.2 社会服务能力
    4.6 生态保护竞争力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升
        4.6.1 资源节约能力
        4.6.2 环境保护能力
    4.7 本章小结
5 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方法
    5.1 城市竞争力评价综述
    5.2 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5.2.1 体系构建和指标选取的原则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5.3.1 主成分分析法
        5.3.2 因子分析法
        5.3.3 空间分析法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实践研究
    6.1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6.2 我国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综合测评
        6.2.1 主成分分析
        6.2.2 综合得分及排序
    6.3 我国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
        6.3.1 城市竞争力的时间演变
        6.3.2 城市竞争力的空间演变
    6.4 提升我国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提升战略
    7.1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与优劣势
        7.1.1 武汉市概况
        7.1.2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
        7.1.3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
        7.1.4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劣势
    7.2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与目标
        7.2.1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
        7.2.2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7.3 武汉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7.3.1 经济集聚竞争力的提升
        7.3.2 空间辐射竞争力的提升
        7.3.3 对外开放竞争力的提升
        7.3.4 文化创新竞争力的提升
        7.3.5 管理服务竞争力的提升
        7.3.6 生态保护竞争力的提升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简评及展望
        8.2.1 研究工作小结
        8.2.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西藏经济发展极的培育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二、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三、研究的创新及难点
第二章 国内外经济发展极相关理论综述
    一、国外理论综述
        (一) 起步阶段
        (二) 扩张阶段
        (三) 发展极理论应用实践阶段
    二、国内经济发展极理论综述
        (一) 起步阶段
        (二) 发展期(1979年到2000年)
        (三) 运用实践期(2000年以后至今)
第三章 发展极的应用分析和模型框架建设
    一、经济发展极理论运用效果不佳的原因
        (一) 发展极发展战略定位不准
        (二) 区域发展极发展模式有待完善
    二、经济发展极理论运用中难度的分析
    三、经济发展极建设在西藏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 区域发展极发展的历史必要性
        (二) 西藏培育和发展经济发展极的可能性
    四、西藏发展极的选择过程中发展极的选取指标分析
        (一) 经济发展极的选择与指标的选取
第四章 西藏经济发展极培育的前提条件
    一、西藏经济发展现状
        (一) 西藏经济区域划分
        (二) 西藏经济在全国和西部经济中的地位
        (二) 藏中、藏东、藏西经济发展现状对比
    二、西藏培育经济发展极的基础
        (一) 西藏构成经济发展极培育基础的要素
        (二) 藏中、藏东、藏西经济区发展极培育基础的对比
第五章 西藏经济发展极培育的历程及其缺陷
    一、西藏经济发展极的演变
        (一) 以自然因素为主确定发展极的阶段
        (二) 以经济因素为主确定发展极的阶段
        (三) 以软环境因素为主确定发展极的阶段
    二、西藏经济发展极培育过程中的问题及缺陷
第六章 西藏经济发展极培育对策探析
    一、西藏发展极的选择过程中发展极选择指标应用分析
        (一) 经济发展极的选择与指标的选取
        (二) 西藏主要市县的指标计算分析
        (三) 西藏经济综合定性
    二、西藏新经济发展极的选择与定位
        (一) 区域发展极选择方法
        (二) 产业发展极的战略定位
    三、培育西藏新经济发展极的基本对策
        (一) 不断更新陈旧观念,为经济发展极培育做好思想准备
        (二) 从实际出发,各级政府制定好产业发展极发展规划
        (三) 各城镇区分对待,实施分类指导的多层次发展极战略
        (四)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群众广泛参与
        (五) 有目标的建设发展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8)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之处
2.贫困与人口发展的理论与述评
    2.1 贫困、贫困人口与贫困人口发展的内涵界定
        2.1.1 贫困的内涵
        2.1.2 贫困人口的内涵
        2.1.3 贫困人口发展的内涵
    2.2 贫困研究理论
        2.2.1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2.2.2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2.2.3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2.4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2.2.5 莱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2.2.6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
        2.2.7 弗朗索瓦·佩鲁的发展极理论
        2.2.8 郝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2.2.9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
        2.2.10 阿马蒂亚·森的权利剥夺理论
    2.3 人口发展理论
        2.3.1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生产理论
        2.3.3 索维的人口适度规模理论
        2.3.4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4 其他相关理论
        2.4.1 基本需要理论
        2.4.2 社会排斥理论
        2.4.3 社会资本理论
        2.4.4 机制设计理论
3.国内外促进贫困人口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3.1 国外促进贫困人口发展的经验
        3.1.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扶贫
        3.1.2 满足人类基本需要扶贫
        3.1.3 人力资本投资扶贫
        3.1.4 利用发展极扶贫
        3.1.5 发展小额信贷扶贫
    3.2 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实践路径
        3.2.1 初期贫困治理阶段(1949—1977)
        3.2.2 大规模缓解贫困阶段(1978—1985)
        3.2.3 区域性扶贫开发阶段(1986—1993)
        3.2.4 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3.2.5 农村反贫困新阶段(2001—至今)
    3.3 国内促进贫困人口发展的经验
        3.3.1 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总体经验
        3.3.2 国内不同区域的扶贫经验
4.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态势与特点
    4.1 贫困的分类与测度
        4.1.1 贫困的分类
        4.1.2 贫困线的划定
        4.1.3 贫困测度的方法
    4.2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严峻态势
        4.2.1 贫困人口依然众多
        4.2.2 贫困分布相对集中
        4.2.3 贫困程度较为深重
    4.3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现阶段的变化特点
        4.3.1 西部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
        4.3.2 边缘化分布趋势更加显着
        4.3.3 老人、妇女、儿童贫困发生率较高
        4.3.4 文化素质与贫困发生率成反比
5.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形成的原因与影响
    5.1 贫困人口的形成原因
        5.1.1 直接导致贫困人口形成的原因
        5.1.2 贫困人口减贫效率较低的原因
    5.2 贫困人口的多重影响
        5.2.1 不利于政治稳定的实现
        5.2.2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5.2.3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5.2.4 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巩固
        5.2.5 不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
6.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战略转型与战略内涵
    6.1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功能定位
        6.1.1 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6.1.2 中国宝贵的战略资源储备区
        6.1.3 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发源区
        6.1.4 中国革命贡献区
        6.1.5 中国国防安全的前沿阵地
    6.2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战略转型
        6.2.1 总体战略转型
        6.2.2 战略模式转型
        6.2.3 扶贫体制转型
        6.2.4 扶贫机制转型
        6.2.5 战略目标转型
    6.3 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战略内涵
        6.3.1 满足基本生存能力
        6.3.2 培育基本生产能力
        6.3.3 提升基本发展能力
7.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机制设计
    7.1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制度安排
        7.1.1 确立法律制度
        7.1.2 完善政策体系
        7.1.3 规范管理制度
        7.1.4 实施扶贫计划
    7.2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机制设计
        7.2.1 扶贫机制改革的战略思路
        7.2.2 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
8.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的战略对策
    8.1 加强社会服务
        8.1.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8.1.2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8.1.3 健全社会援助制度
        8.1.4 促进传媒体系建设
    8.2 控制人口数量
        8.2.1 降低人口生育水平
        8.2.2 完善人口控制机制
        8.2.3 突出利益导向
        8.2.4 建设信息网络
    8.3 提升人口素质
        8.3.1 改善贫困人口身体素质
        8.3.2 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
    8.4 开发社会资本
        8.4.1 改善社会资本环境
        8.4.2 加强政府规划引导
        8.4.3 注重传统文化传承
        8.4.4 推进文化交流整合
        8.4.5 完善法律政策体系
    8.5 探索移民搬迁
        8.5.1 明确指导思想
        8.5.2 加强组织领导
        8.5.3 严格项目管理
        8.5.4 探索搬迁方式
    8.6 完善保障体系
        8.6.1 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6.2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8.6.3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8.6.4 创新农村教育保障制度
9.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9.2 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在读期间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9)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选题背景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2 城镇化的理论
    2.1 研究轨迹
    2.2 城镇化理论的有关观点
    2.3 城镇化发展模式述评
        2.3.1 大城市重点论
        2.3.2 中等城市重点论
        2.3.3 小城市重点论
    2.4 城镇化与中小企业集群关系研究综述
        2.4.1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研究概述
        2.4.2 城镇化与企业集群关系研究概述
    2.5 我国城镇化的功能
3 东西部城镇化的差异性分析
    3.1 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3.1.1 区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指标
        3.1.2 区域产业城镇化水平指标
        3.1.3 区域城镇发展水平指标
        3.1.4 区域内城镇体系完善程度指标
    3.2 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数学模型
        3.2.1 基本方法
        3.2.2 指标处理
    3.3 东西部城镇化综合指标的分析
        3.3.1 人口城镇化指标的分值
        3.3.2 产业城镇化指标的分值
        3.3.3 地区城镇发展水平指标的分值
        3.3.4 地区城镇体系完善程度指标的分值
        3.3.5 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分值及差异程度
    3.4 东西部城镇化综合水平的评价与政策意义
        3.4.1 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3.4.2 产业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3.4.3 城镇发展水平的差距与人口城镇化的差距
        3.4.4 城镇体系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差距
        3.4.5 城镇化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与结论
4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
    4.1 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
        4.1.1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4.1.2 规模经济理论
        4.1.3 产业集聚理论
        4.1.4 新产业区理论
        4.1.5 竞争优势理论
    4.2 城镇群形成的产业背景
        4.2.1 世界城市群形成的产业背景分析
        4.2.2 中国城镇群形成和发展的产业机理
    4.3 西部城镇化路径选择
        4.3.1 城镇集群的内涵本质
        4.3.2 西部地区城镇化路径
        4.3.3 西部地区培育中小企业集群的途径
        4.3.4 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5 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
    5.1 中小企业集群的兴起
        5.1.1 中小企业的优势
        5.1.2 中小企业呈集群发展的趋势
        5.1.3 中小企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5.2 中小企业集群广泛适应的理论依据
    5.3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特征
        5.3.1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特征分析
        5.3.2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成因分析
    5.4 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
        5.4.1 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条件分析
        5.4.2 中小企业集群在推动西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6 政府在培育中小企业集群中的作用
    6.1 中小企业集群的规划引导
        6.1.1 集群规划的目的与功能
        6.1.2 集群规划编制的基本框架
    6.2 促进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对策建议
        6.2.1 加强对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金融与财政支持
        6.2.2 推进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升级与创新
        6.2.3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民间行会组织
        6.2.4 注重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空间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
    6.3 建立健全区域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
        6.3.1 建立区域整体协调机制,促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6.3.2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6.3.3 健全区域支撑体系, 提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保障
7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实证分析——以渝蓉经济区为例
    7.1 渝蓉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7.1.1 渝蓉经济区范围
        7.1.2 渝蓉经济区基本概况
        7.1.3 渝蓉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7.2 渝蓉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7.2.1 发展现状
        7.2.2 主要特点
    7.3 渝蓉经济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培育
        7.3.1 空间发展战略
        7.3.2 产业发展重点
        7.3.3 围绕战略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中小企业集群
    7.4 渝蓉经济区城镇集群的构建
    7.5 渝蓉经济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7.6 渝蓉经济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7.7 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典型案例分析
        7.7.1 龙水五金产业的演变历程及特征
        7.7.2 龙水五金产业集群成长路径与存在问题分析
        7.7.3 龙水五金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探索
        7.7.4 促进龙水五金产业集群成长的建议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成果及得奖情况

(10)发展极理论透视下西部工业增长的路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极理论与西部工业的非均衡发展
二、发展极视角下西部工业增长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 现状描述:增长困境中的西部工业。
    (二) 增长障碍:基于发展极视角的分析。
三、以发展极为核心重构西部工业增长路径
    (一) 培育区域工业发展极, 突破区域空间结构低水平均衡陷阱。
    (二) 强化政府作用, 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三)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工业,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培育地区产业集群。
    (四) 提升创新能力, 促进工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中国中部经济的发展与发展极的培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信贷减贫及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D]. 常玉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3]地理区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兼评胡焕庸线的适度修正[J]. 刘晓凤. 当代经济管理, 2017(02)
  • [4]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发展极”减贫模式研究[D]. 徐婷. 中南民族大学, 2015(03)
  • [5]区域发展极优选模型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 陈伟莲,陈凤桂.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08)
  • [6]国家中心城市及其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田美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7]西藏经济发展极的培育和发展[D]. 李发荣. 西藏民族学院, 2012(10)
  • [8]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发展问题研究[D]. 成卓.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8)
  • [9]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D]. 范卿泽. 重庆大学, 2008(06)
  • [10]发展极理论透视下西部工业增长的路径重构[J]. 张春梅. 阴山学刊, 2008(04)

标签:;  ;  ;  ;  ;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发展极的培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