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油田深度调谐技术研究与应用

蒲城油田深度调谐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濮城油田深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史雪冬[1](2020)在《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具有强非均质性或历经长期注水冲刷的高渗油藏和裂缝发育的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沿窜流通道定向快速无效流动,导致井组或井组中特定方向上油井暴性水淹。本文以这类常见的强水窜油藏或其中局部强水窜区域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其开采动态和剩/残余油分布的特殊性和提高采收率面临的特殊难点;探索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研制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的注采井组物理模型,模拟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其中局部区域。利用该模型所得到的含水饱和度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在无水采油期,水驱前缘向油井方向快速推进;水驱前缘突破后继续注水的波及区域没有明显扩大。这类特殊油藏或其局部区域注采井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是未波及区内大面积连片剩余油。采用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进行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即便不存在定向特高渗条带等极端的特殊情况,高渗油藏也会因长期注水冲刷形成强水窜通道,其含水饱和度分布严重不均。这类均质(或弱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形成后,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的中/弱水洗区体积巨大,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局部区域,形成强水窜后,采用聚合物驱有效,但效果有限;在油藏中强水窜局部区域内,采用原井网注高浓度聚合物段塞与水窜方向油井改注的深调-井网调整复合方法,可有效地动用连片剩余油。据此,本文提出了强非均质(或局部强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后整体调剖-驱油与局部井网调整相结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渗油藏中一旦形成强水窜,不论是持续长时间水驱还是表面活性剂驱,均只能驱出强水洗区和少量中水洗区内的残余油,剩余油动用状况基本未得到改善;聚合物驱等常规化学驱可提高中/弱水洗区残余油的驱替效率,但对强水窜通道的实际封堵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对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启动效果受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强乳化驱油剂兼具洗油与微调的双重功能,可有效驱替油藏中体积巨大的中/弱水洗区残余油;聚合胶体微粒(PCP)可以实现强水窜油藏深部驱替剖面的有效调整。据此提出并证实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深调段塞与强乳化驱油剂段塞组合优势叠加的协同效应,是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由实测的水驱含水饱和度分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过程中,油水前缘沿油水井方向和高渗条带快速推进,形成远比高渗油藏更强的水窜;即使是在端面均匀注入理想条件下的低渗均质模型,也会很快形成狭窄的水窜通道。在低渗储层模型狭小的水驱波及区域内,强水洗区的比例远远小于高渗油藏。与高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相比,低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为大量连片基质原油。几种典型模型水驱波及效率与渗透率均具有正相关性,随渗透率的降低波及效率急剧降低。定义驱替水采出量与驱替水注入量之比为无效循环水率,以此作为定量表征特定油井水窜程度的参数。基于无效循环水率动态曲线,建立了同比条件下评价不同油藏或不同区域(井组)水窜强度的水窜系数,得到了“水窜系数”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不论是非均质(裂缝)模型、注采井组模型,还是端面均匀注入的均质模型,水窜系数随着与渗透率降低而增加。据此,实现了对低渗油藏水驱比高渗油藏更容易形成强水窜的定性认识向量化规律的发展。根据本文的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渗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低渗(或致密)基质中连片剩余油和分布于狭窄弱/中水洗区的残余油。对比聚合物、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和强乳化活性剂在低渗-高渗均质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证明因注入性问题,聚合物驱在低渗储层中不适用。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后,采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采收率增幅很低;实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表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仅仅驱出了模型中强水洗区的部分残余油,不仅是剩余油未被驱动,弱水洗区内的残余油也未被驱出。水驱后采用强乳化驱油剂驱,低渗模型的采收率增幅明显高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由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分析对比可知,强乳化驱油剂驱不仅驱出弱水洗和中水洗区中的残余油,而且明显地扩大了波及区,驱动了部分剩余油。水驱后采用胶粒分散体系段塞与强乳化剂段塞组合,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由其含水饱和度分布可以地看到,不论是均质井组模型还是非均质模型中,波及区域明显增大,低渗基质中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被驱动。针对低渗油藏面临的基质剩余油驱动和水窜通道治理与利用的特殊难点,确定了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分段式封堵水窜通道、利用强乳化剂段塞辅助封堵、利用低粘驱油剂局部驱动基质剩余油的分段调堵-局部驱动提高采收率方法。

董杰[2](2018)在《特低渗油藏水驱后调剖-驱油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普遍存在含水上升快、水窜严重、采收率低等问题,对高渗通道中水窜有效治理技术和低渗基质中原油高效驱替技术的需求非常迫切,针对这一迫切需求,开展了深部调剖与驱油相结合的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研发了“致密非均质储层模型原油饱和装置”,突破了影响特低渗/致密油藏非均质储层模型驱油实验精度的瓶颈技术,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特低渗储层物理模型水驱油模拟实验。均质岩心水驱实验结果表明,特低渗油藏水驱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微观波及效率低,其水驱后残余油的主要类型为微观非均质残余油。以非均质模型驱油实验的水驱前缘突破PV数近似表征水驱宏观波及效率,得到了特低渗非均质模型中水驱波及效率随渗透率级差增大而降低的实验规律,特低渗非均质(裂缝)油藏中水驱后剩余油是其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目标。综合分析一维柱状岩心和非均质(裂缝)岩心驱油实验结果,明确了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向:提高宏观波及效率为主,兼顾提高驱油效率。优选分别具有超低界面张力和强乳化能力的活性剂开展驱油实验,得到了超低界面张力和乳化能力对驱油效率的贡献率随岩心渗透率变化的实验规律:超低界面张力对驱油效率的贡献率随渗透率降低而减小;在5×10-3μm21000×10-3μm2的范围内,乳化能力对驱油效率的贡献率随渗透率的降低而增大。由此明确了在特低渗油藏中活性剂驱油起主导作用的性能为油水乳化能力,超低界面张力为辅助性能。强乳化活性剂在特低渗岩心中的局部驱油压力梯度比水驱高18.36%,而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局部驱油压力梯度比水低27.39%。由此可初步证实强乳化驱油剂通过乳化封堵微观水流通道孔喉,提高微观波及效率的驱油机理。在强乳化活性剂驱油过程中,岩心注入端的阻力系数较低(<1),在岩心中后部阻力系数增大,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强乳化驱油剂在解决特低渗油藏注入性与油藏深部调堵之间矛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改进了特低渗油藏深部调剖用DCA微球。针对DCA微球在特低渗油藏注入困难,端面堵塞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地下聚合成球的技术思路。通过引入阻聚剂,优选引发剂,控制和调整聚合反应时间,实现了在油藏中聚合成球,发展了适合特低渗油藏的地下聚合DCA微球深部调剖技术。实验结果显示,地下聚合DCA微球在岩心注入端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明显低于原DCA微球;在岩心中部的残余阻力系数明显高于原DCA微球,即地下聚合DCA微球调剖是一种可以缓解注入性和深部封堵性矛盾的特低渗油藏深部调剖技术。针对特低渗油藏水窜治理与基质剩余油驱动的特殊矛盾,研发了DCA微球深部调剖-驱油复合技术。特低渗非均质储层模型调剖-驱油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表面活性剂驱油、单独DCA微球深调相比,乳化驱油-DCA微球深调复合技术在提高采收率幅度和降低含水率幅度两个指标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对特低渗油藏乳化驱油-DCA微球深调复合技术中的后续驱油方法进行了优化,以提高采收率为指标,确定了乳化驱油-DCA微球深调-CO2驱油相结合的特低渗非均质油藏深调-驱油复合技术。DCA微球深调-强乳化驱油复合技术在CQ油田特低渗油藏进行了矿场试验,2个井组分别增油2284t、1225t,调剖驱油效果显着。

杨长春[3](2017)在《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哈得逊油田HD4CIII主力油层为研究对象,针对哈得逊油田高温(115℃)高盐(26.9×104mg/L)高钙镁离子(2.02×104mg/L)的恶劣油藏条件、水平井堵水的两大世界级难点问题,主要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对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稳油控水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针对哈得逊油田高温高盐高钙镁离子条件对调堵剂性能的特殊要求,以解决调堵剂注入性与深部封堵能力之间的矛盾,形成了DCA(DVB-co-AM)微球、柔性微球和阳离子微球调堵剂。对DCA微球配方进行了优化;使用非常安全的水替代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生产微/纳米DCA微球;改变丙烯酰胺单体的加量,实现了DCA微球亲水性能及自聚集性能的改变;DCA微球具有自聚集特性,在钙离子20000mg/L的模拟地层水中,形成粒径较大的“微球簇”;改变油相中A剂的加量,DCA微球粒径可在200nm102μm范围调控;实现了微球的工业化生产。对三类微球基本性能进行系统评价。DCA微球置于115℃环境180天和150℃环境103天后,结构没有发生降解,具有良好的高温热稳定性;微球材料在油藏温度下放置时间越长,对孔喉的封堵强度越高。从岩心采出端光学显微镜照片及不同位置端面扫描电镜可以看出:三类微球都能注入到油藏深部;实施封堵所用微球的总量仅为水流通道孔隙体积的10-3倍;以岩心注入端阻力系数及阻力系数分布为指标评价微球注入性,三类微球注入性均不是很理想,入口端堵塞“污染”严重,提出了就地聚合DCA(ISP-DCA)微球的技术思路;以岩心注入端残余阻力系数及沿程残余阻力系数分布为指标,三类微球封堵能力大小:DCA微球>阳离子微球>柔性微球;三类微球的残余阻力非均匀系数都大于1,注入端“污染”严重;ISP-DCA微球体系具有较好的注入性,残余阻力非均匀系数小于1;ISP-DCA微球在岩心沿程具有稳定的封堵能力且具有较好的耐冲刷性。攻克了高温乳化性能评价的瓶颈技术。研发了高温乳化动态测试仪,建立了油水乳化能力的评价指标参数乳化系数EI、乳液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参数半衰期t1/2,并提出了测试方法;在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乳化调驱剂HA乳化系数EI为0.783;130℃条件下,乳化调驱剂HA仍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HA具有较好的注入性;为实现油藏中的就地乳化,提高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原油的乳化能力为重要指标;剩余油饱和度、注入速度、渗透率是影响乳化调驱剂在油藏中就地乳化的主控因素;只要注入的乳化调驱剂RA-WT在油藏中与剩余油接触,可以形成乳状液,岩心沿程方向上各段阻力系数最高值达75。以解决避免生产井段污染与扩大封堵作用区域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稳油控水技术方向为深部吞吐-堵水复合技术;研制了高温高压水平井模拟装置;实施乳化暂堵的模型降水增油效果明显,乳化助堵可扩大堵水有效作用范围;CO2深部吞吐-乳化剂HA助堵-(ISP-DCA)微球堵水技术方案提高采收率值最高为24.88%,推荐该技术作为哈得逊油田水平井稳油控水优先发展的技术方向;完成了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矿场试验方案。

赵阳[4](2014)在《深部调驱体系与油藏匹配性及动态特征物理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于原油产量提高的要求日益加剧以及保证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如何采用新技术,重新认识和合理开发老油田,制定完善开发体系,又快又好的提高原油采收率,从而增加可采储量,已经成为现今石油技术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深部调驱是老油田二次开发领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对高含水期砂岩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意义重大。我国部分油田已经开展了深部调驱先导试验,先导试验显示出深部调驱技术工艺相对简单、增油量高、经济效益好等诸多优点,将成为老油田后续开发的一个主要阶段。深部调驱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深部调驱体系与油藏是否匹配,调驱体系粘度有无限制界限以及深部调驱动态特征、作用机理认识不清等技术难题,这些都制约着深部调驱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深部调驱体系与油藏匹配性及动态特征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本文利用相似转换法得到相似准则数,通过模化后得到深部调驱相似准则表,实现了油藏和模型的参数互求。之后筛选出了六个调驱剂体系配方和与渗透率相匹配的调驱剂的粘度界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非均质性、粘度比对调驱效果的影响,并应用饱和度、压力场监测系统研究了平面非均质、纵向非均质岩心深部调驱的动态特征。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变异系数越大,非均质程度越高,深部调驱效果越好;当粘度比在6.5414.56之间,采收率随着粘度比的增大而提高,当粘度比大于20时,深部调驱提高的采收率保持稳定;如果注入相同的调驱体系,原油粘度大,调驱后采收率提高值高,深部调驱效果好;如果将调驱剂注入时期提前,可以增加采油速度。最后研究了调驱剂放置技术,发现在高渗带注入调驱剂可达到理想的调驱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在主流线上注采井间的空闲井注入调驱剂方式,优化调驱剂的放置位置。

王静[5](2012)在《北三西区块调剖技术优化设计》文中提出北三西东块油层可采储量高达70%以上,是大庆油田原油稳产4000万吨目标的主要挖潜对象。目前油层以进入特高含水阶段,综合含水高达94%以上,为了提高驱油效率势必开展调剖堵水治理。为此本文根据化学调剖的整个工艺过程,以北三西区块动静态资料为依据,结合3DSL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研究出一套定量描述低效无效循环区的识别方法。首先对驱油效率进行分析,选取区块平均驱油效率作为评价水井驱油是否低的界限;根据流线图和分配因子图中的流线密集程度在低效井间选出井间水流量相对大的油水井对;由流线模拟绘制的二维和三维流线图确定主要低效流通层位。根据3DSL数值模拟所确定的低效层及低效井间水流通情况,结合北三西区块油藏原油性质对调剖剂注入方式进行优化、对调剖剂类型进行优选、对施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三段式注入,LE35型调剖颗粒封堵大孔道,DY781复合凝胶体系作为主体段塞和后置段塞。确定较为合理的调剖半径为65米,调剖剂用量42589.42m3。预测调剖后增油8600t,投入产出比为1:3.8。

贾海涛,黎春华[6](2011)在《预交联凝胶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濮城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注水开发效果在逐渐变差。近年来虽然开展了多轮次调剖,但由于调剖技术的局限性,其表现为:随着调剖次数的增多,地层中的含有饱和度降低,提高波及系数有限,驱油程度降低,驱油效果逐渐变差。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开展了预交联凝胶驱油技术,预交联颗粒通过吸水膨胀后能够有效封堵大裂缝出水通道,使注入水发生流向改变,调整吸水剖面,不仅能够有效驱替中小裂缝中的原油,而且可以进入地层深部,使地层过渡地带与远井地带的原油得到有效驱替,达到提高驱油波及系数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赵鹏[7](2011)在《濮城沙一下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油田采用注水开发面临着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国外近年来大力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EOR)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项技术不仅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保护大气环境。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尤其对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可以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目前油田常规注水开发难度不断增加,应用注CO2气驱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注水困难等问题,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在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注气方式及注气时机;分析了油藏地质参数对注CO2气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更优;非均质性越强,开发效果越差;油藏渗透率越大、含油饱和度越高、原油粘度越低,注CO2驱油效果越好。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试验井组,并设计现场实施方案。

杨建华,杨苏南[8](2011)在《濮城油田预交联凝胶驱油技术》文中认为濮城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注水开发效果在逐渐变差。近年来虽然开展了多次调剖,但由于调剖技术的局限性,提高波及系数有限,随着调剖次数的增多,效果逐渐变差。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开展了预交联凝胶驱油技术。在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牛连峰[9](2010)在《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技改方案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濮城油田沙三上5-10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期。虽然实施了部分技术改造恢复井网的工作量,但开发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高含水期沙三上5-10未进行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油藏开发调整缺少必要的地质基础研究成果;井网损坏严重,合注合采井多,水驱开发指标低。由于地层水矿化度高,盐岩蠕动等原因,油水井损坏严重;层间储层物性差异大,油藏合注合采井多。水驱动用程度由井网完善时的51.6%下降到目前的39.6%,层间矛盾突出,注采关系失调,给实施增产措施带来了许多困难。工艺技术不完善、应用不配套,水淹层解释精度低。濮城油田具有高温、高盐、埋藏深的特点,工艺措施难度大,分层压裂、分层注水工艺不完善、不配套;封窜堵漏技术成功率低,深部调驱技术不成熟;作业过程中对储层有伤害;水淹层解释存在着精度低与生产实际吻合程度差,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不足。通过研究,在以精细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和剩余油潜力评价的基础上以层系与井网优化重组技术研究为关键,以井网恢复、高压分层注水、深部调驱、油层分层改造、低渗油藏油层保护、水淹层解释等攻关和配套技术为支撑的基础技术的研究,对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进行综合调整治理,进一步提高该油藏开发水平,同时形成特高含水油藏开发配套技术在同类型油藏的推广应用。

吕昌森[10](2010)在《大庆油田深度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大庆油田经过50年的开发,已经进入特高含水阶段。经过长期高速注水开发,油藏储层孔隙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储层中形成高渗带及特高渗透带,即大孔道。在大孔道发育的地层中,注入水沿大孔道无效循环,注入水效率低,水驱波及体积小,加剧了层内、层间矛盾,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快,水驱动用程度低,影响油田采收率及开发效益的提高。为了提高水驱采收率,必须封堵大孔道和高渗透层。深度调剖是降低区块综合含水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本文调研了国内外调剖技术现状及理论,结合大庆油田实际确定了深度调剖的选井选层方法.研制了调剖剂评价设备,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和复合离子调剖剂是大庆油田应用最广泛的调剖剂,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了保证油田用体膨颗粒类调剖剂的性能稳定和调剖剂的质量,在室内对体膨颗粒调剖剂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并建立了一套体膨颗粒类调剖剂的评价方法。针对复合离子调剖剂的微观结构、在多孔介质的流动规律研究很少,无法了解复合离子调剖剂在多孔介质中的成胶情况,而复合离子调剖剂的成胶性能是与其效果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开展复合离子调剖剂动静态性能综合评价。我们在室内复合离子调剖剂进行了长管流动测定和静态及短岩心对比实验,本文首次提出并在室内进行了多孔介质的流动能力实验,并与常规静态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认为复合离子调剖剂在多孔介质条件下成胶性能变差。实验结果为客观优选评价凝胶类调剖剂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对优选其它凝胶类调剖剂具有指导意义。最后,在对调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后选择萨中和萨北开发区进行了实例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二、濮城油田深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濮城油田深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实际油藏中不同类型的水窜现象
        1.2.1 非均质性造成的导致水窜
        1.2.2 储层及其流体特性导致的水窜
        1.2.3 开采工艺导致的水窜
    1.3 不同油藏中水窜治理的研究现状
        1.3.1 高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3.2 低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4 水窜治理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案分析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渗油藏中强水窜的形成及残/剩余油分布特性
    2.1 实验方法的改进
        2.1.1 储层模型
        2.1.2 含油饱和度电阻率测试技术原理
        2.1.3 仪器校准以及数据标准量化
    2.2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注采井间水窜及开采动态
        2.2.1 实验材料
        2.2.2 井组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3 单井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4 强水窜油藏水驱开采动态综合分析
    2.3 高渗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以及潜力
        2.3.1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
        2.3.2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潜力分析
        2.3.3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剩余油类型
        2.3.4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2.3.5 持续水驱提高驱油效率技术潜力评价
    2.4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整井网提高采收率技术评价
        2.4.1 井网调整方案
        2.4.2 调整井网水驱开采动态
        2.4.3 单井水驱开采动态
        2.4.4 调整井网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2.4.5 井网调整方案综合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3.1 强水窜高渗油藏残余油驱替的有效方法
        3.1.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3.1.2 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3.1.3 强水窜油藏水洗区域的划分
        3.1.4 不同水洗区域内不同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3.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适宜方法
        3.2.1 PCP聚合胶体微球的制备
        3.2.2 强水窜高渗油藏不同体系提高波及效率分析
    3.3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井网-聚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3.3.1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井组开采动态
        3.3.2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单井开采动态
        3.3.3 井网调整-聚合物驱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3.4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综合分析
    3.4 强水窜高渗油藏深部-驱油方法适应性评价
        3.4.1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井组开采动态
        3.4.2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单井开采动态
        3.4.3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4.4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综合分析
    3.5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5.1 波及效率与采收率分析比较
        3.5.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6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
        3.6.1 二次EOR开采井组开采动态
        3.6.2 二次EOR开采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6.3 二次EOR开采综合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残/剩余油分布特性及其潜力
    4.1 低渗油藏均质模型水驱特征分析
        4.1.1 表征油藏水窜的几个参数
        4.1.2 端面注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3 渗透率变化导致的水驱前缘突进
        4.1.4 注采井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5 渗透率变化导致注采井间强水窜现象
    4.2 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2.1 非均质油藏模型以及实验装置
        4.2.2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3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2.4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5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3 裂缝性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3.1 实验模型及材料
        4.3.2 裂缝性非均质岩心水窜参数分析
        4.3.3 基质渗透率对水驱波及效率的影响
    4.4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面临的主要矛盾
        4.4.1 均匀低渗基质模型水驱特征
        4.4.2 非均质低渗储层模型水驱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5.1 强水窜低渗油藏水洗区残余油有效驱替方法
        5.1.1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5.1.2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性能
        5.1.3 低渗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5.1.4 低渗强乳化体系非均质调驱性能
    5.2 强水窜低渗油藏剩余油驱动方法
        5.2.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对致密-低渗岩心两相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5.2.2 强乳化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波及效率
        5.2.3 PCP聚合胶体微球体系对低渗储层孔隙的适应性评价
        5.2.4 PCP聚合胶体微球在岩心中的深部运移性能
        5.2.5 不同匹配因子的PCP聚合胶体微球调剖效果分析
    5.3 低渗油藏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评价
        5.3.1 聚合物在低渗油藏中驱油性能评价
        5.3.2 均质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与强乳化体系提高采收率对比
        5.3.3 渗透率级差对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的影响
        5.3.4 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不同注入方式对比
    5.4 调-驱协同效应驱动低渗基质原油
        5.4.1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水驱前缘的影响
        5.4.2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注采井间主流区的影响
        5.4.3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非均质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4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裂缝性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5 低渗强水窜油藏调整思路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特低渗油藏水驱后调剖-驱油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特低渗油藏水驱效果影响因素
        1.2.1 特低渗油藏水驱开发研究现状
        1.2.2 水驱效果影响因素
    1.3 特低渗油藏调剖驱油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国内外调剖堵水技术研究现状
        1.3.2 特低渗油藏调剖技术存在的问题
        1.3.3 特低渗油藏气驱技术研究现状
        1.3.4 特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技术研究现状
        1.3.5 特低渗油藏调剖驱油技术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特低渗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
    2.1 特低渗储层模型及实验装置改进
        2.1.1 特低渗储层模型
        2.1.2 特低渗非均质模型侧向饱和油装置
    2.2 特低渗油藏水驱后残余油潜力分析
        2.2.1 不同渗透率均质岩心水驱油动态
        2.2.2 渗透率对微观波及效率的影响
        2.2.3 渗透率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2.2.4 特低渗油藏水驱后残余油类型及潜力分析
    2.3 特低渗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剩余油潜力分析
        2.3.1 特低渗非均质岩心水驱油动态
        2.3.2 非均质程度对宏观波及效率的影响
        2.3.3 非均质程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2.3.4 特低渗非均质油藏水驱后剩余油潜力分析
    2.4 特低渗裂缝性油藏水驱后剩余油潜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特低渗油藏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性能的特殊要求
    3.1 实验用表面活性剂确定
        3.1.1 表面活性剂-原油乳化能力
        3.1.2 表面活性剂-原油界面张力
        3.1.3 表面活性剂性能综合分析
    3.2 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及界面张力对驱油效率贡献与规律
        3.2.1 油水界面张力对提高驱油效率的贡献与渗透率的关系
        3.2.2 油水乳化能力对提高驱油效率的贡献与渗透率的关系
        3.2.3 特低渗油藏提高驱油效率对驱油剂的性能要求
    3.3 强乳化性表面活性剂提高微观驱油效率机理分析
        3.3.1 强乳化性表面活性剂对微观水流通道的封堵能力
        3.3.2 特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分布
        3.3.3 中高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特低渗油藏深调用DCA微球的改进
    4.1 特低渗油藏DCA微球注入封堵性能及存在问题
        4.1.1 DCA微球基本性能特点
        4.1.2 特低渗油藏DCA微球注入封堵性能
        4.1.3 特低渗油藏DCA微球存在的问题
    4.2 DCA微球体系改进及性能特点
    4.3 地下聚合DCA微球注入性能
        4.3.1 地下聚合DCA微球注入动态
        4.3.2 地下聚合DCA微球阻力系数分布
        4.3.3 特低渗油藏地下聚合DCA微球注入性能优势
    4.4 地下聚合DCA微球封堵性能
        4.4.1 地下聚合DCA微球残余阻力系数分布
        4.4.2 特低渗油藏地下聚合DCA微球封堵性能优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特低渗油藏DCA微球深调-驱油复合技术研究
    5.1 特低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驱动条件
        5.1.1 特低渗油藏剩余油驱动条件理论分析
        5.1.2 特低渗油藏不同驱油剂剩余油驱动条件
    5.2 特低渗非均质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及存在问题
        5.2.1 特低渗非均质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效果分析
        5.2.2 表面活性剂间歇注入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
        5.2.3 乳化封堵结合不同后续驱油技术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
    5.3 特低渗透油藏乳化驱替-微球深部调剖技术
        5.3.1 微球深部调剖后续水驱效果分析
        5.3.2 乳化驱替-微球深部调剖后续水驱效果分析
        5.3.3 乳化驱替-微球深调机理分析
    5.4 特低渗透油藏微球深部调剖-驱油方式优化
        5.4.1 特低渗油藏微球深部调剖-水驱效果分析
        5.4.2 特低渗油藏微球深部调剖-表面活性剂驱效果分析
        5.4.3 特低渗油藏微球深部调剖-CO2驱效果分析
        5.4.4 特低渗油藏微球深部调剖不同后续驱油方式效果对比
    5.5 DCA微球深部调剖技术矿场试验效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高温高盐油藏开发技术概况
        1.1.1 高温高盐油藏的划分
        1.1.2 高温高盐油藏开采技术现状
        1.1.3 我国高温高盐油藏开发面临的挑战
    1.2 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
        1.2.1 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油剂研究进展
        1.2.2 高温高盐油藏调剖剂研究进展
        1.2.3 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
        1.2.4 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关键问题
    1.3 水平井控水增油技术现状
        1.3.1 水平井在我国油气开采中的应用
        1.3.2 水平井采油的技术难点
        1.3.3 水平井堵水技术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耐温耐盐微球调堵剂研发及优选
    2.1 DCA微球堵剂的研发
        2.1.1 DCA微球配方的优化
        2.1.2 DCA微球性能控制方法
        2.1.3 DCA微球粒径控制方法
        2.1.4 DCA微球制备工艺优化
        2.1.5 DCA微球中试与工业化生产
    2.2 微球堵剂的耐温性
        2.2.1 分散于水中微球的高温热稳定性
        2.2.2 微球材料的高温热稳定性
    2.3 微球堵剂在岩心中的注入性
        2.3.1 三类微球的注入性
        2.3.2 微球材料用量与封堵效果的关系
        2.3.3 以阻力系数为指标评价三类微球注入性
        2.3.4 以阻力系数分布为指标评价三类微球注入性
    2.4 微球堵剂对水流通道的封堵能力及其在岩心中的分布
        2.4.1 以残余阻力系数为指标评价三类微球的封堵能力
        2.4.2 以残余阻力系数分布为指标评价三类微球在油藏深部的封堵能力
        2.4.3 以残余阻力非均匀系数评价调堵剂实现深部调剖堵水的可能性
        2.4.4 以残余阻力系数的动态变化评价封堵的稳定性
        2.4.5 微球注入性和在油藏深部封堵能力综合分析
    2.5 油藏就地聚合的DCA微球注入性改进
        2.5.1 就地聚合DCA微球配方改进
        2.5.2 ISP-DCA微球体系在岩心中的注入性
        2.5.3 以阻力系数分布评价ISP-DCA微球体系在岩心中的注入性
        2.5.4 ISP-DCA微球在岩心中的封堵能力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耐温耐盐乳化调驱剂研发
    3.1 高温乳化动态测试仪及评价方法
        3.1.1 油水乳化性能评价方法研究概况
        3.1.2 高温乳化动态测试仪
        3.1.3 乳化能力及乳液稳定性的表征方法
    3.2 乳化调堵剂的筛选与复配
        3.2.1 表面活性剂与高矿化度高钙镁离子水的配伍性
        3.2.2 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
        3.2.3 耐温耐盐乳化调驱剂的复配
        3.2.4 乳化调驱剂耐温性评价
    3.3 就地乳化调堵剂性能
        3.3.1 乳化剂在岩心中的注入性
        3.3.2 乳化剂在驱油过程中与原油的乳化
        3.3.3 岩心中油水就地乳化对水流通道的封堵能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技术
    4.1 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技术关键问题
        4.1.1 常规水平井堵水技术的关键问题
        4.1.2 常规吞吐技术的关键问题
        4.1.3 建立了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的技术思路
        4.1.4 研究方法简介
    4.2 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关键技术难点的突破
        4.2.1 堵剂注入与封堵的选择性
        4.2.2 乳化助堵扩大堵水有效作用范围
    4.3 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技术优选
        4.3.1 CO2深部吞吐-乳化剂HA助堵-微球堵水
        4.3.2 CH4深部吞吐-乳化剂HA助堵-微球堵水
        4.3.3 乳化剂HA深部吞吐-微球堵水
        4.3.4 乳化剂RA-WT深部吞吐-微球堵水
        4.3.5 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复合技术综合评价
    4.4 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矿场试验方案
        4.4.1 矿场试验用剂的准备
        4.4.2 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堵水选井
        4.4.3 HD4-32H矿场试验施工方案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深部调驱体系与油藏匹配性及动态特征物理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深部调驱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1.2.2 胶态分散凝胶(CDG)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1.2.3 预交联体膨颗粒深部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1.2.4 微生物深部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1.2.5 含油污泥深部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深部调驱相似准则的建立
    2.1 相似性概述
    2.2 相似理论四个定理
        2.2.1 相似性第一定理
        2.2.2 相似性第二定理
        2.2.3 相似性第三定理
        2.2.4 相似性第四定理(π定理)
    2.3 深部调驱相似准则的建立
        2.3.1 基本数学方程系统
        2.3.2 驱油机理和物理化学现象数学描述
        2.3.3 相似准则的建立
    2.4 深部调驱相似准则的应用
第三章 调驱剂体系粘度与渗透率匹配关系研究
    3.1 调驱剂粘度配方筛选
        3.1.1 实验条件
        3.1.2 实验方案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均质岩心调驱剂粘度与渗透率匹配关系研究
        3.2.1 实验条件
        3.2.2 实验方案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非均质性对调驱效果影响研究
        3.3.1 实验条件
        3.3.2 实验方案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不同粘度比对调驱效果影响研究
        3.4.1 实验条件
        3.4.2 实验方案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深部调驱体系动态特征研究
    4.1 实验条件
    4.2 实验方案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驱油效果
        4.3.2 含油饱和度场
        4.3.3 压力变化规律
    4.4 小结
第五章 调驱剂放置技术研究
    5.1 实验条件
    5.2 实验方案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5)北三西区块调剖技术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及意义
    1.2 我国调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现状
    1.3 国外调剖技术的发展
    1.4 国内外调剖剂的发展
    1.5 国内外油藏数值模拟发展概况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利用 3DSL 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低效无效循环区
    2.1 3DSL 数值模拟技术简介
    2.2 北三西区块概况
        2.2.1 油藏沉积特征
        2.2.2 油层非均质性
        2.2.3 油层水淹状况
        2.2.4 剩余油分布类型
    2.3 地质建模
    2.4 历史拟合
    2.5 驱油效率分析
    2.6 油水井间流通量分析
    2.7 低效井对间水主要流通层位分析
    2.8 调剖井位及目的层位的确定
        2.8.1 调剖井位的选择
        2.8.2 调剖层位的确定
第三章 调剖剂体系优选及性能评价
    3.1 大孔道封堵剂的优选
        3.1.1 高强度缓膨颗粒
        3.1.2 LE35 型缓膨颗粒性能评价
    3.2 主体段塞凝胶体系优选
        3.2.1 聚合物的优选
        3.2.2 交联剂的优选
        3.2.3 稳定剂的筛选
    3.3 DY781 凝胶体系的性能评价
        3.3.1 DY781 凝胶体系热稳定性
        3.3.2 DY781 凝胶体系的抗剪切性
        3.3.3 DY781 凝胶体系的液流转向能力
第四章 北三西区块调剖工艺优化
    4.1 调剖工艺研究
        4.1.1 施工工艺流程
        4.1.2 注入参数确定
    4.2 区块调剖效果预测
        4.2.1 经验公式法
        4.2.2 数值模拟法
    4.3 北三西区块调剖半径及调剖剂用量设计
        4.3.1 调剖方向和厚度的确定
        4.3.2 调剖剂用量计算
    4.4 调剖效果预测
    4.5 投入产出比预算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7)濮城沙一下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二氧化碳驱油机理
    1.2 目前二氧化碳驱存在的问题
        1.2.1 腐蚀问题
        1.2.2 流动比的控制
        1.2.3 气源问题
    1.3 注驱油开发设计技术
        1.3.1 井网类型
        1.3.2 注入方式
        1.3.3 水气交替注入注入量的估算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濮城沙一下油藏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开发历程
    2.3 开发现状
    2.4 小结
第三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3.1 分层动用状况定性分析
    3.2 剩余油分布状况
    3.3 小结
第四章 C0_2驱室内实验及方案设计研究
    4.1 水气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机理
    4.2 室内试验研究
    4.3 C0_2 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现场应用实例
    4.4 二氧化碳驱方案优化
    4.5 油藏工程论证
        4.5.1 井网井距
        4.5.2 地层压力保持水平
        4.5.3 注入压力
        4.5.4 生产压差
        4.5.5 注入井注入能力
    4.6 小结
第五章 现场试验
    5.1 井组优选
        5.1.1 试验井组选择的原则
        5.1.2 目前井网及地面状况
        5.1.3 试验井组选择结果
    5.2 濮1-1 井组方案设计
    5.3 地面注入参数设计
    5.4 地面注入流程设计
        5.4.1 注入前作业准备
        5.4.2 C0_2 注入工艺流程设计
        5.4.3 C0_2 压注工艺主要设备选型
        5.4.4 注入井口及管柱设计
    5.5 产出流程设计
        5.5.1 产出工艺流程
        5.5.2 产出气回注流程设计
    5.6 防气窜设计
        5.6.1 实施原则
        5.6.2 调剖工艺设计
    5.7 监测、资料录取
        5.7.1 监测设计
        5.7.2 资料录取
    5.8 井控、安全控制
        5.8.1 安全预案
        5.8.2 注C0_2 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应急措施
    5.9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技改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油藏地质开发概况
    2.1 油藏基本特征
    2.2 油藏开发历程
第三章 油藏精细描述
    3.1 构造特征再认识
        3.1.1 断层特征
        3.1.2 断块特征及油水分布规律
    3.2 流动单元的划分及评价
        3.2.1 流动单元的划分与对比
        3.2.2 流动单元沉积微相研究
        3.2.3 流动单元评价
    3.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3.3.1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3.3.2 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3.4 储量计算
第四章 开发状况分析
    4.1 开发现状
        4.1.1 开采现状
        4.1.2 水驱动用状况分析
    4.2 水驱指标评价
        4.2.1 注水利用率和存水率评价
        4.2.2 含水上升率评价
    4.3 水驱特征分析
    4.4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潜力评价
    5.1 剩余油分布的定量描述
        5.1.1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5.1.2 历史拟合
        5.1.3 油藏数值模拟结果
    5.2 剩余油分布研究
        5.2.1 综合分析评价
        5.2.2 剩余油分布研究
    5.3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评价
        5.3.1 剩余油分布规律
        5.3.2 流动单元潜力分析
        5.3.3 分砂组剩余油潜力分析
        5.3.4 剩余油分区潜力分析
第六章 开发技术政策论证
    6.1 细分层系可行性分析
    6.2 井网适应性研究
    6.3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
    6.4 工艺技术要求
第七章 开发调整方案部署
    7.1 井网调整、精细注水方案(方案Ⅰ)
    7.2 细分层系(方案Ⅱ)
    7.3 简单恢复方案(方案Ⅲ)
    7.4 指标预测
    7.5 方案实施要求
第八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10)大庆油田深度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深度调剖剂分类及应用现状
    1.1 深度调剖剂分类
        1.1.1 无机材料类
        1.1.2 有机材料
        1.1.3 生物材料
        1.1.4 复合材料
        1.1.5 新兴材料
        1.1.6 其它材料
    1.2 深度调剖技术应用现状
        1.2.1 美国研究和应用的主要调剖技术
        1.2.2 俄罗斯研究和应用的调剖技术
        1.2.3 其它国家的研究方向
        1.2.4 国内研究和应用的调剖技术
        1.2.5 大庆研究和应用的调剖技术
第二章 大庆油田深度调剖的选井选层方法
    2.1 选井方法
    2.2 选层原则
        2.2.1 油层非均质性方面
        2.2.2 井组内油井动态反映
第三章 复合离子深度调剖剂的性质及评价方法
    3.1 复合离子深度调剖剂组成
    3.2 复合离子深度调剖剂化学剂成分及浓度对成胶性能的影响
        3.2.1 复合离子聚合物分子量对成胶性能的影响
        3.2.2 复合离子聚合物浓度对成胶性能的影响
        3.2.3 乌洛托品、间苯二酚和草酸浓度对成胶性能的影响
        3.2.4 剪切降解对成胶性能的影响
        3.2.5 复合离子调剖剂配制方式对成胶性能的影响
    3.3 复合离子深度调剖剂影响因素研究
        3.3.1 温度对复合离子调剖剂成胶性能影响
        3.3.2 压力对复合离子调剖剂成胶性能影响
        3.3.3 PH 值对复合离子调剖剂成胶性能影响
        3.3.4 矿化度对复合离子调剖剂成胶性能影响
    3.4 复合离子调剖剂动态成胶的性能
        3.4.1 复合离子调剖剂动态成胶的评价仪器
        3.4.2 对比长填砂管流动状态下聚合物流动性能
        3.4.3 长管填砂管流动状态下复合离子调剖剂成胶性能
    3.5 复合离子调剖剂驱油实验
    3.6 确定了复合离子深度调剖剂调剖剂技术指标
第四章 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的性质及评价方法
    4.1 对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的认识
        4.1.1 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组成及性能特点
        4.1.2 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的外观形态
        4.1.3 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微观结构
    4.2 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体积膨胀倍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4.2.1 矿化度对体积膨胀倍数的影响
        4.2.2 温度对体积膨胀倍数的影响
        4.2.3 压力对体积膨胀倍数的影响
        4.2.4 粒径对体积膨胀倍数的影响
    4.3 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抗压强度研究
        4.3.1 抗压强度的测定仪的研制
        4.3.2 抗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4.3.3 抗压强度与膨胀倍数的关系
        4.3.4 粒径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3.5 影响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抗压强度的因素分析
    4.4 建立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评价方法
        4.4.1 技术指标的建立
        4.4.2 评价方法的建立
    4.5 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的筛选
        4.5.1 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的筛选
        4.5.2 筛选出的预交联体膨颗粒调剖剂的驱油效果
第五章 萨中北一区断东葡Ⅱ3 组油层深度调剖
    5.1 试验区概况
    5.2 调剖剂配方的优化
        5.2.1 调剖剂选择
        5.2.2 段塞设计
        5.2.3 用量设计
    5.3 注水井见效特征分析
        5.3.1 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
        5.3.2 启动压力上升,视吸水指数下降
        5.3.3 吸水层数增加
        5.3.4 压降曲线陡降段消失,PI 值升高
    5.4 采油井受效分析
第六章 萨北北三东葡Ⅱ组水驱深度调剖试验
    6.1 调剖井组地质概况
        6.1.1 调剖层段沉积特征
        6.1.2 调剖井组生产状况
    6.2 深度调剖设计
        6.2.1 确定调剖层位
        6.2.2 深度调剖半径优化
        6.2.3 调剖剂用量和段塞设计
    6.3 现场注入情况
    6.4 深度调剖效果分析
        6.4.1 调剖后注水井压力上升,视吸水指数下降
        6.4.2 调剖前后吸水剖面变化
        6.4.3 调剖前后压降曲线明显改变
        6.4.4 调剖前后的水窜方向发生了改变
        6.4.5 连通油井效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四、濮城油田深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D]. 史雪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特低渗油藏水驱后调剖-驱油方法研究[D]. 董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3]高温高盐油藏水平井深部吞吐-堵水方法研究[D]. 杨长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4]深部调驱体系与油藏匹配性及动态特征物理模拟研究[D]. 赵阳.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
  • [5]北三西区块调剖技术优化设计[D]. 王静. 东北石油大学, 2012(12)
  • [6]预交联凝胶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贾海涛,黎春华.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21)
  • [7]濮城沙一下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研究[D]. 赵鹏.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8]濮城油田预交联凝胶驱油技术[J]. 杨建华,杨苏南. 清洗世界, 2011(03)
  • [9]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技改方案研究[D]. 牛连峰.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1)
  • [10]大庆油田深度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D]. 吕昌森.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6)

标签:;  ;  

蒲城油田深度调谐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