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西南部恒春山地质调查

台湾西南部恒春山地质调查

一、台湾西南部西恒春丘陵地质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邵霄怡[1](2021)在《地震区域滑坡发生概率评价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障碍,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自然灾害形成更加复杂,潜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灾害应对以及防范形势更显严峻。因此识别灾害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成为防范和化解灾害风险的关键。地震滑坡易发性评价是地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估重要组成部分,对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作用,是防灾减灾的主要依据之一,其相关研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的研究重点聚焦于改进地震滑坡易发性分析中所使用的建模模型,机器学习算法等数据驱动模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地震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中,采用相对概率值来替代地震滑坡发生概率,并没有反映真实的滑坡发生概率。尽管国外的一些研究试图建立相对概率值与真实滑坡发生概率的拟合曲线,预测结果仍无法代表真实的滑坡发生概率分布。区域地震滑坡的发生概率,也是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指标值之一,也是地质灾害研究人员的研究主题之一。随着计算机、地理信息和遥感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地震滑坡数据库和地震同震滑坡数据库对开展滑坡发生概率预测模型的研究提了供基础。本课题基于真实滑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朴素贝叶斯概率思想,与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相结合,开展滑坡发生概率预测模型的研究,给出地震滑坡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因素(训练样本的采集方式、发震断层模型、数据分辨率等)条件对模型的影响,给出最优因素组合下真实概率的模型评估方法。1、采样密度与滑坡/不滑坡样本比例对滑坡发生概率的影响分析结合朴素贝叶斯概率思想,利用逻辑回归模型,给出构建地震滑坡发生概率模型的详细步骤。2、采样密度与滑坡/不滑坡样本比例对滑坡发生概率的影响分析以芦山地震的滑坡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不同采样密度与不滑样本和滑坡样本的比例的训练样本集,结合同震滑坡影响因子,利用逻辑回归模型,构建地震滑坡发生概率模型。结果表明当采点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个时,实际总滑坡面积与预测得到的同震滑坡面积二者之间的误差在±2%左右。3、发震断层对同震滑坡发生概率模型的影响分析以芦山地震为例,将同震滑坡的断层影响量化为距离效应、不同段落效应、以及两者的综合效应共三种模式,与不考虑发震断层的评价结果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发震断层距离效应、不同段落效应、以及两者的综合效应得到的地震滑坡预测模型的AU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值分别为90.6%,88.2%,与92%;而不考虑发震断层效应的模型正确率仅为86.2%,表明了发震断层在地震滑坡评价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4、不同分辨率数据对同震滑坡发生概率的影响分析以岷县地震为例,探索了6类不同分辨率数据(2.5m、5m、10m、20m、40m、80m)对同震滑坡真实发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概率区域,分辨率越精细,得到的预测滑坡空间分布与实际滑坡空间展布越接近。对于模型的预测精度而言,当网格单元的尺寸与该区域滑坡的网格单元的尺寸最接近时,预测模型的精度最好。不管是由高分辨率转低分辨率,亦或是低分辨率重采样为高分辨率数据,都没有原始数据分辨率模型的预测结果好。预测模型数据精度的转换,最好控制在±2倍以内,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原始分辨率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5、不同地震动条件下的区域滑坡发生概率模型研究以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滑坡数据库,结合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地震的影响范围,考虑滑坡面积规模的差别,滑坡与未滑坡区域的比例等因素,共选取了13656000个训练样本。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因子为触发因子,将模型应用到整个台湾地区,获取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0.2g,0.3g,0.4g,0.5g,0.6g,0.7g,0.8g,0.9g,1.0g)下的地震滑坡发生真实概率,得到不同PGA与预测面积的函数关系。本研究依靠机器学习方法和朴素贝叶斯概率思想,建立了地震滑坡发生概率模型,对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风险和地震灾害的快速评估,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防灾减灾规划及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开展地震巨灾保险等有一定应用价值。

许菲[2](2021)在《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昆虫大多个体相对较小而容易被人类忽略,也因此导致对物种保护认知不足。以昆虫多样性为保护目标代替具体物种的保护行为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以中国蟋蟀次目昆虫为研究材料,基于详尽的物种信息和地理分布数据,对其物种多样性组成、整体分布格局、特有化格局、多样性格局等进行了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截止到2019年12月,蟋蟀次目在中国记录386种,因极少量物种存在争议外(在中国分布存在疑问8种、在学位论文有记录但未正式发表6种、疑似错误鉴定或分布信息记录有误8种、仅单性标本缺乏有效分类特征核实2种),本文对在中国确定分布的362种(亚种)蟋蟀次目昆虫进行研究,隶属于蟋蟀总科Grylloidea(蟋蟀科Gryllidae、癞蟋科Mogoplistidae、蛛蟋科Phalangopsidae、蛉蟋科Trigonidiidae)和蝼蛄总科Gryllotalpoidea(蝼蛄科Gryllotalpidae、蚁蟋科Myrmecophilidae)共16亚科88属,其中中国特有种219种,占总数的60.2%。为了更好的分析中国蟋蟀次目生物多样性,使用G-F指数对中国范围内不同经度和纬度梯度上的蟋蟀多样性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整体的分布趋势表现为由北到南物种数逐渐递增,20°N-25°N纬度区的物种丰富度、G-F指数最高;由西到东物种数先增加后减少,105°E-110°E经度区的物种丰富度、G-F指数最高。使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2方法,建立全部种和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格局,发现大部分蟋蟀集中分布在这4个地区:横断山脉南部以及云贵高原西部地区(95种)、武夷山脉北部(76种)、五指山脉(73种)和台湾山脉中部(46种),即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分布中心,并进一步分析各亚科的分布格局及密度格局。运用特有性简约性分析(PAE)结合GIS分析蟋蟀次目昆虫的特有化格局,划分出4个特有分布区:台湾山脉(43种)、云南西南部地区(30种)、横断山脉南部(16种)、云贵高原西北部(3种)。通过比较中国蟋蟀次目特有种多样性格局及其与所有物种多样性格局的一致性,结果发现,除分布中心的武夷山脉北部和五指山脉以外,4个特有分布区与另外2个分布中心高度重合,应优先保护这些多样性中心的生物资源。本研究结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和相关地区农林业害虫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类群也有启示作用。

林子歆[3](2021)在《体验设计视角下的北部湾海岛民宿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海岛旅游业的兴旺,海岛民宿作为中国休闲度假的体验内容越来越受到中国休闲旅游度假者的青睐。由于北部湾海岛是中国海岛旅游业发展的后起之秀,北部湾海岛民宿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旅游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北部湾海岛民宿设计成为中国当代设计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随着当代中国旅游模式向注重体验的休闲度假游转型,体验者更加注重海岛民宿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乡土文化以及现代舒适的休闲文化的综合性体验。北部湾海岛民宿的发展必然也关注着上述的度假体验需求。但是当代北部湾海岛民宿设计在面对上述发展目标时出现了缺乏对地区的针对性和对体验设计的应用性的困惑。因此,本文针对北部湾海岛民宿提出体验设计理论研究体系,探寻更为合理、科学的设计策略及思路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运用了体验设计的“共情、分离和唤起”的方法针对北部湾海岛民宿设计出现的问题从设计形式语言方面进行国内外知名海岛民宿体验设计唤起特征解析和涠洲岛乡土文化及自然特色提取的研究,期以得到海岛民宿设计目标、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方法和策略的理论对北部湾涠洲岛民宿的体验设计的实践指导。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文献查阅法,对学术界内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成果进行总结提炼,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其次运用了田野调查法,对北部湾海岛民宿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为后期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再者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内外知名海岛民宿的案例进行分析,为具体的设计实践提供指导借鉴的方法。最后运用设计研究法,对涠洲岛乡土文化和自然特色进行提炼,剖析体验设计视角下的海岛民宿设计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并运用到具体的涠洲岛民宿设计实践中,使研究成果更具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期基础研究,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并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界定了本文研究范围,着重阐明了海岛民宿及体验设计的概念并创新地提出共情、分离和唤起等体验设计研究方法,为论文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分析北部湾海岛民宿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北部湾海岛民宿的实例调研,总结北部湾海岛民宿存在的共情定位不准确、对客户设计形式偏好认识的缺失和唤起形式语言表达不清晰的现状。第四部分梳理了当代海岛民宿的发展历程,选取了国内外知名海岛民宿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其在海岛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和休闲文化的体验设计唤起形式表达上的共性,为后文设计目标的提出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第五部分,对涠洲岛的乡土文化和自然特色的进行分析,挖掘涠洲岛民宿体验设计的形式语言,探讨基于共情的涠洲岛未来目标客户群定位以及基于分离的客户群形式语言偏好分析和基于唤起的涠洲岛民宿的设计目标、原则、策略及方法,并通过设计实践应用反证其可行性。

陈坤,贺惠忠,谭泽琼,陈巧弟,张志强,陈三江,王浩展[4](2019)在《太平洋海底光缆中国段路由条件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在太平洋海底光缆中国段路由勘察中所获得的多波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海洋磁力、柱状取样等资料,结合勘察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路由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该段路由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此段路由在大陆架路由区海底地形平缓,平均坡度小于2°,其中发现沙波、麻坑、冲刷沟等轻微不良地貌因素,跨越了黏土/粉砂、砂砾、砾/固结砂海底,地震活动少,地壳稳定性好,适合海底光缆铺设;在大陆架与大陆坡结合带地形起伏大,最大落差达500 m,发育有海底峡谷、海槽、陡坎等海底地形,路由条件相对较差,综合所获资料,针对路由不良区域进行了适当调整,并提出应对措施。调整后的路由基本适合海底光缆的铺设。

李志文[5](2019)在《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湖文化研究 ——以南科考古遗址群材料为中心》文中提出大湖文化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台湾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以灰黑陶为典型特征。南科园区考古遗址群尚未发现前,大湖文化相关的遗址数量并不多。南科园区考古遗址群的发现,充实了大湖文化的内涵,也提供了更翔实的资料,有助于还原台湾3300年前的社会情况。论文第一章说明本研究的时空范围,明确研究对象,回顾已往台湾考古及大湖文化的研究简史,并对南科园区的考古遗址发掘历程进行疏理,提出研究任务。论文第二章针对南科园区出土的大湖文化遗址进行文化识别,将园区内已发表报告的14处遗址分别阐述其发现经过及说明不同墓葬类型的特点。以墓葬为基础经统计归纳,界定不同性别、年龄所使用的墓葬形式。论文第三章对园区内大湖文化遗址进行群组分类。通过自然地形条件及碳十四数据将园区内大湖文化遗址划分为5大群落,并建立起群组内的时空演变顺序。透过墓葬及陪葬品的比较来讨论各个遗址群间的关系,探查是否存在不同群落间的文化交流。论文第四章探讨南科园区大湖文化人群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方式。利用出土工具的类型以及动植物遗存的种类与数量,讨论当时人群在生业模式上的特点。另外,透过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反向推断当时大湖文化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论文第五章以大湖文化为中心,纵向研究大湖文化与牛稠子文化、茑松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关系;横向比较同属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圆山文化、营埔文化、卑南文化与大湖文化间是否存在文化交流。另外列举福建黄土仑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之特点与大湖文化的关系,试图探索出大湖文化的源头。最后总结出论文的突破之处与不足点。

杨威[6](2019)在《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研究》文中指出国际慢城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宜居模式,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使得效率和速度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从而引发了生态环境恶化、生存空间拥挤、生活质量下降、人际关系淡漠、城市特色同质化、文脉丢失等问题,人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反思,国际慢城倡导的“慢生活”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成功申请9个国际慢城,但对于国际慢城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首先,以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为目的的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改造中过度重视景观客体的设计,忽略了国际慢城的理念以及人们的情感需求,导致我国国际慢城村落景观与其他村落景观同质化现象严重。其次,单一的季节时令景观导致国际慢城村落季节游客数量成畸形发展趋势,即人多时爆满,少时冷冷清清。最后,国际慢城的发展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关注度较少,村民在不知不觉中被强行拉入“快车道”。这些问题与国际慢城的本质发展背道而驰,如何使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与国际慢城理念相契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提出从景观情境的角度出发,以高淳国际慢城为研究对象,国际慢城游览的核心区域为研究范围。在对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的相关理论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从自然情境、社会情境、空间情境三方面全面系统的研究高淳国际慢城的情境构成要素。并分别对游客和当地的居民景观情境体验满意度进行调研,对具体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场地中营造景观情境的优势与不足。得出的结论是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自然情境营造较好,人文景观情境和整体的空间情境塑造有待加强。经过分析与总结,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营造策略。宏观上:从景观情境营造的主、受体,基础设施以及营造主题三方面提出。微观上:(1)在自然景观情境营造中保持村落自身的景观特色,重视激发人的“七感”互动。(2)在文化景观情境营造中提出对传统建筑和农耕小品采用景观复原与异轨策略;对人文传说采用景观附会的策略,即以景观的形式表达人文传说,使人们更加了解文化并产生认同感;对于传统手工艺文章提出采用景观复现的方式营造情境,提升人们的参与度;对慢文化情境的塑造本文提出要提炼儒家、道家、佛教与农耕文化等传统慢元素与西方慢元素相结合的策略,重视国际慢城标志符号“蜗牛”景观情境营造,通过国际慢城村落小学的慢文化情境营造实现慢教育与宣传。(3)在空间情境塑造过程中文章提出构建“渗透”的空间界面以及“叙事”结构的空间来营造景观情境。(4)最后注重主体“人”的景观情境塑造,主体人作为情境要素可以通过村民与景观的互动、游客与景观的互动、村民与游客的互动来营造景观情境。

聂选华[7](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田径[8](2018)在《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多样性锐减成为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植物多样性保护备受关注,植物区系研究为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我国华南和华东植物区系是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核心部分,地理空间上诸广山脉地区正处于这两个区系的交界处——湘赣交汇的罗霄山脉南段,因此诸广山脉地区亦是联系南岭植物区系与罗霄山脉植物区系的纽带。研究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对丰富罗霄山脉区系资料,揭示相关植物区系的关系,探讨该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及起源,深化对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的认识等具有重要意义。从2013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诸广山脉地区开展区系调查的过程中,共采集了 8800余号植物标本。基于对标本的科学鉴定以及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等馆藏标本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名录。对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种类、区系成分、特有现象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本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起源及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等。主要结果如下:1.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诸广山脉地区共有种子植物192科、915属、2442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裸子植物9科、23属、29种,被子植物183科、892属、2413种。该地区科、属和种分别占湖南种子植物的91.00%、63.23%和49.51%;科、属和种分别占江西种子植物的96.00%、78.88%和54.85%;科、属和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的55.81%、28.74%和8.51%,表明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丰富,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在湖南省和江西省种子植物区系乃至整个华东植物区系中的构成及作用显着。科、属、种的数量分析表明: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和冬青科(Aquifoliaceae)等为该区的优势科和表征科,具有植物区系地理指示作用和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栎属(Quercus)、石栎属(Lithocarpus)、樟属(Cinnamomum)、润楠属(Machilus)、木兰属(Magnolia)、山矾属(Symplocos)、冬青属(Ilex)、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柃属(Eurya)、荚蒾属(Viburnum)、榕属(Ficus)、山胡椒属(Lindera)等则为该区的优势属或表征属。优势科、属对该区植物区系的贡献作用显着,该区不足15%的大科拥有50%左右的属、种数量。Ⅳ、Ⅴ级的科数较多而科内所含属、种贫乏,一方面说明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该区域是许多科、属的汇集与渗透地带。而高比例的单种科和寡种科的存在则暗示着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自身特点的种系发生和演化趋势。2.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热带北缘性质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的地理成分共有12个分布型和13个分布变型,属的地理成分共有14个分布型和30个分布变型。该区有热带性科87个,占该区总科数(除去世界广布科,下同)的65.91%;温带性科44个,占该区总科数的33.33%。可见在科级水平上,以东亚为起源或分布中心的热带性科占明显优势。热带性科比例显着高于温带性科,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科级水平上具有强烈的热带亲缘性。属的分布区类型表明,该区植物区系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受诸多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影响,各地理成分比例上存在差异,显示了出彼此之间的亲疏程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型,有240属,占总属数(除去世界分布属,下同)的30.86%;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型,有155属,占总属数的19.92%;北温带分布型有130属,占总属数的16.71%。诸广山脉地区有热带性属395个,占该区总属数的50.78%,温带性属383个,占该区总属数的49.23%,热带属和温带属的比例基本持平,R/T比值为1.03,与整个华东植物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50.63%)接近,可见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和华东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该区具有较多的华南植物区系成分(如:拟兰属Apostasia、天料木属Homalium、粘木属Ixonanthes和西番莲属Passiflora等)渗入,与华南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显示出热带北缘性质。3.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特有成分丰富诸广山脉地区共有东亚特有科3科、中国特有科2科、中国特有属32个、中国特有种919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诸广山脉地区中国特有属占华东植物区系中国特有属(54属)的59.26%,比例超过了二分之一;在诸广山脉地区中国特有属中有单型属18个,占诸广山脉地区特有属总数的56.25%,这些属多为木本,且是植物系统进化发育中较为原始和古老的成分,如银杏属(Ginkgo)、银杉属(Cathaya)、青钱柳属(Cyclocarya)、伯乐树属(Bretschneidera)和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等;诸广山脉地区拥有众多华东特有种,它们的分布范围通常狭窄,如闽赣葡萄(Vitis chungii)、九华蒲儿根(Sinosenecio jiuhuashanicus)、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等。诸广山脉地区具有如此多的特有成分,不仅说明该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优越和独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区植物区系的孑遗性和古老性。4.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历史久远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虽然整体上受华南、华中和华东区系的综合影响,其属的温带性成分与热带性成分比例相当,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但本区具有华南地区起源或为分布中心的银杉(Cathay argvrophylla)、铁杉(Tsuga chinensis)、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和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等成分;同时本区具有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蕈树(Altingia chinesis)、五列木(Pentaphylax euryoides)和多枝拟兰(Apostasiaramifera)等许多热带性质的成分。基于所获得的资料及地史资料分析,认为本区植物区系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第三纪。根据该区植物区系现代分布式样,作者推测其区系形成与发展历史可能存在三条扩散与渗入通道。多种成分渗透与汇集,彼此相互依存,它们在长期的环境适应与进化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竞争与适应,形成了本区植物区系的现代分布格局。5.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新发现本研究共发现诸广山脉地区植物新种3个,即:桂东锦香草(Phyllagathis guidongensis K.M.Liu&J.Tian)、衡山报春苣苔(Primulina hengshmuensis L.H.Liu&K.M.Liu)和长萼报春苣苔(Primulina longiloba L.Zhou&J.Tian sp.nov.)。发现6个新记录种,即:尖叶木姜子(Lindera acutivena Hay.)、大叶过路黄(Lysimachia fordiana Oliv.)、指叶山猪菜(Merremia quinata(R.Br.)V.Ooststr.)、圆苞山罗花(Melampyrum laxum Miq.)、弯管马铃苣苔(Oreochariscurvituba J.J.Wei&W.B.Xu)和大齿马苣苣苔(Oreocharis magnidens Chun ex K.Y.Pan)。发现数个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新居群,即:黄连(Coptis chinensis ranch.)、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T.Caang)、竹节参(Panaxjaponicus C.A.Mey.)、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和宽叶泽苔草(Caldesiaa grandis Sam.)等居群。

余梦明[9](2018)在《南海的形成与消亡:南海及其周缘新生代火成岩之地球化学限定》文中指出南海的形成是新生代华南大陆边缘最为重要的构造事件之一,“南海深部计划”的实施证实南海于33-15 Ma自东向西、自北向南渐次打开。然而,南海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包括(1)早新生代华南大陆边缘弧后扩张模式;(2)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构造挤出模式;(3)古南海南向俯冲的板片拖曳模式;和(4)海南地幔柱模式。另外,地震层析成像揭示南海的原始范围从现今马尼拉海沟向东可延伸400-500 km,但是对南海初始俯冲时间和俯冲机制的限制较少。本博士学位论文选取南海中新世洋壳岩石样品、南海弧-陆碰撞造山带(台湾岛和菲律宾民都洛岛)蛇绿岩和增生楔火成岩砾石为研究对象,开展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已有的南海及周缘新生代火成岩地球化学数据和结果,综合限定华南大陆边缘张裂、南海扩张及俯冲消亡的岩浆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IODP349航次获得南海中中新世MORB洋壳,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南海西南次海盆MORB较东部次海盆MORB富集不相容元素而亏损同位素,指示南海中新世海底扩张的地幔源区存在显着的成分不均一性。黄岩海山链晚中新世海山玄武岩样品,在不相容元素和同位素组成上明显较海南晚新生代溢流玄武岩(海南地幔柱之产物)亏损,但较南海中中新世MORB样品富集,为地幔柱物质在运移过程中受到MORB地幔稀释的结果。南海不同海盆MORB之间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及其地幔成分不均一性可归因于海南地幔柱物质在输送到洋中脊过程中先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不相容元素萃取,之后又不同比例地与亏损MORB地幔(DMM)混合。台湾利吉蛇绿岩(东台湾蛇绿岩)所代表的海洋岩石圈形成于17 Ma,其基性岩富集Rb-Ba-Pb-Sr等流体活动元素、具明显的Nb-Ti负异常和亏损的Nd同位素组成(εNd=9.9-12.7),明显区别于南海中中新世MORB洋壳,相反与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IBM)弧前玄武岩(FAB)相似。东台湾蛇绿岩的辉长岩锆石δ18O显着低于幔源锆石,指示其源区富含低δ18O的似水流体,暗示形成于俯冲带上板块(SSZ)环境。斜长花岗岩具类似于埃达克质岩石的不相容元素特征和类似于亏损地幔的锆石δ18O值,为南海蚀变洋壳在初始俯冲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东台湾蛇绿岩弧前扩张构造环境指示南海于17 Ma开始俯冲消亡,为西菲律宾海板块北西方向漂移引起的被动俯冲。台湾垦丁混杂岩之基性火成岩砾石年龄为25.5 Ma,具有类似于成熟型弧后盆地玄武岩(BABB)的不相容元素特征和DMM端元的Nd-Hf同位素组成。其大部分样品显着区别于马尼拉海沟之弧前扩张FAB样品和花东海盆MORB样品,指示南海晚渐新世洋壳来源,同时其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南海晚渐新世海底扩张可能不曾受到海南地幔柱物质的贡献。结合其他构造响应,推测海南地幔柱于中渐新世到达岩石圈底部,地幔柱上涌促进南海海底扩张和洋中脊跃迁。由于南海建立在晚中生代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基础之上,推测南海晚渐新世MORB继承了交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菲律宾民都洛Amnay蛇绿岩所代表的海洋岩石圈形成于33-23 Ma。一方面其N-MORB型基性岩显着地富集Rb-Ba-Th等流体活动性元素和强烈地亏损Nb元素,另一方面其锆石δ18O显着地偏离幔源锆石,指示形成于SSZ构造环境,受到低δ18O的含似水流体和高δ18O的沉积物等端元的贡献。由于Amnay蛇绿岩N-MORB型和E-MORB型基性岩的Nd-Hf同位素组成均明显区别于南海晚渐新世MORB样品,故而Amnay蛇绿岩不是南海渐新世岩石圈碎片。相反,Amnay蛇绿岩在成岩时间上和地球化学特征上都与苏禄海和卡加延海脊相匹配,因此Amnay蛇绿岩更可能是古南海渐新世南向俯冲形成的弧前扩张基底。在时间上,南海初始扩张、古南海被动初始俯冲与印支地块侧向挤出相互耦合,而海南地幔柱到达岩石圈的时间则稍晚。因此,印度-欧亚大陆硬碰撞引起了渐新世印支地块挤出、南海东部次海盆扩张和古南海俯冲,海南地幔柱上涌则促进了早中新世南海东部次海盆的洋中脊跃迁和西南次海盆的扩张。然而,古新世-始新世华南大陆边缘张裂可能归因于晚中生代安第斯型华南大陆边缘弧后扩张和印度-欧亚大陆的软碰撞。一方面印度板块俯冲引起软流圈发生东-东南向逃逸,另一方面从晚中生代安第斯型华南大陆边缘撤离的西太平洋、特提斯洋俯冲板块对逃逸的华南大陆软流圈进行阻挡,以致逃逸的软流圈被迫上涌。该过程在形成OIB型火山岩的同时,促进晚中生代已经处于弧后扩张状态的华南大陆边缘进一步裂陷。而且,该过程促进了晚中生代华南交代下大陆岩石圈地幔被富集软流圈置换,其中交代下大陆岩石圈易熔组分形成IAB型火山岩,而被置换的亏损下大陆岩石圈地幔则转换成软流圈地幔,为南海海底扩张提供源区。

王红丽[10](2018)在《南海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南海地区区域构造复杂,增加了地震成像和解释的难度。本文采用叠前地震成像方法(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结合钻井数据,在西沙海域、马尼拉俯冲带北段、西北次海盆区的地震成像和解释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认识如下:1)资料处理方面,利用速度分析点加密在海山等陡倾角构造处获得了更为准确的速度;采用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使偏移成像结果更为准确,在西沙海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采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地层速度横向剧变造成的地震波散射问题,在马尼拉俯冲带北段和西北次海盆区域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2)在西沙隆起区,通过对该区裂后期岩浆活动与14个孤立碳酸盐台地淹没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岩浆活动之后的加速热沉降作用是导致礁体淹没的主要原因。西沙隆起西北部的孤立碳酸盐台地最早于晚中新世开始淹没,与南海扩张结束后的快速异常沉降作用有关。上新世早期,西沙隆起发生大规模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活动,岩浆活动最强烈的区域位于西沙隆起东部的西北次海盆和西沙东坳陷区,之后的热沉降作用导致了隆起西侧和东北侧的礁体于上新世晚期淹没。第四纪期间,西沙隆起同样发生规模较大的岩浆活动并持续至今,岩浆活动遍及西沙隆起北礁环礁以南的各个区域,以隆起南部最强烈,并造成了西沙隆起南部礁体的淹没。3)通过对马尼拉深度偏移剖面和速度模型的分析,对马尼拉俯冲带北段增生楔的精细构造进行了解释,将马尼拉增生楔划分为原始沉积段、褶皱变形段、逆冲推覆段和背逆冲断层段四个部分,分别代表着增生楔演化的不同阶段,其内部存在逐级递进的演变关系。根据增生楔内部结构及演化特征,结合深度速度模型,推断增生楔下部存在菲律宾海残留板块构成的“弧前基盘”,并指出“弧前基盘”是控制马尼拉增生楔形成演化的关键构造,与增生楔下部拆离滑脱面的突然降阶以及增生楔内部脱序逆冲断层的发育关系密切,并对马尼拉增生楔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弧前基盘与背后的吕宋岛弧融为一体,在菲律宾海板块的推动下不断挤压并仰冲在南海板块之上,其前端是刮擦南海洋壳表层物质的前锋,并挤压前部地层,是逆冲推覆段和褶皱变形段向海沟方向推进的应力来源。弧前基盘向逆冲推覆段底部的挤入还导致了脱序逆冲断层的发育,并不断将刮擦下来的沉积物质以及逆冲推覆段叠瓦状地层并入其上部的背逆冲推覆段,从而造成上陆坡背逆冲推覆段的不断抬升壮大,从而使得脱序逆冲断层成为划分上、下陆坡的重要的地貌分界。4)在南海西北次海盆区域,利用三条典型地震剖面的深度偏移处理成果对西北次海盆的洋陆过渡带及岩浆活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西北次海盆陆坡处识别出较多的裂陷期火山,并在陆架断陷盆地下部的上地壳中发现了速度异常增加的现象,推断为盆地张裂诱发的深部物质的上侵导致。西北次海盆的裂后期岩浆活动同样丰富,在陆架、陆坡和洋盆处均有分布,其中中新世岩浆活动主要局限于西北次海盆内部,上新世和第四纪的火山零星分布于各处,并常在早期中新世火成岩上继承性发育。通过与南海北部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对比分析,结合海南地幔柱研究的最新成果,认为西北次海盆地区的裂陷期和裂后期岩浆活动均来自地幔柱上涌而在南海北部陆缘之下的上地幔处形成的岩浆房,与雷琼地区和东沙隆起的的火成岩有相同来源,但属不同分支。西北次海盆陆坡处的岩浆活动与西沙海槽、西沙与中沙地区的裂陷期岩浆活动可能属于同一期岩浆活动,岩浆可能都来自西沙海槽北部的地幔柱分支,并受到早期裂谷和地壳减薄作用的诱发。

二、台湾西南部西恒春丘陵地质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西南部西恒春丘陵地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区域滑坡发生概率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单体地震滑坡研究现状
        1.1.2 区域地震滑坡研究现状
        1.1.3 存在的问题
    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3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架构
第2章 地震滑坡发生概率模型
    2.1 贝叶斯概率思想
    2.2 模型构建
        2.2.1 地震滑坡数据和滑坡影响因子数据
        2.2.2 采样方法
        2.2.3 机器学习模型
    2.3 概率结果解读
第3章 采样密度和样本比例对同震滑坡发生概率的影响
    3.1 研究区
    3.2 数据与方法
        3.2.1 滑坡影响因子
        3.2.2 模型构建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样本密度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3.3.2 样本比例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3.4 讨论与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发震断层对同震滑坡空间评价预测的作用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滑坡影响因子
        4.1.2 评价模型的构建
    4.2 结果与分析
        4.2.2 滑坡易发性评价
        4.2.3 模型精度评价
    4.3 分析与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不同分辨率数据对同震滑坡空间评价预测的作用
    5.1 研究区概况
    5.2 数据与方法
        5.2.1 影响因子
        5.2.2 滑坡数据
    5.3 结果和分析
        5.3.1 滑坡影响因子的选择
        5.3.2 不同分辨率下的滑坡真实概率研究
        5.3.3 不同分辨率逻辑回归模型的交叉验证
    5.4 讨论与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经历不同地震动条件下的区域滑坡发生概率
    6.1 研究区概况
    6.2 数据与方法
        6.2.1 台湾集集地震滑坡数据
        6.2.2 滑坡影响因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滑坡发生概率模型建立
        6.3.2 特定PGA下的台湾地区滑坡发生概率
    6.4 分析与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生物多样性
        1.1.1 生物多样性概况
        1.1.2 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2 昆虫多样性
        1.2.1 昆虫多样性概况
        1.2.2 研究昆虫(蟋蟀)多样性的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蟋蟀类区系研究进展
        1.3.1.1 国内研究进展
        1.3.1.2 国外研究进展
        1.3.2 生物多样性格局研究进展
        1.3.3 选题依据
        1.3.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5 研究任务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2.3 软件的运用
第三章 结果
    3.1 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组成
    3.2 总体分布格局及分布中心
    3.3 特有种多样性组成
    3.4 特有种分布格局及分布中心
    3.5 各亚科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格局
        3.5.1 蟋蟀科
        3.5.1.1 蛣蟋亚科
        3.5.1.2 纤蟋亚科
        3.5.1.3 蟋蟀亚科
        3.5.1.4 额蟋亚科
        3.5.1.5 兰蟋亚科
        3.5.1.6 树蟋亚科
        3.5.1.7 长蟋亚科
        3.5.1.8 距蟋亚科
        3.5.1.9 铁蟋亚科
        3.5.2 癞蟋科
        3.5.2.1 癞蟋亚科
        3.5.3 蛛蟋科
        3.5.3.1 扩胸蟋亚科
        3.5.3.2 亮蟋亚科
        3.5.4 蛉蟋科
        3.5.4.1 针蟋亚科
        3.5.4.2 蛉蟋亚科
        3.5.5 蝼蛄科
        3.5.5.1 蝼蛄亚科
        3.5.5.2 蚁蟋亚科
    3.6 特有种多样性格局(PAE)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的特点
    4.2 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分布特点
    4.3 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和特有分布区的讨论
    4.4 多样性格局及特有分布区的差异性规律
    4.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地理信息库
    附录2 用于PAE分析的55×216 矩阵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成果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获奖情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体验设计视角下的北部湾海岛民宿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体验设计研究现状
        2.民宿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1.研究路径
        2.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
        1.理论创新
        2.实践创新
二、相关领域的概念和理念
    (一)北部湾海岛文化
        1.北部湾海岛区位界定
        2.北部湾海岛文化概述
    (二)乡土民宿
        1.乡土文化
        2.民宿的概念
        3.乡土民宿的基本特征
    (三)体验设计
        1.体验设计提出的文化背景
        2.体验设计的概念
        3.体验设计的相关理论
        4.体验设计的方法
        5.体验设计与乡土民宿的联系
三、当代海岛民宿的体验性研究
    (一)当代海岛民宿发展历程
        1.海岛民宿发展溯源
        2.当代热门地区海岛民宿发展历程
    (二)世界范围内知名海岛民宿体验设计分析
        1.巴厘岛Suarga Padang Padang民宿体验设计分析
        2.希腊圣托里尼岛Istoria民宿体验设计分析
        3.海南鹿饮溪民宿体验设计分析
    (三)国内外知名海岛民宿体验设计唤起特征解析
        1.海岛自然环境唤起形式表达
        2.海岛乡土文化唤起形式表达
        3.海岛休闲内容唤起形式表达
四、北部湾海岛民宿设计的体验性研究
    (一)北部湾海岛民宿现状展示
        1.北部湾涠洲岛民宿历史变迁
        2.北部湾涠洲岛民宿发展特点
        3.北部湾涠洲岛民宿发展未来趋势
    (二)北部湾民宿的实例调研
        1.方岛民宿
        2.别岛海滩美宿
    (三)体验设计视角下的北部湾海岛民宿发展现状分析
        1.共情定位不准确
        2.对客户设计形式偏好认识的缺失
        3.唤起形式语言表达不清晰
五、涠洲岛民宿体验设计研究
    (一)北部湾涠洲岛乡土文化及自然特色
        1.自然特色
        2.历史发展
        3.渔猎文化
        4.民居特色
    (二)基于共情的涠洲岛民宿目标客户群定位
        1.民宿现有客户群调研
        2.目标客户群定位
    (三)基于分离的目标客户群形式语言偏好
    (四)基于唤起的体验设计目标
        1.体验海岛目标研究
        2.体验文化目标研究
        3.体验度假目标研究
    (五)体验设计原则
        1.体验的整体性原则
        2.体验的独特性原则
        3.体验的参与性原则
    (六)涠洲岛民宿体验设计的策略及方法
        1.整体表达策略
        2.独特性策略
        3.设计体验活动策略
六、体验设计视角下的涠洲岛民宿设计实践应用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区位
        2.项目概况
        3.基地分析
    (二)设计规划
        1.设计目标
        2.设计原则
        3.设计构思
        4.设计意向图
    (三)方案表达
        1.项目方案设计
        2.局部效果展示
七、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太平洋海底光缆中国段路由条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环境概况
    1.1 路由中国段介绍
    1.2 区域地质构造
    1.3 水文气象环境
2 路由区海底工程地质条件
    2.1 路由区海底地形
    2.2 路由区海底地貌
        (1)黏土/粉砂质平坦海底
        (2)砂质平滑海底
        (3)砂质斜坡带
        (4)沙波区
        (5)锚沟、麻坑区域
        (6)海丘、海山、陡坡、海谷、海槽不良地貌
        (7)海底障碍物
    2.3 路由区沉积物类型及浅地层特征
    2.4 路由区地震与活动断裂
3 路由条件评价
    (1)路由区存在的沙波
    (2)陡坡带
    (3)台风
    (4)船只抛锚
    (5)相关海洋开发活动
4 结论

(5)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湖文化研究 ——以南科考古遗址群材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台湾考古学研究简史
    1.2 大湖文化研究简史
    1.3 台南科学工业园区遗址群概述
        1.3.1 南科遗址群发现历程
        1.3.2 南科地区的地理环境
        1.3.3 南科园区内的大湖文化
第2章 南科园区大湖文化遗址出土墓葬及反映的相关问题
    2.1 右先方南贰遗址
        2.1.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2 土坑葬
        2.1.3 瓮棺葬
        2.1.4 小结
    2.2 道爷南遗址
        2.2.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2.2 土坑葬
        2.2.3 瓮棺葬
        2.2.4 小结
    2.3 三宝埤遗址
        2.3.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3.2 土坑葬
        2.3.3 瓮棺葬
        2.3.4 小结
    2.4 牛尿港遗址
        2.4.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4.2 土坑葬
        2.4.3 瓮棺葬
        2.4.4 小结
    2.5 湾港遗址
        2.5.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5.2 土坑葬
        2.5.3 瓮棺葬
        2.5.4 小结
    2.6 三抱竹遗址
        2.6.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6.2 土坑葬
        2.6.3 瓮棺葬
        2.6.4 小结
    2.7 五间厝南遗址
        2.7.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7.2 土坑葬
        2.7.3 瓮棺葬
        2.7.4 小结
    2.8 右先方南壹遗址
        2.8.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8.2 土坑葬
        2.8.3 瓮棺葬
        2.8.4 小结
    2.9 三舍遗址
        2.9.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9.2 土坑葬
        2.9.3 瓮棺葬
        2.9.4 小结
    2.10 五间厝北遗址
        2.10.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0.2 土坑葬
        2.10.3 瓮棺葬
        2.10.4 小结
    2.11 北三舍遗址
        2.11.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1.2 土坑葬
        2.11.3 瓮棺葬
        2.11.4 小结
    2.12 旗竿地遗址
        2.12.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2.2 土坑葬与瓮棺葬
        2.12.3 小结
    2.13 牛尿港北遗址
        2.13.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3.2 土坑葬与瓮棺葬
        2.13.3 小结
    2.14 石头埔遗址
        2.14.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4.2 土坑葬与瓮棺葬
        2.14.3 小结
第3章 南科园区大湖文化遗址间的关系与空间布局
    3.1 各遗址空间分布关系
        3.1.1 遗址的碳十四年代与遗址群年代关系
        3.1.2 遗址群组的年代关系
        3.1.3 小结
    3.2 各群组内遗址墓葬模式比较
        3.2.1 墓葬空间分布
        3.2.2 葬姿与头向
        3.2.3 陪葬品类型
        3.2.4 小结
    3.3 各遗址群间关系讨论
        3.3.1 空间分布类型
        3.3.2 墓葬葬姿与葬俗
        3.3.3 陪葬品类型
        3.3.4 小结
第4章 南科园区大湖文化中人与环境的关系
    4.1 大湖文化中水生资源的利用
        4.1.1 生产工具的使用
        4.1.2 水域动物的分类
    4.2 大湖文化中陆生资源的利用
        4.2.1 生产工具的使用
        4.2.2 陆域、空域动物骨骼的分类
        4.2.3 植物作物的分类
    4.3 小结
第5章 讨论与结语
    5.1 南科园区大湖文化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5.1.1 历时性研究
        5.1.2 共时性研究
        5.1.3 南科园区大湖文化与大陆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5.2 结语
        5.2.1 收获
        5.2.2 缺憾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国际慢城”概念与理论研究
        2.1.1 国际慢城村落界定
        2.1.2 国际慢城起源与发展
        2.1.3 国际慢城核心理念与内涵
        2.1.4 国际慢城案例分析
    2.2 村落景观概述
        2.2.1 村落的定义与分类
        2.2.2 村落景观的内涵
        2.2.3 村落景观的构成与特性
    2.3 景观情境的理论研究
        2.3.1 情境的定义
        2.3.2 与情境相关的理论研究
        2.3.3 景观情境的内涵与特征
        2.3.4 景观情境的感知与体验
第三章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的构成研究
    3.1 高淳国际慢城概况
        3.1.1 高淳国家慢城的诞生背景
        3.1.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的构成
    3.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自然情境
        3.2.1 地理环境
        3.2.2 物种资源
    3.3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社会情境
        3.3.1 历史沿革
        3.3.2 文化背景
        3.3.3 宗教信仰
    3.4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空间情境
        3.4.1 高淳国际慢城整体规划空间形态
        3.4.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空间形态
    3.5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人群结构与心理需求分析
        3.5.1 审美需求
        3.5.2 认知需求
        3.5.3 认同感与归属感需求
第四章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的体验研究
    4.1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体验问卷调研
        4.1.1 调研计划
        4.1.2 游客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4.1.3 游客网上评论整理
        4.1.4 居民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4.1.5 居民访谈结果分析
        4.1.6 问卷调研结果总结
    4.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体验满意度高的景观设计
        4.2.1 自然景观——拼贴慢文化情境营造
        4.2.2 生产景观——基底景观情境的营造
        4.2.3 建筑景观——文化内涵情境的塑造
        4.2.4 道路景观——与植物融合的情境营造
    4.3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体验满意度中的景观设计
        4.3.1 村落公共空间景观——“村魂”情境的逐渐淡化
        4.3.2 构筑物雕塑小品——符号情境较为单一
    4.4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体验满意度低的景观设计
        4.4.1 次要景观——空间序列情境断裂
        4.4.2 广场景观——陌生异化情境塑造增强
        4.4.3 非物质文化景观——体验情境缺失
    4.5 影响情境体验的因素
第五章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营造策略
    5.1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营造原则
        5.1.1 突出地域性与原真性
        5.1.2 提升完整性与交融性
        5.1.3 加强感官性、互动性与生态性
    5.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营造宏观规划
        5.2.1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思维与基础
        5.2.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营造主题
    5.3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自然景观情境营造策略
        5.3.1 保持村落景观特色
        5.3.2 重视激发人的“七感”
    5.4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文化景观情境营造策略
        5.4.1 物质文化景观情境营造
        5.4.2 非物质文化景观情境的营造
    5.5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空间情境营造策略
        5.5.1 构建“渗透”的空间界面
        5.5.2 构建“叙事”结构的空间
    5.6 关注主体“人”的景观情境塑造策略
        5.6.1 构建村民与景观的互动
        5.6.2 构建游客与景观的互动
        5.6.3 构建村民与游客的互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
参考文献
附录A:游客版调研问卷
附录B:当地居民版调研问卷

(7)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8)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区系学概述
        1.1.1 植物区系的相关概念
        1.1.2 植物区系研究的对象
        1.1.3 植物区系研究的内容
        1.1.4 植物区系的研究方法
        1.1.5 植物区系研究的意义
    1.2 世界植物区系概述
        1.2.1 世界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1.2.2 世界植物区系划分
    1.3 中国植物区系概述
        1.3.1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1.3.2 中国植物区系划分
        1.3.3 湖南、江西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3.4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3.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诸广山脉地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系和水文特征
    2.5 土壤特征
    2.6 植被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点及路线的确定
    3.2 野外调查与标本数据获取
    3.3 标本鉴定及数据分析
        3.3.1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败据库建立
        3.3.2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分析
        3.3.3 诸广山脉地区与周边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4.1.1 科的多样性分析
        4.1.2 属的多样性分析
        4.1.3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特有现象
    4.2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
        4.2.1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属的R/T值比较分析
        4.2.2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属相似性
        4.2.3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聚类分析
        4.2.4 小结
    4.3 植物区系新发现
        4.3.1 植物新种
        4.3.2 植物分布新记录
        4.3.3 珍稀濒危物种野生居群
5 结论与讨论
    5.1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及其区系区划归属问题
    5.2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问题
6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6.1 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
    6.2 阐述和探讨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及有关区系区划归属问题
    6.3 对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起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6.4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新发现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诸广山脉地区部分植物照片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Ⅲ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名录
致谢

(9)南海的形成与消亡:南海及其周缘新生代火成岩之地球化学限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海南地幔柱如何促进南海海底扩张?
        1.3.2 台湾利吉中中新世蛇绿岩:南海洋壳或弧前基底?
        1.3.3 台湾垦丁晚渐新世基性火成岩:南海洋壳?
        1.3.4 菲律宾民都洛渐新世蛇绿岩:南海洋壳或古南海俯冲弧前基底?
        1.3.5 南海形成的动力学机制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6 论文结构与布局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南海
    2.2 台湾岛
    2.3 菲律宾民都洛岛
    2.4 华南大陆边缘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格局
第3章 样品来源与实验分析方法
    3.1 样品来源
    3.2 锆石U-Pb定年及Hf-O同位素分析方法
    3.3 全岩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方法
        3.3.1 样品前处理与淋滤实验
        3.3.2 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Sr-Nd-Hf同位素分析
第4章 南海中新世洋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幔非均一性
    4.1 样品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4.1.1 东部次海盆中中新世MORB
        4.1.2 东部次海盆晚中新世海山玄武岩
    4.2 讨论
        4.2.1 中中新世MORB地幔源区富集作用
        4.2.2 晚中新世OIB型富集地幔稀释事件
        4.2.3 对中新世南海洋中脊与海南地幔柱相互作用的限制
    附表
第5章 台湾利吉中中新世蛇绿岩:南海初始俯冲与弧前扩张
    5.1 利吉残留弧前盆地及蛇绿岩野外地质概况
    5.2 基性-酸性岩样品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5.2.1 岩石学特征
        5.2.2 锆石U-Pb定年及Hf–O同位素
        5.2.3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
    5.3 讨论
        5.3.1 基性-酸性岩岩石学成因
        5.3.2 东台湾蛇绿岩形成年代及构造属性
        5.3.3 对南海俯冲及北吕宋海槽弧前扩张过程的制约
    附表
第6章 台湾垦丁混杂岩基性岩:南海晚渐新世洋壳碎块
    6.1 垦丁混杂岩及恒春增生楔地质概况
    6.2 基性岩样品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6.3 讨论
        6.3.1 垦丁混杂岩之基性火成岩来源
        6.3.2 对海南地幔柱与弧后扩张机制的约束
    附表
第7章 菲律宾民都洛渐新世蛇绿岩:古南海俯冲与弧前扩张
    7.1 民都洛蛇绿岩地质概况
    7.2 基性岩样品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7.2.1 岩石学特征
        7.2.2 锆石U-Pb定年及Hf-O同位素
        7.2.3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及Sr–Nd–Hf同位素
    7.3 讨论
        7.3.1 Amnay蛇绿岩形成年代
        7.3.2 Amnay蛇绿岩岩石学成因
        7.3.3 Amnay蛇绿岩构造属性
    附表
第8章 南海形成之动力学机制探讨
    8.1 南海扩张与海南地幔柱上涌
    8.2 印支地块挤出与南海打开及古南海俯冲的耦合
    8.3 华南陆缘张裂:西太平洋俯冲带后撤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
第9章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南海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第二章 成像及速度建模方法
    2.1 海上资料二维地震资料的常规处理
        2.1.1 海上资料常规处理流程
        2.1.2 海上环境噪音去除技术
        2.1.3 海上多次波去除技术
    2.2 速度建模
        2.2.1 时间域速度分析
        2.2.2 深度域速度分析
    2.3 偏移成像
        2.3.1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2.3.2 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
第三章 西沙礁区构造、岩浆活动与礁体淹没过程
    3.1 概述
    3.2 区域地质背景
    3.3 数据及方法
    3.4 西沙海区的淹没礁
    3.5 西沙海域的裂后岩浆活动
        3.5.1 中新世岩浆活动
        3.5.2 上新世岩浆活动
        3.5.3 第四纪岩浆活动
    3.6 西沙海域淹没环礁与裂后期岩浆活动的关系探讨
        3.6.1 西沙淹没礁与构造沉降
        3.6.2 岩浆活动与构造沉降
        3.6.3 裂后期岩浆活动及生物礁的淹没
    3.7 小结
第四章 马尼拉俯冲带增生楔精细成像及增生过程研究
    4.1 概述
    4.2 马尼拉俯冲带的地质背景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处理结果与解释
        4.4.1 剖面震相特征
        4.4.2 速度结构特征
    4.5 分析与讨论
        4.5.1 马尼拉俯冲带的形态特征
        4.5.2 滑脱面
        4.5.3 脱序逆冲断层
        4.5.4 马尼拉增生楔演化过程
    4.6 小结
第五章 西北次海盆构造特征研究
    5.1 概述
    5.2 区域地质背景
    5.3 数据处理
    5.4 成果分析与解释
        5.4.1 地震剖面特征
        5.4.2 速度结构特征
    5.5 分析与讨论
        5.5.1 洋陆过渡带
        5.5.2 岩浆活动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和认识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台湾西南部西恒春丘陵地质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区域滑坡发生概率评价技术研究[D]. 邵霄怡.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
  • [2]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研究[D]. 许菲. 河北大学, 2021(09)
  • [3]体验设计视角下的北部湾海岛民宿设计研究[D]. 林子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4]太平洋海底光缆中国段路由条件及评价[J]. 陈坤,贺惠忠,谭泽琼,陈巧弟,张志强,陈三江,王浩展. 海洋技术学报, 2019(05)
  • [5]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湖文化研究 ——以南科考古遗址群材料为中心[D]. 李志文. 吉林大学, 2019(10)
  • [6]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研究[D]. 杨威.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7]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8]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田径.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9]南海的形成与消亡:南海及其周缘新生代火成岩之地球化学限定[D]. 余梦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8(07)
  • [10]南海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及其应用研究[D]. 王红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01)

标签:;  ;  ;  ;  ;  

台湾西南部恒春山地质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