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1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

福建莆田1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

一、福建莆田1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证书(论文文献综述)

杜金龙[1](2014)在《发展枇杷产业 造福八方乡亲——记福建天妃红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志良》文中指出"小的时候穷,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一直有一个梦,就是把自家的枇杷树管好,有座小洋楼,前面是院子,后面是自己的枇杷园......"方志良对记者说道,而现在他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提升企业质量、如何促进莆田枇杷产业不断发展,让农民能够从他们的努力中获得利益,发家致富。方志良曾是军人,经历了6年的军旅生涯;他也曾是国家干部,十几年里兢兢业业。后来,

朱丹[2](2012)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形式—“农超对接”》文中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市场主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类合作社中发展最快、普及最广的合作组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能够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帮助农民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推动农产品加工升级和出口,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一道顺畅的产品销售桥梁,能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并推动农业生产走上了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道路,进而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意义,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其建设和发展,并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末,我国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8.43万家,实有入社农户3870多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农村地区的第四大市场主体,成为近几年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大突出亮点。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等各种不利影响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小农民和大市场间的桥梁”的作用有了新的推手——“农超对接”。2008年12月5日,商务部与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8]487号),正式启动了“农超对接”的相关试点。之后,中央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推进“农超对接”的开展,并对其相关试点上作做出了工作指导。在大力推行“农超对接”的背景下,也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内容结构安排上,本文首先梳理了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若干基本问题,阐述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过介绍国外典型的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状况总结其经验启示。其次,在概括介绍“农超对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推出“农超对接”现实上的必要性和经济学理论上的可行性,以及现阶段“农超对接”的发展状况。再次,分析了在“农超对接”新形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如获取政府政策的支持、获取配套财政资金的扶持、享受“农超对接”过程中的税费优惠、获取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并增加农产品的品牌效应等;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诸如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超市采购标准、市场化的交易谈判方式等。最后,文中分别从政府的保障推动措施、超市的协同促进措施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我完善措施三个方而对“农超对接”形式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改进的对策思路。本文主要采用归I纳总结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在内容的创新点上,第一,“农超对接”是2008年底才开始试点的一个新项目,本文是首次系统地探讨在“农超对接”新形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第二,“农超对接”涉及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超市三个主要的主体,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全面归纳分析了在这一新形式下其发展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第三,“农超对接”是增加农民收入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向规模、走向现代化、走向市场的一种重要发展方式,因此本文提出必须通过不断优化外部政策条件、促进自我完善等多方面来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较快发展。

张立辉[3](2010)在《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兰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模式是实现生态农业系统功能的技术手段,是用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的最佳组合方式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具体方式。因地制宜的创造或选择一种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对兰州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广泛查阅和参考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对兰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障碍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兰州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在对兰州市5类典型生态农业模式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兰州市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提出了兰州市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模式选择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国内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阐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兰州生态农业的发展总思路。2.阐述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甄别了生态农业的几个相关概念,列举了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明确了生态农业模式设计和评价的原则和方法。3.首先,从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三方面对兰州市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的现状作了系统阐述,通过深入分析经济状况、现代生产要素使用、农民收入、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和农业服务体系等,得出兰州已具备生态农业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其次,从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以及其他因素6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兰州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得出兰州市发展生态农业面临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状况不佳等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社会问题严重、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再次,通过逐一分析生态农业与地方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产业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兰州可以这四方面为突破口,拓展思路,创新发展生态农业。4.从兰州现有生态农业模式中选择“四位一体”、龙头企业带动型、集水型、观光旅游型和城郊型5个有代表性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效益分析评价,充分显示出生态农业模式合理运用使资源利用效率、能量转化效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5.选取自然、经济和生态因素三大类25项指标,运用叠置法对各因素分布规律进行层层叠加,分析不同分区各要素属性特征的基础上,应用Arc-GIS9.0软件将兰州市划分为东、西部旱山区、特色无公害生态农业区、高效农田生态农业区、近郊生态农业区和林地恢复型生态农业区五个生态功能区。因地制宜,对各区域进行生态农业模式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生态农业模式最佳组合策略,是促进兰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郭春丽[4](2010)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品牌经济的到来,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拥有知名品牌、强势品牌,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也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因此,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在迁移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命周期和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研会为例,基于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生命周期与品牌生命周期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借鉴企业品牌战略管理理论,详细分析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因素——品牌意识、组织制度、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并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理论模型——―新蜻蜓模型‖。第三,分别从博弈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角度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路径,并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具体模式,包括品牌生成内部支持体系、品牌生成外部识别体系以及品牌生成外部支持体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主体;政府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倡导者、支持者和指导者;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智力保障;而广告公司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军师。第四,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河北省清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发展现状的一手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回归模型,找出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有显着影响的品牌培育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建议: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合作意识、实行全员品牌培育战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文化建设、借助NGO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及金融创新等。

林梅桂[5](2008)在《福建品牌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品牌战略是在探索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各种战略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之一。它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推动我国高效、优质农业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许多品牌农产品纷纷进入我国参与市场竞争,国内农业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打造区域特色的农业强势品牌,积极发展品牌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福建省是农业小省,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大农业发展力度,积极打造农业品牌,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已经产生了一批具有区域优势、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农产品,形成了以畜禽、笋竹、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和烤烟为主的品牌农业。但与国外发达国家或者国内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与不足。为此,本文根据区域发展理论,结合当前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以福建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为切入点,对福建品牌农业发展策略展开了探讨。本文重点阐述了品牌农业的基本内容,全面归纳总结出新时期福建品牌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福建品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助SWOT分析法,对当前福建品牌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进行分析。在借鉴和分析国外品牌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明确提出了当前加快福建品牌农业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主要对策,强调福建品牌农业发展必须走协调化、自主化、规模化、现代化、多元化品牌之路。本文研究对促进福建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品牌农业的转变,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王玉昭[6](2008)在《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区域面积大、资源丰富的国有林区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生态保障,而且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国有林区作为独立发展的特殊区域,只有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增强国有林区的综合竞争能力。论文对我国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简称: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如下内容。对国有林区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范围和研究的目的意义,并从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竞争力提升措施、国有林区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设计了论文的研究方案。由于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涉及到生态、经济、社会三个紧密联系的方面,使研究工作涉及面很广,涉及的理论很多。论文剖析了竞争战略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增长极理论、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系统理论,提出了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和谐理论、国有林区可持续竞争能力理论,建立了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分析研究的理论框架。鉴于理论界对竞争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争议,这使得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涵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论文对此进行了辨识,强调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是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社会三要素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并剖析了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核心竞争优势和国际化竞争优势。结合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涵,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了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内部机制要素,深入探讨了国有林区网络竞争力、系统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构建了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模型。以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形成机理为基础构建了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实例,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运用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结论,并对实证结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系统论述的基础上,从生态子系统竞争力、经济子系统竞争力、社会子系统竞争力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提升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并从森林资源监督体制建设、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设、国有林区政府管理体制建设、加强国有林区投资体制建设、国有林区对外贸易交流、国有林区劳动力流动、国有林区企业管理体制建设、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制度保障。

马瑞华[7](2007)在《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按照传统的区位经济学理论,城市之间根本不存在竞争。尤其是按照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W)的中心地理论的解释,城市完全可以进行自给自足的生产,对外贸易仅限于本市不能生产的产品,城市之间会形成严格的分工体系,井然有序、无须竞争。然而,这显然和事实不符。事实上,城市之间不仅争夺资源、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其消费者。在生产要素流动性日益增强的全球化趋势下,城市竞争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而中国恰恰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最新公布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高到75%左右。但是,城市化增加的35个百分点并不会均匀地分布于各个城市,而是存在着差异。哪些城市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增强其竞争力?哪些城市将被其他城市排挤逐渐衰落?哪些城市会扩大规模?又有哪些城市会日渐缩小?这是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都必须面临的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面对现实中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城市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综观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理论,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城市竞争力的测评;二是分析城市竞争力的构成因素;三是寻找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策略。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明确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城市竞争究竟竞争的是什么?也即城市竞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作用对象是谁?第二,城市竞争力的实现途径是什么?本文认为,城市竞争力的实现关键取决于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生产要素流动性加快的情况下吸引相关的生产要素;二是如何把吸引到的生产要素有效地转变为被消费者所认可的产出。生产要素的逐利性是生产要素流动的直接驱动力,而追求利润最大化实际上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投资者的行为动机,随着实力雄厚的投资者的到来,相关的生产要素都会跟随而致。进一步考察,投资者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实现产品的销售,只有城市的产出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城市才可能实现其价值。所以,城市竞争的直接目的就是对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争夺。要提升城市竞争力就必须知道如何吸引投资者和高素质的人才,如何让消费者购买本市的产品。因此,本文认为:从经济意义上讲,城市竞争力就是一个城市持续不断地吸引外部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排他性能力。因此,本文认为,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应具备宏观视角,但是必须从微观切入,就是要研究外部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即如何让投资者选择到本市投资、让消费者选择本市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为此,必须找到一个载体,向外部传递城市的有关信息,以影响城市的目标顾客——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品牌经济的提出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人类的选择问题,也即解决城市竞争力的实现问题。在过剩经济、产品同质化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价格不再是消费者购买的唯一理由,同样成本也不再是投资者选址的唯一准则。此时,品牌成为投资者和消费者进行选择的可靠的识别要素。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品牌为何能够、以及如何提升城市控制外部资源和市场的排他性能力。具体地说,就是研究一个城市的产品品牌、产业品牌乃至城市品牌如何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选择行为。那么,城市品牌究竟是如何作用于城市竞争力的呢?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假设、需求的有限性假设和政府官员的公共性假设三个基本假设条件下,本文分别分析了城市品牌对消费者选择行为和投资者选择行为的影响。我们假定消费者是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寻求选择成本的最小化。经过分析,我们得出城市品牌作用于消费者的机制是:城市品牌集里的消费品类一定,则所能满足的消费需求一定,价格也随即确定,这二者结合便决定了同时具有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的消费需求。辅以精确的品牌策略,便可以保证消费者选择成本最低,成为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同样,我们假定投资者是在进入成本和预期收益一定的条件下,寻求选择成本的最小化。经过分析,得出城市品牌对投资者的作用机制在于,在投资者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确定一个投资者品类,并辅以精确的城市品牌策略使该品类信息准确无误传递给投资者,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者的选择成本,从而吸引该类型投资者。在阐明了城市竞争力的品牌机制之后,本文在对传统区位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核心模型,即城市品牌引力模型。在该模型中,本文把城市品牌的引力因子归结为五个,分为三类:第一类,作用于投资者的因子,有两个,市场因素和成本因素;第二类,作用于消费者的因子,即城市品牌集里的品类品牌:第三类,干扰项,即外部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城市的心理认同感以及政府行政效率,这两个因素虽然不构成核心因子,但是会对以上三个因子产生干扰,因而也构成城市品牌的引力因子。经过对城市品牌引力模型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得出城市品牌引力作用于城市竞争力的基本结论。首先,静态地看,在城市品牌策略S完全正确的条件下,城市品牌品类度综合指数越接近于1,城市品牌引力越大。若要增强城市品牌引力,城市必须不断提高品牌品类度,多个低品类度品牌的简单叠加丝毫无益于城市品牌综合品类指数的提高。其次,动态地看,城市品牌引力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城市品牌品类度综合指数B、城市品牌集的大小m和城市品牌策略集S。要使城市品牌引力达到长期最大化,即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在满足策略集S=1的必要前提下,根据城市的现实情况,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在城市现有竞争力较强且调集资源的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应采取分散风险策略,力争培育多个品类度较高的品牌:二是如果城市现有竞争力较弱,则很难保证所有的品牌都能够做到B→1,也就是很难保证所有品牌的品类度,此时应当集中优势资源实行单品牌策略,以期从某一点上取得突破。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城市要强、小城市要特的问题。作为应用经济学研究,本文在构建了解释性模型后,致力于解决性模型的研究。本文的解决性模型包括两大部分,即城市品牌定位的SIC模型和城市品牌经济策略模型。借用特劳特.里斯的定位理论,本文首先区分了传统的城市定位推力模式和本文所提倡的城市定位拉力模式,指出城市不能一厢情愿地把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愿望作为定位基点;而应当从预期目标顾客的偏好出发,寻找某个单一利益点以满足目标顾客的偏好,确定一个品类,形成城市品牌定位,然后围绕该定位制定各项品牌经济策略,以确保该定位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目标顾客并履行其承诺。然后,本文指出城市品牌定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包括城市空间定位(Space Positioning)、城市产业定位(Industry Positioning)和城市品类定位(Category Positioning)在内的一个定位集合。任何城市都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定位首先要确定城市是多大范围的核心,这是城市发展的基本约束条件;其次,城市要确定是该空间范围的什么样的核心,即城市产业定位,确定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和产品;最后,城市空间定位和城市产业定位只是给了城市品牌一个壳,要确定城市品牌的内核还必须进行城市品类定位,即在城市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确定城市的产品品类和投资品类。由于产品品类主要由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发产生,因此,政府有所作为的只能是确定投资品类。总结城市品牌定位SIC模型,我们可以得到集城市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品类定位为一体的三维立体定位图,该图把城市品牌定位划分为八种基本模式。其中,第(3)和第(4)种是不现实的:第(1)、第(5)和第(7)种是不可取的;比较可取的是第(2)种、第(6)种和第(8)种。在前文中,我们一直假设城市品牌策略完全正确,即S=1。解决性模型的第二部分,即城市品牌经济策略模型就致力于解决在城市品牌品类度综合指数B一定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城市品牌经济策略的精确度问题。本文总结的城市品牌经济策略共六项,按照实施的先后顺序分别是:产业策略、环境策略、制度策略、新闻策略、投资策略和路径策略,并分别分析了各个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吴文毅[8](2005)在《福建枇杷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枇杷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是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优质水果,栽培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枇杷生产国,年产量达38.79万吨,种植面积近1.14万公顷,各占世界总产量和总种植面积的60%以上。但枇杷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比例很小,属小水果类,在我国枇杷占水果总量还不足0.5%,也属小水果类。世界上枇杷种植区域面积有限,产量也有限,相比较,我国便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已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所以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水果受冲击的局面中,枇杷是不受影响的少数几个水果之一。这给我国枇杷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也成为这几年许多地区在调整农业结构时重点加以考虑的项目,福建作为曾经是中国枇杷第一产区、世界枇杷第一产区现为第二产区的省份,与四川、浙江、台湾、安徽等几个枇杷主产省份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因占据地理条件的优越,为其枇杷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潜力,福建枇杷产业化的发展,带来了产区种植户的巨大收益,无论是产品供国内市场,还是将开拓国际市场,都具有很高的效益。 本文通过调查资料及相关的数据整理后,在分析了世界枇杷产区和中国各枇杷主产区的栽培、生产、管理状况后,再详细分析福建枇杷产业化在种植品种、栽培技术、管理技术、研究力量、营销状况的情况,分列出福建枇杷产业化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作了分析。建立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福建枇杷产业化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政府行为、协会工作、科研机构、种植管理技术、营销网络建设、服务和保障体系、延伸产业、配套产业、闽台合作等方面的分析和对策。通过本文,试图对福建枇杷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作分析并提出对策,以图能为福建枇杷产业化稳健发展提供思路。

中国农网[9](2001)在《福建莆田1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证书》文中研究指明 1999年底,莆田市绿色食品产品为0个,居福建省倒数第一。但此后二年,全市绿色食品开发飞速发展,截至目前,莆田市已有15个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位居全省第四名,初

二、福建莆田1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证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莆田1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证书(论文提纲范文)

(1)发展枇杷产业 造福八方乡亲——记福建天妃红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志良(论文提纲范文)

发展枇杷深加工
枇杷产业大有可为
做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枇杷产业助农致富

(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形式—“农超对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相关动态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概述
    第一节 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
        一、早期合作经济思想的产生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合作经济思想
        三、合作经济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四、合作经济的内涵及外延
    第二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若干基本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及分类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一、中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二、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阶段及类型
        三、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第四节 国外发展农业合作社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的农民合作社
        二、日本的农协
        三、荷兰的农民合作社
第二章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出现的新形式——“农超对接”
    第一节 “农超对接”概述
        一、“农超对接”的涵义
        二、“农超对接”的发起过程
    第二节 推出“农超对接”的现实原因
        一、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
        二、流通渠道抬高农产品成本
        三、农民出售产品难度大,增产不增收
        四、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五、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大量形成
    第三节 “农超对接”可行性的理论解释
        一、交易成本过高导致传统农产品市场低效
        二、“农超对接”带来的多赢效应分析
    第四节 中国“农超对接”开展的现状
        一、“农超对接”的发展情况
        二、“农超对接”的有效模式: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
第三章 “农超对接”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农超对接”形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机遇
        一、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
        二、获得财政资金的扶持
        三、享受“农超对接”过程中的税费优惠
        四、获取稳定的经济利益
    第二节 “农超对接”形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挑战
        一、传统小农生产模式面对现代化零售企业
        一、传统生产技术面对超市采购标准
        三、落后的设施设备面对长距离配送
        四、传统买卖意识面对现代化经营理念
        五、信息不对称、谈判地位不平等面对市场化经济主体
第四章 “农超对接”形式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的保障推动措施
        一、加大并落实各项政策的扶持力度
        二、拓宽金融保障渠道
        三、增加农业实用科技投入
        四、积极搭建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平台
        五、培育农产品现代流通人才
        六、完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超市的协同促进措施
        一、增加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销售比重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三、提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协助指导
    第三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我完善措施
        一、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
        二、加强标准化生产体系
        三、优化组织管理体系
        四、提高规模生产能力
        五、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有品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点
2 生态农业的理论概述
    2.1 生态农业的内涵
        2.1.1 生态农业的兴起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与概况
        2.1.3 生态农业的内涵
        2.1.4 生态农业的特征
        2.1.5 几个相关概念的甄别
    2.2 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农业的生态学原理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农业区位及地域分异原理
    2.3 生态农业模式总论
        2.3.1 生态农业模式的涵义
        2.3.2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
        2.3.3 生态农业规划与综合评价
3 兰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机会分析
    3.1 兰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调查
        3.1.1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初具条件
        3.1.2 农业生产地域性特征突出,为多元化生态模式选择提供基础
        3.1.3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资金保障
        3.1.4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快速发展
        3.1.5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广泛应用,农技水平显着提高
        3.1.6 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程度提高
        3.1.7 兰州市农业旅游发展迅速,生态旅游大气候逐步形成
        3.1.8 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较平稳,发展外部环境良好
    3.2 兰州市生态农业发展障碍分析与问题诊断
        3.2.1 自然因素
        3.2.2 经济因素
        3.2.3 技术因素
        3.2.4 社会因素
        3.2.5 政策因素
        3.2.6 其他因素
    3.3 兰州市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机会分析
        3.3.1 兰州市生态农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分析
        3.3.2 兰州市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改善分析
        3.3.3 兰州市生态农业与资源利用分析
        3.3.4 兰州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机会分析
    3.4 小结
4 兰州市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4.1 "四位一体"型生态农业模式(皋兰)
        4.1.1 基本概况
        4.1.2 模式构成和生产流程
        4.1.3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
        4.1.4 效益分析
        4.1.5 综合评价与模式优化
    4.2 龙头企业带动型生态农业模式(红古)
        4.2.1 基本概况
        4.2.2 工艺流程
        4.2.3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分析
        4.2.4 效益分析
        4.2.5 综合评价和模式优化
    4.3 集水型生态农业模式(榆中北山)
        4.3.1 基本条件
        4.3.2 发展概况
        4.3.3 模式框图
        4.3.4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
        4.3.5 效益分析
    4.4 观光旅游型生态农业模式(皋兰什川)
        4.4.1 基本条件
        4.4.2 发展概况
        4.4.3 模式建设
        4.4.4 效益分析、模式评价与优化
    4.5 城郊型生态农业模式
    4.6 小结
5 兰州市生态农业功能分区与模式选择
    5.1 生态分区的原则和指标
        5.1.1 生态分区的原则
        5.1.2 生态功能分区的指标
    5.2 兰州市生态功能分区
        5.2.1 兰州市河流分布情况
        5.2.2 兰州市的土壤分布规律
        5.2.3 兰州市主要农作物分布规律
        5.2.4 兰州市生态功能分区结果
    5.3 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选择
        5.3.1 生态农业模式选择的原则
        5.3.2 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选择的方向
        5.3.3 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选择
    5.4 小结
6 结论和保障措施
    6.1 结论
    6.2 兰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4)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公司+农户经济模式的弊端分析
        1.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优势分析
        1.2.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框架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
        2.1.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界定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的内涵
        2.2.1 品牌
        2.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
    2.3 组织的基础理论述评
        2.3.1 交易费用理论
        2.3.2 产权安排理论
        2.3.3 制度变迁理论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相关理论
        2.4.1 生命周期理论
        2.4.2 博弈论
        2.4.3 战略品牌管理理论
        2.4.4 信号传递理论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品牌生命周期互动模型构建
    3.1 基于国外实践历程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命周期模型
        3.1.1 欧洲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现状
        3.1.2 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及现状
        3.1.3 日本农协发展历程及现状
        3.1.4 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共同特征与趋势
        3.1.5 农业合作社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3.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3.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品牌管理策略
    3.3 基于知识生成与传播的双生命周期模型
        3.3.1 野中郁次郎的SECI 模型
        3.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与SECI 模型符合分析
        3.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发展历程与SECI 模型符合分析
        3.3.4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品牌生命周期互动模型
    3.4 小结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理论模型
    4.1 基于品牌层级理论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系统模型
        4.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层级模型构建
        4.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结构模型设计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培育影响因素分析
        4.2.1 主观影响因素分析
        4.2.2 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4.3 基于品牌本体论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新蜻蜓‖模型
    4.4 小结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路径分析及模式选择
    5.1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的路径分析
        5.1.1 基于博弈论原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战略决策路径
        5.1.2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资产生成路径
    5.2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的选择
        5.2.1 品牌生成模式总结
        5.2.2 基于引导生成模式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生成模式
    5.3 小结
第六章 品牌培育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处于生命周期的引入或成长阶段
        6.1.1 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6.1.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确定
    6.2 品牌培育是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任务
        6.2.1 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处的内外环境分析
        6.2.2 品牌培育是应对内外部环境挑战的有力工具
    6.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6.3.1 指标构建原则
        6.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
        6.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评价指标
    6.4 实证研究
        6.4.1 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6.4.2 以清河县为例分析品牌培育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
    6.5 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阶段的具体管理策略
    6.6 小结
第七章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建议
    7.1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内部因素建议
        7.1.1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合作意识
        7.1.2 实施全员品牌建设
        7.1.3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文化建设
    7.2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的外部因素建议
        7.2.1 政策引导,政府支持
        7.2.2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7.2.3 农村金融创新
        7.2.4 借助NGO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福建品牌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品牌农业的基本内容
    2.1 品牌农业的涵义
        2.1.1 品牌农业的概念界定
        2.1.2 品牌农业的主要特征
    2.2 我国发展品牌农业的必要性
        2.2.1 品牌农业发展战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客观需求
        2.2.2 发展品牌农业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
        2.2.3 品牌农业建设是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
        2.2.4 发展品牌农业是优化我国农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2.2.5 发展品牌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渠道
        2.2.6 发展品牌农业是增强我国农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平台
第三章 福建品牌农业发展现状
    3.1 福建省品牌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3.1.1 品牌农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3.1.2 品牌农业经济与社会效益日渐显现
        3.1.3 品牌农业标准化水平得到提升
        3.1.4 品牌农业产业化组织实力增强
    3.2 福建省品牌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有品无牌”
        3.2.2 “有牌不精”
        3.2.3 “一品多牌”
第四章 福建省品牌农业发展的SWOT 分析
    4.1 福建品牌农业发展的潜在优势
        4.1.1 独特的区位优势
        4.1.2 鲜明的产业优势
        4.1.3 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
        4.1.4 日趋完善的政策环境
    4.2 福建省品牌农业发展存在的劣势
        4.2.1 品牌数量偏少,整体实力不强
        4.2.2 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
        4.2.3 小规模分散经营,发展后劲不足
        4.2.4 农业标准化滞后,科技投入低
    4.3 福建品牌农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4 福建品牌农业发展面临的威胁
第五章 国外品牌农业发展经验
    5.1 立足资源优势
    5.2 注重产品质量
    5.3 依靠科技创新
    5.4 加强政府扶持
    5.5 扩大宣传力度
    5.6 成立专业组织
第六章 福建品牌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6.1 当前推进福建品牌农业发展的思路
        6.1.1 基本原则
        6.1.2 总体要求
        6.1.3 总体目标
    6.2 当前加快福建品牌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2.1 加大政府工作力度,走协调化的品牌之路
        6.2.2 加速培育名牌产品,走自主化的品牌之路
        6.2.3 推进农业产业化,走规模化的品牌之路
        6.2.4 建全质量管理体系,走现代化的品牌之路
        6.2.5 整合品牌宣传,走多元化的品牌之路
第七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评述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及内容
2 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研究
    2.1 竞争战略理论
    2.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 空间集聚理论
        2.3.1 产业区及古典区位理论
        2.3.2 增长极理论
    2.4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系统理论
        2.4.1 生态系统理论
        2.4.2 经济·社会系统理论
        2.4.3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2.4.4 系统经济理论
    2.5 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和谐理论
        2.5.1 生态优先发展
        2.5.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2.5.3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
        2.5.4 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和谐
    2.6 国有林区可持续竞争能力理论
        2.6.1 国有林区的竞争优势
        2.6.2 国有林区可持续竞争优势
        2.6.3 国有林区可持续竞争能力
    2.7 本章小结
3 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及特性分析
    3.1 国有林区的发展状态
        3.1.1 国有林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1.2 国有林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特征
    3.2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3.2.1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3.2.2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内涵辨识
    3.3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特性分析
        3.3.1 综合性
        3.3.2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3.3.3 核心竞争优势和国际化竞争优势
    3.4 本章小结
4 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的构成及形成机理
    4.1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4.1.1 国有林区生态竞争力的机制要素
        4.1.2 国有林区经济竞争力的机制要素
        4.1.3 国有林区社会竞争力的机制要素
    4.2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4.2.1 国有林区网络竞争力和系统竞争力的提出
        4.2.2 国有林区网络竞争力的形成
        4.2.3 国有林区系统竞争力的形成
        4.2.4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形成
        4.2.5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形成的机理模型
        4.2.6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本质
    4.3 本章小结
5 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
    5.1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1.2 评价指标的筛选、具体解释与总体框架设计
    5.2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设计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2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及评价模型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实证研究
    6.1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6.1.1 生态因素分析
        6.1.2 经济因素分析
        6.1.3 社会因素分析
    6.2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评价
        6.2.1 指标权重及其取值
        6.2.2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的总体评价
    6.3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6.3.1 生态系统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6.3.2 经济系统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6.3.3 社会系统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战略对策
    7.1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7.1.1 提升的指导思想
        7.1.2 提升的基本原则
        7.1.3 提升的总体目标
    7.2 提升国有林区生态系统竞争力
    7.3 提升国有林区经济系统竞争力
        7.3.1 促进国有林区三次产业和谐发展
        7.3.2 培育发展国有林区产业集群
        7.3.3 提升国有林区微观主体竞争力
        7.3.4 推进国有林区市场化进程
    7.4 提升国有林区社会系统竞争力
        7.4.1 创造国有林区发展的宽松软环境
        7.4.2 提升国有林区的基础设施竞争力
        7.4.3 提升国有林区的区际协调能力
        7.4.4 推进国有林区城镇化进程
    7.5 促进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7.6 本章小结
8 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制度保障
    8.1 改革森林资源监督体制和制度
    8.2 改革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
    8.3 改革国有林区投资体制和制度
        8.3.1 调整引资战略
        8.3.2 提供引资优惠政策
        8.3.3 改善整体投资环境
    8.4 改革国有林区政府管理体制
    8.5 改革国有林区林权制度
    8.6 完善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8.6.1 制定《国有林区生态效益补偿办法》
        8.6.2 设立森林生态消费税
    8.7 完善国有林区对外贸易交流制度
        8.7.1 消除国有林区贸易封锁
        8.7.2 简化贸易流程
        8.7.3 协调国有林区内外贸易关系
    8.8 完善国有林区劳动力流动制度
        8.8.1 促进劳动力区际流动
        8.8.2 促进劳动力区内流动
    8.9 完善国有林区企业管理制度
        8.9.1 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
        8.9.2 创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8.9.3 创建信息服务平台
    8.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提升案例:伊春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
    附录2 国有林区综合竞争力评价判断矩阵的计算过程
    附录3 隶属度函数的计算过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7)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竞争
        二、城市竞争——一个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三、城市如何竞争
        1、为什么城市发展有速度之别
        2、为什么同质化产品能在不同区域之间销售
        3、为什么城市能够突破空间限制,谋求更大的发展
        四、城市品牌对城市竞争力理论的推进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创新点
        五、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城市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背景
        一、全球化趋势对城市的影响
        二、城市化进程及其迂回发展
    第二节 城市竞争力理论述评
        一、城市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 测评派
        (二) 结构派
        (三) 策略派
        二、对现有理论的简评
        (一) 现有理论没有回答的问题
        (二) 现有理论尚未解决的问题
        (三) 现有理论的缺陷
        三、品牌经济对城市竞争力理论的新发展
第三章 基本假设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基本假设
        1、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性假设
        2、需求的有限性假设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一、城市竞争力及其概念
        二、城市品牌及其相关概念
        三、城市品牌的建设主体
第四章 城市竞争力的品牌机制分析
    第一节 城市竞争力的品牌机制静态分析
        一、选择成本与城市品牌
        二、消费者选择行为与城市品牌
        三、投资者选择行为与城市品牌
    第二节 城市品牌与城市演进的动态分析
        一、传统城市发展与区位选择理论
        二、现代城市竞争与城市品牌
        (一) 现代城市竞争的简要背景
        (二) 现代城市竞争模拟分析
        三、城市竞争等级序列与城市竞合
        (一) 竞争会使城市处于不同的序列等级
        (二) 城市序列等级的动态性
        (三) 城市之间通过城市品牌错位定位可以达到共赢
    第三节 中国产品品牌的空间分布——品牌经济与城市竞争力关系实证分析
        一、品牌经济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总体分析
        二、中国产品品牌的空间分布
        三、结论
第五章 城市品牌引力模型
    第一节 现有理论对城市引力的分析
        一、区位理论对城市引力的分析
        二、新贸易理论对产业内贸易的解释
    第二节 城市品牌引力模型静态分析
        一、城市品牌引力与城市竞争力
        二、城市品牌引力模型
        三、城市品牌引力模型因子分析
        (一) 影响投资者选择行为的因素分析
        (二)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式
        (三) 干扰因素分析
    第三节 城市品牌引力模型动态分析
        一、城市品牌引力动态模型
        二、城市品牌引力的动态均衡
第六章 城市品牌定位SIC模型
    第一节 城市品牌定位概念辨析
        一、城市定位与城市品牌定位的概念辨析
        二、由外及内的城市品牌定位拉力模式
    第二节 城市品牌定位的SIC模型
        一、城市品牌定位的PCC分析
        (一) 城市的产品是什么
        (二) 谁是城市的目标顾客
        (三) 谁是城市的竞争对手
        二、城市品牌定位SIC模型
        (一) 城市空间定位
        1、城市空间定位的理论基础
        2、城市空间定位设计
        (二) 城市产业定位
        1、基于比较优势的城市产业定位
        2、城市产业定位与产业演进规律
        (三) 城市品类定位
        三、城市品牌定位SIC模型小结
        四、城市品牌定位设计模型
    第三节 品类演化与城市品牌重新定位
        一、品类演化的动力
        (一) 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
        (二) 技术创新
        (三) 理念创新
        二、城市品牌重新定位
        (一) 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二) 城市自身条件的变化
        (三) 目标顾客的偏好发生改变
第七章 城市品牌经济策略
    第一节 城市品牌经济策略模型
    第二节 城市品牌经济策略分析
        一、产业策略
        (一) 城市产业进入的五种模式
        (二) 政府的导向作用
        (三) 品牌梯队战略
        二、环境策略
        (一) 城市硬环境分析
        (二) 城市软环境分析
        (三) 城市环境建设的适度原则
        三、制度策略
        (一) 提高对外开放度
        (二) 对内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四、传播策略
        (一) 广告策略
        (二) 公关策略
        (三) 新闻策略
        (四) 会展策略
        五、投资策略
        (一) 投资前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二) 投资过程中的跟踪服务
        (三) 投资后的持续服务与感情联系
        六、路径策略
        (一) 品牌形态演变规律
        (二) 我国城市品牌建设的路径分析
        (三) 城市品牌三种路径模式比较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本文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福建枇杷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综述
    1.2 选题依据
第二章 枇杷概况
    2.1 枇杷生长的生态环境和分布
    2.2 世界主要枇杷生产国的情况
    2.3 中国枇杷生产
第三章 福建枇杷产业的现状
    3.1 福建枇杷产业概况
    3.2 福建发展枇杷产业的条件
    3.3 福建枇杷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3.4 福建枇杷产业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福建枇杷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政府行为的对策
    4.2 枇杷协会
    4.3 建立发达的营销网络
    4.4 推广“环保农业”和“可持续农业”,试办“设施农业”
    4.5 管理的优质化、标准化、规范化
    4.6 延伸产业和配套产业的建设
    4.7 充分利用闽台农业合作的平台,发展福建枇杷产业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福建莆田1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证书(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展枇杷产业 造福八方乡亲——记福建天妃红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志良[J]. 杜金龙. 食品安全导刊, 2014(16)
  • [2]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形式—“农超对接”[D]. 朱丹.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1)
  • [3]兰州市生态农业模式研究[D]. 张立辉.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5)
  • [4]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研究[D]. 郭春丽. 天津大学, 2010(07)
  • [5]福建品牌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林梅桂.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6]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研究[D]. 王玉昭.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1)
  • [7]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机制研究[D]. 马瑞华. 山东大学, 2007(03)
  • [8]福建枇杷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吴文毅.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9]福建莆田1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证书[J]. 中国农网.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1(12)

标签:;  ;  ;  ;  ;  

福建莆田1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