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二娇在沈阳召开华光产品座谈会

幸运二娇在沈阳召开华光产品座谈会

一、乐凯二胶在沈召开华光产品座谈会(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感光学会秘书处[1](2010)在《中国感光学会影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学术论坛在津举行》文中认为(2010年9月26-29日)2010年9月26-29日,中国感光学会卤化银专业委员会、天津世纪天感影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天津市联合举办了"影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学术论坛"。此次论坛有来自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沈阳感光化工研究院、乐凯集团第二胶

韩国立[2](2006)在《中国印刷感光材料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以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为例》文中提出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以下简称第二胶片厂)是中国印刷感光材料行业最大的国有企业,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是行业公认的龙头老大。然而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市场营销环节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本文首先对第二胶片厂内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利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印刷感光材料行业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了行业中各企业面临的主要机会和威胁,同时对第二胶片厂的竞争能力与竞争对手比较,找出了第二胶片厂主要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运用营销策略理论,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制定出了适合第二胶片厂的营销策略和实施方案。并为第二胶片厂的运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不仅为第二胶片厂提出了可操作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而且对整个印刷感光材料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为业内人士研究如何运作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这对于印刷感光材料行业其它企业如何搞好市场营销,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余鲲,听雨[3](2006)在《始于竞合时代——看PS版价格谁主沉浮》文中研究说明

魏喜信,时学军,张耀军[4](1994)在《中国乐凯公司二胶厂的国防景观》文中指出 中国乐凯胶片公司第二胶片厂,座落在具有爱国拥军光荣传统的军事要冲——河南省南阳。也许是这里环境的熏陶,这个国家大一型企业的双拥工作、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连年被省、地、市评为先进单位。盛夏时节,我们慕名来到这里。短短数日的采访,所见所闻都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二胶人的国防情怀是那样崇高,那样炽热……

匡导球[5](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余鲲[6](2006)在《诚信起步——2006年全国PS版生产厂座谈会纪实》文中指出

付郁[7](2016)在《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送教下企”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为企业服务的重要形式。做好“送教下企”的教学管理,有助于完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有助于推动企业和学校优质资源的有效共享,有助于加快企业继续教育改革的步伐。“送教下企”的“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对“送教下企”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师配置、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本文主要是基于高职院校,探讨高职院校怎样做好“教学管理”,以提高“送教下企”的质量。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来对高职院校“送教下企”的教学管理进行研究,从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课程设置管理、教学内容管理、教学安排管理、教师配置管理、教学评价管理等六个方面揭示了当前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的现状。文章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差距、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学院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安排管理难度大、教学反馈质量不高等几个方面。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原因:针对“送教下企”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送教下企”的课程改革力度不够、“送教下企”企业教师激励机制欠缺。针对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的建议,包括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需求设计专业与课程、根据企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建立企业需求的教师成长制度、构建企业需求的教学运行机制、健全企业需求的考核评价体系等,以促进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林畅茂,婧然[8](2007)在《耗材涨价风雨后》文中指出 涨价了!涨价了!2006年,几乎所有印刷耗材全都实施了涨价策略。PS 版最高涨达20%;纸张、油墨连连上涨超过30%;胶黏剂价格上涨了50%左右;塑料包装原材料竟然翻了一倍还多……2005年11月,还没有跨进2006年的门槛,太阳化学公司就率先宣布了其油墨、

边岌[9](1999)在《1998·上海——华东地区(上)》文中研究指明 一月: 6日:上海郊县及浦东新区印刷管理、印刷协会工作会议在奉贤县文化局举行。县印协常务副理事长、庄印实业总公司总经理陈红星介绍企业发展经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印管处副处长徐国帧布置1998年以贯彻《印刷业管理条例》为主题的几项工作。会议由县印协理事长钱惠理主持。

二、乐凯二胶在沈召开华光产品座谈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乐凯二胶在沈召开华光产品座谈会(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印刷感光材料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以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序言
    1 选题依据
    2 技术路线
1 第二胶片厂现状
    1.1 发展历程
    1.2 生产状况
        1.2.1 产品介绍
        1.2.2 主体设备水平
        1.2.3 主体设备开动情况
        1.2.4 生产能力
        1.2.5 产品研发情况
    1.3 成本及价格状况
        1.3.1 第二胶片厂的成本构成
        1.3.2 现行定价方法及价格状况
    1.4 企业营销活动
        1.4.1 企业的营销工作
        1.4.2 经营指标情况
        1.4.3 营销的指导思想
        1.4.4 营销组织结构
        1.4.5 销售队伍
2 我国印刷感光材料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
    2.1 印刷感光材料的应用领域及需求特点
        2.1.1 印刷感光材料的应用领域
        2.1.2 印刷感光材料的需求特点
    2.2 印刷感光材料消费情况
        2.2.1 印刷感光材料的表观消费量
        2.2.2 印刷感光材料的品种比例
    2.3 印刷感光材料的市场需求
        2.3.1 影响因素
        2.3.1.1 国际环境的影响
        2.3.1.2 国内环境的影响
    2.4 市场的预测
        2.4.1 印刷胶片的预测
        2.4.2 PS版的预测
        2.4.3 CTP版的预测
3 印刷感光材料行业状况和第二胶片厂竞争能力分析
    3.1 印刷感光材料行业总体情况
        3.1.1 国外印刷感光材料行业状况
        3.1.2 我国印刷感光材料行业状况
        3.1.3 主要供应商对印刷感光材料行业的影响
    3.2 竞争者状况
    3.3 潜在竞争者状况
    3.4 竞争对手与第二胶片厂的竞争能力分析
        3.4.1 第二胶片厂在行业中的地位
        3.4.2 第二胶片厂的优势
        3.4.3 第二胶片厂的劣势
    3.5 机会与威胁
        3.5.1 第二胶片厂面临的主要机会
        3.5.2 第二胶片厂面临的主要威胁
4 STP营销及企业营销策略设计
    4.1 市场细分
        4.1.1 按产品功能划分
    4.2 目标市场的选择
    4.3 营销策略设计
        4.3.1 品牌策略
        4.3.2 产品策略
        4.3.2.1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4.3.2.2 产品组合研究
        4.3.3 价格策略
        4.3.4 渠道策略
        4.3.5 促销策略
        4.3.6 顾客满意营销策略
        4.3.7 会议营销策略
        4.3.8 企业战略同盟策略
5 结论
    5.1 市场营销组织的建设
    5.2 市场营销策略的执行
    5.3 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参考文献

(5)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三) 概念界定
    (四) 文献综述
    (五) 研究方法与过程
二、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 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状况
    (二) 课程设置管理状况
    (三) 教学内容管理状况
    (四) 教学安排管理状况
    (五) 教师配置管理状况
    (六) 教学评价管理状况
三、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 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差距
    (二) 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三) 学院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四) 教学安排管理难度大
    (五) 教学反馈质量不高
四、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针对“送教下企”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二) “送教下企”的课程改革力度不够
    (三) 缺少对“送教下企”教师的激励机制
五、完善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的建议
    (一) 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 根据企业需求设计专业与课程
    (三) 根据企业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四) 建立企业需求的教师成长制度
    (五) 构建企业需求的教学运行机制
    (六) 健全企业需求的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乐凯二胶在沈召开华光产品座谈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感光学会影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学术论坛在津举行[J]. 中国感光学会秘书处. 影像技术, 2010(06)
  • [2]中国印刷感光材料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以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为例[D]. 韩国立. 贵州大学, 2006(12)
  • [3]始于竞合时代——看PS版价格谁主沉浮[J]. 余鲲,听雨.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2006(04)
  • [4]中国乐凯公司二胶厂的国防景观[J]. 魏喜信,时学军,张耀军. 国防, 1994(10)
  • [5]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6]诚信起步——2006年全国PS版生产厂座谈会纪实[J]. 余鲲.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2006(03)
  • [7]高职院校“送教下企”教学管理研究[D]. 付郁.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8]耗材涨价风雨后[J]. 林畅茂,婧然. 印刷技术, 2007(04)
  • [9]1998·上海——华东地区(上)[J]. 边岌. 印刷杂志, 1999(06)

标签:;  ;  ;  ;  ;  

幸运二娇在沈阳召开华光产品座谈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