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庙地区AVO气层类型及检测结果

苏里庙地区AVO气层类型及检测结果

一、苏里格庙地区AVO气层类型及检测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阮昱[1](2020)在《苏里格气田苏18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天然气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大,致密砂岩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勘探与开发受到了广泛关注。苏里格气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是一个大型的陆相砂岩岩性圈闭气藏。研究区位于苏里格气田西区,目标层段盒8段是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单砂体薄、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等地质难点,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因此开展致密砂岩储层的含气性预测研究可为优选含气富集区和少井高效开发提供有利依据。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次研究针对苏186区块上古生界盒8段储层地质特征和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地质问题及储层预测难点,制定了由主河道到储层、再由储层到含气储层逐步深入的储层含气性预测技术路线。充分利用地质、钻井、测试及三维地震等数据进行精细资料解释,强化模型正演、岩石物理及敏感参数分析等基础性研究,开展地震相分析、AVO分析、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及油气敏感属性分析等关键技术攻关,进行储层厚度及含气性综合预测研究,精细刻画砂体及含气砂体空间展布形态,分析气藏主控因素,对目标层段进行综合评价,最终优选盒8段Ⅰ类含气有利区24.28km2,占总面积的11.5%;Ⅰ+Ⅱ类含气有利区113.42km2,占总面积的52.7%,形成了一套针对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运用AVO、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及油气检测等技术可以较好预测苏里格气田“类泥岩”型致密砂岩气储层的含气性,为后期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相关依据。

张艳[2](2018)在《苏里格气田东区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及含气性预测》文中研究说明苏里格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受古岩溶地貌、沉积、溶蚀等影响,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征。钻井试气资料表明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为重要的产气层位,且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已有地质、测井及地震资料开展并完善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及含气性预测技术的研究,对进一步勘探与开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地区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多学科资料,采用定性分析到定量预测的分析思路,为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及研究提供一套可行性方案。首先在地层去压实校正的基础上,以测井资料为基础,采用联合残余厚度法和印模法的协同迭代优化法,恢复古地貌形态。其次,基于不同岩性和流体测井特征,采用SFLA-SVM方法开展岩性及流体识别的研究;根据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识别结果分析储层的岩石学、沉积岩相、储层物性特征等;采用地震正演模拟方法开展不同流体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并采用GA-BP方法开展多地震属性含气性预测,通过AVO正演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最后,根据研究成果确定储层评价指标并开展研究区储层的综合评价。通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马五段岩石类型主要为石灰岩、白云岩及过渡类型;储层整体表现低孔低渗特征,孔隙类型主要以溶孔、晶间孔、微裂隙为主,属细、微细喉道;古地貌恢复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好地保持了古地貌残余厚度与印模厚度的一致性,研究区发育古沟槽、古残丘及古坡地3种地貌单元;基于测井资料,采用混合蛙跳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完成岩性及流体特征研究,得到85%以上的识别精度;测井及岩石物理分析的正演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厚度、不同含气性储层表现出明显异常的地震响应特征,并以III类AVO响应特征为主;基于GA-BP方法开展多地震属性含气性预测方法研究,其结果与AVO叠前信息保持一致。综合多种研究成果,确定岩石类型、沉积岩相、物性及古地貌等储层评价指标,并综合含气性预测结果,划分了2类有利区。研究表明,论文研究思路在苏东地区储层特征及评价过程中取得明显的效果,为类似地区储层评价起到参考作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吴夏[3](2018)在《高磨区块灯四段岩石物理及井震特征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碳酸盐岩大油气田数量占全部大油气田的比例约为32%,油气可采储量可达到133×108油当量,约占世界范围内可采总储量的47%。随着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大型油气田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发现,碳酸盐岩储层的地位与日俱增,对于其的勘探方法也在不停发展着。高磨区块的岩性主要是碳酸盐岩,位于南方最大的含油气叠合盆地四川盆地中,研究区内储层中的油气主要富集在震旦系,目的层灯四段具有优质的生储盖组合,探明储量为400×108m3,表明研究区具有很强的勘探潜力。为了分析研究区目的层段的含气储层各项规律从而对储层的含气性进行预测,本文以灯影组四段的地质特征为基础,进行了从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两方面以及这两方面的相互对应关系的分析。首先通过岩石物理分析,利用横波预测与流体替代技术对测井资料中的横波速度与密度曲线进行吻合度较高预测和修复即进行岩石物理建模工作,并对其精确度进行检验。再通过岩石物理建模筛选出储层的岩石物理敏感参数与敏感参数对,找出对储层表现异常的敏感参数。然后进行井震对比分析,通过井震标定,用测井资料在地震资料上进行标定,从而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同时为正演模拟打下基础。之后通过AVO实际井的正演模拟,找到AVO响应特征的规律。为了验证找到的规律的正确性,我们还进行了AVO截距属性反演、AVO斜率属性反演与AVO泊松比属性反演。最后分析研究变参数的AVO正演模拟,包括变盖层参数与变储层参数的AVO正演模拟,前者是变盖层厚度的正演模拟,后者为变孔隙度、变含气饱和度、变储层厚度的正演模拟。本文研究所取得的结果跟认识如下:1、在岩石物理分析过程中,通过岩石物理建模筛选出储层的岩石物理敏感参数与敏感参数对,找出对储层表现异常的敏感参数。通过单井测井响应特征分析找到纵横波速度比与纵波阻抗对储层的分辨力相对较好,能够较好的区分出气层、差气层与非储层,具有一定的分异性,但是叠合程度依然略高。2、在岩石物理分析过程中,通过弹性参数敏感分析,对多个参数进行交会分析,在孔隙度交会分析图中发现通过纵波阻抗和纵横波速度比的双参数交会图可以将储层段中的气层、差气层与非储层很好的区分开来,但受硅质含量的影响较大,部分反应出储层性质的异常值显示出非储层特征,故此双参数交会能较好地区分储层与非储层,也能较好的区分出受硅质影响的非储层即硅质层。在含气性交会分析图中可以得出泊松比-密度双参数交会能在一定程度上好的区分地层的含气性,虽然分异性较之孔隙度交会分析图中的略差,但是可以分析出在含气性较高的部位所对应的是低密度、低泊松比的性质。3、在井震对比分析过程中,通过AVO实际井的正演模拟分析得出通过分析总结气层的分布位置距目的层顶部的距离关系可以将AVO响应类型进行分类,即即当气藏位于灯四段顶部时,AVO响应类型表现为Ⅰ类响应类型;当气藏位于距顶部约20m左右及以上,AVO响应类型表现为Ⅲ类AVO响应;当为水井时,AVO响应类型表现为Ⅳ类AVO响应。4、在井震对比分析过程中,通过AVO截距属性反演、AVO斜率属性反演与AVO泊松比属性反演对正演进行验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反演得出的异常情况与实际井的AVO正演模拟异常响应特征是可以一一对应的,从而验证了井震关系的一致性,同时也进一步的验证了正演模拟和岩石物理敏感参数分析结果的可信度。5、通过对典型井高石2井分别进行了变盖层参数的AVO正演模拟,即变盖层厚度的正演模拟。通过变盖层厚度的AVO正演模拟,得出了气层上方一套致密灰岩的厚度可以影响气层的异常响应特征,具体表现为灰岩盖层的厚度比较薄的时候,异常响应类型表现为第Ⅰ类,然而当盖层的厚度逐渐增大至20米甚至以上时,气层的异常响应特征从第Ⅰ类向第Ⅲ类进行转化。6、通过对典型井高石2井分别进行了变储层参数的AVO正演模拟,即变孔隙度、变含气饱和度、变储层厚度的正演模拟。通过变储层参数中的变孔隙度的AVO正演模拟得出在AVO响应始终在第Ⅲ类中变化,这与实际井的AVO响应类型相一致;通过变含气饱和度的AVO正演模拟得出AVO响应类型一直为第Ⅲ类,这与实际井的AVO响应类型相一致;通过变储层厚度的AVO正演模拟中,得出AVO响应由第IV类向第III类转化。

李新豫,曾庆才,包世海,陈胜,张连群,耿晶,黄家强[4](2017)在《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地震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蕴藏着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开发层系。但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须家河组储层厚度纵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较强,气水分布关系非常复杂,严重影响了须家河气藏的勘探开发效益。准确进行气水识别,提高含气富集区预测精度,对须家河气藏规模效益开发至关重要。本文以岩石物理分析和模型正演为基础,分析了含不同流体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气、水层的AVO近、远道剖面识别模式,形成以AVO主振幅主频率为核心的地震气层检测技术系列,在川中地区安岳-高石梯等多个区块进行气水检测及含气富集区预测,预测成果的可靠性得到了大批新钻井的证实。

李坤白[5](2017)在《苏里格地区致密气储层“甜点”控制因素及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以S井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里格气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其上古生界主力储层山1-盒8段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非均质性强,且“大而薄”的地毯状分布特征。该气田气水分布复杂,相邻地区产能差别较大,因此总结“甜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探索合适的“甜点”预测方法对于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上古生界致密气储层勘探中的难点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储层沉积学、天然气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地球物理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结合岩心、薄片、钻井、测井、试气资料以及叠前、叠后三维地震资料,全面从构造、沉积相、生储盖层、裂缝等角度分析了苏里格气田“甜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存在典型勘探问题的苏东南S井区为解剖对象,深入剖析各项地质因素对含气储层分布及产能高低的控制作用。明确“甜点”空间展布特征,开展含气储层地震预测方法及产能变化地震预测方法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及认识:(1)通过对苏里格气田及S井区的全面深入分析,明确了构造、储层、沉积相、烃源岩、盖层、裂缝等因素对低渗背景下高渗“甜点”区分布的控制作用。沉积微相控制砂岩储层结构、展布及成岩改造作用造成储层特征纵横向差异,是“甜点”分布的最重要控制因素。将叠前反演、分频衰减等方法与沉积微相展布相结合,以地质特征验证地震预测结果,准确识别“甜点”分布。(2)针对含气砂岩储层难以预测的问题,结合平均振幅属性、吸收属性及叠后测井约束反演,准确刻画河道砂体分布范围。以此为基础进行叠前纵横波速度比反演,先定性再定量,在河道中识别含气砂体,在高能水道中识别厚层高产含气砂体,准确真实地刻画含气砂岩储层空间展布趋势。(3)针对产能变化复杂的问题,以实测试气资料为基础,建立准确产能预测模型,创新形成了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多参数组合致密气储层产能预测方法。将含气砂体截距、梯度特征与产能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不同产量气层AVO异常类型特征差异。以泊松比对含气饱和度变化的敏感性为依据进行叠前含气饱和度反演,准确刻画高含气饱和度砂体厚度变化特征。将叠前纵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与叠后属性预测相结合,准确识别裂缝平面发育位置,探讨裂缝对产能影响。(4)在频率域内利用高频含气衰减原理进行含气性及产能检测,主频衰减强度越大,则产能条件越好,通常高产能区比低产能区提前15Hz左右达到能量调谐。将含气异常区与沉积微相范围进行对比,预测高产异常区多位于高能水道心滩部位,中、低产异常区多位于河道侧翼,少部分位于高能水道之中,通过地质控制因素检验地球物理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5)将沉积微相、砂体结构、烃源岩生气强度、物性条件、盖层厚度等地质控制因素与砂体厚度、含气砂岩厚度、主频衰减程度、裂缝发育密度等地震预测结果相结合,共同进行“甜点”区预测。

袁照威[6](2017)在《基于机器学习与多信息融合的致密砂岩储层井震解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征,井震数据开展储层预测难度较大,机器学习方法与多信息概率融合技术为致密砂岩储层预测和精细表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致密砂岩储层预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苏里格气田召30区块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岩石物理分析和地震正演模拟为指导,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法逐步实现从定性、半定量、再到定量的储层预测总体思路。首先,实现了致密砂岩储层的地震正演模拟和AVO正演模拟,提供一种定性分析过程。其次,采用频繁项集的地震数据挖掘方法,提取识别砂体和含气性的频繁组合模式,并与地震正演模拟相互印证,提供初步的储层目标;采用半监督模糊C均值方法分析不同参数和不同地震属性组合下的沉积和气层展布特征;基于地震波形和叠前地震属性,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得到砂体和气层厚度分布规律,提供了有效的定量解释手段。最后,综合机器学习方法得到的多种储层预测信息,建立多信息概率融合法约束下的三维地质模型,得到高精度的储层预测信息。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致密砂岩储层的地震正演模拟,结果显示不同厚度、不同含气性储层在地震数据上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AVO类型以III类为主,与叠前地震资料分析结果相符。基于叠前-叠后地震属性,利用频繁项集FP-Growth方法挖掘叠前属性和叠后属性的频繁组合模式,分析结果与AVO正演模拟结果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基于叠前-叠后不同地震属性组合方案和水平井测井资料,采用半监督模糊C均值方法完成了沉积和气层厚度展布特征的研究,分析结果与钻井数据一致并且优于传统的模糊C均值方法。在归纳的四类地震波反射模式基础上,开展了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对地震波形和叠前属性的分析,完成了砂体和气层厚度的解释,分析结果与先验地质认识一致。综合多种方法得到的储层信息,建立多信息概率场融合法约束下的三维地质模型,通过交叉验证方法预测砂体厚度误差为3.74m,气层厚度误差为1.34 m。研究表明,机器学习方法在召30区块井震储层预测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基于多信息概率融合得到的三维地质模型,为钻探部署提供理论依据。

李新豫,欧阳永林,包世海,曾庆才,陈胜,黄家强,张连群,李璇[7](2016)在《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地震检测》文中指出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蕴藏着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开发层系。但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须家河组储层厚度纵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较强,气水分布关系非常复杂,严重影响了须家河气藏的勘探开发效益。准确进行气水识别,提高含气富集区预测精度,对须家河气藏规模效益开发至关重要。以岩石物理分析和模型正演为基础,分析了含不同流体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气、水层的AVO近、远道剖面识别模式,形成以AVO主振幅主频率为核心的地震气层检测技术系列,在川中地区安岳—高石梯等多个区块进行气水检测及含气富集区预测,预测成果的可靠性得到了大批新钻井的证实。

夏密丽[8](2013)在《苏里格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地震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为一大型的低渗透气田。气田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境内,区域构造上属于伊陕斜坡西北部,构造形态为宽缓的西倾单斜,除发育少数鼻状构造外,大都十分平缓。苏里格庙气田东到桃利庙,西达定探1井,北起伊9井,南至安边,东西宽100km,南北长196km,总面积约4×104km2。目前已发现上古生界盒4、盒6、盒7、盒8、山1、山2、太原、本溪和下古生界马五1+2、马五4等多套含气层段,其中盒8和山1是气田的主力气层,盒8~山1段为辫状河沉积—三角洲沉积。苏里格地区地质储量可观,但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储层砂体规模小,有效储层横向连续性差,气层连通性差,气井单井控制储量小,产能低,产量和压力下降快,压力恢复慢,难以稳产。苏平1井的实钻结果表明盒8段单个气层在横向甩开几百米甚至几十米的情况下,储层物性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砂体变薄,甚至尖灭。利用常规地震勘探技术无法满足低渗透储层预测的需求,近几年以AVO分析、叠前同时反演技术、弹性阻抗技术和弹性参数为代表的叠前地震描述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综合配套利用地震预测技术,从地震资料中获取更多的包含流体和岩性等多种地质信息,是低渗透气藏勘探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苏里格气田的预测难点和地质特点,明确了以地质背景和测井资料为指导,多学科、多方法相结合的有效储层预测流程。即以地震岩石物理研究为基础,研究储层的弹性参数特征,优选敏感因子,建立弹性参数与储层特征、含油气性等关系。以AVO模型正演为辅,建立岩性、储层、气层响应模式,指导地震资料叠前属性分析和反演等。在此基础上以AVO分析、地震反演、油气检测和地震属性分析为主要手段,开展储层预测和含气预测,为油藏预探、评价井位优选提供技术依据。

万欢,朱江梅,梁立锋,但志伟,任科英,刘秀娟[9](2013)在《利用AVO正反演技术识别深水凹陷气层》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深水凹陷莺二段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烃检困难等难点,利用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地气勘探阶段的钻孔资料及测井资料,应用zoeppritz方程进行射线数字模拟,研究该区典型气层及水层段的反射特征和AVO特征,对深水区坡折带低信噪比资料进行了保幅去噪及道集拉平处理,对常规的碳氢指示因子进行了改进。经结果表明:改进的碳氢指示因子对第三类及第四类AVO异常检测卓有成效,第四类AVO异常对于深水勘探有重要意义。

王泽明[10](2010)在《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识别研究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文中认为论文以苏里格致密气藏为研究对象,针对古生界具有低孔、低渗、埋藏深、厚度薄的河流相沉积砂体储层;储层厚度薄,岩性空间变化大,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地层圈闭类为主的气藏隐蔽性强;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复杂,而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等难点。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岩石物理学、储层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综合运用钻井、岩心、分析化验、测试、测井、地震资料等,开展层序地层、沉积微相、成岩作用与有效储层发育等研究,应用多种地震新技术新方法,以地质(钻井)标定测井,测井约束地震,地质、地震、测井相结合为纽带,开展远近道及叠后叠前地震资料对比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各类属性信息(包括地震反射结构、波形特征、反演信息)进行多属性分析,研究不同地震属性特征与储层及含气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其多元映射关系;进而分析有效储层的展布规律,预测相对高产富集区,优选钻探目标。形成一套苏里格致密气藏有效识别方法。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总结性认识:1.研究区山西组-石盒子组可分出四个长期旋回、十个中期旋回(相当于Ⅳ、Ⅴ级旋回、准层序);2.区块主力气层为盒8段和山1段,山2段也有一定的气层分布,其中盒8下段沉积体系为沼泽背景下的辫状河沉积,发育辫状河道、心滩、泛滥平原和河间湖泊四种沉积微相;山1、山2段主要为曲流河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及其水动力条件是控制有效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沉积微相中的心滩、主河道及边滩等微相是有效砂体发育区。3.苏20区块盒8、山1段具有典型的煤系地层成岩作用特征。主要表现为压实作用强,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低,石英加大和高岭石普遍发育,孔隙类型以颗粒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孔隙,其次为残余原生粒间孔及高岭石晶间微孔。喉道以弯曲片状和管束状喉道为主,片状喉道有一定量的出现。孔喉连通性差,基本以小孔-微细喉型为主;4.研究区盒8段储层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征。孔隙度分布范围在1.4%-13.8%之间,平均为7.69%,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073-1.1088×10-3μm2,平均为0.33×10-3μm2。盒8下比盒8上具有更为有利的沉积条件和成岩条件,盒8下物性明显比盒8上物性好;5.研究区砂岩储层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成岩作用序列为:压实作用→早期粘土膜(绿泥石膜和蒙脱石膜)形成→石英次生加大→方解石沉淀→高岭石形成→方解石溶蚀→伊/蒙混层或绿/蒙混层→孔隙充填伊利石及绿泥石→第二期硅质胶结→天然气充注→凝灰质等易溶组份晚期溶蚀→方解石交代碎屑颗粒;6.研究区砂岩原始孔隙度为37%,经机械压实和化学压溶作用后孔隙度损失了26.24%,再经绿泥石、方解石、硅质等胶结物充填后孔隙度损失了7.76%,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增加了4.69%,现今保存的孔隙度平均值为7.69%;7.研究区主要成岩相类型:溶蚀成岩相、硅质胶结成岩相、蚀变致密成岩相、强压实致密成岩相。溶蚀成岩相主要分布在粗粒、且成因单元较厚的主河道砂岩;硅质胶结成岩相主要分布小型水道中;蚀变致密成岩相分布比较局限,对储层的影响不大,往往在大段砂岩中呈断续的物性夹层状分布。强压实致密成岩相多发育在河道或心滩顶部的细粒沉积以及漫滩中薄层砂体和泥岩层之中;8.以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参数为主,同时结合储层砂体分布的沉积和成岩相带。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四类,其中Ⅰ类、Ⅱ类为有效储层。苏20区块高效储层在岩石学上受粒度和矿物成分的控制,粒度和矿物成分又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最终是粒度起决定作用,仅砂岩中的粗砂岩才可形成有效储层;粒度、砂岩成因单元的大小和沉积序列特征控制了有效储层的分布,在普遍的低渗砂岩背景上寻找高效储层必须从沉积微相的界定入手。有效层分布与河道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9.为获取用于储层预测的高质量地震资料,要做好频率、信噪比、能量、静校正等方面的分析工作,处理流程中注意消除激发、接收和近地表的变化引起的振幅、能量、时差和频率的差异的处理。通过基于模型的噪声压制、地表一致性振幅和频率校正技术、静校正技术、保幅偏移技术、相位分解反褶积技术构成保幅处理的完整流程,可获取有效储层的地震预测的基础数据资料。10.盒8段、山1段在常规地震剖面上可划分四类地震微相,即强振幅、连续性好、中高频率(A类);中振幅、中-低频率,连续性差-中(B类);弱-中振幅、低频率,连续性差(C类);空白-弱振幅,低频率,连续性差(D类)。结合沉积相分析,波形特征平面展布上盒8段和山1段表现为:A类型漫滩沉积;D类型泛滥平原沉积;B、C两类分别代表心滩(或边滩)和河道沉积,平面上分布广,是有利砂体的分布区;11.近远道上地震叠加剖面上波形的对比分析,认为可划分4种波形变化类型。A类:远道地震剖面相对近道地震剖面,振幅明显增强,即“亮点型”;B类:振幅明显减弱,即“暗点型”;C类:同相轴发生明显的扭曲或连续性变差,为同相轴变化型;D类:基本无变化或变化不大,为无变化型。平面上盒8段和山1段波形变化图上A、B两种类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含气性的分布范围;12.地震属性分析显示,时间厚度、能量半衰、弧长、均方根振幅等属性能大体反映砂体的展布或有利富集区。13.AVO属性可以帮助有效储层的定量预测和储层参数估算。岩石物理参数入和μ值分布显示,工区北部值高于南部,高值背景的低值区位物性相对较好的储层分布区。综合多种地震信息认为:中振幅、中高振幅与主频比、中高弧长与主频比、低频、中高(P、G、泊松比、流体因子)、中低入和μ、低入/μ,远近到振幅差异大为有利油气聚集区。14.通过对苏20区块地震砂体预测、储层沉积相分析、储层有效厚度分布、及储层分类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优选苏20区块北部,及西南部作为下一步开发目标。

二、苏里格庙地区AVO气层类型及检测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里格庙地区AVO气层类型及检测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苏里格气田苏18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1.2.2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地质问题及难点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及沉积演化
    2.2 研究区概况
        2.2.1 研究区地层特征
        2.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第三章 精细构造解释
    3.1 地震资料分析
    3.2 地震地质层位综合标定
        3.2.1 测井曲线归一化及合成记录制作
        3.2.2 主要地质界面地震反射层特征
    3.3 层位及断裂解释
    3.4 变速构造成图
    3.5 主要目标层构造特征
第四章 储层含气性敏感参数分析
    4.1 储层地质特征
    4.2 岩石物理分析及敏感参数优选
        4.2.1 岩石物理分析
        4.2.2 敏感参数优选
    4.3 横波拟合和流体替换
        4.3.1 横波拟合
        4.3.2 流体替换
第五章 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综合预测
    5.1 地震相分析
        5.1.1 基本原理
        5.1.2 效果分析
    5.2 AVO分析技术
        5.2.1 AVO基本原理
        5.2.2 AVO正演
        5.2.3 效果分析
    5.3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
        5.3.1 基本原理
        5.3.2 反演过程控制
        5.3.3 反演效果分析
    5.4 地质统计学反演
        5.4.1 基本原理
        5.4.2 反演过程控制
        5.4.3 反演效果分析
    5.5 高亮体及流体活动性油气检测技术
        5.5.1 基本原理
        5.5.2 效果分析
    5.6 盒8段砂岩及含气砂岩展布特征
        5.6.1 盒8 段砂岩展布特征
        5.6.2 盒8 段含气砂岩展布特征
第六章 气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区优选
    6.1 气藏主要控制因素
        6.1.1 主河道有效砂体发育是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6.1.2 小幅度构造高部位有利于天然气聚集成藏
    6.2 有利区优选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2)苏里格气田东区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及含气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古地貌研究现状
        1.2.2 岩性及流体识别现状
        1.2.3 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1.4.1 主要成果
        1.4.2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构造背景
        2.1.2 研究区概况
    2.2 地震资料反射特征
        2.2.1 地震资料分析
        2.2.2 层位标定及解释
    2.3 地层特征
        2.3.1 地层划分标志层
        2.3.2 地层展布特征
    2.4 构造特征
3 古地貌特征
    3.1 苏东地区古地貌发育背景
        3.1.1 古地貌背景分析
        3.1.2 苏东地区古地质特征
    3.2 潜山面地震解释
    3.3 古地貌恢复方法原理
        3.3.1 残余厚度法
        3.3.2 印模法
    3.4 地层去压实校正
        3.4.1 地层去压实校正的基本原理
        3.4.2 地层孔隙度参数模型
        3.4.3 地层去压实校正常用方法
        3.4.4 苏东地区地层压实特征
        3.4.5 残余厚度-印模古地貌恢复
        3.4.6 研究区古地貌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测井岩性及流体识别
    4.1 岩性及流体识别方法原理
        4.1.1 支持向量机方法
        4.1.2 混合蛙跳算法
    4.2 岩性识别
        4.2.1 不同岩性测井参数分析
        4.2.2 岩性识别结果
    4.3 流体识别
        4.3.1 不同流体测井参数特征
        4.3.2 气水层识别模型建立
    4.4 本章小结
5 储层特征分析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 沉积岩相特征
    5.3 储集空间特征
        5.3.1 孔隙类型
        5.3.2 孔隙结构
    5.4 储层物性特征
        5.4.1 岩心物性
        5.4.2 物性平面特征
        5.4.3 平面非均质性特征
    5.5 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5.5.1 岩石物理分析
        5.5.2 地震正演模拟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预测
    6.1 钻井气层分布特征
        6.1.1 气藏剖面分布特征
        6.1.2 气层平面分布特征
    6.2 AVO正演模拟分析
        6.2.1 AVO理论基础
        6.2.2 基于测井数据的正演分析
        6.2.3 典型井的AVO特征
    6.3 多地震属性含气性预测
        6.3.1 地震属性分析
        6.3.2 预测方法原理
        6.3.3 预测结果展布特征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研究
    7.1 储层评价指标
    7.2 有利区研究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高磨区块灯四段岩石物理及井震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2章 储层地质特征分析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储层特征
第3章 岩石物理分析
    3.1 岩石物理分析理论基础
    3.2 岩石物理建模
    3.3 敏感参数优选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井震对比研究
    4.1 井震标定
    4.2 实际井的AVO正演模拟
    4.3 井震对比分析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震模型分析
    5.1 变盖层参数的AVO正演模拟..变盖层厚度的AVO正演模拟
    5.2 变储层参数的AVO正演模拟
    5.3 地震响应规律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苏里格地区致密气储层“甜点”控制因素及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以S井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致密气研究现状
        1.2.2“甜点”研究现状
        1.2.3 地震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4 目前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研究成果、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成果
        1.4.2 主要工作量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3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概况
    2.4 上古生界地层特征
第三章 苏里格地区气藏特征及区域“甜点”控制因素
    3.1 构造特征
    3.2 沉积相特征
        3.2.1 区域沉积背景
        3.2.2 沉积微相划分
        3.2.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3.2.4 沉积相对“甜点”控制作用分析
    3.3 储层特征
        3.3.1 岩石学特征
        3.3.2 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
        3.3.3 物性特征
        3.3.4 成岩作用特征
        3.3.5 含气砂体特征
    3.4 烃源岩、盖层特征
        3.4.1 烃源岩对“甜点”控制作用
        3.4.2 盖层对“甜点”控制作用
    3.5 气水分布特征
    3.6 区域“甜点”控制因素综合分析
第四章 S井区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
    4.1 工区概况
    4.2 测井资料分析与预处理
        4.2.1 测井资料概况
        4.2.2 测井曲线标准化
        4.2.3 致密含气砂岩测井特征
        4.2.4 致密砂岩储层参数计算模型
    4.3 精细层位标定
        4.3.1 单井合成记录标定
        4.3.2 联井剖面多井标定
    4.4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4.4.1 采集参数分析
        4.4.2 静校正分析
        4.4.3 资料信噪比分析
第五章 S井区“甜点”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5.1 研究区“甜点”特征
        5.1.1 含气储层特征
        5.1.2 产能预测模型
        5.1.3 研究区产能特征
    5.2 含气储层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5.2.1 构造因素
        5.2.2 沉积相因素
    5.3 产能控制因素分析
        5.3.1 烃源岩生气强度
        5.3.2 有效砂体叠置模式
        5.3.3 储层物性
        5.3.4 盖层厚度
        5.3.5 裂缝发育密度
    5.4 小结
第六章 含气储层展布地震预测方法
    6.1 地震属性分析
    6.2 叠后测井约束反演
        6.2.1 关键步骤
        6.2.2 效果分析
    6.3 岩石物理分析及敏感参数优选
        6.3.1 弹性参数选取
        6.3.2 敏感弹性参数分析
        6.3.3 横波速度推算
    6.4 部分叠加数据的弹性参数反演
        6.4.1 数据分析
        6.4.2 关键步骤
        6.4.3 反演效果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产能变化地震预测方法
    7.1 AVO正演预测
        7.1.1 AVO基本原理及异常类型
        7.1.2 AVO正演模型
        7.1.3 AVO实际资料分析
    7.2 分频衰减预测
        7.2.1 频谱分解基本原理
        7.2.2 效果分析
        7.2.3 分频能量衰减含气应用实例
    7.3 叠前含气饱和度反演预测
    7.4 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
        7.4.1 预测原理
        7.4.2 叠前分方位角数据分析
        7.4.3 岩石物理正演模型分析
        7.4.4 裂缝特征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甜点”区预测及井位部署建议
    8.1 甜点区划分标准
    8.2 甜点区位置
    8.3 井位部署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成果
致谢

(6)基于机器学习与多信息融合的致密砂岩储层井震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储层预测研究现状
        1.2.2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认识及创新点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储层地质特征
        2.1.1 沉积特征
        2.1.2 储层特征
    2.2 地震反射及构造特征分析
        2.2.1 地震数据品质分析
        2.2.2 层位标定及解释
        2.2.3 构造特征
3 地震正演模拟与响应特征分析
    3.1 岩石物理分析
        3.1.1 横波重构
        3.1.2 岩性特征
        3.1.3 岩石物理特征
    3.2 地震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3.2.1 地震正演模拟方法
        3.2.2 地震正演模型及结果分析
    3.3 AVO正演分析
        3.3.1 AVO理论基础
        3.3.2 AVO近似公式
        3.3.3 AVO响应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机器学习的井震储层预测方法
    4.1 地震属性理论基础
        4.1.1 地震属性分类
        4.1.2 地震属性的提取
    4.2 基于频繁项集的地震数据挖掘
        4.2.1 基本理论
        4.2.2 地震数据挖掘
    4.3 基于半监督模糊C均值方法的储层预测方法
        4.3.1 基本理论
        4.3.2 半监督参数分析
        4.3.3 基于半监督FCM的沉积特征分析
        4.3.4 基于半监督FCM的气层展布特征分析
    4.4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储层预测方法
        4.4.1 基本理论
        4.4.2 数值模拟分析
        4.4.3 基于波形数据的SOM分析
        4.4.4 基于叠前属性的SOM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多信息概率融合的三维地质建模
    5.1 多信息概率融合法原理
    5.2 井震联合地质建模
    5.3 储层预测结果分析
        5.3.1 砂体和气层展布特征
        5.3.2 预测结果论证及富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地震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构造背景与岩性特征
2 须家河组气藏地震检测
    2.1 气层敏感参数优选及AVO模型正演
    2.2 叠前道集分析
    2.3 近、远道剖面反射特征对比
    2.4 AVO主振幅主频率气层检测
3 须家河组气层地震检测及有利区分布预测
4 预测效果
5 结论

(8)苏里格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地震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发展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课题背景及主要工作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及沉积演化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2.2.4 精细层位标定
第三章 岩石物理特征分析
    3.1 岩石物理原理
    3.2 岩石物理分析方法
    3.3 岩石物理分析及敏感因子交汇
        3.3.1 储层地球物理特征
        3.3.2 岩石物理特征
        3.3.3 敏感因子交汇
第四章 AVO 技术
    4.1 AVO 基本原理
    4.2 AVO 正演
    4.3 实际地震数据分析
        4.3.1 井旁道集分析
        4.3.2 部分叠加数据
    4.4 AVO 属性分析
        4.4.1 属性分析
        4.4.2 交汇解释
第五章 储层地震反演
    5.1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
    5.2 基于部分叠加数据的同时反演技术
        5.2.1 基本原理
        5.2.2 反演过程控制
        5.2.3 反演效果
第六章 含气性检测
    6.1 KLinversion 油气检测
        6.1.1 基本原理
        6.1.2 应用效果分析
    6.2 谐振法含气检测
    6.3 能量吸收系数分析
    6.4 EnEn 油气检测技术
第七章 储层综合研究
    7.1 砂岩厚度及展布特征
    7.2 有效砂岩厚度及展布特征
    7.3 储层综合评价
    7.4 目标优选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9)利用AVO正反演技术识别深水凹陷气层(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AVO正演
2 道集去噪及拉平处理
3 AVO属性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4 结论

(10)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识别研究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零章 引言
    0.1 选题依据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0.2.1 致密砂岩气藏的概念
        0.2.2 国内外致密砂岩气藏的分布及勘探现状
        0.2.3 致密砂岩气藏特征及成因
        0.2.4 致密含气砂岩储层评价与有效储层识别
        0.2.5 苏里格气田储层识别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3.1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0.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工区概况
    1.2 区域构造划分及演化
        1.2.1 区域构造划分
        1.2.2 区域构造演化
    1.3 区域沉积背景及地层划分
        1.3.1 区域沉积背景
        1.3.2 区域地层划分
    1.4 烃源岩条件
    1.5 气藏基本特征
第二章 苏里格气田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2.1.1 层序地层划分
        2.1.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2.1.3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2.2 沉积特征及微相划分
        2.2.1 沉积相标志分析
        2.2.2 岩石相特征
        2.2.3 测井曲线特征
        2.2.4 沉积微相划分
        2.2.5 沉积微相特征
第三章 致密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成因与控制因素
    3.1 致密储层的特征
    3.2 沉积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分析
        3.2.1 碎屑成分组成与储层的关系
        3.2.2 杂基含量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3.2.3 沉积微相类型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3.3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分析
        3.3.1 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3.3.2 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3.3.3 溶蚀及交代作用
        3.3.4 成岩演化模式
        3.3.5 成岩相
    3.4 有效储层分布特征
        3.4.1 储层评价及有效储层的确定
        3.4.2 有效砂体剖面展布特征
        3.4.3 有效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4.1 储层测井解释
    4.2 储层地球物理参数分布特征
    4.3 成岩相的测井特征
    4.4 有效储层地震预测的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 有效储层的关键识别技术应用研究
    5.1 地震资料处理
        5.1.1 原始资料品质分析
        5.1.2 保持振幅处理及其关键技术
    5.2 波形分析及地震微相分析技术
        5.2.1 地震波形特征及其地质含义
        5.2.2 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及地震微相分类
        5.2.3 盒8和山1段储层地震波形特征分析
    5.3 远近道地震反射对比分析及储层含气性预测
        5.3.1 盒8段远近道叠加波形变化特征
        5.3.2 山1段远近道叠加波形变化特征
    5.4 地震属性技术
        5.4.1 常用的叠后地震属性简介
        5.4.2 地震属性技术的工作程序
        5.4.3 研究区地震属性应用分析
    5.5 AVO反演
        5.5.1 AVO反演的基本原理
        5.5.2 AVO应用基础及条件分析
        5.5.3 AVO技术应用
    5.6 综合评价及目标选择
        5.6.1 综合评价
        5.6.2 井位部署建议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苏里格庙地区AVO气层类型及检测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苏里格气田苏18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D]. 阮昱. 西安石油大学, 2020
  • [2]苏里格气田东区碳酸盐岩储层评价及含气性预测[D]. 张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3]高磨区块灯四段岩石物理及井震特征对比研究[D]. 吴夏. 长江大学, 2018(12)
  • [4]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地震检测方法研究[A]. 李新豫,曾庆才,包世海,陈胜,张连群,耿晶,黄家强. 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5]苏里格地区致密气储层“甜点”控制因素及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以S井区为例[D]. 李坤白. 西北大学, 2017(06)
  • [6]基于机器学习与多信息融合的致密砂岩储层井震解释方法研究[D]. 袁照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12)
  • [7]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地震检测[J]. 李新豫,欧阳永林,包世海,曾庆才,陈胜,黄家强,张连群,李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12)
  • [8]苏里格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地震预测[D]. 夏密丽.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5)
  • [9]利用AVO正反演技术识别深水凹陷气层[J]. 万欢,朱江梅,梁立锋,但志伟,任科英,刘秀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3(05)
  • [10]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识别研究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D]. 王泽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10(01)

标签:;  ;  ;  ;  

苏里庙地区AVO气层类型及检测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