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实验性兔角膜溃疡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针刺对实验性兔角膜溃疡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一、针刺对实验性兔角膜溃疡胶原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安帅[1](2020)在《茯苓丸加减方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MMp-3、MMp-13、TIMp-1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茯苓丸加减方对日本大耳白兔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的软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及关节液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3及其抑制剂TIMp-1表达水平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KOA的病变过程的学习和认识,进而对茯苓丸加减方治疗KOA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为临床上KOA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将28只日本大耳白兔称重且统一编号后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茯苓丸加减方组(即实验组)和双氯芬酸钠组(即对照组)四组,每组7只,其中正常组不做处理,其余三组的21只日本大耳白兔均取左后膝关节参照改良Hulth法进行手术造模,造模两周后各组随机抽取一只日本大耳白兔评估造模情况,评估显示手术造模成功后,严格依照实验设计进行药物干预治疗。正常组与模型组每只予蒸馏水5ml/d灌胃;茯苓丸加减方组每只给予生药量为10.22g的常规煎服汤剂5ml/d灌胃;双氯芬酸钠组每只予10.4mg双氯芬酸钠溶于5ml/d蒸馏水中灌胃;对各组的日本大耳白兔进行连续灌胃给药4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各组的日本大耳白兔的行为学变化,对手术局部进行观察并记录,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4周的干预治疗结束后给予各组日本大耳白兔空气栓塞处死,运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法借助光镜对滑膜软骨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抽取日本大耳白兔的膝关节液并对其中的MMp-3、MMp-13、及TIMp-1的水平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1.观察日本大耳白兔的膝关节软骨组织并进行评分发现:模型组的OARSI评分高于正常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茯苓丸加减方组和双氯芬酸钠组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茯苓丸加减方组的和双氯芬酸钠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2.模型组、茯苓丸加减方组和双氯芬酸钠组的日本大耳白兔膝关节液中MMp-3、MMp-13和TIMp-1水平较正常组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茯苓丸加减方组和双氯芬酸钠组的日本大耳白兔膝关节液中MMp-3、MMp-13和TIMp-1水平较模型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茯苓丸加减方组日本大耳白兔膝关节液中MMp-3、MMp-13和TIMp-1水平略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之间的MMp-3/TIMp-1和MMp-13/TIMp-1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应用改良Hulth法制备日本大耳白兔的膝KOA模型的方法可取;2.茯苓丸加减方可以显着的降低日本大耳白兔KOA模型的关节液中的MMp-3、MMp-13和TIMp-1的含量,从而对日本大耳白兔KOA模型起到治疗作用,此三种指标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茯苓丸加减方治疗KOA的机理之一。。3.大体观察评分结果提示茯苓丸加减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日本大耳白兔KOA的诸多症状表现,对关节软骨有保护作用。

刘颖[2](2016)在《通过UV-X角膜交联机对兔眼角膜交联的实验研究探讨角膜交联术对酶消化的抑制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UV-X角膜交联机对兔眼角膜交联效果的实验研究目的应用UV-X角膜交联机对兔眼角膜进行角膜交联及相关实验研究,验证该仪器的作用效果并作出评价,为下一步实验打下基础。方法10只(20眼)日本大耳白兔,1只为正常对照组,9只随机取一眼为实验组,另一眼为对照组,双眼均刮去角膜上皮,实验组去上皮后用UV-X角膜交联机行交联术;术后1天、3天、7天各取3只兔子处死,取双眼角膜,并对取下的角膜组织作光镜(HE染色、VG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每只眼睛都顺利完成角膜交联术。HE染色示交联后角膜均有水肿、炎性反应,但随着时间增长程度逐渐减轻,至术后第7天,角膜无明显水肿、炎性反应亦明显减轻。对照组炎症及水肿情况均较实验组轻,但其恢复较实验组慢。VG染色按照灰度差异将胶原纤维进行定量分析示,实验组胶原纤维的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经过交联的角膜靠近上皮层的纤维密度更高。电镜示实验组术后角膜细胞稍肿胀,细胞间连接较紧密,纤维排列较整齐,对照组细胞肿胀,内容物除个别内质网可见外其余溶解,细胞核增大,密度降低,胶原纤维间距增加。结论应用UV-X角膜交联机进行角膜交联术稳定、安全、有效。经过该仪器交联过的角膜较未交联过的角膜更厚,纤维排列更整齐、密集。第二部分角膜交联术对酶消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目的对比观察三种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对交联和未交联的兔眼角膜进行消化,验证角膜交联术对酶消化的抑制作用。方法9只(18眼)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随机取一眼为实验组,另一眼为对照组,实验组行角膜交联术,对照眼仅刮去角膜上皮,之后立即将兔子处死并取双眼角膜,分别将取好的角膜放入配好的酶溶液中,并置于酶的最适温度,观察并记录消化过程角膜的形态变化及角膜被完全消化所用的时间。根据上一步实验情况再取18只(36眼)日本大耳白兔,每组6只(12眼),分别在消化的第1、3、7天随机各取出2只兔子剩余的角膜组织并作光镜观察(HE染色)。结果角膜完全消化的时间为:胃蛋白酶实验组分别为66天、65天、59天,平均63.33±2.19天,对照组分别为61天、59天、52天,平均57.33±2.73天,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胰蛋白酶实验组分别为4天、4天、4天,平均4.00天;对照组分别为3天、3天、2天,平均为2.67±0.33天,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胶原蛋白酶实验组分别为7天、3天、5天,平均5±1.15天;对照组分别为2天、2天、2天,平均2.00天,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角膜在酶溶液中随着时间变化皱缩、变薄最后溶解,实验组的变化均稍慢于对照组。HE染色示随着角膜在酶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增加,细胞逐渐肿胀、结构消失,角膜上皮逐渐变薄,但实验组变化均慢于对照组。结论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能显着提高角膜对酶消化作用的抵抗力。

贾雍[3](2014)在《塞来昔布对兔角膜热烧伤后新生血管中MMP-2,MMP-9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观察塞来昔布对兔角膜热烧伤后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的影响,探讨塞来昔布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2.比较塞来昔布与羊膜移植对兔角膜热烧伤后新生血管的影响,为临床上用塞来昔布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提供理论依据。3.检测局部使用塞来昔布对兔角膜热烧伤后新生血管中的MMP-2,MMP-9表达的影响,研究塞来昔布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可能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选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8只。将兔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新生血管对照组(8只),B组:8mg塞来昔布组(8只),C组:12mg塞来昔布组(8只),D组:空白对照组(4只)。A,B,C三组用角膜热烧伤法制作兔新生血管模型。对比制模后第4天、7天、14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各组角膜的组织形态及新生血管的生长状况,并测算角膜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各时间点各自新生血管面积的比较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显着性水平α=0.05。2.选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将兔随机分为(A, B, C)三组, A组:新生血管对照组(8只),B组:塞来昔布组(8只),C组:羊膜移植组(8只)。A,B,C三组按角膜热烧伤法制作兔新生血管模型。对比制模后第15天、30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各组角膜的组织形态及新生血管的生长状况,并测算角膜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各时间点各自新生血管面积的比较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显着性水平α=0.05。3.选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4只。将兔随机分为(A, B, C)三组,A组:新生血管对照组(20只),B组:塞来昔布组(20只),C组:空白对照组(4只)。A,B两组按角膜热烧伤法制作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各组于制模成功后第1、4、7、14、28天处死,沿角膜缘取双眼的角膜组织,垂直中轴线分为两等份,一份应用4%中性甲醛固定,另一份匀浆后离心,取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角膜组织上清液中MMP-2,MMP-9的浓度。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MMP-2,MMP-9的浓度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时间点的比较应用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显着性水平α=0.05。结果:1.制模后第4、7、14天,新生血管面积(X±S):新生血管对照组分别为(11.32±1.11)mm2、(38.49±4.64)mm2、(43.30±4.39)mm2;8mg塞来昔布组分别为(9.69±1.30)mm2、(31.15±4.85)mm2、(37.19±5.27)mm2;12mg塞来昔布组分别为(8.33±1.23)mm2、(30.31±4.93)mm2、(36.69±3.54)mm2;正常组未见新生血管。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的统计学意义,8mg塞来昔布组及12mg塞来昔布组的新生血管面积明显低于新生血管对照组,P<0.05,8mg塞来昔布组与12mg塞来昔布组新生血管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各时间点之间的新生血管面积差异具有显着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2.制模后第15天、30天,新生血管面积(X±S):新生血管对照组分别为(43.22±4.35)mm2、(37.53±4.57)mm2;塞来昔布组分别为:(36.80±3.60)mm2、(28.61±3.93)mm2;羊膜移植组分别为:(37.07±5.2)mm2、(30.43±5.17)mm2;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的统计学意义,塞来昔布组及羊膜移植组的新生血管面积明显低于新生血管对照组,P<0.05,塞来昔布组与羊膜移植组新生血管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各时间点之间的新生血管面积差异具有显着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3.各时间点,新生血管对照组中MMP-2的表达浓度分别是(19.687±7.583)μg/L、(40.728±4.258)μg/L、(101.314±12.695)μg/L、(83.724±9.848)μg/L、(34.986±7.318)μg/L;MMP-9的表达浓度(15.137±3.806)μg/L、(32.583±7.513)μg/L、(76.798±8.495)μg/L、(53.063±8.248)μg/L、(34.596±7.469)μg/L;塞来昔布组中MMP-2的表达浓度分别是(13.610±5.527)μg/L、(34.505±10.201)μg/L、(78.546±15.042)μg/L、(59.460±4.826)μg/L、(29.291±5.668)μg/L;MMP-9的表达浓度(13.016±2.752) μg/L、(22.759±5.005) μg/L、(56.932±7.823)μg/L、(36.266±5.024)μg/L、(23.876±5.917)μg/L。两组之间MMP-2的浓度表达差异具有显着性的统计学意义(F=42.093,P=0.000),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具有显着性的统计学意义(F=181.405,P=0.000),时间与部位之间存在显着地交互效应(F=4.598,P=0.002);两组之间MMP-9的浓度表达差异具有显着性的统计学意义(F=66.889,P=0.000),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具有显着性的统计学意义(F=154.135,P=0.000),时间与部位之间存在显着地交互效应(F=4.484, P=0.003)。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存在高度正相关(r=0.902,P=0.000)。结论:1.角膜热烧伤后局部应用塞来昔布具有明显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2.角膜热烧伤后局部应用塞来昔布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与羊膜移植术没有显着性差异。3.角膜热烧伤后局部应用塞来昔布抑制新生血管的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活化及表达有关。

李晓静,李建南[4](2013)在《角膜浅基质针刺术联合绷带镜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角膜浅基质针刺(anterior stromal puncture,ASP)联合绷带式隐形眼镜针对角膜上皮反复糜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的门诊患者22例23眼,最初均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后,采用角膜浅基质针刺联合配戴绷带式隐形眼镜治疗。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表现晨起或晚间异物感、流泪、眼睑痉挛、畏光,部分伴有轻度视力下降。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下,用4号半针头制成截囊针形状,尖端长0.3mm,垂直穿过疏松的上皮和前弹力层行角膜浅基质多点针刺,术毕配戴月抛式绷带式隐形眼镜。在治疗后3d;1,2,4,8,12wk共6个时间点观察患者异物感、视力、畏光、上皮愈合情况及基质瘢痕情况。平均随访3mo。结果:患者22例23眼中,22眼症状完全消失,一次治愈19眼,成功率83%。结论:针对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无效的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患者,角膜浅基质针刺联合绷带式隐形眼镜配戴是一种有效、便捷、可重复执行、经济的治疗方法,迅速改善患者眼部不适症状,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祁燕[5](2013)在《溃结灵对原代大鼠结肠上皮细胞ITF表达及MAPK/ERK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背景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变部位主要位于结肠及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临床治疗多以抗炎、调节免疫为主。近年研究发现,肠道损伤后,除炎症损伤因素外,修复因素在病程的发展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决定了UC病情的转归,许多生长因子参与肠黏膜修复过程。随着研究的发展,一些生长因子新制剂已逐渐应用于炎症损伤的治疗,并且取得不错的效果。肠三叶因子(ITF)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由肠道杯状细胞分泌新型细胞生长因子,与其它肠道保护修复因子(MUC-2、EGF、TGF-α等)可一起共同作用,具有很强的细胞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多种损伤因子介导的肠黏膜损伤。因此,研究中药复方对这些特异保护因子的调节作用,有望为UC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经验方溃结灵以清热健脾活血为治则,临床研究表明其对UC疗效较好。前期研究采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复制UC大鼠模型,发现溃结灵可明显减轻UC大鼠肠黏膜炎症反应,可下调炎症因子如Toll样受体、IL-1β、TNF-α、NF-κB等的表达,改善肠黏膜超微结构,上调造模3、7、14天模型大鼠肠黏膜ITFmRNA、MUC-2蛋白的表达及14天TGF-α和pERK1/2的蛋白表达;对UC血清致Caco-2细胞损伤模型的研究发现,溃结灵含药血清可促进Caco-2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增殖,增加ITF基因、MUC-2蛋白的表达以及上调pERK、pMEK蛋白的表达。本研究拟继续从促黏膜修复角度入手,观察溃结灵含药血清对大鼠结肠上皮细胞ITF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ERK、MEK磷酸化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溃结灵治疗UC的作用机理,和前期的实验互为佐证。二.研究方法与结果1.原代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建立原代大鼠结肠上皮细胞来源于正常大鼠结肠组织,能真实反映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然而分离培养技术是一个难题,限制了其应用。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建立了大鼠原代结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可为结肠上皮形态及功能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6-15日龄乳鼠,取结肠剪碎、反复清洗后,弃上清,加10ml、0.1%Ⅰ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联合配制的消化液,37℃消化25min,分离上皮细胞团;吹打消化液,取上清,加入培养基重悬反复离心3次后,细胞沉淀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中,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采用差速贴壁法及相差消化法去除成纤维细胞,细胞贴壁长满瓶80%-90%后用2.5g/L的胰酶消化液消化并传代。结果:成功分离结肠上皮细胞团且活力较高。24h后可见部分细胞团贴壁,贴壁细胞为多角形,4-8d逐渐融合成片,呈现明显的“铺路石”样。细胞经传代处理后成纤维细胞明显减少。第2代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逐渐生长成性似IEC-6上皮细胞,状态较好,增殖较快。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鉴定为上皮细胞。冻存处理复苏后细胞状态较佳。2.大鼠结肠上皮细胞ITF/EGF、MUC-2/TGF-α及pERK/pMEK表达的研究胃肠黏膜保护及促修复因子ITF、MUC-2、EGF、TGF-α在肠黏膜损伤修复及肠黏膜屏障重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结肠上皮细胞是否有以上生长因子的表达进行了检测。为后续开展药物对肠上皮细胞作用的指标选择提供基础及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检测结肠上皮细胞ITF、EGFmRNA的表达;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MUC-2/TGF-α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olt方法检测pERK/pMEK蛋白表达。结果:结肠上皮细胞表达ITF/EGFmRNA、MUC-2/TGF-α蛋白及pERK/pMEK蛋白。可用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相关实验研究。3.溃结灵含药血清对UC模型血清致损的结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本课题整体实验研究发现,溃结灵可明显减轻TNBS灌肠复制的UC大鼠的炎症反应,可促进肠道上皮杯状细胞的分泌,减轻结肠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进而促进肠黏膜修复及重建。本实验在此基础上,观察溃结灵含药血清对UC大鼠血清致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进一步从细胞形态学方面探讨溃结灵的作用。方法: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3天后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获取血清,作为损伤剂作用结肠上皮细胞24h模拟细胞损伤模型,透射电镜法观察结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可见丰富的微绒毛,有的呈小片状。细胞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还可见核糖体、内质网及高、中、低等电子密度分泌颗粒;UC模型血清造模组可见较少微绒毛,胞质内可见粗面内质网扩张,少量线粒体及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甚至溶解,有大量的胞质内空泡形成,微绒毛较少或消失,分泌颗粒较少,为中低等电子密度。给予溃结灵含药血清组细胞形态较好,细胞微绒毛及线粒体等细胞器丰富,可见较多高、中、低等电子密度分泌颗粒。4.溃结灵含药血清对正常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肠上皮细胞在肠黏膜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UC发病时,促进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移行、分化,可加速受损黏膜的修复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本实验采用溃结灵含药血清干预结肠上皮细胞,探讨溃结灵含药血清对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溃结灵含药血清;MTT法测定溃结灵含药血清干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12、24、48h后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空白大鼠血清对大鼠结肠上皮细胞(CEC)生长无影响,溃结灵中剂量(5%含药血清)作用24h、48h均明显促进CEC增殖(p<0.05)5.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致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增殖的影响TNF-α为公认的UC致病因子,是肠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主要促炎因子,UC发病时,TNF-α大量分泌,可使结肠上皮细胞凋亡,肠黏膜屏障的通透性增加,NF-κB被激活,进一步扩发炎症反应,损伤肠黏膜。本实验观察不同浓度TNF-α对大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以确定TNF-α合适的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建立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并测定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干预下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情况,从细胞增殖的方面,进一步探讨溃结灵对受损结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以25,50,100,150,200ng/ml的TNF-α干预结肠上皮细胞,MTT法测定不同干预时间(3h,6h,24h)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法测定预先给予溃结灵含药血清对50ng/mlTNF-α干预结肠上皮细胞6h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50ng/ml TNF-α干预结肠上皮细胞6h后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②24h时,各浓度TNF-α均明显抑制结肠上皮细胞增殖(p<0.01)③与模型组比较,溃结灵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均有一定的促进TNF-α干预下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干预下大鼠结肠上皮细胞ITF、EGFmRNA表达的影响ITF、EGF在胃肠道上皮保护和促进黏膜愈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UC的修复愈合关系密切。本研究观察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干预下结肠上皮细胞EGF及ITFmRNA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在离体细胞水平探讨溃结灵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靶标。方法:以50ng/mlTNF-α干预结肠上皮细胞6h,造成细胞损伤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法检测不同浓度溃结灵含药血清对此细胞损伤模型ITF及EGF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①模型组EGF、ITF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减低;②溃结灵各剂量组(?)GFmRNA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溃结灵高(10%含药血清)、中剂量组(5%含药血清)ITF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7.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干预下大鼠结肠上皮细胞MUC-2、TGF-α蛋白表达的影响MUC-2、TGF-α在黏膜保护和肠道疾病修复机制中占有重有地位,且在肠道黏膜修复中MUC-2、TGF-α、EGF、与ITF具有协同作用,保护和促进黏膜修复。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了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干预下结肠上皮细胞MUC-2及TGF-α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溃结灵促进肠黏膜损伤修复的又一可能作用靶标,以进一步揭示溃结灵治疗UC的分子作用机理。方法:TNF-α(50ng/ml)干预结肠上皮细胞生长6h造成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溃结灵含药血清对此细胞损伤模型MUC-2及TGF-α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①TNF-α作用于细胞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MUC-2含量增加(p<0.01), TGF-α含量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溃结灵含药血清高剂量组MUC-2含量增加(p<0.05),溃结灵含药血清高剂量组TGF-α含量显着升高(p<0.01)。8.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干预下大鼠结肠上皮细胞pERKl/2、pMEK1/2蛋白表达的影响ER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节细胞的增生、分化、凋亡等过程。其在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许多因子通过ERK通路发挥作用。而细胞信号中传递丝裂原信号的关键激酶是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 ERK被激活后,可诱导细胞产生分裂、增殖等效应。本研究观察溃结灵含药血清对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pERK1/2、pMEK1/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揭示溃结灵治疗UC的作用机理。方法:TNF-α(50ng/ml)干预结肠上皮细胞生长6h造成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提取细胞全蛋白,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溃结灵含药血清对此上皮细胞损伤模型pMEK1/2, 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内参蛋白为β-actin,目的蛋白的相对含量为目的蛋白与β-actin密度的比值,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①50ng/ml TNF-α作用于结肠上皮细胞6h后,细胞内pMEK1/2、pERK1/2蛋白表达均有增加;②溃结灵高剂量(10%含药血清)、中剂量(5%含药血清)明显促进pMEK1/2蛋白表达(p<0.05),溃结灵中剂量(5%含药血清)明显促进pERK1/2蛋白表达(p<0.05)。提示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法干预下结肠大鼠上皮细胞pERK1/2、 pMEK1/2蛋白表达有上调作用,ERK信号通路可能是溃结灵保护及修复肠黏膜损伤的转导途径之一三、研究结论1.本研究建立了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体系,为结肠上皮生理、病理及药物作用机制提供了体外研究平台。对研究肠上皮细胞与炎症性肠病病因学的相关性及其中药对炎症性肠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结果显示,结肠上皮细胞表达ITFmRNA, EGFmRNA, MUC-2、TGF-α蛋白,ITF,MUC-2由肠道杯状细胞分泌,证明,此细胞可用于肠黏膜损伤修复的相关实验研究。3.溃结灵含药血清能够促进正常大鼠结肠上皮细胞的增殖,改善UC大鼠血清致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的超微结构,对TNF-α干预下的结肠上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促增殖作用。提示,促进结肠上皮细胞增殖是该方的疗效机理之一4.溃结灵含药血清能上调TNF-α干预下的结肠上皮细胞ITF基因、MUC-2、TGF-α蛋白表达以及pERK1/2、pMEK1/2蛋白表达。提示,溃结灵可通过激活ERK通路,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移行,进而加速肠黏膜损伤修复。也可能是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王芬[6](2011)在《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对干眼症细胞模型Bax mRNA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1)制备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2)培养原代泪腺上皮细胞并建立含药血浆干预泪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模型。(3)观察含药血浆对泪腺上皮细胞Bax mRNA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选用健康一月龄Wistar雄性大鼠20只,体重200g左右,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A代表:含药血浆组,B代表:空白血浆组,分别用密蒙花混悬液及生理盐水进行灌胃,2次/d,灌胃7d后,断头取血,以获取含药血浆及空白血浆。(2)培养泪腺上皮细胞及建立含药血浆干预泪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模型。待细胞融合2d后,将所培养细胞随机分为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简称密蒙花总黄酮组),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简称雄激素组),无雄激素培养空白组(简称空白组)。分别加入含密蒙花总黄酮血浆、丙酸睾酮、含空白血浆开始进行干预。干预48h后,再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 H2O2继续培养60分钟,诱导细胞凋亡。(3) 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 mRNA及bcl-2 mRNA在泪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1)成功获取含药血浆,并将其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泪腺上皮细胞。(2)成功培养泪腺上皮细胞。(3)密蒙花组、雄激素组能够抑制泪腺上皮细胞中Bax mRNA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密蒙花组Bax mRNA的表达低于雄激素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密蒙花组、雄激素组Bcl-2 mRNA的表达均高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密蒙花组Bcl-2mRNA的表达高于雄激素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1)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能抑制泪腺上皮细胞的凋亡。(2)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作用于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干眼症的细胞模型可抑制Bax mRNA的表达,使Bax mRNA的表达量降低,同时促进Bcl-2 mRNA的表达,使Bcl-2 mRNA的表达量增加。(3)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很可能正是通过抑制泪腺上皮细胞Bax mRNA及促进Bcl-2 mRNA的表达的途径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张美吉[7](2010)在《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促进实验性大鼠慢性皮肤溃疡愈合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新型制剂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HYSJLG)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机理,同时与传统中药剂型回阳生肌膏(HYSJO)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激素干预-皮肤缺损-细菌感染”复合因素叠加法制备大鼠慢性皮肤溃疡模型。SD大鼠随机分四组:正常组、模型组、传统回阳生肌膏治疗组(传统组)和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治疗组(脂质体组)。实验观察大鼠一般生活行为及局部疮面情况,记录疮面愈合率,检测疮面分泌物中的溶菌酶含量。HE染色观察疮面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及血栓素B2(TXB2)含量,IHC法检测疮面皮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胶原Ⅰ(COLⅠ)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模型组大鼠活动量明显减少、肢冷倦卧。造模3 d后,疮面出现清亮、稀薄的分泌物。随着造模时间延长,分泌物变腥臭。模型组总死亡率为40%。传统组及脂质体组大鼠活跃,疮面分泌物减少,死亡率分别为为15%和10%。7天取材时模型组愈合率42.31%,传统组和脂质体组分别为76.47%、80.56%。2.HE染色光镜观察表明:模型组大鼠疮面皮肤组织表皮及角质层缺损,真皮层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和大量炎症细胞,毛囊丢失严重,汗腺结构紊乱。传统组和脂质体组大鼠疮面愈合较好,可见较发达的毛囊和汗腺。3.造模后3 d、5 d、7 d,模型组大鼠疮面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没有显着变化(P>0.05);传统组及脂质体组大鼠疮面面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呈显着升高趋势,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显着(P<0.05);与模型组比较,3 d传统组及脂质体组大鼠疮面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没有显着变化(P>0.05);5 d、7 d时传统组及脂质体组大鼠疮面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显着增高(P<0.05或P<0.01);与传统组比较,脂质体组在治疗7 d时疮面分泌物中溶菌酶含量有显着增高趋势(P<0.05)。4.与模型组比较,传统组及脂质体组大鼠血浆中TNF-α和IL-8含量均下降(P<0.05或P<0.01);与传统组比较,脂质体组大鼠血浆中TNF-α含量水平差异显着(P<0.05),而IL-8水平两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5.与模型组比较,传统组及脂质体组大鼠血浆中TXB2含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1);与传统组比较,脂质体组大鼠血浆中TXB2水平没有显着差异(P>0.05)。6.传统组和脂质体组可在疮面皮肤组织的真皮层见大量棕黄色的胶原Ⅰ表达,模型组胶原Ⅰ表达稀少。和模型组相比较,传统组和脂质体组胶原Ⅰ蛋白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传统组相比,脂质体组胶原Ⅰ蛋白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7.传统组和脂质体组可在疮面皮肤组织的真皮层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可见到PCNA阳性细胞。和模型组相比较,传统组和脂质体组PCNA蛋白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传统组相比,脂质体组PCNA蛋白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8.传统组和脂质体组大鼠疮面可见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且向伤口处聚集分布,VEGF在再生的血管壁胞浆表达阳性;模型组疮面皮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稀少。和模型组相比较,传统组和脂质体组VEGF蛋白表达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传统组相比,脂质体组VEGF蛋白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激素干预-皮肤缺损-细菌感染”复合因素叠加法所造的模型表现出来的症状,符合中医阴证疮疡的证候特征。2.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新剂型和传统膏剂均能够提高疮面愈合率,提高疮面分泌物中的溶菌酶含量。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在提高疮面溶菌酶含量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膏剂。3.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新剂型和传统膏剂均能够明显降低机体TNF-α、IL-8和TXB2的水平,但是脂质体凝胶新剂型和膏剂之间比较并没有显着的差异。4.我们提出的慢性皮肤溃疡的病机假说—“阳气虚损、阴血不足”。“阳气虚损”则机体气化无能,形成有形之“体”的动力不足,无形之气难以生成有形之物,“阴血不足”则生成有形之“体”的物质基础不足,即疮面没有血管形成和肉芽组织生长。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通过促进慢性皮肤溃疡疮面细胞的增殖,上调胶原Ⅰ的表达,调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血管的再生促进慢性皮肤溃疡疮面愈合。

宫少波[8](2009)在《愈溃膏对大鼠体表溃疡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行气活血、祛瘀生肌中药愈溃膏对大鼠体表溃疡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的干预作用,研讨体表溃疡愈合机制。方法:实验用SPF级Wistar大鼠150只,参照塑料环肉芽肿定量法造模,随机分为5组,为单纯疾病模型组、生肌愈皮膏组、愈溃膏小、中、大剂量组。分别涂药干预,观察各组肉芽肿重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肉芽肿组织中VEGF、bFGF、PCNA、bcl-2、bax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愈溃膏各剂量组均能够增加肉芽肿的重量;免疫组化显示愈溃膏提高肉芽肿组织VEGF、bFGF的表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中、大剂量组优于生肌愈皮膏组(P<0.05或0.01);增强PCNA表达,促进创面组织细胞的增殖,中、大剂量组优于生肌愈皮膏组(P<0.05或0.01);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结论:行气活血、祛瘀生肌中药软膏,对模型大鼠体表溃疡有良好的愈合作用,是通过增强肉芽肿组织中VEGF、bFGF、PCNA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及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发挥创面修复作用。研究从分子、蛋白水平阐述了中药愈溃膏对体表溃疡的愈合机制,丰富了体表溃疡的实验方法及治疗思路。

金连峰[9](2009)在《单味中药骨碎补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在X线上有骨性关节炎表现,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75岁以上的人群中,8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有下降趋势,有资料报道45岁以上人群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超过40%。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人口社会,骨关节炎正日渐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10月12日定为“世界骨关节炎日”,21世纪头十年为“骨关节病十年”。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炎症中最常见的疾病。膝骨性关节炎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尤其是在肥胖的老年人群。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观察证实,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已普遍扩展到35岁以上人群,严重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劳动。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该病的始发部位在软骨。骨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既有年龄、性别、家族易感性等全身因素的参与,又有局部生物力学、软骨细胞凋亡、细胞因子和降解酶等的作用,是多因素、多环节导致的疾病。有文献报道,软骨细胞凋亡可能是OA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目前,软骨细胞凋亡信号的诱导途径(Fax、NO),调控软骨细胞凋亡的信号因子(Bcl-2家族,caspases蛋白酶),软骨细胞凋亡的刺激信号等指标是实验研究中的热点。大量研究也证实,OA病程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系(MMPs)[尤其是MMP-1、MMP-3、MMP-1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等显着变化。通过这些指标的测定可以间接了解OA的演进过程,推测它们在OA发病机制中对软骨细胞凋亡所起的作用,还有是用于评价OA干预措施的作用靶点与机理。骨关节炎在中医学中属于“痹病”,“骨痹”范畴,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是重要发病机制。骨碎补性味苦、温,活血续伤,补肾强骨,为骨伤科要药,具有一定的改善软骨细胞功能,推迟软骨细胞退行性变的作用。本实验主要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Western-blot)等检测方法,通过软骨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不同表达,进一步探讨OA发病机制,研究骨碎补作用机理,观察其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为中医药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与临床提供理论与实际应用的依据。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普通级,雌雄不分,重量2-3kg。辽宁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2、实验药物2.1骨碎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水煎浓缩成含生药浓度1g/ml的药液备用,共计630ml。2.2维固力爱尔兰Rottapharm Ltd,批号:H20040637,规格:0.25g(以硫酸氨基葡萄糖计),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3、实验主要试剂(1) Western Blot检测用Ⅰ抗抗体:鼠抗兔单克隆抗体IL-1、羊抗兔TNF-α、鼠抗兔MMP3、鼠抗兔Bcl-2、羊抗兔BAX、鼠抗兔Caspase-3、羊抗兔β-actin(美国santa cruzbiotechnology,?inc.)。Ⅱ抗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兔抗鼠、兔抗羊抗体(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内源性过氧化物酶阻断剂:3%过氧化氢溶液(3)封闭用正常小牛血清白蛋白工作液(4)碱性磷酸酶标记的Ⅱ抗工作液(5)浓缩PBS缓冲溶液(6) 3,3-氨基联苯胺四盐酸盐(3,3-Diaminobenxidine tetrahydroehloride,DAB)(2)-(6)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7)总RNA提取试剂异硫氰酸胍(Triozol Reagent):美国Invitrogen Lifetechnologies公司(8)反转录酶(AMV)(9) RNA酶抑制剂(10) dNTP混合液(11) Oligo(dT)15(12)γ-Taq DNA聚合酶(13)目的基因引物(8)-(13)日本TaKaRa公司(14)琼脂糖:美国Promaga公司(15)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16)硝酸纤维素膜:购自Millopore公司(17)其他试剂:6×凝胶上样缓冲液、DNA电泳缓冲液(TBE)、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丙烯酰胺(Acr)、3%戊二醛溶液、甲醇、显影液、定影液、丙酮、二甲苯、无水乙醇、甲醛、脱脂奶粉等购于华美公司。4、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1) OLYMPUS显微镜(日本,CH)(2)电热恒温水箱(河北省黄骅航天仪器厂,HH.W21.600型)(3)切片机(德国Leitz,Kryostat 1720)(4)制冰机(德国ZIGERA,2BE-70-25)(5)小型台式离心机(美国SIGMA,1-13)(6) PCR扩增仪(德国Biometra)(7)紫外分光光度计(英国UV-visible Spectrometer,UV300)(8)电泳仪(美国BIO-RAD,PowerPac200)(9)半干转印仪(美国BIO-RAD Semidry Transfer System)(10)水平摇床(美国GFL)(11)垂直板电泳装置(美国BIO-RAD,Mini-ProteinⅢ)(12) Chemi Imager5500凝胶电泳成像分析系统(美国Alphainnotech chemi Imager)(13) HITACHI-7500型透射电镜(日本HITACHI公司)5、兔膝OA的建立兔左后肢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得到兔膝OA的模型。6、动物分组及给药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6只,不造模,不用药,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6只,造模后不用药,正常饲料喂养。治疗组(骨碎补组)6只,造模后灌胃,1次/天,用药4周。对照组(维固力组)6只,造模后灌胃,1次/天,用药4周。7、动物处死及取材用药4周后,以耳缘静脉空气栓塞法处死各组动物。外科操作取下每只家兔左后肢股骨髁(约1cm)和胫骨近端(约1cm)部分,精细分离关节软骨。每只兔取下的关节软骨分成三部分。胫骨平台部分取一小块,用3%戊二醛溶液固定,4℃冷藏,用于电镜检测。股骨髁的一部分用Trizol液浸泡,4℃冷藏,用于RT-PCR检测;另一部分空置于塑料试管内,封盖,-80℃冷冻,用于Western blot检测。8、电镜观察在4℃条件下,置于3%戊二醛固定液中浸泡24小时后,环氧丙烷透明液脱钙,用0.1M磷酸缓冲液冲洗3次,再加0.1%四氧化锇固定60min,去离子水冲洗3次,终止锇酸反应,不同浓度乙醇逐级脱水,以Epon812环氧树脂浸透、包埋,硬化后修块半薄切片,定位后超薄切片,切片厚60nm,醋酸双氧铀及柠檬酸铅双重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并摄片。9、RT-PCR检测(1) TRIzol法抽提总RNA(2) RNA浓度和纯度测定(3)逆转录合成cDNA(4) PCR扩增:应用Biometra PCR扩增仪(5) RT-PCR产物电泳及分析定量10、Western-blot检测(1)蛋白的提取(2)蛋白浓度的测定(3)蛋白变性(4)配胶(5)电泳(6)转印(7)封闭(8)一抗孵育(9)二抗孵育(10)清洗(11)显色(12)Western Blot结果量化分析:采用FlourChem V 2.0凝胶成像分析软件(America)分析,记录每条蛋白电泳带的灰度值,进行定量分析。11、数据处理及统计采用SPSS1 3.0软件包对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体形态观察空白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略呈淡蓝色。模型组软骨表面呈淡白色,仔细观察可见有散在小的点状和条形凹陷。治疗组和对照组软骨表面也呈淡白色或淡黄色,表面尚光滑,但均可见有散在的点状凹陷。2、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电镜下观察软骨表面的超微结构空白组表面较为平整,可见有匀称的细小微孔,覆盖有点状分布的白色圆球形凝胶样物质;模型组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局部出现龟裂样改变,严重者表层脱失,其下的胶原纤维裸露,或者软骨表面出现裂隙,胶原纤维断裂;治疗组病变相对较轻,表面尚平整,表面覆盖有较大的圆形凝胶样物质,可见散在鳞屑样改变,局部有裂隙和小孔形成;对照组软骨表面欠平整,可见较多的裂隙和小孔和大小不一的浅溃疡形成,局部表层撕裂剥脱,呈片状卷起,露出其下的胶原纤维。软骨细胞镜下观察显示,空白组细胞结构清楚,细胞膜完整,轮廓清晰,核内染色质均匀分布。细胞外可见纵横交错的胶原纤维。模型组细胞膜溶解,核膜不清,胞质消失,可见细胞肿胀,坏死明显增多。细胞周围的胶原纤维减少,排列紊乱,有的彼此聚集成团状或捆状,并出现交错现象,有的局部稀疏。治疗组核固缩,线粒体溶解,内质网肿胀;对照组核浓缩,核膜不清,线粒体溶解扩张。治疗组与对照组细胞周围胶原纤维排列欠规则。3、RT-PCR检测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的TNF-αmRNA、MMP3mRNA、caspase-3mRNA、BAX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显着性(P<0.05);对照组较模型组的TNF-αmRNA、MMP3mRNA、caspase-3mRNA、BAXmRNA表达水平有所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TNF-αmRNA、MMP3mRNA、caspase-3mRNA、BAX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TNF-αmRNA、MMP3mRNA、caspase-3mRNA、BAXmRNA表达差异无显着性。模型组较空白组的bcl-2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对照组较模型组的bcl-2mRNA表达水平有所上升,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bcl-2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bcl-2mRNA表达差异无显着性。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的IL-1、TNF-α、MMP3、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显着性(P<0.05);对照组较模型组的IL-1、TNF-α、MMP3、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IL-1、TNF-α、MMP3、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IL-1、TNF-α、MMP3、caspase-3、BAX蛋白表达差异无显着性。模型组较空白组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对照组较模型组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上升,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bcl-2蛋白表达差异无显着性。结论:1 IL-1、MMP3、TNF-α、caspase-3、BAX、bcl-2等因子与骨关节炎病变过程密切相关。2本研究证实了在OA关节软骨中存在IL-1、MMP3、TNF-α、caspase-3、BAX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bcl-2mRNA和蛋白表达减弱,可能是OA发病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应用各种方法,抑制IL-1、MMP3、TNF-α、caspase-3、BAX的表达,增强bcl-2表达及其生物效应,有可能成为治疗OA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RT-PCR、Western-blot检测,单味中药骨碎补较好的表达出对IL-1、MMP3、TNF-α、caspase-3、BAX、bcl-2等因子的调控作用,提示其应用对防治OA有重要作用,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临床与基础方面的研究。4西药维固力(硫酸氨基葡萄糖)与单味中药骨碎补同样表现出对软骨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抑制或增强作用,且本组数据统计学显示无差异性,但在mRNA与蛋白表达上看到了明显的强弱差别,可以认为单味中药骨碎补防治OA具有相对优越性。

钟玉[10](2007)在《复元胶囊对实验性骨关节炎的软骨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复元胶囊(简称FYC)对兔膝骨关节炎(OA)模型关节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及MMP-13、TIMP-1、TIMP-2、IL-1β、TGF-β2表达的影响;研究FYC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和P38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探讨FYC对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1.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6只,用改良Hulth法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以FYC灌胃为干预治疗手段,观察各组股骨内髁关节软骨大体、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退变膝关节软骨MMP-13、TIMP-2、IL-1β及TGF-β2的蛋白质水平,RT-PCR法检测MMP-13、TIMP-1、TIMP-2mRNA的表达。从骨关节炎软骨的破坏因素和保护因素,从mRNA转录水平到蛋白质表达水平,多层次、多角度观察FYC对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影响。2.选用健康21-28d龄SD大鼠,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软骨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FYC含药血清(0%、5%、10%、20%)刺激第3代软骨细胞,作用时间分别为24h、48h、72h,采用MTT法检测FYC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根据OD值选择FYC含药血清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纳入后续试验。细胞化学免疫法检测Ⅱ型胶原表达以鉴定软骨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研究FYC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中p-p38和MMP-13表达的干预作用,从信号通路的途径,探讨FYC防治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1.FYC对兔膝OA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正常组股骨髁关节软骨光滑如常,改良Hulth术后4W时出现股骨内髁软骨面糜烂,骨赘形成,软骨细胞器肿胀或破裂,核染色质凝集等一系列OA的病理改变。术后8、12W时上述病理改变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大体评分和Mankin’s评分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12W时FYC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兔膝OA的软骨退变,低剂量组以及4、8W时中、高剂量组均不能阻止软骨形态学改变。2.FYC对兔膝OA软骨中MMP-13、TIMP-2、IL-1β和TGF-β2的影响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全层软骨胞浆中均有MMP-13表达,染色呈深棕色,4W时模型组MMP-13比正常组明显升高,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1)。模型组8W时与4W时比较反而有所下降。8、12W时FYC中、高剂量组阳性细胞数目少,浅染,细胞分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4、8、12W时FYC高剂量组TIMP-2阳性细胞数比模型组多,染色深,其细胞分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8W时FYC中剂量组细胞分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4、8、12W时模型组全层软骨胞浆中均有IL-1β表达,为深棕褐色。4W时FYC低、中、高剂量组IL-1β细胞分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8W时FYC中、高剂量组IL-1β细胞分数均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12W时FYC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并随剂量增加而显着下降。正常组全层软骨细胞胞浆中均有TGF-β2阳性表达。4W时模型组关节软骨阳性细胞减少,12W时阳性细胞更少,4、8、12W时模型组与正常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4W时FYC中、高剂量组的表达同低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8、12W时FYC中、高剂量组TGF-β2的细胞分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3.FYC对兔膝OA软骨中MMP-13、TIMP-1、TIMP-2mRNA表达的影响4W时正常组关节软骨MMP-13mRNA中等量表达(0.98±0.23),随时间延长变化不大。4W时模型组MMP-13mRNA的水平明显增高(1.32±0.11),8、12W时模型组比4W时模型组有所下降。4、12W时FYC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8W时低、中剂量组(0.96±0.03,0.94±0.04)与模型组(1.24±0.06)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4W时FYC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8、12W时FYC高剂量组MMP-13mRNA水平明显降低(0.70±0.01,0.51±0.02),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4W时正常组软骨TIMP-1mRNA的表达较多(2.86±0.65),随时间延长变化不大。4W时模型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变化不大,8、12W时模型组表达明显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8、12W时FYC高剂量组TIMP-1mRNA的表达高于四环素组。12W时FYC中剂量组和8、12W时FYC高剂量组TIMP-1mRNA的表达比模型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W时正常组软骨TIMP-2 mRNA表达较多(0.89±0.2),随时间延长变化不大。4、8、12W时模型组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8W时FYC高剂量组和12W时FYC中、高剂量组TIMP-2mRNA的表达比模型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果还发现TIMP-1与TIMP-2的变化不一致。4.FYC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48h时结果显示,5%、10%、20%FYC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无递增效应。10%、20%FYC含药血清与5%空白血清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5%FYC含药血清组与5%空白血清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2h时结果显示,5%、10%、20%FYC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也有促进作用,但不及48h时的作用佳。同时也发现48h和72h时的10%FYC含药血清组作用强于20%FYC含药血清组。MTT法显示:10%FYC含药血清组在48h时,10ng/mlIL-1β对软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5.FYC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p38信号通路的影响FYC含药血清能够抑制p-p38蛋白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10%FYC组与10%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在IL-1β的刺激下,10%空白血清+IL-1β组和10%FYC+IL-1β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FYC含药血清能够抑制MMP-13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MMP-13在10%空白血清组和10%FYC组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10%FYC组与10%空白血清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FYC抑制IL-1β信号转导通路上的p-p38的表达,但抑制P38MAPK通路后,MMP-13的表达并未减少。结论1.FYC对Hulth模型所致的骨关节炎软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通过FYC不同剂量组、四环素组与模型组在关节软骨的外观、组织学评分、软骨组织超微结构的比较,表明FYC能降低软骨损伤的组织学评分,减缓胶原降解、抑制软骨退变。以8、12周时中、高剂量组的疗效最为明显。2.FYC能抑制兔膝OA关节软骨MMP-13的活化,促进TIMP1、TIMP-2的生成,调节MMPs/TIMPs的平衡。3.FYC能抑制兔膝OA关节软骨IL-1β的表达,促进TGF-β2的生成,调节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平衡。4.FYC含药血清能促进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的增殖。5.FYC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中IL-1β介导的P38MAPK信号通路上p-p38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软骨修复。6.FYC含药血清抑制软骨细胞中IL-1β介导的P38MAPK信号通路上MMP-13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了OA软骨基质的降解。

二、针刺对实验性兔角膜溃疡胶原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对实验性兔角膜溃疡胶原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茯苓丸加减方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MMp-3、MMp-13、TIMp-1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通过UV-X角膜交联机对兔眼角膜交联的实验研究探讨角膜交联术对酶消化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UV-X角膜交联机对兔眼角膜交联效果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二、仪器与试剂
        三、方法
    结果
        一、UV-X 紫外 LED 照射仪进行角膜交联的结果
        二、兔眼角膜的光镜结果
    讨论
        一、角膜交联术(CXL)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
        二、中医对角膜病及角膜交联术的认识
    附图
第二部分 角膜交联术对酶消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二、仪器与试剂
        三、方法
    结果
        一、兔眼角膜消化过程形态变化及完全消化时间
        二、兔眼角膜的光镜(HE 染色)结果
    讨论
        一、角膜组织的生理病理及其与酶的关系
        二、角膜交联术(CXL)对酶消化的抑制作用
    附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塞来昔布对兔角膜热烧伤后新生血管中MMP-2,MMP-9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兔角膜热烧伤后局部应用 Celecoxib 对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初步观察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兔角膜热烧伤后局部应用 Celecoxib 与羊膜移植在抑制新生血管作用的对比研究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兔角膜热烧伤后局部应用 Celecoxib 对新生血管中MM P-2 , MM P -9 表达的影响研究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一、塞来昔布溶液制备
    二、羊膜制备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4)角膜浅基质针刺术联合绷带镜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1.2.2 术后处理
2 结果
    2.1 术后自觉症状改善情况
    2.2 术后并发症
    2.3 针对需多次针刺治疗的患者观察及处理
3 讨论

(5)溃结灵对原代大鼠结肠上皮细胞ITF表达及MAPK/ERK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肠黏膜损伤与溃疡性结肠炎研究概况
        一、肠黏膜屏障的构成和生理作用
        二、肠上皮细胞与肠黏膜屏障
        三、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黏膜屏障损伤
        四、肠黏膜屏障保护相关的药物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中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ITF及ERK/MEK通路与肠黏膜损伤修复
        一、ITF的分布、表达及分泌调节
        二、ITF与溃疡性结肠炎
        三、ITF促黏膜损伤修复机制研究
        四、ITF与ERK/MERK通路
        五、ITF研究进展
    第四节 原代结肠上皮细胞分离方法及应用研究概况
        一、肠上皮细胞分离方法
        二、结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技术要点
        三、原代结肠上皮细胞在中药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第五节 小结和展望
    第六节 本课题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原代结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的建立
        摘要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结肠上皮细胞ITF/EGF、MUC-2/TGF-α及pERK/pMEK表达的研究
        摘要
        实验一 结肠上皮细胞ITF、EGF基因的表达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实验二 结肠上皮细胞MUC-2及TGF-α蛋白的表达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实验三 结肠上皮细胞pERK1/2、pMEK1/2蛋白的表达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讨论
    第三节 溃结灵含药血清对UC模型血清致损的结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节 溃结灵含药血清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节 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致结肠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
        实验一 TNF-α致结肠上皮细胞损伤的条件选择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实验二 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干预下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讨论
    第六节 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干预下结肠上皮细胞ITF、EGFmRNA表达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七节 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干预下结肠上皮细胞MUC-2/TGF-α蛋白含量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八节 溃结灵含药血清对TNF-α干预下结肠上皮细胞pERK1/2、pMEK1/2蛋白表达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证明

(6)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对干眼症细胞模型Bax mRNA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大鼠泪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
        1.2.1 实验仪器
        1.2.2 主要试剂
        1.2.3 主要试剂配制
        1.2.4 实验方法及步骤
    1.3 含药血浆的制备
        1.3.1 实验动物
        1.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1.3.3 实验方法及步骤
    1.4 含药血浆加入量的摸索
    1.5 建立细胞模型及含药血浆干预
    1.6 指标检测
    1.7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泪腺上皮细胞培养
    2.2 大鼠泪腺上皮细胞的鉴定
    2.3 含药血浆加入量
    2.4 含药血浆干预后Bax mRNA及Bcl-2 mRNA在泪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2.4.1 RNA抽提结果
        2.4.2 内参基因——GAPDH在不同样本中的数据分析
        2.4.3 Bax mRNA表达量分析
        2.4.4 Bcl-2 mRNA表达量分析
3.讨论
    3.1 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干眼症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3.2 Bax及Bcl-2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3.3 密蒙花研制的理论和临床依据
    3.4 泪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基分离的体会
    3.5 密蒙花含药血浆的提取和意义
    3.6 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干眼症的细胞凋亡模型建立
    3.7 含药血浆作用后Bax mRNA及Bcl-2 mRNA在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干眼症的细胞凋亡模型中的表达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实验图片
附录二: 致谢
附录三: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促进实验性大鼠慢性皮肤溃疡愈合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疮疡的研究进展
        1 疮疡的病因病机
        2 外用中药治疗疮疡的机理研究现状
        3 疮疡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促进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相关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4 转化生长因子
        5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药效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 阴证疮疡动物模型的建立
        2 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的药效学评价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机制探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1 "回阳生肌"的作用机制
        2 "阳生阴长"理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促进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炎症机制探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对炎症因子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8)愈溃膏对大鼠体表溃疡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体表溃疡的研究基础
    一、体表溃疡的中医研究基础
        (一) 定义及特点
        (二) 病因病机
        (三) 愈合机制
        (四) 治疗现状
    二、体表溃疡的西医研究基础
        (一) 定义及特点
        (二) 病因病理
        (三) 愈合机制
        (四) 治疗现状
    三、动物造模方法
        (一) 手术方法
        (二) 放射方法
        (三) 药物方法
        (四) 烫伤方法
        (五) 其它方法
第二部分 愈溃膏的研究基础
    一、愈溃膏的处方立论依据及组方分析
        (一) 处方立论依据
        (二) 组方分析
    二、愈溃膏的制剂工艺研究
        (一) 剂型的选择
        (二) 软膏剂基质
        (三) 制备工艺
    三、愈溃膏的毒理及药效作用研究
        (一) 毒理研究
        (二) 药效作用研究
    四、愈溃膏的临床研究
        (一) 一般资料
        (二) 诊断标准
        (三) 排除标准
        (四) 体表溃疡的分类
        (五) 治疗方法
        (六) 统计学方法
        (七) 疗效观察
        (八) 讨论
第三部分 愈溃膏对大鼠体表溃疡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三) 实验步骤
        (四) 免疫组化方法
        (五) 实验结果评定
    二、实验结果
        (一) 对大鼠肉芽肿组织湿重的影响
        (二) 对大鼠体表溃疡肉芽肿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的影响
        (三) 对大鼠体表溃疡肉芽组织中PCNA的表达的影响
        (四) 对大鼠体表溃疡肉芽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的影响
        (五) 对大鼠体表溃疡肉芽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三、讨论
        (一) 肉芽组织生成与体表溃疡的愈合
        (二) VEGF与血管生成及体表溃疡的愈合
        (三) bFGF与血管生成及体表溃疡的愈合
        (四) PCNA与细胞增殖及体表溃疡的愈合
        (五) bcl-2、bax与细胞凋亡及体表溃疡的愈合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着作
科研课题
详细摘要

(9)单味中药骨碎补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正文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复元胶囊对实验性骨关节炎的软骨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骨关节炎发病机理研究
    2. 骨关节炎的治疗现状
    3. 中医药与骨关节炎
    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复元胶囊对兔膝骨关节炎的组织形态学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复元胶囊对兔膝骨关节炎MMP-13、TIMP-1、TIMP-2、IL-1Β、TGF-Β2 的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复元胶囊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6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复元胶囊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P38 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6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及其意义
思考与展望
附图
文献综述一
文献综述二
文献综述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报的科研项目

四、针刺对实验性兔角膜溃疡胶原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茯苓丸加减方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MMp-3、MMp-13、TIMp-1水平的影响[D]. 安帅.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通过UV-X角膜交联机对兔眼角膜交联的实验研究探讨角膜交联术对酶消化的抑制作用[D]. 刘颖.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3]塞来昔布对兔角膜热烧伤后新生血管中MMP-2,MMP-9表达影响的研究[D]. 贾雍.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4)
  • [4]角膜浅基质针刺术联合绷带镜治疗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J]. 李晓静,李建南. 国际眼科杂志, 2013(12)
  • [5]溃结灵对原代大鼠结肠上皮细胞ITF表达及MAPK/ERK通路的影响[D]. 祁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6]密蒙花总黄酮含药血浆对干眼症细胞模型Bax mRNA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D]. 王芬.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09)
  • [7]回阳生肌脂质体凝胶促进实验性大鼠慢性皮肤溃疡愈合机制探讨[D]. 张美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 [8]愈溃膏对大鼠体表溃疡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D]. 宫少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9]单味中药骨碎补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D]. 金连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9(07)
  • [10]复元胶囊对实验性骨关节炎的软骨保护作用研究[D]. 钟玉. 重庆医科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针刺对实验性兔角膜溃疡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