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科学家发现威胁人类生命的“超级大肠杆菌”

哥伦比亚科学家发现威胁人类生命的“超级大肠杆菌”

一、哥科学家发现威胁人类生命的“超级大肠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馥婧[1](2021)在《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围术期感染诱发肺炎的早期预防措施探索和NDM-1靶向治疗开发》文中提出背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人类对抗微生物感染的有力武器,具有效果明确,毒副作用可控,价格易被接受等许多优点。然而,全球广泛出现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菌使得这一武器的效果大大被限制,也使得许多临床感染的患者陷入了用药困难甚至无药可用的困境,由于耐药菌感染引起的肺炎也成为了导致包括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内的住院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能够有效抑制碳青霉烯类耐药病原体的安全治疗方法仍然缺乏,或由于各种限制因素无法应用于临床。当缺乏对抗微生物有效的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时,疫苗便成为了人类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最有力武器。事实上,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的全球大流行及其疫苗的应用更加验证并强调了人类自身免疫系统仍具有的巨大潜力,以及疫苗在消灭和控制致命病原微生物方面的作用。与特效药的研发相比,疫苗的研发周期大大缩短,效果较为确切,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明确,更容易控制及掌握,所以仍然被寄予厚望。碳青霉烯类耐药菌通常可分为丝氨酸β内酰胺酶类和金属β内酰胺酶类两大类,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极易在短时间内于不同细菌间通过质粒等传播方式互相污染。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含有NDM(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s)-1基因—bla NDM-1的耐药菌,该基因表达的NDM蛋白可以水解β内酰胺环从而使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无效化。目前临床常见的bla NDM-1致病菌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和鲍曼不动杆菌等。在我们前期的实验当中发现,使用高温灭活的HIKP(heat inactivated Klebsiella pneumoniae,HIKP)或HIPA(heat inactivated Pseudomonas aeruginosa,HIPA)对小鼠进行免疫,可以使小鼠获得针对于KP或PA的获得性免疫,当面对KP或PA的活细菌感染时,免疫组小鼠肺部菌落计数明显减少,血清及脾脏细胞培养液中的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干扰素(?)(interferon(?),IFN-g)滴度显着升高,提示高温灭活的细菌可以使机体产生强烈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当再次感染同种抗原时获得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由于HIKP及HIPA中含有多种可能被生物体识别为抗原的物质,我们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一种抗原物质使生物体产生了获得性免疫,而bla NDM-1基因所表达的NDM蛋白也是抗原物质中的一种。据此我们提出如下科学假设:使用重组NDM蛋白(recombinant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r NDM-1)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接种,可使小鼠对其产生特异性免疫记忆,当再次使用转染bla NDM-1的活肺炎克雷伯杆菌(KPndm)对其进行感染时,获得性免疫反应可以将KPndm识别为特异性抗原并进行清除,而未转染bla NDM-1的KP感染生物体时则可以使用抗生素对其进行杀伤。本研究分为两部分,首先,研究重组NDM-1激活小鼠呼吸道免疫反应的作用和机制;其次,研究耐药菌感染机体的靶细胞及其免疫作用机制。方法:1.研究使用r NDM-1诱导小鼠获得性免疫反应后予以活KPndm细菌感染。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计数、ELISA、流式细胞技术、RT-PCR等方法观察活细菌感染后不同组小鼠的感染情况,分析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在控制肺部KPndm感染当中的作用。并通过分选r NDM-1免疫接种后野生型小鼠的脾脏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建立Rag2/II2rg双基因敲除(Rag2/II2rg double knockout)小鼠细胞移植模型,通过对移植后Rag2/II2rg小鼠进行活KPndm细菌感染来探究免疫细胞移植是否可以为免疫缺陷鼠提供免疫保护,以及进一步探究r NDM-1免疫接种后细胞免疫的作用。2.在免疫接种活KPndm细菌感染模型中,通过流式分选得到CD4+/CD8+细胞,并通过sc RNA-Seq测序技术检测不同抗原免疫接种及活细菌感染后,小鼠免疫细胞关键基因的差异性表达,通过t-SNE分析找出效应细胞及免疫反应机制。结果:1.使用rNDM-1对小鼠进行免疫接种可以使小鼠产生针对于活KPndm细菌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使用rNDM-1进行免疫接种可降低小鼠肺部感染KPndm时的肺部的细菌浓度,起到抗炎保护作用,且该保护作用可被IL-17A抑制剂阻断。收集使用rNDM-1免疫接种+KPndm感染后的野生型小鼠的肺部细胞,通过荧光抗体筛选发现分泌IL-17A(P<0.05)、IFN-g(P<0.05)、IL-22(P<0.05)的T细胞均显着增多,证明该免疫保护作用主要通过T细胞免疫介导。r NDM-1免疫、KPndm感染的小鼠脾脏细胞在r NDM-1或HIKPndm的刺激下会分泌更多的IL-17A(P<0.005)及IFN-g(P<0.01),同时这种条件下的小鼠Th17/IL17通路其他基因表达量也存在显着上调。2.单细胞基因测序技术证明,当使用OVA或HIKPndm对不同小鼠进行免疫接种,并使用KPndm进行感染的条件下,使用HIKPndm感染的小鼠在感染时会有更多活化状态或增殖状态的T细胞在小鼠肺部聚集,且HIKPndm免疫小鼠的肺脏样本中拥有显着升高的Il17a、Rorc、Rora基因表达量(PIl17a<0.01,PRora<0.001,PRorc<0.05)。另外,免疫活化的T细胞主要分布于增殖T细胞亚群和部分活化T细胞亚群。结论:研究结果表明:rNDM-1免疫接种减少KPndm攻毒小鼠肺部细菌定植量;rNDM-1免疫接种小鼠可在抗原再刺激时上调IL-17A的表达水平;抑制IL-17A减弱rNDM-1免疫接种对小鼠肺部感染的保护作用;rNDM-1免疫接种刺激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Ig G;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rNDM-1免疫接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KPndm感染激活r NDM-1免疫小鼠体内Th17/IL17通路;HIKPndm可以促进小鼠T细胞活化增殖并诱导继发性免疫反应;Th17/IL17通路在小鼠对HIKPndm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黄超莹[2](2021)在《生物艺术的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美婷[3](2021)在《S型BiVO4基复合光催化功能材料的构建及其环境净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及自然界动植物的生活与生存,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可减轻环境危机的新型绿色方法备受青睐,选择合适的半导体材料在太阳光的激发下产生多种活性物种,从而将污染物分子完全矿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基于光催化技术的诸多优点,本文以BiVO4半导体为基础,以高效去除环境污染物为目的,设计合成了多种优异的S型复合功能材料,联合多种催化技术应用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原位还原法成功构建了Bi修饰S型BiVO4/g-C3N4的三相复合光催化材料,用于模拟全谱太阳光照射下协同高效氧化分解甲醛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水分子。BiVO4/Bi/g-C3N4三相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甲醛氧化活性与二氧化碳选择性。经过6小时,BiVO4/Bi/g-C3N4对800 ppm甲醛(HCHO)降解率达到96.39%,二氧化碳选择性为98.41%,反应速率为4.16 ppm-1·h-1。同时,催化剂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对甲醛的降解效率分别达到49.35%和32.23%。进一步通过光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理论模拟计算深入探究了其光催化机理。提出了BiVO4和g-C3N4之间光生电子呈S型路径转移,这不仅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而且保持了材料原有的较高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催化反应活性。同时,Bi纳米颗粒不仅扩宽了材料的光响应范围,使得该光催化剂在近红外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电子有利于提高了材料的催化活性。本工作为协同构建高活性的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并且BiVO4/Bi/g-C3N4凭借卓越的光催化活性,有望进一步开发并应用于环境净化领域。(2)设计合成了三相双S型光催化功能材料BiVO4/g-C3N4/Bi2O3,用于在模拟全谱太阳光下氧化分解甲醛气体为水和二氧化碳分子。BiVO4/g-C3N4/Bi2O3-80%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氧化甲醛的催化活性和高的二氧化碳选择性。经过3小时的模拟太阳光照射甲醛降解率达到97.72%,反应速率常数为23.75×10-3 min-1,二氧化碳选择性达到99.56%。通过光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理论模拟计算提出了材料的光催化机理,BiVO4和g-C3N4以及Bi2O3和g-C3N4之间的光生电子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以相似的S型路径转移。这不仅提高了三相催化剂的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转移效率,有效抑制了其重组;并且大量的光生电子聚集于g-C3N4的导带,空穴分别留在BiVO4和Bi2O3的价带,保持了各相催化剂原有的强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光催化甲醛降解的活性。本工作为改善光催化材料的活性提供了新的双S型催化材料的设计思路,BiVO4/g-C3N4/Bi2O3有望在未来的环境净化领域得以推广应用。(3)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和低温煅烧法成功构建了直接S型异质结复合催化剂Cu Bi2O4/BiVO4用于在可见光下降解抗生素。相比于BiVO4和Cu Bi2O4,复合催化剂Cu Bi2O4/BiVO4的光催化活性被显着提高,在60 min内对20 ppm的四环素(TC)和土霉素(OTC)降解率分别达到了79.66%和81.11%,表观速率常数为21.58×10-3 min-1和21.08×10-3 min-1,并且经过四次循环测试,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型。经过一系列的表征测试阐明了其催化机理。(4)通过溶胶凝胶法和低温煅烧法成功制备了直接S型BiVO4/Fe2O3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与PMS协同条件下降解TC。BiVO4/Fe2O3/PMS/Light体系具有优异的TC降解活性,30 min几乎将TC(20 ppm)完全分解;TC降解率达到98.36%,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过光电性质、电磁顺磁共振谱(EPR)测试以及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的分析结果,结合态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提出了BiVO4/Fe2O3/PMS/Light体系的反应机理,即S型异质结有效提高了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转移,保留了原材料应有的强的氧化还原能力,与过渡金属离子Bi3+/Bi0和Fe3+/Fe2+的循环转化协同作用可以更好地活化PMS从而生成更多的活性物种·SO4-和1O2,使反应体系的催化活性提高。因此,BiVO4/Fe2O3协同可见光与PMS体系有望在水体污染物治理中得以应用。(5)通过低温油浴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直接S型BiVO4/Cu2O复合催化剂,用于在光电协同PMS条件下降解TC。经过光催化(PC)、电催化(EC)和光电催化(PEC)降解TC的性能对比,BiVO4/Cu2O/PEC/PMS表现出优异的TC降解能力。S型异质结的构建、过渡金属离子Cu+(?)Cu2+的转化以及一定的外电场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光生电荷的有效分离和转移,提高了太阳能转换率和促进PMS的活化,从而产生更多的活性物种,如·O2-、·SO4-和·OH,从而促进抗生素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通过一系列表征测试,研究了材料的光学、电学以及物理化学性质,自由基捕获实验以及电子自旋共振探究了催化剂机理。因此,本工作为有效提高载流子分离效率提供了可行的方案,有望在绿色环保的抗生素降解中得以应用。

袁维维[4](2021)在《多阶段生酮饮食对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肥胖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如何控制肥胖的发生发展成为世界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是一种脂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的配方饮食,被应用于治疗癫痫、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国内外研究表明,生酮饮食影响肠道菌群组成,但对肠道菌群的具体影响仍未有一致结论。本课题基于美国肠道计划(American Gut Project,AGP)大数据对大规模肥胖人群进行研究,通过解析肥胖人群肠道菌群整体特征、肥胖与体重正常人群肠道菌群组成和内部互作关系差异,挖掘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的核心菌属。同时,通过膳食干预肥胖,探究多阶段生酮饮食和平衡饮食(Hypocaloric Balanced Diet,HBD)对肥胖人群肠道菌群及其功能的影响,为解析肠道菌群在肥胖中作用机制和开发菌群靶向性的食品微生物资源奠定理论基础,对提高全民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异常与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相关;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巨型球菌属(Megasphaera)、链型杆菌属(Catenibacterium)、Dorea、真杆菌属(Eubacterium)、乳酸球菌属(Lactococcus)、Acidaminococcus、Collinsella、Bilophila、毛螺菌属(Lachnospira)和Anaerostipes是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的核心菌属;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Dorea等肥胖核心菌属在肥胖人群肠道中的互作关系更加紧密,毛螺菌属(Lachnospira)在肥胖人群肠道中与其他菌属的互作程度降低;丁酸弧菌属(Butyricimonas)和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与其他菌属互作关系缺失或弱化,是肥胖人群肠道菌群共存网络复杂度降低的原因之一。(2)与平衡饮食相比,多阶段生酮饮食显着降低肥胖受试者的BMI、腰围、臀围、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减肥效果更为显着,减重成功率为87%;膳食干预后,肥胖受试者的肠道菌群整体结构发生变化,肥胖核心菌属中的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和霍氏真杆菌(Eubacterium_hallii_group)在减重成功受试者肠道中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肥胖人群肠道中初始高丰度的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能够响应膳食干预,可能与减肥是否有效相关;多阶段生酮饮食降低了肥胖受试者肠道中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与其他菌属的互作程度,使肥胖受试者的肠道菌群共存网络趋向于体重正常人群。(3)宏基因组分析表明,多阶段生酮饮食干预后,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下的卵形布劳特氏菌(Blautia obeum)物种丰度与肥胖状态改变显着相关;肥胖人群的肠道菌群代谢通路发生显着变化。此外,卵形布劳特氏菌(B.obeum)、霍氏真杆菌(Eubacterium hallii)为关键代谢通路的主要贡献物种。因此,多阶段生酮饮食可通过改变卵形布劳特氏菌(B.obeum)、霍氏真杆菌(E.hallii)的丰度及代谢功能从而改善肥胖症状,可能是基于肠道菌干预肥胖的关键靶点。

郑媛[5](2021)在《罗红霉素对典型藻类的生长抑制及氧化应激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流动,对人类和水生生物的健康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罗红霉素(ROX)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泌尿道、呼吸道和软组织感染的一种抗生素,我国作为抗生素使用大国,且罗红霉素在污水处理中去除率低,对环境影响较大。藻类处于食物链的底端,对于整个水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水生生态环境中最基础的生产者,水生藻类的状态能够反映出整个生态系统的状态,通常被作为水质指标和化学品评估的指示生物。研究罗红霉素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加科学的认识罗红霉素污染的生理生态影响。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通常使用藻类羊角月牙藻Raphidocelis subcapitat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来测试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学品。然而,据报道,以上两种指示藻类对抗生素暴露的敏感性存在显着差异,选择不合适的测试物种会低估目标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并对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因此,进行罗红霉素污染对不同类型水生藻类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对辨别抗生素污染生物监测的模式藻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开展了不同浓度梯度罗红霉素暴露下典型藻类的生长抑制效应实验。其次,由于氧化应激是决定抑制藻类生长的关键因素,也需要对这两个物种的氧化应激和抗氧化防御机制进行调查,以探索其在物种敏感性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还从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反应等生理特性的角度解析了典型绿藻对罗红霉素敏感性差异的生理机制原因。本论文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比较了不同浓度梯度罗红霉素(0、0.01和0.09mg/L)对典型绿藻(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和小球藻C.vulgaris)的生长抑制效应,在实验室内分别开展了罗红霉素生长抑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绿藻的生长响应具有明显差异,在低浓度(0.01mg/L)和高浓度(0.09mg/L)的罗红霉素暴露下7天后,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生长受到抑制,而小球藻C.vargaris生长却受到激励。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对罗红霉素的敏感性较大,低浓度下就可以产生抑制作用,而小球藻C.vulgaris罗红霉素的敏感性不强,在较高的浓度下也没有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轻微的生长激励作用。(2)从生理过程角度解析了典型绿藻(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和小球藻C.vulgaris)在不同浓度梯度罗红霉素(0、0.01和0.09mg/L)敏感性差异的原因。暴露于罗红霉素7天后,基于生物试剂盒和酶标仪测定了一系列的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浓度(MDA、非酶类抗氧化剂GSH、抗氧化酶SOD、CAT、GP、GST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结果表明: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和小球藻C.vulgaris的生长、氧化应激及抗氧化反应表现均展现出明显不同。当藻类生长受到抑制时,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会增加,从而激活抗氧化系统。相反,当生长受到刺激时,MDA含量和氧化应激酶的活性会降低。因此,羊角月牙藻R.subcapitata在相同浓度胁迫下,表现出强烈的应激反应。相关毒性机理的解明可以补充罗红霉素对于实验的两种藻类的生物生理毒性及其作用机理,以备后续学者更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

赵妍[6](2021)在《复合金属多功能纳米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抗生素被发现以来,细菌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但是由于人类滥用抗生素,并且过分的依赖于抗生素,从而导致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并且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因为青霉素的使用而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随着青霉素的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青霉素酶,对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进行分解,随后科学家研究出可对抗这种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同样还是因为抗生素的持续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现已经出现了一种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至今都没有较好的控制方法。在即将出现的抗生素耐药性危机中,寻找可用于抵抗它们的抗菌剂的任务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一种细菌不会产生耐药性的抗菌剂,目前新型抗菌剂的研究有光热抗菌(PTT)、光动力抗菌(PTA)等。本文主要研究有:首次制备了CuInS2@Bi2S3/pg-C3N4复合抗菌剂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实验。使用了一种中间层转化的策略,制备了海胆状CuInS2@Bi2S3核壳结构,该方法显示高的活性氧产生能力和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同时将其负载到pg-C3N4上用于捕获细菌辅助杀菌。CuInS2、Bi2S3经过测试得到其禁带宽度为0.51 eV、0.84 eV,在近红外区有着较好的光吸收能力。CuInS2、Bi2S3的复合可以提高由近红外光触发的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导致大量活性氧的产生,显示出增强的抗菌能力。CuInS2@Bi2S3/pg-C3N4具有可观的光热转换效率,可达到43.12%。CuInS2@Bi2S3/pg-C3N4复合抗菌在受到近红外激光照射(808 nm,0.5W/cm2)后,由于其协同的光热和光动力抗菌(PTA/PDA)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高达99%。进一步探究了CuInS2@Bi2S3/pg-C3N4复合抗菌剂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结果显示CuInS2@Bi2S3/pg-C3N4复合抗菌剂不仅能够清除伤口中的细菌,还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冯姗姗[7](2021)在《水解酶催化降解聚酯塑料机理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自1950年代开始生产以来,全球塑料产量呈指数增长。塑料是一类注入了多种添加剂和填充剂的聚合物,它们可以直接影响微生物群落,发挥毒性作用,破坏宿主生物激素平衡和免疫系统。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生物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特异性和无毒性,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塑料的降解。然而酶与塑料污染物的特定结合过程,氨基酸在降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难以通过实验直接分析,因此从分子水平上解析塑料的酶催化降解的机理,将有助于设计新的高效酶变体从而加速塑料的环境去除。本论文主要采用分子动力学(MD)和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联用的方法(QM/MM)研究了新型水解酶MGS0156对聚己内酯(PCL)的生物降解机理,以及水解酶IsPETase和IsMHETase级联催化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机理,详细揭示了活性中心附近氨基酸的作用和影响,明确了反应过程中关键的速控步骤,初步提出了基于酶活性中心结构预测催化活性的研究手段,为设计更有效的可用于塑料回收的酶变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新型水解酶MGS0156对聚己内酯(PCL)的生物降解机理酶MGS0156是从环境基因组中筛选的一类水解酶,可以有效降解多种商业塑料,例如聚己内酯、聚丙交酯等。本论文采用分子动力学,量子力学/分子力学联用方法,结合分子力学泊松-玻耳兹曼表面积(MM-PBSA)模拟揭示了MGS0156水解酶解聚聚己内酯的机理。通过系统地分析九种聚己内酯低聚物(从单体到十二聚体)与MGS0156酶的结合过程,发现较长的低聚物具有相对较强的结合能。QM/MM计算结果表明降解过程涉及两个基本步骤:催化三联体(Ser225、His528、Asp492)辅助的亲核攻击和C-O键裂解,而C-O键裂解是速控步骤,其平均势垒为15.7 kcal/mol,与实验确定的kcat(1101 s-1,对应于13.3 kcal/mol)一致。对活性中心二十种氨基酸的静电影响分析指出His231和Asp237是潜在的突变靶标,可用于设计更有效的MGS0156突变体。二、IsPETase和IsMHETase酶级联催化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具代表性的石油基合成聚合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塑料瓶,包装材料和纺织工业中,然而其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容易吸附重金属等其他污染物,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本论文通过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力学/分子力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大阪伊德氏菌Ideonella sakaiensis中的两种酶系统IsPETase和IsMETase可以通过四个基本步骤将PET催化转化为对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单体:(ⅰ)Ser-His-Asp引发的亲核攻击,(ⅱ)C-O键裂解,(ⅲ)水分子的亲核攻击,(ⅳ)IsPETase/IsMHETase脱酰作用。基于二十个独立构象的统计结果发现步骤ⅰ和ⅳ在确定IsPETase的速控步骤方面具有竞争,而步骤ⅳ是IsMHETase的速控步骤,并在IsPETase的45%的构象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双质子穿梭”机制。另外本研究筛选并确定了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可能特征(键长,键角,二面角和电荷),建立了活性位点特征和活化能之间的牢固关系,结合形变-相互作用,氢键网络和非共价相互作用(NCI)的分析结果加深了我们对IsPETase和IsMHETase催化能力起源的理解,有助于PET的回收利用。

吴爽[8](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张宏扬[9](2021)在《食源性多重耐药普通变形杆菌P3M环丙沙星和多粘菌素抗性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为环境和临床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特定条件下会引起胃肠感染、尿路交叉感染等疾病。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广泛用于治疗该类细菌所引发的感染,但也使得耐药细菌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危及人类生命健康。本实验室前期从南美白对虾肠道中分离得到一株携带有两个内源质粒的变形杆菌(Proteus),后经本研究鉴定为普通变形杆菌。本研究将该普通变形杆菌命名为P3M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和一系列实验对其进行全面鉴定,明确了其作为多重耐药菌的环丙沙星和多粘菌素抗性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对P3M基因组进行鉴定,得到包括编码基因数量及功能、GC含量、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 RNAs)、重复序列等详细信息。依据COG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分析将所得到的全部功能基因划分为22个功能类群以及六大类代谢通路。分析发现P3M基因组上存在分属于36个抗生素大类的218个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同时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实验表明P3M对16种常见抗生素呈现出明显抗性,表明该菌为一株食源性多重耐药细菌。棋盘法MIC测定实验表明,四环素和环丙沙星抗生素联合使用时能够显着抑制P3M生长,发挥协同杀菌效果。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3M基因组上存在Bae S-Bae R和Cpx A-Cpx R两类可介导菌株多重耐药性的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s,TCSs),以及包括质粒、位点特异性重组酶、正向重复序列在内的多类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本研究明确了食源性多重耐药普通变形杆菌P3M的基因组特性及耐药特点,将为深入了解环境中普通变形杆菌的抗性传播和转移规律奠定基础。2.P3M中存在两个内源质粒p3M-2A和p3M-2B,大小分别为2,656 bp和5,903 bp。p3M-2B携带一个喹诺酮抗性基因qnr D,而p3M-2A不携带抗性基因。qnr D携带质粒按照其大小可分为2.7 kb和4.3 kb两大类,但p3M-2B不满足该规律。质粒消除及qRT-PCR实验表明,p3M-2A质粒对于p3M-2B质粒上qnr D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ORF1起到主要的调控功能。质粒线性比对分析表明,p3M-2B上的ORF1-4为qnr D携带质粒发挥功能所必需的最保守序列,而ORF5则为通过正向重复序列DR-C同源重组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外源DNA序列。本研究提出了较大型qnr D携带质粒的形成过程模型,为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3.本研究在环丙沙星处理条件下鉴定得到了一个参与P3M菌株环丙沙星抗性调控的非编码RNA Csi R(ciprofloxacin stress-induced nc RNA)。生存率实验表明,Csi R缺失突变菌株的存活率相较于野生型P3M明显提升,说明该非编码RNA发挥负调控功能。通过进一步的靶标基因预测、qRT-PCR、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等实验,我们鉴定得到了Csi R参与环丙沙星抗性调控的靶标基因emr B,并证明了Csi R通过与emr B m RNA 5’UTR区域互作影响了emr B的翻译过程。此外,通过序列比对我们发现Csi R与emr B m RNA的互作位点在其他已测序的普通变形杆菌中高度保守,暗示这种调控机制可能普遍存在于该种细菌中。本研究揭示了非编码RNA Csi R在普通变形杆菌环丙沙星抗性调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明确普通变形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4.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qRT-PCR鉴定得到了一个能够特异响应多粘菌素压力信号的非编码RNA Psi R(polymyxin B stress-induced nc RNA),其突变菌株Δpsi R在多粘菌素处理条件下的生存率显着低于野生型P3M,说明该非编码RNA参与到了菌株的多粘菌素抗性调控过程中。之后通过靶标基因预测、qRTPCR、MST等实验我们鉴定得到了Psi R参与P3M菌株多粘菌素抗性调控的靶标基因pgs A,并通过半衰期测定等实验明确了Psi R通过与pgs A m RNA结合打开了位于后者作用位点前端的茎环结构,从而在转录后水平提高了pgs A m RNA的稳定性,增强了菌株的多粘菌素抗性。本研究揭示了非编码RNA Psi R在P3M菌株耐药性调控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及其在普通变形杆菌进化中的高度保守性,为今后进一步明确普通变形杆菌多粘菌素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奠定基础。综上,本研究揭示了普通变形杆菌P3M的多重耐药特性及其进化特点,并系统鉴定了参与P3M环丙沙星和多粘菌素抗性调控的质粒及非编码RNA,明确了其参与各抗性调控过程的作用机制及对于研究同种属内其他细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指导意义,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马锦荣[10](2021)在《新型CRISPR/SpCas9-hRedβ基因编辑系统的构建及验证》文中认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因其设计简单、活性高、可以满足大多数基因区域的编辑需求而广受青睐。基于CRISPR技术的动物基因编辑育种更是近年的研究热点。CRISPR/Cas9系统由于开发最早、活性较高和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为普遍。目前研究工作者们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多样的CRISPR/Cas9改进系统,极大的丰富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其中,将功能性蛋白与Cas9蛋白融合表达以强化或拓展其功能是一种普遍且有效的改进策略。本研究将密码子人源化优化的噬菌体单链退火蛋白基因h Redβ引入CRISPR/Sp Ca s9系统,构建了新型的CRISPR/Sp Cas9-h Redβ基因编辑系统,并进行了系统的基因编辑功能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合成密码子人源化优化的h Redβ基因,构建相应的表达载体;将h Redβ和CRISPR/Sp Cas9表达载体与基于NHEJ或SSA修复的报告载体(NHEJ-PG/SSA-PG)报告载体共转染HEK293T细胞,检测h Redβ与Sp Cas9共表达对基因编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 Redβ与Sp Cas9共表达能有效提高20%的NHEJ修复效率、1.4倍的SSA修复效率。(2)进一步针对基因组EMX1位点,将h Redβ和CRISPR/Sp Cas9表达载体与供体DNA模板共转染HEK293T细胞,检测分析基因组EMX1靶点的NHEJ和HDR编辑效率。结果与报告载体水平相似,h Redβ与Sp Cas9共表达组的NHEJ编辑效率提高了约1.7倍,而HDR编辑效率则降低了29%。(3)采用h Redβ-MHGGS-Sp Cas9、h Redβ-XTEN-Sp Cas9和Sp Cas9-h Redβ三种不同的融合表达策略,将h Redβ与Sp Cas9融合表达,建立CRISPR/Sp Cas9-h Redβ基因编辑系统。基因编辑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三种融合表达策略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CRIS PR/Sp Cas9系统介导的NHEJ编辑效率,其中h Sp Cas9-h Redβ介导的NHEJ编辑效率是Sp Cas9的3.6倍。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能够提高NHEJ编辑效率的CRISPR/Sp Cas9-h Redβ基因编辑系统,为基因编辑研究中低效率位点的编辑提供了新的工具,进一步丰富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手段。

二、哥科学家发现威胁人类生命的“超级大肠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哥科学家发现威胁人类生命的“超级大肠杆菌”(论文提纲范文)

(1)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围术期感染诱发肺炎的早期预防措施探索和NDM-1靶向治疗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概述
    1.2 NDM-1 的研究进展
    1.3 将NDM-1 作为靶标的抗耐药治疗研究
    1.4 TH17/IL17 通路在肺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第2章 rNDM-1 免疫接种对小鼠获得性免疫激活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剂与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rNDM-1 免疫接种减少KPndm攻毒小鼠肺部细菌定植量
        2.3.2 rNDM-1 免疫接种刺激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 IgG
        2.3.3 rNDM-1 免疫接种小鼠可在抗原再刺激时上调 IL-17A 的表达水平
        2.3.4 抑制 IL17A 减弱 rNDM-1 免疫接种对小鼠肺部感染的保护作用
        2.3.5 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r NDM-1免疫接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3.6 KPndm感染激活rNDM-1 免疫小鼠体内Th17/IL17 通路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单细胞测序研究机体对HIKPndm的免疫应答机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HIKPndm可以促进小鼠T细胞活化增殖并诱导继发性免疫反应
        3.3.2 scRNA-seq检测表明Th17/IL17 通路在小鼠对HIKPndm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S型BiVO4基复合光催化功能材料的构建及其环境净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环境污染
        1.2.1 空气污染
        1.2.2 水环境污染
    1.3 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法
        1.3.1 吸附法
        1.3.2 催化氧化法
        1.3.3 生物降解法
        1.3.4 光催化法
        1.3.5 高级氧化法
    1.4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1.4.1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概述
        1.4.2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改性
        1.4.3 BiVO_4半导体材料
    1.5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思路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样品测试与分析条件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6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
        2.3.7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8 理论模拟计算
第三章 Bi修饰S型 BiVO_4/g-C_3N_4三相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BiVO_4催化剂的制备
        3.2.2 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
        3.2.3 BiVO_4/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BiVO_4/Bi/g-C_3N_4三相复合材料的制备
        3.2.5 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活性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BiVO_4/Bi/g-C_3N_4复合催化剂的晶相结构与形貌分析
        3.3.2 BiVO_4/Bi/g-C_3N_4复合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3.3.3 BiVO_4/Bi/g-C_3N_4复合催化剂降解甲醛的光催化性能与稳定性分析
        3.3.4 BiVO_4/Bi/g-C_3N_4复合催化剂的光吸收与光电性能分析
        3.3.5 BiVO_4/Bi/g-C_3N_4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双S型 BiVO_4/g-C_3N_4/Bi_2O_3三相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BiVO_4催化剂的制备
        4.2.2 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
        4.2.3 BiVO_4/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
        4.2.4 Bi_2O_3催化剂的制备
        4.2.5 BiVO_4/g-C_3N_4/Bi_2O_3三相复合材料的制备
        4.2.6 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活性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iVO_4/g-C_3N_4/Bi_2O_3复合催化剂的晶相结构与形貌分析
        4.3.2 BiVO_4/g-C_3N_4/Bi_2O_3复合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4.3.3 BiVO_4/g-C_3N_4/Bi_2O_3复合催化剂降解甲醛的光催化性能与稳定性分析
        4.3.4 BiVO_4/g-C_3N_4/Bi_2O_3复合催化剂的光吸收与光电性能分析
        4.3.5 BiVO_4/g-C_3N_4/Bi_2O_3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CuBi_2O_4/BiVO_4 S型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2.1 CuBi_2O_4催化剂的制备
        5.2.2 BiVO_4催化剂的制备
        5.2.3 CuBi_2O_4/BiVO_4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5.2.4 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的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uBi_2O_4/BiVO_4复合催化剂的晶相结构与形貌分析
        5.3.2 CuBi_2O_4/BiVO_4复合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5.3.3 CuBi_2O_4/BiVO_4复合催化剂降解抗生素的光催化性能与稳定性分析
        5.3.4 CuBi_2O_4/BiVO_4复合催化剂的光吸收与光电性能分析
        5.3.5 CuBi_2O_4/BiVO_4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BiVO_4/Fe_2O_3S型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过硫酸盐协同降解四环素的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过程
        6.2.1 BiVO_4催化剂的制备
        6.2.2 Fe_2O_3催化剂的制备
        6.2.3 BiVO_4/Fe_2O_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6.2.4 四环素的降解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BiVO_4/Fe_2O_3复合催化剂的晶相结构与形貌分析
        6.3.2 BiVO_4/Fe_2O_3复合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6.3.3 BiVO_4/Fe_2O_3复合催化剂降解四环素的光催化性能与稳定性分析
        6.3.4 BiVO_4/Fe_2O_3复合催化剂的光吸收与光电性能分析
        6.3.5 BiVO_4/Fe_2O_3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BiVO_4/Cu_2O S型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电催化-过硫酸盐协同降解四环素的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过程
        7.2.1 BiVO_4催化剂的制备
        7.2.2 Cu_2O催化剂的制备
        7.2.3 BiVO_4/Cu_2O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7.2.4 四环素的降解性能测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BiVO_4/Cu_2O复合催化剂的晶相结构与形貌分析
        7.3.2 BiVO_4/Cu_2O复合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组成分析
        7.3.3 BiVO_4/Cu_2O复合催化剂降解四环素的光催化性能与稳定性分析
        7.3.4 BiVO_4/Cu_2O复合催化剂的光吸收与光电性能分析
        7.3.5 BiVO_4/Cu_2O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分析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获奖情况
    三、主持或参加的研究课题
致谢

(4)多阶段生酮饮食对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联
        1.1.1 肥胖概述
        1.1.2 肠道菌群概述
        1.1.3 肥胖与肠道菌群
    1.2 膳食与肥胖的关联
        1.2.1 生酮饮食概述
        1.2.2 生酮饮食与减肥
        1.2.3 生酮饮食与肠道菌群
    1.3 本文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不同BMI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及互作网络解析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肠道数据来源
        2.1.2 数据分析方法
        2.1.3 肠道菌群共存网络分析方法
        2.1.4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肠道菌群与宿主背景信息的相关性
        2.2.2 不同BMI人群肠道菌群整体结构
        2.2.3 不同BMI人群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及核心物种
        2.2.4 不同BMI人群的肠道菌群互作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膳食干预对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的影响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与实验设计
        3.1.2 人体测量学和血生化指标测定
        3.1.3 肠道菌群16SRNA基因测序
        3.1.4 肠道菌群生物信息学分析
        3.1.5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3.2.2 膳食干预对肥胖人群生理指标的影响
        3.2.3 膳食干预对肠道菌群整体结构的影响
        3.2.4 膳食干预对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及核心物种的影响
        3.2.5 膳食干预对肠道菌群互作关系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酮饮食对肥胖人群的肠道菌群关键菌种及功能的影响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宏基因组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
        4.1.2 肠道菌群物种及功能分析
        4.1.3 肠道菌群与生理指标关联分析
        4.1.4 肠道菌群代谢通路差异分析
        4.1.5 肠道菌群代谢通路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菌种丰度与生理指标的关联
        4.2.2 生酮饮食干预对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影响
        4.2.3 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菌种贡献度
    4.3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2:膳食干预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5)罗红霉素对典型藻类的生长抑制及氧化应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及其分类
    1.2 环境中的抗生素
    1.3 残留抗生素的环境危害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抗生素对藻类的影响
    2.2 藻类对抗生素的响应
        2.2.1 自由基
        2.2.2 活性氧
        2.2.3 氧化应激
        2.2.4 氧化应激标志物
    2.3 罗红霉素概述
        2.3.1 罗红霉素性质
        2.3.2 罗红霉素研究现状
    2.4 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2.4.1 研究意义
        2.4.2 技术线路图
第三章 罗红霉素对水生藻类的生长抑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测试藻类培养
    3.3 实验方法
        3.3.1 生长抑制试验
        3.3.2 藻类生长量测定
        3.3.3 罗红霉素浓度测定
        3.3.4 统计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生长抑制实验结果
        3.4.2 剂量响应曲线
        3.4.3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生藻类对罗红霉素的氧化应激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设计
    4.4 生物标志物含量测定方法
        4.4.1 光和色素含量的测定
        4.4.2 藻类组织液中CAT含量的检测方法
        4.4.3 藻类组织液中SOD含量的检测方法
        4.4.4 藻类组织液中GSH含量的检测方法
        4.4.5 藻类组织液中GST含量的检测方法
        4.4.6 藻类组织液中MDA含量的检测方法
        4.4.7 藻类组织液中GP(GSH-PX)含量的检测方法
        4.4.8 统计方法
    4.5 结果与讨论
        4.5.1 ROX对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4.5.2 ROX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复合金属多功能纳米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抗生素的滥用及细菌危害
        1.1.2 抗菌技术
    1.2 光热/光动力抗菌研究
        1.2.1 光热抗菌
        1.2.2 光动力抗菌
    1.3 CuInS_2@Bi_2S_3/p-g C_3N_4复合材料抗菌剂
        1.3.1 CuInS_2
        1.3.2 Bi_2S_3
        1.3.3 pg-C_3N_4
    1.4 光催化机理
        1.4.1 传统Ⅱ型机理
        1.4.2 Z-机理
        1.4.3 p-n异质结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原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表征方法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3.2 扫描电镜(SEM)
        2.3.3 透射电镜(TEM)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6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2.3.7 纳米粒径及Zeta电位
    2.4 CuInS_2@Bi_2S_3/pg-C_3N_4复合抗菌剂的制备
        2.4.1 CuInS_2 的制备
        2.4.2 CuInS_2@Bi_2S_3 的制备
        2.4.3 Bi_2S_3 的制备
        2.4.4 质子化g-C_3N_4 的制备
        2.4.5 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
    2.5 抗菌性能评估
    2.6 光热性能评估
    2.7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2.8 光电化学测试方法
    2.9 体内小鼠伤口模型和愈合过程
3 结果讨论与分析
    3.1 CuInS_2@Bi_2S_3/pg-C_3N_4复合抗菌剂的相结构与形貌
    3.2 CuInS_2@Bi_2S_3/pg-C_3N_4复合抗菌剂的光电化学性能
    3.3 CuInS_2@Bi_2S_3/pg-C_3N_4复合抗菌剂的抗菌性能
    3.4 CuInS_2@Bi_2S_3/pg-C_3N_4复合抗菌剂光热性能
    3.5 CuInS_2@Bi_2S_3/pg-C_3N_4复合抗菌剂的抗菌机理分析
    3.6 CuInS_2@Bi_2S_3/pg-C_3N_4复合抗菌剂促进小鼠伤口愈合性能
    3.7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学术论文

(7)水解酶催化降解聚酯塑料机理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塑料
        1.1.1 塑料的发展与分布
        1.1.2 塑料的降解与危害
        1.1.3 塑料的研究现状与防治
    1.2 生物酶
        1.2.1 生物酶概述
        1.2.2 生物酶研究现状
        1.2.3 生物酶与环境
    1.3 塑料降解与生物酶
        1.3.1 塑料的生物降解途径
        1.3.2 影响塑料生物降解的因素
        1.3.3 塑料生物降解的分子方面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聚己内酯水解
        1.4.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水解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1 量子力学和量子化学
    2.2 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
    2.3 量子力学/分子力学联用方法
第三章 新型水解酶MGS0156对聚己内酯的生物降解
    3.1 引言
    3.2 计算与方法
        3.2.1 分子动力学模拟
        3.2.2 MM-PBSA计算
        3.2.3 QM/MM计算
    3.3 结果和讨论
        3.3.1 构象和簇分析
        3.3.2 寡聚体与水解酶MGS0156的结合
        3.3.3 反应机理与能垒
        3.3.4 反应过程及详细结构变化
        3.3.5 氨基酸静电影响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IsPETase和IsMHETase酶级联催化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4.1 引言
    4.2 计算与方法
        4.2.1 分子动力学模拟
        4.2.2 QM/MM计算
    4.3 结果和讨论
        4.3.1 IsPETase和IsMHETase的反应机理
        4.3.2 速率决定步骤的确定
        4.3.3 活性位点参数特征与活化能间的关系
        4.3.4 形变-相互作用分析
        4.3.5 氢键网络与非共价相互作用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2.4 小结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3.3 小结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4.4 小结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5.5 小结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6.1.2 “公有性”被侵犯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6.4 小结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食源性多重耐药普通变形杆菌P3M环丙沙星和多粘菌素抗性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细菌耐药性问题
        1.1.1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1.2 细菌耐药性的挑战及危害
        1.1.3 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的举措
    第二节 环丙沙星及耐药性概述
    第三节 多粘菌素及耐药性概述
    第四节 变形杆菌概述
        1.4.1 变形杆菌分类及特征
        1.4.2 耐药变形杆菌
    第五节 基因水平转移
        1.5.1 基因水平转移机制
        1.5.2 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转移
    第六节 非编码RNA概述
        1.6.1 非编码RNA的特性及作用机制
        1.6.2 非编码RNA调控细菌耐药性
    第七节 本课题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普通变形杆菌P3M多重耐药特性鉴定和进化分析
    第一节 实验材料
        2.1.1 菌株与质粒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1.4 培养基配方
        2.1.5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2.1 细菌基因组提取
        2.2.2 普通变形杆菌P3M全基因组测序
        2.2.3 细菌系统进化分析
        2.2.4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2.2.5 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测定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2.3.1 P3M基因组描述和鉴定
        2.3.2 P3M药物敏感性分析
        2.3.3 联合用药效果评价
        2.3.4 变形杆菌属系统进化分析
        2.3.5 P3M中介导多重耐药性的双组份系统的鉴定
        2.3.6 P3M中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鉴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普通变形杆菌P3M中两个新型质粒的功能鉴定和进化分析
    第一节 实验材料
        3.1.1 菌株与质粒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试剂
        3.1.4 培养基配方
        3.1.5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3.1.6 PCR扩增引物
    第二节 实验方法
        3.2.1 质粒的分离和测序
        3.2.2 质粒转化
        3.2.3 p3M-2A~*和p3M-2B~*质粒的构建
        3.2.4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3.2.5 生存率实验
        3.2.6 系统进化分析
        3.2.7 质粒序列线性比对
        3.2.8 细菌质粒提取
        3.2.9 细菌总RNA的提取
        3.2.10 细菌总RNA反转录为cDNA
        3.2.11 实时荧光定量PCR
        3.2.12 质粒消除实验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3.3.1 p3M-2A与p3M-2B质粒特征概述
        3.3.2 p3M-2A与p3M-2B质粒对菌株环丙沙星抗性的影响
        3.3.3 p3M-2A质粒功能鉴定
        3.3.4 qnr D携带质粒的系统发育分析
        3.3.5 p3M-2B质粒的可能形成过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普通变形杆菌P3M非编码RNA CsiR调控环丙沙星抗性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
        4.1.1 菌株与质粒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试剂
        4.1.4 培养基配方
        4.1.5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4.1.6 PCR及qRT-PCR扩增引物
    第二节 实验方法
        4.2.1 普通变形杆菌P3M非编码RNA测序
        4.2.2 细菌基因组提取
        4.2.3 目的DNA片段扩增
        4.2.4 目的DNA片段纯化
        4.2.5 细菌质粒提取
        4.2.6 目的DNA片段与质粒双酶切反应
        4.2.7 连接反应
        4.2.8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
        4.2.9 菌落PCR验证
        4.2.10 缺失突变菌株的构建
        4.2.11 功能回补菌株的构建
        4.2.12 细菌总RNA的提取
        4.2.13 细菌总RNA反转录为cDNA
        4.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4.2.15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4.2.16 生存率实验
        4.2.17 微量热泳动实验
        4.2.18 半衰期测定实验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4.3.1 参与环丙沙星抗性调控的非编码RNA的确定
        4.3.2 CsiR参与环丙沙星抗性调控的靶标基因预测
        4.3.3 CsiR与可能靶标基因emrB的互作位点分析
        4.3.4 CsiR与靶标基因emrB的作用机制研究
        4.3.5 CsiR与靶标基因emrB互作的进化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普通变形杆菌P3M非编码RNA PsiR调控多粘菌素抗性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
        5.1.1 菌株与质粒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试剂
        5.1.4 培养基配方
        5.1.5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5.1.6 PCR及qRT-PCR扩增引物
    第二节 实验方法
        5.2.1 普通变形杆菌P3M非编码RNA测序
        5.2.2 细菌基因组提取
        5.2.3 目的DNA片段扩增
        5.2.4 目的DNA片段纯化
        5.2.5 细菌质粒提取
        5.2.6 目的DNA片段与质粒双酶切反应
        5.2.7 连接反应
        5.2.8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
        5.2.9 菌落PCR验证
        5.2.10 缺失突变菌株的构建
        5.2.11 功能回补菌株的构建
        5.2.12 细菌总RNA的提取
        5.2.13 细菌总RNA反转录为cDNA
        5.2.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5.2.15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5.2.16 生存率实验
        5.2.17 微量热泳动实验
        5.2.18 半衰期测定实验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5.3.1 参与多粘菌素抗性调控的非编码RNA的确定
        5.3.2 PsiR参与多粘菌素抗性调控的靶标基因预测
        5.3.3 PsiR与可能靶标基因pgsA的互作位点分析
        5.3.4 PsiR与靶标基因pgsA的作用机制研究
        5.3.5 PsiR与靶标基因pgsA互作的进化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论文创新点
    第三节 展望
附录 突变株、回补株构建电泳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新型CRISPR/SpCas9-hRedβ基因编辑系统的构建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基因编辑技术
    1.2 CRISPR系统的发现
    1.3 CRISPR/Cas9 编辑工具的发展与延伸
    1.4 CRISPR/Cas9 技术的改造优化
        1.4.1 基于sgRNA的改造
        1.4.2 修改Cas9 编码序列
        1.4.3 开发融合蛋白
    1.5 Redβ蛋白
    1.6 基因编辑技术在畜牧育种中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hRedβ与 hSpCas9 蛋白共表达的功能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菌种、质粒以及细胞系
        2.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2.1.3 引物
    2.2 试验方法
        2.2.1 hRedβ与 hSpCas9 共表达载体的构建
        2.2.2 NHEJ-PG报告载体的构建
        2.2.3 细胞的培养
        2.2.4 细胞转染
        2.2.5 HEK293T细胞的嘌呤霉素药物筛选
        2.2.6 流式细胞仪检测SSA/NHEJ修复效率
    2.3 试验结果
        2.3.1 hRedβ与 hSpCas9 共表达载体的构建
        2.3.2 NHEJ-PG报告载体的构建
        2.3.3 HEK293T细胞嘌呤霉素筛选浓度测定
        2.3.4 hRedβ与 hSpCas9 蛋白的共表达检测
        2.3.5 基于SSA报告载体的检测
        2.3.6 基于NHEJ报告载体的检测
        2.3.7 检测HEK293T细胞基因组水平共表达效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hRedβ-hSpCas9 融合表达系统的优化及在HEK293T细胞中的应用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不同融合方式hRedβ-hSpCas9 载体的构建
        3.2.2 融合系统靶向载体的构建
        3.2.3 细胞培养与转染
        3.2.4 HEK293T细胞嘌呤霉素药物筛选
        3.2.5 细胞基因组的提取
        3.2.6 HEK293T细胞基因组靶序列的扩增
        3.2.7 TIDE分析
        3.2.8 核酸内切酶酶切检测HDR效率
        3.2.9 T7E1 酶切检测
        3.2.10 数据分析
    3.3 试验结果
        3.3.1 不同融合方式h Redβ-hSpCas9 载体的鉴定
        3.3.2 融合系统靶向载体的鉴定
        3.3.3 hRedβ与 hSpCas9 蛋白的共表达检测
        3.3.4 不同融合方式在HEK293T细胞EMX1 位点介导的NHEJ效率
        3.3.5 不同融合方式在HEK293T细胞EMX1 位点介导的HDR效率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哥科学家发现威胁人类生命的“超级大肠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 [1]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围术期感染诱发肺炎的早期预防措施探索和NDM-1靶向治疗开发[D]. 王馥婧. 吉林大学, 2021(01)
  • [2]生物艺术的美学研究[D]. 黄超莹. 西北大学, 2021
  • [3]S型BiVO4基复合光催化功能材料的构建及其环境净化研究[D]. 宋美婷.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4]多阶段生酮饮食对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影响[D]. 袁维维. 江南大学, 2021(01)
  • [5]罗红霉素对典型藻类的生长抑制及氧化应激机制研究[D]. 郑媛. 西北大学, 2021(12)
  • [6]复合金属多功能纳米器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 赵妍.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7]水解酶催化降解聚酯塑料机理的理论研究[D]. 冯姗姗. 山东大学, 2021(12)
  • [8]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食源性多重耐药普通变形杆菌P3M环丙沙星和多粘菌素抗性调控机制研究[D]. 张宏扬. 南开大学, 2021
  • [10]新型CRISPR/SpCas9-hRedβ基因编辑系统的构建及验证[D]. 马锦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哥伦比亚科学家发现威胁人类生命的“超级大肠杆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