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历史调研报告

郭守敬历史调研报告

问:郭守敬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1. 答:郭守敬的主要历史贡献和成就有以下几方面:
    1、数学:参与制定的《授时历》。
    (1)废除上元积年;
    (2)以万分为日法;
    (3)发明正确的处理三次差蚂仔内插法方法;
    (4)发明弧矢割圆术。
    2、光学:郭守敬在闷卜汪创造的景符、仰仪等天文仪器中反复运用了针孔成象原理,这在中国光学史上也是比较突出的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较高的光学知识应用能力。
    3、水利学:有很多治水经验,其中包括设计了通惠河。
    4、天文学:所从事和领导的观测项目甚多,如冬至时刻、二十八宿距度和星表、四海测验、黄赤交角以及一些历元时刻的测定,其中大部分数据都是中国古代历法史上最精确的,或近于最佳的。其中较为知名的即为弊晌四海测验。
    5、地理学:提出“海拔”概念;制造天文仪器。
    扩展资料:
    郭守敬人物简介:
    郭守敬(1231-1316),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
    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参考资料来源:
  2. 答:郭守敬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贡献巨大,被誉为元朝科学第一人,他一生的贡献主要在水利、仪象和历算三个领域。在水利方面,郭守敬设计兴修了以通惠河水利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设计的科芦和槐学合理性、施工的复杂性均建立在郭守敬实地勘测、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对于农田灌溉和南北漕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他在水利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科学概念和方法。他在世界测量史上首次运用“海拔”概念,比德国数学家高斯提出的海拔概念早了560年。在仪象方面,他在主持大都天文台工作期间,设计研制出简仪、圭表、候极仪、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曰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等天文仪器。其中简仪是最早制成的大赤道仪,比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制成的同类仪器早了310年。仰仪是世界上第一架太阳投影的观测仪。在历算方面,他主持修订了《授时历》。按照《授时历》,一年的长度是365.2425天,仅与真实数值相差26秒,3300多年才有一天的误差,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在精确度上基本一致。《授时历》还给出了每经1黄道度的昼夜时间变化表格,其平均误差为0.77分钟。《授时历》在测算方法上更加精确,它创用了三次差内插法用于对日月五星(即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运动不均匀改正等的计算上;创用了类似球面三角的方法用于对太阳陪友视纬、黄赤道宿度及白赤道宿度棚并变换的计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修订精确的《授时历》,郭守敬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全国范围内的天文测量工作,无论是从测点的数量,还是从分布的范围上,都远远超过了唐代的僧一行。郭守敬在水利、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不仅是因为他具有出众的天资,更重要的是他勇于实践、敢于革新。
问:历史上的郭守敬有什么贡献?
  1. 答: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代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二年。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利。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在统一前夕,命令制订新历法,由张文蠢空谦等主持成立新的治历机构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负责,郭守敬辅助。在学术上则王恂主推算,郭主制仪和观测。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王恂、郭守敬等人曾研究分析汉代以来的四十多家历法,吸取各历之长,力主制历应“明历之理”(王恂)和“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取得许多重要成就。
    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祥档好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过三年半约二百次的晷影测量,定出至元十四年到十七年的冬至时刻。他又结合历史上的可靠资料加以归算,得出一回谨铅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一样。
问:郭守敬的一生简介?
  1. 答:郭守敬出生在书香世家,祖父曾是金元之际的著名学者,不仅精通四书五经,而且熟知天文历算,擅长水利工程。闲暇时间,经常给郭守敬讲一些天文、水利等方面的知识。受祖父的熏陶,郭守敬从小就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276年,南宋灭亡,元朝建立,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全国人民迫切需要恢复生产。但蒙古以前使用的历法,误差较大,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因此,元世祖迁都大都后,决定改旧法,颁行元代自己的历法,以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他下令成立太史局,专门编定历法,由郭守敬、王恂主持修订新历。
    郭守敬等人经过4年的时间,通过对大量燃差观测资料的精密计算和综合研究,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编制出了精密准确的新历法——《授时历》,意思是“敬受民时”。期间,郭守敬进行皮耐皮了200多次晷影测量,测定出1277年到1280年3年半时间内的冬至时刻,推算出一年周期为365.2425天。比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且与现行的《格里高利历》几乎完全相同,但却比《格里高利历》早了几百年。
    郭守敬不仅为我国的天文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水利方面。也取得了很亩拍大的成就。早在1260年,郭守敬就曾帮助大名路长官张文谦到各地勘测地形,筹划水利工程,多次提出水利方面的良好建议。元初,大都的粮食供应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元世祖决定开凿一条从天津到大都的水上通道,并疏通淤塞已久的大运河,命郭守敬负责整个工程的设计和督修。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将大运河疏通,水上通道建成,对增进南北航运、改善农业灌溉、促进生产贸易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惠及后世。
    郭守敬是13世纪世界上有突出成就和发明创造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他以多方面的科学成就丰富了人类科学文化宝库,成为全世界人民所景仰的科学巨匠。
郭守敬历史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