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区多金属结核粒度分析及意义

中国开发区多金属结核粒度分析及意义

一、中国开辟区多金属结核粒径分析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杜钟雨[1](2021)在《深海采矿沉积物扰动模拟实验装置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当下,深海矿产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大趋势。人类在进行大范围深海采矿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对深海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而我国在深海采矿环境影响监测与评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上相对欠缺,未来在深海环境监测与评估方向的关键技术研究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沉积物扰动模拟装置,模拟采矿车在矿区集矿过程中对海底沉积物的扰动情况,为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估提供手段。论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于深海采矿对沉积物扰动模拟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深海采矿环境影响方面所做的试验,试验方案的设计、试验装置等。根据沉积物扰动模拟装置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论文对沉积物扰动模拟装置的整体和关键部件分别进行了说明。在对整体结构介绍中,针对装置的工作环境和需求提出可行的技术指标,并对装置搭载的观测仪器进行确定。在装置的关键部件的介绍中,对沉积物喷射装置的喷泥推进器、喷嘴、耐压保温电池舱三个部件分别进行结构设计和模拟分析。通过对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最终确定了3叶片喷泥推进器、有过渡喷嘴以及保温层厚度为5mm的耐压保温电池舱。论文基于Fluent软件对沉积物被扰动后的沉降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流场中定义模拟喷口的位置,设置连续相的进、出口边界条件和颗粒相的粒径范围、喷射速度、质量流率等参数,实现沉积物颗粒在流场中的瞬态监测。设置了三组对比模拟:分别为改变海水深度、改变喷口高度和改变颗粒喷射初速度。通过结果分析确定,改变深度对颗粒沉降影响不大;改变喷口高度,直接影响到颗粒沉降的时间和沉降的轨迹;改变颗粒喷射初速度,对沉降时间影响不大。为保证装置在实际工况下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论文设计了三个阶段的水池试验,分别为室内小型水池试验、大型水池试验以及港池试验,分别设计了可行的实验方案。通过论文的研究,成功完成了对沉积物扰动模拟实验装置的总体和关键部件的设计,利用模拟分析证明了关键部件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提出了装置可行的试验方案。这些工作为我国深海采矿环境影响的评估和监测提供经验积累。

王毅民,张学华,邓赛文,李松,王祎亚[2](2020)在《X射线荧光光谱在海洋地质及矿产资源调查分析中的应用评介》文中提出大洋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并迅速发展的一项重要科学事业,地质分析技术、特别是X射线荧光光谱(XRF)技术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收集了1982—2019年间X射线荧光光谱在我国大洋地质及矿产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文献共计56篇,文章从船载现场分析、海洋地质标准物质研制及海洋沉积物、大洋多金属结核、海山富钴结壳、海底磷矿岩和深海稀土资源等海底矿产样品分析等几方面评介了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应用,特别是X射线荧光光谱在我国船载现场分析和海洋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分析技术在地质工作、特别是地质调查和资源评价中的作用和意义。文章强调:高质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地质标准物质是我国海洋地球化学数据及其研究成果的质量保证;船载现场分析是加快海洋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进程、提高航次效率的强有力手段。已有成果为今后更高质量、更快速有效地完成海洋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分析任务提供了宝贵经验。全篇引文98篇。

姜柳青,汪卫国,梁积伟,戴霜,蒋敏,陶文星,马晓军[3](2021)在《太平洋CC区西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文中认为对太平洋CC区西部7根沉积物短柱样的常微量元素进行浓度测试,以了解沉积物元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和控制因素。与上地壳元素平均值(UCC)相比,研究区沉积物中MnO、P2O5、Co、Ni、Cu、Mo、Ba明显富集,Al2O3、K2O、Fe2O3、CaO、Sr等亏损。聚类和因子分析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元素有4种来源,其中Al2O3、Fe2O3、K2O、MgO、TiO2、V、Cr、Co、Rb、Zr、Nb、Cs、Hf、Ta、Pb、Th、U为陆源黏土成因;CaO和Sr为钙质生物成因;Mn O、P2O5、B、Ni、Cu、Zn、Mo、Ba为海水自生成因;Na2O为火山—热液成因。10.2°N以北沉积物元素为陆源黏土、海水自生和钙质生物成因,而10.2°N以南沉积物元素为陆源黏土、海水自生和火山—热液成因。沉积物中陆源物质主要来自亚洲高空气流携带的风尘物质。沉积物中海水自生成因的金属元素富集,与富氧的南极底流有关。柱样中CaO、Sr含量的时空变化,与柱样所处水深、冰期生产力和碳酸钙补偿深度变化有关。柱样中Ba/Ti指示的火山—热液活动在地质时期呈减弱的趋势,其对沉积物的影响也向北减弱。

任江波,邓义楠,赖佩欣,何高文,王汾连,姚会强,邓希光,刘永刚[4](2021)在《太平洋调查区多金属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太结核主要为半埋藏和埋藏型,发育于以黏土和硅质组分为主的沉积环境。东太结核的锰相矿物主要有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具有较高的REY、Cu、Ni含量和Mn/Fe比值,显示遭受间隙水的影响,落入水成成因和成岩成因两个区间范围。西太结核主体暴露在海水中,周围沉积物主要由深海黏土组成。西太结核的锰相矿物几乎只有水羟锰矿,具有较高的REY、Co含量和低Mn/Fe比值,属于典型的水成成因型。两个区域的多金属结核的稀土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均显示Ce正异常、Y负异常和无或弱Eu异常,与海水稀土特征构成良好的耦合关系,是多金属结核对海水稀土选择性富集的结果。西太结核相对东太结核具有更高的Ce含量和δCe,Co、Ti与Ce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认为海水中溶解氧并不一定是控制结核Ce正异常程度的关键因素,Co、Ti等元素及其相关组分能够引起Ce与其他稀土元素的强烈分馏,也可能是影响多金属结核Ce正异常程度的控制因素。研究区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表层样的εNd范围为-6.6~-2.5,是全球最富放射性成因Nd的海洋铁锰壳层。结合稀土模式以及Eu异常特征,本研究认为多金属结核的稀土主要来自εNd相对较高的周围陆壳,可以通过河流或者大气沉降等方式输送到大洋,而研究区广泛分布的海山玄武岩释放的放射性成因Nd同位素对海水的影响微弱。

王健[5](2020)在《湘西北黑色岩系铀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文中指出早寒武世时期,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由于强烈的拉张作用,形成了初始的洋壳,两个板块的碳酸盐台地之上沉积形成了一套黑色岩系,这套黑色岩系是我国重要的钒、镍、钼、铀、重晶石等的矿源层,有用元素种类十分多样。本文选取湘西北地区的黑色岩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重点对这套含铀多金属黑色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矿物赋存状态和成矿作用开展了讨论,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1)通过研究矿化元素组合,将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铀多金属矿化划分为了:(1)U-V-Ni-Mo型,(2)U-V-Cu型,(3)U-V型三种主要的元素组合类型。(2)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主量元素特征参数n(Al2O3)/n(Al2O3+Fe2O3)、TFe2O3/TiO2-Al2O3/(Al2O3+Fe2O3)、Mn O/TiO2指示含铀多金属黑色岩系的沉积构造环境以陆缘裂陷的中心带和靠近中心带的边部区域为主。n(SiO2)/n(Al2O3)、n(Si)/n(Si+Al+Fe)指示含铀多金属黑色岩系的沉积过程中有生物热水作用的参与。(3)研究区黑色岩系铀多金属矿化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参数V/(V+Ni)、Cu/Zn、V/Cr、Ni/Co、δU、δCe等指示含铀多金属黑色岩系形成于以缺氧为主的沉积环境,Sr/Ba、Co/Zn、δEu及Zn-Ni-Co图解、Lg U-Lg Th图解、Cr-Zr图解指示黑色岩系铀多金属矿化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特征。(4)对研究区碳氧同位素的研究得出,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在沉积形成的过程中有大量海底喷流热液所携带的深源物质的参与。εNd指示黑色岩系的沉积物具有明显的以古老上地壳物质为物源的特点。通过研究,获得铀多金属矿化U-Pb同位素年龄为503±29Ma,获得三组Sm-Nd同位素全岩年龄分别为586±113Ma;584±82Ma;454±44Ma。(5)首次在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中同时发现晶质铀矿、沥青铀矿、钛铀矿、铀石四种最为主要的原生铀矿物,并发现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中的铀多金属矿化矿物赋存位置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沉积物的裂隙、矿物间隙、溶蚀孔洞、气泡孔洞,这些发现和认识为下一步的有用矿物的单体解离,元素萃取回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6)首次在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中发现硒汞矿和灰硒铅矿赋存在一起,硒元素大都富集在地幔和地核中,硒矿物的形成往往与拉张的裂谷环境关系密切,此次硒汞矿和灰硒铅矿的发现,从矿物学角度再次证明了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成岩成矿的过程中有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作用的参与。(7)在湘西北黑色岩系U-V-Ni-Mo型元素组合的矿化中发现的高温矿物组合为:晶质铀矿(含钇族稀土)+辉钼矿+辉砷镍矿+闪锌矿,中低温矿物组合为:沥青铀矿+铀石+方铅矿+硒汞矿+灰硒铅矿;在U-V-Cu型元素组合的矿化中发现的高温矿物组合为:钛铀矿+晶质铀矿(含钇族稀土)+金红石+立方体状方铅矿+闪锌矿,中低温矿物组合为:沥青铀矿+砷黝铜矿+硒(硫)铅矿+硫砷锌铜矿;在U-V型元素组合的矿化中发现的中高温矿物组合为钛铀矿+沥青铀矿+铀石+闪锌矿+方铅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的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归纳为:在牛蹄塘组地层沉积的时期,扬子陆块处于全球海平面升高的大背景下,深部洋流将海底热水喷流作用所携带的磷、钒、铜、镍、钼、钡、铀等元素携带至表层,在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下初步富集,其后生物在死亡下沉腐烂的过程中,使海水溶解氧含量逐步降低并最终变为缺氧环境,同时生成H2S等气体让周围逐步变为还原环境,增加了有机质的保存。同时,海底喷流热水中所携带的矿化元素通过出溶作用和还原作用在岩石的溶蚀孔洞、裂隙等空间内沉淀富集。还原作用的产生一方面是受生物体沉积腐烂过程中产生的H2S等气体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黑色岩系中所含的有机质在海底喷流热水的中高温条件下发生裂解生成H2S、H2、CH4、CO等还原性气体,这些气体将成矿溶液中所携带的铀多金属元素,还原形成晶质铀矿、铀石、钛铀矿、砷黝铜矿、闪锌矿、重晶石等。

王海峰,赖佩欣,邓希光,王汾连,杨永,邓义楠,何高文[6](2019)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初期多金属氧化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环境研究》文中指出对大洋27航次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获取的3个多金属氧化物样品进行了X射线矿物衍射分析、穆斯堡尔谱分析及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研究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差异。结果表明,所取样品处于多金属氧化物发育的初始阶段,具有独特的矿物地球化学特征:(1)相较于太平洋CC区及中太平洋海盆获取的多金属结核样品,本研究样品的矿物组成中含有异常高的石英、斜长石以及黏土矿物,而水羟锰矿和钙锰矿含量较低。(2)样品中铁相矿物主要为正方针铁矿(91.6%),另含少量纤铁矿(8.4%),推测是纤铁矿向更加稳定的正方针铁矿衍变的结果。(3)由于样品中深海黏土组分以及氧化物核心物质的混入,加上吸附金属氧化物时间较短,导致SiO2和Al2O3含量均高于正常结核,而Fe、Mn、Cu、Co、Ni等其余金属元素含量较低。(4)由于形成时间较短,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相对较低,ΣREE仅约为0.4×10-3(一般太平洋CC区及中太平洋结核中稀土含量均大于1.0×10-3);加之海水氧化还原作用的降低以及研究区海底热液活动的影响,Ce元素未表现出多金属结核中常见的正异常。

齐瀚琛,王英[7](2017)在《多金属结核采矿对海底沉积物扰动的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分析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和结核海底赋存特征,发现多金属结核采矿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所有扰动中,采集头和集矿机产生的扰动最直接、影响最大。针对海底沉积物被扰动、沉积物颗粒迁移和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利用Fluent软件SIMPLE算法仿真沉积物颗粒受扰动后的运动,应用DPM模型追踪扰动导致的颗粒运动,计算了沉积物颗粒扩散浓度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伴随着多金属结核采矿,沉积物被扰动到海洋底层水中,先在扰动源后方形成云团,之后在扰动源前方形成云团,随着云团的扩散、融合,云团个数减少,云团内的颗粒浓度降低,30min后浓度变化趋于稳定。由此可以了解沉积物被扰动后对海底环境的影响,为后续扰动监测提供监测参数选取和传感器时间、空间布设依据。

申屠海港,徐志红,王洪法[8](2009)在《多金属结核加密小区深拖资料与地质取样覆盖率、丰度的对比》文中指出采用深拖系统计算软件包法,对多金属结核加密小区内深拖系统资料与地质取样覆盖率、丰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1)加密小区多金属结核的分布具有不连续性,在深拖系统与地质取样的站位资料相对误差不大的情况下,两者平均值的相对误差却比较大,因此,在圈定矿区内矿体的分布时,仅依靠加密地质取样数据是不够的,还需要利用光学、声学等多种手段进行连续调查,获取更多的资料来评价矿区。(2)深拖资料较地质取样获取的丰度数据值小,绝对误差最大值可达4.907 kg/m2,相对误差最大值为27.9%,这主要是由于丰度是通过覆盖率、粒径的回归公式计算所得,由于加密小区局部多金属结核为半埋藏和埋藏型,使深拖系统在进行图像采集时无法探测到这部分的结核,造成了计算值偏小的现象。因此,在对丰度进行计算时,需要根据多金属结核的埋藏程度、产状等不同因素对计算公式或计算结果进行适当修正。

田赤英,李德平,周怀阳,周宁,杨群慧,杜德文,程永寿[9](2008)在《潜在多金属结核矿床GIS预测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文章简要介绍了赤道东北太平洋Clarion-Clipperton海区多金属结核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和结核空间分布特点。根据该海区多金属结核的成因特点,预测该海区潜在多金属结核矿床的分布,对潜在多金属结核矿床GIS预测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采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 6.0和RSI公司的IDL 6.0编程语言及Microsoft公司的Access数据库,选用ESRI公司的MapObjects 2.3 GIS组件,对该软件系统的"文件"、"查询"、"图层管理"、"查明资源"、"潜在资源"、"工具"、"浏览"、"帮助"等8大功能进行了编程实现。系统运用于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十五"专项课题"基于CC区的多金属结核矿床地质模型"研究中,获得了该区查明资源估算量、潜在资源位置和数量等预测成果。

周怀阳[10](2008)在《基于CC区的多金属结核矿床成因地质模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东太平洋克拉里恩-克里珀顿区(CC区)和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COMRA区)多金属结核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和数据加以归纳总结,从多金属结核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富集成矿条件以及结核的生长过程及其历史等方面,较全面地阐释了多金属结核的成因机制,深化了对有关多金属结核矿床形成演化控制因素的认识。在明确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床定义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CC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多金属结核区域成矿模型、矿床成矿模型和结核生长模型,完整地提取了多金属结核矿床成因地质模型,为CC区潜在矿产资源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中国开辟区多金属结核粒径分析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开辟区多金属结核粒径分析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深海采矿沉积物扰动模拟实验装置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深海矿产资源概述
        1.1.2 海底采矿技术概述
        1.1.3 海底采矿对深海环境的影响
    1.2 沉积物扰动模拟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沉积物扰动模拟装置结构设计
    2.1 沉积物扰动模拟装置的方案设计
        2.1.1 沉积物模拟扰动装置的技术指标
        2.1.2 实验装置工作流程
        2.1.3 装置搭载观测仪器的选择
    2.2 沉积物喷射装置结构设计
        2.2.1 喷泥推进器设计
        2.2.2 喷嘴主要结构参数的设计
    2.3 耐压电池舱的设计与校核
        2.3.1 电池舱筒体的结构设计及校核
        2.3.2 电池舱端盖的结构设计与校核
    2.4 本章小结
3 喷射装置及电池舱的数值模拟分析
    3.1 喷泥推进器的流场模拟
        3.1.1 MRF模型概况
        3.1.2 推进器的流场模拟
        3.1.3 模拟结果与讨论
    3.2 喷嘴的数值模拟
        3.2.1 多相流VOF模型概况
        3.2.2 喷嘴的流场模拟设置
        3.2.3 喷嘴模拟结果分析
        3.2.4 基于流场模拟的喷嘴结构优化
    3.3 耐压电池舱的有限元分析
        3.3.1 耐压舱筒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
        3.3.2 电池舱端盖强度模拟分析
        3.3.3 电池舱的温度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Fluent的沉积物沉降轨迹数值模拟分析
    4.1 离散相模型(DPM)概述
        4.1.1 颗粒相运动方程
        4.1.2 流场流动的控制方程
        4.1.3 离散相模型边界条件类型
        4.1.4 Rosin-Rammler直径分布法
    4.2 模拟参数设置
    4.3 海水深度对颗粒沉降轨迹的影响研究
    4.4 喷嘴高度对颗粒沉降轨迹的影响研究
    4.5 颗粒喷射初速度对颗粒沉降轨迹的影响研究
    4.6 结果与讨论
    4.7 本章小结
5 沉积物喷射装置的水池试验方案
    5.1 实验室内水池试验方案
    5.2 室内大型水池试验方案
    5.3 港池试验方案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X射线荧光光谱在海洋地质及矿产资源调查分析中的应用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 在船载现场分析中的应用
2 在海洋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中的应用
    2.1 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
    2.2 大洋多金属结核标准物质系列研制
    2.3 海山富钴结壳标准物质系列研制
3 在海洋沉积物分析中的应用
4 在大洋多金属结核分析中的应用
5 在海山富钴结壳分析中的应用
6 在海底磷块岩分析中的应用
7 在深海稀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8 结语与讨论

(3)太平洋CC区西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概况
2 样品与方法
3 结果
    3.1 元素含量
    3.2 元素富集与亏损
    3.3 聚类和因子分析
4 讨论
    4.1 元素来源与成因
    4.2 沉积物元素时空变化的地质环境因素
        4.2.1 沉积物粒度与元素含量的关系
        4.2.2 大气环流对陆源物质的影响
        4.2.3 生产力与CCD变化对钙质生源元素含量的控制
        4.2.4 南极底流对元素含量的影响
        4.2.5 火山—热液活动对元素含量的影响
5 结论

(4)太平洋调查区多金属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多金属结核调查背景
2 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
    2.1 矿相学分析
    2.2 化学成分分析
3 分析结果
    3.1 矿相学结果
    3.2 化学组成
4 讨论
    4.1 多金属结核的成因探讨
    4.2 多金属结核Ce异常程度的控制成因
    4.3 多金属结核的稀土物源
5 结论

(5)湘西北黑色岩系铀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黑色岩系国外研究现状
        1.2.2 黑色岩系型铀资源国外研究现状
        1.2.3 黑色岩系国内研究现状
        1.2.4 黑色岩系型铀资源国内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主要创新成果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大地构造背景
        2.2.2 区域地层
        2.2.3 地质构造
        2.2.4 岩浆活动
3 湘西北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1 湘西北黑色岩系铀多金属矿化元素组合类型划分
    3.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1 n(SiO_2)/n(Al_2O_3)特征参数
        3.2.2 n(Al_2O_3)/n(Al_2O_3+Fe_2O_3)特征参数
        3.2.3 n(Si)/n(Si+Al+Fe)特征参数
        3.2.4 TFe_2O_3/TiO_2-Al_2O_3/(Al_2O_3+Fe_2O_3)图解
        3.2.5 Mn O/TiO_2特征参数
        3.2.6 成矿构造环境讨论
    3.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1 V/(V+Ni)&Cu/Zn特征参数
        3.3.2 V/Cr& Ni/Co特征参数
        3.3.3 Sr/Ba&Co/Zn特征参数
        3.3.4 δU&U-Th特征参数
        3.3.5 Cr-Zr图解
        3.3.6 Th-Hf-Ta图解
    3.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4.1 Ce异常古氧化还原条件判断
        3.4.2 Ce异常成矿环境精细研究
        3.4.3 Y/Ho特征参数
        3.4.4 La/Yb-∑REE图解
        3.4.5 Eu异常
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1 碳、氧同位素
    4.2 钐钕同位素
    4.3 同位素定年
        4.3.1 U-Pb同位素定年
        4.3.2 Sm-Nd同位素定年
        4.3.3 成矿年代讨论
5 湘西北黑色岩系矿物赋存状态
    5.1 U-V-Ni-Mo型元素组合矿物赋存状态
        5.1.1 铀矿物赋存状态
        5.1.2 多金属矿物赋存状态
        5.1.3 矿物赋存位置
        5.1.4 矿物组合
    5.2 U-V-Cu型元素组合矿物赋存状态
        5.2.1 铀矿物赋存状态
        5.2.2 多金属赋存状态
        5.2.3 矿物赋存位置及矿物组合
    5.3 U-V型元素组合矿物赋存状态
        5.3.1 铀多金属矿物赋存状态
        5.3.2 钒赋存状态
        5.3.3 矿物赋存位置及组合
6 湘西北黑色岩系铀多金属成矿作用
    6.1 成矿地质背景
    6.2 生物地球化学成矿作用
    6.3 海底热水喷流成矿作用
        6.3.1 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6.3.2 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6.3.3 热水喷流矿物学证据
        6.3.4 海底喷流生物热水证据
    6.4 有机质与铀多金属矿化间的关系
    6.5 成矿作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初期多金属氧化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X射线衍射分析
    2.2 穆斯堡尔谱分析
    2.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 结论

(7)多金属结核采矿对海底沉积物扰动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海底多金属结核采矿对环境的扰动分析
2 采矿扰动沉积物悬浮扩散数值模型及求解
    2.1 仿真模型的建立
    2.2 模拟参数的选择
    2.3 计算域的网格参数
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4 结论

(8)多金属结核加密小区深拖资料与地质取样覆盖率、丰度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1.1 数据的采集
    1.2 数据的处理方法
2 数据的分析
    2.1 东加密小区
    2.2 西加密小区
    2.3 覆盖率和丰度的对比及分析
3 结语

(9)潜在多金属结核矿床GIS预测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CC区多金属结核地质特点
    1.1 大地构造位置
    1.2 多金属结核空间分布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主要目标
    2.2 系统主要功能需求
        (1) 数据管理与查询
        (2) 查明资源估算
        (3) 潜在资源空间位置决策
        (4) 潜在资源数量决策
        (5) 地质模型管理
        (6) 软件使用说明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开发工具与开发模式
    3.2 软件开发方法
    3.3 系统工作流程
    3.4 系统实现
4 系统应用
5 结论与讨论

四、中国开辟区多金属结核粒径分析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深海采矿沉积物扰动模拟实验装置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D]. 杜钟雨.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2]X射线荧光光谱在海洋地质及矿产资源调查分析中的应用评介[J]. 王毅民,张学华,邓赛文,李松,王祎亚. 冶金分析, 2020(10)
  • [3]太平洋CC区西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姜柳青,汪卫国,梁积伟,戴霜,蒋敏,陶文星,马晓军. 沉积学报, 2021(05)
  • [4]太平洋调查区多金属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任江波,邓义楠,赖佩欣,何高文,王汾连,姚会强,邓希光,刘永刚. 地学前缘, 2021(02)
  • [5]湘西北黑色岩系铀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D]. 王健.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20(02)
  • [6]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初期多金属氧化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环境研究[J]. 王海峰,赖佩欣,邓希光,王汾连,杨永,邓义楠,何高文. 海洋学研究, 2019(01)
  • [7]多金属结核采矿对海底沉积物扰动的数值分析[J]. 齐瀚琛,王英.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8]多金属结核加密小区深拖资料与地质取样覆盖率、丰度的对比[J]. 申屠海港,徐志红,王洪法. 海洋学研究, 2009(04)
  • [9]潜在多金属结核矿床GIS预测系统设计与应用[J]. 田赤英,李德平,周怀阳,周宁,杨群慧,杜德文,程永寿. 矿床地质, 2008(05)
  • [10]基于CC区的多金属结核矿床成因地质模型[J]. 周怀阳. 地球化学, 2008(04)

标签:;  ;  ;  ;  ;  

中国开发区多金属结核粒度分析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