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气质学说及其相关思想的现代抉择

先秦儒家气质学说及其相关思想的现代抉择

一、先秦儒家性情论及其相关理念的现代抉发(论文文献综述)

彭婷[1](2017)在《儒家“亲亲相隐”伦理观念辨正》文中研究指明2000年以来学界展开了一场儒家“亲亲相隐”伦理论争,广泛涉及儒家伦理的历史考察与评价、现代诠释与现实意义诸方面内容,以及相关中西之辨与古今之变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以“儒家‘亲亲相隐’伦理观念辨正”为题,除总结这场沦争外,还需正本清源,如实揭示这一伦理观念的内涵、特质、价值合理性与现实意义,并客观分析相关古今、中西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从如下诸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总结这场论争的主要议题,说明继续研究的必要性。其次,从经典诠释史角度发掘孔孟“亲亲相隐”思想的意涵与价值合理性,并注意相关概念或思想的古今异同。同时,深入探究儒家“亲亲相隐”观念的伦理思想基础,并揭示它们的伦理特质与价值合理性。再次,结合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与近现代公私德概念,探究儒家“亲亲相隐”伦理观念的道德属性与道德合理性,并在中西方德性概念比较基础上探究慈孝友悌与直概念的德性内涵、道德合理性与现实意义。最后,借鉴现代西方政治哲学框架,探讨儒家“亲亲相隐”伦理政治文化的基本特质、正当性与价值意义,以及儒家“亲亲相隐”公私理论的特质与公共哲学意义,并结合西方法哲学思想探讨儒家“亲亲相隐”法制理念与立法实践的特质、正当性及价值意义。对此,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论战中学者们各抒自见,充分展现出他们的时代关怀。但由于部分学者主观、形式地“以西释中”,并持全盘反传统立场,难以客观诠释儒家“亲亲相隐”伦理观念的内涵、特质与价值合理性。作为客观学术研究,本文极力避免主观随意、过度推证或抽象、泛化解读,并搁置“是西非中”、全盘反传统及似是而非主观价值判断,做到客观、具体分析,从而合理批判与扬弃传统儒家“亲亲相隐”伦理文化。第二,孔孟“亲亲相隐”思想的经典诠释脉络体现为:孔孟反思当时政治权力统治的正当性,并积极思考亲情、家庭伦理共同体、道德教化与人民正当权益,对维护社会秩序与人们行为规范化与道德化的普遍价值意义;汉学家们融合严谨经典训释及伦理价值体系与典章制度建构,将具有普遍伦理价值的亲子之爱、仁义道德与良心善性普及到社会伦理政治生活中的通经致用实践品格;宋学家们通过阐发天理与人情一贯、存圣贤之公心及公义与私恩两济的道德义理思想,贯通普遍道德法则、主体道德理性与人伦道德规范,为社会伦理规范与人们生活实践提供普遍道德价值依据。总之,孔孟“亲亲相隐”经典诠释展现了儒家普遍仁义道德与人性向社会伦理政治的具体落实。同时,儒家“亲亲相隐”伦理观念蕴含情理圆融的形上道德哲学特质、人伦之爱与泛爱相统一的仁爱思想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权变思想,展现出普遍伦理价值与具体道德实践相贯通的伦理品格。第三,儒家仁义道德与慈孝友悌诸德在群己间具有主体道德一贯性,对当今中国社会公德建设有积极意义。儒家德性概念除具备西方德性概念的内涵外,还包含先验道德心、理想人格完善与心性修养诸内容。故而,慈孝友悌诸德包含主体道德自觉、道德情感与个体综合德性实践品质诸内容,对人们生活实践有重要意义。孔孟“亲亲相隐”中的直德不能被简单归结为社会正义规范层面的守法,而是个体正直德性。它既具备西方正直(公正)德性概念的内涵,又包括无邪曲心、真诚率直及积极纠正他人邪曲心或枉曲行为诸内容,具有价值合理性与积极现实意义。第四,现代政治哲学框架下儒家“亲亲相隐”伦理政治文化包括,具有理想色彩的德治理念,具有公共性特征的道义、礼义法度与人伦道德规范,以及它们在父子家庭与君臣政治中的实践运用。不同于君主权力政治与民主权利政治,儒家伦理政治既为人们的政治道德实践提供正己、正人(德治)的普遍道德准则,又强调行政人员才德(人治)对维系公共礼法制度(包含法制)的重要意义,能积极维护不同政治实体的正当权益诉求。儒家“亲亲相隐”中公义、私恩两济与存天理之公、去人欲之私的公私观,能为合理协调现代公共哲学中公私领域关系并有效解决公私冲突,提供普遍道德法则、主体道德理性与社会伦理规范的多重价值标准。儒家“亲亲相隐”法制理念具有合于自然法权与实证法权的双重合法性,国法与人情并重的立法特质,及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法学实质,对现代立法实践有积极借鉴意义。总之,本文揭示出儒家“亲亲相隐”伦理文化的丰富内涵、特质、价值合理性与现实意义,并澄清了一些学者的诸多误解。但由于儒家经典及其诠释材料的庞杂性以及中西方伦理思想体系与人文现象的复杂性,本文在整理与辨析过程中难免有所疏漏,有些内容还可以深入探究并继续拓展。

段丽丽[2](2016)在《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研究》文中提出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战国竹简为重新审视中国思想史、儒学史提供了新的契机。学术界将体现儒家思想的竹简称为郭店儒简,作为子思时代的儒家文献,是联系孔孟之间儒学传承发展的桥梁。自郭店儒简出土以来,掀起了研究高潮,成果多集中在文字释读和具体篇章的义理阐发两个方面。而郭店儒简作为一个整体性观瞻将拓开研究新域,本文从文字和义理两个方面着手,将简文置于历史背景中,在前人文字释读、篇章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阐发郭店儒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第一章绪论。统观郭店儒简的研究成果,这一部分着重分析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而对创新与不足予以说明。本文以郭店儒简为研究对象,系统发掘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揭示先秦人文精神的发展轨迹,以便于借鉴其精华,用于当今社会。通过分析郭店儒简的研究现状,梳理出研究的理路,总结出研究成果,指出综合性研究的新路向。在探讨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的过程中,结合传世文献,尽量保持客观的态度,以整体的、历史的眼光对郭店儒简进行分析,尽可能地减少个人意志对研究成果的影响。研究方法上,打破历史、哲学、文献学等的学科分界,尝试突破“小学”与“大学”的藩篱,主要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对郭店儒简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舍弃篇章分离的做法,将郭店儒简作为一个整体来关照,通过文字和义理两个方面的分析以阐发其人文精神。第二章文献定位,概念界定。本章对郭店儒简进行了定位,认为是子思时代的儒家文献。学术晃对于郭店儒简的定位多围绕是否为思孟学派之作而展开,然而,“学派”本身是后来出现的概念,其划分标准相当复杂。在先秦学术思想史中,思想不一致有可能是同一派系,而思想一致也并不必然是同一家。为了还原史料的真实性,客观公正地理解郭店儒简,本文以时间为标准,结合文字及语义,将郭店儒简定位为子思时代的儒家文献,以打破目前对郭店儒简定位的困境。进而,本章对“人文精神”作了界定。“人文”是与“天文”相对应的概念,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于人文主义,主要关注个体价值、群体协调与整体和谐。时代不同,人文精神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外在的表现只是内在意义的呈现,人文精神将人置于整个宇宙的大背景下,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及意义,高扬人的主体性,突出人的价值。郭店儒简的人文精神除了文字上的表现以外,主要体现在人性的探索、人格的臻善、人伦的构建、人治的践行几个方面。第三章字源考辩,人文化成。研究郭店儒简的人文精神,字词是最基础的入手所在。汉字不仅仅只是符号,作为独立的表意体系,有着独立的文化解读功能。拼音文字体系中,音与概念本身有一定的疏离,而表意文字与概念则存在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字形、字音、字义等等不是凭空出现的,都与时代背景及思想发展相关。汉字的形体体现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为民族文化心理的阐释提供了依据。本章分别对最具代表性的“仁、义、礼、智、圣、忠、信”七个字及“五行”、“六位”两个词进行考辩,作为郭店儒简中汉字的代表,它们紧扣时代脉搏,传承人类文明,其中每一点的变化背后也都承载着思想的发展变化,字形、字义也是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的体现。第四章性自命出——人性的探索。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研究,首要就是对人性的探索,寻求人之为之的根本。郭店儒简的人性不单单是指人的性,它是一个以人性为基点,涉及天、道、人、物、习等多个概念和多种关系的理论体系。郭店儒简认为在天与人的双向互动中天人相贯通,天生百物人为贵。因而,性一方面指自然之性,在生之为性的前提下,主要以气言性,以欲言性,以材言性,对荀子的性恶论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指天命之性,性与天道相联系,获得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为孟子的性善论提供了思想资源。性与物、悦、故、义、势、习、道等因素交互作用,主要经过以心、物取性,以习养性,以道长性等环节构建起人性论体系。郭店儒简对人性的探索置于天人贯通的背景之下,肯定人的主体性,凸显人的价值,高扬人文精神。第五章金声玉振——人格的臻善。战国时期战乱不断,道德修养成了人性探索后的首要任务。郭店儒简以“五行”为核心阐释人格的臻善。本章首先对“五行”进行考释,认为荀子所非的“五行”为“仁、义、礼、智、圣”,并将简帛“五行”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郭店五行的思想来源,对“德之行”与“行”展开了论述,指出郭店五行重“圣、智”,追求君子人格,以达到金声玉振即天人贯通的境界。郭店儒简指出人是成德的主体,人格臻善的诉求还需要外在的客观条件。从文本来看,成德的主观条件为“心”和“思”,客观条件是“礼乐”。成德的进路从形于内的“德之行”与不形于内的“行”两个维度入手,一方面通过“思”体悟内在的德性,经由慎独而达到乐的境界。另一方面通过耳目对德的见闻,见贤思齐,由外入内追求君子人格的实现。二者是统一的,共同完成道德的完满。郭店儒简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对“四端”和“五常”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六章仁内义外——人伦的构建。“五行”从内在的角度对道德提出要求,进行人类精神秩序的构建,表现于外则是对人类社会秩序的设计。本章以“六位”为中心,讨论郭店儒简人伦秩序的构建问题。在厘清“六位”思想来源的基础上,对“六德”与“六位”不是运用互文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辨析。六位主要涉及到君臣、父子、夫妇三大基础关系。“位”并不是空洞的表现,有内在的“德”与外在的“职”与之相对应。郭店儒简中人伦秩序的具体构建方式主要有以礼为用,以德称位;天降大常,圣人建制及仁内义外。天作为形而上的价值主体可降大常,但它本身并不会建立具体的人伦秩序,还要通过圣人在“时”与“命”的影响下来建制。以礼为用,从孝出发,以六艺为教而生六德,六德规范六职。六职对应六位,以德称位,以仁内义外的实践方法构建和谐的人伦秩序。郭店儒简人伦的构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不仅影响了贾谊等后儒,也为“三纲”思想提供了思想资源。第七章王道治略——人治的践行。王道德治是传统儒家的政治主张,更是郭店儒简人文精神在政治上的践行。本章从德治理念、执政方略和王道治略的影响三个层面进行论述。郭店儒简继承周人“明德慎刑”、“为政以德”的思想,突出强调统治者不仅要修身养德、以德配位,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执政理念上主张为政以德,讲求忠信之道,追求大同理想。具体的执政方略主要表现在政权转移、政体构建及政务践行上。郭店儒简倡导禅而不传,政权以禅让的方式转移,能者得其位。君民关系为政体构建中的主要关注点,治理国家以民为本,统治者爱民、重民、保民、养民、富民,通过朴素的民本思想和道德人文关怀进行君民同构。郭店儒简的王道德治理念影响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对荀子王霸思想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八章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的特征及意义。郭店儒简作为子思时代的重要文献,其人文精神反映了孔孟之间儒家人文精神的发展状况。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本章总结了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的特征:天人贯通人为贵、以道德为本位、注重实践。作为出土文献,郭店儒简虽然在地下埋藏了数千年,但儒家的人文精神没有随着竹简而眠于地下,而是得到了传承发展。我们可发掘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的价值为当今社会所用。郭店儒简人文精神中天人贯通的思想对当前生态危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对人性的探索有助于人类自我的觉醒;其人格臻善的追求为人类身心和谐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其人伦的构建为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人治的践行为德治和法治提供了参考资料。发掘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天地万物整体的和谐。

段丽丽,王国平[3](2016)在《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郭店儒简作为一个整体性观瞻将拓展研究新域。在前人文字释读、篇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郭店儒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郭店儒简中主要表现在人之价值、人性探索、人格臻善、人伦构建及王道德治几个方面。郭店儒简凸显人的主体性,高扬人的价值;人性探索使人将目光向内转,更多地关注人类自身;人格臻善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倡导通过"习"与"道"以成就君子人格;人伦构建以仁为本,据天命和血缘构建伦理秩序;人治践行方面,倡导禅让,主张仁政。郭店儒简的人文精神正是它不朽价值之所在。

冯丕红[4](2014)在《道德承续论》文中研究指明人是道德承续中的理性存在,道德承续是全球性伦理现象,生活世界不能没有道德承续。道德承续指的是在同一民族共同体中,人们立足于当下,以所处时代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为标准,对历史上或前人留下来的伦理道德精神、价值、理念、规范等资源进行评估、选择并以批判继承的方式进行创造性转化(换),以为人的发展和完善服务的过程。它既是道德生态中的客观现象,也是人的主观实践行为。道德承续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道德生态中的道德传统、道德基因、道德教育以及道德堕距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传统是道德承续发生的背景,道德基因是道德承续发生的基础,道德教育是道德承续发生的保障,道德堕距是道德承续发生的动因。道德承续的发生过程按顺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审查并明晰道德生态要求;其次,选择并评估伦理道德遗产(主要是道德传统);再次,提炼并复制道德基因;最后,结合生态要求赋予道德基因以时代精神。该过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以人为本是道德承续的价值旨归;承启超越是道德承续对象蜕变表现出的特征;道德承续具有明确的目标、完整的要素和系统的运行机制,本身具有完备性。道德生态对道德承续影响深远,道德承续只有在道德生态之中才能被准确、全面、客观地认识和把握。所谓的道德生态指的是道德与政治、经济等其他平等的多元因子构成的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整体性、共生互动性、自我生长性、开放性和具体性的有机体系。以是否平衡或者自足为依据,道德生态可以分为自足型道德生态和失衡型道德生态两类。自足型道德生态是诸元构成因子之间能够彼此配合、相互协调,总体上趋于平衡或自足的道德生态。失衡型道德生态是诸元构成因子之间互相挚肘或者彼此脱离,总体上不具有平衡性或自足性的道德生态。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其历史发展每当处于平滑稳定期的时候,其所对应的道德生态基本上都是自足型的道德生态,其历史发展每当处于转折过渡时期的时候,其所对应的道德生态基本上都是失衡的道德生态。在自足型的道德生态中,道德承续主要体现为客观的伦理现象,道德承续本身不成其为问题,无需过多的人为干预。在失衡型道德生态中,道德承续主要体现为主观的实践行为,道德承续问题突出,需要依循规律的人为干预。道德承续需遵循一定的原则、路径和方法。道德承续的原则从不同的方面可以进行不同概括,我们不能够也没必要一一穷尽,但正视道德生态运行规律、批判继承伦理道德遗产、以人的完善和发展为价值取向无疑是最基本的;某一民族共同体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形成一些对伦理道德遗产进行批判继承以为当下所用的稳定的载体或者渠道,这些载体或渠道其实就是道德承续的路径,家教家风、习俗社教以及宗教信仰是最常见、最基础的道德承续路径;遵循道德承续的原则并充分利用道德承续基本路径是道德承续的宏观方法,批判继承道德单元及其道德命题是道德承续的微观方法。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目前至未来一段时间道德建设是围绕着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及其再生展开的,道德承续作为一种道德建设的可能范式,可以助力未来中国道德建设。

龚晓珺[5](2013)在《哲学的民族性研究 ——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文中研究表明哲学以其深刻的反思性和批判性成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任何一种哲学观都是以民族性的存在方式、时代性的内容、人类性的追求和个体性的风格去追求和探索关于世界本原和人类生活意义的“终极关怀”问题。哲学总在寻求普遍和超越,却又最个性化,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性内容和形式。哲学以民族为载体而存在,其形成是特定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和政治结构、民族交往、文化传统、科学宗教语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民族性的哲学是不存在的。民族性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哲学以民族性为存在方式和基本属性,总是特定民族在特定时代、特定社会实践和特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最高理论概括,是系统理论形态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特定民族的哲学集中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人生观以及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凝结了该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民族语言、民族心理、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从民族自身的发展来看,哲学是民族之魂,各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没有形成本民族哲学的民族是很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世界三大哲学传统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各有自己独特的内容范畴和表现形式,从哲学特质来看,印度哲学本质上是宗教哲学,中国哲学是伦理和人生哲学,希腊哲学则为科学和理性哲学。发端于古希腊哲学的西方哲学“同源分流”而出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法国的启蒙和唯物主义哲学,德国的古典和理性主义哲学,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等西方哲学形态。而东方的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和阿拉伯哲学则泾渭分明,其他东方民族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其哲学就深受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两者的共同影响。深入考量哲学民族性的不同形态,可以看出不同民族哲学各具独特差异个性,并无优劣之分,但却各有长短,哲学民族性之中总是蕴含着世界性的品格和趋势,哲学世界性又需要通过民族性加以体现,当代“去西方哲学范式”的多元共识和互补格局成为哲学共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哲学,是最科学的哲学体系和最伟大的认识工具,它源自西方哲学,但却超越了以往哲学狭隘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局限,以其世界性、普遍性和人类性的哲学品格而成为无产阶级和解放全人类的学说,成为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作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自己的任务不仅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在于现实地改变世界,其普遍原理被运用于世界各地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而由此赋予了不同的民族特色、民族禀赋和民族性格,其与不同的民族性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其走向世界性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活的学问和行动指南,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内在要求和表现方式,只有在与各个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具体革命实践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形成缤纷异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才能得以真正体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性不是单一民族的哲学民族性,而是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高度的民族性,真正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中华民族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从古代文明延续至今的民族,其强大的民族生命力植根于悠久而独具中国魅力的传统哲学和文化之中。但自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现代性的世界历史进程打破了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原有的历史逻辑,形成了传统的断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呼唤着传统哲学和文化的现代转型。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康庄大道,“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中国的未来”成为时代的呼唤。当今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挑战和机遇同在,对东方文明古国中国而言,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无不显示着经济腾飞的奇迹。18大吹响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征程,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造就了新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理应成为当今中国哲学民族性的主题和时代呼唤。对哲学的民族性研究将有助于以哲学的高度思考和引领民族国家的特色发展之路,寻求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指导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彰显“哲学自我”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哲学使命,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实现伟大复兴之梦的民族使命。本文以“概念构建→发展历程→内容和形式→当代时空境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国视域”为研究脉络,首先探究了哲学的民族性在学理溯源、概念内涵、生成机制、发展历程、本质特征等方面的一般规定性,考量了东西方哲学等不同哲学形态的内容范畴和表现形式,比较了哲学民族性不同形态的异同,探讨了现代性、全球化、民族主义等当代时空境遇下不同民族哲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应对;其次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在内涵、合法性依据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一般规定性,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基本要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鲜明中国特色;最后落脚到中国视域,结合当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总结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经验,反思了中、西、马三哲研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了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思考。总体来说,本文从理论、实践、价值等三个层面对哲学的民族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一,理论层面:从学理溯源、一般规定性、内容范畴和表现形式、异同比较等各方面全景分析了哲学的民族性,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的一般规定、理论和实践要义等进行了基本阐述,以期在理论层面构建哲学的民族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的学理框架。第二,实践层面:针对中国视域的经验、问题和前沿思考,引发对当代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的思考,以实践建构理论,以理论引导实践。第三,价值层面:面对现代性、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当代时空境遇,哲学应该诉诸价值层面的反思,根据民族国家的不同具体国情和世情,思索和寻求最适合本国的发展之路和哲学之路,以独具个性化的民族特色的价值诉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修建军[6](2013)在《儒家“和心”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化的实现,首先是人自身的现代化。和谐社会的建构,首先必须以人自身的和谐为根本。鉴于改革开放可能以及已经显现出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信仰失范、道德失衡的现象,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认为如果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就会受到影响,现代化的建设就要多走弯路,因此必须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理想素质。江泽民也强调,现代化的精神文明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和反思与现代化建设相伴而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家普遍感到最为严峻的问题是:人类在财富与人生价值的抉择面前,将何去何从。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对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等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中国社会的转型,直接造成了人们文化观、价值观以及心理上的种种不稳定。具体说来,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中国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与科技成就的同时,出现了不少甚至可以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如道德冷漠、诚信缺失、坑蒙拐骗、贪污腐败、部分人的精神空虚等等。因而有所谓的“现代化悖论”的问题。围绕着这样的困惑,人们开始关注寻找精神家园,寻找方舟的情结空前高涨。所以有改革开放以后的持续的“文化热”与“儒学热”。学者们不约而同地把国人中严重存在的文化错位和心态失衡,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的思考紧密联系起来。因为现代化的建设所需要的,首先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从结果上看,现代化的社会,也应当是一个高度稳定与高度和谐的社会。但恰恰是在这个剧烈变化的过程,客观上也正在生成着种种的不和谐与不稳定。那么,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协调现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我身心的冲突,建立一种道德的、审美的、和谐融合的关系,优化人的安身立命的大环境,则是学术界有识之士瞩目的焦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2004——2005年之交,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社会所存在的不和谐的严重事实已经被广泛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和谐思想在新时期、新环境下的一种继承。学术界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研究和认真的探讨。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进行了理路阐发,以寻求传统理论与现代思想、文化建设、精神建设的契合点,同时为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一种理论借鉴与参考。通过总结分析学术界关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研究的有关成果,发现:⑴尽管对“心”的涵义尚有争议,但大致都围绕着“心”之德性、情感、意志等的意义予以运用;⑵对于人的心灵和谐普遍予以关注,认识到了心灵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密切关系;⑶所有的研究,都停留在一般性意义的论述上,至于“和心”的内涵、如何“和心”、“和心”为什么是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儒家的“和心”思想存在怎样的理论缺陷等问题,似乎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本课题所进行的“儒家‘和心’思想研究”,具有创新性。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取的是文献资料法。即按照时代的顺序,选取其中儒家主要的代表人物的经典文献予以诠释,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总结其“和心”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我们所提出的“为什么”的问题。本课题的《上编》部分,主要论述了“儒家‘和心’思想的内涵及发展历程”,总结出儒家的“和心”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内涵包括:⑴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正如通常人们所认识到的那样,古今中外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像儒学一样,与时代的发展如此紧密地息息相关。儒家“和心”思想的发展,也明显体现了这一特征;⑵、主体性思维的彰显。儒家“和心”思想最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主体思维特征。孔子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创立了“一以贯之”的仁学心灵哲学体系。此后,在儒家的“和心”思想发展历程中,都沿着主体性思维的路向发展;⑶德性与规范的统一。德性之“仁”与规范之“仁”,在孔子的“和心”思想中是统一过程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后世儒家或以人性论为基础,或从天理的角度,充分论证了这一点。孟子的统一于心性,程朱的统一于“理”,陆王的统一于“心”,都表明了儒家“和心”思想体系中的德性与规范的统一;⑷情感与境界的统一。情感无论基于何等层面,都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其“合理”的存在,即是“中”、“和”,即是得当、适度,无过无不及。情感恰到好处,即是“和心”。本课题的《下编》部分,主要是围绕着“儒家的、‘和心’思想的价值向度”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人格向度”、“人和向度”、“天人向度”、“治世向度”、“和平向度”五方面内容进行研究,明确指出了儒家“和心”思想中,所蕴含的和谐社会的“向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⑴儒家“和心”思想,无论是从情感意义上,还是德性的意义上来讲,始终都是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可以涵纳儒家诸德之“仁”。于是,本文关于儒家“和心”思想的研究,也是研究儒家“仁学”的一个新视角。可以说,儒家的“和心”,即是“贵仁之心”。⑵心灵与世界相联系正是靠一种意向性。儒家“和心”思想与和谐社会之向度的研究表明,和谐社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儒家“和心”思想研究表明,“和心”思想与社会和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亦即是相辅相成的。⑶儒家“和心”思想的向度分析,只是表明一种应然性而不是实然性以及必然性。之所以会发生许多的道德行为与道德意识的不一致性的问题,恰恰说明了儒家的“和心”思想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理论缺陷。儒家“和心”思想的理论缺陷表现在:第一,与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教义相比,儒家的“和心”思想,似缺失让人“警戒怵惕”的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宗教使人心存敬畏。而儒家的“和心”思想,则完全是靠一种道德自觉。显然,道德自觉又并非人人可以做到;第二,儒家的“和心”思想中,由于过分自信于人的道德自觉,因而对于人心之外的强制干预,如“法”的强调,明显不足。在儒家“和心”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显示了“法”的缺位,这也是儒家“和心”思想的一种片面性。儒家“和心”思想,尽管带有一定程度的“迂远而阔于事情”的偏颇,但从总体而言,亦可谓“瑕不掩瑜”。儒家毕竟抓住了世间最为宝贵的因素——人心,并且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这是对中华文化的最为巨大的贡献。

李健胜[7](2012)在《《论语》与现代中国》文中研究指明《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起初被视为儒家传记类作品。两汉以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论语》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唐宋之时,《论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科举制盛行的明清时期,《论语》是儒学文本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经典。近代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经学体系的崩解,《论语》逐步失去了维持其经典地位的政治与文化基础,《论语》所体现的儒学思想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然而,综观近现代以来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历史过程,《论语》仍在学术、思想、政治等领域发挥着作用。思考《论语》对现代中国诸领域的作用与影响,既是《论语》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往世经典与现代中国之间的张力与互动关系的重要学术领域,而现当代不同学派、不同学者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则具体而微地体现了《论语》对现当代中国社会诸领域的作用与影响。“五四”新文化派反对儒学的独尊地位,《论语》也被视为导致中国落后的传统文化因素之一。在《论语》文本定位问题上,“五四”新文化派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们“还原”式的文本定位,把《论语》拉下了圣坛,将它与其他诸子作品等而视之,同时也让《论语》摆脱了辅翼、证明《春秋》或《周易》的从属地位,使《论语》在文本及学理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地位,为《论语》学研究开拓了全新局面。在思想阐释方面,“五四”新文化派的核心观点是:孔孟之道已不合于现代生活,《论语》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语录也与现代观念格格不入。“五四”新文化派对《论语》的解析和批判,进一步打破了《论语》的神性地位,也为引入民主、科学等“现代性”理念扩充了认知空间。现代新儒家认为《论语》是中国人确认自身文化身份的主要精神资源,故而应当大力弘扬而非毁弃之。在《论语》的文本定位问题上,现代新儒家视其为反映孔子思想的“圣经”,而建构新儒学思想体系时,他们往往视其为辅翼和证明《周易》或《春秋》所反映孔子思想的论据来源。在思想阐释方面,他们不仅对《论语》中颇有争议的孔子语录做出使之合理化的解释,还认为“现代性”理念早已蕴含在《论语》中。20世纪20年代以来,“五四”新文化派的上述观点基本成为学界主流,而现代新儒家秉持的理念曾一度边缘化。1949年以来,一些秉持唯物主义史学观的学者以阶级斗争理念解析和批判《论语》。20世纪80年以来,“五四”新文化派的上述观点及其启蒙理念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新儒家的观点日益受到学者和一些政治人物的青睐。当下,在后现代思潮和文化消费与媒体介入的共同作用下,当代学者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观点更为多元,而在“儒学热”、“国学热”背景下,大陆儒学复兴派把儒学和传统文化绑到一起,以此来巩固他们在重构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主流话语地位。通过分析现当代不同学派、不同学者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笔者认为在“现代性”语境下阐释经典文本首先应当充分考虑阐释者自身的政治立场对阐释活动的作用、意义及其影响。其次,应当尊重阐释对象的独立性,同时建构起相应的历史视域,不能单纯地就经典解释经典。最后,还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于不同观点的交流与融通。在此基础上,以史学研究方法为基准,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导向,建构起具有现代意义的经典解释学,以此来细究往世经典的“文本”价值,挖掘传统文化及其人文意义,进而之使成为一门发现智慧、丰富人性的学问,并使人们逐步形成理解差异、尊重多元、懂得包容、潜心创造的良好的文化心态。此外,在“国学热”背景下,《论语》及其他儒学经典所传达出的思想不应当成为中国人自我异质的一个借口,也不能以复兴“国学”之名,使之沦为保守、落后的民族文化理念的保护伞。无论怎样强调民族、国家的异质性因素,都不应当抹杀文化上求同意识的重要意义,因为任何伟大的文明都是文化交流的结果,封闭和保守不是出路;无论在人文领域还是在政治层面,中国的“现代性”建构需遵循“因地制宜”外,“与时俱进”是更为重要的考量与原则。

曾海龙[8](2011)在《本体的困惑—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熊十力哲学思想的根本要点在于说明万事万物和本心本体的关系,彰显了道德的主体的自发自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道德的形上学。境论是熊十力哲学的核心。熊十力认为,本体既是宇宙实体,也是人之本心,并通过翕辟成变和相反相成的法则将此二者沟通为一。就宇宙实体而言,具复杂性,因而能起变化。心物都为本体变化之势用,而不即是本体。但心毕竟能主宰物而不为物所主宰,能显发本体之德,亦可说心即是本体。宇宙实体即是大全,自身即能创生宇宙万物而亦无所作意,因而是即仁即寂,即刚健即寂静,无为而无不为的。宇宙实体之德即是生德,人之本心是宇宙实体之辟势,因而有宇宙的大心之德用。从一本的立场出发,熊十力反对理气(器)二分的观点,认为理和气(器)是一种体用关系。在这样的结构中,熊十力的本体论成了“二本”之学:一方面是绝对的宇宙实体,一方面是人之本心。熊十力试图以宇宙生成的方式将此二者沟通为一,但此一思路在后康德哲学的背景下是明显缺乏说服力的。量论讨论了熊十力对知识和证体问题的基本看法。一方面,熊十力继承了旧唯识学的基本义理和问题意识,对宇宙万物如何可能进行了说明,是为俗谛;另一方面又将现象的根源归结到本体,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证体,是为真谛。在知识论的问题中,熊十力罗列了认识的基本条件,阐述了认识发生的机理,并讨论了知识的基本范畴。但由于熊十力对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了解不够,因而造成了诸多的问题。熊十力认为,对本体的说明则有两种方式:一是用遮诠的方法说明本体不是什么,一是用证会的办法直接体证本体即是人之本心。即一方面遮拨现象,一方面实证本体。前者是逻辑进路,后者是功夫论。可以说,量论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说明本体,因而说其量论亦是本体论的组成部分。心性论则延续了宋明儒的基本课题,并继承了孟子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进路,以心、性、理、命、仁等基本概念和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熊十力的心性论,凸显出了道德的主体与道德本体的功能义,体现了刚健不已、生生不息的人生观,以及绝对自律的道德意识。但熊十力的心性论,无法说明道德本体的内容是如何可能的。我们认为,本体必然是功能义(能义)与原理义(所义)的统一。功能义是指本体的能力,即良知本心的自发自觉。此种能力是“天之所与我者”,为先天的。原理义是从人文历史和社会生活中掘发出来的,有着发生学意义上的来源,但在道德实践的具体境遇中有着先验或先在性质。本体既具功能义,又具原理义,那么要建立本体论就必须对这两方面都有适当的安顿。而熊十力的本体只能证成先天的能义而不能证成所义。也就是说,熊十力只肯定了本体的自发自觉,而对本体的内容是如何可能的无有理论上的说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熊十力认为本体性质只能是先天的,而对习染等经验内容持负面的看法。人文历史和社会生活无法成为本体内容的来源,那么本体的原理义是无法证成的。熊十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现象的真实性,肯定了人文历史与社会生活的价值,但在其本体论的架构中,人文历史与社会生活的本体性质是无法证成的。这样,熊十力的道德本体论是不完整的。另外,由于熊十力坚持宇宙实体为绝对一本的立场,导致其对恶之问题的看法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熊十力的形上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肯定一宇宙实体的基础上说明宇宙生成,并以进化论模式说明人之本心如何即是宇宙之心,彰显了人生的本来面目即是生生不已,精进不息的;二是从道德本心的角度,以唯识的义理来说明宇宙万物乃至宇宙本体即是人之本心的开显,宇宙万物和宇宙实体因人之本心而证成其存在,并具有了价值和意义。前者是宇宙论形上学,后者是道德的形上学。熊十力囿于其宇宙生成论的立场,在其试图建构的道德的形上学中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此一矛盾为其后学牟宗三所继承。论文在后论部分试图指出熊十力和牟宗三在此一问题上的困境,并讨论现代哲学背景下的道德的形上学是如何可能的。

孙娜[9](2010)在《荀子性情说研究》文中认为荀子对性情问题的诠释,是目前学界讨论的一个重点,尤其在新近出土文献郭店简、上博简面世后,简文中关于性情思想的相关资料,虽然所论层面不同,但也为荀子性情思想研究提供了学派学理方面的呼应。荀子性情说对于人性论研究既有其独特创新之处,也有对前代儒学争辩问题的继承发展。本文拟对荀子性情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的剖析,以期更好地把握荀子学说体系。本文分三部分对荀子的性情说进行探讨。第一部分论述荀子性情说之根源—依托“天人之分”的思想。荀子之论性情是建基于他“天人之分”哲学思想之上的。他认为天是客观自然之天,人是天生万物之一种而又特立独出者,人的本性也是自然的,天人各有不同的规律。“人”以及人的性情源自天然,秉受于天。人应该在“参天地”的基础上达到天人和谐的理想状态。第二部分对荀子的“性”、“情”观念做系统梳理。荀子的性、情观念正是由这种天人之分的哲学基础所规定的。虽然荀子独树一帜地提出了性恶论,但荀子定义性和论证性恶这两个问题属于不同的层面,联系到他对“情”的相关阐述更证明了这一点。荀子对“性”有不同定义,有作为万物之性的“性”,更有作为人“类”的“性”,最基本定义应该是“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之前对“情”的意义仅限于一般性的理解,到荀子这里发生了变化,从荀子对“情”的论述可以看出,“情”在某个层面上成为与“性”对等的一个概念,同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还具有了道德价值。“情”的意义在荀子这里得到了拓展,在其人性思想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情不仅承担了人性“恶”的流向,还隐含着“善”的因素。同时荀子还重点强调了“欲”与性情的关系及作用,认为“欲”与性、情一样是受于天之自然,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在于如果顺欲而为就会出现纷争残斗等恶行。儒家传统的“礼”在此与人之性情从源头上关联在一起,礼的功用既在于化性起伪,亦在养情导欲。第三部分阐述荀子关于性情完善的思想。既然性情受之于天,自然而然,那么对于性情的不美就要想办法加以制导,荀子提出“化性起伪”,用外在的礼义教化规范人的性情,同时由于人本身具有“可以知”、“可以能”的自然材质,“认知心”成为接受礼义教化的重要的内在潜能,可以顺利完成“化性起伪”的过程。荀子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而最终走向“化性起伪”,为其倡导的礼义教化奠下了人性的基础,冀以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寻觅成为道德圣人的道路。假定荀子仅仅认为人性是恶的,而不去讨论“善”的可能,那么“人性是恶的”这个论断也没有积极的意义,荀子所注重的,恰恰是礼义对性情的顺养与制导,是对“善”的肯定和追寻,所以他提出的性恶论的中心命题应该是“化性起伪”、“以礼养情”。荀子独特的性情思想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战国后期,中国社会由初始七雄争霸的纷争局面渐趋统一,反映在思想文化思潮上,则促使了各家思想的大融合,荀子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丰富。他在学宗孔子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广泛研究、批判、吸收各家学说的精华,成为先秦百家之学的总结者,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荀子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尽管与孔孟是不同的路径,却仍旧遵循了儒家重视情的路子,论述之中反映出对现实世界的热切关注,虽然是从情、欲等感性层面论人性,却表现出了强烈的思辨特征。

刘金波[10](2009)在《礼以节情 乐以发和 ——《礼记》文论关键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文论范畴是中国文论的枢机和关键,她在儒道等文化元典中孕育并生长着。只有厘清儒道文化元典中的文论范畴,方能开启中国文论之枢机,方能重睹中国文论之神貌。《礼记》是先秦典章制度及儒家思想之汇编,是一部多科性的学术史,也是一部秦汉以前的社会生活史,其中同样寄生着大量的文学理论术语和范畴。笔者按照文化性、元生性和本土性的原则,尝试从文学理论的角度重新解读《礼记》,从内容繁复的《礼记》中酌取富有代表性的四个文学理论范畴或关键词——“礼”、“情”、“乐”、“和”,利用刘勰“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的基本思路,深入考察《礼记》核心文论范畴发生、流变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推演中国古代文论之根源及图式,以期拓展《礼记》的学术研究。笔者认为,礼是理性的,外在的,概括地,抽象的,乐是感性的,内在的,具体的,可触的;礼中有乐,乐中含礼;礼乐相伴,礼乐互补,礼以节情,乐以发和。礼之于情,情之于乐,乐之于和,层层递进,循环往复,相互间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礼者体也,礼者理也,礼者履也。礼,就是永恒不变的天理在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存在状态和反映方式与结果,是宇宙万物的内在逻辑规律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是客观的道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将节制对象与作用深入人们内心后的一种表现,是一整套封建宗法等级的一切思想、观念和制度,是一切即事之治的成功方法的具体运用。“礼之所至,诗亦至焉。”自《礼记》发端的情,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生命,是推动艺术发生发展的重要的原推力和发生机制。个人情感和集体情感,政治情感和生活情感的交相辉映,杂而相处,一同促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艺术家、艺术作品以及这些作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艺术审美趣味、艺术张力及艺术风貌。礼学视野下的音之所由生的“乐”通于伦理,流而不息,合而同化,是达到天地之和的重要手段。在先秦,乐是人性人情的体现,是礼乐教化的工具,是与治道密切相关的一种手段。乐以修内,它是成就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砝码。作为文论话语的乐,在礼之本原的观照下,与声律相生,与通变相连,与致味相伴,借助自由奔放的情怀,驰骋在一条创造的超越前人的路途上,必将至于大和的境地。以“和”为美是我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是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创造间刚柔相济、美善相乐的一种谐和状态,是人的生存与其它存在的关系的不偏不倚、相亲相和、互济互生、平正和顺的一种关系,是人们对天人合一和谐审美理想的终极追求,是对立交融、多样统一、不偏不倚、不过不流的传统审美观。艺术的本质是和谐,艺术的作用是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进行调节,使人的心理与社会关系和谐,文艺作品追求和谐的美。“和”是以追求刚柔相济、美善相乐、动静相宜、虚实相应为目的的,以天人合一为依归的,以与文质、情景、意境等多种文论范畴发生审美关系的一种极至的中国传统文学审美理论体系。“礼”、“情”、“乐”、“和”是《礼记》文论思想之概貌,是《礼记》文论范畴之精华,对这四个文论范畴的发生、流变、相互关系及其对后世文论影响加以学术考察,可以勾勒归纳出《礼记》以“礼”为本原,以“情”为机制,以“乐”为功用,以“和”为归依的文论图式,发乎情、止乎礼、兴于乐、至于和的文论脉络,以及以礼节情、以乐发和、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

二、先秦儒家性情论及其相关理念的现代抉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秦儒家性情论及其相关理念的现代抉发(论文提纲范文)

(1)儒家“亲亲相隐”伦理观念辨正(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三、本文的重点、难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儒家“亲亲相隐”观念的当代伦理论争之议题
    第一节 孔孟“亲亲相隐”思想意涵诠释与伦理价值倾向
        一、孔孟“亲亲相隐”“血亲团体伦理”之争
        二、本相伦理学与儒家伦理论争
    第二节 儒家“亲亲相隐”伦理政治文化的正当性
        一、儒家“亲亲相隐”伦理政治体制文化的正当性之争
        二、中西方隐亲观念与容隐制比较的论争
    第三节 理解与评价儒家“亲亲相隐”观念的文化价值观
        一、理解与评价儒家“亲亲相隐”观念的中西哲学文化观论争
        二、理解与评价儒家“亲亲相隐”观念的历史文化观论争
    小结
第二章 孔孟“亲亲相隐”思想的经典诠释脉络
    第一节 孔孟“亲亲相隐”思想主张的原始意涵分析
        一、《论语》“父子互隐”章思想意涵分析
        二、《孟子》“封象有庳”与“窃负而逃”章思想意涵分析
    第二节孔孟“亲亲相隐”思想的汉学诠释
        一、《论语》“父子互隐”章思想训释
        二、《孟子》“封象有庳”与“窃负而逃”章思想训释
    第三节 孔孟“亲亲相隐”思想的宋学诠释
        一、宋代孔孟“亲亲相隐”诠释形态之转变
        二、孔孟“亲亲相隐”宋学诠释的主要内容
    小结
第三章 儒家“亲亲相隐”观念的伦理思想基础
    第一节 情理圆融的道德哲学特质
        一、天理:血亲情理的终极道德本体根源
        二、性即理:血亲情理的主体道德价值依据
    第二节 人伦之爱与泛爱价值相统一的仁爱思想
        一、孝悌为仁之本:亲亲人伦之爱与普泛爱人的统一
        二、爱有差等:差等施爱与普泛爱人的统一
        三、仁爱与博爱:亲人之爱与普泛爱人的统一
    第三节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权变思想
        一、儒家权概念的道德属性
        二、从儒家经权统一关系看权变的特质
        三、孔孟“亲亲相隐”权变思想的特点与价值意义
    小结
第四章 儒家“亲亲相隐,”观念中的德性思想
    第一节 儒家“亲亲相隐”伦理道德在群己间的一贯性
        一、反思所谓儒家“血亲团体至上”论
        二、儒家“亲亲相隐”道德观念在群己间的主体道德一贯性
    第二节 公私德视角下儒家“亲亲相隐”观念的道德合理性
        一、近现代公德、私德概念的内涵与实质
        二、从公德、私德概念审视所谓儒家“血亲私德”腐败论
        三、对公德、私德概念的一点思考
    第三节 儒家“亲亲相隐”中慈孝友悌诸概念的德性内涵
        一、儒家德性概念界说
        二、慈孝友悌诸德目的德性内涵与特质
        三、儒家孝德中特定概念辨析
    第四节 儒家“亲亲相隐”中直概念的德性内涵
        一、对孔孟“亲亲相隐”直德论争的反思
        二、中西方德性思想中正直概念的比较
        三、从正直德性看孔孟“亲亲相隐”中直德的道德合理性
    小结
第五章 儒家“亲亲相隐”观念中的政治哲学思想
    第一节 儒家“亲亲相隐”伦理政治文化的特征与正当性
        一、儒家伦理政治价值理念的特征与正当性
        二、儒家伦理政治制度的特征与正当性
        三、儒家伦理政治实践的特征与正当性
    第二节 儒家“亲亲相隐”公私理论的特质与公共哲学意义
        一、先秦儒家“亲亲相隐”公私理论的特质
        二、宋明儒家“亲亲相隐”公私理论的特质
        三、儒家“亲亲相隐”公私理论的公共哲学意义
    第三节 儒家“亲亲相隐”法制理念的法理特质与正当性
        一、儒家“亲亲相隐”中家庭道德义务的正当性
        二、儒家“亲亲相隐”法制理念的双重法理依据
        三、儒家“亲亲相隐”国法与亲情并重的立法特质
    第四节 儒家“亲亲相隐”中义务规定的合法性
        一、儒家“亲亲相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学实质
        二、从义务论看“亲亲相隐”行为的正当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2)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1、学术史意义
        2、研究成果的反思
        3、当前社会价值
    二 研究现状
        1、研究的历程
        2、研究的内容
    三 研究对象、方法及思路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定位,概念界定
    第一节 郭店儒简的定位
        一、学派归属的分歧
        二、子思时代的儒家文献
        余论:以时间为标准定位儒简
    第二节 人文精神概说
        一、概念界定
        二、思想来源
第三章 字源考辩,人文化成
    第一节 “仁义礼智圣忠信”的人文精神
        一、仁
        二、义
        三、礼
        四、智
        五、圣
        六、忠
        七、信
    第二节 “五行”和“六位”的人文精神
        一、“五行”的人文精神
        二、“六位”的人文精神
第四章 性自命出——人性的探索
    第一节 天生百物人为贵
        一、天生百物
        二、人为贵
    第二节 “性”、“情”概述
        一、“性”的内涵
        二、情之内涵
    第三节 人性的具体探索
        一、以心取性
        二、以物取性
        三、习以养性
        四、道以长性
    第四节 人性探索的意义
        一、天命之性与性善论
        二、自然之性与性恶论
第五章 金声玉振——人格的臻善
    第一节 “五行”概说
        一、“五行”考释
        二、简帛“五行”之比较
    第二节 儒简的人格修养
        一、“五行”的思想来源
        二、“德之行”与“行”
        三、成德目标
    第三节 人格臻善的进程
        一、成德主体
        二、成德条件
        三、成德方式
    第四节 “五行”的意义
        一、郭店儒简与《大学》、《中庸》
        二、从“五行”到“四端”
        三、从“五行”到“五常”
第六章 仁内义外——人伦的构建
    第一节 “六位”概述
        一、思想渊源
        二、“六德”与“六位”不是互文
    第二节 伦理构建的方式
        一、以德称位
        二、天降大常,穷达以时
        三、仁义之辨
    第三节 “六位”的意义
        一、社会意义
        二、对后儒的影响
        三、从“六位”到“三纲”
第七章 王道治略——人治的践行
    第一节 德治理念
        一、为政以德
        二、忠信之道
        三、大同理想
    第二节 执政方略
        一、政权转移
        二、政体构建
        三、政务践行
    第三节 郭店儒简王道治略的影响
        一、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影响
        二、对荀子王霸思想的影响
第八章 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的特征及意义
    第一节 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的特征
        一、天人贯通人为贵
        二、以道德为本位
        三、注重实践
    第二节 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的意义
        一、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的传承
        二、发掘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之价值
二人性探索
三人格臻善
四人伦构建
五人治践行

(4)道德承续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人是道德承续中的理性存在
    1.1 道德承续作为伦理研究对象
        1.1.1 道德与伦理的概念疏解
        1.1.2 以道德承续为研究对象
    1.2 人是道德承续中的理性存在
        1.2.1 道德承续是全球性伦理现象
        1.2.2 生活世界不能没有道德承续
        1.2.3 人是道德承续中的理性存在
第2章 道德承续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增长点
    2.1 国外道德承续的研究资源与现状
    2.2 我国道德承续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2.3 道德承续研究可能的理论增长点
    2.4 道德承续的研究方法及思路架构
        2.4.1 研究方法
        2.4.2 思路结构
第3章 道德承续的内涵及其理论审视
    3.1 道德承续的概念界定
        3.1.1 道德承续概念的界定标准
        3.1.2 道德承续的定义及其内涵
        3.1.3 道德承续的相似概念辨析
        3.1.4 道德承续对象及类型分析
    3.2 道德承续的理论检视
        3.2.1 道德不可承续论
        3.2.2 道德可承续理论
第4章 道德承续的发生及其过程
    4.1 道德传统是道德承续发生的背景
        4.1.1 被贬斥的道德传统与高扬的传统道德
        4.1.2 被构建的道德传统与构建的道德传统
        4.1.3 道德传统是道德承续发生的起点归宿
    4.2 道德基因是道德承续发生的基础
        4.2.1 道德基因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4.2.2 道德生物基因与道德文化基因
        4.2.3 道德单元、道德命题与道德基因
        4.2.4 道德基因是道德承续发生的基础
    4.3 道德教育是道德承续发生的保障
        4.3.1 在道德承续中道德教育不可或阙
        4.3.2 道德教育对道德承续有保障作用
    4.4 道德堕距是道德承续发生的动因
        4.4.1 道德堕距在道德生态变迁中产生
        4.4.2 弥合道德堕距是道德承续的动因
    4.5 道德承续的发生过程及基本特征
        4.5.1 道德承续的发生过程
        4.5.2 道德承续的基本特征
第5章 道德生态对道德承续的影响
    5.1 道德生态对于道德承续探究的意义
    5.2 道德生态的概念内涵及其类型分析
        5.2.1 道德生态的概念界定及其内涵
        5.2.2 道德生态的两种基本类型分析
    5.3 自足型道德生态对道德承续的影响
        5.3.1 自足型道德生态的特点
        5.3.2 自足型道德生态对道德承续的影响
    5.4 失衡型道德生态对道德承续的影响
        5.4.1 失衡型道德生态的特点
        5.4.2 失衡型道德生态对道德承续的影响
第6章 道德承续的原则、路径及其方法探究
    6.1 道德承续的基本原则
        6.1.1 正视道德生态运行规律
        6.1.2 批判继承伦理道德遗产
        6.1.3 以人的完善为价值取向
    6.2 道德承续的主要路径
        6.2.1 道德承续的家庭路径:家风家教
        6.2.2 道德承续的社会路径:习俗社教
        6.2.3 道德承续的宗教路径:宗教信仰
    6.3 道德承续的一般方法
        6.3.1 宏观方法:遵循规律与原则并利用主要路径
        6.3.2 微观方法:道德单元及道德命题的批判继承
第7章 结语:道德承续作为中国道德建设的可能范式
    7.1 告别传统之后中国道德建设的反思
    7.2 道德承续助力未来的中国道德建设
    7.3 道德承续作为可能的道德建设范式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哲学的民族性研究 ——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当前研究现状及其研究视角
        0.2.1 国外研究述评
        0.2.2 国内研究述评
        0.2.3 对哲学民族性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的重点、难点
    第四节 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0.5.1 创新之处
        0.5.2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哲学的民族性的一般规定性
    第一节 哲学的民族性的概念厘定
        1.1.1 哲学
        1.1.2 民族
        1.1.3 民族性
        1.1.4 哲学的民族性
    第二节 哲学民族性的学理追溯
        1.2.1 哲学本体论的主张
        1.2.2 后现代哲学的主张
        1.2.3 文化人类学的主张
        1.2.4 文化哲学的主张
    第三节 哲学民族性的内涵分析
        1.3.1 民族性是哲学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3.2 哲学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
        1.3.3 哲学民族性与哲学时代性、世界性交相辉映
        1.3.4 哲学民族性的虚置前提:西方哲学范式
    第四节 哲学民族性的实践本质
        1.4.1 实践: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活动
        1.4.2 民族实践:民族主体依据内在尺度改造客体的差异性活动
        1.4.3 哲学民族性是不同民族主体实践活动的沉淀和浓缩
    第五节 哲学民族性的基本特征
        1.5.1 独一无二性
        1.5.2 相对稳定性
        1.5.3 范式多元化
        1.5.4 渐变发展性
第二章 哲学民族性的形成分析
    第一节 哲学民族性的形成原因
        2.1.1 社会存在性因素
        2.1.2 社会意识性因素
        2.1.3 哲学家的主客观条件
    第二节 哲学民族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2.1 哲学民族性的准备阶段: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原始文化符号
        2.2.2 哲学民族性的形成阶段:世界三大哲学传统
        2.2.3 哲学民族性的发展阶段:哲学民族化和世界化
    第三节 哲学民族性的不同形态
        2.3.1 东方哲学
        2.3.2 西方哲学
        2.3.3 东西方哲学的民族性比较
第三章 哲学民族性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节 哲学民族性的内容范畴
        3.1.1 本体论的民族性
        3.1.2 认识论的民族性
        3.1.3 价值论的民族性
    第二节 哲学民族性的表现形式
        3.2.1 哲学旨趣的民族性
        3.2.2 哲学话语体系的民族性
        3.2.3 哲学思维方式的民族性
        3.2.4 哲学体裁和风格的民族性
    第三节 哲学民族性的异同分析
        3.3.1 各有长短的独特差异个性
        3.3.2 大同与小异的哲学家族相似性
        3.3.3 “去西方哲学范式”的哲学多元共识和互补格局
    第四节 哲学民族性和文化民族性
        3.4.1 文化与民族的深刻关联
        3.4.2 文化民族性的内涵和结构
        3.4.3 文化民族性的实践化本质:哲学民族性的根基和土壤
        3.4.4 文化民族性的理论化形式:哲学民族性的思想源泉
第四章 哲学民族性的当代时空境遇
    第一节 哲学民族性与现代性
        4.1.1 现代性的批判理论
        4.1.2 对现代性本质的哲学解读
        4.1.3 当代哲学民族性反思现代性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哲学民族性与全球化
        4.2.1 全球化:民族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空间场域
        4.2.2 对全球化本质的哲学分析
        4.2.3 全球化时代哲学民族性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哲学民族性与民族主义
        4.3.1 民族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性
        4.3.2 对民族主义本质的哲学分析
        4.3.3 哲学民族性对民族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的一般规定
        5.1.1 基本内涵
        5.1.2 合法性依据
        5.1.3 表现形式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的理论维度
        5.2.1 理论要义: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5.2.2 理论形式: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本国话
        5.2.3 理论路径:结合各国的民族传统哲学和文化
        5.2.4 理论飞跃:实践诉求—理论指导—现代化实践——新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的实践维度
        5.3.1 实践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3.2 实践主题:世界历史时代各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实践
        5.3.3 实践路径:结合社会主义各国的具体实际
        5.3.4 实践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历史逻辑和实践进程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鲜明中国特色
        5.4.1 面向中国问题的理论特色
        5.4.2 探寻中国道路的实践特色
        5.4.3 彰显中国模式的民族特色
        5.4.4 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色
第六章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经验、问题和前沿思考
    第一节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基本经验
        6.1.1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形成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6.1.2 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性审视和现代转型
        6.1.3 对西方哲学全面而细致的研究
    第二节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6.2.2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6.2.3 西方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思考
        6.3.1 中西马三大哲学的对话与贯通
        6.3.2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哲学
结语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儒家“和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路径
上编 儒家“和心”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章 先秦儒家的“和心”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和心”思想
        一、 仁心:心灵和谐之根
        二、 心安:心灵和谐之准则
        三、 治世:心灵和谐之社会接基础
        笫二节 孟子的“和心俎想
        一、 “乐逍”:心灵和谐之境界
        二、 “修心”:心灵和谐之方法
        三、 “仁政”:心灵和谐之保障
        第三节 苟子的“和心”思想
        一、 “美善相乐”:心灵和谐的审美境界
        二、 “分”:“隆礼”前提下的心灵和谐
        三、 “治心”:心灵和谐的途径
        第四节 《中庸》的“和心”思想
        一、 “性命”:心灵和谐的理论基础
        二、 “诚”:心灵和谐的本体依椐
        三、 “致中和”:心灵和谐的境界
    第二章 汉魏寸期的“和心”思想
        第一节 董仲舒的“和心”思想
        一、 “和心”:“人心”副“天心”
        二、 “和心”:“心”为“情欲袵”
        三、 “不和无德”:“和心”以求行当
        第二节 王弼:会通儒道的“和心”思想
        第三节 阮籍、嵇康的“和心”思想
        一、 阮籍的“和心”思想
        二、 嵇康的“和心”思想
    第三章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和心”思想
        第一节 柳宗元、李翱的“和心”思想
        一、 柳宗元:守“大中之道”为“和心"
        二、 李翱:复性为“和心”
        第二节 司马光的“和心”思想
        第三节 周敦颐的“和心”思想
        第四节 张载的“和心”思想
        一、 “仇必和而解”:“和心”的内在根源
        二、 心性:“和心”的理论基础
        三、 《西铭》所体现的“和心”境界
        第五节 二程的“和心”思想
        一、 天理:“和心”的形上依据
        二、 仁者之乐:“和心”之境界
        三、 “道中庸”:“和心”方法论
        第六节 朱熹的“和心”思想
        一、 “心与理一”:“和心”的本体依据
        二、 “心统性情”:“和心”的情感境界%
        三、 “道心统人心”:“和心”的德性追求
        第七节 陆九渊的“和心”思想
        一、 心即理:“和心”的本体依据
        二、 “中即至理”:“和心”之真谛
        三、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和心”工夫论
        第八节 王阳明的“和心”思想
        一、 “心即理":“和心的木体依据
        二、 “中和人人原有”:“和心”的内在依据
        三、 “知行合一:“和心”工夫论
        第九节 王夫之的“和心”思想
        一、 “絪鰛——太和”:“和心”的理论依据
        二、 “未发、已发”:“和心”的情感追求
        三、 “天下事物之理措诸日用”:“和心”工夫论
    上编小结
下编 儒家“和心”思想的价位向度
    第一章 儒家“和心”思想的人格向度
        第一节 “和心”是为己之学”
        第二节 “和心”是“尚志”之境界
        第三节 “和心”思想4现代人格和谐
    第二章 儒家“和心”思想的“人和”向度
        第一节 “和心”思想的人伦义涵
        第二节 “和心”与现代人际关系
        一、 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二、 “合外内之道”
        三、 絜矩之道
        四、 由一个案例而引发的深思
    第三章 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
        第一节 “和心”与"爱物”
        第二节 “和心”与现代生态伦理
        一、 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
        二、 “和心”与现代天人关系
    第四章 儒家“和心”思想的“治世”向度
        第一节 “和心”之于“爱民”
        第二节 “和心”与现代官德建设
        —、得人心者得天下
        二、 当政者以身垂范
        三、 明辨理欲
    第五章 儒家“和心”思想的和平向度
        第一节 “和心”与“天下一家”
        第二节 “和心”与现代和平现念
全文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论语》与现代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1.2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
第2章 《论语》及其文本地位的历史流变
    2.1 《论语》书名、编纂及其传本
        2.1.1 《论语》书名及成书时间
        2.1.2 《论语》的编纂:“子思编定《论语》”说质疑
        2.1.3 《论语》的不同传本
    2.2 《论语》文本地位的历史流变
        2.2.1 传记作品身份下的《论语》
        2.2.2 儒家经典身份下的《论语》
第3章 《论语》与“五四”
    3.1 《论语》与“孔家店”
        3.1.1 “五四”新文化派的相关言论
        3.1.2 反对者的声音
        3.1.3 时代回应与历史意义
    3.2 胡适视域中的《论语》
        3.2.1 从早期经历看胡适对《论语》的态度
        3.2.2 胡适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3.2.3 胡适开创的新范式及其影响
第4章 《论语》与现代新儒学
    4.1 熊十力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一
        4.1.1 熊十力对《论语》的文本定位及其变化
        4.1.2 熊十力对《论语》相关内容的阐释
    4.2 马一浮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二
        4.2.1 马一浮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4.2.2 《论语大义》的基本主旨
        4.2.3 《论语大义》的诠释特点
    4.3 冯友兰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三
        4.3.1 作为“哲学史史料”的《论语》
        4.3.2 作为“新理学”材料的《论语》
    4.4 钱穆与《论语》:《论语》在现代新儒学语境中的身份之四
        4.4.1 钱穆对《论语》文本地位和研读方法的思考
        4.4.2 钱穆对《论语》相关内容的阐释
第5章 《论语》在新中国的命运沉浮
    5.1 “文革”前的《论语》研究
        5.1.1 《论语》研究的一些进展
        5.1.2 赵纪彬的《论语新探》及其阐释特点
    5.2 当《论语》遭遇“文革”
        5.2.1 “文革”中的“批孔”运动
    5.3 新时期的《论语》研究
        5.3.1 “拨乱反正”后的反思与研究
        5.3.2 《论语》注释范本:《论语译注》及其影响
        5.3.3 “《六经》注我”式的典范型读本:《论语今读》及其“现代性”
    5.4 “儒学热”、“读经热”背景下的《论语》阐释
        5.4.1 “儒学热”、“读经热”的源起与演进
        5.4.3 李零的两个《论语》读本及其论争
第6章 港台学者关于《论语》的文本定位
    6.1 港台新儒家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6.1.1 牟宗三、唐君毅的相关认识
        6.1.2 徐复观的相关认识
        6.1.3 杜维明的相关认识
    6.2 毛子水、林在勇、南怀瑾等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6.2.1 毛子水、林在勇、林安悟对《论语》的文本定位
        6.2.2 南怀瑾对《论语》的文本定位及其在中国大陆的影响
第7章 《论语》与中国的“现代性”
    7.1 《论语》与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现代性”
        7.1.1 学术贡献与理论困境
        7.1.2 不同的“现代性”想象
    7.2 《论语》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
        7.2.1 如何推进“现代性”语境下《论语》阐释
        7.2.2 如何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本体的困惑—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简介
ABSTRACT
前言
前论 学问与生命
    第一章 生命境况与思想资源
        第一节 生命境况
        第二节 思想资源
        一 扬弃法相唯识
        二 心学释《易》
        三 吸纳西方哲学
        四 发挥"外王"
        五 归向传统主义
    第二章 思想历程与立场转换
        第一节 从《心书》到《新唯识论》
        第二节 从"由佛归儒"到"以儒衡佛"
    第三章 生存境遇与生命性格
        第一节 从翟志成的檄文谈起
        第二节 生存境遇与性格表现
        第三节 理想追求与断裂传统
本论一 境论
    第四章 境论总义
        第一节 学在见体
        第二节 体用不二
        第三节 理气不二
    第五章 宇宙论
        第一节 功能实体
        第二节 翕辟成变
        第三节 心物俱起
    第六章 本体赋义
        第一节 本体即变易
        第二节 至寂即神化
        第三节 形色即天性
        第四节 生命即创造
    第七章 境论论衡
        第一节 形上学与本体论分殊
        一 形而上学与本体论解
        二 康德对本体论的转向
        三 《周易》的形而上学
        四 道德的形上学之初显
        五 道德的形上学之证成
        第二节 摄用归体与摄体归用
        第三节 良知本心是体还是用
        第四节 宇宙论形上学的困境
本论二 量论
    第八章 唯识总义
        第一节 量论架构
        第二节 首破别计
        第三节 次破总计
    第九章 相由心生
        第一节 习心取境
        第二节 四缘生义
        第三节 识的现起
        第四节 格物致知
    第十章 遮诠明体
        第一节 唯识而非唯境
        第二节 新旧唯识学辩
        一 关于心之看法
        二 关于真如本体
        三 关于阿赖耶识
        四 关于性寂性觉
        第三节 遮诠以明本体
    第十一章 量论论衡
        第一节 本体能否说明
        第二节 现象是否真实
        第三节 范畴如何可能
本论三 心性论
    第十二章 心性论总义
        第一节 天命与心性
        第二节 心体与理体
        第三节 天理与人欲
    第十三章 本心即功能
        第一节 本心与习心
        第二节 智慧与知识
        第三节 良知是呈现
        第四节 本心即功能
    第十四章 功能与原理
        第一节 本有功能与先验原理
        第二节 阿赖耶识与现行经验
        一 阿赖耶识之能熏所熏
        二 本体之原理义的证成
        第三节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
        第四节 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
    第十五章 心性论论衡
        第一节 性恶还是染习
        第二节 呈现如何可能
        第三节 内圣强外王弱
后论 道德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 道德的形上学总义
        第一节 两种本体论与两种形上学
        一 理性本体论与良知本体论
        二 两种形上学的区分及意义
        第二节 传统儒学中道德的形上学
        第三节 道德的形上学与智的直觉
    第十七章 道德的形上学的理论说明
        第一节 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
        一 牟宗三证成"道德的形上学"
        二 "道德的形上学"的两个面向
        三 预设客观超越根据的合理性
        四 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之检讨
        第二节 道德的形上学的理论说明
    第十八章 熊十力道德的形上学的困境
        第一节 唯识与境物
        第三节 价值与存有
        第三节 道德的形上学
        一 人道之外无所谓天道
        二 道德的形上学之证成
        第四节 理论的困境
    第十九章 本体的困惑——总论熊十力哲学
附论 十力学派
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熊十力思想研究文献目录
征引文献
后记

(9)荀子性情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性情说的哲学基础——天人之分
    (一) “明于天人之分”
    (二) “知天”而“制天命”
二、 荀子的性情论
    (一) 荀子“性”的内涵解析
    (二) 荀子“情”的内涵
    (三) 欲——情之应
    (四) 性情关系
三、 性情的完善——化性起伪,礼以养情
    (一) 化性起伪
    (二) “心”对于性情完善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礼以节情 乐以发和 ——《礼记》文论关键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礼
    第一节 夫礼,必本于大一
        一、自然法则:礼者,天地之序也
        二、天命之性:礼因人情而为之
        三、人道之始: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第二节 礼者,即事之治也
        一、礼之功用: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二、礼之构成: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三、礼之表现:礼也者,动于外者也
    第三节 礼也者,理也
        一、礼与诗:诗之所至,礼亦至焉
        二、礼与情:发乎情,止乎礼义
        三、礼与法: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
第二章 情
    第一节 情,实也
        一、范畴原始: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二、义项探微:情,性也
        三、审美溯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第二节 情者,性之动
        一、情之属性: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二、情之发生:应物斯感,情以物迁
        三、情之升华:高下任意,情伪由己
    第三节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一、情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情与性:利贞者,性情也
        三、情与理:夫情必依于理,情得然后理真
第三章 乐
    第一节 乐也者,动于内者也
        一、深层本体:乐者,天地之和也
        二、现实来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三、表现形态:乐由中出故静
    第二节 乐者,通伦理者也
        一、乐之功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二、乐之机理:乐以和起声,致乐以治心
        三、乐之准则:制《雅》《颂》之声以道之
    第三节 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
        一、乐与声律: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
        二、乐与通变:五帝殊时,不相沿乐
        三、乐与致味: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第四章 和
    第一节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一、宇宙之和:阴阳和而万物得
        二、人伦之和:礼之用,和为贵
        三、审美之和: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四、关系之和: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
    第二节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和与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二、和与分:物相分而不失其和
        三、和与谐:和,谐也
        四、和与合:保合太和乃利贞
        五、和与一:审一以定和
    第三节 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
        一、和与文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二、和与情景:情景互藏其宅,合而为一
        三、和与意境:意与境浑,思与境偕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四、先秦儒家性情论及其相关理念的现代抉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儒家“亲亲相隐”伦理观念辨正[D]. 彭婷. 武汉大学, 2017(07)
  • [2]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研究[D]. 段丽丽. 山东大学, 2016(03)
  • [3]郭店儒简人文精神研究[J]. 段丽丽,王国平. 求索, 2016(10)
  • [4]道德承续论[D]. 冯丕红. 中南大学, 2014(12)
  • [5]哲学的民族性研究 ——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特色[D]. 龚晓珺.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6]儒家“和心”思想研究[D]. 修建军. 曲阜师范大学, 2013(10)
  • [7]《论语》与现代中国[D]. 李健胜.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8]本体的困惑—熊十力哲学思想研究[D]. 曾海龙. 复旦大学, 2011(12)
  • [9]荀子性情说研究[D]. 孙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礼以节情 乐以发和 ——《礼记》文论关键词研究[D]. 刘金波. 武汉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先秦儒家气质学说及其相关思想的现代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