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化学品管理十大事件

2003年化学品管理十大事件

一、2003年化工管理十件大事(论文文献综述)

王述纲[1](2021)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建设石油和化工强国不懈努力——在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11月29日)为适应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双循环新格局下石油和化工大企业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及大连市石化产业招商推介会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和大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化工管理》杂志社和大连市经合办共同承办。对于石油和化工企业了解大连,助力化工行业与大连经济的融合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预见,这次会议必将是一次化工大企业的盛会,是一次合作、交流和发展的大会。会议得到了石油和化工企业、有关化工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顾秀莲副委员长专此发来贺信,大连市政府方铁林市长向大会致辞。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向莅临会议的全体代表和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徐潇蓉[2](2021)在《N市应急预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王彦华[3](2021)在《反式1,2-环己二胺的分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手性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手性拆分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手性拆分的方法有很多种,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色谱拆分法,手性固定相的制备一直是色谱的研究热点,主要原因就是色谱拆分法是一种性能稳定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论文将以键合臂法及界面聚合法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反式1,2-环己二胺液相色谱固定相,探究其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领域中的应用,具体的工作如下:(1)介绍了手性化合物及手性拆分的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及其原理进行简单的介绍,对手性固定相及界面聚合法以及反式1,2-环己二胺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也做了相应的介绍。(2)主要以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己二异氰酸酯为键合臂并用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衍生制备得到环己二胺固定相;另外通过硫醇-烯点击化学制备反式1,2-环己二胺手性固定相。将这三种手性柱在两种流动相CH3(CH2)4CH3/(CH3)2CHOH(9:1,98:2,v/v)下拆分手性化合物,在流动相CH3(CH2)4CH3/(CH3)2CHOH(9:1,v/v)的条件下拆分九种苯系位置异构体。研究探讨了进样量、温度对手性拆分的影响以及色谱柱的重现性,实验结果表明,三根手性柱具有较好的分离效率、重现性并在手性拆分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3)分别以均苯三甲酰氯、三异氰酸酯、均苯三甲醛为交联剂,哌嗪为单体,制备环己二胺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了3根色谱柱在流动相为CH3(CH2)4CH3/(CH3)2CHOH(9:1,98:2,v/v)的条件下拆分手性化合物,在流动相为CH3(CH2)4CH3/(CH3)2CHOH(9:1,v/v)的条件下对苯系位置异构体的分离性能,探究了进样量、温度对手性拆分的影响及色谱柱的重现性。研究表明,三根手性柱具有一定的手性拆分性能,且三者拆分种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戴文杰[4](2020)在《地下室装配式集水坑的受力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从当前的装配式构件使用情况发现,预制梁、预制板、预制剪力墙的使用较为常见,但有关建筑物筏板基础方面的装配式构件研发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建筑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借鉴两位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以实际工程筏板基础集水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装配式集水坑的方案设计,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对装配式集水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根据筏形基础的类型,分别对梁板式筏形基础和平板式筏形基础中的装配式集水坑的尺寸、分布位置和连接方式进行分析研究,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筏形基础装配式集水坑在竖向静力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筏形基础装配式集水坑的应变云图、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极限承载力等方面,接着发现洞口存在应力集中现象,从提高筏板整体安全余度的角度考虑,参照楼板洞口补强的方式,在洞口四周配置加强筋进行适当补强。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梁板式筏形基础和平板式筏形基础,无论集水坑与筏板的连接方式是刚接和铰接,还是集水坑的分布位置在中间、边缘和角落,有集水坑筏板和无集水坑筏板的承载力基本相当,变化幅度在正负4%以内,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装配式集水坑的做法是安全可行的;(2)考虑集水坑位置的分布对整体承载力的影响,从装配式集水坑的承载力可以看出,集水坑位置的分布对整体承载力没有显着影响,在设计使用时可以不考虑位置不同所带来的影响;(3)对于三种不同分布位置的情况,装配式集水坑刚接做法的承载力略高于铰接做法的承载力,再从防水角度去考虑,应当优先考虑装配式集水坑刚接的做法;(4)在集水坑洞口周边配置加强筋的方法对提高筏板承载力有一定的效果,提高了筏板整体的安全余度。

卫雪[5](2019)在《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文中提出尖底瓶应是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无论如何理解仰韶文化的内涵特征,尖底瓶都与仰韶文化有关。本文在总结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尖底瓶体型大小、形态结构等为分类标准建立新的分类体系,运用类型学和地层学方法,将尖底瓶分为中小型和大型两大类,每类之下又可细分为亚类、小类,各类尖底瓶拥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可分别代表独立的演变序列。在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共存关系,将其演变过程分为三期四段,以关中地区为核心的渭水流域是其分布中心,周邻文化均受其影响。针对尖底瓶的功能和用途,历来存在汲水器与酒器等诸多争议。本文以仰韶文化的相关发现为基础,运用设计学方法,参考材料、制作技术及使用方式,通过模拟实验,并结合陶器残留物的分析结果,认为尖底瓶是储酒器,中小型尖底瓶兼作饮酒器,并着重探讨了尖底、小口及腹部双耳的功能意义。模拟实验证明,尖底瓶形体越大,器壁越薄,则分段数量就越多,结构复杂者尤甚。由于尖底不便放置,分段制作应始于腹壁,其次制作、粘接尖底,再次分段制作、粘接肩颈部,最后粘接口部,耳部安装方式多样。分段制作工艺使尖底瓶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隐性特征,其一,分段制作、延时粘接的干湿度差异,使得粘接处的紧密度不均匀,在搬运移动时容易发生断裂现象。尖底瓶双耳的功能与此有关,且大小有别,具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其二,尖底内壁结构由平整光滑向保留泥条筑痕、甚至刻意按压指窝痕的演变,始终没有引起注意。分析认为尖底的主要功能在于沉淀分离、澄清酒液,而后人们利用凹凸不平的内壁结构强化了沉淀物的稳定性。尖底瓶的小口结构不适于谷物酒发酵,但便于封盖和开启,口部的发展演变可能与封盖方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使用功能的模拟实验表明,尖底瓶的核心结构确为尖底,该结构在集中稳定沉淀物、减少渗水性方面优势明显。尖底瓶规格大小的背后,实际隐含着功能及使用特点的差异。由于尖底瓶核心结构是尖底,其主要功能是沉淀分离,一旦人们找到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沉淀分离技术和方法,不便放置的尖底很快被淘汰,尖底瓶便消失于史前文明之中了。

王岩[6](2019)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业技术人员是国家人才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对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不断加强,但是随着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公共服务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差异化,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服务不充分的问题日趋明显。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为信息快速传播奠定基础,促使知识快速更新,逐渐改变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慕课(MOOC)课程以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课程蓬勃发展,继续教育也从原来的“线下”发展为“线上+线下”。党的“十九大”作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大决定,因此,如何加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活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总结归纳国内外继续教育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分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采用“网络在线调查”的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开展现状调查,并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发展的因素。第二,将新公共服务理论应用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领域,提出转变政府角色并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继续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开放共享、提升服务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公共利益和转变专业技术人员理念等五大改进方向。第三,梳理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构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新公共服务理论模型,确定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应聚焦资源、信息化、学习成果、质量和理念五个方面需求,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模型编制需求调查问卷,以江苏、广东、河南等地专业技术人员为调查对象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35份。第四,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和实证分析,较为系统地从资源、信息化、学习成果、质量和理念等方面分析目前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最终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出发,提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技术手段创新、监管评估创新和强化制度衔接等改进对策及创新路径。

李宇博[7](2018)在《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通过民主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现代化发展、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大国前列。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领导,从政治框架和权力结构上来看,主要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要有效实现党的领导,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的制度安排和运转机制,本文拟对其中的一种——党组制度进行考察研究,尝试将其运转的过程展现出来,找到它的特点、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党组是党的领导实现机制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设立的领导机构,接受批准其设立的党组织的领导,在各单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政治领导责任。从理论渊源上讲,它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从制度渊源上讲,它可以追溯到苏共的党团制度,甚至西方议会党团制度。同时它又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共产党将近70多年的历史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如今的制度状态,与西方议会党团相比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与苏共党团制度相比有着大跨度的发展和创新。党组的功能从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宏观维度上看,党组具有联结纽带、政治领导和协调整合的功能;从本单位环境的中观维度上看,党组具有领导核心、组织凝聚、调试反馈和统战团结的功能;从具体职责维度上看,党组具有议事决策、干部管理和价值引导的功能。虽然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首立专门性规矩是在2015年,但它的实践历程已有70余年。因此,它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制度,在相关规定完善和修订的过程中,实践经验和教训无疑是走在前面的。本文对党组制度发展沿革的历程作了梳理,证明了党组发展的良性与否与政党执政领导效果的良好与否呈正相关关系。由于党组存在于国家、社会场域的众多单位和组织中,覆盖面非常广,所以它在嵌入国家和社会的时候,需要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所在单位组织的具体职能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对人大(权力机关、立法机关)、人民政协(政协机关)、人民政府(行政机关)、法院和检察院(司法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中的党组进行类别考察,结合规章条文和案例研究归纳总结不同类别党组的基本构成、关系结构、功能特点和实现途径。任何制度的运行都会有不同的系统偏差,党组制度历经70多年方首度立规,其复杂性可见一斑。无论在制度设计还是现实运转中,党组制度都在不同层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党组工作条例也只是试行阶段,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因此,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党组制度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善、运行中的权责划分不明晰、党组与党委同质化等问题。并提出创新发展党的领导理论和党组理论、构建完善的党组制度体系、加强党组制度的监督与追责、加强党组自身建设等若干建议。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系统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结合;使用的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党的文献文件、各种规章制度、调研访谈材料等。

钟鸣[8](2016)在《马达加斯加麦利那人仪式消费对贫困影响研究 ——以昂巴纳托瓦那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对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中部高原地区马义奇镇昂巴纳托瓦那村麦利那人田野实证调查,以经济人类学理论视角来探究和反思当地众多仪式文化及巨大耗费与绝对贫困现实、实际社会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矛盾复杂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认为文化适应需要在变迁中不断调试,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以文化外在表达形式——“仪式”入手,进行阐释和论证,同时通过运用宏观环境战略分析法得出当地发展以仪式为主的文化产业的可行及操作性,由此提出其发展路径与机制问题,认为通过文化产业的实现既解决当地现实贫困问题,又将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本论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缘起,通过对仪式及消费、贫困问题、马达加斯加的相关研究发展脉络的梳理,对所要研究的仪式、仪式消费、贫困进行概念界定,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具体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第一章),通过田野调查点及所属国家的区位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与生态特点、人文社会、历史文化沿革、社会结构与经济生活、田野调查点选取考量等诸多方面介绍;同时从昂巴村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入手,通过对农业、村民人均收入、教育现状、性别不平等现象、人口卫生医疗健康和日常营养等方面全方位展现并论述当地社会绝对贫困的现实生存状态。第三部分(第二、三章),对昂巴村麦利那人日常生产生活仪式、人生礼仪等诸多仪式进行深度描写,并通过对在其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空间、劳动力及经济耗费进行统计和归纳,以此分析并论证当地众多仪式及耗费对贫困问题的影响。第四部分(第四章),从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角度,运用经济统计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将各种仪式耗费及诸多消费支出进行数据模型分析,从而得出众多仪式举行是造成当地绝对贫困的一个主要因素和内在矛盾。第五部分(第五章)结论和建议,从文化资源角度对当地诸多仪式文化进行考量和筛选,通过运用宏观环境战略分析模型对昂巴村文化产业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诠释,并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机制,同时认为当地只有发展好文化产业,才能既解决现实贫困问题,又将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从而获得社会与经济双赢。第六部分(结语),以经济与文化两者关系为切入点,认为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现代适应,只有必须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化产业是昂巴村减贫、脱贫和最终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也是传统仪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要求;对贫困文化提出新认识;并对贫困问题进行再思考。

宁柱[9](2013)在《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以煤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资源保障形势日益严峻。尽管中国资源总量巨大,部分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水平较低,且相对于国民经济日益增长所引致的需求而言,中国的自有资源保有量远谈不上充足。在此情况下,中国自然向外寻求资源供应,但迄今为止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则众说纷纭。全球资源供给情况总体趋紧、西方国家恶意狙击、中国进口量上升过快、中国企业缺乏国际贸易和投资经验、中国政府缺乏对企业的全方位支持等观点,并没有提供特别深刻和建设性的意见。相比之下,日本的初始资源禀赋远逊于中国,但日本在战后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且至今仍是全球主要经济大国之一。在其经济复兴和腾飞过程中,日本不仅很好地保障了巨大的资源需求,甚至相对于欧美国家取得了明显的资源成本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美欧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圈内人”,其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也谈不上宽松,且其资源需求量也是快速上升并搅动了国际资源市场的平衡,日本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和从事对外投资时面临的各方面困难并不比中国企业更少。因此,日本可以作为中国在从海外获取资源道路上的一个极佳参照。正如“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的比喻所说明的,资源是确保一国经济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石,资源保障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对于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而言则是举国上下应当关注和着力的首要经济和政治议题。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全球资源分布极端不均衡的情况下,一个经济大国的资源保障,势必会影响全球资源利益格局,并由于资源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势必会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和全球政治格局,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经济和政治议题。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成果,特别是其现实主义流派的重要观点,应用于对日本海外资源战略及其成效的分析过程中,并得到以下观点:日本政商两界从海外获取矿产资源的实践,很好地体现和印证了现实主义流派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即“跨国企业竞争的本质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和平年代表现为跨国企业的竞争”;日本政商两界时刻牢记竞争意识,在资源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过程中,紧密协作,各司其职,各展其能,且持之以恒,不断改进战略战术,这是日本在全球资源利益格局中占有一个重要而有利位置的根本原因。本文的另一个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以“增强议价能力”作为审视日本政商两界为确保资源供应所采取的各种具体手段的主线,并提出“凡是能够将自己一方的地位向垄断地位推动的努力,以及凡是能够将对手一方的地位向完全竞争地位推动的努力,都是能够增强自身的议价能力的,也就能够使得自己一方从供求两端原本都处于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状态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且也有赖于在具体的谈判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议价能力,将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益”的观点;并总结日本政商两界在海外资源战略的具体执行层面,围绕“增强议价能力”这一核心目标,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手段,即加强内部协作,挑起供应端竞争,并通过主导贸易谈判将优势转化为利益。本文的第一章对关于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分类和综合,并认为现有的研究成果的作用,在于展现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若干事实和证明其成效,无法帮助我们从理论的高度建立认识,也缺乏对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历史性和全局性的描述;文章进而寻求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养分,选择现实主义流派观点以建立研究和分析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理论基础;文章还简要评述了与“议价能力”有关的各种既有西方经济学理论,并进一步提出自己关于“如何增强议价能力”的分析框架。第二章简要回顾了日本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企业集团的历史,扼要地总结了其各自的特点,并分析了日本企业集团对政治活动的影响,以便为后续的分析建立日本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宏观背景。第三章简要回顾了日本自工业革命以来获取主要矿产资源的历史,包括石油、煤炭、铁矿石和铜,并简要回顾了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侵华期间从中国掠夺资源的历史,以便为后续分析建立历史背景。第四章着重分析了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三个方面,即加强内部协作,挑起供应端竞争,以及主导贸易谈判的各种措施,力图展现日本海外资源战略具体实施过程的全貌。第五章分析了日本进行煤炭和铁矿石资源的对外投资的实践及其特点和综合效果,认为其总体是相当成功的,既保障了供应,而且取得了相当优惠的价格,从而帮助日本钢厂实现了对美国钢厂成本优劣势的逆转。这对日本钢铁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六章则阐述了对中国的启示,认为中国政商两界应当在战略认识上紧绷竞争意识,梳理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动机,建立适合自身的综合资源保障体制,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调整战略战术;善用善管国内资源以加强自身在国际资源市场上的发言权;全方位参与资源供应国的经济建设以营造良好贸易和投资环境并为中国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继续和更加重视和关注日本的海外资源战略以便取长补短和有所应对。文章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日文文献的分析研究不足,因此无法展现日本海外资源战略及其战术措施的酝酿过程,无法展现日本政、商、学各界的不同观点,也无从得知日本各界对其实践的最新反思。文章也没有深入分析全球资源利益格局及其变化,使得分析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空间维度显得不足。这些不足也说明了继续研究的必要性。

王印海[10](2012)在《扎扎实实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在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指明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为了引导化工广大企业继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共同主办,《化工管理》杂志社以及延长石油(集团)联合承办的"2012年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管理创新——中国化工企业的使命与责任高层论坛"今天在历史悠久的西安市召开。这是化工行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二、2003年化工管理十件大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化工管理十件大事(论文提纲范文)

(1)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建设石油和化工强国不懈努力——在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 一年来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2021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榜单的变化彰显行业发展进步
    1.2 化工500强企业在抗风险能力方面表现了强大的发展韧性
    1.3 中国化工大企业面向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成效明显
2 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活动不断地引导企业做强做优
3 再接再厉,把行业500强发布活动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化工大企业盛会

(3)反式1,2-环己二胺的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手性拆分
        1.1.1 手性
        1.1.2 手性拆分的方法和意义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1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1.2.2 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及应用
        1.2.3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
        1.2.4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机理
    1.3 界面聚合法
        1.3.1 界面聚合原理
        1.3.2 界面聚合法的发展及应用
    1.4 反式1,2-环己二胺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键合臂法制备反式1,2-环己二胺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试剂的干燥处理
        2.2.3 反式1,2-环己二胺固定相的制备
        2.2.4 液相柱的填充
        2.2.5 反式1,2-环己二胺手性固定相色谱柱分离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手性固定相的元素分析
        2.3.2 手性固定相的红外表征
        2.3.3 手性固定相的SEM表征
        2.3.4 手性柱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性能研究
        2.3.5 手性柱对位置异构体分离性能研究
        2.3.6 手性化合物进样量对手性拆分的影响
        2.3.7 温度对色谱拆分性能的影响
        2.3.8 色谱手性柱的重现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界面聚合法制备反式1,2-环己二胺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反式1,2-环己二胺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3.2.3 手性柱的填装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手性固定相的SEM表征
        3.3.2 手性固定相的红外表征
        3.3.3 手性柱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性能研究
        3.3.4 手性柱对位置异构体分离性能研究
        3.3.5 手性化合物进样量对手性拆分的影响
        3.3.6 温度对色谱拆分性能的影响
        3.3.7 色谱手性柱的重现性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地下室装配式集水坑的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集水坑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装配式集水坑有限元模型参数取值
    2.1 模型设计
        2.1.1 模型尺寸
        2.1.2 集水坑位置分布
        2.1.3 模型分析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材料本构关系
        2.2.2 单元类型的选择
        2.2.3 网格划分和相互作用
    2.3 混凝土本构关系验证
    2.4 边界条件
    2.5 施加荷载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配式集水坑模型的受力性能分析
    3.1 概述
    3.2 梁板式筏形基础装配式集水坑承载力分析
        3.2.1 模型应变云图分析
        3.2.2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比较
        3.2.3 集水坑分布位置对筏形基础的承载力影响
        3.2.4 本节小结
    3.3 平板式筏形基础装配式集水坑承载力分析
        3.3.1 模型应变云图分析
        3.3.2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比较
        3.3.3 集水坑分布位置对筏形基础的承载力影响
        3.3.4 本节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装配式集水坑配置加强筋后受力性能分析
    4.1 概述
    4.2 加强筋的配置
        4.2.1 配置加强筋方式的确定
        4.2.2 配置加强筋后装配式集水坑的受力性能力分析
        4.2.3 加强前后的钢筋面积和极限承载力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题解暨仰韶文化的概念问题
        1.2.1 仰韶文化的概念问题
        1.2.2 尖底瓶的时空范围
        1.2.3 尖底瓶分布范围的史前环境特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预期
第二章 尖底瓶研究现状述评
    2.1 尖底瓶的研究历程
        2.1.1 20 世纪20年代—60 年代(初始研究阶段)
        2.1.2 20 世纪70年代—80 年代(深入研究阶段)
        2.1.3 20 世纪90年代—至今(实证研究阶段)
    2.2 尖底瓶研究现状反思
第三章 尖底瓶的分类
    3.1 分类标准及结果
        3.1.1 分类标准
        3.1.2 分类结果
    3.2 甲类(中小型尖底瓶)
    3.3 乙类(大型尖底瓶)
    3.4 小结
第四章 尖底瓶的时空演变
    4.1 形态结构演变分析
    4.2 分期研究
    4.3 分区研究
    4.4 源流探析
第五章 尖底瓶的成型工艺
    5.1 尖底瓶成型工艺考察
    5.2 传统制陶工艺的启示
    5.3 成型工艺的模拟实验
        5.3.1 尖底瓶主体成型工艺
        5.3.2 器耳及底部的安装与修整
        5.3.3 小结
    5.4 成型工艺的时空差异
第六章 尖底瓶功能结构与使用特点分析
    6.1 成型工艺所致的隐性特征
    6.2 功能结构与使用特点
    6.3 残留物分析结果的验证
    6.4 使用功能模拟实验
    6.5 小结
第七章 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1 尖底瓶出土状况考察
        7.1.1 居址出土尖底瓶
        7.1.2 墓地出土尖底瓶
    7.2 社会功能分析
        7.2.1 居址中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2.2 墓葬中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3 民族学材料及国外考古材料的启示
第八章 尖底瓶相关问题的研究
    8.1 尖底瓶时空分布与区域文化类型关系考察
        8.1.1 半坡期
        8.1.2 庙底沟期
        8.1.3 半坡晚期
        8.1.4 小结
    8.2 中外尖底瓶的比较研究
        8.2.1 形态结构的比较
        8.2.2 功能与使用方法的比较
        8.2.3 尖底瓶的沿用与消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继续教育公共管理”
        (二)“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发展和知识更新工程情况
        一、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发展历程
        二、专技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情况
    第二节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一、服务体系建设
        二、服务资源建设
        三、服务信息化
        四、服务理念
    第三节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匮乏问题
        二、资源共享问题
        三、平台共建问题
        四、成果共通问题
第二章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新公共服务理论模型构建
    第一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
        一、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
        二、追求公共利益
        三、服务而不是掌舵
    第二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在专技人员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一、政府要转变角色并加强公共服务职能
        二、政府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政府要促进继续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开放共享
        四、政府要提升服务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公共利益
        五、专技人员要转变理念并主动反映利益诉求
    第三节 具有新公共服务理论特征的公共服务案例
        一、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国家平台
        二、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
        三、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第四节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新公共服务理论模型
        一、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的特征
        二、构建继续教育新公共服务理论模型
第三章 专技人员对继续教育公共服务的需求调查
    第一节 继续教育公共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的编制
        一、调查问卷编制思路
        二、参考依据和调查重点
        三、调查问卷题项选取及主要内容
    第二节 继续教育公共服务需求问卷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三、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公共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相关内容重要性调查分析
        二、继续教育公共服务认知调查分析
        三、继续教育服务提供者能力调查分析
        四、继续教育公共服务质量调查分析
        五、社会化施教机构资源支撑调查分析
        六、继续教育公共服务监管评估调查分析
第四章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的改进与创新
    第一节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创新
        一、政府角色转换与社会资源引导
        二、高校定位调整与教育服务资源建设
        三、以社会为主体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服务
        四、以知识更新工程推动公共服务创新
    第二节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技术手段创新
        一、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二、充分依托在线教育提升继续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三、基于网络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应用
    第三节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监管评估创新
        一、继续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标准体系
        二、继续教育公共服务监测、评估与反馈
        三、社会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作用
    第四节 专技人员继续教育与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
        一、继续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
        二、继续教育与职务晋升制度的衔接
        三、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制度的衔接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7)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原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
    五、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政党政治理论中的相关理论
        一、政党与国家权力
        二、政党与现代社会
        三、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苏共党团制度
        一、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中的相关理论
        二、列宁政党学说中的相关理论
        三、苏共党团制度的实践沿革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基本内涵
        一、党组制度是“党的领导”重要实现机制之一
        二、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基本功能
        四、比较视野中的党组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党组制度的探索发展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促成中国共产党党团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党团专列一章首次入党章
        三、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团发展与建设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党团发展与理论建设
        五、中共七大将“党团”改称为“党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组制度的曲折发展
        一、建国初期党组的设立与实践
        二、“文革”后党组制度的初步恢复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组制度的新发展
        一、十二大党章对党组制度作了全面规制
        二、十三大对党组制度的探索调整及效果
        三、党组制度的成型和进一步完善发展
第三章 不同类型党组的功能特点分析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中的党组
        一、党领导人大的历程概述
        二、人大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三、人大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第二节 人民政协中的党组
        一、党的领导人民政协的历程概述
        二、人民政协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三、人民政协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第三节 人民政府中的党组
        一、党领导人民政府的历程概述
        二、人民政府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三、人民政府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第四节 司法机关中的党组
        一、党领导司法机关的历程概述
        二、司法机关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三、司法机关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第五节 群团组织中的党组
        一、党领导群团组织的历程概述
        二、群团组织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三、群团组织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第六节 国有企业中的党组
        一、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历程概述
        二、国有企业党组的基本构成与关系结构
        三、国有企业党组的功能特点与实现途径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特性、不足与调适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特性
        一、制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三、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不足
        一、党组制度体系不完善
        二、党组运行中的权责划分不明晰
        三、党组内部组织管理薄弱涣散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的调适
        一、创新发展党的领导理论和党组理论
        二、构建完善的党组制度体系
        三、加强党组制度的监督与追责
        四、加强党组自身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马达加斯加麦利那人仪式消费对贫困影响研究 ——以昂巴纳托瓦那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人类学关于仪式及消费的研究综述
        (二)贫困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马达加斯加及麦利那人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评述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经济人类学的理论视角
        (二)研究的具体方法
    四、论文研究相关概念与技术路线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技术路线
    五、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本论文创新点
        (二)本论文不足之处
第一章 田野调查点概述及当地贫困现状
    第一节 田野调查点概述
        一、田野调查点所属国家基本情况简述
        二、田野调查点地区概况
        三、田野调查点历史沿革
        四、田野调查点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与语言文化特点
        五、田野调查点选取考量
    第二节 昂巴村贫困现状
        一、农业现状
        二、教育程度与文化水平低下
        三、性别不平等现象
        四、物质生活环境极端贫困
第二章 昂巴村日常诸多生产生活仪式消费与贫困
    第一节 昂巴村麦利那人的仪式系统
        一、昂巴村众多仪式产生缘由
        二、昂巴村仪式体系的分类
    第二节 日常诸多生产生活仪式形态类型及消费
        一、临时机动性仪式活动
        二、常规性祭祀礼仪活动
        三、其他仪式活动
    第三节 日常诸多生产生活仪式消费对贫困的影响
        一、仪式消费的时间成本
        二、仪式消费的空间成本
        三、仪式消费与贫困的影响关系分析
第三章 昂巴村人生仪式消费对贫困的影响
    第一节 人生仪式消费的原生态形式
        一、降生礼仪式及消费
        二、割礼仪式及消费
        三、婚礼仪式及消费
        四、丧礼仪式及消费
        五、翻尸仪式及消费
    第二节 人生仪式消费对贫困的影响
        一、人生仪式消费的人力资本耗费
        二、人生仪式消费的主要方式
        三、人生仪式消费与贫困的影响关系分析
第四章 昂巴村仪式消费与贫困问题的内在关联分析
    第一节 昂巴村麦礼那人仪式消费的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因子分析模型设计
        三、昂巴村村民家庭日常主要消费的因子分析
        四、仪式消费、教育消费、其它消费因子与贫困指数的多元回归分析
        五、关于昂巴村麦利那村民诸多仪式消费与当地贫困问题影响的思考
    第二节 昂巴村麦礼那人仪式消费与贫困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昂巴村家庭消费与家庭贫困指数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第五章 昂巴村传统仪式保护及贫困解决机制
    第一节 昂巴村文化产业的可行性
        一、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二、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三、科学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四、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五、当地仪式文化资源的辨析与筛选
    第二节 文化产业解决贫困问题的路径与机制
        一、文化产业路径和机制的边际控制与分析
        二、文化产业路径和机制的具体实施
        三、文化产业解决贫困问题路径与机制的远景效果
结语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对文化产业的再分析
    三、对所谓贫困文化的再认识
    四、对贫困问题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9)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以煤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研究综述
    第一节 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研究意义
        一、 中国从海外获取资源的现状
        二、 日本从海外获取资源的成就及影响
    第二节 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二、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研究评析
    第四节 分析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理论工具
        一、 国际政治经济学及其启示
        二、 有关议价能力的理论及其综合
第二章 日本的政治经济体制特点
    第一节 日本的政治体制简介及特点
        一、 日本的政治体制简介
        二、 日本的政治体制特点
    第二节 日本的经济体制特点
        一、 日本现代经济体制的源头
        二、 战时经济体制的延续
        三、 日本式经济体制的全面形成
        四、 日本式经济体制的特点
    第三节 日本的企业集团简介
        一、 战前的企业集团——财阀
        二、 战后的企业集团
    第四节 企业集团与与日本政治的联系
        一、 战前财阀与政治的联系
        二、 战后企业集团与政治的联系
第三章 日本近现代从海外获取矿产资源的历史
    第一节 原油的进口历史
        一、 战前
        二、 战后
    第二节 煤炭的进口历史
        一、 战前
        二、 战后
    第三节 铁矿石的进口历史
        一、 战前
        二、 战后复兴阶段
        三、 高度成长期
        四、 低增长期
    第四节 铜矿石的进口历史
        一、 1945 年~1960 年代前半段
        二、 1960 年代后半段~1970 年代前半段
        三、 1970 年代后半段~1980 年代
        四、 1990 年代至今
    第五节 日本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
        一、 全面调查
        二、 资本先行
        三、 军事侵占后涸泽而渔式的掠夺
第四章 日本矿产资源保障体制
    第一节 加强内部协作
        一、 国家行为
        二、 一站式支援机制
        三、 企业间利益共同体
    第二节 挑起供应端竞争
        一、 贸易措施
        二、 投资措施
    第三节 主导谈判
        一、 设定谈判规则和定价机制
        二、 组成采购卡特尔
        三、 掌握供给方信息
        四、 善用贸易合同
        五、 尽可能攫取附加值
第五章 煤铁案例
    第一节 日本对煤铁的海外投资
        一、 煤炭
        二、 铁矿石
    第二节 日本煤铁战略的效果
第六章 对中国的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扎扎实实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在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与时俱进
(二) 扎实工作, 实现管理创新突破
(三) 同心协力, 提高协会服务水平

四、2003年化工管理十件大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建设石油和化工强国不懈努力——在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的讲话[J]. 王述纲. 化工管理, 2021(34)
  • [2]N市应急预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徐潇蓉.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反式1,2-环己二胺的分离性能研究[D]. 王彦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地下室装配式集水坑的受力性能研究[D]. 戴文杰. 扬州大学, 2020(04)
  • [5]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D]. 卫雪. 西北大学, 2019(04)
  • [6]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对策研究[D]. 王岩. 东南大学, 2019(05)
  • [7]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研究[D]. 李宇博.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4)
  • [8]马达加斯加麦利那人仪式消费对贫困影响研究 ——以昂巴纳托瓦那村为例[D]. 钟鸣. 兰州大学, 2016(06)
  • [9]日本海外资源战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以煤铁为例[D]. 宁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10]扎扎实实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在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的讲话[J]. 王印海. 化工管理, 2012(08)

标签:;  ;  ;  ;  ;  

2003年化学品管理十大事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