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港水系整治施工方法分析

龙华港水系整治施工方法分析

一、龙华港水系整治施工方法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1](2021)在《基于MIKE FLOOD的城市内涝耦合模型应用研究 ——以深圳市黄沙河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快速城镇化的共同作用下,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与城市下垫面硬化程度的变高使得城市内涝问题变得愈加严峻,严重威胁着居民安全与城市运作,因此该问题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与重视。在此背景下,如何缓解如此大规模内涝压力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通过对城市水环境进行准确、全面的模拟可以为城市防涝提供解决策略。本文首先通过收集研究区域内的降雨数据、水文数据、地形数据以及管网数据,并对内涝的成因进行分析,根据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建立河网文件、断面文件、二维地形文件以及一维管网拓扑数据文件,之后将这些信息导入MIKE FLOOD模型中,建立耦合模型,基于模型对2年一遇、10年一遇以及50年一遇不同情景下的管网运行及地表积水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同时利用Arc GIS对积水深度、区域敏感性、区域重要性进行叠加,得到黄沙河片区城市内涝风险区划,最后根据风险区划和管道模拟成果、地面积水模拟成果、河道水位模拟成果提出内涝风险管控措施。该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深圳市降雨特性分析。基于深圳市近50年的降雨资料,我们发现近50年深圳市年平均降雨量为1935.8 mm,而光4月~9月就占全年降水的86.1%,而在这其中又属6月和8月降雨量最多。(2)黄沙河片区内涝的评估。耦合模型分析2年一遇、10年一遇以及50年一遇不同重现期下的降雨情景表明,随着设计暴雨重现期增大,管网负荷、雨水井漫溢情况以及积水区域面积和城市内涝影响均增大。(3)黄沙河综合内涝过程的模拟。通过建立MIKE FLOOD耦合模型,我们发现黄沙河片区高风险区域面积1.6 km2,主要集中在坑塘立交桥、龙岗大道;中风险区域面积3.2 km2,主要集中在、同富裕工业区、新联北路;另外低风险区域面积2.8 km2,主要集中在坑塘立交桥、坪梓路。(4)利用模拟成果以划分城市内涝风险区。由城市内涝耦合模型基于场景模拟得到各个区域内涝特征指标,采用GIS分析软件的叠加分析功能,叠加积水深度、积水时间,分析出内涝灾害影响区域,针对性提出内涝风险管控措施。本研究相关成果可为经历极端天气下区域易涝点的预警部署提供技术支撑,能够更好地为水利和市政工程专业从业者提供决策参考与技术支持,也对城市内涝研究和防治具有借鉴意义。

张宜佳[2](2020)在《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典型的水网型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福州由于其城市设计与山水融合而作为东方城市设计佳例之一,其中闽江及内河不仅影响了城市发展和景观体系,还营造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和集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宗教信仰与风俗传统浑然一体的内河文化。在山、水、城一体的城市结构下,古代福州水系的运行方式体现了城市水系作为自然水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城-水互相适应的和谐状态在清末时期的江北城区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本文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首先,概述历史时期福州平原及江北城区的城市演变与水系变迁的关系,通过城市水系对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清末时期城-水适应性。其次,通过概述泉州、广州、潮州三个沿海水网型城市,并将其与福州进行对比,探析它们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得出福州传统城-水适应性对其它沿海水网型城市有借鉴意义。第三,概述江北城区近现代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城市水系在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方面的演变,并与清末江北城区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探讨如何将传统城-水适应性转化应用于快速城市化后的城市发展中,将传统营城治水智慧与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结合,寻求当代语境下的山水人居建设方式,为其他沿海水网型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基于上述研究,以江北城区进行城市更新和新片区发展为背景,进行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研究结论里对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四个体系的转化策略用以指导规划部分,即宏观的更新点选点依据、策略实施和规划体系。进而在中微观尺度,即东湖地块城市设计中指导设计生成、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本文通过空间形态规划设计和活动制度等软策略设计对研究结论进行实践,以期为沿海水网型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做出有效的探索。

胡而思[3](2020)在《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求,不同时代和地区的人们建设了多样化的水利设施,形成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水利系统,为城市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也是城市景观体系构建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基于水利系统上的景观体系正在受到影响。本文以北京为研究对象,试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呈现北京古代城市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结构特征,探究其间的内在关系,为当代北京遗存的传统水系和古城景观体系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研究首先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梳理北京古代尤其是金元明清时期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发展,主要分为城市建设、水利系统演变和水利景观营建三方面,其中城市建设包括城址变化和城市空间格局,水利系统包括蓄水单元和城市供水、漕运、灌溉及景观水系的发展脉络,景观营建按照不同朝代形成的水利区块分类型展开,归纳各时期城市水系景观的数量、规模、分布情况和特征;其次,针对上述历史资料的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分析北京古代城市、水利、景观三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炼北京古代城水景观体系的营建机制,包括城水景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内容、结构特征;最后,简要分析近代北京水利景观的变化,提出现代城市发展对古代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的影响,并为北京古代水利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几点思路。

陈相威[4](2019)在《基于生态景观需求的深圳市内河水环境整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时代中国对生态环境愈发重视,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逐渐增多。河道整治工作是进行洪涝灾害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等。城市内的河道治理存在着两大典型难题:一是城市河流洪水期暴雨多,洪水发生突然,来去迅速;二是城市河流枯水期径流量过少,导致河道水位过低,水生态与水景观遭到严重破坏。本文以深圳市河流水环境整治工程为背景,基于生态景观要求对内河整治方案分析,以修复内河的生态景观功能。利用MIKE11软件模拟分析了河道的不同整治方案,并校核了不同洪水级别的河流行洪安全。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深圳市内河需水现状分析,生态水力学法算得该河流的适合生态需水量范围0.53m3/s~1.89 m3/s。根据深圳市内河的景观需求设置景观堰,算出河道的景观需水量为0.125 m3/s。因此,当深圳市内河流量满足生态要求时,必然满足景观要求;根据该河流的水文资料,计算了不同级别的设计洪水,总结了河流的洪水特性。2)采用MIKE11软件,构建了长坑水河道的模型,包括确定边界条件、制作河网和断面文件、选取糙率。利用2014-2015年高峰水库雨量站实测洪水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验证,确定河道综合糙率为0.025。构建模型模拟了河流满足生态要求和景观要求时的水面线。3)针对深圳市内河枯水期河道内严重缺乏径流量问题,提出了五种设计方案,分为外源补水方案2种、河道拦蓄水方案1种、以及综合整治方案2种。利用生态景观需水位的数据,构建河道模型对五种方案的整治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优选出最佳治理方案为方案四。4)对深圳市内河不同级别洪水的行洪安全进行校核,确保整治方案安全可行性。针对特大洪水淹没情况,分别从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以及工程成本出发,对整治方案四的景观水闸的结构进行了两种不同的优化设计。最后,计算了景观闸的稳定性,确保河道洪水期的行洪安全。本文基于深圳市内河水环境整治中的生态景观需求分析,开展了方案设计、模型计算及理论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深圳市后续河道治理提供宝贵的工程经验,对其它河流的水环境整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对我国城市河流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赵敏华[5](2018)在《从上海河道水系的主功能变化看“人居与水”》文中提出上海的河网水系及主要功能发生了历史变化。从最早上海先民的"逐水而居",到唐-宋的"依水珥城",青龙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到了元-明年代,通过"理水营城"及"以浦代淞",青龙镇被上海县取代。上海开埠后,原本密集的城区河网被路网取代而"离水而去",带来暴雨内涝、水体黑臭和城市热岛。最新《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中,"一江一河"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上海现在又回归"滨水宜居"。

林琳[6](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廖美霞[7](2017)在《深圳市河道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河道驳岸是城市的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的过渡场所,也为各种水生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理想空间,同时对提高生物多样性、稳定河岸、调节气候及美化环境等均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今的城市驳岸过分强调防洪功能,各类硬质驳岸充斥着城市中的大小河道,导致驳岸这一重要的生态和景观廊道作为生态交错带的功能完全丧失。而生态驳岸不仅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协调的河道景观,还可以通过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达到河水清澈见底、鱼虾畅游、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态景观。因此,城市河流生态驳岸景观的设计应对防护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本文也正是这样的环境下展开研究和调查的,以生态驳岸为出发点,结合风景园林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生态驳岸的景观建设的理论知识整理以及对优秀实际调研案例的实地调查分解,提出河道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文章首先在分析生态驳岸的作用和河道驳岸类型及特征,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阐明,作为文章的基础背景研究。再从深圳市出发,整理当前深圳市河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利用深圳市福田河和深圳市新洲河和深圳市大沙河(上游河段)作为典型案例,按照河道驳岸形式、驳岸景观营建分析的方式,对调研对象进行分析,探讨二者的共同点与特征、优点与缺点,形成实践研究系统。最后,结合以往的理论和实例研究阐述深圳市河道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为:(1)驳岸材料选择因地制宜:驳岸材料按地势和区域来选择,同时也要将驳岸和河流作为整体来考虑选材;(2)生态驳岸与滨水植物结合:在遵循以乡土植物为原则的基础上,适当选择部分陆生临水植物,采用耐水湿兼具观赏性的植物;(3)尊重地域环境与历史文化:地域性主要是要求河道驳岸与该城市地域的大环境相协调;(4)保持城市景观整体性:作为一个带状的空间,驳岸的各段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基础上,要做到相互衔接、相互呼应,与城市的空间构成和视觉轮廓相融合。(5)实现人水和谐相处:河道驳岸景观设计要尊重河道内在亲水作用和服务作用的功能,解决好人与水、人与河的相互作用实现人水和谐共处:河道驳岸景观设计要注重河道潜在亲水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开发,处理好人与水、人与河的关系。(6)强调驳岸地带共享:城市滨水区的驳岸规划应该切实保证滨水岸线的共享性。(7)支持鼓励公众参与:在河道整治的策划阶段就应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论文从这七个维度入手,以期对未来城市河道生态驳岸景观的设计与营建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引。

刘锐[8](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李钊[9](2016)在《深圳市观澜河“一河两岸”建设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河流景观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依水而建、沿水发展,中国众多城市也不例外。但是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城市中河道由于防洪排污等的工程需求,河道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本文针对国内当前河道景观趋同化、单一化的现状,通过河道景观提升工程的发展背景、现状及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对比研究了国内外河道景观设计现状进展、理论研究成果及案例实践,归纳了如何进行河道景观设计的理论依据,总结了影响河道景观设计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河道景观设计要素。作者实地踏察了深圳市河道改造的情况,对观澜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的开展过程中的设计各阶段进行概述,并提出前期设计的思路和观点。重点分析深圳市观澜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设计的启动段实施情况,总结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情况,以谋求河道景观生态系统功能的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讨河道景观建设、调整和利用的方案、对策和措施。本研究通过河道景观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深圳市观澜河一河两岸景观整治工程的详细介绍,对河道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研究结论如下:(1)河道景观建设是多部门参与的过程,其设计受到规划设计部门、水利部门、后期管养部门、周边土地产权部门等多部门的约束和限制,在设计之初应做好各部门的沟通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以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和要求,为设计的完整实施提供保障。(2)河道受雨洪期的影响较大,雨水为河道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也会为景观带来不利影响,设计通过合理的断面形式、正确的植物选择与布置、合理的空间分区和铺装选择、设施设置,保证枯水期的景观效果,同时减少洪水带来的不利影响。(3)基于景观建设动力识别的景观空间结构与时间顺序研究,解决了河道景观建设跨越区域大、建设周期长的问题,采取多元融合、合理分段、点线结合的设计策略解决了空间的结构布置;引入建设时序的概念,综合考虑不同时间节点影响建设的因素,合理分配建设顺序及重点。(4)河道景观以带状形式为主,带状景观的打造采取点线结合、重点突出的设计策略,通过河道横向和纵向道路的连通,打造整体性的景观。同时尽量利用河道自然的形态,打造蜿蜒多变、具有自然观赏形态、符合人们观赏视角的带状景观。(5)为保证河道行洪功能,采取控制性景观建设,减少行洪断面内建筑、构筑物,采用阻水较小的结构形式,选用抗冲能力较强的材料及施工做法,对河道护坡的改造,不缩小河道的行洪断面。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当前迅猛发展的河道景观提升工程项目制定一定标准的、可执行的关键思考点,提出有效的、体系化的河道景观提升工程设计实施策略。为现代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走上一条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出可行性建议。

徐康立[10](2016)在《上海黄浦江中心段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滨水公共绿地是城市滨水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人天性喜欢接近水并依赖水,滨水空间对于人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滨水公共绿地为人们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滨水共享空间。水体验空间是以感知、体验水景观为主的空间。由水体、植物、空间、建构筑物、景观小品及景观配套服务设施所共同构成的。为人们提供看水、听水、戏水、乐水等丰富的游憩活动、并兼具一定的文化性与生态性的滨水空间。本研究通过社会调查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选取上海母亲河黄浦江为研究对象,对黄浦江中心段沿岸12个公共绿地进行了总体调研,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6个公共绿地,并划分出了81个水体验空间。调查从空间数量、规模、形态、构成要素以及周边环境等多方面出发,分析水体验空间的特征。此外,结合空间使用者的心理特征与需求,系统地梳理了水体验空间质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同时结合行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水体验空间质量评价体系。在对81个水体验空间的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之后,对每个水体验空间的质量等级、上海黄浦江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质量的综合指数进行评价,并对不同空间形态水体验空间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形态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最后,总结出上海黄浦江中心段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优化建议。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上海黄浦江中心段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质量综合指数为Mβ=3.6221,为Ⅲ级中等水平;2)6个滨水公共绿地的综合质量等级普遍不高,综合质量最高的是外滩含黄浦公园,综合质量为Mβ=3.8806,最低的是滨江公园,综合质量为Mβ=3.4918;3)6个滨水公共绿地中有81个水体验空间,质量等级为Ⅱ级有1个,Ⅲ级有78个,Ⅳ级有2个;4)6个滨水公共绿地中点状水体验空间有29个,质量等级均为Ⅲ级中等;5)6个滨水公共绿地中线状水体验空间有23个Ⅱ级有1个、Ⅲ级有20个、Ⅳ级有2个;6)6个滨水公共绿地中面状水体验空间有29个,质量等级均为Ⅲ级中等;7)15个评价因子中,得分最高的因子是安全性,得分最低的是水体质量;8)针对黄浦江中心段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建议。为黄浦江沿岸公共绿地以及同类滨水公共绿地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首次从水体验空间的角度对上海黄浦江沿岸滨水公共绿地进行研究;2)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水体验空间的亲水度、舒适度和美感度三个准则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水体验空间质量评价模型。本文仅以上海黄浦江中心段沿岸的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没有涉及黄浦江其他区域的公共绿地,同时调查时间没有涵盖一天中的所有时刻,在研究对象、地域和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本研究对水体验空间与公园整体的关系以及河流整体规划等宏观层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足之处将在后续的研究中作补充。

二、龙华港水系整治施工方法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华港水系整治施工方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IKE FLOOD的城市内涝耦合模型应用研究 ——以深圳市黄沙河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雨洪模型相关研究
        1.2.2 内涝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进展
        1.2.3 MIKE模型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特性分析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居民人口
        2.2.2 经济文化
    2.3 洪涝防治现状
        2.3.1 现状水系和排水分区
        2.3.2 雨水管渠和行泄通道
        2.3.3 现状雨水泵站和雨水调蓄设施
    2.4 洪涝成因分析
        2.4.1 外部因素分析
        2.4.2 内部因素分析
第三章 洪涝风险研究方法与模型
    3.1 洪水分析方法论证
    3.2 水动力学模型原理
        3.2.1 MIKE 11 模型
        3.2.2 MIKE 21 模型
        3.2.3 MIKE URBAN模型
        3.2.4 模型耦合计算
第四章 研究区洪涝数值模拟
    4.1 设计暴雨及雨型分析
        4.1.1 暴雨特性
        4.1.2 暴雨空间分布
        4.1.3 暴雨变化趋势分析
        4.1.4 设计雨量
        4.1.5 设计雨型
    4.2 洪涝遭遇组合分析
        4.2.1 洪涝遭遇分析原则
        4.2.2 洪涝遭遇分析成果
    4.3 黄沙河MIKE11 模型构建
        4.3.1 模型构建思路与范围
        4.3.2 洪水演进模型构建
    4.4 黄沙河 URBAN 模型构建
        4.4.1 模型构建思路与范围
        4.4.2 内涝雨洪模型构建
    4.5 黄沙河MIKE21 模型构建
        4.5.1 模型构建思路与范围
        4.5.2 MIKE21 模型构建
    4.6 内涝耦合模型构建
        4.6.1 河道模型与管网模型耦合
        4.6.2 河道模型与陆面模型耦合
        4.6.3 管网模型与陆面模型耦合
    4.7 模拟结果与分析
        4.7.1 模拟方案
        4.7.2 结果分析
第五章 内涝风险分析与管控
    5.1 城市内涝风险分析
        5.1.1 风险评估方法
        5.1.2 风险评估结果及分析
    5.2 内涝风险管控
        5.2.1 雨水源头控制
        5.2.2 雨水过程调蓄
        5.2.3 雨水末端排放
        5.2.4 内涝信息化管控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2)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借鉴传统营城智慧
        1.1.2 福州城市发展对内河综合整治的重视
        1.1.3 跨学科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解析福州江北城区传统城-水适应性
        1.2.2 为沿海水网型城市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2.3 补充风景园林学科相关理论体系
    1.3 重要概念解析
        1.3.1 水系统与水环境
        1.3.2 城-水适应性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内外城市形态学相关研究
        1.5.2 中国古代城市水系相关研究
        1.5.3 福州城市相关研究
        1.5.4 福州城市水系相关研究
    1.6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2 历史时期江北城区的城-水适应性研究
    2.1 江北城区城市演变及水系变迁
        2.1.1 汉冶城——北湾仍存大片沼泽
        2.1.2 晋子城——开凿东、西二湖
        2.1.3 唐罗城——护城河演变为第一条内河
        2.1.4 梁夹城——两重城濠,三山鼎立
        2.1.5 宋外城——东湖消失、初见南北双城
        2.1.6 明清城——基本奠定城内水系格局
        2.1.7 江北城区城市演变及水系变迁关系总结
    2.2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山、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
        2.2.1 城市空间格局
        2.2.2 交通与经济发展格局
    2.3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弹性适洪的城市水利
        2.3.1 水系统构成
        2.3.2 水系运行
    2.4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功能综合的城市景观
        2.4.1 西湖历史变迁
        2.4.2 西湖作为调节山洪、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
        2.4.3 西湖传统景观营建
    2.5 江北城区古城水系与在地多元的城市文化
        2.5.1 桥梁文化
        2.5.2 神祠文化
        2.5.3 地名文化
    2.6 总结
3 历史时期沿海诸城城-水适应性讨论
    3.1 泉州
        3.1.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3.1.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3.1.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3.2 广州
        3.2.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3.2.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3.2.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3.3 潮州
        3.3.1 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3.3.2 城市水系对城市防洪的影响
        3.3.3 城市水系对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影响
    3.4 福州、泉州、广州、潮州共同性与差异性
        3.4.1 共同性
        3.4.2 差异性
        3.4.3 福州传统城-水适应性的借鉴意义
4.近现代时期江北城区的城-水适应性转变
    4.1 江北城区近现代城市形态演变与水系变迁
        4.1.1 开埠至民国前期(1844-1938)
        4.1.2 抗战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1938-1980)
        4.1.3 改革开放后至新世纪初(1980-2005)
        4.1.4 新世纪初至今(2005-)
    4.2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格局演变
        4.2.1 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4.2.2 交通与经济发展格局演变
    4.3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水利演变
        4.3.1 水系统构成
        4.3.2 水系运行
        4.3.3 清末与现代水系统对比研究
    4.4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景观演变
        4.4.1 现代城市景观营造
        4.4.2 清末与现代城市景观对比研究
    4.5 现代江北城区城市文化演变
        4.5.1 现代文化
        4.5.2 清末与现代城市文化对比研究
5 结论:问题与策略
    5.1 问题
        5.1.1 城市发展理念:河流与城市发展过程中遭到忽视
        5.1.2 城市格局:水系对城市格局影响较弱
        5.1.3 城市水利
        5.1.4 城市景观:滨水空间单一且不成体系
        5.1.5 城市文化:河道与生活割裂,水文化逐渐没落
    5.2 策略
        5.2.1 城市发展理念:形成河流带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机制
        5.2.2 城市格局:挖掘内河旅游、水上交通、水经济战略重塑城市格局
        5.2.3 城市水利
        5.2.4 城市景观:结合水系与绿地形成蓝绿交织的景观体系
        5.2.5 城市文化:构建具备福州文化特色的水环境
6 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
    6.1 多伦多市中心市区公园和开放空间计划
        6.1.1 项目概况
        6.1.2 规划设计策略
        6.1.3 案例指导意义
    6.2 哥本哈根暴雨应对计划
        6.2.1 项目概况
        6.2.2 规划设计策略
        6.2.3 案例指导意义
    6.3 宁波生态走廊
        6.3.1 项目概况
        6.3.2 规划设计策略
        6.3.3 案例指导意义
    6.4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6.4.1 项目概况
        6.4.2 规划设计策略
        6.4.3 案例指导意义
    6.5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Zidell Yards区绿色基础设施方案
        6.5.1 项目概况
        6.5.2 规划设计策略
        6.5.3 案例指导意义
    6.6 鹿特丹Benthemplein水广场
        6.6.1 项目概况
        6.6.2 规划设计策略
        6.6.3 案例指导意义
7 福州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及东湖地块城市设计
    7.1 研究指导意义
    7.2 江北城区综合分析
        7.2.1 城市格局
        7.2.2 城市水利
        7.2.3 城市景观
        7.2.4 城市文化
    7.3 福州江北城区城市水系更新规划
        7.3.1 规划目标
        7.3.2 规划依据
        7.3.3 规划原则
        7.3.4 规划策略
        7.3.5 规划选点
        7.3.6 规划总平面
        7.3.7 城市格局体系规划分析
        7.3.8 城市水利体系规划分析
        7.3.9 城市景观体系规划分析
        7.3.10 城市文化体系规划分析
        7.3.11 规划鸟瞰
    7.4 东湖地块综合分析
        7.4.1 设计选点依据
        7.4.2 地块综合分析
    7.5 东湖地块城市设计
        7.5.1 设计目标
        7.5.2 设计依据
        7.5.3 设计概念
        7.5.4 设计平面
        7.5.5 设计分区
    7.6 东湖地块分区设计
        7.6.1 东湖商业区
        7.6.2 东湖公园
        7.6.3 东湖周边社区
    7.7 东湖地块专项设计
        7.7.1 交通规划
        7.7.2 建筑分析
        7.7.3 驳岸分析
        7.7.4 种植设计
        7.7.5 城-水适应专项设计
        7.7.6 技术经济指标
8 总结
    8.1 研究成果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3)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北京城市建设相关研究
        1.4.2 北京历史水系及水利建设相关研究
        1.4.3 北京文化遗产及园林景观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对比分析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5.4 图解分析法
        1.5.5 归纳总结法
    1.6 研究框架
2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营建背景
    2.1 自然环境基础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气候条件
    2.2 水资源环境概况
        2.2.1 地表水资源
        2.2.2 地下水资源
3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建设与景观体系发展
    3.1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3.2 自然向人工营建过渡的水利建设阶段
        3.2.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3.2.2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利建设
        3.2.3 本章小结
    3.3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3.3.1 西郊莲花池供水区景观
        3.3.2 西北郊瓮山泊水源调蓄区景观
        3.3.3 北郊白莲潭调控区景观
        3.3.4 燕京八景
        3.3.5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4 元大都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4.1 元大都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4.2 稳固繁荣的元代水利建设阶段
        4.2.1 南口冲洪积扇及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4.2.2 北运河流域水利建设
        4.2.3 城郊灌溉水利建设
        4.2.4 本章小结
    4.3 元大都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4.3.1 西北郊白浮泉-瓮山泊水源调蓄区景观
        4.3.2 金水河—太液池宫苑供水区景观
        4.3.3 积水潭—通惠河漕运供水区景观
        4.3.4 东郊通惠河漕运传输区景观
        4.3.5 元大都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5 明北京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5.1 明北京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5.2 动荡停滞的明代水利建设阶段
        5.2.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5.2.2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利建设
        5.2.3 城市灌溉水利建设
        5.2.4 本章小结
    5.3 明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5.3.1 西北郊水源调蓄区景观
        5.3.2 城内外三海—内三海供水区景观
        5.3.3 明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6 清北京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6.1 整理共兴的清代水利建设阶段
        6.1.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系整理
        6.1.2 永定河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6.1.3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系变化与治理
        6.1.4 本章小结
    6.2 清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6.2.1 西北郊水源调蓄区景观
        6.2.2 城内外三海—内三海供水区景观
        6.2.3 南郊水源涵养区景观
        6.2.4 东郊漕运传输区景观
        6.2.5 清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7 北京古代基于水利系统的城市景观营建机制
    7.1 水利系统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7.1.1 以水兴城、以城控水的空间互动
        7.1.2 内外调蓄、水城一体的功能支撑
    7.2 水利系统与景观的耦合模式
        7.2.1 拦泉为泊,依泉成景
        7.2.2 筑堤成湖,围湖造景
        7.2.3 引水入园,溪流环绕
        7.2.4 园水比邻,借景山水
        7.2.5 水分导处,以庙镇水
    7.3 城市水利景观体系及空间特征
        7.3.1 城水景观体系中的基本范式
        7.3.2 城水景观体系的特征
8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保护与发展
    8.1 北京水利系统与城市景观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8.2 现代城市发展对古代水利系统及景观体系的影响
        8.2.1 古城水利系统及景观本体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8.2.2 城市水利景观体系空间连接性差,水环境未形成系统
        8.2.3 水利景观遗产与周边环境协调性弱,缺乏统一规划
        8.2.4 水利系统功能延续性弱化,文化展示和游赏空间不足
    8.3 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景观体系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8.3.1 加强水利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准确评估水利景观体系的价值
        8.3.2 因水制宜,构建城水共生的景观遗产保护体系
        8.3.3 加强城市内外水利系统的连通
        8.3.4 注重水利文化遗产展示与利用
    8.4 思考与展望
        8.4.1 研究成果
        8.4.2 研究创新点
        8.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及区域景观发展表
附录B 北京现存传统水利景观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基于生态景观需求的深圳市内河水环境整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河流区域概况
    2.1 流域概况
    2.2 气候及工程地质条件
    2.3 河流水资源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河道基本模型的构建
    3.1 河道模拟软件选取
    3.2 MIKE11软件简介及原理
    3.3 河道模型构建
    3.4 河道糙率率定和模型验证
    3.5 生态景观补水量的计算
    3.6 本章小结
4 枯水期河流水环境整治分析
    4.1 河流外源补水方案比选
    4.2 河道拦蓄水方案设计分析
    4.3 河流综合整治方案比选
    4.4 本章小结
5 洪水期河道行洪校核及方案优化
    5.1 河流行洪校核工况制定
    5.2 河流行洪安全校核
    5.3 特大洪水整治方案的优化
    5.4 景观闸安全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位论着
致谢

(6)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尺度
        1.2.3 研究视角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1.6.4 其他资料来源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2.1.1 自然背景
        2.1.2 社会背景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2.3.1 民系与聚落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3.1.6 阶段总结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3.5.1 乡村既有资源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4.5.1 综合发展治理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5.2.1 突变式模式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5.2.3 衰退式模式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5.4.3 优化策略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5.5.1 聚落改建模式
        5.5.2 聚落扩展模式
        5.5.3 聚落重建模式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6.2.1 公共建筑
        6.2.2 防御建筑
        6.2.3 生产建筑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6.4.1 建造材料特征
        6.4.2 装饰细节特征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6.6.1 主要原则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7.5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7)深圳市河道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1.5.1 国外研究概况
        1.5.2 国内研究概况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主要研究概念
        2.1.1 护岸与驳岸
        2.1.2 生态驳岸
        2.1.3 河道生态修复
    2.2 生态驳岸的作用
    2.3 河道驳岸类型及特征分析
        2.3.1 按照水体断面形状分类
        2.3.2 按照生态驳岸材质分类
        2.3.3 按照生态驳岸结构形式分类
    2.4 国内外优秀案例借鉴分析
        2.4.1 韩国清溪川
        2.4.2 福州白马河
        2.4.3 本章小结
3 深圳市河道生态驳岸景观设计实践案例调查研究
    3.1 深圳市河道现状
    3.2 重点调研对象确定
    3.3 深圳市福田河
        3.3.1 概况
        3.3.2 河道驳岸形式
        3.3.3 驳岸景观设计
    3.4 深圳市新洲河
        3.4.1 概况
        3.4.2 河道驳岸形式
        3.4.3 驳岸景观设计
    3.5 深圳市大沙河(上游河段)
        3.5.1 概况
        3.5.2 河道驳岸形式
        3.5.3 驳岸景观设计
    3.6 案例综合对比分析
        3.6.1 河道岸坡形式对比
        3.6.2 河道生态景观设计对比
        3.6.3 调研案例景观营建的特色与不足
4 城市河道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策略整合
    4.1 深圳市生态驳岸景观设计在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的应用
    4.2 深圳市河道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策略整合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滨水地区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1.3.4 人与自然协调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4.2.1 自然生态优先
        4.2.2 保护历史文化
        4.2.3 提升城市活力
        4.2.4 促进社会和谐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学术着作
    学位论文
    学术期刊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深圳市观澜河“一河两岸”建设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城市河道景观整治概述
        1.3.2 国内外城市河道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景观生态学
        1.4.2 海绵城市理论
        1.4.3 行为心理学
        1.4.4 外部效应与边际效应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河道景观概述
    2.1 城市河道景观相关的基本概念
        2.1.1 城市河道
        2.1.2 城市河道景观
        2.1.3 景观整治
        2.1.4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2.2 城市河道景观的功能与特点
        2.2.1 城市河道景观的功能
        2.2.2 城市河道景观的特点
第三章 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原则、影响因素及基本设计要素
    3.1 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原则
        3.1.1 安全性原则
        3.1.2 生态性原则
        3.1.3 亲水性原则
        3.1.4 艺术性原则
        3.1.5 文化性原则
    3.2 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3.2.1 城市发展与城市河道景观
        3.2.2 自然环境与河道景观
        3.2.3 公共投资与城市河道景观
        3.2.4 建设开发时序与城市河道景观
        3.2.5 景观主体——人与河道景观
        3.2.6 地域历史文化的塑造与河道景观
    3.3 城市河道景观基本要素设计
        3.3.1 断面规划
        3.3.2 护岸形式
        3.3.3 亲水空间
        3.3.4 道路系统
        3.3.5 植物设计
        3.3.6 照明设计
第四章 深圳观澜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工程
    4.1 深圳市观澜河景观建设的现状
        4.1.1 深圳市河道建设概况
        4.1.2 观澜河景观现状
        4.1.3 观澜河河道治理情况
        4.1.4 观澜河干流主要控制断面水面线情况
        4.1.5 观澜河河道景观现状
    4.2 观澜河景观建设时空整合策略
        4.2.1 观澜河景观建设时空整合思路
        4.2.2 观澜河景观建设动力识别
        4.2.3 空间整合策略
        4.2.4 时间整合策略
    4.3 公共投资资源的有效利用
    4.4 景观表现与追求
        4.4.1 安全性
        4.4.2 生态性
        4.4.3 亲水性
        4.4.4 艺术性
        4.4.5 文化性
    4.5 河道自然环境修复及利用
        4.5.1 河道水系廊道恢复流程
        4.5.2 污水处理配套工程
        4.5.3 蓄水工程
        4.5.4 雨水花园
        4.5.5 湿地生态系统构建
    4.6 设计主题
    4.7 河道景观基本要素设计
        4.7.1 河道断面规划
        4.7.2 驳岸设计
        4.7.3 河道道路系统设计
        4.7.4 游赏服务设施设计
        4.7.5 植物设计
        4.7.6 夜景照明设计
    4.8 项目评价及问题讨论
        4.8.1 项目评价
        4.8.2 问题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10)上海黄浦江中心段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滨水景观研究
        1.3.2 景观体验研究
        1.3.3 环境行为研究
        1.3.4 上海黄浦江滨水空间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体验空间质量评价内容与方法
    2.1 评价内容与指标筛选
        2.1.1 评价内容
        2.1.2 评价指标的筛选
    2.2 现状调查与指标值获取
        2.2.1 现场调查的原则与方法
        2.2.2 指标值获取方法
    2.3 评价方法确定
        2.3.1 AHP层次分析法
        2.3.2 多因子综合指数分析法
    2.4 评价模型构建
        2.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2.4.2 水体验空间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2.4.3 空间质量综合评价的依据及等级划分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黄浦江中心段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特征分析
    3.1 水体验空间的分布和数量
        3.1.1 水体验空间的分布
        3.1.2 水体验空间的数量
    3.2 水体验空间类型和特征分析
        3.2.1 点状水体验空间现状特征分析
        3.2.2 线状水体验空间现状特征分析
        3.2.3 面状水体验空间现状特征分析
    3.3 内部构成要素分析
        3.3.1 铺装
        3.3.2 景观建筑
        3.3.3 景观小品与设施
        3.3.4 植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黄浦江中心段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质量等级
    4.1 水体验空间单因子质量等级
        4.1.1 单因子质量等级比较分析
        4.1.2 单因子平均质量等级
    4.2 水体验空间综合质量等级
        4.2.1 水体验空间单体空间质量等级
        4.2.2 水体验空间质量排序
    4.3 不同空间形态水体验空间质量比较分析
        4.3.1 点状水体验空间质量等级
        4.3.2 线状水体验空间质量等级
        4.3.3 面状水体验空间质量等级
        4.3.4 空间形态和空间质量相关性分析
    4.4 上海黄浦江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质量比较分析
        4.4.1 单因子质量等级
        4.4.2 综合质量等级排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海黄浦江中心段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优化建议
    5.1 水体验空间的优点与不足
        5.1.1 水体验空间的优点
        5.1.2 水体验空间的问题和不足
    5.2 水体验空间的优化建议
        5.2.1 亲水度提升建议
        5.2.2 舒适度提升建议
        5.2.3 美感度提升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上海市黄浦江中心段沿岸公共绿地一览表
附录二 水体验空间质量评价因子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上海市黄浦江中心段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质量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龙华港水系整治施工方法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IKE FLOOD的城市内涝耦合模型应用研究 ——以深圳市黄沙河片区为例[D]. 杨志.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研究 ——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D]. 张宜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D]. 胡而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生态景观需求的深圳市内河水环境整治分析[D]. 陈相威. 三峡大学, 2019(06)
  • [5]从上海河道水系的主功能变化看“人居与水”[A]. 赵敏华. 2018世界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论坛(秋季)论文集, 2018
  • [6]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7]深圳市河道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研究[D]. 廖美霞.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9]深圳市观澜河“一河两岸”建设景观设计研究[D]. 李钊.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10]上海黄浦江中心段沿岸公共绿地水体验空间质量评价研究[D]. 徐康立.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龙华港水系整治施工方法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