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国教育投资比重将达到4%

未来我国教育投资比重将达到4%

一、今后我国教育投入比例将达4%(论文文献综述)

张希[1](2019)在《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各种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由此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的消耗,过渡的资源消耗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突出问题。随着全球对资源竞争的不断加剧,资源的过度消耗问题以及环境的持续恶化问题,也开始从局部性的问题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对由此而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如何有效克服不断消耗的资源和持续恶化的环境对人类所造成的威胁,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已经成为人类急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逐渐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效节约自然资源,实现环境的持续改善,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两型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遵循完备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同时兼顾社会和谐,创新发展等方面内容。本研究以株洲职教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从株洲职教科技园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践调查法以及辩证分析与系统分析等方法作为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主要围绕株洲职教科技园的“两型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主要问题展开,提出了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思路和策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的完整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各指标的具体目标值,并就指标体系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在明确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的园区整体规划的区域、面积、各组成部分及其相应功能的基础上,对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在对“两型”社会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对其内涵进行全面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理论及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向有经验的行业专家征询和实地调研等方式,理清了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园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目标的指引下和建设要求的规定下,对园区“两型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划分,进而对各类要素的子要素进行了确定。在通过对各个构成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合理优化,使其达到最优的基础上,实现了园区“两型”社会建设指标系统整体的最优组合。(2)以“两型社会”建设和发展方向的分析及“两型社会”构成要素框架为基础,科学地构建出了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主要涉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3个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基本方面、12个分项和49个指标项。指标体系符合职教科技园区“两型”社会建设的一般规律和具体要求,因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际操作性和目标导向性。(3)针对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规划建设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株洲职教科技园建设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一是在“两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厉行节约各种资源,大力并且持续地开展节能减排;二是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制,提升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友好水平;三是要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及相关产业,尤其是合理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四是要加强两型社会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发展。(4)本研究的对相关区域“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施对策的制定,以及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曹阳[2](2019)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课堂所承担的任务之重不言而喻,高校课堂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对培养新人的需求,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型。在时代变迁、技术扩散与教育变革三者相互激荡的历史潮流中,高校课堂教学转型一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在实际的变革进程中却又面临着一系列非常突出的问题。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寻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成功驾驭信息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复杂性,可持续地推进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最终真正完成高校课堂教学之关键历史转型的基础与前提。本文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这一中心命题,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是什么?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理论依据如何?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有哪些具体实践?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论文除绪论外,主体部分共有六个章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及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关系的理论探索和历史考察,即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本文所说的课堂教学转型,是指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转变。笔者首先从价值取向调整、教学过程转变、教学关系变化等三个维度探讨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内涵,通过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和实例的列举,对以教为中心教学和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理论缘起、结构要素、内涵特征和典型模式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的阐释。接着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论述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问题,对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国内外以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从而确立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定位和取向,使其贯穿于整个研究。第二部分:对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证研究,包括第三、四、五章。信息技术是否能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起到促进作用,必须借助详实的案例调查和数据分析进行证明。通过介绍H大学以常规方法推进以研究型教学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转型的总体情况,分析其成效和遇到的问题,论文提出了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笔者采用深度访谈、课堂或视频观察、教学设计分析、教学效果分析等多种途径,深入到教师的课堂实践中,根据信息技术在新的课堂形态下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具体分析了H大学课堂教学转型的三个案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的微助教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翻转课堂教学以及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同步课堂教学,揭示了信息技术在促进课堂教学转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还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分别讨论了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对教学生态的影响,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的现行问题及解决策略。这些为最后部分的结论与展望提供了实践证明。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和政策建议,是论文最后一章。通过总结前面几章的研究问题,提出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其核心是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各方面都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通过分析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指导、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得出融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可以更好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展望,并对下一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大学课堂教学转型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金莉苹[3](2018)在《印度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及其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剖析、解读印度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模式、状况、特征,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印度能源消费模式的可持续性。印度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对其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路径,为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提供理论支撑。将印度作为国家案例探究其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问题,对于印证和丰富经济学及能源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印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能源消费大国,2017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居第三位,中印两国能源消费量之和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28.76%,而中印两国消费增量之和占到了世界能源消费增量的46.06%。印度国内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能源需求,本文的研究可为中国立足自身发展应对印度的能源竞争及共同维护全球气候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也有助于中国与其他印度利益相关国开展积极有效的能源合作。印度自2015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自2013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碳排放国。印度的化石能源大部分依赖进口,且进口比例逐年递增。印度能源消费模式具有明显的“高增长”“高碳排”“高依赖”的“三高”特征。对印中美日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增长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印度的经济增长是以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印度要发展低能耗低碳经济增长,中国、美国、日本在资源开拓、能源结构调整、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经验都值得印度借鉴。通过对印度能源影响因素进行通径分析,可知对印度能源消费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是城市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能源价格。城市化是决定性因素,技术进步的影响次之。应用时间序列协整检验方法,构建误差向量修正模型(VECM),运用Toda-Yamamoto方法,研究得到印度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符合保持假说。在保持假说情形下,采取以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为目的的节能措施不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印度碳排放高速增长,仍处在倒U型曲线拐点前的上升期。从能源结构看,来自煤炭的碳排放量最多,约占三分之二。从产业结构看,来自电力和热力生产部门的碳排放量最多。碳排放强度呈现倒U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992年。本论文从三个方面研究分析了印度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研究结论如下: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也存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在2000年后已出现弱解耦的良好趋势。未来印度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解耦发展措施重点方向是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发展碳减排技术,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升级。印度能源消费在理论上具有规模收敛的趋势。印度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呈现改进的良好趋势,能源消费的GDP弹性系数值小于1,能源消费强度已出现倒U形特征。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良好,取得积极成效。能源效率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对能源的可持续能源供给产生积极影响。不过,印度“三高”能源消费模式得以优化和可持续仍面临诸多现实的来自资源供给和环境的约束。印度政府应当从扩大能源产能、提高能源市场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技术进步等方面设计制定系统的、长远的、具备可操作性的综合能源政策,以改进能源消费模式,保障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印度需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尽早跨越库兹涅茨曲线,实现低能耗低碳排经济增长。本论文在研究中取得了以下可能的创新成果:在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印度能源消费“高增长”“高碳排”“高依赖”的“三高”特征;对碳排放影响因素的LMDI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印度能源结构未对碳排放形成趋势性影响,印度还需加大能源结构优化力度促进碳减排。对印度碳排放增长有明显负向效应的影响因素是能源强度,说明能源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已经对碳减排产生了积极作用;利用通径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印度能源消费的三个主要因素依次是城市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得出印度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规模理论上具有收敛性;分析指出了印度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能路径。

朱雄关[4](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家发展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和经济外交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大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布局。当前,随着国际能源局势和地缘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面临非常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能源海外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一地区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对于保障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和解决中国能源面临的困难风险地位重要、意义特殊。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困难风险和严峻形势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在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东、非洲、东盟、中亚、俄罗斯等主要地区和国家油气资源禀赋状况、供给能力以及与中国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与这些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剖析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大国能源地缘政治博弈,对“一带一路”主要地区能源合作前景形势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对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加强能源合作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思考。本文在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在能源合作面临困难和挑战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一是得出了“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未来的油气贸易合作能力前景评估,并根据这些国家的投资开放程度和区位功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上下游领域的合作方向和重点;二是针对西半球和北极地区国家油气资源发展前景,从拓宽当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视角,思考并提出了构建能源大丝路的观点,建议国家在“一带一路”路线图中增加北线和东线方向,加强中国与美洲国家和北冰洋沿岸国家能源合作力度;三是针对当前国际能源秩序、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能源现状,思考并提出了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建立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观点以及相关的措施建议,使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有力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赵其波[5](2015)在《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历史科学、地理科学与全球化理论,初步完成了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构建,并应用理论从省域层次、国家层次、国际合作三个层次实证研究了中国农业安全状况,提出了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本战略,并以新疆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了省域层次的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规划研究,提出建设目标及任务体系。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结构包括:(1)完整的区域农业系统包括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功能;(2)区域农业系统的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功能变化累计产生的量变到质变变化过程构成了区域农业发展原理,因而农业安全功能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3)区域农业安全的发展范畴为农业生产系统建设、农业社区系统建设、农业社会系统建设,主要路径为生态农业,重点为有机农业;(4)区域农业安全建设既是区域性问题,也是国际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农业合作实现发展目标,合作层次包括区域周边层次、洲际层次和全球层次上,合作方式为农业贸易、农业投资和体系建设。2、当前我国立足于国内、具有初步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系统安全格局已经成型。农业系统总体稳定,但面临着食品生产面临较高质量风险,粮食生产面临一定资源和环境压力,农村牧区处于社会转型的困难阶段,地理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国际农业安全形势稳定性较差等系统风险。今后应加快实施国家农业安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为以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村牧区安全、农业地理安全、国际农业安全五项任务,整体推进建设。基本战略包括:(1)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农业国土资源综合开发战略、适度集约战略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2)农业社区体系重点实施国家农业空间功能定位战略、农村牧区“山水”社区发展战略、生态社区功能定位及开发与保护协调战略;(3)农业社会体系重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农村多元化治理发展战略与现代乡土文化发展战略,等等。3、中国需要实行国内分区域协同战略,夯实对外合作基础;优先展开亚洲农业合作;实行重点与全面拓展结合方式,推进全球农业合作。在合作方式上,农业贸易的战略重点为逐步建设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和出口市场,提高国内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国内产业保护机制、救济机制;农业对外投资的战略重点是加快形成全球优势地位。在农业引资方面的战略重点是促进引资由“量化引资”向“质化引资”的战略过度;在体系建设方面的战略重点是:完善中国在地理周边层次的合作制度,推动亚洲一体化制度建设,并逐步提升在全球层次各类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4、新疆研究表明,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为有机农业,从有机生产、有机社区、有机社会三方面同步开展建设。新疆推进有机工程建设要着力构建“三大战略格局”:构建“天北和天南两带”为主体的有机生产示范工程战略格局;构建“一核两轴多组团”为主体的农村城镇设施体系和“三屏两环”为地理生态环境体系为支撑的有机社区战略格局;构建“城乡、地区、民族”三元和谐发展的有机社会战略格局,实现地理系统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协同发展。

彭亮[6](2011)在《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上海一个特定的老年人群体——高龄独居老人展开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高龄化的发展,上海的高龄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数量不断增加。1998年到2008年,上海高龄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从1.47%上升到2.82%,数量从3.69万增加到7.70万。到2010年底,上海高龄独居老人数量已经超过了8.5万人,初具规模。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还将持续增加。从2010年到2050年,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的数量将从8.35万人增加到30.67万人,增长近4倍。从基本特征来看,上海的高龄独居老人以女性为主,整体文化程度较低。高龄独居老人的收入明显低于高龄非独居老人的收入,但是两者支出差异不显着。高龄独居老人和高龄非独居老人在患疾病方面存在差异。高龄独居老人的听力和视觉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均好于高龄非独居老人,并且高龄独居老人和高龄非独居老人的一般日常活动能力(IADL)的差异,大于两者基本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差异。在心理状况方面,高龄独居老人对自身健康和能力显得更为自信,但是孤独感非常强烈,并且对未来的生活持不确定性的态度的比例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独居老人倾向于摆脱独居生活状态,回归家人和亲属家庭,另有一部分选择入住养老院,安度晚年生活。是否有同住保姆和子女看望情况的差异对高龄独居老人在健康状况、心态、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不同的影响。请保姆同住照顾的高龄独居老人具有经济条件较好、子女少、身体健康差的特征。在分析同住保姆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影响中发现,在对今后的生活变化看法、孤独感、生活目的、自评身体状况变化、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有保姆照顾的高龄独居老人表现好于普通的高龄独居老人。但是在是否胜任工作、与过去相比现今的幸福感、与同龄人身体状况比较、对自已身体状况的担忧等方面,有保姆照顾的高龄独居老人表现差于普通的高龄独居老人。同时,有保姆同住高龄独居老人都希望在家养老。在分析子女看望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影响中发现,子女经常看望老人可以减轻老人的孤独感,但是并非越频繁越好,将看望次数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对缓解老人的孤独感最有效。通过对5个东部发达城市和地区的高龄独居老人群体进行比较发现,这些地方的高龄独居老人总体特征比较接近,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别。老人与子女的居住的距离随时间推移在增大。从1998年到2005年,老人与子女同住一个居(村)委的比例从75.0%下降到45.5%,同住一个街道(镇、乡)但在不同居(村)委的比例从10.4%下降到6.8%,同住一个区(县)但在不同街道(镇、乡)的比例从6.3%上升到6.8%,同在上海但在不同区(县)的比例从8.3%上升到36.4%,距离老人最近的子女在中国大陆以外的比例则从0.0%增加到4.5%。不断增强和加剧的人口流动性对传统大家庭结构具有“撕裂”效应,是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的主要动因。随着年龄的增加,独居的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在90-94岁组达到顶点后将趋于下降,但仍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一变化过程可以用老年人独居比例曲线来表示。老年人的独居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期间将经历两个转变阶段,即由核心家庭向空巢家庭转变、再向独居家庭转变的过程。但是,独居本质上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种过渡形式,除部分老年人在独居时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独居老年人最终将选择和家人或亲属朋友生活在一起。对于没有子女、无人照顾的高龄独居老人,也终将选择进入养老机构养老。同时,不同居住形态的老年人的平均年龄的变化也印证了独居老人的形成及回归的特点。对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的实证分析表明,老年人的居住形态随时问推移不断发生变化,每个阶段无论空巢、独居或非空巢状态都可能发生相互转变。文化程度、是否丧偶(包括从未结婚和离婚)、自理能力、居住房屋类型是老人是否独居的显着影响因素,其中丧偶(包括从未结婚和离婚)是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分析老年人独居的原因,主观上有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和子女居住在一起,并且文化程度越高的老人不愿意和子女一起居住的比例也高;客观上这批高龄老人的曲折人生经历、传统大家庭模式的瓦解、男女期望寿命的差异、住房条件的改善及其他一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社会上比较普遍的高龄独居现象。进一步对老年人独居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丧偶(包括从未结婚和离婚)是老年人是否独居的最大影响因素,丧偶的老人独居的可能性非常高。改善高龄独居老人生活处境,提高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明确彼此的责任,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制定有利于高龄独居老人的举措。在宏观上,要以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对待高龄独居问题;要及时调整人口发展战略,减缓人口老龄化和人口高龄化,减轻高龄独居问题带来的挑战。在中观上,各级地方政府要制定应对本地区人口老龄化的长期战略规划,为系统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指明方向;要引导社会舆论提倡孝道传统,鼓励子女老人同住或就近居住;政府各项福利、帮困政策要向高龄独居老人有一定倾斜。在微观上,要根据高龄独居老人特性,改造家庭设施,使之更适合他们生活的需要;要在没有电梯的老的居民小区中安装“简便电梯”,方便高楼中的老年人的出入;要改善社区环境,建设老年人宜居社区。

栗宝卿[7](2010)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传统化石类能源的资源稀缺性以及其消耗带来环保和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显现,历史上的四次能源危机和传统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危害给人类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并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战略重点,发展可再生、清洁的替代能源成为全球的迫切要求。以风电、太阳能、小水电、生物质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可持续循环利用的优势,随着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其价格逐步降低,部分可再生能源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与此同时,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高技术属性,发展可再生能源已不止是解除全球常规能源逐步枯竭和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的一系列约束,更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带动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革命的动力,甚至把它称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我国化石类能源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过多地依赖以煤为主的化石类资源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给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和应对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带来巨大的压力,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还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依赖化石类能源满足未来经济发展能源需求,无论从资源禀赋和环保以及国际气候变化规则角度看都是不允许的。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较好,根据目前的测算看,总蕴藏量达50亿千瓦以上,如果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现实的必然选择,对促进我国低碳可持续发展、消除资源约束、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树立国际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能源利用历史的角度看,能源替代是个漫长的过程,历史的经验表明,即使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一次世界性的能源系统替换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需要人类做出巨大努力,可再生能源目前虽然已初步具备替代的属性,但其作为完全替代性能源的发展过程仍将是漫长的,需要财税政策长期地支持,对此我国要有充分的准备。促进可再生能源财税政策的实施,首先要遵从可再生能源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可再生能源技术原理、运行方式和特性具体分析看,可再生能源具有的高技术、外部性、产业化、资金密集型和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六个主要特性。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可划分为研发、示范、产业化发展、商业化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瓶颈和所需政策都有所不同。从产业发展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市场、研发、资本、政策是其主要动力因素,在四个因素中,市场和研发又是最重要的因素,政策和资本均围绕市场和研发两个要素展开。我国在制定和实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过程中,要结合上述规律和技术及市场现状,首先要清晰目前和未来重点发展什么?什么时候发展?怎样实现高效发展等问题。从矫正可再生能源外部性、市场失灵角度看,结合可再生能源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国家财政、税收职能。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发展初期,国家主导,财税支持是促进其产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借鉴世界典型发达国家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国在制定相关促进政策时,需要强调国家的主引导作用,避免单纯强调技术因素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区别发展阶段一律施以激励政策等问题。同时要注重发展目标的清晰性、层次性,对资源禀赋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详加识别、重视项目运营,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具体化和稳定性,财税政策支持要有足够性以及注意协调相关利益方的平衡等要素。把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建立在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基础上,通过建立国家统一的管理机构,清晰财税政策的目标,把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确保政策的执行效率。在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保持资源禀赋与种类发展、资本和技术、速度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产业上下游、各发展阶段以及与国际气候变化规则七个方面的总体协调。根据可再生能源整体发展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项目示范、产业化发展以及商业化四个阶段的规律,财税政策实施必须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且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种类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总体来说,财政政策注重于前三个阶段,税收政策侧重于后两个阶段,总体过程看,财税激励政策趋于由强转弱。从我国资源禀赋和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各种类技术以及市场发育状况看,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排序是积极发展小水电和风电,稳妥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地热能,谨慎发展海洋能是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明智选择。分析当前我国不同种类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和和政策现状表明,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取得巨大成绩,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几乎所有可再生能源种类的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立法缓慢,操作性不强,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不够完善,资源环境效益缺失,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政策目标不明确,缺乏定期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根据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和不同种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阶段,对我国实施的作为可再生能源补贴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未来总量收支状况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按照我国发展需求目标,可再生能源基金不足以弥补未来的项目补贴需求,由于当前火力发电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尽快疏导电价矛盾已成为我国当务之急,否则,将影响到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一个占据电力市场较大部分的火力发电巨额亏损,而可再生能源一枝独秀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由于当前可再生能源的节约化石类能源以及更加环保的成本外部性并没有显性化,根据当前技术条件和国际市场相关交易情况,对资源与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进行量化测算结果显示,在完全成本的口径下,目前可再生能源并不比传统能源价格更高,且未来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进一步增强,可再生能源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其产品价格将更具有竞争性。此外可再生能源本身具有的因地制宜开发的特点,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财税政策目前还有缺失,符合可再生能源自身特性(分布式能源)出发的市场政策亟待建立;面向公众团体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引导政策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目前的政策现状,我国财税政策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主要包括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上下游以及横向要统筹;财税政策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财政税收政策要综合引导,各有侧重以及保持政策具体公开而透明、建立定期评估机制等原则。在财政支持具体政策方面,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清晰财政支持目标效果,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本负担兼顾东西部差距,借鉴《京都议定书》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施行差别化的负担机制;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发挥政府采购作用等。在税收政策方面,需要尽快清晰和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适用税法、清晰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激励细则。关于资源税和碳税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资源和环境以及经济技术现状,应该采取小步走的渐进式方案,总体看“征比不征好、早征比晚征好”此外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除财政税收激励政策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重大问题和矛盾需要尽快解决,比如:强化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国家级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传统电力企业与电网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影响不容忽视,协调好相关利益是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积极疏导当前电价矛盾和以电价机制引导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重视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作用等等方面都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总之,本文大量的实证材料,从人类能源利用历史、资源环境出发,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源、环境、气候变化三大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能源转换难度,论证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性和紧迫性。从可再生能源技术、经济性分析出发,论证了可再生能源固有的客观规律和准公共产品属性,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全面、整体的分析。通过考察国内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以及可再生能源规划,考察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和突出矛盾,试图跳出单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本身,从更宽广的视野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环境,提炼出内外部影响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从分析出的问题和矛盾出发,结合未来发展的规模、未来的成本走势及补贴政策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财税支持的渠道和方式以及相关利益方的补偿等方面进行综合归纳,提出详细而具有现实意义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指导原则和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寄希望于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鉴于可再生能源种类较多,难以——详细论证,本文侧重于占可再生能源较大比例的电力部分进行了论述。

李岷,林宏,帅牧,罗纬玲[8](2010)在《“十二五”推进我省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十二五"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财政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如何适应新形势,科学合理地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推进财政改革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对于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

马兴杰[9](2009)在《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是人类重要的制度创新,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通过实证建立数量模型,并给出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在对经济增长理论和城市化理论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通过对经济要素物质资本(K)、人力资本(H)、劳动力(L)和经济结构(S)起作用,从而和经济增长之间建立了联系。本文对经济增长要素进行了分析计量。特别是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的分析计量,为了力求准确,本文作了深入探讨。本文用固定资本存量和存货增加的和来计量物质资本。对于人力资本,根据Becker人力资本理论,按照人力资本总量=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在职培训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卫生保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迁移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公式来计量。本文建立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分别ADF检验,知GDP、K、H、L、S以1978为100的指数化对数数据都是二阶单整的,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知以上非平稳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建立自回归分步滞后(ADL)模型和误差修正(ECM)模型,实证求得中国经济增长数量模型,并对结果进行解释。本文通过对lnK、lnH、L、S和城市化率(U)分别进行ADF检验知它们是二阶单整的。分别对lnK、lnH、L、S四者与U之间进行Engle-Granger检验,知其分别具有协整关系,并求得分别的数量模型。最后,通过联立上述数量模型,得到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模型。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可持续城市化的政策建议,并对2020年GDP数据进行预测,验证了在城市化水平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前提下,我国提出的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能够实现。

董本云[10](2006)在《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本项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探索了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波特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分析了汽车消费关联效应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汽车消费和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并对汽车消费进行了国际比较,指出了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对影响汽车消费的各种要素作了系统的分析,明确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汽车消费趋势的影响;为了揭示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进行了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的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就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提出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并指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二、今后我国教育投入比例将达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后我国教育投入比例将达4%(论文提纲范文)

(1)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两型社会研究现状
        1.3.2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3.3 “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地概括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括
    2.2 研究方法
    2.3 主要技术路线
    2.4 本研究主要的基础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2 循环经济理论
        2.4.3 绿色经济理论
        2.4.4 低碳经济理论
3 主要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规划建设概述
    3.2 两型规划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3.2.1 两型规划建筑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两型规划建设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3.3 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两型规划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 建筑指标体系的编制背景
        3.3.2 建设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3.3.3 建设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3.3.4 建设指标体系指标的具体解释
    3.4 评价指标目标值的确定
        3.4.1 指标目标值确定的标准
        3.4.2 评价指标的目标值
    3.5 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方法的选择
        3.5.1 评价指标预处理
        3.5.2 评价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3.5.3 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3.6 株洲职教科技园建设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
        3.6.1 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6.2 指标体系建议与对策
    3.7 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规划建设的总体成绩及存在问题
        3.7.1 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成绩
        3.7.2 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社会”建设的存在问题
    3.8 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规划建设对策与建议
        3.8.1 注重资源节约,开展节能减排
        3.8.2 健全环保机制,提升友好水平
        3.8.3 发展绿色科技,引导环保产业
        3.8.4 加强两型社会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1.1 “两型社会”建设评价研究文献的分析
        4.1.2 “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构成要素分析
        4.1.3 “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4.1.4 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规划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2 研究的不足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
        (二) 传统课堂教学弊端日益凸显
        (三)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二) 教育信息化及其发展研究
        (三) 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四) 研究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概述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
        (二) 课堂教学转型相关概念辨析
    二、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必要性
        (一)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高校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一) 国外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
        (一) 以教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二) 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现实障碍
        (一) 教师方面
        (二) 学生方面
        (三) 学校管理
    二、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影响
        (一) 信息技术的应用动摇了以教为中心教学存在的“合法性”
        (二)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以学为中心教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解读
        (一) 国外典型案例
        (二) 国内典型案例
第三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施路径
    一、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过程
        (一)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的过程
        (二)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取得的初步成果及遇到的问题
        (三) 利用信息技术: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思路
    二、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
        (一) 优化顶层设计,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 重构教学环境,实现物理、资源、社交空间的融合
        (三) 开展进阶培训,助力教师角色转变和能力提升
        (四) 变革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五) 改革评价方式,开展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
        (六) 重组管理机构,落实制度安排和组织保障
        (七) 重塑教学文化,形成教学创新的整体氛围
        (八) 重构育人生态,建立信息化支撑的育人环境
第四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案例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微助教”教学
        (一) 教学设计原理
        (二) 教学过程实施
        (三) 教学效果评价
        (四) 教学经验总结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变革:翻转课堂教学
        (一) 教学设计原理
        (二) 教学过程实施
        (三) 教学效果评价
        (四) 教学经验总结
    三、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同步课堂
        (一) 教学设计原理
        (二) 教学过程实施
        (三) 教学效果评价
        (四) 教学经验总结
    四、案例分析与总结
第五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与反思
    一、课堂教学转型中教师的变化
        (一) 教学方式:信息技术高效融入
        (二) 效果: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及对混合式学习课堂认可度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转型中学生的变化
        (一) 学习模式:自我探究与互动合作
        (二) 效果: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变及其混合式学习课堂接受度的提升
    三、学校教学生态的变化
        (一) 高校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得以完善
        (二) 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发展
        (三) 科教融合得以有效推进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总结
        (一) 教师教学方式多元化,引导性增强
        (二) 教学资源来源广泛化,前沿性增强
        (三) 学生课程学习主动化,自主性增强
        (四) 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真实性增强
        (五) 学校课堂管理系统化,实效性增强
    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 混合式学习课堂现行问题
        (二) 混合式学习课堂对策建议
第六章 结论、展望与讨论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 以学为中心是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核心
        (二)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推动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二、研究的展望
        (一) 高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
        (二) 信息技术促进未来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的讨论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的局限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研究型课堂卷)
附录2: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后记

(3)印度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及其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述评
        1. 相关理论
        2. 相关研究述评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 主要内容
        2. 研究方法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印度经济增长进程中能源消费规模与结构的演进
    一、印度能源供求变化的轨迹与发展
        1. 印度能源产需缺口的动态变化
        2. 印度能源政策的变迁及能源改革的推进
    二、印度能源消费规模的演进
        1. 印度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发电产能的发展
        2. 印度能源消费规模的扩大
    三、印度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化轨迹
    四、印中美日能源消费演进对比分析
        1. 能源消费量及能源强度
        2. 能源消费结构及碳排放
        3. 能源贸易及进口依赖
        4. 能源部门系统运营管理及相关政策举措
        5. 印中美日能源消费相关拐点对比分析
    五、印度能源消费的特征
        1. 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
        2. 碳排放量持续扩大
        3. 能源对外依赖度高企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印度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一、印度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1. 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2. 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二、印度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
        1. 模型构建
        2. 数据来源与说明
        3. 实证分析结果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印度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特征及其发展态势
    一、印度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效应
        1. 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2. 印度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的关系
    二、印度的碳排放规模与碳排放强度
        1. 碳排放总量与结构特征
        2. 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轨迹
    三、印度碳排放影响因素的LMDI分解
        1. 模型构建
        2. 数据来源与说明
        3. 实证分析结果
    四、印度碳减排的不确定性及其成因分析
        1. 相对碳减排
        2. 绝对碳减排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印度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研究
    一、印度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规模收敛性分析
        1. 印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验证
        2. 对印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解释
    二、印度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解耦分析
        1. 碳排放、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
        2. 解耦指标与解耦路径分析
    三、印度能源利用效率的总体改进
        1. 能源消费的GDP增长弹性系数
        2. 能源强度的变化
    四、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
        1. 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禀赋
        2. 宏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3. 积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效
    五、制约印度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分析
        1. 资源供给的约束
        2. 环境的约束
    六、应对印度能源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的路径分析
    七、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与不足
        1. 可能的创新
        2. 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能源缩略术语表
    附录2: 电力流程简图和热能流程简图
    附录3: 印中美日能源消费及GDP变动表
    附录4: 印度石油/化石能源对外依赖度
    附录5: 印中美日化石能源对外依赖度
    附录6: 印度能源消费结构变动表
    附录7: 印度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
    附录8: 印度电力传输线路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研究中国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开辟了重要途径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巨大的能源出口能力将是补充中国能源需求缺口的主要来源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的支撑理论、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一、论文的支撑理论
        二、研究思路、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三、主要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第一节 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俄罗斯油气资源禀赋
        二、中俄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三、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第二节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二、中哈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三、中哈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第三节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二、中土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三、中土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第四节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乌兹别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二、中乌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三、中乌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第二章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第一节 中东各国油气资源禀赋
        一、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状况
        二、伊朗油气资源状况
        三、伊拉克油气资源状况
        四、科威特油气资源状况
        五、卡塔尔油气资源状况
        六、阿联酋油气资源状况
        七、阿曼油气资源状况
    第二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一、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能源合作进程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进程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进程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进程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进程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进程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进程
    第三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一、中国与沙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第三章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第一节 非洲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一、非洲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二、非洲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三、非洲传统油气国家的油气供需状况
    第二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进程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进程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进程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进程
    第三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第一节 东盟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一、东盟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二、东盟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三、东盟国家油气供需现状
    第二节 东盟国家能源供需前景展望
        一、马来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二、印度尼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三、越南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四、文莱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五、泰国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六、缅甸油气产出前景预期
        七、菲律宾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八、新加坡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第三节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进程及思考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
        二、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中国东盟加强能源合作的路径与思考
第五章 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大国博弈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二、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三、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国际地缘政治挑战
        一、“一带一路”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严峻
        二、“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全球层面的战略对冲
        三、“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地区层面的战略竞争
    第三节 大国在“一带一路”上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一、大国的能源状况
        二、大国的能源供需形势
        三、大国在“一带一路”地区面临严峻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第六章 “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思考
    第一节 区分合作重点有的放矢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
        一、针对上游领域开放程度,视情加大能源投资合作程度
        二、针对供需发展前景,努力提升能源贸易合作水平
        三、针对沿线进行优化布局,不断加强能源下游领域合作力度
    第二节 拓宽合作视野构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能源大丝路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范围划定及其局限性
        二、能源丝路应从“小丝路”走向“大丝路”
        三、能源大丝路北线地区和东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
        四、推进能源大丝路合作的实施重点
    第三节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以路为桥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
        一、国际能源秩序的现状
        二、丝路能源合作机制构想的提出
        三、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分析
        四、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多措并举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有力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一、深化“合作共赢”的能源合作理念,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
        二、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保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实施
        三、配套举措跟进到位,对“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形成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在农业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4.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1.4.2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1.4.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1.4.4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案例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1.5 论文研究方法
        1.5.1 系统研究
        1.5.2 历史研究
        1.5.3 实证研究
        1.5.4 文献研究
    1.6 论文研究思路
    1.7 文章逻辑结构
第二章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2.1 理论渊源
        2.1.1 系统科学
        2.1.2 地理科学
        2.1.3 历史科学
        2.1.4 全球化理论
    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提出
        2.2.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概念及结构层次
        2.2.2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原理
        2.2.3 区域内农业安全理论的发展范畴
        2.2.4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发展路径
        2.2.5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的农业国际合作的理论框架
    2.3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省域区域层次农业安全状况研究
    3.1 新疆食品安全实证研究
        3.1.1 新疆食品安全特征
        3.1.2 新疆食品安全现状
        3.1.3 新疆食品安全面临挑战
    3.2 新疆粮食安全实证研究
        3.2.1 新疆粮食安全特征
        3.2.2 新疆粮食安全现状
        3.2.3 新疆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3.3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实证研究
        3.3.1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特征
        3.3.2 新疆农村牧区安全现状
        3.3.3 存在的主要挑战
    3.4 新疆区农业地理安全实证研究
        3.4.1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特征
        3.4.2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现状
        3.4.3 新疆农业地理安全面临主要挑战
    3.5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业安全状况实证研究
    4.1 国内农业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
        4.1.1 粮食安全
        4.1.2 农村牧区安全
        4.1.3 食品安全
        4.1.4 农业地理安全
    4.2 国内农业安全形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4.2.1 食品安全
        4.2.2 粮食安全
        4.2.3 农村牧区安全
        4.2.4 农业地理安全
    4.3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实证研究
    5.1 合作背景——国际农业系统安全状况
        5.1.1 国际食品安全
        5.1.2 国际粮食安全
        5.1.3 国际农村牧区安全
        5.1.4 国际农业地理安全
    5.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历程
        5.2.1 1949-1978年,确立了对外贸易的国家统制政策
        5.2.2 1979-2000年,农业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5.2.3 2001年-至今,深度融入全球农业体系
    5.3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形势
        5.3.1 农业贸易
        5.3.2 国际农业投资
        5.3.3 体系建设
    5.4 当前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5.4.1 农业内生动力不足
        5.4.2 外部性问题
        5.4.3 冲突增强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发展战略
    6.1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基础结构与层次
    6.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建设任务
        6.2.1 食品安全
        6.2.2 粮食安全
        6.2.3 农村牧区安全
        6.2.4 生物地理安全工程建设
        6.2.5 国际农业安全建设
    6.3 中国国内农业安全体系建设基础战略
        6.3.1 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战略
        6.3.2 农业社区体系建设战略
        6.3.3 农业社会系统工程
    6.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战略
        6.4.1 农业国际合作层次
        6.4.2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重点战略
    6.5 中国农业安全工程体系的建设机制
        6.5.1 明确将农村现代化确立为国家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6.5.2 制定科学的农业安全战略调整方案
        6.5.3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国家农业安全工程建设
        6.5.4 认真动员人民群众的参与
        6.5.5 建立全球农业安全合作机制
    6.6 小结
第七章 省域区域农业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案例研究
    7.1 规划背景
    7.2 规划理念
    7.3 总体设计
    7.4 主要目标
        7.4.1 食品安全
        7.4.2 粮食安全
        7.4.3 农村牧区安全
        7.4.4 农业地理安全
    7.5 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7.5.1 有机生产重点示范工程及空间布局
        7.5.2 有机社区重点示范工程及地理空间分布
        7.5.3 有机社会重点工程布局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区域农业安全理论研究
    8.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研究
        8.2.1 中国农业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发展形势
        8.2.2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结构及建设任务
        8.2.3 中国农业安全体系发展战略
        8.2.4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8.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安全体系形势及建设规划
        8.4.1 新疆农业安全形势
        8.4.2 新疆有机农业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认识
    8.5 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
        8.5.1 理论创新
        8.5.2 主要贡献
    8.6 研究的不足之处
    8.7 今后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6)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及本文的特色和创新 第四节
    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的现状、趋势及特征 第一节
    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的现状 第二节
    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的基本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同住保姆及子女看望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影响 第一节
    同住保姆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影响 第二节
    子女看望频率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影响 第三节
    子女距离远近的变化及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地区和城市的高龄独居老人的比较—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为例 第一节
    数据来源和说明 第二节
    五个省市高龄独居老人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比较 第三节
    五个省市高龄独居老人的健康与照顾状况比较 第四节
    五个省市高龄独居老人的养老状况与意愿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龄独居的成因机制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老年人独居比例曲线 第二节
    渐进式独居的形成过程及实证分析 第三节
    高龄独居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高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节
    提高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思考 第二节
    提高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7)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四、全文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安排
    五、论文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意义
    第一节 世界和我国能源现状
        一、能源利用历史概述
        二、世界能源储量及消费总体状况
        三、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消费状况
        四、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第二节 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对环境影响
        一、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危害
        二、我国化石类能源利用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第三节 传统能源利用与全球气候变化
        一、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
        二、电力产业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的危害
        四、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
    第四节 可再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方向
    第五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资源情况
        一、水能
        二、风能
        三、太阳能
        四、生物质能
        五、地热能及海洋能
    第六节 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
        一、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消除资源约束、保证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的需要
        三、建设新农村及缩小城乡、东西部差距的需要
        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五、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维护国际形象的需要
第二章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一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运行方式
        一、风力发电
        二、太阳能发电
        三、小水电
        四、生物质发电
        五、地热发电
        六、海洋能发电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产业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在电力产业中的地位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力市场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与电网运行方式
        四、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特性分析
        一、高技术性
        二、资金密集型
        三、外部效应
        四、产业化特征
        五、分布式与集中式共存的特点
        六、间歇性、随机性特点
    第四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过程的规律分析
        一、基于产业发展理论的动力因素分析
        二、资本有机构成对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启示
        三、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节 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发展理论分析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商品属性
        三、国家支持的政策机理和依据
        四、国家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具体分析
第三章 国内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政策
    第一节 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一、全球可再生电力能源总体情况
        二、主要国家的总体发展现状和目标
        三、国内外可再生电力能源分类发展情况
        四、消除电网约束,大力建设智能电网
    第二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具体政策
        一、技术研发支持
        二、投资和生产鼓励
        三、培育市场政策
        四、鼓励消费政策
    第三节 制订政策容易忽视的要素
        一、目标的清晰性
        二、目标的层次性和计划科学性
        三、资源和技术的充分识别
        四、重视项目运营
        五、激励政策的透明、公开性
        六、政策和市场的稳定性
        七、财政政策力度的足够性
        八、政策实质内容的具体化
        九、能源市场的改革和准入
        十、相关方利益平衡
    第四节 制订政策需要消除的误区
        一、可再生电力能源价格降低取决于技术突破
        二、不厘清发展阶段、制定一刀切政策
        三、可再生电力能源比传统能源价格高,会阻碍经济发展
        四、单纯强调政府直接投入
    第五节 国外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国家重视、政府主导
        二、国家级的可再生电力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三、契合资源国情的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规划
        四、国家政策支持是必行之路
        五、发展初期政策支持成为主动力
        六、完善、配套的法律、政策体系
        七、保持政策的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八、重视金融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激励
第四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状况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现状
        二、我国参与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企业情况
        三、资本市场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支持
    第二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演变总体脉络
    第三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一、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战略及预测目标
        二、我国预测目标与资源禀赋的对比
    第四节 我国当前可再生电力能源行政管理体制
第五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的具体政策及经济性分析
    第一节 风力发电
        一、我国风电的政策演变
        二、陆地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三、海上风电的经济性情况
        四、风电相关政策实施情况
        五、风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六、风力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二节 小水电
        一、政策变迁
        二、项目经济性
        三、其他政策实施情况
        四、小水电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五、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 生物质能
        一、项目经济性状况
        二、生物质发电主要政策情况
        三、生物质发电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四、生物质发电未来价格走势分析
    第四节 太阳能光伏发电
        一、项目经济性情况
        二、光伏发电主要政策
        三、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四、光伏发电未来的价格走势
    第五节 地热能及海洋能发电
        一、海洋能利用的主要情况
        二、地热能主要情况
        三、当前地热及海洋能利用存在问题
    第六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中的可再生能电力能源技术
        二、未来可再生能电力能源发展的重点排序
第六章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化发展主要经验和突出问题
    第一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实践经验
        一、国家重视,目标引导起到积极作用
        二、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装备自主化成绩显着
        三、财税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市场及价格政策积极引导了产业发展
    第二节 可再生电力能源产业协调发展的几个方面
        一、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的协调
        二、速度与质量的协调
        三、速度与效益的协调
        四、可再生电力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
        五、产业发展阶段衔接的协调
        六、产业上下游的协调
        七、与全球气候变化规则相协调
    第三节 我国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一、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二、立法缓慢,配套措施不完善
        三、资源调查、评估以及项目规划有待完善
        四、资源、环境效益政策缺失
        五、价格体制有待理顺
        六、财政研发投入不足、政府组织不力
        七、财政支持体系不完整、效率有待提高
        八、政策不及时、政策模糊不清晰
        九、政策的评估、修正、调整机制缺失
        十、缺乏相关利益方协调机制
        十一、特性出发的市场建立不全面
        十二、强制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配额机制尚未建立
第七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的财税要素分析
    第一节 传统能源外溢成本缺失的影响
        一、资源税缺失的影响
        二、环境税缺失的影响
    第二节 分布式可再生电力能源政策分析
    第三节 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收支情况分析
        一、未来可再生能源基金总收入测算
        二、风力发电所需补贴额
        三、太阳能发电所需补贴额
        四、生物质能所需补贴额
        五、未来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基金总量收支平衡情况
    第四节 价格与财税政策
        一、价格与财税政策的关系
        二、电价与社会承受能力
    第五节 与发展各阶段相适应的财税政策分析
        一、财税政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分析
        二、可再生电力能源各发展阶段政策选择
第八章 促进可再生电力能源发展财税政策建议
    第一节 财税支持政策的优化原则
        一、财税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
        二、上下游及横向综合统筹
        三、财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四、综合引导、各有侧重
        五、政策要保持公开透明、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六、国家主导与全民负担相结合
        七、定期政策评估机制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具体建议
        一、根据战略目标确定财政支持范围和渠道
        二、加大财政直接支持力度
        三、清晰财政支持的目标效果
        四、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东西部区别负担的机制
        五、优化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
        六、发挥政府采购作用
    第三节 税收政策的具体建议
        一、细化可再生电力能源适用税法
        二、清晰各项税收激励政策
        三、资源税、碳税应该列入议事日程
    第四节 其他建议
        一、强化资源调查和评估,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二、建立国家级的可再生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三、重视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激励
        四、协调处理好横向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关系
        五、注重产业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六、积极疏导电价矛盾
        七、发挥价格对可再生电力能源的的引导作用
        八、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9)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及问题提出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理论
2.1 经济增长的涵义与理论发展概况
    2.1.1 经济增长的涵义
    2.1.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1.3 经济增长理论发展概况
2.2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1 亚当.斯密、李嘉图和马尔萨斯经济增长理论
    2.2.2 哈罗德-多马模型
2.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1 假定条件
    2.3.2 基本模型
2.4 新经济增长理论
    2.4.1 新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2.4.2 阿罗“干中学”模型
    2.4.3 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
    2.4.4 罗默内生技术进步模型
    2.4.5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评析 第三章 城市化理论及我国城市化进程
3.1 城市的含义及职能
    3.1.1 城市的含义
    3.1.2 城市的职能
3.2 城市化
    3.2.1 城市化含义
    3.2.2 城市化理论
    3.2.3 城市化源起的动力机制
    3.2.4 城市化的经济效益
    3.2.5 城市化水平度量
3.3 世界城市化概况
    3.3.1 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3.3.2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及基本状况
3.4 中国城市化概况
    3.4.1 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
    3.4.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主要特征
    3.4.3 中国城市化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章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
4.1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探讨
    4.1.1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基本背景
    4.1.2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分析
4.2 经济增长要素分析
    4.2.1 自然资源与制度变迁要素
    4.2.2 物质资本与劳动力要素
    4.2.3 人力资本要素
    
4.2.3.1 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4.2.3.2 卫生保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4.2.3.3 在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4.2.3.4 迁移流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4.2.4 经济结构要素
    
4.2.4.1 经济结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4.2.4.2 经济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4.3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要素关系分析
    4.3.1 城市化对物质资本影响
    4.3.2 城市化对人力资本影响
    4.3.3 城市化对劳动力影响
    4.3.4 城市化对经济结构影响 第五章 中国经济增长要素计量
5.1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物质资本要素及计量
    5.1.1 资本测算的理论研究
    5.1.2 资本侧算的方法
    5.1.3 物质资本要素投入计量
5.2 中国人力资本要素及计量
    5.2.1 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及其计量
    5.2.2 卫生保健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及其计量
    5.2.3 在职培训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及其计量
    5.2.4 迁移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及其计量
    5.2.5 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总量数据
5.3 劳动力要素及计量
5.4 经济结构要素及计量 第六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数量模型及实证分析
6.1 生产函数
6.2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构建
6.3 基于非平稳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
    6.3.1 时间序列的单整(Integration)和协整(Cointegration)检验
    
6.3.1.1 变量的单整检验
    
6.3.1.2 变量的协整检验
    6.3.2 自回归分布滞后时间序列模型估计
    6.3.3 实证结果解释 第七章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要素关系模型实证分析
7.1 城市化与物质资本要素关系
    7.1.1 物质资本与城市化关系数量模型
    7.1.2 实证结果解释
7.2 城市化与人力资本要素关系
    7.2.1 人力资本与城市化关系数量模型
    7.2.2 实证结果解释
7.3 城市化与劳动力要素关系
    7.3.1 劳动力与城市化关系数量模型
    7.3.2 实证结果解释
7.4 城市化与经济结构要素关系
    7.4.1 经济结构与城市化关系数量模型
    7.4.2 实证结果解释 第八章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结论及建议
8.1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数量模型
8.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8.2.1 固定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8.2.2 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8.2.3 劳动力状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8.2.4 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8.3 可持续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目标
    8.3.1 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8.3.2 实行可持续城市化政策建议
    8.3.3 中国可持续城市化及经济增长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10)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1.1.2 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2.1 消费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2.1.2 西方经济学家的消费理论
    2.1.3 消费理论的新发展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西斯蒙弟的经济增长理论
    2.2.2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2.2.3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2.2.4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2.2.5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2.3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2.3.1 克拉克的理论
    2.3.2 马歇尔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2.3.3 钱纳里的结构经济学
    2.3.4 筱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理论
    2.3.5 创新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车消费的关联性研究
3.1 汽车产业的关联方式
    3.1.1 前向关联
    3.1.2 后向关联
3.2 关联效应理论
    3.2.1 投入产出理论
    3.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3.2.3 产业集群理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4.1.1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4.1.2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4.2 汽车消费的国际比较
4.3 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分析
    4.3.1 世界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4.3.2 我国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4.3.3 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
5.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5.1.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
    5.1.2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5.1.3 城市化水平
    5.1.4 业内竞争
5.2 消费者的收入情况
    5.2.1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5.2.2 居民收入差距
5.3 汽车价格
    5.3.1 原材料供应
    5.3.2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程度
    5.3.3 产业内重组情况
    5.3.4 汽车进出口及加入WTO 的影响
5.4 消费政策
    5.4.1 汽车消费政策
    5.4.2 汽车消费的附加成本
    5.4.3 汽车金融服务
    5.4.4 消费观念
5.5 消费环境
    5.5.1 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不完善
    5.5.2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
    5.5.3 相关服务业没有统一标准
5.6 能源供应
    5.6.1 能源储备
    5.6.2 能源价格
5.7 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
    5.7.1 城市规划
    5.7.2 交通设施与交通管理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6.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6.1.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拉动作用
    6.1.2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的拉动
6.2 我国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6.2.1 我国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6.2.2 我国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6.2.3 我国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6.2.4 我国汽车消费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
6.3 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6.3.1 我国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6.3.2 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6.4 我国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6.4.1 我国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6.4.2 我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6.5 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总体描述
    6.5.1 我国汽车消费的积极作用
    6.5.2 我国汽车消费的消极作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7.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7.1.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7.1.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7.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7.2.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7.2.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7.2.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7.2.4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
7.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7.3.1 吉林省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7.3.2 吉林省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7.4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7.4.1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7.4.2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8.1 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汽车消费
    8.1.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8.1.2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
    8.1.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收入预期
8.2 加快技术创新,降低汽车价格
    8.2.1 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规模经济
    8.2.2 企业加强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8.2.3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8.3 完善汽车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
    8.3.1 整顿汽车收费,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
    8.3.2 完善汽车信贷服务体系
    8.3.3 尽快推出燃油税
    8.3.4 优化消费环境
8.4 政策安排
    8.4.1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8.4.2 加快开发新型汽车原材料,促进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8.4.3 加快开发石油替代能源
    8.4.4 推广使用柴油汽车
    8.4.5 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
    8.4.6 科学进行交通规划和设计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一:全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附录二: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摘要 Abstract

四、今后我国教育投入比例将达4%(论文参考文献)

  • [1]株洲职教科技园两型指标体系的研究[D]. 张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2]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D]. 曹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印度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及其可持续性研究[D]. 金莉苹. 云南大学, 2018(04)
  • [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D]. 朱雄关. 云南大学, 2016(12)
  • [5]区域农业安全理论及实证研究[D]. 赵其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6]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研究[D]. 彭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
  • [7]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本文侧重对可再生电力能源分析[D]. 栗宝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01)
  • [8]“十二五”推进我省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A]. 李岷,林宏,帅牧,罗纬玲. 中国财政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交流材料汇编(二), 2010
  • [9]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马兴杰. 天津大学, 2009(12)
  • [10]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D]. 董本云. 吉林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未来我国教育投资比重将达到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