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食物中毒病例的实验室分析

一起食物中毒病例的实验室分析

一、一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龙冬玲,张慧娟,萧松建,方艳梅[1](2021)在《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及分子溯源》文中指出目的调查珠海市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分析病原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采集病例及可疑食物样本,按照国家标准GB 4789.14-2014、WS/T 82-1996检测蜡样芽胞杆菌,普通PCR法检测分离株毒力基因cesB、hblA、hblB、hblC、nheA、nheB、nheC、cytK、entFM和bceT的分布情况,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病原体作分子溯源分析。结果在两份剩余食物(炒牛肉、蛋炒饭)和一病例的肛拭子和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计数分别为2.2×109CFU/g、4.1×109CFU/g、5.4×103CFU/ml和1.1×106CFU/ml。分离菌生化分型主要为生化9型(13/17),其次为生化12型(4/17)。所有蜡样芽胞分离菌(17/17)均携带呕吐型毒力基因cesB、非溶血性肠毒素基因nheA、nheB、nheC以及肠毒素基因entFM。PFGE指纹图谱结果显示17个分离菌有2种分子带型,仅有1个分离菌分子带型与其余不一致。结论此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呕吐型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生化分型存在不稳定性,PFGE分型技术和毒力基因检测可作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事件诊断的参考依据。

任亚萍,沈惠平,潘丽峰,胡卉,秦存,柏品清[2](2021)在《浦东新区某学校一起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文中认为目的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学校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明致病因子、致病食品及其污染来源,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为今后此类事件的调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次事件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可疑食品;食品卫生学调查采用访谈和现场勘查的方式,了解食品制作、运输、贮存过程及其原料来源;采集病例和从业人员肛拭子样本、食品及其加工环节样本、饮用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调查发现疑似病例51例,临床表现以腹泻、发热、腹痛、头痛、恶心和呕吐为主。发病潜伏期为2.5~51 h,中位数20 h。病例对照分析表明2018年9月4日早餐中的三明治是可疑高危食物。7例病例的肛拭子样本检出沙门菌,分离的阳性菌株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表明均来自相同感染源,且存在多型别沙门菌同时感染的情况。结论该事件是一起由沙门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可疑食物为三明治。建议学校供餐单位应加强供餐食品审核,严格执行留样制度,落实各项食品安全措施。

王轶,宋秋坤,石岩,李艳艳,郭晏强[3](2021)在《一起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病原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一起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开展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分型分析,为临床治疗和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资料;采集患者排泄物、从业人员肛拭、可疑食品和环境样本,运用PCR方法快速筛查病原菌;采用实验室传统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和病原学鉴定;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病原菌进行分子分型及同源分析。结果 23份可疑样本中检出8株肠炎沙门菌,其中可疑食品、患者排泄物和环境样本中分别检出4株、2株和2株。PFGE分型结果显示8株肠炎沙门菌DNA条带图谱完全一致,属同一克隆株。结论本起事件为肠炎沙门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PCR快速筛查和PFGE同源分析对食物中毒事件快速判定及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吴灿权,刘绮明,仇绮琳,袁展红[4](2021)在《食物中毒事件中致病菌肠毒素检测和分子分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了检测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样本,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离菌株。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方法GB 4789系列,对采集样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物中毒事件中5名患者均检测出E型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E,SEE)。3株分离菌株PFGE分子分型提示来源不同克隆株,除了产生E型葡萄球菌肠毒素外,还有B、C、D型。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不同PFGE型产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物引起,菌株产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型别不完全相同。

吴宪[5](2021)在《我国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引起的发病率统计分析》文中认为沙门氏菌作为食源性疾病病原体中最为危险、发病占比最高的一类致病菌,每年会造成大量食物中毒事件,这些事件在各自流行病学特征的基础上存在一些共性或规律,但是国内外针对其跨时间或跨地域的相关统计学研究较少。为打破小样本数据带来的统计局限性,了解我国大陆范围内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状况,掌握食源性沙门氏菌的患病规律,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利用文献挖掘(Literature mining)所得的数据,建立层次贝叶斯模型(Hierarchical Bayesian model),对我国市售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率进行可靠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市售食品的沙门氏菌平均污染率,2004-2018年为5.91%,在2.02%-8.29%范围内波动;市售食品中污染率最高的是肉与肉制品,污染率为8.45%;黑龙江省、上海市和四川省是食品沙门氏菌污染严重地区,食品污染率分别为12.05%、11.53%和10.68%;肠道沙门氏菌亚群Ⅰ,和既可感染人又可感染动物的沙门氏菌种群是主要的病原菌类型;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主要的食品污染菌种类型,食品污染率分别为22.10%、15.23%和12.54%。基于层次贝叶斯模型,利用发病率推算公式,估算我国2004-2018年沙门氏菌发病率和各省的沙门氏菌发病率,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发病率趋势。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发于春夏季节,冬季发病较少;食物中毒常发生在餐饮单位和农村宴席;肉与肉制品为主要的食物类型;我国2004-2018年的腹泻患者平均就诊率估计值为37.05%,腹泻患者肛拭标本中沙门氏菌检出率估计值为13.96%,沙门氏菌感染腹泻发生率估计值为86.87%。用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2019年和2020年的沙门氏菌年发病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分别为18284.75/10万和18431.93/10万。利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导致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发病率有线性关系。利用省份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76965.83x+2778.96;利用年份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10120.61x+17150.41。综上,论文研究建立的层次贝叶斯模型,可对我国市售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率进行可靠统计,预测引起的发病趋势,确定污染率与发病率有线性关系。研究工作可拓展到其他食源致病菌污染率及发病率研究;也可作为卫生和市场监管部门制定食品安全管理策略及有效监管技术手段。

姚瑶[6](2021)在《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 ——以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为例》文中提出目的:以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为例,构建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运用构建的混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干预,再构建适合本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为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及应用效果评估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采用头脑风暴法与专题小组讨论法,构建了食物中毒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纯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结合法,抽取了221例医学生,随机分配到对照组109人行常规教学,实验组112人行“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基线与终末现场调查,两组学生教学干预前后效果比较采用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转换成分数后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前后教学效果比较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1)对食物中毒教学,构建了“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新模式,制定了线上4学时与线下4学时混合教学设计;(2)构建了特异性食物中毒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知识与技术评价模块5个维度,14个条目,教学体验模块4个维度,20个条目。体验模块问卷的信度Cron Bach’s?系数为0.945,效度分析发现:KMO值为0.899,Barelett球形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取的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446%,20个条目旋转后的载荷在0.570~0.829之间,与教学体验问卷设计一致。(3)教学效果评价分析。(1)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性别、民族、年龄构成均无差异(P>0.05),两组学生均衡可比。(2)教学干预前后比较发现:I.对照组作为普通群众上报、区分呕吐物和排泄物消杀异同、现场进行尿液采样、分析食物中毒原因、是否会推算暴露时间终末调查答对率均高于基线(P<0.05);II.实验组作为普通群众上报、作为医师上报、区分呕吐物和排泄物消杀异同、现场进行米饭采样、现场进行尿液采样、病人粪便冷藏温度选择,终末调查答对率均高于基线(P<0.05)。III.两组学生食物中毒相关知识干预效果DID分析显示:在调查环节得分、采样得分、消杀得分维度上,实验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效应值分别为:0.327、0.198、0.604;实验组知识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效应值为0.402。(4)两组学生教学体验效果分析。实验组自主学习能力7.83?1.22高于对照组7.18?1.39(P<0.001);实验组参与认可度20.66?3.16与对照组20.42?3.04无差别(P>0.05);实验组能力培养认可度29.55?5.00高于对照组28.02?5.65(t=2.140,P=0.033);实验组学习资源认可度26.57?2.86高于对照组25.73?3.73无差别(P>0.05);实验组总体教学体验分数84.62?10.58高于对照组81.36?10.75(t=2.271,P=0.024)。结论:(1)构建了食物中毒“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新模式,并开展了试验教学;(2)构建了食物中毒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较高,能对食物中毒教学效果进行评价。(3)课题组改革的“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知识掌握方面,实验组知识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效应值为0.402;在教学体验效果方面,实验组总体教学体验分数显着高于对照组。可见,“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较常规教学模式,在知识提升与教学体验上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可在相关学生中推广运用。

徐兰,钱惠芬,吴鹏程,施菊萍,施爱萍,樊飞,刘芳[7](2021)在《一起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与溯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一起由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检测与溯源分析。方法将采集的样本先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PCR)进行初步检测,然后按常规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型分型和药敏试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对分离出的沙门菌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1份肛拭子样本中有5份检出鼠伤寒沙门菌,5份食品样本中有2份检出鼠伤寒沙门菌,7株鼠伤寒沙门菌均对头孢唑林、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其中有5株对呋喃妥因中度敏感。运用PFGE对分离到的鼠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其图谱相似性系数为85.29%~100.00%。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进食被鼠伤寒沙门菌污染的皮蛋和炒小瓜所致,通过PFGE对致病菌进行溯源,追踪菌株的来源,PFGE能有效应用于食物中毒溯源分析。

蔡泽瑜[8](2019)在《南京某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与典型案例处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分析2010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调查分析一起由婚宴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查明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提出合理的预防控制建议。研究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南京市鼓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科历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处置档案资料,包括: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验报告等。并采用Microsoft Excel-2013建立数据库,对南京市鼓楼区2010201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时间分布、场所分布、危险食品、致病因子、诱发因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2.对南京市鼓楼区一起婚宴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暴露人群进行个案调查、食品经营场所进行卫生学调查、以及相关生物样品和环境标本的采集和实验室检验工作,调查本次事件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结合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方法,分析本起事件有关的危险食品、致病微生物及污染原因,提出控制措施和预防建议。研究结果1.2010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6起,发病人数534人,无死亡病例。四个季度均有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主要以第三季度为主,发生15起,发病225人,分别占总事件数和总病例数的41.67%和42.13%。发病人员以男性较多,男女性别比为1.66:1;发病年龄284岁,中位数为36岁。发生的场所主要是餐饮饭店,发生23起,占63.89%,餐次以午餐和晚餐较为常见。危险食物以动物类食物中的肉及肉制品和水产品为主,占事件总数的19.44%和16.67%。致病因子以微生物类为主,共发生17起,占事件总数的47.22%,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最为常见,占微生物类致病总起数的35.29%。诱发因素以加工不当为主,储存不当和交叉污染也较为常见,分别占事件总数27.78%、19.44%和13.89%。2.一起由婚宴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分析:共有106人参加婚宴,72人发病,罹患率为67.92%,病例临床症状以腹泻(100.00%)、腹痛(83.33%)为主,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17 h,病例年龄282岁,中位数为32岁;男性36人,罹患率为66.67%(36/54),女性36人,罹患率为69.23%(36/52),不同性别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8,p=0.78)。回顾性队列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富贵大龙虾、海蜇、香干、咸蛋黄时蟹、牛肉、盐焗鸡等菜品为可疑危险食品(p值均<0.05);进一步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富贵大龙虾和海蜇食用情况与本次暴露事件有统计学关联(p<0.01),OR值(95%CI)分别为11.56(2.3756.45)、4.68(1.2217.91);3例病例肛拭子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研究结论1.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为:第三季度高发,发生场所主要在餐饮饭店,危险食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致病因子大部分为微生物类,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诱发因素以加工与储存不当和交叉污染较为常见。因此,应针对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布,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控制。2.根据本起婚宴聚餐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依据《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2012年版)》《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置原则》(WS/T81-1996),可以认定该起事件为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暴露餐次为9月6日晚上该饭店的婚宴聚餐,危险食品为富贵大龙虾和海蜇,可疑致病因子为副溶血性弧菌。建议加强针对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力度,责成食品加工经营单位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规程,落实生熟分开和加工工具的清洗消毒,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郭莹莹[9](2018)在《云南省普洱市食源性疾病监管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文中指出食源性疾病中的食物中毒泛指所有因为进食了受污染食物、致病细菌、病毒,又或被寄生虫、化学品或天然毒素感染了的食物。普洱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部,少数民族众多,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动植物资源丰富,由于特殊的民族饮食习惯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因误食有毒动植物中毒和食用因加工工艺不科学产生的有毒副产物的食物或是自行发酵中产生的有毒霉菌毒素的食物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启用了三套食源性疾病网络监测上报系统,分别是食源性疾病事件监测系统、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由于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监测报告网络的哨点医院覆盖不全面,到2018年为止,整个普洱市9县1区、32个镇、71个乡、1035个行政村只扩大到了49家哨点医院。普洱市在2004-2015年十年间,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起数只有67起,这个数据远远低于实际发生的起数。所以,建立以乡、村级卫生院为哨点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管理体系,扩大乡、村级卫生院和卫生室的哨点医院,对于普洱市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及归纳分析法等四种方法,叙述了当前国内外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监管体系的优缺点,比较了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方面的监管模式和政策措施与我国的差异,通过比较,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监测网络体系。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了2004-2015年普洱市暴发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的统计数据及2004-2015年普洱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报告的统计数据,论证了当前普洱市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上报系统的现状及可以完善的部分。最后通过归纳总结,在以扩大乡、村级哨点医院对策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乡、村级卫生院为哨点医院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监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

李婧[10](2012)在《我国部分地区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及遗传变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为一种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每年由Vp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特别是在亚洲。我国卫生部疫情直报系统(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yjbgs/index.htm)监测显示,在2009~2011年期间Vp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首要病因。已知副溶血弧菌有12种O抗原及76种K抗原,自1996年,世界各地出现了一种O3:K6大流行克隆株,该型别菌株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和致病性。除了O3:K6外,O4:K8、O4:K68、O1:K25、O3:K29和O1:K56等也是临床常见血清型。相对临床菌株,环境和食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的血清型组合复杂多变。而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来源菌株的血清型分布、毒力特点、基因型别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以及临床与环境分离株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为了明确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军队传染病病原监测平台,自2010~2011年期间共收集上海、沈阳和北京地区不同来源的副溶血弧菌206株,通过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我国三个不同地区、不同来源Vp菌株的血清型分布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electrophoresis, 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locus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analysis,MLVA)等分子分型方法,对上述Vp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研究,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来源、不同血清型Vp菌株的基因型差异与亲缘关系及其变异进化规律,特别是分析了新血清型Vp菌株的基因型特征,探讨临床感染分离株与环境或食品来源分离株的遗传相关性,为弧菌引起的食源性传染病的网络化监测、预警、暴发溯源提供技术支持,为建立全军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全军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奠定基础。本研究对象来自于三个地区分离鉴定的Vp菌株206株,包括临床病人分离155株,环境或食品分离菌51株。其中沈阳地区51株,均为临床病人分离;北京地区15株临床菌株8株,食品分离株7株;上海地区140株,食品中检测到44株,临床株96株。并监测到3起食物中毒事件,从中分离菌株32株。血清分型显示,对206株菌共分出42种血清型,其中14种血清型组合为国内外首次报道。优势型别为O3:K6,占45.6%,3起食物中毒暴发亦由此型别引起。155株临床菌株,共分为25种血清型。除了O3:K6外,还检测到O4:K8、O4:K68、O1:K25和O3:K29等国内外临床上经常报道的几种血清组合型,以及在临床上很少报道的O3:K25、O1:K56等14种血清组合型。此外,本研究还首次发现了O3:K8、O3:K9、O2:K53、O3:K13、O5:K6、O2:KUT和O4:KUT这7种引起临床感染的血清组合型。而环境菌株中血清型复杂多变,51株菌分为25种血清型,包含O7:KUT、O3:K8、O10:K6、O2:K8、O1:K6、O3:K13、O10:K22、O2:K24、O4:KUT和O4:K18等10种国内外首次报道的血清型。值得关注的是,O1:KUT、O3:K6、O3:K7、O3:K8、O3:K13、O3:KUT、O4:KUT和O10:KUT为环境和临床分离株共有的血清型,提示临床感染与环境污染具有相关性。对206株Vp菌株的tdh(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l(thermolabilehemolysin)、trh(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related hemolysin)、toxR和flaE等5种毒力基因进行筛检,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含有tl基因;除了沈阳地区一株菌不含toxR和flaE基因外,其余菌株均携带toxR和flaE基因;trh基因只有2株菌为阳性;70.9%(146株菌)的菌株含tdh基因。在155株临床分离株中,145株tdh基因阳性,阳性率为93.5%;而环境株只有一株阳性。本研究发现国内临床株O3:K6均为toxR+tdh+tl+trh-的大流行菌株,占所有临床菌株的76.1%。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环境和临床分离株共有的血清型中,O3:K6均含有tdh基因,而O10:KUT均不含tdh基因,其余血清型如O1:KUT、O3:K7、O3:K8、O3:K13、O3:KUT和O4:KUT其临床株含tdh基因,环境株却为阴性。以上分析说明,tdh基因是鉴别有毒株与无毒株的标志因子,而本研究中极少数临床菌株tdh基因阴性,这可能与其在传代过程中丢失了tdh基因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深入探究。采用国际肠道病原菌分子分型监测网络PulseNet推荐的PFGE标准方法,对191株副溶血弧菌基因型进行分析。PFGE图谱型导入BioNumerics (Version6.0)数据库软件中进行聚类分析。相似度系数采用Dice系数,聚类方法为UPGMA,位置差异容许度设置为1.5%。191株副溶血弧菌共生成111个PFGE图谱型,按62%cutoff值将其分成十大聚类(一至十),其中聚类三为主要聚类。该聚类又可分成A和B两个亚聚类。亚类A包含104株菌,占所有菌株的54.5%,主要为临床菌株,只存在2株环境菌株。该亚类中,O3抗原血清型菌株占94%,包括所有的O3:K6和O4:K68血清型菌株及O1:KUT和O3:K25菌株,说明O4:K68、O1:KUT和O3:K25与O3:K6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由O3:K6进化而来。该亚类中,来自上海和沈阳的O3:K6菌株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但也有极个别来自这两个地区的O3:K6菌株具有相同的图谱型,这说明O3:K6菌株可能存在跨地区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为了适应当地环境而发生了变异。聚类五共有40株菌,以环境分离株为主(占72.5%),其图谱型差异较大。但是,在该聚类中,1株临床分离的新血清型O5:K6菌株与环境分离的2株O5:KUT和1株O5:K17菌株具有相同图谱型,这说明这3种血清型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应用PubMLST网络数据库(http://pubmlst.org/vparahaemolyticus/)提供的标准方案对201株Vp菌株进行MLST分析,共分为63个STs,其中鉴定出90个新的等位基因值和48个新的序列型(Sequence types,STs),新STs占76.2%,这说明Vp菌株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态性,同时也说明了Vp菌株的易变异性。O3:K6、O3:KUT、O4:K68、O3:K25、O1:K6和O1:KUT等6个血清型共计111株菌均属于ST3,这说明了O4:K68、O3:K25和O3:KUT等血清型可能由O3:K6通过其O抗原和K抗原的突变而遗传进化而来。本研究还发现了14株O4:K8和1株O3:K8菌PFGE图谱型相同,且同属于新序列型ST478,其recA位点基因大小比预期值大,很可能与其它弧菌发生了遗传重组,同时也说明O3:K8可能由O4:K8遗传进化而来。eBURST进化分析显示,ST3为所有STs的Founder,其包含12个SLVs和5个DLVs(Double locus variant),这些STs组成一个大的克隆群(Clonal Complex,CC)。48个新序列型中,ST331、332、333、433、434、435、444、447、448、452、472和478等12个STs具有SLVs或DLVs,其它STs均为Singletons,即与ST3遗传距离较远。此外,本研究从14个VNTR位点中筛选了8个多态性较好的位点,对204株菌进行了MLVA分析。204株Vp菌株被分为156个型别,其中92株O3:K6血清型菌株,被分为59个型别,这说明Vp菌株具有遗传多态性,也证明了本研究建立的MLVA技术的分辨率明显高于PFGE和MLST。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同血清型菌株一般具有相同VNTR型别或聚在一起,也有一些菌株具有相同的血清型,其MLVA型别却差异较大,即可能具有不同的流行克隆或具有不同进化起源。O4:K68、O3:K25、O3:KUT、O1:KUT和O1:K33等血清型菌株与O3:K6血清型菌株聚类一起,说明这些型别可能由O3:K6遗传进化而来。对于O3:K6和O4:K8这两种临床常见血清型而言,其VNTR型别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以上分析为将来Vp引起的感染或食物中毒暴发的溯源调查提供了依据。MST(Minimum spanning tree)进化分析显示,O3:K6为其它血清型菌株的祖先,即其它血清型菌株可能由O3:K6遗传进化而来。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获得了以下有意义的研究结果:①初步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来源Vp菌株的血清型别特征,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14种新的血清组合,其中包含7种可引起临床感染的血清型;②分析了环境与临床不同来源Vp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认为tdh基因可作为区别有毒株与无毒株的标识;③采用PFGE、MLST和MLVA等3种分子分型方法对收集的Vp菌株进行了分析,检测到90个新的等位基因值和48个新STs,发现了recA管家基因的重组现象,这反映了Vp菌株的易变异性;④通过分子分型分析,发现Vp具有遗传多态性,且环境分离株的多态性高于临床分离株。遗传进化分析显示,O4:K68、O3:K25、O3:KUT和O1:KUT等血清型可能由O3:K6遗传进化而来;⑤为Vp临床感染与环境或食品污染的相关性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本研究所建立的分型方法和所获得的核酸指纹基础数据,为食源性传染病病原的鉴定溯源、新型病原的发现、食物中毒事件的确认及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遗传变异以及种群进化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军队传染病病原分子分型监测网络的建立奠定基础,为食品污染监测提供有益的指标。

二、一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及分子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3 方法
        1.3.1 细菌学检测
        1.3.2 分离菌株DNA提取
        1.3.3 蜡样芽胞杆菌基因扩增
        1.3.4 蜡样芽胞杆菌分子分型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细菌学检测
    2.3 生化分型
    2.4 毒力基因分布
    2.5 PFGE分子分型
3 讨论

(2)浦东新区某学校一起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方法
        1.2.1 病例定义
        1.2.2 病例搜索
        1.2.3 流行病学调查
    1.3 卫生学调查
    1.4 样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临床表现
    2.3 流行病学调查
        2.3.1 时间分布
        2.3.2 空间分布
        2.3.3 人群分布
    2.4 可疑食物
    2.5 现场卫生学调查
        2.5.1 可疑食品
        2.5.2 学校食堂
        2.5.3 可疑食品加工情况
    2.6 实验室检测
3 讨论

(3)一起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病原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仪器与试剂
    1.3 检验方法
        1.3.1 14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
        1.3.2 分离培养与病原菌鉴定
        1.3.3 血清学分离鉴定
        1.3.4 PFGE分型
    1.4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2.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2.2.1 时间分布
        2.2.2 地点分布
        2.2.3 人群分布
    2.3 现场卫生学调查
        2.3.1 饭店总体情况
        2.3.2 后厨卫生状况
        2.3.3 从业人员情况
    2.4 采集及实验室检测
        2.4.1 14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
        2.4.2 病原菌检测结果
        2.4.3 血清学检测结果
        2.4.4 PFGE分型结果
3 讨 论

(4)食物中毒事件中致病菌肠毒素检测和分子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1.2 仪器与试剂
        1.2.1 仪器
        1.2.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致病菌分离鉴定
        1.3.2 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
        1.3.3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1.3.4 PFGE分子分型图谱的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致病菌分离鉴定
    2.2 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
    2.3 PFGE分子分型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5)我国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引起的发病率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食源性疾病及致病菌概述
        1.1.1 食源性疾病及致病菌的危害
        1.1.2 沙门氏菌概况
        1.1.3 沙门氏菌致病性及危害
    1.2 沙门氏菌污染食物情况概述
        1.2.1 沙门氏菌特定地区污染率
        1.2.2 沙门氏菌特定食品污染率
    1.3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情况概述
        1.3.1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情况
        1.3.2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数据监控
        1.3.3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治疗及其耐药性
    1.4 食源性疾病统计学分析方法
        1.4.1 病原体污染率或发病率估计方法
        1.4.2 病原体污染率与发病率相关性判断方法
        1.4.3 病原体未来发病趋势的预测方法
    1.5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1.5.1 本文的研究目及意义
        1.5.2 本文研究内容
2 沙门氏菌食品污染率统计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层次贝叶斯理论与计算方法
        2.2.2 Logit函数
        2.2.3 Win BUGS软件
        2.2.4 文献检索与选择标准
        2.2.5 沙门氏菌食品污染率模型建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沙门氏菌食品污染率统计结果
        2.3.2 模型建立及敛散性分析
        2.3.3 沙门氏菌食品污染率统计结果
        2.3.4 模型可靠性验证
        2.3.5 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食品沙门氏菌污染引起的发病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沙门氏菌发病率计算方法
        3.2.2 数据来源
        3.2.3 文献检索与筛选标准
        3.2.4 灰色预测理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食物中毒检索结果
        3.3.2 沙门氏菌发病率各指标计算结果
        3.3.3 中国大陆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的发病率估算结果
        3.3.4 灰色预测模型构建及预测结果
        3.3.5 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和导致发病率的关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相关系数
        4.2.2 回归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省份维度的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发病率关系
        4.3.2 年份维度的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发病率关系
        4.3.3 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 ——以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2.2.1 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总体思路
        2.2.2 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线下区块链知识的构建
        2.2.3 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线上虚拟仿真实验的构建
        2.2.4 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2.3 研究对象与教学干预模式
        2.3.1 研究对象
        2.3.2 抽样方法与教学实验分组
        2.3.3 教学干预方法
    2.4 教学效果评价
        2.4.1 文献研究
        2.4.2 教学效果评价工具构建思路
        2.4.3 初步构建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
        2.4.4 专家专题小组讨论进一步修订教学效果评价问卷
        2.4.5 教学效果评价问卷信效度测量
        2.4.6 教学效果资料收集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2.5.1 教学知识模块问题的赋值与评分标准
        2.5.2 教学体验模块问题的赋值与评分标准
    2.6 质量控制
第3章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构建结果
    3.1 初步构建的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3.2 专家专题小组讨论构建的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3.3 问卷调查信度和效度检验
        3.3.1 教学体验问卷信度分析
        3.3.2 教学体验问卷效度分析
第4章 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4.2.1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报告、消杀相关知识或技能掌握情况
        4.2.2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调查相关知识或技能掌握情况
        4.2.3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采样相关知识或技能掌握情况
        4.2.4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病因分析相关知识或技能掌握情况
    4.3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措施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4.3.1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报告、消杀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4.3.2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调查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4.3.3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采样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4.3.4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病因分析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4.3.5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相关理论知识得分情况
    4.4 两组学生食物中毒相关知识与技能干预效果比较DID分析
    4.5 两组学生对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措施教学模式体验情况
        4.5.1 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
        4.5.2 两组学生参与认可度情况
        4.5.3 两组学生能力培养认可度情况
        4.5.4 两组学生学习资源认可度情况
    4.6 两组学生教学体验分数情况
第5章 讨论
    5.1 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干预效果及组间差异性分析
        5.1.1 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干预效果差异性分析
        5.1.2 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组间差异性分析
    5.2 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体验组间差异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不足与建议
        6.2.1 创新之处
        6.2.2 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基线调查问卷
附录 B:终末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区块链与虚拟仿真混合式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7)一起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与溯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流行病学调查
    1.2 样本
    1.3 主要试剂
    1.4 仪器设备
    1.5 实验方法
        1.5.1 RT-PCR检测
        1.5.2 病原菌分离、鉴定
        1.5.3 药敏试验
        1.5.4 PFGE分子分型
2 结 果
    2.1 RT-PCR结果
    2.2 分离鉴定
    2.3 血清学鉴定
    2.4 药敏试验结果
    2.5 PFGE结果
3 讨 论

(8)南京某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与典型案例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2010~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总体情况
        1.2.2 时间分布
        1.2.3 性别分布
        1.2.4 年龄分布
        1.2.5 场所分布
        1.2.6 餐次分布
        1.2.7 危险食品种类分布
        1.2.8 致病因子分布
        1.2.9 诱发因素分布
        1.2.10 危险食品类别与时间分布
        1.2.11 致病因子与时间分布
        1.2.12 致病因子与中毒场所分布
        1.2.13 诱发因素与中毒场所分布
        1.2.14 致病因子与危险食品分布
        1.2.15 诱发因素与危险食品分布
        1.2.16 诱发因素与致病因子分布
    1.3 讨论
    1.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一起由婚宴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分析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
        2.1.3 样品采集和检测
        2.1.4 食品卫生学调查
        2.1.5 数据处理和卫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基本情况
        2.2.2 病例分布
        2.2.3 发病时间分布
        2.2.4 危险因素分析
        2.2.5 卫生学调查
        2.2.6 实验室检测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云南省普洱市食源性疾病监管现状与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现状
        1.2.1 国外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技术发展
        1.2.2 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网络特点
        1.2.3 国内食源性疾病监管发展与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普洱市食源性疾病发生和分布情况分析
    2.1 概述
    2.2 普洱市辖区内的民俗饮食习惯
        2.2.1 佤族的饮食习惯
        2.2.2 拉祜族的饮食习惯
        2.2.3 哈尼族的饮食习惯
        2.2.4 彝族的饮食习惯
        2.2.5 傣族的饮食习惯
    2.3 普洱市食物中毒上报的哨点医院情况
    2.4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疾病报告事件的分析
        2.4.1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概况
        2.4.2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年份分析
        2.4.3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发生的季度比例分析
        2.4.4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暴发的起数与发生时间分析
        2.4.5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的场所分析
        2.4.6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的原因食品的统计分析
        2.4.7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暴发事件的致病因素统计分析
        2.4.8 普洱市2005~2014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报告情况分析
第三章 普洱市食源性疾病的监管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食源性疾病的特征引起的问题
    3.2 食源性疾病技术和工作实际引起的问题
    3.3 食源性疾病监管引起的问题
    3.4 食源性疾病在农村监管问题
        3.4.1 农村人口居住点分散
        3.4.2 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
        3.4.3 农药管理不严
        3.4.4 粮食存储方式
        3.4.5 就医理念不强
        3.4.6 传统饮食习惯不改变
        3.4.7 集中就餐场所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带菌作业
第四章 普洱市食源性疾病的监管的对策研究
    4.1 加大食源性疾病的宣传力度
    4.2 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条例和标准
    4.3 开展食源性疾病的专项监管工作
        4.3.1 加强对食源性疾病重点人群的监管
        4.3.2 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
        4.3.3 加强对食品加工部门的食品安全体系管理
        4.3.4 强化食源性疾病参与人员的业务提升
    4.4 推行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加强哨点医院的作用
        4.4.1 采取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
        4.4.2 构建联动机制,实施好哨点监测工作
    4.5 食源性疾病哨点监测点发展到乡村级卫生院
        4.5.1 普洱市哨点医院的分布
        4.5.2 哨点监测点发展到乡村级卫生院的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我国部分地区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及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副溶血弧菌的鉴定及其毒力基因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副溶血弧菌的
    PFGE
    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副溶血弧菌的
    MLST
    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副溶血弧菌的
    MLVA
    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论着 个人简历 致谢

四、一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及分子溯源[J]. 龙冬玲,张慧娟,萧松建,方艳梅.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1(12)
  • [2]浦东新区某学校一起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 任亚萍,沈惠平,潘丽峰,胡卉,秦存,柏品清.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1(05)
  • [3]一起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病原学分析[J]. 王轶,宋秋坤,石岩,李艳艳,郭晏强. 医学动物防制, 2021(08)
  • [4]食物中毒事件中致病菌肠毒素检测和分子分型研究[J]. 吴灿权,刘绮明,仇绮琳,袁展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13)
  • [5]我国食品沙门氏菌污染率与引起的发病率统计分析[D]. 吴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 ——以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为例[D]. 姚瑶. 南昌大学, 2021(02)
  • [7]一起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测与溯源分析[J]. 徐兰,钱惠芬,吴鹏程,施菊萍,施爱萍,樊飞,刘芳. 医学动物防制, 2021(05)
  • [8]南京某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与典型案例处置[D]. 蔡泽瑜. 东南大学, 2019(01)
  • [9]云南省普洱市食源性疾病监管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 郭莹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10]我国部分地区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及遗传变异研究[D]. 李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2(12)

标签:;  ;  ;  ;  

一起食物中毒病例的实验室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