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S在动棒技术处方剂量计算中的应用

TPS在动棒技术处方剂量计算中的应用

一、TPS在移动条技术中计算处方剂量方面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汪哲宇[1](2021)在《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应对以长期性、非传染性与难治愈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的复杂护理需求,“慢病管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涌现并不断发展。协同护理是慢病管理区别于传统卫生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有组织性的协同化医疗服务。以移动健康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慢病管理的协同效率,帮助患者与护理提供者之间形成完整的闭环反馈,将循证知识与健康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集成到管理过程之中,推动慢病管理逐渐从传统方式向全面的数字化方式过渡。虽然以慢性病照护模型为代表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其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验证,但在当前我国的慢病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导致以协同护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同时,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相关实施性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如何在我国的医疗场景下形成以协同护理为特征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关键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与表达方法研究。针对我国慢病管理实践存在的管理角色分工不明确、缺乏数字化全流程决策支持等问题,使用路径的方式对通用性慢病管理方法进行明确可执行的表示,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与慢阻肺三类常见慢病国内外指南的分析与归纳,提炼出了包含九类共通任务的通用性管理路径,并对数字化场景下各病种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面向我国管理模式构建了路径驱动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并通过本体对模型中包含的结构化知识与具体路径中的医学决策知识进行了表达。(2)数字化背景下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针对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问题与相关个性化管理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从移动健康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基于目标导向型设计方法中的用户建模过程,结合相关健康行为理论,提炼了面向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升的用户模型,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识别出了三类患者虚拟角色与其对应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实践入手,基于本体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了一种根据患者特征为其推荐相关文章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基于强化学习技术实现了一种在虚拟管理环境中根据患者与管理师状态给出干预建议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3)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我国慢病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缺乏理论指导以及多病种集成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模型与个性化管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包含智能服务引擎与客户端两大组件的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智能服务引擎以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本体为核心,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接口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全场景决策支持服务;客户端中的医生工作平台基于共通性路径任务设计,能够辅助不同角色的医护人员执行具有时序性与闭环性的协同式管理;客户端中的患者移动终端基于所提炼的个性化需求与行为改变轮设计,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自我管理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依从性。所实现系统目前已在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的部署与应用。(4)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针对数字化场景下管理系统评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基于面向远程医疗的综合评估模型,提炼了包含评价角色、评价重点与评价角度三个维度的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所实现系统进行了不同证据水平的实践评价,包括基于系统真实数据的回顾性评价、面向慢阻肺患者的前后对比试验与面向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系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合作,开展医患之间高效互动的闭环式协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日常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总的来看,本论文所提出的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慢病管理实践与慢病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数字化慢病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验证。

杨晔[2](2020)在《基于Android的医疗健康助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基于Android完成健康助手的移动应用开发。用户身体出现不适时,能够使用健康助手的模拟问诊功能进行病症自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选择的各级症状,使用决策树模型计算出当前用户可能患有的疾病,并给出针对该疾病的合理建议,帮助患者及时掌握自身状况。系统的主体功能舌诊,舌诊功能将中医舌诊理论与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够区分正常,白色,黄色和黑色四种不同舌苔颜色的舌苔图片,后三种对应中医理论中的体内虚寒,由寒化热和邪热加重,在实现主体功能的同时利用Web技术和百度地图增加辅助功能,能够让用户快速导航至附近医疗地点,同时还添加注册登陆功能实现用户个性化管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协同过滤算法实现相关医疗文章的推荐,帮助用户更好地获取相关的医学常识。多种功能的相辅相成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医疗健康助手,与医院大型系统相比,本课题立足于个人助手,能兼顾便捷性与准确性,目的是帮助患者及时对自身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做到及时预防和治疗,符合大众对健康关注度提高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医疗运行机制的转变以及医疗信息化体系的逐步建立,传统的医疗方式将在信息化社会中逐步走向变革。传统的医疗体系中存在较多弊端,医疗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给人民税收和国家财政带来较大压力,医疗资源的短缺以及不平衡所造成的看病困难等问题也成为我国医疗体系中的弊病。因此结合现代技术对医疗体系的不断补充完善成为众多科研人员的目标。

何建丹[3](2019)在《白藜芦醇脂质纳米粒的构建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来源于植物的一种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乳腺癌、皮肤癌、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等。其自身易氧化、代谢快、半衰期短等特点,导致给药后生物利用度低,不能达到理想的有效治疗水平,因此有必要设计合适的药物输送系统以提高其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本研究构建了Res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首先,对Res进行处方前研究。考察了Res在不同溶剂、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PBS)、不同固液脂质、不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Res溶液及原料药稳定性。研究发现药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仅为0.03 mg/mL,但在乙醇和丙酮中的溶解度较高;Res在单硬脂酸甘油酯(GMS)和单月桂酸甘油酯(GML)中溶解性较好;Res在辛癸酸甘油酯(ODO)和三乙酸甘油酯(GT)中溶解度较高;Res在吐温80中的溶解度较高;Res在水和不同PBS油水分配系数log P均为1左右,无显着差异;Res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原料药在高温、高湿和光照条件下含量降低,稳定性较差。其次,采用高速剪切-超声法制备Res-SLN和Res-NLC。以纳米粒粒径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剪切速度为12000 r/min和超声时间为10 min,以纳米粒包封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出GMS为固体脂质、ODO为液体脂质(固液比1:1)、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根据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出制备Res-NLC最优处方为在制剂总体积5 mL中含脂质总量为167 mg,Res量为22 mg,吐温80用量150 mg。再次,为了解药物在SLN和NLC中的物理状态以及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对SLN和NLC进行了表征。Res-SLN和Res-NLC在TEM观察到呈规则均匀的球形,都在纳米尺寸范围且NLC粒径比SLN低。XRD和DSC结果证明,药物以无定形存在于SLN和NLC中。FTIR结果显示Res和GMS之间没有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考察了Res混悬液、Res-SLN分散液和冻干粉、Res-NLC分散液和冻干粉在pH 7.4的PBS中的体外释放,Res在12 h内释药91.56%,Res-SLN和Res-NLC分散液的药物释放达50 h,且呈双相模式即初始的突释阶段和缓慢持续释放阶段;对释药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分散液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模型,而冻干粉释药拟合最好的是Korsmeyer-Peppas模型。对Res-SLN和Res-NLC的分散液和冻干粉进行稳定性的初步研究,Res-NLC分散液稳定性比Res-SLN分散液高,但30天后出现可见絮状物。Res-SLN和Res-NLC冻干粉在室温储存90天后载药量和粒径均无明显变化,高温(40℃)、高湿及光照条件下含量无明显下降,稳定性良好。最后,考察了Res-SLN和Res-NLC在体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HepG2细胞为对象,考察了Res原料药、Res-SLN和Res-NLC对HepG2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MTT试验结果显示,在5-80μg/mL范围内,随着浓度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大(P<0.05),并显示出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作用48 h后Res-SLN和Res-NLC的IC50分别为20.19μg/mL,12.74μg/mL。本课题研究表明,采用GMS:ODO(1:1)为固液脂质,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基于高速剪切-超声法制备的Res-SLN和Res-NLC能够有效控制药物释放,并提高了Res的稳定性,体外细胞试验表明,Res-SLN和Res-NLC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Res。上述研究为Res纳米制剂的应用开发奠定了一定基础。

张新海[4](2019)在《基于关联规则的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医疗资源管理中,以往的人工管理模式、纸质文档管理模式不仅在人力物力等资源上利用率不高,还容易由于人工错误、文档丢失导致管理上的重大问题,这样的方式已经不适宜现代医院的管理需求。为解决此类问题,并综合近几年程序化管理技术的发展程度,在医院的药房相关工作中,利用严谨高效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来实现高效科学的、符合当代特点的管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算法的一项重要任务。关联规则可以得到项与项之间的规则,且表现方式比较简洁,具有易于阐述与理解的特点。所以近年来,使用关联规则挖掘海量数据中数据间的关联性已然变为该领域的热门研究趋势。本文根据基层医院的实际需求,实现一个满足医院未来发展的药房管理系统,借助该系统,可以实现药房管理的模式转变和提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调研国内外一级、二级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关联规则在其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并总结药房管理系统和关联规则在其中的应用现状。2.关联规则在药房空间布局中的应用研究。首先,研究如何将关联规则与药房管理系统中的药品信息模块相结合,分析找出系统数据中隐藏的有价值的规则。然后,合理运用这些挖掘结果,优化药房空间布局,减少病人在药房窗口等待时长,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3.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目标设计结构合理、架构科学的药房管理系统,操作界面简洁且兼具操作简单和易于掌握的特性,实现药房工作人员对药品入库、出库等管理工作。4.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实现。根据设计结果,使用Python程序语言在Django Web框架下,与MySQL数据库协同工作,来实现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该系统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提升了药房工作者的效率,减少了各操作环节中的人为偏差,使病患就医诊断更加安全便捷,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汪文博[5](2018)在《基于Android跑步机运动处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众多的健身器械中,智能跑步机由于其安全性、适用性及出色的锻炼效果不断发展及普及。然而现有的智能跑步机系统大多使用固定锻炼方案,通过PI控制实现强度调节,无法适应不同个体的使用需求,易造成锻炼效果不佳甚至运动损伤。为此,本文通过对跑步机锻炼过程中的指标及物联网技术分析,搭建了以跑步机为控制对象,安卓终端为核心的运动处方系统,对安卓端的交互界面设计、数据传输管理、运动处方生成等模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了实现针对性地提供目标运动强度及调整实时强度,通过将运动时的强度及对应心率作为线性回归算法的输入以得到两者的关系模型,通过此模型可预测该用户的功能能力以设定靶心率,同时可作为跑步机强度调整依据。为了实现运动量的灵活制订,分别对单次运动的强度、时长及消耗,周期内的总时长及总消耗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最优化模型以制定符合运动量的条件下时长最短的方案或不超过运动量的条件下消耗最高的方案。最后通过10人的单次及长期对比实验,分别验证了两种优化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区分不同人群以设定靶心率,对强度的调整可使心率波动稳定(RMSE<6);同时能够有效制订周期处方,使运动时长、消耗均在范围内达到最优。

刘永建[6](2018)在《县级医院智能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县级医院基本上完成了由纸质办公向电子办公的转变,办公电子化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然而,随着“看病热、健康热”现象的出现,医院的业务量不断增大,普遍存在着病患朋友在交费窗口排长队,在门诊诊室排长队等效率低、就诊难的问题。医院原有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医院需要,迫切需要按照“整体设计、系统集成、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实用高效”的原则,建立一套以“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为核心”并针对门诊患者、使患者更满意、医生也有时间增加自己的医学修养、使医德、医技都有所提高的门诊智能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针对曲周县医院“智能卡”管理系统的研发,首先对邯郸地区县级医院信息系统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广泛地调研,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完成医院智能卡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建立智能卡管理系统整体流程;针对智能卡安全性的需求,对传统的DES和RSA等加密算法与PRESENT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选用PRESENT算法来加密智能卡,同时提出改进型的PRESENT算法来对加密密钥宽度进行拓展的思路,增加密钥的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以及抵抗恶意攻击的能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最后并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测试。该智能卡管理系统已上线,具有较为友好的界面以及高效的运行效率,运行正常,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谢亚可[7](2017)在《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普适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传感技术、认知计算等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以及精准医疗、纳米材料、智能医疗设备和医疗机器人等不断取得新突破,人类正步入普适医疗新时代。普适医疗是医疗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医疗数据感知化、医疗服务透明化、医疗资源共享化、诊疗用药精准化、就医体验便捷化、医疗成本节约化、医患沟通常态化等特点。普适医疗开创了新的医疗时代,拓展了人类健康观念,提升了医疗体系效率,促进了医患生态修复,也为应对当下医疗困境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引发医疗颠覆变革的同时,新的技术生态和时代环境也在冲击、重构现有医疗伦理体系。一方面,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等传统医疗伦理问题将得到极大纾解。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负效应也不期而至,全时全景隐私监视、医疗数字鸿沟加剧、医患关系物化、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医疗技术风险递增、医疗消费主义兴盛、非现场医疗及智能医疗设备引发新的医疗纠纷等新的伦理问题和社会风险层出不穷,呼唤建立新时代的医疗伦理体系。本文从医疗隐私与安全、医疗责任、医疗公平、医患关系等四个主要伦理议题出发,探讨普适医疗环境下的伦理风险及应对路径。隐私与安全问题是普适医疗应用推广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普适医疗环境下,“在线”和“监视”将成为一种必然和生活状态,个人医疗隐私泄露与安全风险与日俱增。医疗隐私的内涵、形式和种类不断拓展,大数据性、价值性不断增强,与其他个人信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为了获取更便捷、透明、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习惯于让渡更多隐私,导致对医疗隐私控制权的进一步削弱,传统隐私保护体系也开始在大数据技术冲击下土崩瓦解,隐私观或将被彻底颠覆。医疗信息隐私化、医疗隐私数据化、医疗数据开放化之势不可挡,隐私泄露风险从物理空间蔓延至数字空间……。重建新的医疗隐私保护框架迫在眉睫,文章从技术、法律、管理、自律和认知等层面提出了新时代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普适医疗倡导医疗生态圈内的人、财、物、设备等互联互通和信息高度共享,将实现各类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便捷性,医疗成本也有望得到有效控制,医患权利平等化趋势明显。然而贫富差距、数字素养差异构筑的数字医疗鸿沟,可能导致普适医疗技术、设备和服务不能真正被公平享用;电子医疗ID可能会使患者无法摆脱固化标签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基于个人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偏见与歧视,普适医疗增强技术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机会不平等和代际不平等。技术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能享受公共医疗服务,高端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和高成本也将进一步加剧不同社会群体的健康权利鸿沟。文章提出了医疗资源分配应坚持“贵义尚利”、“效率优先、增进公平”、“差别平等”等原则,并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视弱势群体的健康权益、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等方面推进医疗公平建设。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云医疗、移动医疗等非现场医疗模式将成为主流医疗形态,大量具有上下文感知功能的智能医疗设备、机器人参与到健康管理和医疗救护过程中,可能引发新的医疗纠纷与医疗责任认定问题。非现场医疗的法律主体多,涉及到医生(本地医生、远程医生)、患者、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等多方,责任认定难度加大。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事故也将面临责任主体难以界定的困境。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势在必行,应加强而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明确智能医疗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健全医疗技术审查和风险规避制度等。现行医疗环境下,医生被赋予了高角色期待、“关系就医”现象普遍、现代医学技术权利化凸显、医患信任脆弱不堪。普适医疗将彻底改变家长式的医疗模式和医患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赋予患者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医疗的权利,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流程和诊疗决策,与医生开展平等对话并主动管理自身健康,医患关系民主化趋势明显。然而,大量先进医疗设备的引入,使得医疗技术风险增加、医疗消费主义兴盛、医患关系物化趋势渐显。应理性认识普适医疗的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警惕医疗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大量社会风险问题的存在体现了普适医疗发展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但不能以此否定普适医疗的时代价值。面对普适医疗背景下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需要综合平衡个人诉求、公共利益和市场需求,促使政府、技术工程师、医疗机构在政策制定、技术研发、技术应用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有效应对和规避伦理风险,需要完善普适医疗技术设计,需要制度和伦理的协同制约,更需要培育一个德性的社会环境。

郭建[8](2017)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医学技术化的加深和医学专科化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越发凸显。医疗上的"高消耗和低效益",医疗服务费用急剧攀升,而医疗品质却在逐渐下降,医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忙、学历层次越来越高,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却越来越少等,这一切让很多人对现代医学产生了质疑,也使现代医学的发展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境和危机。现代医学技术异化问题不仅是我国医疗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全人类、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本研究主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考察了临床医学实践中常见医学技术异化现象的具体事例,例如诊断指标的数字化和过度客观化、躯体疾病的过度诊断现象、心理疾病诊断的泛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过度依赖、抗生素滥用、精神科药物滥用、心血管介入手术和剖宫产手术的过度使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异化、健康人群的普遍性癌症筛查、基因检测技术的异化以及对疫苗接种的过度推崇等,并深度解析了由异化而带来的危害,如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医疗辐射暴露、过度医疗、医患关系物化、医学边界模糊、医学主体变更、医生综合判断能力下降、女性生育自主权的剥夺等,从而体现出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第二部分,本研究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技术哲学和生物医学等多学科,运用技术异化理论、社会建构论、唯物辩证法、利益理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等多种理论,具体从本体论层面、认识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深入探讨了现代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第三部分,本研究从技术控制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思想中汲取营养,在生态学和系统观的启发下,在理论层面探索出若干条应对和预防医学技术异化的方法或策略。本研究认为医学技术异化既具有自发性,又具有人为性,自发性的异化现象由医学技术的反自然性、价值负载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决定,技术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医学技术异化现象是医学技术化的一个必然后果,而人为性的异化现象又告诉我们医学技术异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或消除。医学科技的主体是人,任何技术如果忽视人类的个性,丧失了真正为人类服务的本质,只追求单向度的技术目标,就会变成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探讨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从哲学层面反思其消解的路径,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现代医学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本质,完善医疗改革顶层设计,也可以规范医学技术的合理使用,稳步推动医学科技的健康发展。

程望舒[9](2016)在《基于行为劝导提升用户服药依从性的药品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药品是人类发明用来对抗疾病的有力武器。可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的错服、漏服药品等服药依从性缺失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广大服药人群的健康生活,并给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为了系统地解决服药依从性缺失问题,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与问卷调研的方式系统研究了服药依从性缺失的原因与当前针对服药依从性缺失的行为干预方法。服药依从性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动机缺失,因此本课题尝试从劝导技术的角度来解决服药依从性问题。劝导技术是一项应用于人机交互设计的心理学与信息科学交叉学科,近二十年来逐渐发展,在医疗保健等领域提供提升用户动机,改变用户行为的创新设计思路。本课题从用户行为与劝导技术的角度切入,参考劝导系统设计模型的指导,设计了一套药品管理系统,并提出了系统中用户终端的产品设计策略。药品管理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一套药房端的前端药品管理软件,一个负责处理所有信息的后端云平台,一套药品包装与物流运输的标准操作流程,一个承载药品信息与服药规则的药品包装,一个在用户端的电子药盒设备及配合一个电子药盒使用的移动端应用。本课题在最终界面设计之前,对用户端电子药盒的可用性做了一次实验评估,并将得出的结果用以指导界面设计。在本次课题的用户端迭代设计中,研究者主要设计了用户终端电子药盒以及手机上的交互界面原型。在整个用户端设计过程中,研究者将遵循劝导技术的设计策略以及劝导系统设计模型思想,以期通过该药品管理系统有效提升用户的服药动机,并最终提升用户的服药依从性,解决服药依从性缺失问题。

刘莉莉[10](2016)在《影响放疗加速器辐射防护的若干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辐射防护问题的研究是核物理、核技术在工、农、医中广泛应用的保障,研究内容包括了辐射环境、辐射源性质、感生的次生源的规律与性质等。在肿瘤放疗领域,我们感兴趣的辐射防护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机房外工作环境辐射情况,包括治疗射线束上的散射体、或病人对涉及射线投射方向上的主屏蔽墙影响、对机房内和迷道辐射情况改变的影响、对机房门防护压力影响;其二,加速器的高能X射线在机头内形成的感生的次生辐射性质与规律对放疗操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剂量管理影响。这些问题是我们日常工作常常遇到又有困惑的问题,而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公开文献有限,因此本课题研究很有现实意义。从辐射防护的角度来看,定量的了解加速器机头漏射率、机房墙壁的反射、空气激发等引发的次级散射对于工作人员和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常规治疗方式已经有被调强放射治疗(IMRT)所取代的趋势,调强放射治疗对机器跳数(MU)的使用率较低,进而增加了加速器的漏射率问题,照射技术的改变使得NCRP对报告中不适用于调强放射治疗屏蔽规则的部分进行了修改。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我们测量了在不同模体散射条件下治疗室和迷路中不同位置处的辐射剂量率,迷路入口的剂量率从每小时几微西弗到靠近射野等中心位置的每小时几西弗。尤其是在有水模体存在的情况下,由于增加了射线的散射角度,周围剂量当量是正常情况下的2-3倍。如果将这种情况换成真正对病人进行治疗,当处方剂量为2Gy时,射野外的躯干剂量受量会增加几毫西弗之多,这在之前的文献中很少有提及。另外论文为调强放射治疗和TOMO提出了新的机房辐射防护屏蔽计算公式,为了避免过度复杂,这个新的公式基于现有的方法基础上,按照调强放射治疗的特性进行了修改。在设计新的计算模型时,将工作量、MU、处方剂量对主屏蔽和次屏蔽的影响分别进行测量,最后得到一个根据测量结果拟合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不同照射情况下治疗室内的剂量率各有不同,传统计算治疗室屏蔽的方法也逐渐显出其不足之处。本论文通过研究,得出了不同模体散射条件下治疗室和迷路中不同位置处的辐射剂量率。并为调强放射治疗和TOMO提出了新的机房辐射防护屏蔽计算公式。

二、TPS在移动条技术中计算处方剂量方面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PS在移动条技术中计算处方剂量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慢病管理概述
        1.1.1 慢病的定义与分类
        1.1.2 慢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
        1.1.3 慢病管理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1.1.4 我国慢病流行趋势及管理现状
    1.2 慢病管理领域研究综述
        1.2.1 基于协同护理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综述
        1.2.2 基于CCM框架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综述
    1.3 数字化慢病管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1.3.1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
        1.3.2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进展
        1.3.3 数字化慢病管理国内外代表性应用实践
    1.4 关键问题分析与论文研究内容
        1.4.1 关键问题分析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与表达
    2.1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2.1.1 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提炼与多病种实现
        2.1.2 面向我国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2.2 基于本体的模型知识表达与验证
        2.2.1 本体相关概念与构建方法
        2.2.2 慢病协同管理模型基础本体构建
        2.2.3 基于演绎推理的路径化决策支持
        2.2.4 本体构建结果与技术性评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
    3.1 基于健康行为理论的患者个性化管理需求分析
        3.1.1 移动健康应用设计方法概述
        3.1.2 面向自我管理依从性增强的用户模型提炼
        3.1.3 用户虚拟角色构建与需求识别
    3.2 基于健康推荐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3.2.1 健康推荐系统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3.2.2 健康知识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2.3 基于测试集的推荐系统评估
    3.3 基于强化学习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研究
        3.3.1 强化学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3.3.2 策略生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3.3.3 基于虚拟环境的训练结果与模型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面向全场景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慢病服务引擎构建
        4.1.1 以引擎为核心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4.1.2 基于多种软件框架的云端引擎实现
    4.2 基于路径任务的医生协作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4.2.1 路径任务驱动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设计
        4.2.2 基于网页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实现
    4.3 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患者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
        4.3.1 行为改变轮驱动的干预功能设计
        4.3.2 面向多平台的移动终端功能实现
        4.3.3 面向患者依从性的移动终端试点性应用评价
    4.4 系统部署与实际应用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研究
    5.1 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
        5.1.1 慢病管理领域评价方法概述
        5.1.2 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提炼
    5.2 基于系统观察性数据的回顾性评价
        5.2.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5.2.2 回顾性评价结果总结
    5.3 基于多层次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评价
        5.3.1 探究慢阻肺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前后对比试验
        5.3.2 探究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Android的医疗健康助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Android平台介绍
        2.1.1 Android系统框架
        2.1.2 Android基本组建
    2.2 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SQLite数据库
    2.3 深度学习
    2.4 智能推荐算法
    2.5 决策树模型
    2.6 中医舌诊及舌诊客观化
第三章 系统结构设计
    3.1 整体结构设计
    3.2 推荐模块设计
    3.3 诊断模块设计
    3.4 用户模块设计
    3.5 服务器搭建
第四章 医疗健康助手实现
    4.1 推荐模块功能实现
        4.1.1 辅助功能实现
        4.1.2 医疗健康文章推荐
    4.2 问诊功能实现
        4.2.1 病症知识图谱建立
        4.2.2 问诊结果实威风
    4.3 舌诊功能实现
        4.3.1 舌苔图像分类
        4.3.2 舌诊功能实现
        4.3.3 问诊与舌诊结果对照
    4.4 用户模块实现
        4.4.1 注册登录实现
        4.4.2 历史记录与问诊记录实现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白藜芦醇脂质纳米粒的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脂质纳米粒
        1.1 制备方法
        1.2 在药物输送中的作用
    2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
        2.1 抗氧化作用
        2.2 心血管保护作用
        2.3 抗炎作用
        2.4 抗菌作用
        2.5 抗癌作用
    3 Res制剂的研究进展
        3.1 脂质体
        3.2 聚合物纳米粒
        3.3 胶束
        3.4 环糊精包合物
        3.5 固体脂质纳米粒
    4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白藜芦醇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溶液制备
        2.2 检测波长的确定
        2.3 标准曲线的制定
        2.4 Res溶液在棕色容量瓶中的稳定性
        2.5 精密度试验
        2.6 回收率试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色谱条件的确定
        3.2 方法专属性
        3.3 标准曲线的制定
        3.4 Res溶液在棕色容量瓶中的稳定性
        3.5 精密度试验
        3.6 回收率试验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白藜芦醇处方前研究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2.2 在不同pH缓冲盐溶液中的溶解度
        2.3 在不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
        2.4 在不同液体脂质中的溶解度
        2.5 在不同固体脂质中的溶解度
        2.6 油水分配系数(Papp)的测定
        2.7 药物的稳定性
    3 结果与讨论
        3.1 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3.2 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溶解度
        3.3 在不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
        3.4 在不同液体脂质中的溶解度
        3.5 在不同固体脂质中的溶解度
        3.6 油水分配系数(Papp)的测定
        3.7 药物的稳定性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白藜芦醇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Res-SLN和 Res-NLC的制备
        2.2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3 粒径的测定
        2.4 制备工艺的筛选
        2.5 制剂处方的优化
        2.5.1 辅料种类的筛选
        2.5.2 辅料用量的考察
        2.5.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设计
    3 结果与讨论
        3.1 制备工艺的筛选
        3.2 制剂处方的优化
        3.2.1 辅料种类的筛选
        3.2.2 辅料用量的考察
        3.2.3 星点设计试验结果
        3.3 高速剪切-超声法制备SLN/NLC的方法确定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藜芦醇脂质纳米粒的性能表征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形态观察
        2.2 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的测定
        2.3 DSC分析
        2.4 X-ray衍射分析
        2.5 FTIR分析
        2.6 体外释药行为研究
        2.7 Res-SLN和 Res-NLC稳定性初步考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形态观察
        3.2 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的测定
        3.3 DSC分析
        3.4 X-ray衍射分析
        3.5 FTIR分析
        3.6 体外释药行为研究
        3.7 稳定性初步考察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藜芦醇脂质纳米粒初步药效学研究
    1 材料和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细胞培养
        2.3 MTT试验
        2.4 统计处理
    3 实验结果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基于关联规则的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信息系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1.2.2 关联规则在药房管理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数据挖掘概述
        2.1.1 数据挖掘基本概念
        2.1.2 数据挖掘过程
        2.1.3 数据挖掘任务
    2.2 关联规则概述
        2.2.1 关联规则简介
        2.2.2 Apriori算法简介
    2.3 开发技术概述
        2.3.1 Django框架概述
        2.3.2 MySQL数据库概述
    2.4 本章小结
3 关联规则在药房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3.1 关联规则的应用分析
        3.1.1 定义挖掘问题
        3.1.2 挖掘方法选取
    3.2 Apriori算法实现
    3.3 Apriori算法在药房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3.3.1 数据准备
        3.3.2 参数选择
        3.3.3 挖掘结果
        3.3.4 挖掘结果分析
        3.3.5 布局优化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1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1.1 功能需求及用户需求
        4.1.2 系统数据流图
        4.1.3 基于关联规则的布局方案挖掘需求
    4.2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设计
        4.2.1 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4.2.2 系统业务流程图
        4.2.3 模块设计
        4.2.4 系统流程图
        4.2.5 系统功能流程图
    4.3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概念设计
        4.3.2 数据库逻辑设计
        4.3.3 数据库物理设计
        4.3.4 数据表结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5.1 系统运行平台及开发工具
        5.1.1 系统运行平台
        5.1.2 开发工具
    5.2 用户登录管理功能及系统主要界面实现
        5.2.1 用户登录管理功能实现
        5.2.2 系统主界面实现
    5.3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3.1 药品供应管理模块功能实现
        5.3.2 药品提取管理模块功能实现
        5.3.3 盘点管理模块功能实现
        5.3.4 基于关联规则的方案挖掘模块功能实现
    5.4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测试
        5.4.1 测试基本概念和目的
        5.4.2 软件测试原则
        5.4.3 本文系统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Android跑步机运动处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跑步机运动处方系统的发展现状
        1.2.1 跑步机智能化现状
        1.2.2 跑步处方设定系统方案现状
        1.2.3 跑步机速度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跑步机处方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跑步常用评价指标分析
        2.1.2 组网方案分析
    2.2 系统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Android的跑步机处方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1 应用层功能设计与实现
        3.1.1 界面设计与实现
        3.1.2 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实现
        3.1.3 多线程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3.2 网络层通信方式设计与实现
        3.2.1 跑步机与安卓客户端WLAN通信
        3.2.2 心率带与安卓客户端蓝牙通信
        3.2.3 安卓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
    3.3 功能测试
        3.3.1 测试硬件环境构建
        3.3.2 功能测试分析
        3.3.3 非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跑步机优化运动处方的研究及设计
    4.1 运动处方系统主要存在问题
        4.1.1 靶心率设定
        4.1.2 实时强度控制
        4.1.3 周期运动量设定
    4.2 基于线性回归的强度设定原理
    4.3 基于动态规划的周期运动量设定原理
    4.4 优化处方实现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优化运动处方有效性及控制效果实验
    5.1 实验对象
    5.2 蓝牙手环与心率带对比试验
    5.3 单次优化处方对比实验
        5.3.1 实验方法
        5.3.2 实验结果
        5.3.3 实验结果分析
    5.4 长期优化处方干预实验
        5.4.1 实验方法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县级医院智能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智能卡技术理论
    2.1 智能卡概述
    2.2 加密技术
        2.2.1 PRESENT加密算法介绍
        2.2.2 加密算法比较
        2.2.3 PRESENT加密算法抵抗功耗分析
    2.3 存储技术
        2.3.1 EEPROM技术
        2.3.2 文本压缩技术
    2.4 数据库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3.1.1 智能卡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3.1.2 网络环境需求
        3.1.3 运行环境需求
        3.1.4 用户界面需求
    3.2 系统功能与性能需求分析
        3.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2.2 系统数据库需求分析
        3.2.3 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设计
        3.3.1 网络运行架构
        3.3.2 J2EE平台技术架构
    3.4 功能架构设计
    3.5 数据库设计
        3.5.1 数据库实体联系图
        3.5.2 数据库模型图
        3.5.3 数据库表的设计
    3.6 系统安全设计
        3.6.1 Random—PRESENT加密算法设计
        3.6.2 Random—PRESENT加密算法抵抗功耗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4.1 系统登录模块实现
    4.2 卡管理处模块
    4.3 收费处模块
    4.4 医生工作站
        4.4.1 就诊挂号模块
        4.4.2 病例模块
        4.4.3 检查申请模块
        4.4.4 处方模块
    4.5 医技科室模块
    4.6 门诊药房模块
    4.7 系统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
    4.8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7)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现行医疗体系困境重重
        二、大技术引发医疗大变革
        三、医改加速重塑医疗生态
        四、医疗革命重构医疗伦理
    第二节 研究意义、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四、研究难点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普适计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二、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三、普适医疗发展概述
第一章 普适医疗:开创未来医疗新图景
    第一节 普适医疗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第二节 普适医疗的技术框架
        一、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
        二、物联网(IOT)
        三、云计算与云存储(Cloud Computing&Cloud Storage)
        四、大数据(Big Data)
        五、人工智能与认知计算(AI&Cognitive Computing)
        六、电子病历与电子医疗档案(EMR&EHR)
        七、可穿戴设备(Wearable Devices)
    第三节 普适医疗的内涵与价值
        一、普适医疗的内涵
        二、普适医疗的价值
第二章 普适医疗的隐私与安全问题
    第一节 透明社会的隐私悖论
        一、信息与隐私
        二、个人医疗信息、医疗隐私、医疗数据与医疗大数据
    第二节 普适医疗时代的隐私与安全困境
        一、全时全景隐私监视
        二、隐私边界无限延展
        三、隐私数字化之困
        四、隐私财产属性增强
        五、隐私遗忘机制失效
        六、隐私控制权弱化
        七、传统隐私保护体系解体
    第三节 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框架构建
        一、国内外个人健康医疗数据保护立法实践
        二、普适医疗隐私与安全保护要点
第三章 普适医疗的公平问题
    第一节 医疗公平之伦理纷争
        一、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
        二、道义优先还是功利优先
        三、机会平等还是比例平等
    第二节 普适医疗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公平可及
        一、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
        二、医患权利平等化
    第三节 普适医疗引发公平伦理新危机
        一、医疗数字鸿沟加剧
        二、电子医疗ID与基因歧视
        三、医疗增强技术引发伦理危机
    第四节 促进普适医疗公平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二、重视弱势群体健康权益
        三、抵制电子医疗ID歧视
第四章 普适医疗的责任问题
    第一节 责任与医疗责任
    第二节 传统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第三节 普适医疗环境下的责任困境
        一、非现场医疗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二、智能医疗设备引发的医疗责任问题
        三、普适医疗数据的权属界定问题
    第四节 建立普适医疗责任落实机制
        一、加强非现场医疗立法和监管
        二、明确医疗智能设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三、明晰医疗数据权属关系
第五章 普适医疗的医患关系问题
    第一节 现行医疗体系下的医患关系
        一、医患关系的定义与模式解读
        二、医患危机与中国式医患关系
    第二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民主化趋向
        一、患者主动管理健康
        二、患者参与医疗流程
        三、患者就医方式重构
    第三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新危机
        一、医疗技术风险增加
        二、医疗消费主义兴盛
        三、医患物化问题渐显
    第四节 普适医疗医患关系的重塑
        一、理性认识技术风险、建立技术监管机制
        二、完善伦理监管内容、健全法律调解机制
        三、警惕医患物化倾向、构建人文沟通平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附录二
致谢

(8)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医学技术的演进及现代医学技术化
    2.1 医学技术历史演进和医学技术化
    2.2 现代医学技术化为人类社会带来的福音
        2.2.1 对人类预防诊治疾病能力的提升
        2.2.2 对患者生命质量和大众健康状况的改善
        2.2.3 对医疗保健事业和社会发展的推动
        2.2.4 对医学科学知识的深化
    2.3 现代医学技术的特点与潜在风险
        2.3.1 应用速度快范围广但负效应认识滞后
        2.3.2 医学技术的协同演化
        2.3.3 某些技术全面应用风险的隐蔽性和扩散性
第3章 从医学技术化走向医学技术异化
    3.1 技术异化思想溯源
        3.1.1 人本主义和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
        3.1.2 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异化思想
        3.1.3 埃吕尔和温纳的技术异化思想
    3.2 医学技术化和医学技术异化的关系
        3.2.1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概念的提出
        3.2.2 从医学技术化走向医学技术异化
        3.2.3 技术异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3.3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基本特征
        3.3.1 医学技术的主体化
        3.3.2 医学技术的资本化
        3.3.3 医学技术的权力化
        3.3.4 医学技术的机械化和过度客观化
第4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试析
    4.1 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异化现象
        4.1.1 躯体疾病的过度诊断
        4.1.2 心理疾病诊断的泛化
        4.1.3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过度依赖
    4.2 现代医学治疗技术的异化现象
        4.2.1 药物滥用现象——以抗生素为例
        4.2.2 高风险手术演变为常规治疗——以心血管介入手术和剖宫产为例
        4.2.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异化问题
    4.3 现代医学预防技术的异化现象
        4.3.1 健康人群的普遍性癌症筛查
        4.3.2 基因检测技术的异化
        4.3.3 对疫苗接种的过度推崇
第5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成因分析
    5.1 从本体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5.1.1 医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医学影像学诊断为例
        5.1.2 医学技术的两重性
        5.1.3 医学本体的复杂性
    5.2 从认识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5.2.1 "实在论"疾病观的影响
        5.2.2 "机械论"身体观的影响
        5.2.3 狭隘生命观的影响
    5.3 从方法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5.3.1 生物医学还原论导致人性的物化和异化
        5.3.2 医学技术主义的兴起导致医学人文精神的衰落
        5.3.3 循证医学的过度强调导致技术僭越了医学艺术
第6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哲学反思
    6.1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哲学根源
        6.1.1 唯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
        6.1.2 科学功利主义的影响
        6.1.3 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
        6.1.4 主客二分自然观的影响
    6.2 技术控制主义对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6.2.1 技术控制主义的兴起及对医学的影响
        6.2.2 提倡发展和使用医学适宜技术
        6.2.3 发展补救性技术控制医疗差错
        6.2.4 公民有权参与医学技术精英的民主控制
    6.3 用后现代主义视角回顾和展望现代医学
        6.3.1 后现代主义兴起及其对医学的影响
        6.3.2 后现代主义与新人文医学的建立
        6.3.3 后现代主义与生态医学的发展
        6.3.4 后现代主义与中医药走向世界
        6.3.5 后现代主义与东西方医学融合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专有名词索引
中外人名索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行为劝导提升用户服药依从性的药品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服药依从性问题概述
    1.2 劝导技术概述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服药依从性与行为劝导研究
    2.1 文献研究
        2.1.1 服药依从性缺失的原因
        2.1.2 针对服药依从性缺失的行为干预方法
        2.1.3 用户行为与劝导技术
    2.2 前期访谈
    2.3 问卷调查
        2.3.1 问卷一:关于周围人群服药依从性及习惯养成方式的调研
        2.3.2 问卷二:关于服药依从性缺失影响因素的调研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药品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3.1 劝导系统设计研究
        3.1.1 劝导系统背后的关键问题
        3.1.2 劝导系统的上下文背景
        3.1.3 设计系统属性
    3.2 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系统调研
        3.2.1 调研目标
        3.2.2 调研结果
        3.2.3 优缺点分析
    3.3 药品管理系统的设计策略
        3.3.1 关键问题
        3.3.2 上下文背景分析
        3.3.3 设计系统属性
    3.4 药品管理系统流程与信息框架
        3.4.1 服务流程
        3.4.2 系统信息框架
        3.4.3 系统构成与需求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用户终端设计与评估
    4.1 终端产品设计概念
        4.1.1 精简交互
        4.1.2 非侵入监测
        4.1.3 建立连接
        4.1.4 游戏化设计
    4.2 电子药盒概念设计迭代
        4.2.1 概念设计基础元素
        4.2.2 概念模型迭代
        4.2.3 基于第三代设计概念的原型开发
    4.3 用户终端体验评估
        4.3.1 实验设计
        4.3.2 实验过程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4 分析与推论
    4.4 用户终端界面设计
        4.4.1 用户端完整体验流程
        4.4.2 电子药盒界面交互设计原型
        4.4.3 移动端交互界面交互设计原型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5.1.1 提出服药依从性缺失影响因素并进行验证
        5.1.2 从劝导技术角度解决服药依从性缺失
        5.1.3 劝导系统设计
        5.1.4 用户终端体验评估与界面设计
    5.2 研究局限与未来工作
        5.2.1 范围与数据来源
        5.2.2 项目投入
    5.3 设计展望
        5.3.1 研究场景的拓展
        5.3.2 与互联网医疗及智能物流的结合
        5.3.3 用户界面的扩展对劝导技术的促进
    5.4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第一次问卷调研
附录2 第二次调研问卷
附录3 用户体验评估问卷
附录4 用户体验访谈问题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影响放疗加速器辐射防护的若干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辐射防护问题的宗旨和意义
        1.1.2 研究被忽略的影响放疗加速器辐射防护因素的重要意义
    1.2 辐射防护标准的原则和概念
        1.2.1 辐射防护的目的
        1.2.2 医疗照射的放射防护原则
        1.2.3 有关辐射防护国际组织及相关出版物
    1.3 医用加速器辐射防护标准
        1.3.1 对有用线束内杂散辐射限制
        1.3.2 有用线束外泄漏辐射限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2章 现代医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简述
    2.1 辐射防护的剂量当量和单位
        2.1.1 基础剂量(The Basic Dosimetric Quantity)
        2.1.2 防护剂量(Absorbed Dose)
        2.1.3 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
        2.1.4 实用辐射量(Operational radiation quantities)
    2.2 屏蔽墙厚度的计算
        2.2.1 主屏蔽(对有用线束的屏蔽)的厚度按下式计算
        2.2.2 次屏蔽墙的厚度计算:
        2.2.3 治疗机房不同位置应考虑的辐射束
第3章 医科达SYNERGY治疗室周围剂量当量及个人剂量当量测量
    3.1 前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设备
        3.2.2 实验设置
    3.3 实验方法及结果
        3.3.1 沿射野中心轴测量剂量率的分布
        3.3.2 直线加速器机头周围的剂量率分布
        3.3.3 模体散射条件下治疗室内不同位置处的吸收剂量测量
        3.3.4 主射野边缘处剂量率跌落情况
    3.4 结论
    3.5 实验不确定度
第4章 调强放射治疗的辐射防护屏蔽计算
    4.1 简介
        4.1.1 DMLC治疗技术的主屏蔽计算:
        4.1.2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的主屏蔽计算:
        4.1.3 DMLC和TOMO治疗中机头漏射对次屏蔽压力计算:
        4.1.4 DMLC和TOMO治疗中散射线对次屏蔽的压力计算:
    4.2 试验方法
        4.2.1 DMLC验证
        4.2.2 TOMO验证
    4.3 实验结果
        4.3.1 DMLC结果分析
        4.3.2 TOMO结果分析
        4.3.3 公式总结
    4.4 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
    5.2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5.3 课题的总结
    5.4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5.5 本课题未来研究与预期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TPS在移动条技术中计算处方剂量方面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汪哲宇.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Android的医疗健康助手[D]. 杨晔.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白藜芦醇脂质纳米粒的构建与评价[D]. 何建丹.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4]基于关联规则的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系统[D]. 张新海.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5]基于Android跑步机运动处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汪文博. 南昌大学, 2018(12)
  • [6]县级医院智能卡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永建.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1)
  • [7]普适医疗伦理问题研究[D]. 谢亚可.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D]. 郭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11)
  • [9]基于行为劝导提升用户服药依从性的药品管理系统研究[D]. 程望舒. 上海交通大学, 2016(12)
  • [10]影响放疗加速器辐射防护的若干因素研究[D]. 刘莉莉. 清华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TPS在动棒技术处方剂量计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