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通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对通州市发展农机化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仕超[1](2014)在《乡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及其驱动的土地价值转化》文中提出无论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统筹城乡发展,最大约束都在于土地,其突破口就在于破解土地流转供需"不畅"和城乡资源流动"受阻"的瓶颈,发挥城乡资源高效集约化整合效应。而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土地整治就是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流动的核心载体,已成为破解土地细碎化问题、化解分散经营与规模效应矛盾,实现资源高效节约集约化利用,不可逾越的关键。近年来,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土地整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土地、产业、居住"三集中和"农机、农技、农收"三提升,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同时,也诱发了土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方式的转变,改变着耕地地块大小、形状、数目、空间分布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景观、资源整合方面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正负效应,致使土地价值变化。目前,学术界主要注重农户土地流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而更大尺度间如村域单元和镇域单元,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的异质性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侧重于从外部制度环境出发研究土地流转政策,对土地资源及附属于土地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整合,在整合基础上的资源效用发挥和资源整合驱动下土地价值转化与提升研究不足。为此,本研究以农户分散农业经营下传统种植模式为切入点,选取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大柱村、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和开县竹溪镇灵泉村随机抽样的286户农户及其承包经营的794个地块,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计量模型,评价了六类种植模式的地块生产技术效率,从地块特征和农户特征两个层面解释了地块生产技术效率损失的原因;选取江津区24个乡镇195个行政村1826户农户,分析了镇域尺度、村域尺度和农户尺度土地流转特征,诊别了不同尺度土地流转的关键因子;最后,以江津区慈云镇小园村和永兴镇黄庄村、旸岩村,以囊括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三类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涉及蔬菜、瓜果、养殖等规模经营的六个耕地流转样区为例,结合流转农户调查数据、流转地块图件数据和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等,测算了土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综合价值的损益量,剖析了土地价值结构变化,解析了土地流转与整治联动下土地资源及其附属资源的整合特征与整合效应。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块生产技术效率因种植模式的不同而异,其受制于地块和农户特征的共同约束。种植于水田系统的水稻模式、水稻-油菜模式、水稻-油菜-马铃薯模式的地块平均生产效率分别为0.85,0.86和0.89,平均达0.87,而种植于旱地系统的玉米/红薯-其它模式、玉米-红薯-小麦/其它模式,以及油菜/花生/芝麻-其它模式的地块平均生产效率分别为0.62,0.48和0.86,平均达0.65。水田地块生产效率高于旱地地块生产效率,水旱轮作或作物间套种模式的地块生产效率高于单作模式的地块生产效率。无论是夏种冬休的单作模式还是水旱轮作模式,尤其是油料作物和豆类作物的引入,都是农民为了恢复提升地力、增加产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因此,可通过因地制宜地改变地块自然属性和灌排条件或加强农作物间套作新技术应用的途径来改善土地种植模式进而提高地块生产效率。当地块纯收益最大化时,水稻模式、水稻-油菜模式、水稻-油菜-马铃薯模式、玉米/红薯-其它模式、玉米-红薯-小麦/其它模式、油菜/花生/芝麻-其它模式的地块适度规模依次达2.58hm2、0.62hm2、0.35hm2、1.69hm2、3.12hm2和0.5 hm2,这与当前不同种植模式下实际地块规模(依次为 0.057 hm2,0.048 hm2,0.058 hm2,0.02 hm2,0.015 hm2 和 0.018 hm2)存在显着差距。地块生产效率越低,地块适度经营规模越大。因此,应开展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适度扩大地块规模,并兼顾地块的用途及种植模式。从影响机制来看,地块质量对6类种植模式生产技术效率均有显着地正效应,质量的改善有助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机械耕作条件仅在水稻-油菜-马铃薯模式和油菜/花生/芝麻-其它模式模型中通过了显着性检验,表现为对生产技术效率有正效应;耕作半径对水稻-油菜-马铃薯模式、玉米-红薯-小麦/其它模式,以及油菜/花生/芝麻-其它模式有显着地负效应,而在其它种植模型下未通过显着性检验,但符号也显示其对生产技术效率有负效应,通过调整地块空间分布可以提高这几种模式的生产效率。在家庭资源禀赋层面,劳均耕地对水稻-油菜模式和玉米-红薯-小麦/其它模式有显着性正效应;人均年收入恰好相反,对水稻-油菜-马铃薯模式、玉米-红薯-小麦/其它模式,以及油菜/花生/芝麻-其它模式有显着地正效应,通过增加农户收入能有助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2)土地流转属性特征及驱动机制在镇域尺度、村域尺度和农户尺度上存在差异空间差异上,镇域尺度2007-2012年土地转出率Moran’s I指数依次为-0.1515、-0.1463、0.0156、0.1902、0.0053和0.016,但空间自相关统计p值均大于0.005,且从2007年到2012年存在逐年增加趋势,镇域尺度土地流转属于随机分布且空间自相关程度呈减弱趋势。2012年村域尺度土地转出率Moran’s I指数为0.2052,且通过5%的显着性检验,村域尺度土地转出率呈现显着正空间自相关。从土地流转空间关联类型格局发现,镇域尺度和村域尺度土地转出率空间关联格局整体不稳定,但HH类型集聚区均多分布东西浅丘主导产业区。在尺度差异上,镇域尺度2007-2012年土地转出率变异系数依次为0.1865、0.1557、0.1917、0.4267、0.3577和0.3922,村域尺度2012年土地转出率变异系数为0.4821,农户尺度土地转入率变异系数为0.5481,且土地转出率0.5059,说明土地流转率农户差异最大,其次是村域差异,而土地流转率镇域差异最小。但土地流转形式和流转去向分布在镇域尺度、村域尺度和农户尺度上基本一致,均以出租和转包为主,农户是土地流转的最主要流入方,占比达60%以上,其次是企业,专业合作社最少。这是由于资金、技术、产业发展、市场风险等方面的束缚,新型经营主体有限,如研究区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大多是以少量货币入股、松散联接的方式成立,以土地折资入股组建的合作社还不多,模式比较单一。从驱动因素来看,固定资产和养殖业商品化率对镇域尺度和村域尺度土地转出均存在显着正影响,但劳均耕地对镇域尺度土地转出有显着正影响,对村域尺度土地转出却有显着负影响,同时,镇域尺度土地转出行为还与与农转非率有显着正关系,与农业劳动力数存在显着负关系,而村域尺度土地转出行为还与人均纯收入和政府补贴占比存在显着正关系,与农业收入占比有显着负关系。而且,影响镇域尺度土地转出最大的因素是农业劳动力数和养殖业商品化率,而农业收入占比、人均纯收入和劳均耕地是影响村域尺度土地转出最大的因素。农户尺度上,劳均耕地、农业收入占比、人均经济收入、流转租金、流转年限和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是影响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的重要因素。其中,劳均耕地和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对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均存在显着负影响;人均经济收入对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均存在显着正影响;流转租金和流转年限对土地转入存在显着负影响而对土地转出存在显着正影响;而农业收入占比对土地转入存在显着正影响而对土地转出存在显着负影响。可见,镇域尺度、村域尺度和农户尺度土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向与大小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应以不同层次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出了促进土地顺畅流转施政策略,如以社会发展为导向,加速集约化村镇建设,增加固定资产,土地流转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步伐相适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养殖大户,推广农业机械化替代,加大农机补贴力度;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逐步完善土地流转定价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农户更多就业就会,增加农民收入。(3)土地及其附属资源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整治联动下得到有效整合土地流转与整治联动下田块规模扩大、形状趋于规则、田面更加平整,道路通达程度提高,灌溉排水能力增强。田块总数、田块平均大小、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和田面平整度指数的平均相对改善程度分别为87.87%、38.19%、2.54%、1.15%和30.95%。道路密度和沟渠密度指数的绝对改善程度分别达50m/hm2和75m/hm2以上,灌溉保证率绝对改善程度达25%。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整合度最大,单位面积人工费土地流转后较流转前高出1.58倍到24.84倍不等,农资整合度次之,单位面积农资费流转后较流转前高出1.22倍到8.04倍不等,而畜机整合度最小,提高不足1倍。虽然生产成本增加,但综合效率明显提高,土地流转后劳动生产率高出流转前的21.46-45.74倍不等,土地产出率高出流转前的6.26-14.59倍不等,资本产出率高出流转前的1.09-3.71倍不等,总投入产出率均高于流转前的1.1倍以上,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平均高于流转前的1.04倍。此外,从资金整合来看,土地流转前农业投入靠农户自筹资金,占100%,土地流转后自筹资金与政府投资占比分别介于24.63%-79.31%和20.69%-75.47%之间,且样区Q1和Q6还分别引入了 18%和13.54%的社会资金。可见,农业发展投资主体由一元化转为多元化。(4)土地价值借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了低值向高值的转化,但价值结构不均衡加剧六个样区在土地流转后经济价值显着提升总增值746万元,平均增加6.75倍。其中,样区Q2的经济价值增幅最大,达644万元,增加了 13.81倍,其次是样区 Q3和Q4,分别达2254万元和532万元,增加了 7.12倍和8.85倍,再次是样区Q6,达734万元,增加了 5.32倍,样区Q1和Q5增值最少,分别增加了 2.07倍和3.40倍。同时,社会价值也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小于经济价值,总增值4475万元,平均增加3.82倍。其中样区Q2的社会价值增幅最大,达551万元,增加了 7.5倍,其次是样区Q3和Q4,分别增值2095万元和453万元,增加了3.8倍和4.3倍,样区Q1、Q5和Q6分别增值308万元、234万元和835万元,增减倍数基本相当,均在2.4倍左右。然而,土地流转后生态价值均显着下降,6个样区平均损失率34.82%,总损失315万元。其中,气体调节价值损失最多,达23288元,平均损失率为67.40%,其次是废物处理功能价值,达1475元,平均损失率为34.22%,再次是气候调节功能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价值,二者损失率基本相当,约34.20%。总体而言,6个样区耕地综合价值总增值8636万元,平均增加3.7倍。其中,样区Q2的综合价值增幅最大,达1367万元,增加了 7.3倍,其次是样区Q3和Q4,分别达5701万元和1229万元,分别增加了 3.8倍和4.5倍,最次是样区 Q5和Q6,分别增加了 2.3倍和2.7倍,样区Q1增幅最小,增加了 1.6倍。此外,从价值结构来看,土地流转前后社会价值占比均达45%以上,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占比在土地流转前基本相当,为25%左右,但土地流转后经济价值占比平均扩大近2倍,而生态价值急剧减小尚不足10%。可见,耕地综合价值显着提升,但生态价值却有一定下降,价值结构不均衡在加剧。因此,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即逐步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转变。综上所述,农户分散农业经营下,地块生产技术效率因种植模式的不同而异,其受制于地块和农户特征的共同约束;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土地整治联动下,土地资源、设施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劳动力、农资和农机等生产要素得到有效整合;而土地流转属性特征及驱动机制在镇域尺度、村域尺度和农户尺度上存在差异;借助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移土地价值实现了低值向高值的转化,但加剧价值结构不均衡。为此,需对土地流转增值收益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公平分配机制和基于财产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等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亚华[2](2013)在《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化作为人口、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并发挥着载体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推进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累积的人地矛盾日益凸显,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呈现不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并以经济发达地区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土地城市化明显超前于人口城市化,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大量外流、虚假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两栖人口"双重占地等现象最为明显。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如何认识其演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现实课题,也是迫切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探讨的科学问题。根据系统科学理论,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相互耦合的演化过程,既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又具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因此,有必要借助地理学综合集成的思想,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解析与综合、表象与机理等多重视角,对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时空格局、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不仅在探索人口-土地城市化一般过程和耦合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人口城市化进程调控、遏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协调区域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社会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土地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基于"格局—过程—机理—调控"的研究路线,整合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城乡发展及经济社会等多源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形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重点对1991-2010年期间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格局、耦合过程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章:第一章:绪论。论述了开展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研究的背景,界定了研究对象,梳理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目标,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还对研究数据及其来源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主要涉及人口城市化相关研究、土地城市化相关研究、人口-土地城市化关系研究、耦合理论和模型在城市化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第三章: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格局。以城市统计年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城乡建设统计年报等为支撑,采用GIS空间分析、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的空间格局及其特征。全省人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城镇体系结构的变动,居住与工业用地推动了土地城市化的快速增长,人口-土地城市化空间格局分异明显,苏南地区呈多中心网络结构的城市群发展、苏中地区逐渐形成沿江沿高速的轴线发展、苏北主要表现为单中心极化发展。第四章: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在分析人口-土地城市化过程表现为Logistic曲线形式的基础上,借助人口-土地城市化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了阶段划分。研究运用异速生长模型,对不同阶段的人口-土地城市化异速生长系数进行了评价,进而形成异速生长系数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上的连续变化曲线,得到人口-土地城市化的一般过程。通过研究不同省辖市市区、县域的人口-土地城市化增长指数、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的变化特征,将其划分为中心型、集聚型、均衡型和过渡型4大类型。结合人口-土地城市化的一般过程和耦合类型,研究对市区、县域所处的耦合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第五章: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机理。首先基于AR模型对人口-土地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量化评价,并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和背景,集聚、转移和滞后效应方面对作用关系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解析。其次,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耦合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将其归纳为社会力、市场力和政府力。最后,选取典型地区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过程进行剖析,总结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耦合发展模式与机制,从而揭示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在机理。第六章:调控策略。针对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模式差异,从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区域统筹协调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针对不同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模式提出分类指导的具体调控措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跳出了人地快慢关系的感性认知,从综合集成的视角,对人口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二是深入研究了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过程与机理,揭示了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一般过程,总结了基于社会力、市场力、政府力三大驱动因素的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动力机制模型。

王婉晶,揣小伟,黄贤金,郭怀成[3](2012)在《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全面回顾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法,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系统评述,梳理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方法及评价流程。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内涵的界定、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和评价方法选择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结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系统,建立综合、系统、高效、动态的评价方法体系,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管理体系,促进规划实施评价在规划中的应用等是未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

雷映波[4](2007)在《湖南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党和政府及时做出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决策。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机化重点是在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进而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优势领域。现在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面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开展一次农机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既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急需解答的现实课题。本文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从分析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特点入手,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与要求分析,来识别目前农机化结构调整的机会与挑战。然后通过对湖南农机化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因,识别现阶段农机化结构调整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提出农机化发展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想、目标、模式及所需采取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机化围绕种植业发展已成历史,目前已跟不上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为此,必须实施农机化发展适应性战略,通过把农机化发展定位在“高、新、精”水平上,以逐步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协调、功能完备、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机化新框架来实现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步发展。

杨建忠,朱晓明[5](2002)在《对通州市发展农机化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深化认识、加快农机化结构调整、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和依法管机等几个方面的论述,探讨了通州市农机化发展要点。杨建忠朱晓明

朱晓明[6](2002)在《投“机”兴农 兴“机”富民——通州市发展农机化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 2001年,通州市农机局被江苏省农机局定为“十五”省级农机化综合示范县(市)后,该市局抢抓机遇,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新技术推广力度,积极探索农机化发展新途径。 一、顺应时势,深化认识,把握好农机化发展新机遇 通州农业和农村的现状与特点决定了发展农机

二、对通州市发展农机化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通州市发展农机化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及其驱动的土地价值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模式
        1.1.1 土地产权流转模式
        1.1.2 农用地整治模式
        1.1.3 建设用地整治模式
    1.2 农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绩效
        1.2.1 社会经济效应
        1.2.2 景观生态效应
        1.2.3 资源整合效应
    1.3 农村土地价值体系与价值估算
        1.3.1 土地价值相关理论挖潜
        1.3.2 农用地价值体系与估算
        1.3.3 宅基地价值体系与估算
    1.4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依据
    2.2 研究目的与内容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农户分散农业经营的地块生产技术效率评价
    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3.1.3 样本特征描述
        3.1.4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超越对数函数模型参数估计描述
        3.2.2 不同种植模式生产技术效率分布
        3.2.3 农业生产非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3.2.4 不同种植模式土地适度经营规模
    3.3 讨论
        3.3.1 水旱轮作和农作物间套种技术对地块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3.3.2 地块属性和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对地块生产技术效率的制约作用
    3.4 结论
第4章 不同尺度乡村土地流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数据来源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镇域尺度土地流转特征及动因分析
        4.2.2 村域尺度土地流转特征及动因分析
        4.2.3 农户尺度土地流转特征及动因分析
    4.3 讨论
        4.3.1 土地流转属性的尺度差异
        4.3.2 土地流转空间分布的尺度差异
        4.3.3 土地流转动因的尺度差异
    4.4 结论
第5章 土地流转下土地及其附属资源整合与绩效剖析
    5.1 数据来源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数据收集
        5.1.3 数据处理
        5.1.4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地资源调整重划
        5.2.2 农业基础设施整合
        5.2.3 农业生产要素整合
        5.2.4 资金整合结构变化
        5.2.5 资源整合绩效评价
    5.3 讨论
        5.3.1 地貌类型对资源整合的影响
        5.3.2 产业类型对资源整合的影响
        5.3.3 经营模式对资源整合的影响
    5.4 结论
第6章 产业类型与经营模式双重转变下土地价值转化
    6.1 数据来源与方法
        6.1.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6.1.2 耕地价值体系构建
        6.1.3 耕地价值评估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耕地经济价值损益量
        6.2.2 耕地社会价值损益量
        6.2.3 耕地生态价值损益量
        6.2.4 耕地综合价值损益量
    6.3 讨论
        6.3.1 耕地价值转化的途径
        6.3.2 耕地价值损益的原因
        6.3.3 耕地生态价值的负效应
    6.4 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

(2)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城市化进入快速增长期
        1.1.2 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现象突出
        1.1.3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关系研究亟待深化
        1.1.4 江苏省内部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显着
    1.2 概念界定
        1.2.1 人口城市化
        1.2.2 土地城市化
        1.2.3 人口-土地城市化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主要内容
        1.4.1 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格局研究
        1.4.2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研究
        1.4.3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机理研究
        1.4.4 人口-土地城市化调控对策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1.6.1 资料来源
        1.6.2 统一行政区划
        1.6.3 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数据说明
        1.6.4 遥感影像数据说明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人口城市化相关研究
        2.1.1 西方国家早期的人口城市化研究
        2.1.2 当前人口城市化研究焦点
        2.1.3 国内人口城市化研究取得的成果
    2.2 土地城市化相关研究
        2.2.1 国外土地非农化的研究概况
        2.2.2 当前土地城市化研究的焦点
        2.2.3 国内关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研究
    2.3 人口-土地城市化关系研究
        2.3.1 对立统一关系
        2.3.2 发展快慢关系
        2.3.3 演化协调关系
    2.4 耦合研究中的理论与模型
        2.4.1 城市化系统理论
        2.4.2 非线性系统模型
    2.5 研究进展简要评述
第3章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格局
    3.1 人口城市化演化格局
        3.1.1 建国以来江苏省人口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3.1.2 人口城市化演化特征
    3.2 土地城市化演化格局
        3.2.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土地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3.2.2 土地城市化演化特征
    3.3 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的空间格局
        3.3.1 基于客讷尔密度的人口-土地城市化时空演化分析
        3.3.2 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空间分异特征
第4章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
    4.1 人口-土地城市化演化过程研究
        4.1.1 人口-土地城市化表现为Logistic曲线形式
        4.1.2 人口-土地城市化的Logistic曲线及其阶段划分
    4.2 基于异速生长模型的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分析
        4.2.1 异速生长模型
        4.2.2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异速生长模型构建
        4.2.3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异速生长系数
    4.3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的区域差异
        4.3.1 江苏省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
        4.3.2 县级尺度的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分析
第5章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机理
    5.1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作用关系研究
        5.1.1 人口-土地城市化相互作用关系
        5.1.2 基于方差贡献率的作用关系检验
        5.1.3 基于AR模型的作用关系评价
    5.2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驱动力分析
        5.2.1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驱动力
        5.2.2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驱动力分析
        5.2.3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驱动力差异
    5.3 江苏省典型地区的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研究
        5.3.1 工业化初级阶段:宿迁
        5.3.2 工业化中级阶段:南通
        5.3.3 工业化高级阶段:常州
        5.3.4 发达经济阶段:苏州
    5.4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模式与机理研究
        5.4.1 基于区域差异的耦合发展模式归纳
        5.4.2 欠发达地区耦合发展模式与机制分析
        5.4.3 发达地区耦合发展模式与机制分析
        5.4.4 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内在机理研究
第6章 人口与土地城市化调控策略
    6.1 总体调控措施
        6.1.1 人口城市化调控
        6.1.2 土地城市化调控
        6.1.3 人口与土地城市化统筹协调
    6.2 不同耦合模式地区调控措施
        6.2.1 土地城市化过度超前型地区调控措施
        6.2.2 土地城市化超前型地区调控措施
        6.2.3 人口-土地城市化同步型地区调控措施
        6.2.4 土地城市化滞后型地区调控措施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2、发表论文
    3、参编书目
    4、获奖情况
致谢

(3)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2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3.3 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3.4 实施评价实证研究及热点
4 总结及研究展望
    4.1 待深入研究的主要问题
    4.2 研究展望

(4)湖南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
        1.2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 问题的提出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3.2.1 有利于提高对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结构调整适应性战略的认识
        3.2.2 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管理的科学性
        3.2.3 有利于增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主动性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结构调整历程与现状及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与要求
    1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2 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3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3.1 考虑了农业结构的复杂展性和多层次性
        3.2 兼顾"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3.3 跳出传统农业圈子来进行调整
        3.4 与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3.5 将农副产品深加工放在突出位置
        3.6 重视区域结构调整
        3.7 顺应我国加入WTO的形势需要
    4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及要求
        4.1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4.2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新要求
    5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5.1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需要农业机械化
        5.2 加快畜牧业和水产养殖机械的发展需要农业机械化
        5.3 确保农副产品加工增值需要农业机械化
        5.4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需要农业机械化
        5.5 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需要农业机械化
        5.6 发展特色农业需要农业机械化
        5.7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农业机械化
    6 小结
第三章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1 湖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2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2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3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矛盾
        3.1 结构性矛盾突出,有效供给不足
        3.2 种植业与林、牧、渔各业之间拥有农业机械量不合理
        3.3 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落后于先进地区,各地区间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3.4 农业机械化配套基础设施薄弱影响农业机械效能发挥
    4 小节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适应性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
    1 适应性内涵
    2 适应性特征
        2.1 合理性
        2.2 全面性
        2.3 多样性
        2.4 优化性
    3 影响因素
        3.1 农业机械的装备结构
        3.2 农业机械的技术储备
        3.3 农业机械的比较替代效应
        3.4 农业机械的宏观管理政策
    4 小节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适应性战略模式
    1 适应性战略内涵
    2 适应性战略目标
    3 适应性战略思路
        3.1 农业机械化是为农、林、牧、副、渔业服务的
        3.2 农业机械应从数量型逐渐向质量、高效型转化
        3.3 抓紧知识更新和人才培养
        3.4 把农业机械服务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
        3.5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
        3.6 实现突破式的可持续发展
    4 遵循的基本原则
        4.1 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
        4.2 发展伴调整、调整促发展原则
        4.3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4.4 整体效益原则
    5 适应性战略基本内容
        5.1 调整农业机械化结构,使农机装备向现代化方向突破
        5.2 调整农业机械化作业范围,使作业向深层次方向延伸
        5.3 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使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5.4 调整农业机械化区域布局,使其向优化方向推进
        5.5 调整农机管理与发展理念,使管理法治化、规范化
    6 基本措施
        6.1 加强农机科研、狠抓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是关键
        6.2 以购机补贴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机结构调整
        6.3 农机管理部门转轨变型与加强宏观管理是内因
        6.4 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根本
        6.5 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是基础
    7 小节
第六章 农业机械装备结构适应性战略模式的灰色评价
    1 基本理论框架
        1.1 确定评价指标集
        1.2 确定加权子集
        1.3 确定评价量样本矩阵
        1.4 确定评价等级
        1.5 确定评估灰类
        1.6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1.7 计算灰色评估权位及模糊权矩阵
        1.8 算出模糊综台评判矩阵
        1.9 计算评价结果
    2 实例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2.2 确定指标权重
        2.3 确定评价等级
        2.4 确定评价样本矩阵
        2.5 确定评价灰类
        2.6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和权矩阵
        2.7 计算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优化A综合评价值
    3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对通州市发展农机化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顺应时势,深化认识,把握好农机化发展新机遇
2 围绕中心,突出主题,创新务实做好农机化工作
    2.1 要加快农机适应性结构调整。
    2.2 要加快农机战略性结构调整。
    2.3 要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
3 依法管机,加强管理,努力促进农机化健康发展
    3.1 要全面提高农机执法队伍素质,确保依法行政。
    3.2 要认真开展农机市场整顿与打假工作,净化农机市场。

四、对通州市发展农机化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及其驱动的土地价值转化[D]. 张仕超. 西南大学, 2014(06)
  • [2]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王亚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6)
  • [3]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婉晶,揣小伟,黄贤金,郭怀成. 中国土地科学, 2012(11)
  • [4]湖南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D]. 雷映波.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5]对通州市发展农机化的几点思考[J]. 杨建忠,朱晓明. 中国农机化, 2002(06)
  • [6]投“机”兴农 兴“机”富民——通州市发展农机化的几点思考[J]. 朱晓明. 江苏农机化, 2002(06)

标签:;  ;  ;  ;  ;  

通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