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开发

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开发

一、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朱荣法[1](2020)在《橡胶低锌活性助剂改性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文中认为氧化锌作为橡胶的硫化活性助剂因其优异的活性性能在橡胶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粒径较大的传统氧化锌由于比表面积小而导致其活性较低,使用量较大,同时锌是一种接近重金属的环境污染物并有一定致癌作用,尤其是可溶性锌化合物对水生生物具有毒副作用。为适应绿色环保发展的需要,有必要降低橡胶制品中锌的使用量。本课题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成果和嘉兴北化高分子助剂有限公司及弘宇短纤维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分析和探究了市面上常见的氧化锌活性剂产品(间接法氧化锌、纳米氧化锌、纳米活性氧化锌、有机锌),试图寻找一种可以有效降低锌含量的方法,并提出来橡胶低锌活性助剂的改性预处理技术。本课题选用微米级载体吸附纳米级氧化锌的纳米活性氧化锌及有机锌盐为框架吸附纳米级氧化锌的有机锌并对其进行改性预处理,通过PETS等改性剂改善其表面极性,随后采用LIR低分子树脂对其表面进行初步的渗透隔离,使得其表面包覆一层亲油性树脂,进而达到表面物理改性的效果,同时可以显着提高其与橡胶的亲和性及分散性,改善团聚现象;为了使粉体活性剂达到永久隔离的效果,利用大分子链的橡胶载体对其进行永久性隔离并制备得到低锌活性剂母胶,探讨不同类型的载体橡胶及用量对母胶分散性、加工性等性能的影响,最终制备得到具有高分散性及活性的纳米活性氧化锌母胶及有机锌母胶,并对母胶进行了应用试验的探究,结果发现其可以显着降低锌含量,可分别降低36%及50%左右。另外本课题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进行了表面改性并探究了工艺参数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最终确定以甲苯为溶剂,氨水为PH值调节剂,KH550及KH590用量20%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效果较好,对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锌进行了接枝密度等测试,并且通过天然胶乳以胶乳絮凝的方式制备得到了预分散纳米氧化锌母胶,结果表明其较为均匀的分散于天然橡胶中且明显改善了纳米粒子的团聚现象,应用实验表明在保证硫化胶性能的同时可以降低锌含量50%左右。

王江伟[2](2020)在《冶锌铁渣中锌的回收与利用》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湿法冶锌过程中,冶炼企业大多采用针铁矿法除铁,每生产1t锌就有0.5t铁渣生成,且其中有含量为12%~14%的锌,如此大量的含锌铁渣,属于危险固废,如不进行恰当处理,会造成生态破坏及金属资源的浪费等问题。本文针对湘西某企业冶锌废渣中的铁渣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氨浸法从冶锌铁渣中回收锌制备活性氧化锌的研究:实验采用曲面响应法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氨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液固比4.4m L/g、浸取温度20℃、氨浓度8.2%、浸取时间1.7h。在此条件下,浸出率可以达到99.78%。采用(NH4)2S对浸出液进行除杂,再经蒸氨、加入NH3HCO3沉淀、过滤、煅烧制备成活性氧化锌,经检测,所制得的产品性能符合化工行业标准HG/T 2572-2012。(2)冶锌铁渣酸浸提锌、大孔树脂离子交换回收锌的研究:浸取实验采用曲面响应法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酸浓度,液固比对浸出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浸取温度为25℃、浸取时间为2h、液固比4.4m L/g,酸浓度控制在p H=4.0~4.2时,铁渣中锌的浸出率可达99.91%。并以锌的选择性吸附及吸附量等性能为指针,对D401,D402-II,D405三种大孔树脂进行了筛选,发现性能最佳的是D402-II树脂,该树脂对Zn2+的吸附量随着溶液p H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在p H=5.5时对Zn2+的吸附量达到最大,为213.2mg/g。洗脱时,可用硫酸浓度为1.5mol/L的电解锌阳极液进行解吸,解吸率可达97%以上。(3)EDTA配位法从冶锌铁渣中回收锌的研究: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EDTA铵盐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浸取温度为40℃、浸取时间2h、液固比6m L/g、EDTA铵盐浓度0.4mol/L,铁渣中锌的提取率可达99.88%,浸出液经(NH4)2S沉降、过滤干燥后可得金属硫化物成品,经分析可知,其主要成分为Zn S,可作为冶锌原料应用于实际生产。

王江伟,彭清静[3](2019)在《氨浸法从冶锌铁渣中回收锌制备活性氧化锌》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氨配合法一次性浸出含锌铁渣中的锌,并用硫化铵对浸出液进行除杂,再将浸出液经蒸氨并加入NH3HCO3制备成活性氧化锌,以完成对锌的回收与利用。采用曲面响应法探讨温度、时间、液固比和氨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并得到最佳条件如下:浸出温度为20℃、浸出时间为1. 7 h、液固比为4. 4 mL/g、氨浓度为8. 2%。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可达99. 78%。除杂过程的Cu、Cd去除率均可达95%以上。经检测,活性氧化锌的性能符合化工行业标准HG/T 2572—2012《活性氧化锌》要求。

赵振伟[4](2019)在《纳米活性氧化锌的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ZnO作为橡胶的硫化活性剂在橡胶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ZnO活性低、用量大、有效利用率低,锌又是一种接近重金属的元素,在橡胶制品的使用和废旧处理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锌元素进入到环境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纳米级的ZnO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具有特殊的小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能有效降低橡胶制品的锌含量。但纳米级颗粒极易发生团聚,难以均匀分散在橡胶基体中。本课题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成果以及嘉兴北化和弘宇新材等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针对橡胶工业带来的锌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调研和分析市场上各种ZnO活性剂产品(间接法ZnO,纳米ZnO,纳米活性ZnO,活性ZnO,有机锌),力求寻找一种能够降低锌用量活性剂的有效方法,从而符合全球橡胶工业低锌环保的发展趋势。本论文创新性提出一种有效降低橡胶制品中锌含量的方法,选用具有独特微米级载体包覆结构的纳米级活性ZnO为原材料,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低分子量PIB做分散助剂加入到纳米活性ZnO粉体中,使得纳米活性氧化锌颗粒表面包裹一层亲油性的物质,从而对其实现表面改性的效果,使得其团聚吸附性、分散性等一系列表面性质得到改善,进而提高纳米级活性ZnO与橡胶材料的相容性,得到预处理效果最优异的纳米级活性ZnO复合物;随后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载体,将经过预处理的纳米级活性ZnO复合物制备成母胶粒,选出最佳的载体及合适用量;然后探索纳米级活性ZnO母粒配方和生产工艺,制得性能优异的母胶粒产品,并对母粒的分散性、相容性、加工性、存储性和用于硫化胶产品的各项性能进行研究,从而得到高分散性的纳米级活性ZnO母粒;最后,将高分散性的纳米级活性ZnO母粒与普通ZnO进行应用对比试验,讨论高分散性的纳米级活性ZnO母粒等量及减量替代普通氧化锌后对不同种类胶料性能产生的影响,并对纳米活性氧化锌在橡胶硫化体系中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最终结果表明,高分散性的纳米级活性ZnO母粒作为橡胶制品的硫化活性助剂,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橡胶制品中锌含量的35%以上。

任世磊[5](2019)在《转底炉二次粉尘提取有价元素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目前钢铁企业每年产生上亿吨粉尘,钢铁粉尘除了含有较高的铁元素,一部分粉尘含有Zn及碱金属元素,粉尘的处理方式对保护环境及资源的二次利用十分重要。目前,火法处理粉尘的方式应用广泛,尤其是转底炉法处理含锌粉尘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认可。对于转底炉产生的低锌二次粉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造成金属资源的浪费,目前关于转底炉二次粉尘的处理工艺研究较少,因此,开发与研究提取转底炉二次粉尘中有价元素的工艺对保护环境和资源二次利用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意义。本文以转底炉产生的二次粉尘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分离提取转底炉二次粉尘中的锌和钾为目的,结合转底炉二次粉尘的特点,分别对转底炉二次粉尘水浸—沉淀(沉淀剂NaOH)工艺制备碱式氯化锌、转底炉二次粉尘添加碳酸钠循环浸出—蒸发结晶工艺制备KCl结晶体、转底炉二次粉尘水浸—沉淀(沉淀剂Na2CO3)工艺制备氧化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处理含碱金属及低锌的粉尘提供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ICP、XRD等分析方法对转底炉二次粉尘的组成进行了分析,获得了粉尘元素的基本组成。转底炉二次粉尘中的主要元素为Zn、K、Na、Cl,同时含有少量Ca、Mg、Fe等杂质元素,粉尘平均粒径为5.96μm。碱金属适宜采用水浸出及蒸发结晶的方式分离提取,Zn适宜采用沉淀法分离提取。(2)采用水浸—沉淀实验及溶液相平衡分析方法对转底炉二次粉尘水浸—沉淀(沉淀剂NaOH)制备碱式氯化锌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工艺条件对粉尘中有价元素提取的影响规律。水浸环节处理参数为:液固比4:1、浸出时间60min;水浸液沉淀制备碱式氯化锌环节的参数为:NaOH添加量为0.42mol/L。100g粉尘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Zn品位为48.97%的碱式氯化锌粉末13.88g,此工艺Zn的总回收率为94.05%。(3)采用添加碳酸钠循环浸出实验及溶液相平衡分析方法,对转底炉二次粉尘添加碳酸钠循环浸出—蒸发结晶制备KCl结晶体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工艺条件对粉尘中有价元素提取的影响规律。循环浸出环节的参数为:循环浸出次数为一次、碳酸钠添加量为14.84g/100g粉尘;蒸发结晶制备KCl环节的参数为:蒸发和冷却结晶温度分别为80℃和15℃、蒸发体积比为40%。200g转底炉二次粉尘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可制得16.69gKCl质量分数为90.78%的结晶体,符合国家农用氯化钾标准的结晶体产品,Zn的总回收率为87.83%。(4)采用水浸—沉淀—煅烧实验及理论计算的方法,对转底炉二次粉尘水浸—沉淀(沉淀剂Na2CO3)制备氧化锌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工艺条件对粉尘中有价元素提取的影响规律。水浸环节参数为:液固比为4:1、浸出时间60min;水浸液沉淀制备碱式碳酸锌环节的参数为:碳酸钠添加量为0.35mol/L并使用乙醇洗涤可提高沉淀物的分散性;煅烧碱式碳酸锌环节参数为:煅烧温度400℃、煅烧时间2h。100g转底炉二次粉尘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可以得到30.05gZn品位为25.2%的富锌渣以及11.75gZn含量为59.06%的ZnO,Zn的总回收率为95.46%。(5)本文针对同时含有碱金属K、Na和Cl、Zn的转底炉二次粉尘,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三种不同的处理工艺。制备碱式氯化锌的工艺所得产品的纯度受到杂质元素、粉尘中Zn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的影响较大,但该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适用于处理碱金属含量相对较低、Zn主要以可溶于水的形态存在、杂质元素较少的粉尘。制备KCl结晶体工艺的流程较为复杂,能耗较高,但可以同时提取粉尘中的碱金属及Zn,元素总体利用率较高,操作简单,因此适用于处理碱金属含量和Zn含量相差不大的粉尘。制备氧化锌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能耗较高,但其产品的价值较高,适用于处理碱金属及杂质元素含量较低、Zn主要以可溶于水的形态存在的粉尘。

秦启凤[6](2018)在《活性氧化物的制备及对溶液中U(Ⅵ)和Sr(Ⅱ)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保证核能利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极为重要。吸附法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活性氧化物作为一种吸附剂,不仅有较高的活性、对环境无害而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本文采用均匀沉淀法分别制备活性氧化锌(Active Zinc Oxide,简称AZO)和活性氧化镁(Active Magnesium Oxide,简称AMO),并且在超声辅助下制备二氧化硅包覆活性氧化镁型复合材料(Silica coated active magnesium oxide composite,简称SiO2-AMO)。用AZO吸附溶液中U(VI)、AMO和SiO2-AMO吸附溶液中的Sr(II),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并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初步探讨其机理,为含铀和含锶废水的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通过微观表征分析、静态吸附实验、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和热力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表征结果表明:AZO是片状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反应后的样品中存在铀元素;AMO呈蓬松的花瓣状,由很多纳米级片状物堆积而成,反应前后镁元素含量减少而锶元素增加;SiO2-AMO比AMO性质稳定,不易发生水化反应。2.静态吸附实验表明,三种吸附材料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室温下,pH=6.0、接触时间t=80 min、固液比为0.5 g·L-1和初始浓度为30 mg·L-1时,AZO对溶液中U(VI)去除率达97.78%,吸附量为57.79 mg·g-1;AMO对Sr(II)的吸附,在298 K、pH=8.0、t=60 min、固液比0.25 g·L-1,初始浓度50 mg·L-1时,达到最大吸附量187.50 mg·g-1;复合材料SiO2-AMO制备的最佳条件为,AMO与SiO2的比例1:10,超声30 min;在室温下、pH=8.0、接触时间t=90 min、固液比0.4 g·L-1,初始浓度为50 mg·L-1时,Si O2-AMO对Sr(II)的去除率达到96.34%,吸附量为114.80 mg·g-1,较AMO其优越性在于,样品制备后易于保存、成本较低。3.动力学研究表明,三个吸附反应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受化学吸附速率控制。等温吸附模型研究表明,AZO吸附U(VI)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AMO和Si O2-AMO吸附Sr(II)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热力学研究表明,三种吸附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4.考察共存离子对吸附的影响表明,AZO对U(VI)的吸附中一价离子Na+、K+、NH4+和腐殖酸基本无影响,二价离子Mg2+和Ca2+会抑制吸附;AZO对U(VI)的选择性能一般,但是吸附能力很强,能将其他共存离子一并协同去除。AMO对溶液中Sr(II)的吸附随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阳离子对吸附影响从小到大依次为Li+、Na+、K+和NH4+,存在NH4+时对吸附的影响较大,腐殖酸对吸附的影响不大。

孙强强,王书民[7](2017)在《氨法浸出氧化锌烟尘制取活性氧化锌》文中认为为实现冶锌废渣中锌资源的再利用,以商洛炼锌厂冶锌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锌烟尘为原料,采用氨法浸出-微波蒸氨-火法焙解工艺制得粒度分布均匀的球状活性氧化锌.对锌的浸出工艺及氧化锌前驱体的热解工艺进行研究,并利用TG/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结构及物相表征.研究表明,氨法浸出过程中总氨浓度为8 mol/L、pH为10.0、液固比为4∶1、浸出温度为40℃时,锌的浸出率最高可达92.05%.浸出液经两段净化除杂后,80℃下蒸氨25 min时,制得前驱体碱式碳酸锌.在400℃焙解120 min制得平均粒径约为3μm,六方晶系的球状活性氧化锌.此法对设备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低,工艺流程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陈志红[8](2017)在《低品位氧化锌矿资源化利用的工业生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铅、锌矿产资源丰富。铅、锌矿的类型主要包括硫化矿、氧化矿和混合矿等;在已探明的铅锌矿资源储量中氧化铅锌矿约占1/5,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两大铅锌基地。目前,铅、锌生产主要采用硫化矿精矿,对于低品位的氧化矿,由于没有成熟的选矿工艺和有效的选矿药剂,极难分选或选矿指标不理想,工业开发利用程度极低,低品位氧化矿的高效开发利用是行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问题。陕西某矿山公司是集铅、锌采选冶一体化的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已探明的氧化矿(Zn+Pb10%)约60万吨,其中可开采的保守储量约32万吨,已开采堆存的氧化锌矿约8万吨。近年来,受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的限制,公司原烧结-鼓风炉-烟化炉处理硫化铅精粉已经停止生产,为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如何利用原有设备开展新产品生产已经成为其可持续发展关键之一。本文在分析研究原有烟化炉的设备特点、文献和相关生产实践基础上,对采用低品位氧化锌矿原料直接烟化炉处理提锌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对原有烟化炉的局部改造设计,并确定了全冷料烟化炉直接处理氧化矿的热工条件和生产工艺参数,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氧化矿还原的热力学分析,确定烟化炉渣型和生产物料配比,进行了烟化炉处理氧化矿工艺物料和热量平衡计算。(2)为满足全冷料烟化炉工艺不同于原热料入炉工艺的生产要求,对原有烟化炉的冷却水套、风嘴、温度测量、加料系统和收尘系统等方面的改造措施进行了设计和论述。(3)进行了10个月的氧化矿烟化炉提锌工业试生产,期间重点分析研究了烟化温度、时间、鼓风风量、风压、强度和给煤频率等对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全冷料生产工艺参数。(4)工业试生产结果表明:烟化炉处理低品位氧化锌矿时,铅、锌的挥发率较高,锌挥发率:86.51%,铅挥发率:88.95%,燃煤率24.8%。吹炼采用碱性渣型合理,熔渣的熔点、黏度较低,流动性较好,有利于铅锌的还原挥发,烟化炉弃渣CaO/SiO2约0.637,平均含Zn1.15%、Pb0.13%。(5)对工业试生产的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烟化炉工业试生产期间共处理氧化矿24770.3吨,收到烟尘3452.2吨,其中含Zn金属1835.53吨,含Pb金属253.39吨。产生利润285.35万。

杨宝权,夏恒勇[9](2016)在《浅谈初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的命制——以活性氧化锌工业生产过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工艺流程题具有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为兼顾学生学习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命制具有较高效度和信度的工艺流程题,成为教师在中考复习阶段强化训练的重要工作。以活性氧化锌工业生产过程为例,探讨如何从选材、改编、命题等步骤命制工艺流程题,并从合适性、多样性、完整性等角度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试题的效度和信度。

陈焕章,李花,李宏,王丹[10](2015)在《季戊四醇锌热稳定剂的制备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活性氧化锌和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了季戊四醇锌,探讨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季戊四醇锌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季戊四醇锌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活性氧化锌和季戊四醇的摩尔配比为3:2,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2 h;季戊四醇锌对PVC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效果,PVC/季戊四醇锌的静态热稳定时间长达49.4 min,是无季戊四醇锌时的近7倍;PVC/季戊四醇锌的动态热稳定时间最长为132 s,塑化时间最短为83 s,最小扭矩为28 N·m。

二、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橡胶低锌活性助剂改性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
        1.2.1 纳米材料及其特性
        1.2.2 纳米材料的应用
    1.3 纳米氧化锌概况
        1.3.1 纳米氧化锌结构与性质
        1.3.2 纳米氧化锌的应用
    1.4 氧化锌活化硫化机理及减锌研究进展
        1.4.1 氧化锌硫化活性剂在橡胶中的作用机理
        1.4.2 橡胶硫黄硫化体系中减锌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纳米活性氧化锌改性预处理及母胶粒的制备与应用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配方
        2.1.4 实验步骤
    2.2 表征及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活性氧化锌的结构性质
        2.3.2 纳米活性氧化锌改性预处理及其在丁苯橡胶中的分散性
        2.3.3 纳米活性氧化锌母胶粒的制备
        2.3.4 纳米活性氧化锌母胶粒的应用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纳米氧化锌的表面改性及其应用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配方
        3.1.4 实验步骤
    3.2 表征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氧化锌的表面改性
        3.3.2 改性纳米氧化锌在天然橡胶中的分散性研究
        3.3.3 纳米氧化锌母胶粒的制备
        3.3.4 纳米氧化锌母胶粒的应用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有机锌改性预处理及母胶粒的制备与应用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配方
        4.1.4 实验步骤
    4.2 表征及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有机锌的结构组成
        4.3.2 有机锌改性预处理及其母胶粒的制备
        4.3.3 有机锌母胶的应用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2)冶锌铁渣中锌的回收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锌的冶炼方法
        1.1.1 火法炼锌
        1.1.2 湿法炼锌
        1.1.3 其他炼锌方法
    1.2 冶锌铁渣的来源与危害
        1.2.1 含锌铁渣的来源
        1.2.2 含锌铁渣的危害
    1.3 冶锌铁渣的回收利用现状
        1.3.1 冶锌铁渣的火法处理方法
        1.3.2 冶锌铁渣的湿法处理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铁渣成分及物相分析
    2.1 铁渣的化学成分
    2.2 铁渣的物相组成及含量
    2.3 铁渣中主要物相及其存在形式
第三章 氨浸法从冶锌铁渣中回收锌制备活性氧化锌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实验部分
        3.2.1 浸取剂的选择
        3.2.2 氨浸及曲面响应优化设计
        3.2.3 活性氧化锌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浸取剂的选择
        3.3.2 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3.3.3 除杂效果
        3.3.4 氧化锌的性能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冶锌铁渣酸浸、大孔树脂离子交换回收锌的研究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 实验部分
        4.2.1 浸取实验
        4.2.2 曲面响应优化设计
        4.2.3 优化酸浸出实验
        4.2.4 树脂对浸出液中锌吸附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4.3.2 优化酸浸中滤渣成分及物相分析
        4.3.3 树脂的筛选
        4.3.4 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EDTA配位法从冶锌铁渣中回收锌的研究
    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 实验部分
        5.2.1 浸取实验
        5.2.2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
        5.2.3 最佳条件下浸出实验
        5.2.4 硫化物的制备及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以铁渣中锌提取率为指标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5.3.2 最佳浸出条件下滤渣的物相分析
        5.3.3 硫化物的XRD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氨浸法从冶锌铁渣中回收锌制备活性氧化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浸取剂的选择
        1.2.2 氨浸及曲面响应优化设计
        1.2.3 活性氧化锌的制备
2 结果与讨论
    2.1 浸取剂的选择
    2.2 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2.2.1 设计响应曲面实验
        2.2.2 建立模型方程与显着性分析
        2.2.3 三维曲面图分析
    2.3 除杂效果
    2.4 活性氧化锌的性能检测
3 结论

(4)纳米活性氧化锌的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氧化锌的作用机理
    1.3 纳米材料及其特性
        1.3.1 纳米材料
        1.3.2 纳米材料的特性
    1.4 纳米ZnO的结构
        1.4.1 ZnO的结构与性质
        1.4.2 纳米ZnO的应用
    1.5 纳米颗粒的团聚
        1.5.1 “软团聚”的原因
        1.5.2 “硬团聚”的原因
    1.6 橡胶制品中减锌技术研究进展
        1.6.1 利用活性ZnO减锌
        1.6.2 利用纳米ZnO减锌
        1.6.3 利用有机锌减锌
        1.6.4 利用其他化合物减锌
    1.7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2.1.1 实验原材料
        2.1.2 实验配方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2.3 实验步骤与工艺
        2.3.1 混炼工艺
        2.3.2 硫化条件
    2.4 性能测试
        2.4.1 硫化性能
        2.4.2 硫化胶的性能测试
        2.4.3 橡胶加工分析仪
        2.4.4 橡胶助剂混炼加工性能分析
        2.4.5 混炼胶门尼粘度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7 能谱仪(EDS)
        2.4.8 动态力学热分析仪器(DMA)
        2.4.9 阿克隆磨耗性能测试
        2.4.10 热失重分析(TGA)
        2.4.11 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
        2.4.1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13 流变性能
        2.4.1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第三章 纳米活性ZnO的性能研究
    3.1 不同种类ZnO的性能对比
        3.1.1 不同种类ZnO的SEM图像分析
        3.1.2 不同种类ZnO的红外图像分析
        3.1.3 不同种类ZnO的EDS图像分析
        3.1.4 不同种类ZnO的XRD图像分析
        3.1.5 不同种类ZnO的TGA图像分析
        3.1.6 不同种类ZnO的TEM图像分析
        3.1.7 不同种类ZnO的有效含量测试
        3.1.8 不同种类ZnO对混炼胶硫化特性的影响
        3.1.9 不同种类ZnO对混炼胶加工特性的影响
        3.1.10 不同种类ZnO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3.1.11 不同种类ZnO对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3.2 纳米级活性ZnO复合物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3.2.1 纳米级活性ZnO复合物的制备原理
        3.2.2 纳米级活性ZnO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3.2.3 预处理实验
        3.2.4 预处理ZnO复合物的SEM图像分析
        3.2.5 混炼胶的RPA测试
        3.2.6 纳米级活性ZnO复合物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3.2.7 纳米级活性ZnO复合物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2.8 纳米级活性ZnO复合物对硫化胶热稳定性的影响
        3.2.9 纳米级活性ZnO复合物对硫化胶交联程度的影响
        3.2.10 ZnO的变量对比试验
    3.3 纳米级活性ZnO母胶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3.3.1 母胶粒的制备
        3.3.2 复合物母胶的密度和硬度
        3.3.3 母胶的TGA测试
        3.3.4 母胶的流变性能和加工性能
        3.3.5 复合物母胶的应用
        3.3.6 力学性能分析
        3.3.7 动态力学性能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5)转底炉二次粉尘提取有价元素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钢铁厂粉尘概述
    1.2 钢铁厂粉尘处理工艺发展现状及特点
        1.2.1 返回烧结及稳定化处理工艺
        1.2.2 选冶处理工艺
        1.2.3 火法处理工艺
        1.2.4 湿法处理工艺
    1.3 国内外含锌粉尘利用现状
        1.3.1 国内外锌资源利用概况
        1.3.2 国内外含锌粉尘处理概况
    1.4 转底炉二次粉尘形成机理及回收现状
        1.4.1 二次粉尘形成机理
        1.4.2 Zn及碱金属元素行为
        1.4.3 二次粉尘回收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2 实验设备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2.2.1 实验基本装置图
        2.2.2 实验方法
3 转底炉二次粉尘提取有价元素工艺方案的研究
    3.1 粉尘组成及粒度分析
    3.2 粉尘中元素的浸出特点分析
        3.2.1 碱金属浸出特点
        3.2.2 Zn浸出特点
        3.2.3 杂质元素浸出特点
    3.3 粉尘浸出工艺方案的制定
        3.3.1 制备碱式氯化锌工艺
        3.3.2 制备氧化锌工艺
        3.3.3 制备KCl结晶体工艺
    3.4 HYDRA/MEDUSA软件介绍
    3.5 本章小结
4 转底炉二次粉尘制备碱式氯化锌工艺研究
    4.1 粉尘水浸工艺环节研究
        4.1.1 水浸实验结果
        4.1.2 水浸实验结果分析
    4.2 水浸液沉淀工艺环节制备碱式氯化锌研究
        4.2.1 水浸液中添加NaOH的相平衡分析
        4.2.2水浸液中添加NaOH实验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转底炉二次粉尘制备KCl结晶体工艺研究
    5.1 沉淀环节添加碳酸钠溶液相平衡计算与分析
        5.1.1 碳酸钠理论耗量的计算
        5.1.2 杂质离子相平衡分析
    5.2 沉淀环节碳酸钠添加量对Zn沉淀率的影响研究
        5.2.1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2 浸出渣XRD分析
    5.3 添加碳酸钠循环浸出的工艺环节研究
        5.3.1 循环实验分析及参数的确定
        5.3.2 循环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蒸发结晶制备KCl工艺环节的研究
        5.4.1 提取过程理论分析
        5.4.2 提取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转底炉二次粉尘制备氧化锌工艺研究
    6.1 粉尘水浸实验及结果
    6.2 水浸液沉淀工艺环节制备碱式碳酸锌的研究
        6.2.1 水浸液添加碳酸钠制备碱式碳酸锌实验
        6.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 煅烧碱式碳酸锌制备Zn O工艺环节的研究
        6.3.1 前驱物热分解热力学计算
        6.3.2 前驱物DSC-TG分析
        6.3.3 煅烧前驱物制备ZnO实验结果与分析
    6.4 不同工艺特点的小结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活性氧化物的制备及对溶液中U(Ⅵ)和Sr(Ⅱ)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铀资源利用及危害
        1.1.1 铀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1.1.2 铀资源利用产生的污染
        1.1.3 含铀废水的处理
    1.2 锶的利用及危害
        1.2.1 锶元素简介
        1.2.2 含锶放射性废水的处理
    1.3 活性氧化物的研究利用
        1.3.1 活性氧化锌的应用
        1.3.2 活性氧化镁的应用
        1.3.3 合成方法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活性氧化锌(AZO)对溶液中U(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2 溶液的配制
        2.1.3 活性氧化锌(AZO)的制备
        2.1.4 静态吸附实验
        2.1.5 选择性吸附实验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材料结构表征分析
        2.2.2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2.2.3 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
        2.2.4 温度与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2.2.5 温度与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2.2.6 共存阳离子和腐殖酸对吸附的影响
        2.2.7 离子选择性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活性氧化镁(AMO)对溶液中Sr(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溶液的配制
        3.1.3 AMO的制备
        3.1.4 静态吸附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材料结构表征分析
        3.2.2 pH对吸附的影响
        3.2.3 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
        3.2.4 温度与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3.2.5 温度与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3.2.6 溶液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
        3.2.7 共存阳离子对吸附的影响
        3.2.8 腐殖酸对吸附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二氧化硅包覆活性氧化镁复合材料(SiO_2-AMO)对溶液中Sr(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2 溶液的配制
        4.1.3 SiO_2-AMO的制备
        4.1.4 静态吸附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材料结构表征分析
        4.2.2 SiO_2-AMO制备条件研究
        4.2.3 pH对吸附的影响
        4.2.4 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
        4.2.5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4.2.6 温度与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氨法浸出氧化锌烟尘制取活性氧化锌(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1.2 实验过程
        1.2.1 锌的氨法浸出
        1.2.2 微波蒸氨-火法焙解制备氧化锌
    1.3 分析指标
        1.3.1 锌浸出率的测定
        1.3.2 活性氧化锌纯度检测
        1.3.3 表征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浸出液pH值及温度对锌离子浸出率的影响
    2.2 总氨浓度和液固比对锌离子浸出率的影响
    2.3 浸出液净化及工艺优化
    2.4 蒸氨时间对前驱体产率的影响
    2.5 焙解温度的选择
    2.6 焙解时间对氧化锌结晶性能的影响
    2.7 氧化锌形貌表征及纯度测定
3 结论

(8)低品位氧化锌矿资源化利用的工业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锌的性质
    1.2 锌矿物资源
    1.3 氧化锌矿的处理工艺及研究现状
        1.3.1 选矿处理
        1.3.2 湿法冶金处理
        1.3.3 火法冶金处理
    1.4 烟化炉技术
        1.4.1 处理铅鼓风炉熔渣
        1.4.2 处理锌浸出渣
        1.4.3 处理锡富渣
        1.4.4 处理低品位锡矿
        1.4.5 处理低品位锑矿
    1.5 对次级氧化锌的处理工艺
        1.5.1 生产电锌
        1.5.2 生产添加剂
        1.5.3 制备活性氧化锌
        1.5.4 制备高级氧化锌
        1.5.5 制备饲料级氧化锌
    1.6 氧化锌的用途
    1.7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7.1 课题背景
        1.7.2 研究内容
2.低品位氧化锌矿分析
    2.1 氧化锌矿的来源
    2.2 氧化锌矿的理化分析
        2.2.1 试验样品
        2.2.2 物相分析
        2.2.3 矿石比热容的测定
    2.3 小结
3.烟化处理氧化锌矿的工业计算
    3.1 烟化原理
    3.2 氧化锌矿烟化提锌的工艺流程
    3.3 烟化炉渣型的选择
        3.3.1 渣型的基本要求
        3.3.2 渣型的确定
    3.4 物料配比计算
    3.5 烟化炉吹炼氧化矿的物料衡算
        3.5.1 计算基础资料和设定条件
        3.5.2 炉料与燃料计算
        3.5.3 吹炼产物计算
        3.5.4 弃渣的数量及成分计算
        3.5.5 鼓入空气量与产出烟气量的计算
    3.6 烟化炉吹炼氧化矿的热量衡算
    3.7 小结
4.烟化炉的优化设计改造
    4.1 改造前烟化炉现状
        4.1.1 炉床
        4.1.2 冷却水套
        4.1.3 粉煤风嘴
        4.1.4 炉膛温度测量
        4.1.5 加料系统
        4.1.6 水冷水套循环冷却系统
        4.1.7 收尘系统
    4.2 烟化炉改造设计
        4.2.1 炉体结构设计
        4.2.2 冷却水套设计
        4.2.3 粉煤风嘴设计
        4.2.4 炉膛温度测量改进
        4.2.5 加料系统设计
        4.2.6 水冷水套循环冷却系统设计
        4.2.7 收尘系统的设计
    4.3 小结
5.烟化炉的技术操作条件与技术经济指标
    5.1 烟化炉操作及技术条件
        5.1.1 烟化炉操作
        5.1.2 烟化炉技术操作条件
    5.2 工业生产结果与分析
        5.2.1 烟化炉吹炼及弃渣情况
        5.2.2 全冷料生产工况研究
    5.3 烟化炉改进后的效果
    5.4 烟化炉技术经济分析
        5.4.1 锌的挥发率
        5.4.2 铅的挥发率
        5.4.3 炉床能力
        5.4.4 煤耗
        5.4.5 氧化矿石
        5.4.6 熔剂率
        5.4.7 电耗
        5.4.8 人工、设备折旧成本及备品消耗
        5.4.9 总成本
        5.4.10 经济效益分析
    5.5 小结
6.烟化炉生产的环境保护
    6.1 废水
    6.2 废气
    6.3 废渣
    6.4 小结
7 总结与建议
    7.1 总结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浅谈初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的命制——以活性氧化锌工业生产过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初中工艺流程题的特征
2 工艺流程题命制的步骤
    2.1 选材
    2.2 改编
    2.3 命题
3 对工艺流程题命制的反思
    3.1 选材应合适
    3.2 改编要多样
    3.3 命题需完整
4“意外”的收获

四、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橡胶低锌活性助剂改性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D]. 朱荣法.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冶锌铁渣中锌的回收与利用[D]. 王江伟. 吉首大学, 2020(02)
  • [3]氨浸法从冶锌铁渣中回收锌制备活性氧化锌[J]. 王江伟,彭清静. 环境工程, 2019(09)
  • [4]纳米活性氧化锌的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赵振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转底炉二次粉尘提取有价元素的工艺研究[D]. 任世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6]活性氧化物的制备及对溶液中U(Ⅵ)和Sr(Ⅱ)的吸附性能研究[D]. 秦启凤. 东华理工大学, 2018(12)
  • [7]氨法浸出氧化锌烟尘制取活性氧化锌[J]. 孙强强,王书民.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17(05)
  • [8]低品位氧化锌矿资源化利用的工业生产研究[D]. 陈志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9]浅谈初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的命制——以活性氧化锌工业生产过程为例[J]. 杨宝权,夏恒勇. 化学教学, 2016(12)
  • [10]季戊四醇锌热稳定剂的制备与应用[J]. 陈焕章,李花,李宏,王丹. 中国塑料, 2015(10)

标签:;  ;  ;  ;  ;  

活性氧化锌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