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论提高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试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元元[1](2021)在《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文中指出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发展历程及特点模式各不相同。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后者居上、私学主导、发展速度快且影响巨大等独特性,在路径发展上独树一帜。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追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因,剖析不同发展阶段日本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拓展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专题内容,探究高等教育变革规律及大众化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日本高等教育于1963年迈入大众化阶段,经过一系列调整及变革,至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在整个大众化进程中,日本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在整体上都呈现扩张趋势,如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及各类短期职业院校等均所有扩充,但私立高校担当了主力军角色,发展迅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皆占主导作用,院校及学生数量都远远超过国立、公立高校,且影响至今,现如今日本私立高等院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均占总数的70%以上。在国际及国内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量化指标”和“质的规定性”不完全同步的现象,高等教育正是围绕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进行变革的。在以私学主导为中心,规模与质量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协调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经了快速扩张期、集约发展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发展阶段。1963年至1970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规模扩展为主的快速扩张阶段。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发展的黄金期,经济高速增长,教育投资论盛行,日本社会中等阶层扩大。结合中等教育普及多样化,人才需求旺盛的社会现状,日本政府提出了“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修订并放宽了大学设置基准。日本高等院校尤其是私立大学及私立巨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展,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多,学部及学科种类也大幅扩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以量化规模扩展为主要特点的飞速扩展期。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目标偏向功利性,入学考试选拔标准较为片面,教育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质量下降的问题。此阶段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呈现私立高等院校发挥主力、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职业院校发展突出及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较大的特点。整体来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标准,但“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1971年至1983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质量调控为主的集约发展阶段。在石油危机经济增速下降、高校毕业生过剩就业困难以及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关于高学历问题意见书》等政策相继被提出,日本政府颁布了系列法案援助与控制私立高校,挽救前一阶段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带来的质量危机。在高等教育目标上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制度,并改进了师资教学及课程内容,强化了高校的内外部管理。日本高校数量增速放缓,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出现间歇性回落,学科及专业结构走向融合。呈现高校纵向多层次化发展、应用型人文社科类学科比重增加的特点。1984年至1999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量质兼顾、并重发展的稳定增长阶段。受经济全球化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加强。私立高等院校数量有序增长,国立、公立高校平稳发展,高校入学人数稳定回升,学科种类走向交叉与融合。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也进一步完善及提升,高等教育理念趋向个性与创新,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综合,高校师资队伍力量提升,管理及评估机制更专业精细化,呈现数量与质量发展协调兼顾,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加深,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至1999年,日本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要求”上,都达到了大众化标准,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完成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变。日本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私立各类高校发挥主力作用,构建非传统型多层次高等教育,使大众与精英教育并存的大众化发展路径颇具特色。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然而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教育水平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学位含金量变低等遗留问题仍需解决。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高校在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特色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既满足大众化的量化指标,又达到质的规定性,进而顺利衔接至普及化阶段,并稳步发展。

章凡[2](2021)在《新时代理工科大学生美育实施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范丽群,刘梦梦[3](2020)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人文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文章梳理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的发展过程,从现状分析、提升途径、培育对策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武雪洋[4](2020)在《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导下,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阶段,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工业巨匠,提高制造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实施的重要举措。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对其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其成为具有工匠品质的复合型全面发展人才,不仅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诉求,培育新型工匠人才,打造工业强国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国梦!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曾多次提及“工匠精神”,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关于大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高职等应用型院校的学生,针对综合类大学,尤其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则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理工科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坚持问题意识,为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出了系统性的培育路径。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这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在这部分当中还概括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对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概述,明确概念的内核要义,便于论文的后续研究,同时还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并探讨了理工科大学生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以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基础,分析了支撑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第四部分引入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法,在科学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并阐述其成因;第五部分也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即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研究。从问题出发,结合理工科学生专业的特殊性,在借鉴国外关于工匠精神培育积极方面的基础上,从营造社会氛围、构建校企联盟、以文化为载体、深化高校育人体系、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等方面入手,为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最后一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

曾素芬[5](2020)在《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千年大计,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习总书记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亦在逐步地提升,然而在我国生态环境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与此同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在社会倡导人们要树立健康的生态文明观。在高校,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当下,高校生态文明观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出培养的有效途径。理工科大学生作为一重要群体,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所学专业中,很多和生态环境相关,他们的生态文明观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美丽中国的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本文中,首先,论述了相关概念、意义、原则,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及其培养的特点,并探讨了其思想理论。其次,选取了三所高校为调研范围,以在校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总结了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再次,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从高校、社会、家庭、个人这些层面上,进行了相关原因之分析。最后,提出了四点对策:一是加强高校生态文明观培养建设;二是加强社会生态文明教育;三是加强家庭生态文明教育;四是提升理工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王艺婷[6](2020)在《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严进宽出等政策和制度的盛行,从2013年“最难就业年”开始,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今年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70万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的现象同时存在,而相关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力不足。与传统的就业能力不同,可雇佣性能力强调从企业和雇主的视角出发,注重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取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贯穿于获取岗位、维持就业、重新就业的整个过程,概括性的包含了最初就业和未来胜任两大能力范畴,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332名大学生为被试,以可雇佣性能力为因变量,对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基本现状、相关关系、中介效应展开探析,经过数据收集和处理,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高于平均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专业、年级、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着差异,在性别、生源地上不具有显着差异;(2)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专业、年级、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着差异,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着;(3)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中等,客观支持的分值低于平均水平,在专业、年级、生源地、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着,在性别上不具有显着差异;(4)可雇佣性能力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两两显着相关,经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职业自我效能感能和社会支持均能正向预测可雇佣性能力,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可雇佣性能力越强。(5)社会支持在自变量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因变量可雇佣性能力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量为65.6%。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高需要从政府、高校、企业及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多角度、多主体出发,共同发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系统。

任小琴[7](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王志宏[8](2019)在《新媒体时代下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影响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是现代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养成等也深受新媒体环境影响。我国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因此,高校应加强新媒体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影响的舆论引导;丰富和加强新媒体人文素质教育载体和内容;加强网络监管,建设有利于人文素质传播的网络环境,才能在新媒体背景下引导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出建设性意见。

吴婷[9](2019)在《“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对我国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亦对建设一流文科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因此,本论文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学界对一流理工科大学和文科的界定,对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历史回顾、诉求和现状、问题与原因以及环境分析(即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利用SWOT矩阵进行剖析)。同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流理工科高校文科发展路径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纳出“小而精、交叉型”模式、“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灵活式、精品化”模式、“大而全、突重点”模式等文科建设路径,立足于“双一流”建设背景,提出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优化路径为“小而精、交叉型”模式和“依托式、应用型”模式,并对两种模式进行全面分析,以期能总结出能为其他院校文科发展提供借鉴的模式。最后,根据“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设路径,结合SWOT分析方法,提出了实施SO、ST、WO、WT四大策略。SO策略即利用“品牌效应”和“后发优势”,建设“精、准、特色”型文科;依托理工学科优势,发展运用型文科;利用多学科交叉平台,有机融合文、理、工融合。ST策略即加强跨学科合作,实行学科帮扶;利用后发优势,扶优扶强;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WO策略即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学科增长点;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文、理、工协调发展。WT策略即优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文科;建立优势特色,改变“木桶结构”;突出多学科交叉平台优势,拓展文、理、工交叉领域。

王荣鑫[10](2019)在《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 ——以山西省理工院校为例》文中认为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研究是一个常研常新的时代课题,是进一步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助推大学生高质量、高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闭幕式上提及:“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处于一个这样充满矛盾的处境之中,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主流思想,引导着大学生群体正确的奋进之路;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又受到西方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出现了一味追求物质,轻视或者放弃高尚精神的现象,这些腐朽思想正削弱、侵蚀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生命线显得尤为重要,系统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理论,调查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出认同的对策,这对于启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启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山西省理工院校为例,从理工科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内涵界定、构成要素、形成机制、理论依据、研究价值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的调研形式分析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主流趋势较为积极,但依旧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及教育工作者等方面存在问题。通过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目前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教育理念、扭转课程模式、提升教师素养、丰富教学方法、依附网络发展等五个方面给出对策,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

二、试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
        (一)历史分期依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
    第一节 大正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大正时期的社会形势
        二、《大学令》等相关法令的推进与实施
        三、帝国大学的规模扩展
        四、专门学校的升格
        五、公立、私立大学的初创
    第二节 昭和前期及战时日本高等教育的强化与扩充
        一、昭和前期的社会变革
        二、国家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强化与推进
        三、帝国大学的增设与发展
        四、私立及官立、公立大学的扩展
        五、专门学校的扩充
    第三节 战后初期日本高等教育的重建及大众化的前奏
        一、战后初期的社会发展
        二、高等教育民主新法令的颁布与落实
        三、旧制大学改组升级为新制大学
        四、私学扩展及巨型私立大学的出现
        五、短期大学的制度化与发展
第二章 规模扩展: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扩张(1963-1970 年)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扩张的背景
        一、经济超热化高速增长
        二、社会中等阶层的扩大
        三、人力资本及教育投资理论的盛行
        四、中等教育的普及与多样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提出
        一、实施“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
        二、修订并放宽《大学设置基准》
        三、落实《关于改善大学教育》报告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一、私立高校及私立巨型大学大幅增设
        二、私立高等院校学生数量剧增
        三、学部及学科种类的快速扩充
        四、国立及公立高等院校的显微发展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显现
        一、高等教育目标偏向功利性
        二、大学入学考试受传统学力观束缚
        三、教学大课堂化及课程设置批量化一
        四、高校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衡
        五、“大学纷争”学生运动的爆发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扩张的特点
        一、私立高校发挥主力作用
        二、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
        三、职业高等院校发展突出
        四、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大
第三章 质量调控: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集约发展(1971-1983 年)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背景
        一、石油危机与经济增速下降
        二、少子化历史遗留问题显现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四、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启动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调整
        一、《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的提出
        二、《大学设置基准》与咨询报告的修改与完善
        三、振兴与援助私立高校法案的实施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集约发展
        一、各类高校数量增速放缓
        二、高校学生人数阶段性回落
        三、学科专业数量增速下降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调控
        一、教育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统一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
        三、兼职教授的选聘与课程教学的创新
        四、高等院校内外部管理的相互制衡与加强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特点
        一、私学转向集约化节制发展
        二、高校类型纵向多层次优化
        三、应用型人文社科类专业增加
第四章 量质兼顾: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稳定增长(1984-1999 年)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稳定增长的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增强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三、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化
        四、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增强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成熟
        一、“大学开放方针”的实施
        二、大学自由化政策的制定
        三、大学自我评价机制的导入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平稳增长
        一、私立高校数量有序增长
        二、国立及公立高校的平稳发展
        三、高校学生人数稳定回升
        四、学部学科的新增及改组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优化
        一、教育理念趋向个性及创新
        二、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
        三、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多元
        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
        五、管理运营及评估机制规范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平稳增长的特点
        一、量质并重趋向均衡发展
        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加强
        三、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第五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特点及经验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路径及特点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发展路径
        (一)美国:公立为主,政府、高校、社会协调发展
        (二)英、法等欧洲国家:公立为主,倚重政府
        (三)日本:私立为主,政府引导
        (四)中、俄等转型国家:前期倚重国家,后期民间发力
        二、日本私学主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点
        (一)私立高等院校占据主体地位
        (二)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
        (三)构建非传统型多类型高等教育机构
        (四)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互促并存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
        二、充分挖掘并发挥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
        三、高校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
        四、政府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五、高等教育应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分类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的发展过程
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分析研究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途径研究
    (三)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对策研究
三、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展望
结语

(4)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2 工匠精神相关概念界定
    2.1 工匠的内涵
    2.2 工匠精神的含义
        2.2.1 工匠精神的历史内涵
        2.2.2 工匠精神的当代内涵
    2.3 理工科相关概念
        2.3.1 理工科概念界定
        2.3.2 理工科学生的特点
    2.4 理工科大学生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内在关联
3 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3.1 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3.1.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理论
    3.2 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意义
4 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及成因
    4.1 问卷调查的概况
        4.1.1 问卷调查的目的及方法
        4.1.2 问卷调查的内容
        4.1.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
        4.2.1 资源获取渠道单一化
        4.2.2 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
        4.2.3 校企合作实效性较弱
        4.2.4 学生自身缺乏主动性
    4.3 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成因分析
        4.3.1 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
        4.3.2 浮躁唯快的社会氛围
        4.3.3 高校育人模式陈旧
        4.3.4 联合育人机制不健全
        4.3.5 大学生内生动力不强
5 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5.1 营造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
        5.1.1 注重物质精神双重激励作用
        5.1.2 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5.1.3 提高制度措施的保障作用
    5.2 构建校企联盟践行工匠精神
        5.2.1 双元化模式体现校企协同式育人
        5.2.2 产学研政合作模式强化校企联盟
    5.3 以文化为载体涵养工匠精神
        5.3.1 传统文化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摇篮
        5.3.2 校园文化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阵地
        5.3.3 企业文化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沃土
    5.4 健全育人体系深化工匠精神
        5.4.1 充实师资队伍力量
        5.4.2 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5.4.3 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5.5 参与实践活动内化工匠精神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概述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2.1.2 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2.1.3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
        2.1.4 理工科大学生的概念
    2.2 理工科大学生及其生态文明观培养的特点
        2.2.1 理工科大学生的特点
        2.2.2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特点
    2.3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理论基础
        2.3.1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
        2.3.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2.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4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原则
        2.4.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2.4.2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2.4.3 学科渗透原则
    2.5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意义
        2.5.1 有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5.2 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5.3 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现状分析
    3.1 调查问卷说明
        3.1.1 调研设计及样本选取
        3.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取得的成效
        3.2.1 理工科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生态忧患意识
        3.2.2 理工科大学生普遍意识到了环境问题
        3.2.3 理工科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了生态文明观培养的重要性
    3.3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存在的问题
        3.3.1 理工科专业的教学对生态文明观相关的内容涉及不够
        3.3.2 高校对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实践活动不够
        3.3.3 校园生态文明环境建设不够
        3.3.4 理工科大学生缺乏对生态文明观的深入了解
        3.3.5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行为滞后
        3.3.6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不强
第四章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社会层面
        4.1.1 社会生态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4.1.2 新闻媒体影响力有待加强
    4.2 高校层面
        4.2.1 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经验不足
        4.2.2 高校理工科教师生态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4.3 家庭层面
        4.3.1 家庭的溺爱
        4.3.2 父母生态文明素养不够
    4.4 个人层面
        4.4.1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不够
        4.4.2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行为不够
第五章 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的对策
    5.1 加强高校生态文明观培养建设
        5.1.1 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5.1.2 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
        5.1.3 加强生态文明观和理工科专业教学的融合
        5.1.4 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
        5.1.5 提升理工科教师生态文明素养
    5.2 加强社会生态文明教育
        5.2.1 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文化氛围
        5.2.2 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
        5.2.3 加强生态法治教育
    5.3 加强家庭生态文明教育
        5.3.1 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文化氛围
        5.3.2 提升父母的生态文明素养
        5.3.3 崇尚健康绿色的家庭生活方式
    5.4 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自我教育的能力
        5.4.1 树立健康的消费观
        5.4.2 提升个人生态文明素养
        5.4.3 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胜任力素质模型
        2.1.1 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内涵
        2.1.2 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国内外研究历程
    2.2 可雇佣性能力
        2.2.1 概念界定
        2.2.2 概念辨析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4 可雇佣性能力的测量
    2.3 职业自我效能感
        2.3.1 概念界定
        2.3.2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
        2.3.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4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2.4 社会支持
        2.4.1 概念界定
        2.4.2 国内外关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2.4.3 社会支持的测量
    2.5 可雇佣性能力、职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三者之间相关的研究
        2.5.1 可雇佣性能力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5.2 可雇佣性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2.5.3 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2.6 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反思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概念界定
        3.2.1 可雇佣性能力
        3.2.2 职业自我效能感
        3.2.3 社会支持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假设
    3.6 研究路径
    3.7 研究被试
    3.8 研究工具
        3.8.1 可雇佣性量表
        3.8.2 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3.8.3 社会支持量表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研究结果
        4.1.1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整体现状
        4.1.2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2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结果
        4.2.1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整体现状
        4.2.2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结果
        4.3.1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整体现状
        4.3.2 大学生社会支持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4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职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4.4.1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的相关分析
        4.4.2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可雇佣性能力的相关分析
        4.4.3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职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4.5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职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4.5.1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对可雇佣性能力的回归
        4.5.2 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可雇佣性能力的回归分析
    4.6 社会支持在职业自我效能对可雇佣性能力影响的中介效应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5.1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
        5.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性别差异
        5.1.3 专业差异
        5.1.4 年级差异
        5.1.5 生源地差异
        5.1.6 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差异
    5.2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性别差异
        5.2.3 专业差异
        5.2.4 年级差异
        5.2.5 生源地差异
        5.2.6 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差异
    5.3 大学生社会支持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性别差异
        5.3.3 专业差异
        5.3.4 年级差异
        5.3.5 生源地差异
        5.3.6 有无实习或兼职经历差异
    5.4 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分析
        5.4.1 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
        5.4.2 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
        5.4.3 社会支持与可雇佣性能力
        5.4.4 社会支持在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6章 对策及建议
    6.1 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6.2 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
    6.3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提升
        6.3.1 政府方面
        6.3.2 高校方面
        6.3.3 企业及用人单位方面
        6.3.4 学生方面
        6.3.5 家长方面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人口学变量差异研究
        7.1.2 变量间的关系研究
    7.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附录 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新媒体时代下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理工科院校学生普遍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兴趣
    (二) 理工科院校缺乏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
    (三) 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单一
    (四) 校园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不够
二、新媒体带给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利弊及影响
    (一) 学习生活方式更加多样、便捷的同时丧失创造力
    (二) 人文素质知识视野更加广泛的同时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 营造更加便利的人际交流氛围的同时带来价值观导向危机
三、以新媒体为媒介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 加强新媒体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影响的舆论引导
    (二) 丰富和加强新媒体人文素质教育载体和内容
    (三) 加强网络监管, 建设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知识传播的网络环境
四、结语

(9)“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创新之处和可行性论证
        1.3.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创新之处
        1.3.3 可行性论证
2 文献综述、概念诠释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文献综述
        2.1.2 文献评述
    2.2 概念诠释
        2.2.1 一流理工科大学
        2.2.2 文科
    2.3 理论基础
        2.3.1 自组织理论
        2.3.2 自然淘汰理论
        2.3.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 “双一流”背景下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综合分析
    3.1 我国理工科大学文科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3.2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诉求
        3.2.1 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3.2.2 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2.3 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必然途径
        3.2.4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3.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现状
        3.3.1 文科专业及学院设置情况
        3.3.2 学生及师资情况
        3.3.3 科学研究情况
    3.4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文科的定位和功能认识不足
        3.4.2 文科教师面临新的困境
        3.4.3 文科发展机制不健全
        3.4.4 文科生存危机加剧
4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环境分析
    4.1 内部环境分析(SW)
        4.1.1 优势分析
        4.1.2 劣势分析
    4.2 外部环境分析(OT)
        4.2.1 机会分析
        4.2.2 威胁分析
    4.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SWOT相关矩阵分析
        4.3.1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SWOT分析
        4.3.2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的IFE矩阵
        4.3.3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大学文科建设的EFE矩阵
    4.4 本章小结
5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路径分析
    5.1 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的综合分析
    5.2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
        5.2.1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内涵
        5.2.2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优势
        5.2.3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案例分析
        5.2.4 “小而精、交叉型”模式的成效
    5.3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
        5.3.1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内涵
        5.3.2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优势
        5.3.3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案例分析
        5.3.4 “依托式、应用型”模式的成效
    5.4 结论
6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实施SO策略
        6.1.1 利用“品牌效应”和“后发优势”,建设“精、准、特色”型文科
        6.1.2 依托理工学科优势,发展运用型文科
        6.1.3 利用多学科交叉平台,有机融合文、理、工
    6.2 实施ST策略
        6.2.1 加强跨学科合作,实行学科帮扶
        6.2.2 利用后发优势,扶优扶强
        6.2.3 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6.3 实施WO策略
        6.3.1 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学科增长点
        6.3.2 引育并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6.3.3 建立完善机制,实现文、理、工协调发展
    6.4 实施WT策略
        6.4.1 优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
        6.4.2 建立优势特色,改变“木桶结构”
        6.4.3 利用多学科背景优势,拓展交叉学科,培植应用新文科
7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 ——以山西省理工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认同的内涵
        二、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界定
    第二节 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构成要素
        一、认同主体
        二、认同客体
        三、认同中介
    第三节 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第四节 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形成机制
        一、动机系统——认同的动力源泉
        二、先导系统——认同的加工机制
        三、调控系统——认同的情感导向
        四、强化系统——认同的践行机制
    第五节 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研究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理工科院校的长远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章 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现状
    第一节 实证调研的设计与回收情况
        一、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的发放
        三、调查问卷和访谈问卷的回收情况
    第二节 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现状
        一、理工科和非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情况对比
        二、理工科大学生认同程度较高的方面
        三、理工科大学生认同程度较低的方面
    第三节 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原因分析
        一、理工科大学生自身原因
        二、社会环境与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不足
        四、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章 强化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对策
    第一节 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的导向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树立实践育人理念,增强学生践行能力
        三、开拓智慧教育理念,革新学生思维模式
    第二节 扭转学生认知,发挥课程的优越性
        一、创新课堂模式,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二、发挥真理威力,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
        三、调动情感共鸣,激发思政课的感染力
    第三节 提升教师素养,筑牢教育者的凝合性
        一、坚定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养
        二、完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体系
        三、提升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四、彰显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
    第四节 遵循学生需求,丰富教育方法的艺术性
        一、采用理论宣讲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二、采用实践锻炼法,落实学生的践行度
        三、采用榜样示范法,增进学生的共识性
    第五节 依附网络发展,开拓教育载体的多样性
        一、巧用网络社交功能,拉近认同的距离
        二、善用网络娱乐功能,提升认同的温度
        三、运用网络教育功能,激活认同的情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试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D]. 陈元元. 河北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理工科大学生美育实施路径研究[D]. 章凡.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3]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综述[J]. 范丽群,刘梦梦.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05)
  • [4]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D]. 武雪洋. 中北大学, 2020(09)
  • [5]理工科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研究[D]. 曾素芬. 江西理工大学, 2020(11)
  • [6]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可雇佣性能力的关系研究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D]. 王艺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新媒体时代下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J]. 王志宏. 大学教育, 2019(08)
  • [9]“双一流”背景下一流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D]. 吴婷. 重庆大学, 2019(09)
  • [10]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 ——以山西省理工院校为例[D]. 王荣鑫.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论提高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