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句子成分缺失与风格的关系

论句子成分缺失与风格的关系

一、试论句成分从缺和语体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娜[1](2021)在《汉语主语形式的语距功能和言者时空机制——兼谈意体原子的一种类型》文中认为本文对汉语主语形式语体对立的语言事实、原理、机制进行了讨论。本文发现,有生命名词主语与无生命名词主语、第三人称代词复指主语与复现NP主语、非语境省略下的零形主语与非零形主语、语境省略下的零形主语与非零形主语四类对立主语形式构成语体对立。其原理是主语位置具有构建其与话语时空远近距离的机能,其远近距离的实现取决于话主与客体的心理距离的远近。话主与主语所言人/物的心理距离近,则话主与话语时空构成近距,有拉近交际距离的功效;反之亦然。这一语体语法机制可称为"言者语法时空律",其实质是以时空性将表达言者的意图语距化,为"意"体原子的一种类型,不仅在汉语中普遍存在,在英语中也有共通性。本文进一步提出"事件时空律"和"言者时空律"为"语法时空别体律(时体原子)"的两大基本类型,二者各具独立的句法域和运作方式,其共同原理是心理距离与交际距离的对应。

闻雨轩[2](2018)在《17-19世纪欧洲汉学论着中的汉语口语特征研究 ——以《官话口语语法》和《语言自迩集》为例》文中认为早在《马氏文通》问世之前,17至19世纪的欧洲汉学领域就已经出现了许多部研究汉语语法的论着。自从中国在国际范围内实施汉语推广战略,有关西方汉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针对这些论着中汉语口语特征的研究还是凤毛麟角。口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研究口语特征对于把握语言的发展趋势,提高人们的言语素质以及训练个体的思维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汉语口语特征作为切入点,考察了 17至19世纪欧洲汉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八本汉语语法着作,并主要以艾约瑟《官话口语语法》和威妥玛《语言自迩集》为重点研究对象。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交代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旨在揭示17至19世纪汉语口语特征研究的发展脉络,主要采用历时对比的研究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对所选八本着作中有关汉语口语特征的内容进行详细地归纳和梳理。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词法、句法两个层面来分析《官话口语语法》和《语言自迩集》中所呈现的汉语口语特征,并结合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挖掘编写者对于汉语口语词法和句法的解读。第五章结语及启示,主要参考17至19世纪欧洲汉学汉语口语特征及其教学特点,针对现阶段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存在的语体问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改善措施。

祁从舵[3](2017)在《系词後置判断句的功能与演变》文中认为系词後置判断句表示对定指事物的同一性做出肯定判断,主宾语之间在指别度、可及度、显着度等语义特征上存在差异,具有指别功能、解释功能和认同功能。该句式起源於上古汉语,至迟在东汉佛经文献之前就出现了早期用例,受信息前景化的驱动,在重新分析的机制下形成。唐宋禅录反映了近代汉语早期这种语言现象的实际情况,其演变轨迹表明其是沿着汉语基本语序的历史方向发展的。

肖晓丹[4](2016)在《汉语存现句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研究 ——以巴金小说《家》汉维文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存现句作为一种特殊句式,在现代汉语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其它句式相比,现代汉语存现句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具有其典型的特点。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许多语言学家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对比语言学等角度对汉语存现句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显着成果。维吾尔语中虽然没有直接意义上的存现句的概念,但是存在表示存现意义的相对固定的句式结构,在语义和语用上与汉语存现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这为二者的对应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参照对比语言学理论和三个平面理论,以现代汉语存现句为对象,对汉语存现句的句法特征进行对应表达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汉语存现句的语义成分和体特征等方面的语义特征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最后从汉语存现句的不同焦点、成分从缺现象等角度分析其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全文共分五个章节:一、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缘起,对汉语存现句进行概述,总结归纳维吾尔语中表示存现句的相对固定的句式结构,对已有汉语存现句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介绍论文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二、汉维语存现句概述该部分主要根据潘文的《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多维研究》—书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汉语存现句界定、分类和表达功能等。根据现代维吾尔语相关语法着作,归纳总结了表示存现意义的相对固定的句式结构。以此,对汉维语中存现句以及表示存现意义的句式结构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三、汉语存现句的句法特征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首先对汉语存现句句法结构的A、B、C段和存现句的后续成分X段分别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次分析各段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四、汉语存现句的语义特征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本章从语义成分和体特征两部分来分析汉语存现句的语义特征。第一部分,归纳出存现句的五种语义结构模式,再分别在维吾尔语中寻求对应表达;第二部分,分析汉语存现句的体特征,分析维吾尔语中是如何对应表达该种体特征的。五、汉语存现句的语用特征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这一章节首先分析汉语存现句的焦点差异、成分省略和隐含现象,再分别探讨其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六、结论部分这个部分为整篇论文作了总结,讨论了本研究成果的研究意义,并总结了本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综上所述,本文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搜集了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大量资料和语料,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和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探讨汉语存现句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我们希望这项研究成果可以有助于汉—维语句式研究的深化,有助于第二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也有利于汉—维语翻译等语言应用实践。

霍小立[5](2014)在《语体特征及其影响变量的研究》文中提出语体是当代语言学的重要范畴,是语言研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本文以"语体特征及其影响变量的研究"为题,运用了功能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一方面建构交际框架,分析语体的形成及变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揭示语体变量是如何影响语体的,在整个变量系统中地位如何,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怎样。另一方面从语体本身出发,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统计科技、法律、谈话、新闻、文艺五种语体材料的句法、词汇和语音上特殊语体特征,并进行分析探讨。全文以汉语研究为主,英语、俄语等外语研究为佐证,阐释了交际客观因素对语体形成和变异的决定性作用,人际主观因素对语体变异的个人影响,语言材料本身对语体的限制和影响,又反向考察了语体的区别性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导论,包括语体定义界定、几对术语辨析、语体研究综述及语体研究方法和价值。第二章主要对影响语体的交际因素进行分析,提炼出影响语体的变量。第三章具体探讨这些语体变量的作用。第四章以统计材料为例,讨论语体语言特征及其成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从语体的定义出发,由于学者们对语体的理解不同以及中西方翻译的不对等,语体、文体、语言风格、文风等术语的使用较为混论。通过语体——文体、genre——style、语体——风格、语体学——文体学四对术语辨析,我们认为语体以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对语言的交际功能进行分类研究的结果。本文先对语体定义进行明确界定,总结了国内外语体研究的成果和语体理论的发展变化,为下文进行语体本质的剖析打下基础。第二章从动态的语言交际角度,拟提出语言交际流程图,发掘语言交际中所涉及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影响交际活动的因素总体上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因素即交际活动的参与者——个人因素,又可细分为交际参与者的角色关系、知识储备、临境心理状态。它们均在交际活动中发挥不同程度的影响。客观方面既包括作为交际内容的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又包括语言材料本身。前者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达的内容,也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依据和参照。后者是交际活动得以进行的交流工具,也是人们赖以交际的物质基础,更是语体产生和分化的物质材料。所以新词新语的产生、富有语体特色的各级语言材料的借用也可以从语体的角度给出解释。综上分析,我们拟提出影响语体的变量层次图,并在第三章对语体变量做深入分析。根据第二章拟出的语体的变量层次图,第三章对各层次变量进行具体分析,既包括变量本身的分析,又包括变量之间的关系及该变量在整个变量系统中的地位。影响语体的各个变量及其子变量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语体变异。总体而言,人际变量是主观变量,言外变量和言内变量是客观变量。言外变量是导致语体变异和分化的决定性力量,但它要通过人际变量发挥作用,对言内变量进行选择和重组,最终形成一定语体。第四章立足于语体特征本身,选取科技、法律、谈话、新闻、文艺五种语体的语言材料各3万字左右,具体分析这些语体语言材料的句法、词汇、语音上的语体特色,试图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做出原因分析。我们发现,功能语体的特点,首先是交际领域的不同。每一个交际领域的交际任务、与交际领域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使命、该交际领域主导的思维形式和内容类型等都决定了该语体的基本功能特点。所以,任何具体话语总是与某一种或者几种功能语体的规范相适应,并且可以表明它是属于这一语体的。我们将表现为某一语体的独有特点的各级语言手段称为语体的区别性特征,即为语体的语言特征。

应学凤[6](2013)在《现代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略》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对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进行简单评述。语体语法研究主要有三种思路:一是分析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与语法差异的关系;二是关注语体特征差异与语法差异的关系;三是从话语交际的视角把语体区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典雅和通俗,探究语体的这种差异与语法差异的关系。根据语法特征差异进行的语体研究较多,正式语体语法相关的研究广度还有待深入。这两种语体语法研究的思路是互补的,一个是自下而上的视角,一个是自上而下的视角,它们必将共同推动语体语法研究的深入。

朱军[7](2012)在《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体语法是指从语体的角度透视语法现象与语法规律,注重分析语法事实的语体层次与语体成因。本文简要梳理了汉语语体研究现状和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脉络,认为虽然汉语与语体相关的语法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不菲,但尚存缺乏理论探索、缺少系统性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今后汉语语体语法的研究应集中在具体理论框架下的系统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彭建平[8](2008)在《商品说明语的语法语义语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商品说明语中的各种语言问题,包括商品说明语的词汇、短语、句子、篇章和语用等内容。在研究中以“三个平面”语法观和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和依据,对商品说明语中的词语的使用和词类分布、短语类型和句子格式以及商品说明语篇的篇章语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描写和解释,总结出了商品说明语在语言使用方面具有倾向性的一些规律。本文主要研究了下面几个问题:第一章研究了商品说明语中词汇的使用情况。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词语使用中呈现出的一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考察和解释。说明语中的单音词整体使用比例较低,但是有一些单音动词、介词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各种商品的说明语中,双音合成词是说明语词汇的主体。从商品说明语中各类词语使用分布看,实词是说明语中词汇的主体,起指称作用的名词、陈述性的动词和表描述修饰的形容词占有主要地位,虚词方面,介词、助词使用频率较高,而叹词、语气词和拟声词等较少或几乎不使用。第二章对商品说明语中的短语和句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各种类型的短语在商品说明语都可以见到,但是由于商品说明语篇的性质特殊,在短语的选择方面还是表现出了自身的特点,主谓、动宾和偏正短语较之其他短语使用要多一些,表祈使义的能愿短语和表引介的介词短语使用广泛。本章还对商品说明语中的句子进行了研究,四种主要句类中,主要起说明解释作用的陈述句和表建议禁止作用的祈使句在商品说明语中占据重要地位,疑问句和感叹句较少出现;在句式方面,表处置商品的“把”字句、“将”字句和表产品具有某种功能的“存现句”和“有”字句使用频繁;此外,由于整个语篇本身存在着预设,因此无主句在商品说明语中也很常见。第三章的第一部分对商品说明语篇的逻辑语义关系进行了考察,对说明语篇说明项目自身以及说明项目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分类和详细分析。就说明语中出现的一些语法范畴问题做了分析和研究,如商品说明语中涉及到的时间空间问题、量范畴;并分析了商品说明语篇的一个重要说明项目“注意”的语义表述;还将商品说明语篇按照表意方式的不同分别展开讨论;最后解析了商品说明语篇说明项目安排的逻辑顺序。第三章第二部分用篇章语法的相关理论对商品说明语篇进行分析,得出了说明语篇中“话题具有层级性”的结论,还讨论了说明语句子的评述、焦点问题,确认了说明语的焦点信息的位置;分析了说明语篇中的篇章主位和话题主位,在商品说明语的衔接方式方面,考察了说明语篇中的“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第四章对商品说明语篇的语用和修辞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商品说明语语境的特殊性;总结了商品说明语的“隐形问答”式的对话方式,讨论了商品说明语篇的“以言行事”的能力;并就语用学中的两个重要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品说明语中的体现展开了考察和分析,虽然很多商品的说明语很好地遵守了数量、质量和方式等准则,但是在一些商品说明语中仍然存在信息量不足或是虚假信息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因此相关的编写人员应该对基本的语用原则有所了解并应用到编写实践当中去。商品说明语要求语义明确通顺、形式上词句平匀,整体的修辞风格属于消极修辞的那一种,主要是清楚明白地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并不是分追求语词的色彩、带给读者某种阅读上的新奇感受,但是一些常见的积极修辞的方式,如“比喻、双关、对偶”等在商品说明语中仍有使用,对产品效果的宣传和说明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马永腾[9](2008)在《义类视角下施事、受事句法实现的考察》文中认为从义类的视角,考察施事、受事的句法实现情况。深入到施事和受事的内部,考察施事、受事内部不同义类的词语对句法位置依存程度的强弱。具体分析哪些义类的施事投射到主语的优先强度大,哪些义类的受事投射到宾语的优先度大,并总结投射类型和特点。本文的结构是这样安排的:第一章绪论。主要总结与本文有关的前人和时贤的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分国内研究和国外研究现状两部分,对国内的施事和受事的研究历史和状况简要回顾。陈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语料库的建设。本文使用的方法决定了所做的结论是基于语料库的,因而语料库的建设非常重要。我们首先建立了一个包含60余万字的母库,历时一年多。然后根据考察需要,从中抽取与施事、受事有关的信息,建成文中常用的包含义类、句法、语义信息的数据库。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内容。分别从两个方向考察施事、受事的句法实现规则。第三章、第四章从句法向语义,考察句法位置对施受事语义成分内部不同义类的优选等级和约束施受事优先投射等级的两组原则。对这一优先等级用不等序列的方式进行描述,并用两组规则来加以解释和探寻规律。典型的施事、受事具备常规的句法配位,所以施事、受事的典型性与其配位的典型性是一致的。我们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的考察,分析这两组规则管束的常规配位的、施受事所属的义类。第四章从语义向句法,分大类和中类两个层次考察施事、受事句法投射的类型。考察同一种语义成分可以投射的不同句法位置,并分别在大类层和中类层总结投射类型。这样做是因为大类层对应相对简单容易总结基本的类型。而中类层对应复杂,可以检验总结的类型是否全面、合理,并可以补充和丰富已经总结出的类型。同时,我们发现大类层次上的上类词和中类层次上的分类词,具有一些对应的特点,我们尝试着予以总结。第六章简单地尝试为计算机总结形式化的规则并总结全文。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着眼于信息处理的需要,从义类的角度入手,分析最常见的两种语义成分的句法实现情况,意在通过对这两种语义成分的考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以期从大量的语言事实中总结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寻找语义成分句法实现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相关义类因素。

于芳芳[10](2007)在《现代汉语中动句及其习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动句是现代汉语里一种非常特殊的句法现象,在汉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表达作用。本文首先从汉语中动句的概念和范围的确定入手概括了本文所研究的对象,然后从语义建构、句法编码和语用校验三个阶段的描写和分析理清汉语中动句内部的生成情况,最后在了解中动句内部生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中动句的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让我们从内外两方面加深了对中动句的本质和特征的了解。另外,本文分析了自然语言中中动句式的构成、表义及使用情况,把中动句分为几个下位句式。在此基础上,对自然语料和中介语语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对留学生的正误使用情况做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并统计出留学生习得中动句式的大致顺序及本族人的使用频率。最后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动句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二、试论句成分从缺和语体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句成分从缺和语体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主语形式的语距功能和言者时空机制——兼谈意体原子的一种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汉语主语形式语体对立的语言事实
三 汉语主语调距功能的言者时空原理
四 主语形式语体对立的构成机制
五 “言者语法时空”机制的普遍性
六 结语

(2)17-19世纪欧洲汉学论着中的汉语口语特征研究 ——以《官话口语语法》和《语言自迩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汉语口语特征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17-19世纪欧洲汉学中汉语口语特征的认识及演进
    第一节 17-19世纪欧洲汉学口语特征的认识
    第二节 17-19世纪欧洲汉学口语特征的演进
第三章 17-19世纪欧洲汉学中的汉语口语词法特征
    第一节 拟声构词
    第二节 重叠构词
    第三节 口语派生词的构词特征
    第四节 口语复合词的构词特征
第四章 17-19世纪欧洲汉学中的汉语口语句法特征
    第一节 “的”字短语转指功能的运用
    第二节 汉语口语的特殊结构
    第三节 口语句子的形式特点
第五章 结语及启示
    第一节 17-19世纪欧洲汉语口语教学的特点
    第二节 对语别化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4)汉语存现句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研究 ——以巴金小说《家》汉维文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缘起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缩略语及符号对照表
第二章 汉语存现句和维吾尔语表存现意义的句式结构
    第一节 汉语存现句
        一、存现句的界定
        二、存现句的分类
        三、存现句的表达功能
    第二节 维吾尔语表示存现意义的句式结构
        一、NP_1(处所/时间词语+格)+NP_2(存在的人或事物)+bar/yoq(特殊形容词)
        二、NP_1(处所/时间词语+格)+NP_2(存在的人或事物)+V(主动态)
        三、NP_1(处所词语+格作状语)+NP_2(存在的人或事物)+V(被动态)
        四、NP1_1(处所词语+格)+NP_2(存在的人或事物+bilan)+V(主动态)
第三章 汉语存现句的句法特征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一节 汉语存现句A段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在维吾尔语中对应表达为状语
        (一) 对应表达为名词性词语加时位格形式
        (二) 对应为名词性词语加向格形式
        (三) 对应为名词性词语加从格形式
        二、在维吾尔语中对应表达为宾语
        三、在维吾尔语中对应表达为定语
        四、在维吾尔语中对应表达为主语
    第二节 汉语存现句B段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三节 汉语存现句C段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C段在维吾尔语中对应表达为主语
        二、C段在维吾尔语中对应表达为宾语
        三、在维吾尔语中对应表达为名词性谓语
    第四节 汉语存现句后续成分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存现句里兼语结构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存现句里连动结构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三、存现句里定心结构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四章 汉语存现句的语义特征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一节 汉语存现句的句模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位事+动核+止事”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位事+动核+受事”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三、“位事+动核+施事”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四、“位事+动核+成事”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五、“位事+动核+当事”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二节 汉语存现句的体特征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存现句中起始体意义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存现句中的持续体意义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三、存现句中的完成体意义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五章 汉语存现句的语用特征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一节 存现句的对比焦点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全、满”表示的对比焦点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只,就”表现的对比焦点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三、“连、也、都”表现的对比焦点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四、“平行句”格式表现的对比焦点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二节 存现句的成分从缺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成分的省略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 A段省略,构成B+C式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 C段省略,构成A+B式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成分的隐含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一) B段隐含,A十C式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二) A段隐含,B十C式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有字存现句
    二 是字存现句
    三 V着存现句
    四 V了存现句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5)语体特征及其影响变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语体界定及其研究价值
        一、语体
        二、语体学和文体学
        三、语体特征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
第二章 交际框架构建和具体分析
    第一节 交际活动参与者——个人因素
        一、角色关系
        二、知识储备
        三、心理状态
    第二节 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交际言外视角因素
        一、表达内容
        二、社会文化环境
        三、表达媒介和时空关系
    第三节 言内视角研究
    第四节 语体影响因素框架
第三章 影响语体的变量分析
    第一节 语体形成、语体变异和语体分化及已有研究成果
    第二节 语体变量分析
        一、人际变量
        二、言外变量
        三、言内变量
    第三节 人际变量、言外变量和言内变量相互关系
第四章 语体的语言特征及成因分析——以五种语体的统计材料为例
    第一节 语言特征语体分化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语体句法特征
        一、语体单复句分布概率
        二、单复句长度与语体
        三、复句逻辑结构层次与语体
        四、特殊句式与语体
    第三节 语体词汇特征
        一、语体词汇的内涵
        二、词汇语体色彩的成因
        三、词汇语体色彩的特点
    第四节 语音与语体的关系
    第五节 从功能的角度解释语言特征语体分化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现代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口语、书面语差异和语法差异
    1.1 口语和书面语区分的必要性
    1.2 口语中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
    1.3 书面语及其下位次类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
2. 语体特征差异和语法差异
    2.1 话语交际与语体的新类型
    2.2 叙事语体语法研究
    2.3 说明性操作语体语法研究
    2.4 语体类型的进一步细分
3. 正式与非正式、典雅与通俗差异和语法差异
    3.1 话语交际与正式语体语法理论
    3.2 书面正式语体语法研究
    3.3 正式语体的语法手段与正式度
4. 语体语法研究: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7)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零、引言
一、汉语语体及语体类型研究状况
二、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脉络
三、汉语语体语法研究前瞻

(8)商品说明语的语法语义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0.1 论题的解析
    0.2 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目标
    0.3 运用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0.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商品说明语中词类的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1.1 商品说明语词汇的构成与类型分布情况
        1.1.1 商品说明语词语类型分布情况
        1.1.2 商品说明语词语的构成情况
    1.2 商品说明语词汇使用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1.2.1 商品说明语词语使用特点
        1.2.2 商品说明语词语使用特点的成因分析
第二章 商品说明语中短语的使用与句子特点考察
    2.1 商品说明语中短语的使用及其句法语义功能
        2.1.1 商品说明语中关系类短语的使用
        2.1.2 商品说明语中标志类短语的使用
        2.1.3 商品说明语中功能类短语的使用
        2.1.4 商品说明语中成语的使用
        2.1.5 商品说明语中短语的使用
    2.2 商品说明语中句子的使用及其特点
        2.2.1 商品说明语中的小句
        2.2.2 商品说明语中的特殊句式
        2.2.3 商品说明语中的复句
        2.2.4 商品说明语中的句群
        2.2.5 商品说明语中句子的特点分析
第三章 商品说明语的逻辑语义与语篇语法研究
    3.1 商品说明语的逻辑语义关系分析
        3.1.1 商品说明语逻辑语义关系的一般分析
        3.1.2 商品说明语语义关系表达方式分析
        3.1.3 商品说明语语义编排模式分析
    3.2 商品说明语的篇章语法研究
        3.2.1 商品说明语篇章话题的层级性及句子的评述、焦点问题
        3.2.2 商品说明语篇中的主位结构及语篇衔接方式
第四章 商品说明语的语用特点与修辞手法分析
    4.1 语用学视角下的商品说明语篇分析
        4.1.1 商品说明语篇语境的特殊性
        4.1.2 商品说明语篇的"隐性问答"式对话
        4.1.3 商品说明语篇中的"言语行为"理论
        4.1.4 商品说明语篇中的语言运用及其原则
    4.2 商品说明语修辞手法考察
        4.2.1 商品说明语中的积极修辞
        4.2.2 商品说明语中的消极修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9)义类视角下施事、受事句法实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国外句法语义投射、对应的相关研究
        1.1.2 国内相关研究
    1.2 研究目的、方法、创新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问题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点
        1.2.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标注语料库的建立和生成
    2.1 《中小学语文课本标注语料库》的建立
    2.2 《标注例句语料库》的生成
    2.3《施事、受事句法语义义类信息库》的生成
第三章 主宾句位的优选配位规则
    3.1 相关定义的界定
    3.2 句位对语义成分的优选配位
    3.3 主宾句位对施事、受事的优选规则
        3.3.1 主、宾语位置的优选规则
        3.3.2 施事、受事优选配位的管束原则
第四章 施事、受事句法投射的变异配位
    4.1 状语位置的变异配位
    4.2 变异配位的条件
    4.3 施事、受事句法投射配位图表
第五章 施事、受事的句法投射类型
    5.1 大类层的施事、受事句法投射类型
        5.1.1 有限投射型
        5.1.2 集中投射型
        5.1.3 分散投射型
    5.2 中类层的施事、受事句法投射类型
        5.2.1 投射类型
        5.2.2 投射特点
第六章 尝试与总结
附表1、2
后记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清单

(10)现代汉语中动句及其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中动句的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理论依据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2.2 理论依据
    第三节 汉语中动句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与材料
        3.1 研究意义
        3.2 研究目标
        3.3 研究材料
        3.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语中动句生成问题探讨
    第一节 句子生成研究回顾
        1.1 生成语法理论下的生成方式
        1.2 配价语法理论下的生成方式
        1.3 三个平面理论下的生成方式
    第二节 汉语中动句生成的三个阶段
        2.1 语义建构阶段
        2.2 句法编码阶段
        2.3 语用校验阶段
第三章 汉语中动句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点
    第一节 汉语中动句式的句法结构探讨
        1.1 NP
        1.2 VP及其论元结构
        1.3 AP
    第二节 汉语中动句式的语义分类及表达特点
        2.1 语义分类
        2.2 语义特点
    第三节 汉语中动句式的信息结构及语用功能
        3.1 中动句的信息结构
        3.2 中动句的语用功能
第四章 外国学生中动句式的使用情况及习得顺序
    第一节 外国学生中动句式的使用情况
        1.1 正确用例的情况
        1.2 偏误用例的情况
    第二节 外国学生中动句式的习得顺序
        2.1 纵向分析
        2.2 横向分析
        2.3 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试论句成分从缺和语体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主语形式的语距功能和言者时空机制——兼谈意体原子的一种类型[J]. 王永娜. 世界汉语教学, 2021(04)
  • [2]17-19世纪欧洲汉学论着中的汉语口语特征研究 ——以《官话口语语法》和《语言自迩集》为例[D]. 闻雨轩. 厦门大学, 2018(07)
  • [3]系词後置判断句的功能与演变[J]. 祁从舵.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17(01)
  • [4]汉语存现句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表达研究 ——以巴金小说《家》汉维文版为例[D]. 肖晓丹.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5]语体特征及其影响变量的研究[D]. 霍小立. 南京大学, 2014(07)
  • [6]现代汉语语体语法研究述略[J]. 应学凤.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03)
  • [7]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综述[J]. 朱军. 汉语学习, 2012(05)
  • [8]商品说明语的语法语义语用研究[D]. 彭建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08(07)
  • [9]义类视角下施事、受事句法实现的考察[D]. 马永腾. 鲁东大学, 2008(10)
  • [10]现代汉语中动句及其习得研究[D]. 于芳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标签:;  ;  ;  

论句子成分缺失与风格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