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十二经、阴阳、气与经络的相互作用规律

了解十二经、阴阳、气与经络的相互作用规律

一、十二经络阴阳二气和经脉交接规律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李翊[1](2020)在《中医“驻颜”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驻颜”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目前,中医对其理解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溯源不明,概念不清,医理模糊,方术混杂。这些现状限制了中医驻颜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化细化。因此,本文以“驻颜”为研究对象,通过诠释驻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解读古今驻颜理念的演变,从而构建中医驻颜理论体系,以期指导临证实践运用,促使中医驻颜理念的成熟与新学科的分化。本研究运用了文献学、诠释学、发生学的研究方法,再结合哲学、心理学、身体美学、现代医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集成,从概念界定、理念演变、机理发微、方术特色和意义探寻共五部分入手,逐层深入探讨“驻颜”内涵及其相关问题,进而形成中医“驻颜”特色理论。1.驻颜概念界定(1)“驻”“颜”最早见于南北朝江淹的《采石上菖蒲诗》“冀采石上草,得已驻馀颜”,此处作者从形与神两个方面,希望保持回转年轻显少以及神情愉悦之容貌。“驻颜”二字合用则见于唐朝张说的《钱本草》“(钱)偏能驻颜,采泽流润”。(2)通过对“驻”“颜”“驻颜术”的概念分论,以及与“美容”“抗衰老”相近概念进行辨析,总结“驻颜”内涵:驻颜是人到中老年时期,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得面部的气色、形态、功能和精神状态都相较于同龄人更有优势,从而保持在整体感观上显得年轻、和谐,且能维持长期效果而副作用少。总结“驻颜”外延:长久地改善面部由于衰老而展现出的各类不佳状态,又有狭义和广义二分:狭义驻颜,即是留驻面部气色光泽,仅是维持颜面肌肤表面气血充足的状态;广义驻颜,即是延驻面部的形神和功能,维持颜面整体的年轻、和谐状态。2.驻颜理念发展演变(1)商周秦汉时期,驻颜内涵开始萌芽,驻颜形象来源于神仙不老传说,贵族阶层进行了小范围的驻颜方法和机理探索。魏晋隋唐时期,各类美容和驻颜的方术层出不穷,美容和驻颜理念开始明确区分,也注重从心神来驻颜。宋金元时期则是驻颜方药最为流行的时期,以《圣济总录》为代表的方书强调从补益气血的角度服药驻颜,内服方剂一家独大。明清时期在继承前朝补益气血的基础上,驻颜更强调肾精的充足,且运用导引、房中、海外之法兴盛。纵观历史,驻颜方术层出不穷,但是理论阐述和创新并不多。(2)分析古人畏老驻颜的根源。首先,颜衰代表人逐渐接近、直面死亡,为古人内心深处最大的焦虑和恐惧;此外,颜衰意味着自身状态已不圆满,竞争力下降,实现理想价值的时间和机遇都变小;最后,容颜衰老难以隐藏。这类焦虑和恐惧驱使人们愿意尝试医学、佛教、道教等各种手段,寻找各类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求颜驻心安。(3)解读中医认为人体可以颜驻不衰的理念。普通人之一生划分为小、少、壮、老四个阶段,其颜面的形象由少入老,神转不回。因此,驻颜的核心理念是因衰而补,希望壮而不老、老而不衰,重视人的主观能动。驻颜有缓急之分,可在容颜未衰前预防服药,也可救其脏腑偏颇之根本以求驻颜。自《本经》开始就用“上品”之药多服久服的形制以求颜驻,流传至今。“多服”以提高量效,“久服”以保证时效,服“无毒”之药保障安全性。这些驻颜术一定程度上既能使得颜面形体返老还少,还能逆转人体处于衰老的身心状态,如同少年之时颜面状态生生不已。(4)现代中医研究中,驻颜词义缩小、范围自限,仅关注于改善面部皮肤的老化。究其原因,一是中医研究跟随现代医学的关注重点,落脚于皮肤层面;二是中医驻颜本身理论不足、内容泛化,没有评价标准,导致其理论难以指导实践,最终能达到如何效果也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急需创新驻颜理论,以指导驻颜方术运用于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打开思路,破除自我限制。3.驻颜医理发微(1)颜分形神。形由五体为根基,官窍为神使,毛发为附属。神又有元神和心神,心神通过面部形体引动元神,发出声音动作、形成表情仪态、感知外界并与他人元神互动。(2)颜之形神都束缚于天时(时间)和地势(空间)的维度下日月迁变,并受人情(社交)的长久改造。颜的衰老变化可总结为:五官七窍以功能衰退为主;五体表现为气色暗沉、形态衰变、轮廓塌坠;精神状态则是心神瞬时即变,元神久则昏沉。这些都是人体脏腑功能失常的外在表现。(3)形神共济才能驻而不衰。首先,五脏元精为颜面化生之根本,次第虚损而有定时;补养五脏元精使之充足、缓其虚衰,是颜面整体保持活力旺盛的根源。其次,元精通过经络上奉于头面;气道、经隧的瘀滞涩结与否,直接影响气血上达的程度与颜面状态。然后,元神引导与调控颜面部的生长发育,心神可加速或延缓进程;因此当养心调神、怡情养性,长久方能和缓仪容、延缓衰速。最后,通过精、气、神维持的是颜面部生生不己的状态,平抚风霜久侵之皮毛肌肤,托举弛软垂坠之皮筋肉脉骨,维系元神不至昏沉偏执。生生之气得以补充,失仪形态得以修复,才使颜面维持如初。(4)驻颜术强调驻通相参。补衰减耗,以驻神形;导滞化瘀,以通气机。驻而不通,难以盘活;通而不驻,难以为继。因此,驻颜不能千人一方,而是应当辨证施治,谨守其机、驻通相和,以保颜全,终臻寿域。4.驻颜方术特色各类驻颜方术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形体、气机和元神三个方面,因此需辨证分型,三因制宜,守机驻颜。(1)服药驻容形者,一是虚则补之,运用补法填补先后天之根本,本固枝荣;二是滞则通之,上通经脉,内消瘀滞,开达孔窍,周流全身气血;三是涩则润之,润其风、燥、寒、热等邪气结于面部造成的粗糙滞涩,恢复颜面润泽。三法既可单独应用而建功,又可联合施治而奏效,还可配合日常调护以综合驻颜。(2)导引通颜机者,一是疏通局部,通过按摩等手段开关利气,自外达内,疏通颜面气机;二是循流督任,元神存想随呼吸气机循行督任二脉路线通行小周天,水火相济,以保持头面不衰;三是遍行全身,通过大周天的圆满运动,交通全身上下之气机,间接带动颜面气血充盈饱满。(3)平和养心神者,清心火,使神静而火降,终而收敛心火回归本位;通过静坐凝神、意识引导,凝涣散之神,将涣散的注意力凝聚于丹田,随呼吸感知元神之机的流动;保和缓之态,消除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平和,仪态端庄,语言轻柔,使气质更美好,容颜更有魅力。5.驻颜意义探寻中医驻颜理论跳出了“治病”的禁锢与定位,见微知着,从介入颜面衰老的逻辑体系出发,延缓整体的形神衰老,拔高到延长人的寿命、改善生活质量的层次,真正做到“上工治未病”。从治形、守神、维持功能三个方面构建驻颜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和侧重点,取法为上,取术为下,驻通相参,内外结合,守机驻颜为本,从而拓展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驻颜思路,指导临床实践。中医望颜也是一种审美观的体现,本质上是以善为美,通过望面部之形,司外揣内,以审心灵之态,追求外表的美和内心的善统一结合。本研究首次完整地诠释中医驻颜概念,构建中医驻颜理论体系,填补中医理论空白,以指导临证实践运用,促使中医驻颜理念的成熟与新学科的分化。对当代人正确对待颜面衰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倡导积极的生命观都具有积极意义。

王莉[2](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五运六气禀赋与罹患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研究五运六气禀赋与罹患冠心病的相关性,重点在于构建一个适用于本假说的验证模型,运用中医思维解读统计结果,最终得出有益于临床诊断、治疗、预测的中医治则。方法:针对五运六气学说本身具有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医疗大数据的验证方法。病历资料来源于山东省中医院电子病历系统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住院治疗的221556例临床病案,经过数据预处理清洗后保留136775个有效病例,其中23500例冠心病患者,113275例非冠心病患者。根据出生日期标注不同五运六气类别,如天干、岁运、地支、司天、运气相合、主气、客气、客主加临和月份,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经年龄、性别校正后的二元Logistics回归的统计方法,分别统计不同五运六气周期下冠心病、稳定性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非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结果:1.出生于客气为少阴君火罹患稳定性冠心病的可能较低。2.出生于客主加临为厥阴风木加临少阳相火的人群罹患冠心病的可能较高。3.出生于客主加临为阳明燥金加临阳明燥金的人群罹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能较高。4.单独考虑出生时的主气与患冠心病、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无相关性。5.本研究也对天干、岁运、地支、司天、运气相合的五运六气指标进行了分析,遗憾的是可能由于样本病例出生时间跨度不足,导致大数据指向的统计结论与常识不符,因此统计结果在提要中不予呈现,以免产生误导。结论:五运六气禀赋与罹患冠心病的相关性客观存在,五运六气节律客观存在。提示:1.出生于客气少阴君火的人群不容易患冠心病,这意味着冠心病可以从扶助心阳、补益心气方面治疗;2.出生于客主加临为厥阴风木加临少阴君火共同作用下易致冠心病,这意味着冠心病可以从心包和三焦共同论治;3.出生于客主加临为阳明燥金加临阳明燥金时易致急性冠脉综合征,这意味着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以从阳明胃经论治。

王思特[3](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张梦若[4](2020)在《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理论的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黄帝内经》运气理论为指导,在2019年“二分二至”节气间,运用电导法经络测量技术和红外热像技术,观察人体经络能量、寒热分布随四时节气更替而变化的共性特征,并结合先天运气禀赋理论,对不同运气禀赋分组人群的健康状态倾向予以群体化辨识,以期通过经络值波动和红外热图差异验证“天人相应”的客观存在,从而为《内经》运气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广州市内就读的相对健康在校女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把所有受试者的出生年份进行干支纪历转化,以出生年份的地支三阴三阳属性将先天运气禀赋划分为寒湿组、燥热组、风火组三组。运用电导法经络测量技术和红外热像技术,在2019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前后5天内,采集受试者的十二经络井穴、原穴经络值和红外热像图谱,以“阴阳五行”为纲,以“观象测藏”为法,通过分析经络能量的左右、上下、表里、阴阳的四时波动,观察红外热像的典型寒热特征分布,初步探索人体气血阴阳随四时节气更替而变化的特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0位健康女性受试者,其中,燥热组31人,寒湿组32人,风火组27人。1.健康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趋势2019年秋分的井原穴测量值高于春分、夏至、冬至三气。其中,十二经络井穴整体呈现“春秋高,夏冬低”的四时变化趋势。十二经络原穴除三焦经、心经和肝经具有“夏秋高,春冬低”的特征外,其余诸经呈现“春秋高,夏冬低”的四时变化趋势。2.健康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特征2019年“二分二至”节气均表现为少阳经左侧井穴(左三焦井、左胆井)的高值和左三焦经原穴的低值,以及大范围的“左低右高”、“手低足高”、“井低原高”、“阴高阳低”的经络测量特征。①左右比:除三焦经井穴、胆经井穴、肾经原穴具有“左高右低”的特征外(左三焦井>右三焦井、左胆井>右胆井、左肾原>右肾原),其余诸经穴整体呈现“左低右高”的四时特征。②手足比:除左少阴井、右少阴原、左太阳原具有“手高足低”的特征外(左心井>左肾井、右心原>左肾原、左小肠原>左膀胱原),其余诸经整体呈现“手低足高”的四时特征。③井原比:除左三焦经、左胆经、左心经、右肾经具有“井高原低”的特征外(左三焦井>左三焦原、左胆井>左胆原、左心井>左心原、右肾井>右肾原),其余诸经整体呈现“井低原高”的四时特征。④阴阳比:除左厥阴少阳经井穴、右少阴太阳经原穴具有“阴低阳高”的特征外(左心包井<左三焦井、左肝井<左胆井、右心原<右小肠原、右肾原<右膀胱原),其余诸经整体呈现“阴高阳低”的四时特征。3.健康人群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趋势2019年“二分二至”节气均表现为肝经不通、肩颈热甚、三焦经不通高频发生的共性特征;具体对比而言,春分节气较少发生心包经不通;夏至节气较多发生三焦经不通;秋分节气较多发生督脉不通、肩颈热甚;冬至节气较多发生左侧小肠经凉,较少发生督脉不通。4.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趋势特征2019年“二分二至”节气,寒湿组的井原穴测量值较燥热组、风火组相对偏高。其中,春、秋“二分”节气,燥热组的井原穴测量值相对偏低;夏、冬“二至”节气,风火组的井原穴测量值相对偏低。①春分:燥热组的井原穴测量值均较寒湿组、风火组降低,其中,与风火组相比,燥热组的左肾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夏至:风火组的井、原穴测量值均较燥热组、寒湿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秋分:燥热组的井原穴测量值均较寒湿组、风火组降低。其中,寒湿组的井穴测量值较高,风火组的原穴测量值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冬至:寒湿组的井原穴测量值均较燥热组、风火组升高,其中,与风火组相比,寒湿组的左右大肠原、右心原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2019年“二分二至”节气,在红外热像中,寒湿组较易发生皮肤花斑、大腹凉、肝经不通、肩颈热甚、左侧小肠经凉的寒热偏离形态;燥热组较易发生三焦经不通、督脉不通、胃经不通的寒热偏离形态;风火组除较易发生心包经不通的寒热偏离形态外,其余红外热像特征均发生频次较少。①春分:与燥热组、寒湿组相比,风火组发生肝经不通、左侧小肠经凉的频次显着减少(P<0.05)。②夏至:与燥热组、寒湿组相比,风火组发生肩颈热甚的频次显着减少(P<0.05)。③秋分:与燥热组、寒湿组相比,风火组发生左侧小肠经凉的频次显着减少(P<0.05)。④冬至:与燥热组、寒湿组相比,风火组发生肝经不通和督脉不通的频次显着减少(P<0.05)。结论:1.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随四时更替而波动,这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四时节律以及2019年“风火合德、逆春反夏、秋容冬温”的气运变化存在一定关联性,符合“天人相应”的特点。2.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反映人体寒热虚实的状态,这与2019年寒湿组木抑表困,燥热组土气薄弱、风火组疏泄太过存在一定关联性,可印证“天人加临”的存在。

赵吉超[5](2020)在《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产生的时代背景,选取秦汉以前传统文化中道、儒两家的代表着作《管子》、《老子》、《列子》、《庄子》、《四书》,进行传统文化气学说源流研究,寻找中医学术赖以建立的气学说内涵。并以此为根据,选取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着作,对其中的气学说进行研究,以明晰古代气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全文分为四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气学说源流研究,通过对《黄帝内经》之前道儒两家共八本着作中气学说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诸多名词的内涵与气相同,如道、天、心、性等。并且古人对气的体悟称为“内求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出很多观点,涵盖了对形而上本体的认识,以及形而下万事万物的认识,成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构架的基石。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医学独特的生命观:天人整体的生命观、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第二章为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通过对第一章的研究论述,阐发气学说相关的六大基本定理: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充盈于宇宙虚空;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气与神相关。第三章为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这一章将中医基础理论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分别为形成时期与发展时期。形成时期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分别代表中医学术的理论基础、临床基础、中药理论基础,分析其中的气学说的内涵,以明晰气学说对其形成的影响。发展时期分为晋至唐、宋至明、清至近代三个阶段,共15位医家及相关的15本着作,对各医家的着作进行气学说的研究分析,明晰气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作用。最后,综合研究内容,归纳出两点启示,展望气学说在现代科学中的发展方向。第四章为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结合中医学的医学属性,对比了其与现代医学对生命认识的异同,对中医学两大生命观进行了简单概括。以此分析了气学说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的运用及价值。最后,选取《古今医案按》、导师以及笔者自身临床中的医案进行分析,对气学说在针灸、推拿按摩、中药方剂中的具体临床运用,以气学说为核心对临床诊断、疾病机理、药理进行了分析,以细节展现气学说的价值,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故通过以上研究,认为气学说包含了形而上本体论与形而下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能量论与规律论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对通过内求法对自身生命体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的高度总结,涵盖了内圣的修持理法与成就外王事业具体运用的学说。气学说使中医学在根本上成为与传统文化一致的存在,将之运用于自身则可循理体悟本体,运用于社会,则可拯危救困。同样,这些研究为气学说的现代化乃至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陈志耿[6](2020)在《《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黄帝内经》中“春气者病在头”理论,明确其理论本义及深层次的涵义,系统梳理其实践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学检索和理论探析的方法。具体如下:1.回归该理论所出的《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结合《黄帝内经太素》文本及历代注家观点进行辨析。厘清篇中与该理论相关的难点和争议点,客观把握该理论所涉及的语境及知识背景。2.考察后世医家对该理论的直接引用、阐发和临床应用情况,并辨析它们与理论原貌的异同,总结其中的规律。3.参《内经》其他篇章及历代与该理论密切相涉的内容,援引进行充实和完善,突出临床应用价值导向。结果:1.通行文本较《太素》文本有较多脱漏、讹误,使篇中“俞脏病证相对”、“季节间外内合邪发病”的理论模式变得晦然不显。篇中的“俞”,是在天人相应、同气相求思维下,据十天干应人身之理修整得来的,与五脏应四时气化相输应的体表部位。2.后世应用时,多取篇中精神实质而不拘于语境。在发挥应用过程中,理论框架得到转变,不受原发病模式及“八风”式占旧义的束缚。各概念也历经演绎,“头”从“头颈项”体表部位演绎成头颈部的“五体、器官、经脉、脑府”。“春气”则独立指代成“春令之气”、“肝气”和“风气”,并在历代的发展中不断被充实。3.“春主生发阳气”机制为“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的实质所在,在“天人相应”、“同气相求”思维的影响之下,历代医家在不自觉的体悟和应用中,为“春气者病在头”的理论涵义应用及发展积累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春气病在头:即在“春令之气”作用下,人身阳气应时生升的自稳机制易导致人身上部的病变。此概念主要源于《内经》的“脏气法时”观,是“春气者病在头”最基本的理论涵义。(2)肝气病在头:即基于肝的综合特性及经脉循行特点,病理情况下对人身上部的易侵害性。此概念主要源于《内经》的“时象测藏”思维,是“春气者病在头”最核心的理论涵义。(3)风气病在头:即表达外内风邪致病对人身上部的倾向性和多发性。其是狭义“春气病在头”的机制之一,也是“肝气病在头”的特殊理论形态。结论:“春气者病在头”理论本义为:春时风邪易首犯应肝气生发而气血趋旺的头颈项“肝之俞”。其理论实质和核心是“春主生发阳气”。由理论本义而演绎和转变出的“春气病在头”、“肝气病在头”及“风气病在头”,为其理论涵义。三者均强调了对人体上部致病的倾向性和多发性,可分而不可离。可分者,因有各自独立的形态;不可离者,因皆脱胎于“春主生发阳气”这一理论内核,多相互为病。

滕小霞[7](2020)在《阴阳学说下健身气功·八段锦养生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传统导引养生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的养生内涵以及哲学底蕴。而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之一,指导着事物的发生、发展,是传统导引养生术的理论基础。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传统导引养生术之一,目前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的养生实践,其健身功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从哲学理论角度研究健身气功·八段锦养生机理的文献量较少。因此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阴阳学说对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的养生机理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充实健身气功领域的理论研究。以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探讨功法动作中的阴阳,进一步分析功法中的养生机理。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两个方面对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动作的养生机理进行分析:一方面,将功法中的动作过程及定势动作,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对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中的阴阳与养生机理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阴阳理论的角度,对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运动路线、功法特点两个部分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发现:(1)八式导引过程中的形体体现了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变化,为体内气血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的运行奠定基础;定势动作中机体的劲力抻拉之势主要体现了阴阳互根、阴阳对立的变化,在全身气血通畅的基础上,进一步刺激不同脏腑。(2)一方面,桩功在各方向劲力对拉下,体现了阴阳对立、阴阳互根的变化,使形体打开并维持平稳的状态;另一方面,形体呈现的松紧、虚实使全身处于通畅的状态。(3)呼与吸导引机体内气机的升降出入,进而体现出不同的阴阳变化。呼吸之间,吸气为阳、呼气为阴,吸气过程为阳长的过程、呼气过程为阴长的过程。(4)意根据意注的程度分阴阳,意实为阳、意松为阴,各式通过意想部位、呼吸方式的不同,进而达到不同的健身功效。(5)在上下、前后、左右、旋转、折叠各路线的运动过程中,肢体末端牵引躯干做全方位的运动,促使机体由外而内地全面抻拉打开,有助于体内全身气血的流通,进而调理体内气血的阴阳平衡。(6)导引过程中,机体松紧、虚实、动静、开合的变化,促进体内气血循环于机体内外、腠理。

孟庆奇[8](2020)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研究》文中认为穴位名称研究是语言学名物词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杨继洲医学典籍《针灸大成》为参考,统计了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当中的穴位名称,共355个,归纳了它们的意义类别,对其中77个穴位名称的命名理据做了探讨,从而总结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命名特征。在论述中医经络腧穴名称命名理据的同时,对其部分异名的理据也做了论述,进一步证明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喻指性特征。在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理据考察过程中,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并综合运用了多种方法:字形分析、同源比较、形体验证、不同穴位参照、异名分析比较。绪论:阐述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论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论文的写作方法做出了重点阐述。中医经络腧穴名称中含有喻指意义的词占绝大多数,论文根据认知语言学当中的原型理论,以及隐喻和转喻的思想,把经络腧穴名称词汇按照天象地理、物像人事、功能形态三类来探讨命名理据。第一章:医学典籍《针灸大成》的作者与版本概况。这一章简单论述了选取《针灸大成》作为参考标准的缘由,并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和他的主要着作《针灸大成》的流传与演变,以及论文写作时所参考的版本。第二章:以《针灸大成》为参考的经络腧穴名称的概貌及其类别。这一章统计了《针灸大成》中355个穴位名称,并对这些腧穴名词做了意义类别的区分。第三章: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命名理据考察。这一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命名理据”的定义。2.阐述在考察杨继洲医学典籍当中的经络腧穴名称理据时所使用的方法,即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方法。3.探讨杨继洲医学典籍中77个腧穴名称的命名理据。命名理据可分为天象地理、物像人事和形态功能三类。4.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异名研究,这部分内容指出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异名定义及研究的范围,统计分析了部分异名,并对其理据作出分析。第四章:体现中医思想的典型词语理据。汉语词汇当中有许多体现中医思想的典型词例,本章内容将结合传统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对部分典型汉语词汇的意义及用法做出探讨,并对其理据作出分析,从而体现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在认知层面上的关照。第五章:结论。总结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命名理据的特点,也论述了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研究的意义,同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袁春胜[9](2019)在《《内经》溪谷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溪谷”语出先秦,《内经》已经有了医学上的应用,亦见于后世医家注家着作。通过对“溪谷”一词发生学角度的解析、哲学内涵的挖掘,发现中医“溪谷”内涵是对自然界“溪谷”内涵的引申应用,其引申的依据和方法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内经》引申入人体概念的“溪谷”在不同的篇章指代不同的人体结构和概念,如肉分、骨节、经络、腧穴等。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深入解析,《内经》与“溪谷”一词相关的经文如“肾病在溪”“冲脉主渗灌溪谷”“中焦出气,上注溪谷而渗孙脉”等,可以得到更加契合经文本意的阐发。运用《内经》溪谷的意象和代表的人体结构重新审视人体生理,可以发现营卫通道、三焦、气街是在人体溪谷的结构基础上的中医学理论的产生和总结,西方现代间质网络研究与中医溪谷在某些方面上不谋而合。通过溪谷角度审视人体病理,可以将五体病、络脉病等疾病置于统一的结构基础中考察,并为将来的中医疾病病理研究提供全新结构基础角度。溪谷理论研究,为作用于体表大面积的外治疗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阐释和支撑,为外治法理论与临床的发掘与发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梳理了《内经》和古今医家、学者的相关论述,加以汇集整理,挖掘延伸,包括名词训诂,哲学内涵,内涵应用,经文阐发,与三焦、经络、气街、间质网络的关系,病理与应用等方面。

陈敬文[10](2019)在《《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内经》原文及其相关文献的整理、挖掘,探究《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内涵与意义,以及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运用方法。并通过比对《内经》及后世医家对针刺重神理论的论述,梳理出针刺重神理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情况。方法:通过自上而下及由主体向外扩展的方法搜集现有的文献及着作,并对文献资料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处理与分析。1.定性研究。先于文本中检索与针刺法相关的描述,并从中查找与“道”“神”“心”“意”等相关的内容。再于上述的文本中进行分析,从而推演出其上下的逻辑关系及文字背后的含义,最后总结提炼出针刺重神的理论。本论文主要涉及文献学材料分析方法与思维方式、诠释学理念与思想、语境学文本分析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用比较研究法考察不同针刺法之间异同之处。另外,运用历史比较法比对各时期文本对针刺法描述的异同。2.训诂法。本研究属理论研究范畴,为解决这些基础问题,必须广泛地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历代《内经》注家的注释、校勘与观点,以及今人对《内经》的校注、释文等,对字、词及文义进行理解剖析。其中字义难明者,复以《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工具书中查找;部分词义、字义难解者,又须借助《尔雅》、《释名》等训诂学专着,以及一些《内经》的文字音韵学研究着作,以期能正确地理解字义、文义之内涵。结果:本研究发现,《内经》针刺重神理论共包括五部分内容,即《内经》的针刺之道、“神”的内涵、《内经》针刺重神的机理、针刺重神理论的实现方法,以及针刺重神理论的发展与演变。1.《内经》的针刺之道在于重神,包括诊断、针刺操作、交感相应及天人合一自然之道的实现均以“神”为基础,才能达成《内经》所论述的要求与结果。而脏腑阴阳经络体系的部分的完善是由“神”对机体的觉察而达到的,在实际运用时,也需有“神”的参与才能完成,故其亦间接与“神”相关。由此可知,《内经》认为“神”在针刺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刺之所以能够取效,全是有赖“神”的关键作用。2.“神”的内涵分为天地及人身两个层面,天地层面的“神”主要包括“道”“神”“感”“气”四个方面。道,即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神,即天地万物变化的外显。感,即触发天地万物产生变化的机制。气,即使天地万物发生变化的动力。而在人身层面,“神”分为“元神”与“识神”两部分,元神的含义与天地层面相同。识神则包括人的情感、意识、知觉等。另外,对于《内经》“神”“道”“一”的叙述,研究发现此三者之意是相通的,且此处的神指“元神”。3.《内经》针刺重神,关键在于觉察,机理在于交感。针刺治疗的关键在于医者与患者之间在“元神”的主导下产生交感相应,从而触发气的变化,使机体恢复其自愈力。其要求医者必须专一安静,感知一切细微变化,又不为外界所干扰。4.《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实现方法,重点在如何达到“一”的状态,要达此状态,必须透过神有所凭的方法来进行训练。静坐与气功皆是透过某个对象来使神有所凭依。另外,“熟”也能生神,因其持续保持对针下感觉的觉察即是使神凭依在手指对针的感觉上,故最终也能达到治神的目的。5.《内经》重神理论一直保持稳定传承,历代针灸医家都重视神的作用,但《内经》论述偏向直接治神以御气御形,即直指其神。而后世则从形方面入手,也就是刺法,之后再从中慢慢体会治神之意,此即以形为托。此为《内经》与后世之区别所在。结论:《内经》的针刺之道在于重神,而此“神”指“元神”,即要求医者应处于“一”的状态,才能达到《内经》对针刺时诊断、操作、交感、天人合一及对脏腑经络阴阳体系的掌握的要求。而要达到“一”的状态,必须通过使神有所凭的训练方式来对“神”进行训练,意即对某个对象持续保持“觉察”,此即“治神”的过程。当医者可处于接近“一”的状态时,也就是“元神”主导的状态时,此时医患之间的交感相应是合于“道”的,故其所触发的气的变化,就会对机体产生正向的治疗作用。而医者要做的就是持续保持“觉察”,不带有任何主观想法,此即处于“守神”的“一”的状态,如此治疗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需要强调的是,此为《内经》要求的最高境界,要达到此境界,经验的累积与练习是必要的过程,亦即熟能生巧生神的过程。另外,通过对后世重神理论的挖掘,发现因为刺法的发展,而使得重神理论的传承受到影响,医者为了掌握复杂的刺法,必须非常专一,使神依凭在刺法上,这是其优势。然而太过于复杂的手法及各家论述相异的情况,使人无所适从,从而使针道的传承受到影响。意义:本研究详细阐述了《内经》针刺重神的内涵、机理及实现方法,为学者今后对针刺及“神”等相关理论研究拓展思路,同时对于提高当前针灸临床疗效亦有所帮助,因“治神”的过程促使医者反省自心,努力达到“一”的境界,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水平,服务患者,同时也能够通过切身体验更好地理解《内经》针刺的要求和境界,从而帮助学者破疑生信,对于医道传承具有实质的意义与启示。此外,从针刺理论的发展来看,后世对《内经》刺法及天人合一理论存在量化的现象,可见针刺重神在具体运用方面仍是难点,当前针灸学界应对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运用进行更多的关注与深入的研究。

二、十二经络阴阳二气和经脉交接规律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二经络阴阳二气和经脉交接规律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驻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资料收集
        2.2 内容概说
        2.3 研究述评
        2.4 展望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方法
    5 研究意义
前言
1 驻颜概念界定
    1.1 驻颜最早出处
    1.2 后世模糊含义
    1.3 驻颜概念分论
        1.3.1 颜
        1.3.2 驻
        1.3.3 驻颜
        1.3.4 驻颜术
    1.4 相关概念辨析
        1.4.1 驻颜与美容
        1.4.2 驻颜与抗衰老
    1.5 驻颜概念总结
    小结
2 驻颜理念演变与解读
    2.1 古代驻颜观念回顾
        2.1.1 商周秦汉时期——神仙形象萌芽驻颜理念
        2.1.2 魏晋隋唐时期——驻颜与美容观念始分
        2.1.3 宋金元时期——驻颜之术大量流行
        2.1.4 明清时期——驻颜理法的继承与探索
    2.2 古人畏惧颜衰本质
        2.2.1 皓首苍颜,接近死亡
        2.2.2 形象衰老,社交不便
        2.2.3 渐衰容貌,难以隐藏
        2.2.4 既求形驻,亦使心安
    2.3 中医颜驻不衰理念
        2.3.1 老少各象,神转不回的颜衰规律
        2.3.2 见衰即补,老而不衰的补益观念
        2.3.3 《本经》开上药久服的驻颜形制
        2.3.4 逆转老态,不还少形的整体功效
    2.4 现代驻颜范围演变
        2.4.1 词义的缩小
        2.4.2 范围的自限
        2.4.3 现代演变原因
    小结
3 容颜留驻机理
    3.1 尺宅之地,形神俱殊
        3.1.1 颜之形
        3.1.2 颜之神
    3.2 时空维度,改造容颜
        3.2.1 天时改颜
        3.2.2 地势改颜
        3.2.3 人情改颜
    3.3 由壮入老,变化各异
        3.3.1 后天五体,形态衰变
        3.3.2 五官七窍,功能衰退
        3.3.3 心神瞬变,元神久昏
    3.4 形神共济,维持长久
        3.4.1 五脏元精,源头活水
        3.4.2 阴精上奉,通达有道
        3.4.3 精神引导,化气凝形
        3.4.4 生生不息,保颜如初
    3.5 驻通相参,守机护颜
        3.5.1 补衰减耗,以驻神形
        3.5.2 导滞化瘀,以通气机
        3.5.3 谨守其机,驻通相和
    小结
4 方术证治特色
    4.1 服药驻容形
        4.1.1 虚则补之
        4.1.2 滞则通之
        4.1.3 涩则润之
        4.1.4 综合施治
    4.2 导引通颜机
        4.2.1 疏通局部
        4.2.2 循流督任
        4.2.3 遍行全身
    4.3 平和养心神
        4.3.1 敛心气之火
        4.3.2 凝涣散之神
        4.3.3 保和缓之态
    4.4 其他方法
    小结
5 驻颜意义探寻
    5.1 理念启发
    5.2 实践运用
    5.3 审美探寻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查新报告

(2)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五运六气禀赋与罹患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1 五运六气概说
    2 五运六气禀赋与疾病相关的理论演变
    3 五运六气学说特点
        3.1 空间范围广
        3.2 时间跨度大
        3.3 多周期叠加动态演变
        3.4 研究对象必须落实到人
    4 五运六气禀赋与疾病具有相关性的验证方法选择
        4.1 研究进展
        4.2 统计学基本方法的优化是本研究的价值核心
        4.3 选用基于医疗大数据的真实世界研究是关键创新点
        4.4 数据统计验证模型的局限性
    5 对冠心病的疾病认识
    6 小结
第二部分 统计验证
    1 数据仓库的建立与数据挖掘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预处理
        1.3 结局变量分组
        1.4 研究变量分组
        1.5 统计方法
    2 统计结果
        2.1 天干与罹患冠心病
        2.2 岁运与罹患冠心病
        2.3 地支与罹患冠心病
        2.4 司天与罹患冠心病
        2.5 运气相合与罹患冠心病
        2.6 主气与罹患冠心病
        2.7 客气与罹患冠心病
        2.8 客主加临与罹患冠心病
        2.9 阳历月份与罹患冠心病
    3 统计结论摘要
第三部分 讨论
    1 数据挖掘结果带来的整体启示
        1.1 五运六气禀赋与罹患冠心病的相关性客观存在
        1.2 五运六气节律客观存在
        1.3 宏观平衡,微观波动
        1.4 现实不可分割,时空不可分割,天地不可分割
        1.5 客气的影响程度稍大于主气
        1.6 心君不受邪
        1.7 当前221556例的样本量仍无法满足研究需要
    2 与冠心病相关的五运六气禀赋
        2.1 出生于客气少阴君火的人群不容易患冠心病
        2.2 出生于厥阴风木加临少阳相火共同作用下易致冠心病
        2.3 出生于阳明燥金加临阳明燥金时易致急性冠脉综合征
    3 运用中医思维论治冠心病的两个关键创新点
        3.1 从心包和三焦共同论治冠心病
        3.2 从阳明胃经论治急性冠脉综合征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再探五运六气起始时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3)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 研究的缘起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3.4 问题与展望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4.1 研究目标
        4.2 主要研究内容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舞、医、巫同源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1.1.1 音乐起源思想
        1.1.2 音乐实践活动
        1.1.3 音乐律制
        1.1.4 音乐与健康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2.1 礼乐养生观
        2.2 美善相“和”
        2.3 仁义道德观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3.1.1 游戏与自娱
        3.1.2 长啸放情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3.3.1 从“非礼”到“求真”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4 小结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2.2.1 音乐“美”的探讨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3.1 阮籍的《乐论》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3.2 阮籍的《酒狂》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3.2.3 调式的统一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4 小结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2.1 以乐养气
        2.2 以乐养德
        2.3 以乐养形
        2.4 以乐养神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4.1.1 声波治疗
        4.1.2 诱发“α波”
        4.1.3 音乐引导想象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5 小结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1.1 起源与神话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2.1 起源与神话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3.2.1 音乐和谐观
        3.2.2 调式与健康
        3.3 3-19世纪的比较
        3.3.1 人的觉醒
        3.3.2 类同相召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4.2.1 可通约性
        4.2.2 难以通约性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理论的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内经》运气理论与人体健康状态倾向
        一、先天运气禀赋与人体健康
        二、后天流年气运与人体健康
        三、先、后天运气因素叠加与人体健康
        四、小结
    第二节 中医现代化技术装备与人体健康状态辨识
        一、舌象辨识
        二、脉象辨识
        三、经络虚实状态辨识
        四、寒热偏离分布辨识
        五、小结
第二章 理论探讨
    第一节 天文历法:《内经》运气理论的源头根基
        一、坐地观天与《内经》宇宙观的形成
        二、敬授人时与五运六气历法的选择
    第二节 阴阳五行:《内经》运气理论的架构载体
        一、阴阳学说与昼夜寒暑的四象划分
        二、五行学说与天地时空的结构定位
        三、阴阳五行与标本中气的属性演化
    第三节 干支甲子:《内经》运气理论的计象工具
        一、天干化运
        二、地支化气
        三、干支化合
    第四节 天人时空:《内经》运气理论的论理模型
        一、天人合一
        二、天人相应
        三、天人加临
    第五节 观象测藏:《内经》运气理论的研究方法
        一、分至四气,奉时圭臬
        二、以仪象天,据象测藏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测量工具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一:健康人群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
        一、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分析
        二、健康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总体趋势
        三、健康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特征对比
        四、健康人群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趋势
    第四节 研究结果二: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
        一、研究对象分组情况分析
        二、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特征对比
        三、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对比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特征分析
        一、健康人群经络测量的四时变化趋势分析
        二、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经络测量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分析
        一、健康人群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趋势分析
        二、不同运气禀赋人群红外热像的特征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气学说源流研究
    1 《管子》气学说研究
        1.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1.2 《管子》气学说的特点
        1.2.1 精气、心、道、德同论
        1.2.2 心为主宰
        1.2.3 修持理法
        1.3 《管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2 《老子》气学说研究
        2.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2.2 《老子》气学说的特点
        2.2.1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2.2.2 对道的体认
        2.2.3 对道体性用的描述
        2.3 《老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3 《列子》气学说研究
        3.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3.2 《列子》气学说的特点
        3.2.1 宇宙万物的来源
        3.2.2 道家的修道
        3.2.3 气形质——天地万有产生的四个阶段
        3.2.4 冲和气者为人
        3.3 《列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4 《庄子》气学说研究
        4.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4.2 《庄子》气学说的特点
        4.2.1 养气所达境界——逍遥游
        4.2.2 乘天地之正气的至人、神人、圣人
        4.2.3 对证得道体的修持理法及悟道境界的描述
        4.2.4 道无处不在
        4.2.5 《庄子》的养生
        4.2.6 内圣为体,外王为用
        4.2.7 气“化”
        4.3 《庄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5 《四书》气学说研究
        5.1 《四书》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5.2 《四书》气学说的特点
        5.2.1 《论语》学问的境界——仁
        5.2.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5.2.3 《中庸》之中和境界
        5.2.4 《孟子》之养吾浩然之气
        5.3 《四书》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6 小结
第二章 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
    1 气学说基本定理的内容
        1.1 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1.2 气充盈宇宙虚空
        1.3 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
        1.4 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5 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
        1.6 气与神相关
    2 以气学说为基石的气科学体系
        2.1 气学说与阴阳学说
        2.2 气学说与五行学说
        2.3 气学说与干支理论
        2.4 气学说与八卦
第三章 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 中医基础理论形成时期
        1.1 理论基础
        1.1.1 《黄帝内经》
        1.1.2 《难经》
        1.2 临床基础
        1.2.1 《伤寒论》
        1.3 中药理论基础
        1.3.1 《神农本草经》
        1.4 小结
    2 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时期
        2.1 晋至唐
        2.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2.1.2 巢源方《诸病源候论》
        2.1.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2.1.4 王焘《外台秘要方》
        2.1.5 小结
        2.2 宋至明
        2.2.1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2.2 张从正《儒门事亲》
        2.2.3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2.2.4 朱丹溪《格致余论》
        2.2.5 张景岳《景岳全书》
        2.2.6 赵献可《医贯》
        2.2.7 杨继洲《针灸大成》
        2.2.8 小结
        2.3 清至近代
        2.3.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2.3.2 吴鞠通《医医病书》
        2.3.3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2.3.4 唐容川《医易通说》
        2.3.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3.6 小结
    3 对气学说发展方向的启示
        3.1 气学说的发展可吸收现代优秀的科技成果
        3.2 现代物理学场性物质对气学说的揭示作用
第四章 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气学说与中医学生命观
        1.1 天人整体的生命观
        1.2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
        1.3 中医、西医生命观之异同
    2 气学说与人体生理
        2.1 形的生理
        2.2 气的生理
        2.3 神的生理
    3 气学说与人体病理
        3.1 形的病理
        3.2 气的病理
        3.3 神的病理
    4 气学说与中医诊断
        4.1 气学说与望闻问切
        4.2 气学说与辨证
    5 气学说与中医治疗
        5.1 气学说与针灸治疗
        5.2 气学说与导引吐纳
        5.3 气学说与按摩刮痧
        5.4 气学说与中药治疗
    6 气学说与中医养生
        6.1 强调天人合一
        6.2 注重形气神合一
        6.3 重视正气
    7 病案举例
        7.1 《古今医案按》医案举例
        7.2 导师医案
        7.3 笔者医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文献综述 气学说研究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背景
    1 原文结构及通解范围
    2 天有八风,经有五风
        2.1 通行本文及注解析
        2.2 《太素》本文及注解析
    3 病有浅深,在俞在脏
        3.1 “俞病”“脏病”,俨然有别
        3.2 “仲夏”“长夏”,纂改未达
        3.3 “俞”“腧”有别,功同机异
    4 失时之序,合邪发病
        4.1 触五脏者,四时五脏
        4.2 外内一气,正强邪却
        4.3 平人脉法,合心于精
    5 小结
第二部分 理论本义
    1 理论本义
    2 本义的演绎与转变
        2.1 框架的转变
        2.2 概念的演绎
    3 小结
第三部分 理论涵义
    1 春气病在头
        1.1 天人合一,阴阳法成
        1.2 春主生发,人身相应
        1.3 脏气法时,肝应春旺
        1.4 太过不及,易病在头
        1.5 小结
    2 肝气病在头
        2.1 肝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2.2 肝胆经脉的影响
        2.3 太过不及,易病在头
        2.4 小结
    3 风气病在头
        3.1 风之原始
        3.2 《内经》风义及发展
        3.3 风病在头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阴阳学说下健身气功·八段锦养生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国家政策的需要
        2.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3.健身气功的理论发展需要
        4.生活实践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1.阴阳学说的文献研究
        2.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文献研究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
    (一)健身气功·八段锦
        1.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历史源流及发展
        2.健身气功·八段锦概念
    (二)阴阳学说
    (三)养生机理
三.八段锦动作的养生机理分析
    (一)八式分析
        1.两手托天理三焦
        2.左右开弓似射雕
        3.调理脾胃须单举
        4.五劳七伤往后瞧
        5.摇头摆尾去心火
        6.两手攀足固肾腰
        7.攒拳怒目增气力
        8.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桩功
        1.无极桩
        2.抱球桩
        3.按扶桩
    (三)预备势与收势
        1.预备势
        2.收势
    (四)呼吸
    (五)“意”
四.阴阳学说下的“全面运动”——八段锦
    (一)阴阳对立、阴阳互根运用于动作的劲力抻拉
        1.上下方向
        2.左右方向
        3.前后方向
        4.整体的旋转
        5.整体的折叠
    (二)阴阳消长、阴阳转化运用于功法特点
        1.动静结合、松紧相济
        2.分清虚实、开合转换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领域前人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医籍《针灸大成》作者与版本
    第一节 作者生平与其所着医籍简介
    第二节 《针灸大成》流传与演变
    第三节 论文写作参考的版本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经络腧穴名称的概貌及其类别
    第一节 经络腧穴名称的概貌
    第二节 经络腧穴名称的分类介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名称的命名理据考察
    第一节 命名理据
    第二节 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的考察方法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经络腧穴名称理据
        一 天象地理
        二 物像人事
        三 形态功能
    第四节 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的异名统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现中医思想的典型词语理据
    第一节 经络理论下的词例考察——“六阳魁首”成词理据
    第二节 身体词汇中的“器官”转喻及其“津液”相关表达
    第三节 自然界在身体中的隐喻——“腧”的用字理据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中医经络腧穴名称命名理据的特点
    第二节 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研究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9)《内经》溪谷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溪谷”的名义解读
    1.1 本义
        1.1.1 溪谷之体——山间沟壑
        1.1.2 溪谷之用——含气纳流
    1.2 引申义
        1.2.1 溪谷之体——人体空间隙道
        1.2.2 溪谷之用——通行气血津液
2 “溪谷”的哲学意象
    2.1 有无之辩
    2.2 阴阳之意
    2.3 虚空之用
3 溪谷的内涵解析
    3.1 肉分——取肉腠之间
    3.2 关节——法自然之象
        3.2.1 八虚与三百六十五节
        3.2.2 溪与谷互文
    3.3 经络——经、络、穴
    3.4 溪谷命名穴位
4 溪谷经文辨析
    4.1 肾病在溪
        4.1.1 肾主闭藏,象似溪谷含纳
        4.1.2 肾不藏精,邪客骨间溪谷
    4.2 冲脉渗灌溪谷
        4.2.1 冲脉循行,通灌全身
        4.2.2 冲为血海,蓄纳经水
    4.3 中焦出气,上注溪谷,渗孙脉
5 溪谷的生理功能
    5.1 溪谷提供营卫运行路径
        5.1.1 营气循行
        5.1.2 卫气循行
        5.1.3 营卫循行对比
        5.1.3.1 线路异同
        5.1.3.2 昼夜节律
    5.2 溪谷是三焦的结构基础
        5.2.1 上焦如雾,宣于卫气之道
        5.2.2 中焦如沤,化生津液谷精
        5.2.3 下焦如渎,浊液渗入水道
    5.3 四街是气机的后备通道
    5.4 溪谷理论的现代猜想
6 溪谷病理举隅
    6.1 五体病
        6.1.1 热邪疮痈
        6.1.2 寒邪骨痹
        6.1.3 肾病在骨
        6.1.4 脱液病骨
    6.2 络脉病
        6.2.1 四肢络脉为病
        6.2.2 脏腑络脉为病
        6.2.3 皮表络脉为病
7 基于溪谷理论探讨外治法机理
8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10)《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现代研究概述
        1.1 针刺重神方法的现代研究概述
        1.2 针刺重神操作过程的现代研究概述
        1.3 针刺重神结果的现代研究概述
        1.4 重神运作机理的现代研究概述
        1.5 关于重神理论现代研究的其他看法
    2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4 研究步骤
第一章 神的概念探析
    1 神字疏解
    2 古代哲学对神的认识
        2.1 指鬼神、神灵
        2.2 指玄妙的变化及自然的规律
        2.3 指交感相应
        2.4 指人的精神层面部分
    3 元神与识神(欲神)
        3.1 元神
        3.2 识神
        3.3 元神与识神的区别
        3.4 现代研究对元神的认识
    4 《内经》中神的含义
        4.1 天地大自然层面部分
        4.2 人身层面部分
        4.3 零散不成体系的部分
    5 “神”“道”“一”
    6 形气神与精气神
        6.1 形气神
        6.2 精气神
        6.3 气与神
        6.4 形气神合一
        6.5 气化生形,神触发其化生
    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内经》对针刺的要求
    1 《内经》的针刺之道
        1.1 “道”的含义
        1.2 《内经》的针道与刺之道
    2 《内经》的针刺原则
        2.1 针刺必重神
        2.2 针前明诊断
        2.3 针刺操作与觉察
        2.4 需通脏腑阴阳经络
        2.5 天人合一自然之道
        2.6 小结
    3 神在针刺治疗中的作用
        3.1 针前诊断
        3.2 针刺操作
        3.3 得气
        3.4 补泻
        3.5 针刺效果判定
        3.6 针后调护
        3.7 神不使
        3.8 针刺养真(非治病)
        3.9 小结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内涵与意义
    1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内涵
        1.1 神在针刺中的作用机理
        1.2 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感
        1.3 治神、候气、守机、守神、气至、得气、守气解
        1.4 患者的被动守神
        1.5 《内经》不同针刺法皆重神
    2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意义
        2.1 重神与疗效的关系
        2.2 养神即养身
        2.3 医道与神
    3 本章小结
        3.1 理论内涵
        3.2 理论意义
第四章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运用
    1 观(觉察)与感(交感)
    2 静坐与气功
        2.1 静坐的原理与方法
        2.2 气功
        2.3 积神于心,以知往今
    3 神有所凭的守神
    4 粗守形,上守神,先粗才能细
    5 临床运用与反馈
    6 由信致诚,由诚致神
        6.1 信与神的关系
        6.2 不同疗法中信与神的机理
    7 神不定而勿刺与不失人情
        7.1 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
        7.2 不失人情
    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1 宋以前的针刺重神理论
    2 宋至明清的针刺重神理论
    3 针灸理论的发展对针刺重神理论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思考
    1 《内经》的针刺之道在于重神
    2 “神”的含义主要包括“道”“神”“感”“气”四个方面
    3 《内经》针刺重神,关键在于觉察,机理在于交感
    4 先使神有所凭,从而达到“守神”的“一”
    5 针刺重神的落实,建立在对基础的学习与经验累积
    6 《内经》重神直指其神,后世重神以形为托
    7 关于《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十二经络阴阳二气和经脉交接规律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驻颜”理论研究[D]. 李翊.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五运六气禀赋与罹患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 王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理论的经络测量和红外热像的四时变化特征研究[D]. 张梦若.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D]. 赵吉超.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D]. 陈志耿.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10)
  • [7]阴阳学说下健身气功·八段锦养生机理分析[D]. 滕小霞.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8]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医经络腧穴名称理据研究[D]. 孟庆奇. 郑州大学, 2020(04)
  • [9]《内经》溪谷理论研究[D]. 袁春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10]《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D]. 陈敬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了解十二经、阴阳、气与经络的相互作用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