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对党支持政府对巴基斯坦采取的措施

印度反对党支持政府对巴基斯坦采取的措施

一、印反对党支持政府对巴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杜睿[1](2019)在《新加坡组屋建设的政治学观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加坡自独立以来,致力于解决严重的“屋荒”问题,时至今日,新加坡有超过100万个组屋单位,八成以上的人口住在组屋。作为“政坛常青树”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60年来经历多次调整和变革,实现了对新加坡人的承诺——“居者有其屋”。新加坡政府实行的“居者有其屋”政策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解决住房问题最好的国家。趋于完善的组屋制度是新加坡公民实现基本生存权利的保障。新加坡的组屋建设固然是一项惠及绝大多数新加坡人的民生政策,但实质上也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作用,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巩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组屋政策实行以来,人民行动党政府通过大力建设组屋以满足民众住房需求,得到多数民众的支持;组屋翻新与电梯更新是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拉拢民众选票的重要砝码,虽然招致了不少微词,但确实起到了吸引民众的作用;人民行动党议员通过走访组屋及巴刹等场所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这些都是重构和增强民众对人民行动党的政治认同,进而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新加坡的组屋建设成就为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组屋政策不仅夯实了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社会根基,而且组屋政策是有利于实现新加坡国家认同的政策措施之一,新加坡政府采取实用主义做法,通过“施惠”于民的举动来凝聚民心,催生国家意识使脆弱“难控”的新加坡存活下来,消弭动荡,进而铸就新加坡国家认同。在培养新加坡国家意识、不断完善推进国家建构及实现国家认同方面,组屋政策发挥着主导效应。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执政期间保持高度敏锐性和政策前瞻性,将共存共生的和谐理念贯彻于组屋政策实践中,充分发挥房子作为关键抓手解决国家治理难题的政治效应,在实践中立足新加坡国情,发挥组屋政策在促进种族和谐、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等的作用。后发展时代,新加坡面临的挑战也是明显的,随着新加坡社会的日趋稳定以及民众文明程度的提高,在新加坡的青年一代中,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贫富差距扩大;老龄化问题,社会不平等问题愈来愈严重,以政绩获取合法性越来越困难。人民行动党也加快步伐在组屋建设上投入力度,面对社会贫富分化等挑战,快速进行自我更新,以应对现代化进程中所带来的国家转型压力。

刘红良[2](2018)在《试析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巴关系与“单边解耦”》文中研究表明莫迪执政之初对巴基斯坦发出友好信号,使媒体及公众对发展两国关系充满期待,然而印巴关系的发展并不符合公众预期,而是陷入合作与对峙的反复循环,莫迪政府对巴外交的强硬及单向性逐渐暴露。相较于前任,莫迪政府在对巴政策的推行上"单边解耦"的特征较为明显。对这一时期两国关系的考察,既要聚焦于印巴两国国内政策因素,更要与莫迪的整体外交谋划紧密结合。

王维诗[3](2018)在《社交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众传媒在出现后,就成为了政治传播的重要渠道,不仅仅是传播政治信息,还发挥着政治沟通、政治舆论监督、政治控制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逐渐脱离单一的社交功能,转变成承载各类信息和功能的平台。当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在政治领域中得到重视后,其不仅是政治传播中的一种宣传渠道,更是对公民参与政治有着深刻影响,在政治生活的舆论动员、理论传播起到关键作用。2016年11月9日,唐纳德·特朗普以276张选举人票,当选为美国第45任总统。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社交媒体是帮助他胜选的一个关键要素。“事实是,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媒体的帮助下,我才能赢得这么多的选票。社交媒体使我不需要像希拉里那样在数字广告和传统广告上投入巨资。我认为,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要大于他们在广告上的支出。”截至2017年3月,特朗普的Twitter帐户有超过2670万关注者。他至今共发布了超过34600条“推文”。不仅仅是每天的官方行程、内阁人选、施政纲要,还涉及国家内政外交中的敏感话题。特朗普对社交媒体特点的精准把握,在为他选举带来胜利的同时,在公共治理方面却招致很多非议。不可否认,社交媒体使得底层民众充分了解了国家要做什么,但简洁、强势、煽动性的语言虽然契合社交媒体传播需要,但却不适合国家内政外交。特朗普的大放厥词不仅影响美国国内政治局势,还干扰股市,增加外交冲突的可能性,美国民众、媒体、政界几乎都在要求他关闭帐号,但特朗普却依旧我行我素。我国的社交媒体也在不断普及发展中,有效借鉴特朗普在竞选和治理中对社交媒体的运用,对增加公民参与公共治理的积极性,提高政府公共治理水平,改变公共治理方式,加强公民舆论监督方面很有裨益。并且在今后的探索中,通过社交媒体实现公民主动对外宣传、协商民主作用、构建虚拟政府,也是大有可为的路径。

杨晨[4](2017)在《土耳其的宗教、政党与政治 ——以伊斯兰政党的兴起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的核心议题是探究土耳其伊斯兰政党的兴起及其发展,实质上关照的是土耳其语境下的宗教、政党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借此理清伊斯兰政党与宗教之间的关系、伊斯兰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以及宗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土耳其伊斯兰政党的兴起与土耳其的历史发展、政治变迁以及宗教政策的改变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凯末尔时代,激进的世俗化改革严重削弱了宗教在土耳其社会中的地位,而随着20世纪40年代后期土耳其民主化进程的启动,以往被压制的宗教获得了可以表达的政治空间。在20世纪50年代,土耳其的民主化进程正式启动,民众的宗教情绪也在民主党时代有了广泛的释放。不过,宗教地位的提升和民众宗教情绪的释放对于伊斯兰政党的建立仍然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事实上,在20世纪60年代,伊斯兰政党的建立仍然会面临着强大的军方所带来的挑战,需要隐匿在中右政党之中以待土耳其时局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土耳其政治格局中开始出现了伊斯兰政党的身影,不过民族秩序党和民族救赎党先后遭到取缔。实际上,政治伊斯兰运动(即“民族观念运动”)并不是如许多人所理解的那样是源自农村的、传统的和反现代的现象,而是现代化和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产物,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条件。正是在伊斯兰政党、伊斯兰资本、穆斯林知识分子的影响下,处于边缘地位的安纳托利亚民众开始构成了对世俗力量的挑战,使得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得以重构,推动边缘开始走向中心。以纳杰梅丁·埃尔巴坎为领导的繁荣党在保守民众的支持下开始逐渐赢得选票,并在1995年大选中获得胜利,组建联合政府,埃尔巴坎本人也当选土耳其总理。这标志着边缘力量在政治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1997年“软政变”发生之后,繁荣党与以军方为代表的世俗主义者之间的对抗不断升级,最终被认定为非法政党而遭到取缔。随后政治伊斯兰运动走向了分裂。传统主义者创建了幸福党,不过该党在当今土耳其政坛上的影响力逐渐式微,而改革主义者建立了正义与发展党,该党以“保守民主”理念自居,并且不断取得选举胜利,执掌政权直至今日。实质上,正义与发展党已经成为一个后伊斯兰主义或新伊斯兰主义的政党,是对政治伊斯兰运动的超越。土耳其存在着三种形式的伊斯兰运动,一是“民族观念运动”,该运动建立了一系列伊斯兰政党,二是后伊斯兰主义或新伊斯兰主义运动,以正义与发展党为代表,三是以公民社会组织自居的“居伦运动”。只有以比较的视角来看,“民族观念运动”的“政治伊斯兰”路线、正义与发展党的“社会伊斯兰”路线以及“居伦运动”的“公民伊斯兰”路线才显得更加明晰,伊斯兰运动在土耳其的整体面貌才得以呈现。土耳其政治伊斯兰运动的兴起也是世界范围内宗教复兴运动拼图中的一个板块,只不过在西方世界的想象中,这些政治伊斯兰运动及其所建立的一系列伊斯兰政党大多被贴上了“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基要主义”的标签,其追随者也被看作是“非理性的”、“狭窄的”和“狂热的”的“绿祸”,妄图将时钟重新调回到伊斯兰教创教之时。然而这种意识形态式的解读方法过于简单和片面,根本无助于理解政治伊斯兰运动何以会爆发的真正原因,只有深入到土耳其的历史、政治、社会和文化土壤中才能找到更为准确的答案。

杜幼康,李红梅[5](2016)在《印度发展的内外环境及其崛起的战略支撑》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印度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俨然成为国际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大国纷纷与其发展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本文致力于全面考察印度发展过程中所处内外环境,深入分析影响其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等领域探究助力印度崛起的战略支撑。总体上看,印度崛起具有相当坚实的战略支撑,但这将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

陈欢[6](2015)在《后冷战时代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评析》文中提出阿富汗地处亚洲核心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历史上,阿巴双边关系一直起伏不定,巴基斯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阿富汗能够实现和平与稳定。阿富汗的不稳定,无疑会给巴基斯坦带来安全威胁,巴基斯坦比任何国家都更容易受到其影响。出于地缘战略利益考虑,巴基斯坦希望阿富汗和平稳定,致力于在阿富汗建立一个对巴友好的政府。当今两国都是反恐前线国家,巴基斯坦在解决阿富汗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使得研究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就面临着严峻的地缘环境,例如边界争端、跨界民族问题等。东部与印度存在克什米尔争端、西部与阿富汗存在杜兰线问题和普什图斯坦问题等,巴基斯坦为了避免夹在两个敌对邻国之间,出于地缘、宗教、种族等因素的考虑,决定应处理好与阿富汗的关系,致力于在阿富汗建立一个对巴友好的政府。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巴基斯坦积极支持符合自己利益的抵抗力量,直到最后支持塔利班政权,一直持续到2001年。“9·11”事件后,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巴基斯坦调整其对阿富汗政策,加入美国反恐阵营,但并没有放弃其对阿富汗重建的影响力。巴基斯坦在实现自己的战略过程中,尤其是制定对阿富汗政策过程中,是随着国际社会环境和自身面临问题的变化而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本文从历史角度具体阐述后冷战时代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的演变历程、政策主要内容,帮助理解巴基斯坦的阿富汗政策对阿巴两国关系的发展、地区和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然后对冷战结束以来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关键性因素进行分析,正确认识巴基斯坦当前的阿富汗政策,并预测巴基斯坦未来对阿富汗政策。

丁建军,党梓予[7](2015)在《巴基斯坦政治危机及走向分析》文中认为持续数月的巴基斯坦政治危机是巴基斯坦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原生性的事件。反政府势力以大选舞弊和木德镇惨案为由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混杂着政党利益冲突、民主政府和军人整体的权利博弈等,是巴基斯坦国内外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巴基斯坦在经历这场政治危机之后,各党派势力的重新洗牌不可避免,政府如何挽回自身形象以及反思相关政策的得失,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白若萌[8](2013)在《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拉伯世界因其重要的地位,一直是世界关注和大国争夺的焦点。2005年以来,阿拉伯国家纷纷开放政治限制,全面提升政治参与程度。2010年“阿拉伯之春”运动之后,部分国家实现了政权的更迭与重组,并进入民主政治的巩固期;部分国家仍然处于全面动荡之中。阿拉伯国家的动荡显然与其内部长期存在的大量问题有关,如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居高,贫富分化;威权体制下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缺失,政府腐败等。但这次动荡,与美国长期以来在这一地区大力推进自由和民主是分不开的。目前阿拉伯世界面临着自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激烈的政治动荡,本文试图就最大的外部因素美国,在阿拉伯政治动荡中所发挥的作用,尝试进行归纳和分析。本文的主旨在于考察外部因素对阿拉伯民主转型的作用和影响。按此逻辑,应考察外部因素对转型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全面作用。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第一,美国在阿拉伯世界输出自由民主的理论基础,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要输出民主”和“为什么要在阿拉伯世界输出民主”;第二,美国在阿拉伯推进民主,其国内具备法律基础和机构基础。美国的民主外交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模式主要包括经济援助与制裁,政治制度援助,公民社会援助和公共外交宣传四大路径。第三,埃及是重要的阿拉伯国家之一,其极富特色的政治局势历来是世人瞩目的焦点,因此埃及是美国民主外交的重点对象;第四,在推进民主的成效考察这一问题上,因为美国的民主外交与其他外交方式纠合在一起,其效能不同于具体物质援助的效能那样直观,既不能夸大,亦不能缩小,因此比较棘手。本文的特点在于,第一,美国历来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自由和民主,本文将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推进活动单独列出来,以区别于其他地区:第二,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外交内容非常零散与庞杂,为此应当建立一个叙述和分析模式,也就是:国内基础—项目计划—具体国别—效能考察,这样—个框架,力图将纷繁芜杂的相关内容加以归纳和条理化;第三,对于阿拉伯国家民主化的条件以及过程进行理论性的宏观描述分析。

周宏刚[9](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莉达[10](2012)在《吉尔吉斯斯坦新任总统阿坦巴耶夫》文中认为吉尔吉斯斯坦过渡联合政府总理阿尔马兹别克·阿坦巴耶夫(Almazbek Sharshenovich Atambayev)在2011年10月30日吉举行的换届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获得62.5%%的支持率,战胜其他竞争对手,直接当选新总统。此次选举系吉实行议会制后的首次总统大选,阿坦巴耶夫的成功当选标志着吉顺利完成了独立以来的首次政权和平交接,在该国的民主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将对包

二、印反对党支持政府对巴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反对党支持政府对巴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新加坡组屋建设的政治学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加坡组屋建设与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1.1 新加坡组屋建设使人民行动党赢得多民众的支持
        1.1.1 居者有其屋政策逐渐深入人心
        1.1.2 居者有其屋政策满足了新加坡人对好政府的期待
        1.1.3 居者有其屋政策与国家认同度休戚相关
    1.2 实施组屋翻新与电梯更新政策为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提供了合法性
        1.2.1 组屋翻新与电梯更新计划是人民行动党执政的一个标志性政策
        1.2.2 电梯更新计划进一步巩固了执政社会基础
        1.2.3 组屋翻新计划和电梯更新计划为大选提供坚强支柱
    1.3 组屋及巴刹成为人民行动党拉近与群众距离的活动场所
        1.3.1 组屋及巴刹彰显人民行动党务实包容精神
        1.3.2 巴刹成为政党活动的公共空间
        1.3.3 走访选民沟通的各种机制是推进政民互动的长效机制
    1.4 组屋政策凝聚新加坡政党执政共识
        1.4.1 人民行动党与反对党“先对立后监督”推动政治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1.4.2 人民行动党立足整体谋长策赢取人心
第二章 组屋建设与新加坡国家认同
    2.1 新加坡国家认同的内涵及生成逻辑
        2.1.1 国家意识有力铸就国家认同的灵魂
        2.1.2 国家建构持续发力贯彻国家认同全过程
        2.1.3 高度国家认同的形成确保政治有序稳定
        2.1.4 国家意识、国家建构和国家认同的证成逻辑
    2.2 组屋建设强化与巩固新加坡国家认同
        2.2.1 组屋建设贯彻新加坡国家意识于实践
        2.2.2 组屋建设与新加坡国家建构循序推进
        2.2.3 组屋建设深化巩固新加坡的国家认同
    2.3 “居者有其屋”语境下新加坡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
        2.3.1 建立新型组屋模式回应社会分层现象的凸显
        2.3.2 新加坡社会老龄化危机对组屋制度更新的挑战
        2.3.3 力促老旧组屋保值经济转型须成功
第三章 组屋政策与新加坡和谐社会的政治效应
    3.1 组屋建设成就奠定了新加坡社会稳定的根基
        3.1.1 从“广厦”到“恒产”
        3.1.2 “有恒产者有恒心”
        3.1.3 翻新组屋以加强内聚力
        3.1.4 组屋为人民行动党赢取更多政治筹码
    3.2 新加坡组屋发挥家庭和睦的保障功能
        3.2.1 倡导共同价值观建立和谐社会
        3.2.2 组屋被赋予促进儒家伦理亲情的政策意蕴
        3.2.3 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发挥住房保障功能
    3.3 组屋建设践行新加坡多元共生平等共处的种族政策
        3.3.1 构建多元种族和谐共生的“新加坡民族”
        3.3.2 组屋族群混居政策强化国族认同
        3.3.3 组屋种族配额政策促进各种族和睦共处
    3.4 新加坡组屋构建主导新加坡社会公平的政治体系
        3.4.1 以人为本:确保人人分享国家进步果实
        3.4.2 严格监管与可持续的再分配确保组屋政策良性运行
        3.4.3 出台法律确保组屋政策有法可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社交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理论及实际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公共治理和大众传媒的相关理论
    2.1 大众传媒:传播政治信息的重要通道
    2.2 社交媒体:政治传播中的一股自由力量
        2.2.1 社交媒体和政治参与
        2.2.2 社交媒体与政治社会活动
        2.2.3 社交媒体和政治营销
    2.3 公共治理理论
        2.3.1 公共治理理论的概念
        2.3.2 公共治理理论的特征
        2.3.3 公共治理理论的本质
第三章 社交媒体与美国总统大选
    3.1 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
    3.2 社交媒体对当下的影响
        3.2.1 从技术层面来说
        3.2.2 从主体层面来说
        3.2.3 从政治信息传播层面来说
    3.3 美国总统大选中的社交媒体
        3.3.1 对选民来说
        3.3.2 对候选人来说
        3.3.3 对选举来说
第四章 社交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4.1 特朗普在当选后对社交媒体(推特)的运用
        4.1.1 在推特上反对新闻媒体
        4.1.2 在推特上评判国内外事件
        4.1.3 “推特治国”所带来的影响
    4.2 信息化有助于推动社交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运用
        4.2.1 发挥信息化在基础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4.2.2 信息化有利于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
        4.2.3 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公共治理科学化水平
        4.2.4 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治理精细化水平
    4.3 社交媒体对我国公共治理的正面效应
    4.4 社交媒体对我国公共治理的负面效应
第五章 启示
    5.1 拓展政务社交媒体横向联动和协商民主
    5.2 加强人才培育优化社交网络环境
    5.3 通过社交媒体重塑一个“虚拟政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土耳其的宗教、政党与政治 ——以伊斯兰政党的兴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概念界定
    二、学界研究述评
    三、研究创新之处
    四、论文篇章结构
第一章 伊斯兰政党兴起的背景考察
    第一节 凯末尔时代:激进的世俗化改革
    第二节 伊诺努时代:政治体制的转型
    第三节 民主党时代:宗教政策的放松
    小结
第二章 伊斯兰政党的兴起:从民族秩序党到民族救赎党
    第一节 挑战:军队监国者地位的形成
    第二节 蛰伏:伊斯兰主义者加入中右政党
    第三节 亮相:民族秩序党的建立
    第四节 分权:民族救赎党进入联合政府
    第五节 战略:政党领袖纳杰梅丁·埃尔巴坎的思想
    小结
第三章 伊斯兰政党的发展:繁荣党
    第一节 宗教被官方意识形态吸纳
    第二节 穆斯林知识分子对西方的拒绝
    第三节 伊斯兰资本的壮大
    第四节 传统社会结构的消逝
    第五节 繁荣党走向权力顶峰
    小结
第四章 伊斯兰政党的异化:正义与发展党
    第一节 传统伊斯兰政党的衰落:美德党与幸福党
    第二节 后伊斯兰主义政党:正义与发展党的兴起
    第三节 正义与发展党视西方为改革的“路径依赖”
    第四节 正义与发展党与世俗主义力量的博弈
    第五节 正义与发展党的“选举霸权”
    小结
第五章 土耳其三种伊斯兰运动的比较
    第一节 “民族观念运动”:政治伊斯兰
    第二节 “居伦运动”:公民伊斯兰?
    第三节 正义与发展党:社会伊斯兰
    第四节 三种伊斯兰运动的异同
    小结
结论
    一、伊斯兰政党与政党政治之间的关系
    二、伊斯兰政党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三、伊斯兰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
    四、宗教与世俗主义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图表一览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奖励
后记

(5)印度发展的内外环境及其崛起的战略支撑(论文提纲范文)

一、印度发展的内部环境
二、印度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印度崛起的战略支撑

(6)后冷战时代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一、20世纪90年代前阿巴关系简要回顾
    (一)巴基斯坦建国到苏联入侵阿富汗(1947—1979年)
    (二)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1979—1989年)
二、冷战后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
    (一)20世纪90年代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
        1.政策背景
        ⑴ 阿富汗爆发内战
        ⑵ 美巴关系微妙转折
        ⑶ 国内政局动荡不安
        ⑷ 印巴在阿富汗争夺加剧
        2.政策主要内容
        ⑴ 介入阿富汗内战,寻找代理人
        ⑵ 扶植亲巴政权
        ⑶ 支持阿富汗塔利班打败北方联盟
        3.政策影响
        ⑴ 阿富汗塔利班执政地位趋于巩固
        ⑵ 阿富汗局势趋于稳定
        ⑶ 印度失去在阿战略支点
    (二)“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
        1.政策背景
        ⑴ 巴基斯坦成为美反恐前线国家
        ⑵ 阿富汗极端主义外溢
        ⑶ 穆沙拉夫军人政权执政
        ⑷ 印度与阿富汗关系密切
        2.政策主要内容
        ⑴ 支持美在阿反恐战争
        ⑵ 消极打击阿富汗塔利班
        ⑶ 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
        ⑷ 排挤印度在阿富汗扩张影响
        3.政策影响
        ⑴ 阿富汗局势趋于复杂
        ⑵ 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局势恶化
        ⑶ 美国与巴基斯坦互信艰难
        ⑷ 巴阿关系日趋紧张
    (三)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的调整
        1.改善与阿富汗关系
        2.呼吁塔利班返回谈判桌
三、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的关键性因素及前景分析
    (一)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的关键性因素
        1.宗教、民族因素
        2.经济利益需求
        3.军方力量干预
        4.国际社会其他大国因素
    (二)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的前景分析
        1.继续积极介入阿富汗战争后重建进程
        2.加强与阿富汗双边合作
        3.双边关系进程起伏不定成常态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7)巴基斯坦政治危机及走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发展动态及特征
    (一)基本发展动态
    (二)基本特征
二、各政治力量的立场
    (一)谢里夫政府:确保执政地位,开展政治对话
    (二)军方:关切事态发展,确保国家稳定
    (三)人民党:立足本党利益,支持和平对话
    (四)其他政治力量的态度
        1.支持谢里夫政府的政治力量
        2.支持正义运动党和人民运动党的政治力量
三、政治危机的走向分析
四、结语

(8)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架构内容
    四、基本概念的辨析和界定
第一章 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推进民主的根源探析
    第一节 美国外交中的价值理念
        一、美国推行民主外交的历史文化根源
        二、美国推行民主外交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美国对阿拉伯与民主关系的认知
        一、美国对政治伊斯兰的认知
        二、美国对文化伊斯兰的认知
    第三节 美国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简史
第二章 美国民主外交的法律基础和输出模式
    第一节 美国民主外交的法律和机构
        一、对外援助的法律基础和管理机构之变迁
        二、冷战后美国对外援助和推进民主的机构
    第二节 美国民主外交的路径和模式
        一、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经济制度与民主推进
        二、政治制度建设与民主推进
        三、公民社会建设与民主推进
        四、公共外交与民主推进
第三章 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民主外交的项目考察
    第一节 美国与国际社会主导的项目
        一、大中东计划的提出
        二、大中东计划的内容
    第二节 美国官方主导下的项目
        一、中东伙伴倡议(Middle East Partnership Initiative,MEPI)
        二、近东地区民主计划(Near East Regional Democracy Program)
        三、应对阿拉伯变局的新项目
    第三节 美国非政府组织主导的项目
        一、全国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NED)
        二、未来基金(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FFF)
第四章 美国民主外交的地区实践考察
    第一节 传统盟友型:以埃及为例
        一、规模输出:克林顿政府在埃及的民主外交
        二、登峰造极:小布什政府在埃及的民主外交(2001—2009)
        三、灵巧实力输出: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的民主外交(2009—2012)
    第二节 亲美君主型:以摩洛哥和约旦为例
    第三节 严格限制型:以巴勒斯坦为例
        一、美国在巴勒斯坦推进民主的基本状况
        二、美国在巴勒斯坦推进民主的特点
    第四节 武力推进型:以伊拉克为例
第五章 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民主外交的效能考察
    第一节 阿拉伯民主认同与反美浪潮的关联
    第二节 阿拉伯政治伊斯兰力量与美国安全的关联
第六章 阿拉伯国家民主化的多维视角透视
    第一节 阿拉伯国家民主化的本体论诠释
    第二节 阿拉伯民主化的新制度主义综合
结束语
    一、美国国家利益在阿拉伯世界的冲突
    二、美国国内关于国家利益的认识分歧
参考文献
后记

(9)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基本统计
    2.1 样本分布
    2.2 报道篇幅
    2.3 稿件来源
    2.4 发稿地点
    2.5 消息来源
3 议题分析
    3.1 政治议题
    3.2 经济议题
    3.3 军事议题
    3.4 文化议题
    3.5 社会议题
    3.6 环境议题
    3.7 科技议题
    小结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国家利益
    5.2 市场压力
    5.3 政党政治
    5.4 西方文化
    5.5 职业理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样本摘要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10)吉尔吉斯斯坦新任总统阿坦巴耶夫(论文提纲范文)

精明务实的政治家
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政策
未来面临的挑战

四、印反对党支持政府对巴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加坡组屋建设的政治学观照[D]. 杜睿.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2]试析莫迪执政以来的印巴关系与“单边解耦”[J]. 刘红良. 南亚研究, 2018(02)
  • [3]社交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例[D]. 王维诗.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2018(09)
  • [4]土耳其的宗教、政党与政治 ——以伊斯兰政党的兴起为中心[D]. 杨晨. 上海大学, 2017(02)
  • [5]印度发展的内外环境及其崛起的战略支撑[J]. 杜幼康,李红梅.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16(03)
  • [6]后冷战时代巴基斯坦对阿富汗政策评析[D]. 陈欢. 新疆大学, 2015(05)
  • [7]巴基斯坦政治危机及走向分析[J]. 丁建军,党梓予. 国际论坛, 2015(01)
  • [8]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外交研究[D]. 白若萌. 西北大学, 2013(02)
  • [9]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10]吉尔吉斯斯坦新任总统阿坦巴耶夫[J]. 莉达. 国际资料信息, 2012(02)

标签:;  ;  ;  ;  ;  

印度反对党支持政府对巴基斯坦采取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