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天才,一半喜剧演员——费曼,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

一半天才,一半喜剧演员——费曼,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

一、一半是天才 一半是滑稽演员——20世纪伟大物理学家费因曼(论文文献综述)

施郁[1](2018)在《永远的少年:诞辰百年,逝世卅年,费曼的影响为何长盛不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较全面地回顾并评述费曼的科学和人生。笔者认为,费曼幼时父亲的引导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事情,后来特立独行的行为特点和科学风格都起源于此。他的博士论文工作和原创研究风格导致了他一生最大的贡献——置子力学的路径积分表述,并以此解决了置子电动力学重正化以及其他很多问题。,他对V-A理论的看重反映了他对自然基本定律的崇拜。他对科学的热情使他对若干领域都作出贡献。他在教学和科普上树立独特的丰碑。他的言行和风格都反映了一种少年心态。

肖凯[2](2014)在《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及其教育 ——以中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的自我完善的历史,但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仍旧没有很好地解决人的自我完善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了人的异化问题,后现代主义学者更是对工业社会中人的自我完善中的不良状况进行了深刻地揭露。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以去中心、开放、连通、碎片、跨界、互动、个性为特征的时代曾经带给人们一种这样的想象:数字化时代让人获得了解放,人可以通过操作各种先进的数字化产品自主地学习,充分实现每个人的自我完善。勾勒这副图景的《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着)一书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人们的乐观情绪也随着数字技术在中国的急速发展而不断高涨。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今天的现状,我们会发现数字化是改善人的自我完善状况的福音的观点是很值得怀疑的。以中学生为例,今天的中学生在数字化成长过程中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人随时面临异化的风险——人可能成为了数字化技术和产品的奴隶,人本身也被数字化。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并不是在控制手机和电脑,而是数字化产品反过来控制学生;我们不是自己在决定学习内容、方式和手段,因为数字化技术似乎已经帮我们决定好了这一切……当前,新闻媒体纷纷报道相关个案。从学校的反应来看,一些学校设置与数字化产品的使用相关的课程,另外一些学校则减少学生接触手机、电脑等的机会。总体而言,人们所采取的措施都是一些零散的治标不治本的行动,我们需要数字化时代的教育理论来系统地指导人们开展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将中学生的数字化成长纳入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视线中。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的自我完善的问题”。所谓自我完善,就是现实而具体的人通过创造性的社会实践,在处理“我”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关系中不断确认自己存在的独立意义并不断获得超越性意义的一种持续、动态的生命状态。简单地说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成为人,另一方面是成为自己。“成为人”意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动植物中独立出来,完整地拥有人的属性,这是自我完善的第一层含义;“成为自己”意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人群中独立出来,完整地拥有个人的一切属性,这是自我完善的第二层含义。人的自我完善是针对当下频繁出现的自我毁灭、自我异化、自我迷失、自我分裂等大量现象而提出的概念。自我完善的人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点:稳定的自我意识;有效的现实知觉;开放的经验结构;充足的自由感;充分的创造性;开放的价值感;深刻的精神需要等等。在对工业时代反思的基础上,许多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自我”的问题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尤其是马斯洛甚至提出了“自我实现的人”的理论;罗杰斯也提出了“充分起作用的人”;罗洛·梅强调心理学家的首要任务应当是研究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空虚、孤独、焦虑、自我陌生和自我疏离等病态心理,这些论述在数字化成长的过程中依然具有充分价值,甚至他们所审视和批判的不良状况在数字化成长中有更为突出的表现。我们认为人类在数字化时代陷入一种去中心化、外部控制彻底崩解的境地,人类更加自由的同时也更加容易自我迷失,而人的自我完善成为人们走出困境的一种选择。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主要是个体在处理个人与数字化技术、产品的关系中不断发生的。在数字化成长过程中,人的自我完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比如:1.数字化成长推动了自我的解放,同时增加了自我迷失的风险;2.数字化成长加速了意义的复归,同时放大了意义缺失的困境;3.数字化成长促进了自由度提升,同时增加了自我控制的成本;4.数字化成长丰富了个体的经验,同时增加了经验加工的难度;5.数字化成长优化了实践的条件,同时增加了实践形式化的可能。今天中国的数字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新的秩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而且中国国民性格中存在一些和自我完善相互抵触的因素,这都给人的自我完善带来了一些挑战。数字化成长中人的自我完善的发生机制是:内在自我的涵养;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意向的建立;自我超越的获得。中学生数字化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改善人的生存状况,有利于改进人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在人的自我完善的理论框架下,我们对当代中国中学生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中学生数字化成长的概况、中学生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认识、中学生数字化成长中的现实知觉、中学生数字化成长过程中的经验获得、中学生数字化成长过程中的自由感、中学生数字化成长过程中的价值感、中学生数字化成长过程中的创造性、中学生数字化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成长等八个方面的调查,我们得出六个层面的基本结论:中学生在数字化成长中自我完善的特征不充分;数字化成长对中学生的自我完善兼有正反两方面作用;中学生在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有个别差异性;中学生的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缺乏自主性;中学生缺乏生命或生活的支配权是自我完善的瓶颈;中学生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缺乏正面引导力量。当前,中学生数字化成长中自我完善的不良状况与学校教育的现状有很大关系。首先是工业化教育的遗毒危害很深,中学生的“自我”被压抑和否定。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对自我觉醒的限制、学校教育对现实生活的遮蔽、学校教育对思想观念的扭曲、学校教育中活动形式的异化、学校教育对创造需要的抑制。其次,数字化浪潮对学校形成巨大冲击并解构了学校的秩序,让师生无所适从。主要表现在:叙事结构崩塌、信息爆炸、碎片化生存以及“当下的冲击”增加了中学生在学校中自我完善的难度。最后,我们在推进数字化教育的进程中也走入了一些误区。例如:现代教育技术的滥用;教学过程的泛技术化;科学技术对人文的压制;学校教育的快餐化等等,这种过分推崇技术理性的倾向有损于人的自我完善。我们必须用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来培养人,才能促进中学生在数字化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完善。我们应该推动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向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转向,否则我们的教育会处于一种用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培养数字化时代的人的荒谬境地。这种改变首先从思想开始,数字化时代是一个“钟”向“云”转向的时代,我们必须推动自组织的人的诞生,推动“作为技艺的教育”向“作为文化的教育”转向。我们理想中的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将呈现出一种新的形态,表现为:4A教育时代的来临;个性化的教育形式;可能性的教育思维;教育内容的选择性;教育活动的参与性。为了数字化时代的理想教育的早日到来,我们应该对当前的教育进行改革:培育内发的教育生态系统;建立开放的学校教育制度;推行去中心化的学校管理;建构支架式的课程体系;倡导教师作为“引导者”的教学。

文远,熊淼[3](2013)在《爱开玩笑的科学家——理查德·费因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徐文培[4](2012)在《开放、指涉的文本世界:冯内古特小说的互文性解读》文中指出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小说创作中不断尝试新的形式和手法,以敏锐的洞察力客观地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危机,深刻揭露了人类社会及人的本质,以预言家的前瞻力警醒人类关注科技发展和文明化进程对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影响。冯内古特在14部长篇小说中主要涉及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创伤、科技的飞速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和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影响、国家机器对人的个性的扭曲和对人的命运的控制以及霸权主义的横行与资本主义的贪婪所导致的人性异化和扭曲等主题。国内外学者对冯内古特小说的战争、生态环境和人的身份等主题,元小说和黑色幽默等艺术形式,荒诞和反讽等艺术手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借助互文性理论,把互文性看作文本策略,从互文性阅读的角度,运用文本细读和跨学科等研究方法对冯内古特14部小说文本的开放性、文本间性和指涉性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分析和总结出冯内古特小说如何以开放的文本使14部小说文本之间建立起密切的内在联系,如何以互文性手法使小说文本同外部的文化文本之间建构显着的指涉性关系。对小说文本进行互文性的解读,是在一种宽泛的语境下进行的跨文本研究,有助于跳出小说文本世界,对小说文本之间、小说和非小说等各种不同文类的文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历时和共时的研究。本论文围绕以下论点展开论证:冯内古特突破了传统小说在结构和手法上的限制,综合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优势,创造性地运用了科幻小说、元小说和自传体小说等多种小说的体裁和手法,小说体裁的超越、叙事手法的混合、非小说语言的使用以及去中心化情节的安排使小说文本呈现出开放性特征;反英雄人物和作家代言人的重复塑造和相同主题的重复阐释使小说文本之间由于互相指涉和联系形成了文本间性,使冯内古特的小说文本呈现出有机的整体性;戏仿、引语和典故等互文性手法指涉了小说文本之外的政治、文学和宗教等外部文化文本,并从背景和主题两大方面指涉了乌托邦社会、未来社会、当今社会及外星世界。论文在引论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冯内古特研究的成果,介绍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阐释了互文性、开放性、文本间性和指涉性等互文性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第一章围绕体裁、叙事、语言和情节等四个方面,研究小说文本在叙事结构、语言使用、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如何综合有效地吸收和运用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等创作方法、科幻小说、元小说和自传体小说等多种小说体裁和写作手法,使小说文本呈现出显着的开放性特征;第二章从主题和人物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冯内古特小说的文本间性,揭示小说如何在这两大方面使小说文本之间由于内在的联系和指涉使小说文本之间形成了有机的整体。第三章首先分析和归纳了冯内古特小说文本的指涉手法和对历史、文学等外部文化文本的指涉,然后从背景和主题两个方面分析了小说文本对多重社会的指涉。通过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的结论:冯内古特在小说的创作上吸收多种小说的创作方法,在继承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传统的同时,又对传统的叙事模式和人物刻画等手法进行了颠覆,同时使用并超越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开放式的结构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封闭结构,以指涉手法逾越了小说和非小说的文类疆界;冯内古特创造性地利用小说文本开放式的结构、小说的文本间性以及小说文本对外部文本和多重世界的指涉性,建构了小说独特的互文本世界,赋予了小说文本与外部文化文本及多重世界显着的互文性特征,再现了现代社会、未来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所呈现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及无序和无中心的后现代的混沌状态;冯内古特跨越了时代,超越了小说体裁和形式,以独特的小说创作手法、开放和指涉的小说文本世界,成为后现代小说写作的创新者与引领者;冯内古特独特的文本世界更清楚地展现了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灾难和危机,使人类更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本性,为人类指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更有效地帮助人类走出危机和困境。从互文性阅读的角度入手对冯内古特的小说进行分析和解读,将使读者在全面了解小说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指涉特征的基础上,培养互文性阅读的习惯,通过对各类前文本和周围文本的不断阅读和积累,逐渐加强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能力和阐释能力;互文性理论注重跨文本和跨文类的研究,将文学研究转到文学文本与各类文本自由对话、相互联系和指涉的批评语境和方法中,有助于文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进一步发展。

孙洋[5](2012)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多是美国对华经济、军事援助,实际战时中美两国间还蜿蜒着一条鲜为人知的文化交流纽带。为使中国在东方战场上努力抗击日本、对华传输自由民主文化价值观,美国国务院对中国实行了文化援助计划,主要包括专家学者交流;援助中国留学生;邀请中国技术人员赴美深造;以书籍和微缩胶片援华等几个方面。太平洋战争时期是中美文化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段,该时段的文化援华计划是中美文化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二战时期中美两国的战略同盟关系。虽为美国主导的文化交往,但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它是中美文化关系史的转折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文化对华单向辐射的模式,并把中美文化交流全面提高到官方化的层面,标志着中美文化外交的开端。但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美国文化扩张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本文以充分翔实的档案资料为基础、审视文化援华计划中美国政策转变的历史根源、剖析援华计划实施的真正动机、细致解读文化援助的各个子计划,分析全局进展、解密细枝末节,突出文化计划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中的作用。历史的因果关系蕴藏在历史过程之中。总结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文化援华的历史,对当代中美文化交流亦有借鉴意义。

施茜[6](2012)在《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文中认为本文第一部分对民国设计师所处时代进行研究。满清王朝覆灭与中华民国诞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知识分子从追逐科举中第,转而争相出国深造,从而造就了一批制造时尚的新型知识分子阶层;《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包括上海在内的五口通商,英、法、美、日租界为上海带来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元素,现代城市的产生同时带来了现代市民阶层;由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受教育群体扩大,为时尚的现代文化制造了受众,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才会产生一批时尚设计师。万籁鸣及他周围的设计师大多数出生、成长于这个变化的时代,探究他们的时代背景,有助于追索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原因。本章同时探讨了中国现代设计萌芽于土山湾,传教士在这个过程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第二部分对万籁鸣早期在商务印书馆的文化圈进行研究。商务印书馆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在当时拥有中国最先进的印刷及彩色印刷设备,他的影戏部是中国最早的中资电影机构,万籁鸣在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带领他的兄弟拍出了中国最早的动画广告片。商务广告部在当时中国的设计界也是赫赫有名,中国早期月份牌广告画家,绝大多数都有在商务印书馆的工作经历,也就是说,商务印书馆为中国早期艺术设计领域培训了第一批人才。同时,商务印书馆也是一个文学大师云集的地方,他们对万籁鸣以及其他设计师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第三部分对《良友》画报的时尚设计圈进行研究。《良友》是中国第一份睁眼看世界、睁眼看中国的时尚生活杂志。它在推动中国时代进步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良友》,它绝对不仅仅是一份休闲娱乐杂志。万籁鸣在《良友》的成熟期入主美术编辑工作,将他的设计思想带入《良友》,同时也深受围绕在《良友》周围的文化名人的影响。本文第四部分以《大闹天宫》为线索,对影视动漫圈的人和事进行研究。万籁鸣三兄弟创造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直至中国动漫高峰《大闹天宫》的拍摄,这中间的艰苦历程中,一直闪现着万氏兄弟、张氏兄弟、以及中国早期若干设计师的艰苦奋斗的身影。他们为中国影视动漫做出了贡献。

魏小亮[7](2011)在《高中生原始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原始物理问题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能够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且未被加工的典型科学现象和事实.现在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情景的原始物理问题得到了许多教育者的青睐,在高中物理教学和高考中原始物理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书面材料分析、随机访谈等方法对高中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的时得现状的困难及困难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高中生原始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付诸实施,教学实践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

王安[8](2011)在《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是享誉世界的、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高产作家,共有18部长篇小说、近70部短篇和大量诗歌、戏剧、散文、传记、翻译与文论问世。他多才多艺,兼小说家、蝶类学家、大学教授、诗人、翻译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于一身,能熟练地用英俄法三种语言进行文学创作,还精通象棋、绘画与网球。夏皮洛(Gavriel Shapiro)认为,纳博科夫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已知的最后一位最多才多艺的人。当然,纳博科夫之所以广为人知,主要源于其小说创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洛丽塔》、《微暗的火》、《阿达》、《普宁》、《防守》等已成为美国许多大学文学课的必读书目。数不清的现当代作家,包括厄普代克(John Updike)、品钦(Thomas Pynchon)、巴斯(JohnBarth)、阿尔比(Edward Albee)、怀特(Edmund White)、德里罗(Don DeLillo)、拉什迪(Salman Rushide)等都受其影响。本文将在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研究纳博科夫小说的空间特征。20世纪下半叶以来,学术界经历了一场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这一转向波及文学,便产生了空间叙事理论。从其发展脉络看,首先“空间”是一种认识论范式转向,与时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它强调脱离传统时空观,旨在探索新的凸显空间重要性的文学再现方式。其次,空间叙事探讨的范围既包括书写等传统上重时间的文本,也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重空间的文本,还包括电影、电视、动画等既重时间又重空间的叙事媒体。再次,诗学意义上的空间可从故事空间、文本结构与读者心理展开讨论,重心放在作家的空间书写与读者的空间心理建构上。纳博科夫的小说有鲜明的空间叙事特征。空间叙事理论奠基人弗兰克指出,纳博科夫“视小说形式本质上是空间的,或换言之是共时而非历时的”。首先,纳博科夫是少有的具有强烈时间意识与系统化时间观的作家。时间是贯穿纳博科夫所有小说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文学巅峰之作《阿达》便是一部述说时间的爱情故事。作家对时间的认识是空间化的,他用空间暗喻将自己对时间的复杂哲思折射在全部作品中,其中最重要的是记忆的魔毯与空间意象的显形、玻璃小球中的彩色螺旋、无时性与彼岸世界等。本文的第一章将结合作家的小说系统全面地梳理纳博科夫空间化的时间观,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阿达》中的时间。其次,纳博科夫是有意识地将文学创作与空间艺术紧密结合的视觉的作家。视觉艺术,尤其是色彩、绘画与电影,与纳博科夫的小说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作家从小热爱绘画,有着异乎常人的色彩听觉天赋,“天生就是风景画家”。他对古往今来欧美各国的画家画作烂熟于心,视小说为适合看的空间艺术,像作画般熟练地用文字在纸张的画布上挥洒自己的灵感与才情,完美体现了“诗如画”的传统,被夏皮洛称为文学界前所未有的“文字的画家”。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人物、主题、结构与风格大量借鉴了电影叙事。评论家早已注意到,纳博科夫的几乎每部小说都有电影的元素。本文的第二章将结合空间叙事理论的视觉书写概念,从跨艺术的角度,分析纳博科夫作品中的色彩、绘画与电影元素。再次,纳博科夫的小说具有典型的空间形式。自弗兰克提出空间形式的概念以来,尽管对其内涵的解读出现了各种不同理解,也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形形色色不同版本的空间形式概念,但其核心内容仍然围绕语言、结构与读者心理建构三个发面展开。纳博科夫的小说在上述三个方面都是空间小说的极佳范例。在语言上,作家有意消除文本的线性序列与因果关系,强调文本的同在性与文字的上下文反应参照,彰显作品自身的文本属性,突出作家本人的创作过程。在结构上,他强调图案(pattern)与细节,以及将这些图案与细节整合为有机整体的“宇宙同步”(cosmic synchronization)的综合认知能力。在章节安排上,纳博科夫通常采用空间化的构架以减缓或弱化叙事时序,突出文本的视觉属性。在读者层次,他有意识地打破读者自左至右的阅读习惯,消除他们时间流逝的幻觉,强调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透过文本错综复杂的反应参照体系,建构一个意义的整体空间。作家反复强调,理想的创作与阅读如同绘画,克服了时间的羁绊,不是从左至右的因果序列,而是作家与读者脑海中空间意象的同存与并置以及空间画面的瞬间整体重构。因此,好的作家在构思小说时便已看到了它的整体,然后将文字的颜料分布在书籍里,为读者设置重重迷宫。好的读者必须是反复的读者,在反复的阅读中,将散布在书中的片断画面重新组织成清晰的图案。本文的第三章将从纳博科夫小说中的图案、作家的自我书写、读者的空间阅读展开讨论,重点分析《洛丽塔》中的语言与《微暗的火》中的空间结构与空间阅读。最后,在小说主题上,纳博科夫强调多重空间,博伊德将其称为“世界中的世界中的世界”。这多重空间最核心的内容是作家对艺术与精神的另一个彼岸世界的追求。隐藏在纳博科夫小说形式后的空间主题,即对彼岸世界的追寻,是90年代以来评论家们的共识,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源头是神秘的诺斯替主义思想。本文的第四章将讨论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空间主题,梳理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多重世界、他对彼岸世界的追求以及诺斯替主义对其作品的影响,重点分析《斩首之邀》中的诺斯替主义。上述四个章节的内容,即空间化的时间、视觉书写、空间的形式与主题,构成了纳博科夫小说空间叙事的主要内容。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研究视角新,将在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对纳博科夫全部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尽管目前探讨这一主题的论文已有一些,但尚缺从空间叙事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着述。其次是内容新,覆盖面广。文章将首次对纳博科夫小说中的视觉书写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详细分析纳博科夫作品中的空间化时间、空间意象显形、绘画艺术、电影叙事与诺斯替主义等。本文的研究对象涵盖纳氏的全部长篇,包括2009年底面世的《劳拉的原型》,并对以前国内较少人论及的作品《阿达》与《斩首之邀》进行详细的个案分析。在研究方法上首先强调文本细读。纳博科夫是公认的语言与文体大师,是“释惑者的挚爱,注释家的梦想,作家中的作家,小说家中的小说家”,其作品多精雕细琢,处处皆有文字的陷阱,理解起来颇为艰难。因此,要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前提便是反反复复的细致阅读,在阅读中不断发现新的惊喜。其次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以空间叙事理论的基本观点指导作品的分析。再次,注重总体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在全面考察作家的18部长篇小说的同时,将有侧重地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洛丽塔》、《阿达》、《微暗的火》与《斩首之邀》等进行细致的文本个案分析。

王红军[9](2010)在《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新闻撰述生涯及生平史实之考辨与补正附:《黄远生年谱》》文中提出黄远生是清末民初一位着名的新闻记者,是通讯文体的奠基人。对于黄远生及其思想,学者们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成果。然而,上述研究所依赖的材料主要是《远生遗着》,要重建基本史实,还有待发掘黄远生在当时报刊上发表的论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笔者搜集的散见于清末民初报刊杂志上的材料,包括黄远生发表的通信在内,辅以其他材料,主要采用实证的方法,对黄远生在清末民初三次学生风潮中的不同态度及原因、与马相伯和李盛铎的交往以及新闻撰述活动进行梳理,尤其关注其新闻撰述生涯,考察他“不偏不倚”思想的产生及实践。重新发掘的新的史料,主要通过笔者重新编写的“黄远生年谱”加以呈现。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总结前人对黄远生研究的成就,指出有待挖掘的材料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讨论黄远生在清末民初浔溪公学第二次学生风潮、留日学生取缔风潮和京师大学堂预科生风潮发生时所持的不同态度及其变化的原因,从中展示蔡元培、杜亚泉、马相伯和李盛铎与黄远生之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第三章,探讨他何时加入《时报》,在该报发表的通信和反响以及离开《时报》的情况。第四章,探讨他在何种情况下担任《申报》的驻京通信员,在该报发表的通信和反响、通信员业务的中止以及结束的情况。第五章,主要讨论他参与创办《少年中国》周刊的情况、在该刊发表的文章和反响。第六章,主要分析他担任《庸言》报撰述后却很少为该刊撰稿的原因,也涉及他接任主编后对该刊的革新、在该刊发表的文章以及停刊原因。第七章主要探讨他与《亚细亚日报》的关系,起初只是该报的读者和投稿人,后来担任其“评论撰述”,并曾担任该报辩护人的情况。而该报也非常关注他的言论和活动。最终因在变更国体问题上存在分歧,黄远生终止与其合作。第八章,综述黄远生的经历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分析清末民初政治力量结构对其新闻撰述职业及命运的制约。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清末民初,政治势力的结构是多元的,清政府、袁世凯群体、东南立宪群体、梁启超群体、孙黄革命群体、包括租界在内的外国在华势力等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国内政治力量版图。不能说这一情况绝对有利于新闻撰述,但它的确提供了可资借助的条件,这是出现报刊史上繁荣时期的政治背景,也是黄远生从事新闻撰述并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到了1915年,国内形成了复辟帝制和反对复辟帝制“两大阵营”,黄远生“不偏不倚”的思想和实践走入困境。

朱桃香[10](2009)在《叙事理论视野中的迷宫文本研究 ——以乔治·艾略特与翁伯托·艾柯为例》文中提出叙事学对叙事结构、叙事现象进行研究,已经取得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目前,它成为全球性的理论思潮,并且成为小说理论的子学科,在中外文论中备受关注。本论文在叙事理论视野中研究内涵丰富但尚未得到关注的迷宫文本现象。迷宫文本是博学通识型作家创作的高度复杂的文本,他们将庞大知识系统转化成好看的小说材料,来实现知识不断对接和叙事的无限可能性。论文在比较的视野和后结构主义叙事理论视野观照下,以乔治·艾略特与翁伯托·艾柯的理论策划为依托,用《米德尔马契》和《玫瑰的名字》作个案,从叙事形式结构入手,切入迷宫文本的研究。后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中的副文本理论、元叙事理论和叙事空间理论是进入迷宫文本的指南针。从过去的文本个案批评史和后来出现的迷宫文本来看,人们一直在作多角度的解读:批评史将迷宫文本作了网状阐释,使其内涵和意义一直向前延伸。艾略特基于固有关系的网状概念、艾柯“作为迷宫的百科全书”的构想为迷宫文本勾画了蓝图。他们在此蓝图上创作出两种形态的迷宫文本:网状叙事文本和环形叙事文本。艾略特用网状叙事在一群人中研究一个人和一种现象:艾柯用环形叙事在一串书中研究一本书和一个案件。连载小说周边的副文本显示出用点-线-面几何模式进行网状叙事的意图、用书名副文本作游戏则支撑起环形叙事框架。艾略特和艾柯还借人物和叙述者之口在叙事当中发表网状诗话和迷宫诗话,为迷宫文本确立身份和叙事合法性。他们的迷宫文本空间充满连线,联通故事,还联通故事之外的故事。对艾略特和艾柯典型迷宫文本个案所作的研究显示,从批评上来看,迷宫文本是永远解读不完的书:它是作家的策划;它使用合适叙事格式处理大量信息;它蕴含着这种格式的理论表达;它最终追求的是因特网式的知识无限连接。

二、一半是天才 一半是滑稽演员——20世纪伟大物理学家费因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半是天才 一半是滑稽演员——20世纪伟大物理学家费因曼(论文提纲范文)

(1)永远的少年:诞辰百年,逝世卅年,费曼的影响为何长盛不衰(论文提纲范文)

优秀的学生
博士论文
洛斯阿拉莫斯
量子电动力学的重正化
请辞美国科学院院士和谢绝芝加哥大学高薪职位
V-A理论
其他研究或倡导
教学与科普
诺贝尔奖与荣誉
献身物理,特立独行

(2)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及其教育 ——以中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数字化成长对人的自我完善及教育的挑战
        (二) 教育学缺乏对数字化成长及人的自我完善的关注
    二、文献的梳理
        (一) 对数字化时代的界定与阐释
        (二) 对数字化成长的理解和分析
        (三) 数字化成长中人的自我完善的相关探讨
        (四)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反思
    三、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的自我完善概述
    一、人的自我完善的基本涵义
        (一) 人的自我完善的日常理解
        (二) 人的自我完善的概念界定
        (三) 人的自我完善的历史考察
    二、自我完善的人的基本特征
        (一) 稳定的自我意识
        (二) 有效的现实知觉
        (三) 开放的经验结构
        (四) 充足的自由感
        (五) 充分的创造性
        (六) 开放的价值感
        (七) 深刻的精神需要
    三、三种有关人的自我完善理论述评
        (一)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
        (二) 罗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
        (三) 罗洛·梅“有自我意识的人”
第二章 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
    一、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的涵义与特征
        (一) 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的涵义
        (二) 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的特征
        (三) 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的“中国特性”
    二、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的发生过程
        (一) 内在自我的涵养
        (二) 自我意识的觉醒
        (三) 自我意向的建立
        (四) 自我超越的实现
    三、数字化成长中自我完善的意义
        (一) 有利于改善人的的生存状况
        (二) 有利于改进人的生活方式
        (三) 有利于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第三章 中学生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状况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对象
        (三) 调查工具
        (四) 调查过程
    二、数据分析
        (一) 中学生数字化成长概况
        (二) 自我认识
        (三) 现实知觉
        (四) 经验获得
        (五) 自由感
        (六) 价值感
        (七) 创造性
        (八) 精神成长
    三、基本结论
        (一) 中学生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状况不容乐观
        (二) 数字化成长对中学生的自我完善兼有正反作用
        (三) 中学生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有个体差异性
        (四) 中学生的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缺乏主动性
        (五) 中学生缺乏生活支配权是自我完善的关键障碍
        (六) 中学生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缺乏正面引导力量
第四章 数字化时代学校教育中自我完善之困
    一、工业时代教育的遗毒:“自我”的圈养
        (一) 学校教育对自我觉醒的限制
        (二) 学校教育对现实生活的遮蔽
        (三) 学校教育对思想观念的扭曲
        (四) 学校教育中活动形式的异化
        (五) 学校教育对创造需要的抑制
    二、数字化浪潮的冲击:“秩序”的解构
        (一) 教育价值体系的“叙事结构崩塌”
        (二) 教学内容选择中的“信息爆炸”
        (三) 校园日常生活的“碎片化生存”
        (四) 学校教育遭遇“当下的冲击”
    三、数字化教育的误区:“技术”的狂热
        (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滥用
        (二) 教学过程的泛技术化
        (三) 科学技术对人文的压制
        (四) 学校教育的快餐化
第五章 人的自我完善与数字化时代的学校教育改革
    一、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思想转向
        (一) 数字化时代:“钟”向“云”转向的时代
        (二)“云”时代的教育:推动自组织的人的诞生
        (三) “作为技艺的教育”向“作为文化的教育”转向
    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的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 4A教育时代的来临
        (二) 个性化的教育形式
        (三) 可能性的教育思维
        (四) 教育内容的选择性
        (五) 教育活动的参与性
    三、促进人的自我完善的学校教育实践
        (一) 培育内发的教育生态系统
        (二) 建立开放的学校教育制度
        (三) 实行去中心化的学校管理
        (四) 建立支架式的课程结构
        (五) 推进教师作为“引导者”的教学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开放、指涉的文本世界:冯内古特小说的互文性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四、 核心概念阐释—互文性、开放性、文本间性、指涉性
第一章 冯内古特小说文本的开放性
    第一节 科幻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体裁的超越和文本的开放
    第二节 元小说等侵入式叙事—叙事模式的混合和文本的开放
    第三节 反小说—打破传统,语言向非语言的开放
    第四节 去中心化的情节—情节的开放
第二章 冯内古特小说的文本间性
    第一节 人物的文本间性
        一、 反英雄人物
        二、 作家的代言人
    第二节 主题的文本间性
        一、 两种战争
        二、 人性的异化和扭曲
第三章 冯内古特小说文本的指涉性
    第一节 指涉手法
        一、 戏拟
        二、 引用
        三、 典故
    第二节 指涉多重世界
        一、 乌托邦社会
        二、 未来社会
        三、 当今社会
        四、 外星世界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原始档案资料的利用问题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美国专家援华计划
    2.1 美国专家援华政策的制定与国民政府的回应
        2.1.1 美国政策制定者对专家援华计划的讨论
        2.1.2 国民政府的需求计划与中美两国的交涉
    2.2 美国专家在中国
        2.2.1 农牧业专家
        2.2.1.1 优秀的水土保持专家沃尔特·罗德米尔克
        (一) 罗德米尔克在中国的勘察
        (二) 罗德米尔克在中国的工作实践
        (三) 罗德米尔克对中国水土情况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
        2.2.1.2 大材小用的遗传学专家拉尔夫·菲利普斯
        (一) 建议设置文化专员
        (二) 菲利普斯在中国的贡献
        2.2.2 医学专家
        2.2.2.1 广结善缘的哈罗德·劳克斯
        2.2.2.2 节约成本的楷模约翰·特里普
        2.2.3 工业专家
        2.2.3.1 鞠躬尽瘁的冶金学者埃德温·史密斯
        2.2.3.2 不惧权势的标准化专家迪克森·里克
        2.2.4 新闻学专家
        2.2.4.1 董显光与罗斯福的交涉及新闻学院的成立
        2.2.4.2 新闻审查制度下的美国新闻学专家弗洛伊德·泰勒等人
        2.2.5 社会科学专家赴华
        2.2.5.1 专家援华计划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
        2.2.5.2 地缘政治学家乔治·葛德石
        (一) “麻烦制造者”葛德石
        (二) 葛德石对中国教育的评价
        (三) 葛德石的个性分析:自由民主制度的卫道士
        2.2.5.3 国际关系学家纳撒尼尔·裴斐
        (一) 裴斐对远东问题的分析
        (二) 裴斐对中国战后教育的分析
    2.3 美国援华专家计划评析
        2.3.1 美国专家与中美文化的差异
        2.3.2 美国专家援华计划的实质分析
第3章 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
    3.1 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之缘起
        3.1.1 文化计划之“互惠性”考虑与中国传统外交文化之剖析
        3.1.2 贫病交加的中国学者
        3.1.3 对费正清书信的解读
        3.1.4 费正清对文化计划的建议
    3.2 中国学者赴美考察的先声
        3.2.1 对中国大学的遴选:浙江大学取代中山大学的原因及实质
        3.2.2 四川大学的复杂情况:抵制萧作梁的风波
        3.2.3 “护照扣留事件”与“中央训练团”:第一批中国学者赴美的阻力
    3.3 四批中国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3.3.1 第一批中国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3.3.1.1 初试牛刀:芝加哥大学座谈会
        3.3.1.2 心系祖国,笔耕不辍的张其昀与金岳霖
        3.3.1.3 费孝通的美国之行
        (一) 费孝通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观察
        (二) 费孝通与中美文化交流
        3.3.2 第二批高校的遴选与赴美学者的贡献
        3.3.2.1 费正清对第二批中国高校的遴选
        3.3.2.2 呕心沥血的文化使者萨本栋
        3.3.2.3 陈序经与《美国文化观》
        3.3.3 第三批学者在美国的成就
        3.3.3.1 袁敦礼与陶孟和:对美国社会制度的深入剖析
        3.3.3.2 “中国鸟类之父”郑作新与《中国鸟类名录》
        3.3.3.3 林同济的“哲人之路”;严济慈对抗战的贡献;梅贻宝引入美式教育
        3.3.4 第四批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3.3.4.1 张孝骞与中美医学交流
        3.3.4.2 刘承钊、刘恩兰在美国的科研成就
        (一) 刘承钊的的科研成就:《华西两栖类》
        (二) 刘恩兰与人类学比较研究
        3.3.4.3 竺可桢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及对世界形势的分析
        3.3.4.4 东西方绘画与舞蹈艺术的交融:叶浅予夫妇的美国之行#157
        3.3.4.5 东西方文学艺术思想的撞击:曹禺和老舍在美国的经历
        3.3.4.6 赴美未果的共产党学者
    3.4 对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计划的分析
第4章 美国援助留美生、邀请技术人员赴美
    4.1 美国对中国留学生之援助
        4.1.1 战时滞留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经济困境
        4.1.2 美国对留学生数量的统计及提供资金援助
        4.1.3 中国国民政府对留学生的资助
        4.1.4 美国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工作机会
    4.2 邀请中国技术人员赴美
        4.2.1 对中国技术人员的邀请
        4.2.2 费正清对中央政治学校的调查
        4.2.3 芝加哥会议的召开
    4.3 中国国民政府对留学计划的态度
        4.3.1 “中体西用”思想的延续
        4.3.2 制定各种法规:对自费留美的严控
        4.3.3 支持“三青团”成员留美
        4.3.4 对留学人员的“思想监督”
    4.4 “哈佛小组”与国民政府之间的角力
        4.4.1 国民政府官员与美国官员对“思想监督”法规的态度
        4.4.2 “哈佛小组”对“思想监督”法规的抗议和抵制
        4.4.3 愠怒的蒋介石:留学禁令的悄然颁布
        4.4.4 陶希圣的辩护与禁令解除后的留学形势
    4.5 对战时留学计划的评价
第5章 美国图书馆协会对华援助
    5.1 抗战时期日军对中国图书馆的破坏
    5.2 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中国的援助
        5.2.1 袁同礼的呼吁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首次援助
        5.2.2 布朗的访问和计划的制定
        5.2.3 美国图书馆协会援华计划的实施
        5.2.3.1 资金的筹措与书籍的遴选、购买
        5.2.3.2 书籍的运输和发放
    5.3 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导下的中美人员交流及图书馆拓展计划
        5.3.1 美国图书馆员怀特赴华的失败
        5.3.2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图书馆拓展计划
        5.3.3 袁同礼对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冷落
    5.4 美国图书馆协会援华的实质
第6章 其他形式的对华文化援助
    6.1 美国向中国发送微缩胶片
        6.1.1 微缩胶片的特点
        6.1.2 微缩胶片存储、阅读技术的实现
        6.1.3 微缩胶片的弊端及解决途径
    6.2 美国对华发送电影及广播信号
        6.2.1 文化关系司与陆军情报局的合作
        6.2.2 翁万戈与美国教育电影援华
        6.2.3 中国百姓对美国科普电影的反应
        6.2.4 中美相互发送广播信号
    6.3 复制教科书计划的实行
    6.4 发表科研成果及互译书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1. 研究的缘起
    2. 研究的视角
    3. 研究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概念的界定
    6.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7.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二、 王朝的覆灭与中国现代设计的发端
    (一) 科举之路的终结——新哲学观出现与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
        1. 科举制度废除与新型知识分子诞生
        2.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
    (二) 新旧体制的更迭——民族资产阶级涌现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1. 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市民阶层的变化
        2. 新经济体制与新型资产阶级
    (三) 上海开埠——新印刷技术与新设计技艺的传播
        1. 土山湾孤儿工艺场的西洋技艺
        2. 传教士带来的先进印刷工艺与中国近代刊物
    (四) 本章结论
三、 万籁鸣与商务印书馆的时尚文化圈
    (一) 对设计艺术的慷慨解囊——商务印书馆的经营理念
        1. 商务印书馆的精神支柱和经营视野
        2. 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的成立机缘
    (二) 中国首批设计师的聚集——万籁鸣和商务印书馆的同事们
        1. 幼年万籁鸣的生活
        2. 考入商务印书馆的 1919 年
        3. 商务印书馆培养了中国最早的现代设计师
    (三) 面向市民阶层与精英阶层——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端
        1. 鲁迅与未名社、北新书局的装帧设计师
        2. 着名书店与书局里的装帧设计师们
        3. 比亚兹莱与中国装帧设计风格
        4. 逐渐发展的产品包装设计
        5. 印染工艺与展示设计
        6. 形式多样的广告设计
    (四) 竞争与互助的业务关系——与商务印书馆同时代的设计机构
        1. 广告公司风起云涌
        2. 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的精英们
        3. 商务的人才流失促成“穉英画室”的成就
    (五) 本章结论
四、 万籁鸣与《良友》画报的时尚设计圈
    (一) 丰富庞杂,与时代并行——《良友》的办刊宗旨与理念
        1. 从《少年良友》到《良友》——伍联德的创刊历程
        2. 睿智的目光——《良友》的编辑视野与经营方式
        3. 剧增的影响力——倍受名人青睐的《良友》
    (二) 商务印书馆设计师的再集结——万籁鸣主编《良友》前后的设计师们
        1. 与万籁鸣同时代的时尚生活设计圈
        2. 着名的设计师兄弟们
        3. 鼎盛时期担任《良友》美术主编的万籁鸣
        4. 追求时尚的社会名流与《良友》的文化名人
    (三) 变化微妙的出版风格——伍联德之后四任主编
        1. 充满朝气的上升时期——从周瘦鹃到梁得所
        2. 有惊无险的主编更换——从梁得所到马国亮
        3. 一波三折的人事变动——从马国亮到张沅恒
    (四) 摩登的风向标——与《良友》同时期的艺术刊物与设计
        1. 利润丰厚的出版事业和层出不穷的画报
        2. 投资艺术杂志的慈善家邵洵美
    (五) 本章结论
五、 万籁鸣与影视动漫设计圈的艺术家
    (一) 风靡中国的美国动画——中国动画电影的艰难起步
        1. 国际动画电影业风生水起
        2. 中国本土动画电影业的艰难起步
    (二) 青涩的处女作——万氏兄弟与中国本土动画的诞生
        1. 万氏四兄弟齐聚上海
        2. 多方筹措——从无到有的设备、原料和技术
        3. 保密核心技术——万氏兄弟与民国其他动画制作者
        4. 前赴后继——早期其他形式的动画片
    (三) 《白雪公主》与《铁扇公主》——万氏兄弟动画设计风格
        1. 从模仿到创造——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2. 对传统文化的融汇——剪纸动画片的诞生
        3. 难以调和的人际关系——万超尘与木偶片的诞生经过
    (四) 《大闹天宫》的辉煌——实现创作中国风格动画的人生梦想
        1. 艰难的历程——《大闹天宫》的多舛命运
        2. 时尚兄弟连——万氏兄弟和张氏兄弟再次合作
        3. “孙悟空”与“阿童木”——《大闹天宫》的艺术成就
    (五) 本章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7)高中生原始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培养高中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能力的相关理论
    2.1 原始物理问题的概念
    2.2 原始物理问题的特点
    2.3 对高中生原始物理问题的界定
    2.4 原始物理问题的理论建构
第三章 高中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高中生物理学习现状和对原始物理问题的认知和情感态度的调查研究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方法
        3.1.3 调查内容
        3.1.4 调查实施
        3.1.5 调查结果
        3.1.6 调查结果分析
    3.2 影响高中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困难的研究分析
        3.2.1 研究的设计
        3.2.2 研究过程
        3.2.3 研究分析小结
    本章小结
第4章 培养高中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能力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4.1 培养高中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能力的教学原则
        4.1.1 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4.1.2 认知的发展性原则
        4.1.3 活动的趣味性原则
        4.1.4 思维的发散性原则
        4.1.5 成功的激励性原则
    4.2 培养高中生解决原始物理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
        4.2.1 实践观察,发现物理现象—激发兴趣
        4.2.2 知识迁移,提出原始问题—引发思考
        4.2.3 抽象设置,建构物理模型—发散思维
        4.2.4 推导演算,进行结论评价—培养物理“taste”
第5章 培养高中生原始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
    5.1 培养高中生原始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方案设计
    5.2 教学策略的实施
    5.3 实施效果检验
        5.3.1 前测的结果呈现
        5.3.2 后测的结果呈现
    5.4 教学策略实施案例
第6章 研究结论以及教学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教学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本文中的纳博科夫作品缩写
绪论
    第一节 纳博科夫研究概览
    第二节 空间叙事理论的发展
        一、 弗兰克的贡献
        二、 后续批评家的讨论
        三、 对空间叙事理论的反思
    第三节 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与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一章 空间化的时间
    第一节 记忆的魔毯与空间意象的显形
    第二节 玻璃小球中的彩色螺旋
    第三节 螺旋运动与无时性
    第四节 《阿达》:述说时间的爱情故事
        一、 故事梗概
        二、 记忆的魔毯
        三、 时间的彩色螺旋
        四、 螺旋与彼岸世界
第二章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视觉书写
    第一节 纳博科夫的色彩听觉
    第二节 纳博科夫与绘画艺术
        一、 作家中的画家
        二、 “诗中之画”: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绘画艺术
        三、 “画中之诗”: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画中现实
        四、 “诗如画”:书写即绘画
        五、 小说中的绘画技巧:色彩与视角的艺术
    第三节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电影叙事
        一、 小说中的电影元素
        二、 电影的类型片大全
        三、 小说中的电影叙事技巧
第三章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空间形式
    第一节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图案
        一、 “宇宙同步”:细节中的有机图案
        二、 细节之网
        三、 现实:外部细节的艺术虚构
    第二节 纳博科夫的自我书写
        一、 作家的姓名游戏
        二、 作家及其人生的书写
        三、 作家的日期与数字游戏
        四、 文本镶嵌的框架叙事
        五、 创作的过程与印刷排版的意象
    第三节 空间的阅读
        一、 纳博科夫的读者意识
        二、 纳博科夫的理想读者
        三、 互文的空间阅读
    第四节 《洛丽塔》:一场英语的盛宴
    第五节 《微暗的火》:文本的迷宫与空间的阅读
        一、 文本镶嵌的迷宫
        二、 空间的阅读
第四章 空间的主题——纳博科夫的彼岸世界
    第一节 纳博科夫的三重空间
    第二节 纳博科夫的彼岸世界
    第三节 纳博科夫与诺斯替主义
    第四节 《斩首之邀》中的诺斯替主义
        一、 诺斯替主义的世界观
        二、 诺斯替主义的人类学
        三、 诺斯替主义的象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9)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新闻撰述生涯及生平史实之考辨与补正附:《黄远生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以往研究的得失
    四、继续研究的空间、材料及预期思路
第二章 师友与同道
    第一节 在清末民初三次学生风潮中的成长
        一、浔溪公学风潮:积极参与的弄潮儿
        二、留日学生取缔风潮:内心的远离
        三、京师大学堂预科生风潮:旁观者
    第二节 与马相伯的几次谋面
        一、震旦学院的"师生"
        二、宪政活动中的同道
    第三节 与李盛铎的交往
        一、开始交往的时间
        二、加入远东通信社
        三、从事宪政活动
        四、黄远生身后
第三章 驻京通信员(一)
    一、《时报》的创办实际是康梁的"一步棋"
    二、进入《时报》
    三、在《时报》上发表的文章及其反响
    四、离开《时报》
第四章 驻京通信员(二)
    一、加入《申报》
    二、在《申报》上发表的通信及其反响
    三、通信员业务的中止
    四、通信余响
第五章 "总统府之都察院"——《少年中国》周刊
    一、创办背景、原因和动机
    二、创办人、经费来源、创刊前的设计和发行方式
    三、在《少年中国》周刊上发表的文章
    四、出版后的反响
    五、停刊
第六章 《庸言》报的撰述与主编
    一、挂名的撰述人
    二、新主编
    三、停刊
第七章 与《亚细亚日报》的恩怨
    一、从读者到撰述人
    二、辩护者
    三、《亚细亚日报》对其言行的回应
    四、分道扬镳
    五、遇刺后的报道
第八章 结语
    一、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二、政治力量结构制约着新闻撰述
    三、"中间人"——一个幻象
附录一:《黄远生年谱》
    例言
    谱前
    1885年 (光绪十一年乙酉) 1岁
    1886年 (光绪十二年丙戌) 2岁
    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 16岁
    1901年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 17岁
    1902年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 18岁
    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19岁
    1904年 (光绪三十年甲辰) 20岁
    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21岁
    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22岁
    1907年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23岁
    1908年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24岁
    1909年 (宣统元年己酉) 25岁
    1910年 (宣统二年庚戌) 26岁
    1911年 (宣统三年辛亥) 27岁
    1912年 (民国元年壬子) 28岁
    1913年 (民国二年癸丑) 29岁
    1914年 (民国三年甲寅) 30岁
    1915年 (民国四年乙卯) 31岁
    谱后
附录二:《远生遗着》未收篇目
参考文献
后记

(10)叙事理论视野中的迷宫文本研究 ——以乔治·艾略特与翁伯托·艾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叙事理论视野中的迷宫文本叙事现象研究
    第一节 迷宫文本叙事现象
    第二节 叙事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西方叙事理论的发展进程
        二、中国的叙事理论研究现状
    第三节 作家、作品及其作品批评概述
        一、乔治·艾略特与翁伯托·艾柯
        二、《米德尔马契》与《玫瑰的名字》研究综述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范围、价值和结构
第二章 叙事理论篇
    第一节 副文本理论
        一、阐释的门槛
        二、副文本研究的诗学价值
    第二节 元叙事理论
        一、叙事中的理论介入
        二、叙事程式的建构与解构
    第三节 叙事空间结构理论
        一、空间概念与文学的契合和融通
        二、叙事空间的表现形式
        三、水平叙事轴和垂直叙事轴
    结语
第三章 作家理论篇
    第一节 永远解读不完的书
        一、人物-情节批评模式向形式-结构模式转向
        二、传统批评范式向叙事批评转向
    第二节 网状结构理论假设
        一、整体形式观
        二、关系群的联接
    第三节 开放作品理论
        一、作品形式
        二、"模范读者"
        三、批评策略
    第四节 阅读理论
        一、双重文本的阅读
        二、双重代码的阅读
        三、隐迹文本的阅读
    结语
第四章 叙述形式
    第一节 网状叙事
        一、两个故事的接驳
        二、众多故事的融通
    第二节 环形叙事
        一、环形层次
        二、"全书"和无限
    结语
第五章 正副文本
    第一节 网格式副文本
        一、从标题到题记
        二、从笔记到小说
    第二节 副文本游戏
        一、从名字到图画
        二、从空名到空名
    结语
第六章 叙事和元叙事
    第一节 叙事话网状
        一、网状语言
        二、网状语境
        三、网状故事
    第二节 叙事话迷宫
        一、语言的迷宫
        二、书籍的迷宫
        三、阐释的迷宫
    结语
第七章 空间结构
    第一节 网状空间
        一、连接现在的网
        二、伸向过去的网
    第二节 环形空间
        一、旅行之线
        二、知识之线
    结语
结语:迷宫文本,一个未尽的话题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一半是天才 一半是滑稽演员——20世纪伟大物理学家费因曼(论文参考文献)

  • [1]永远的少年:诞辰百年,逝世卅年,费曼的影响为何长盛不衰[J]. 施郁. 科学, 2018(06)
  • [2]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及其教育 ——以中学生为例[D]. 肖凯.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3]爱开玩笑的科学家——理查德·费因曼[J]. 文远,熊淼. 少儿科技, 2013(02)
  • [4]开放、指涉的文本世界:冯内古特小说的互文性解读[D]. 徐文培.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 孙洋. 吉林大学, 2012(09)
  • [6]与万簌鸣同时代的海上时尚设计圈[D]. 施茜. 苏州大学, 2012(09)
  • [7]高中生原始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D]. 魏小亮. 苏州大学, 2011(06)
  • [8]空间叙事理论视阈中的纳博科夫小说研究[D]. 王安. 四川大学, 2011(11)
  • [9]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新闻撰述生涯及生平史实之考辨与补正附:《黄远生年谱》[D]. 王红军. 复旦大学, 2010(12)
  • [10]叙事理论视野中的迷宫文本研究 ——以乔治·艾略特与翁伯托·艾柯为例[D]. 朱桃香. 暨南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一半天才,一半喜剧演员——费曼,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