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南街古瓷窑

介休南街古瓷窑

一、介休市南街古瓷窑(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恒[1](2021)在《山西河津瓷窑四号作坊窑具初探》文中认为窑具,既是一个窑口的生产工具,同时也是一个窑口发展的重要见证,其价值不容小觑。河津窑作为山西地区重要的瓷窑之一,其窑具的发现与研究不仅对研究宋金时期河津窑的装烧工艺具有重要影响,亦对山西地窑具的特征与使用方法研究具有一定作用。本文通过对河津固镇瓷窑四号作坊出土装烧窑具的初步整理,运用测量、绘图、比较、统计等方法从类型分析、使用方法、与其它窑口的比对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了解河津窑金代窑具类型及使用情况对比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河津固镇窑址的概括、四号作坊概括、四号作坊窑具出土概括,并从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两方面入手整理了历年来对窑具及河津窑的整理研究成果。第二章为类型学研究。首先介绍了类型学的分类方法,明确分类依据;然后将窑具分为垫烧具、支烧具、匣具三部分进行类型学分析;最后依照河津窑的类型学划分对作坊内部各地层窑具进行数据比对,寻找其规律特点。通过对各类型的对比总结,配合时代断定等因素,得出各地层间窑具使用时间差距较小的结论。第三章为窑具的使用方法。本节继续延用上节类型学划分,然后对垫烧具、支烧具、匣具的使用方法分别进行分析论述,最后分析河津窑的装烧方法种类、该方法涉及的窑具种类及使用情景。河津窑四号作坊中运用的装烧技法包括涩圈叠烧法、支圈覆烧法、粘泥钉叠摞覆烧法、对口烧法等。第四章为河津窑与其它窑口的对比。本节将河津窑四号作坊出土的窑具与磁州窑、龙泉务窑、孟家井窑、盂县窑的金代窑具进行比对,通过对窑具形制、大小、使用方法三方面对比,总结河津窑与各窑口的区别与联系。金代时期这四个窑口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均有自身特色。通过对河津窑四号作坊窑具的系统探讨,可知河津窑的窑具种类多样,使用方式灵活。其装烧技法中既有宋金时期流行的涩圈叠烧法,也有自身窑口的烧造特色。

陈荣贤[2](2020)在《山西河津窑的宏观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金时期,陶瓷手工业在器物种类、生产技术、贸易交流等方面繁荣发展,代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新高度。山西河津窑应运而生,通过借鉴其它窑场技术与自主创新,一跃成为晋南地区制瓷业的佼佼者。本文以河津窑窑址产品,窑址以外部分遗址出土及国内外公私藏河津窑产品为基础材料,从窑址时空分布、产品特征和流布情况、窑址发展原因等方面对河津窑总体特征与内涵做初步探讨。文章内容有以下五部分:一、绪论。首先介绍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其次回顾河津窑相关研究情况,最后明确文章研究思路与方法。二、河津窑窑址总体特征研究。根据文献记载及学者研究成果,理清河津窑时空分布特征,发现河津窑依山傍水,生产条件优越。通过对河津固镇窑址出土材料做类型学分析,梳理河津窑产品在胎釉特征、造型特征、装饰技法、纹饰装饰、制作工艺、装烧工艺等方面的典型特征,为后续产品研究提供线索。三、窑址以外河津窑产品研究。根据窑址产品特征,甄选窑址以外部分遗址出土及国内外公私藏河津窑产品,对其做类型学分析,并分别对窑址以外陶瓷枕、其它器形做特征总结。通过具体分析,发现陶瓷枕是河津窑最具特色的产品,其造型特征、装饰技法、纹饰装饰的丰富度均胜于其它器形产品,代表河津窑制瓷水平。四、河津窑产品特征及其流布情况。根据相关文献及考古发掘材料,对比河津窑与邻近地区窑址产品,如山西介休窑、河南当阳峪窑、河北磁州窑、陕西耀州窑,明晰河津窑产品的时代共性、地域特色以及河津窑与以上窑址的相互关系,丰富其产品特征总结。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分析河津窑产品流布地点与输出面貌,初步掌握河津窑产品流布范围,即晋南地区和邻近的陕西、河南地区。此外,通过探讨河津窑发展的原因,可以发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时代发展环境均是推动河津窑逐步走向繁荣的有利因素。五、结语。简要总结全文,并对一些问题进行再探讨。

郭超然[3](2020)在《河津固镇瓷窑址金代四号作坊出土弦纹折腹钵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弦纹折腹钵作为金代河津固镇瓷窑址四号作坊内的大宗产品,数量多且形制特殊,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通过对四号作坊弦纹折腹钵这一类器物的初步研究,尽可能对河津固镇瓷窑址面貌及生产过程等进行部分复原,认清该器物的制作、装烧等一系列生产过程,本文通过测量、绘图表、观察、统计,以及运用科技考古相关仪器等方法,对198件弦纹钵进行了初步探究,主要内容有:第一、通过对弦纹折腹钵的初步观察,发现其形制较为单一,均为芒口、圆唇,大多为敛口,上腹较直或内斜,下腹折收,圈足或卧足。口、腹差异较小,根据口部差异,可以将其分为敞口和敛口两大类,其中敞口弦纹钵仅一件,为敞口,口沿下内收,折腹上外鼓。敛口弦纹钵根据底部差异又分为卧足、圈足两大类,卧足类数量少仅六件,圈足类较多。第二、在坯体加工、化妆土、釉、装饰技法和装烧方法等方面均无较大差异。用轮制法一次拉坯而成,待坯体晾干定型后挖足成圈足,部分足墙经斜削,部分未斜削;或圈足削底成卧足。粗胎,胎色多偏黄,少量偏灰。上化妆土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内壁至外壁折腹处上化妆土,占大宗,第二种仅在内口沿下至外壁折腹处上化妆土,第三种在内口沿至外壁腹中上化妆土,仅一件。内壁及外壁折腹处施透明釉,釉色大多偏黄,少数偏青。装饰方法单一,大多在外壁口沿下1厘米处刻划两圈弦纹,少数刻划三圈或一圈或无弦纹。装烧方法为叠摞裸烧,为防止落灰在一摞上倒扣一件。通过对作坊四的窑具进行分析,并未发现其上有粘弦纹折腹钵的痕迹,只有支顶钵可以作为窑床与器物的间隔具,这类支顶钵数量少且没粘连痕,无法判断其是否作为间隔具支放折腹弦纹钵。第三、对198件弦纹折腹钵的口径、底径、通高、最大径、弦纹宽度等数据的测量,可以直观看出每一项尺寸主要集中的数值:多数口径在8至9厘米、弦纹距口沿也多集中在1厘米等等,由此可知弦纹折腹钵的生产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生产的,但是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件器物,所以判断一件器物并非只由一位匠人制作,而是按照流水线进行生产。第四、在已经发表的简报、报告中,主要对山西地区窑址、墓葬、遗址等搜集与固镇窑弦纹折腹钵有相似形制或类似工艺的瓷钵,仅在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发现一片形制完全相同的弦纹折腹钵瓷片,在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一号墓发现形制类似但是装烧方法不一样的弦纹折腹钵。通过对其初步探究和与省内其他地点出土的钵进行对比,发现这类弦纹折腹钵为河津固镇窑独创的特色产品。

杜广元[4](2020)在《河津固镇瓷窑址金代四号作坊出土瓷盘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山西地区是中国北方重要制瓷区之一,在金代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制瓷业的发展继承了北宋的繁荣局面。河津窑作为晋南地区重要的瓷窑址之一,制瓷历史悠久,唐代已有瓷器烧造,宋金为其鼎盛时期。但历来学术界对河津窑的分布和制瓷面貌了解甚少,随着201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河津市文物局对河津固镇窑址进行抢救发掘,为研究宋金时期河津窑的制瓷流程和烧造工艺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通过对河津固镇瓷窑址四号作坊出土瓷盘的初步整理,从类型分析、工艺特征和其他窑口的比对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对于了解整个固镇瓷窑址金代制瓷工艺及其他窑址同类瓷盘制作工艺的对比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材料。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主要对固镇瓷窑址、四号作坊和瓷盘出土概况进行介绍,回顾了有关金代陶瓷、山西地区宋金陶瓷和河津固镇窑出土瓷盘的研究状态,并阐述了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和第三章为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首先运用考古类型学对这批瓷盘进行类型划分,归纳出瓷盘以粗白瓷为主,分为弧腹盘和折腹盘两类。其次通过对瓷盘尺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固镇窑四号作坊瓷盘的生产模式。第三,根据笔者在整理过程中所观察瓷盘在胎釉、化妆土、装饰、装烧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来研究固镇瓷窑址四号作坊瓷盘的制瓷流程和装烧工艺,得出瓷盘均采用轮制法拉坯成型,施化妆土及釉水采用浸釉法。装饰技法以金代固镇窑最为流行的白地黑花为主要装饰。装烧工艺分涩圈叠烧和圈足粘泥钉覆烧两种,主要以前者为主。最后,通过固镇窑四号作坊出土瓷盘与其他窑址出土瓷盘在形制、装饰技法和装烧工艺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各窑业在制瓷工艺之间的联系。

夏晨伟[5](2020)在《宋金时期介休窑陶瓷装饰的发展状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休窑,作为山西省内众多窑口中相对知名的一个,在它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借鉴与模仿,也不乏源自于民间的独特创新。其发展的关键时期恰恰处于宋金时期山西省特有的社会背景下,其整个发展过程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窑在北宋至金代这段时期诞生、发展、成熟、鼎盛、然后于金朝末期衰落。在整个制瓷业繁荣兴盛的宋金时期,其质朴、豪放的风格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北方陶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聚焦于介休窑陶瓷装饰发展过程中受到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环境等影响,通过文献与实物分析的方式,阐明了其与当时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探讨了它与同期各类艺术间的联系。本文对窑器物与定窑、磁州窑和本省其他窑场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研究,分析其与其他知名窑场间的技术交流,探寻介休窑陶瓷装饰发展过程中受到其他窑场的影响。介休窑陶瓷博采众长,创造出令世人震惊的成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郝雪琳,郑建明[6](2019)在《21世纪以来北方地区黑釉瓷窑址考古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北方地区自北朝开始生产黑釉瓷器。唐代北方地区烧造黑釉瓷的窑场主要集中在陕西、河南、山东地区;入宋以后,受斗茶风气的影响和对建盏的推崇,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老窑利用已有的烧制黑釉瓷的经验和优势开始大量烧造仿建窑产品。此时的产品风格既仿建窑的油滴、兔毫纹、玳瑁、虎皮斑等窑变釉,同时也有黑釉剔花、铁锈花、白覆轮、黑釉凸线(粉杠瓷)等北方传统特色。此外,宁夏地区由于统治

刘辉[7](2019)在《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陶瓷枕的发明,与我国陶瓷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陶瓷枕的出现,是我国悠久枕物习俗与深厚陶瓷文化之结晶。陶瓷枕历经唐五代的发展,至宋元达到繁盛,明清则几近衰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宋元时期是陶瓷枕由弱到兴、再由盛至衰的重要发展阶段。本文以出土材料为基础,对宋元陶瓷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学研究。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首先简述了我国枕物习俗和枕具出现的大概历程,并将我国枕具大致分为硬质和软质两大类,其中陶瓷枕属于考古发现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枕具,兼具硬质枕易于保存和软质枕可塑性强的优点。继而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相关概念,并对宋元陶瓷枕的研究简史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学术目的和文章框架。第二章为类型与编年研究。本章首先将宋元陶瓷枕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两大类,继而在各种釉色品种下进行分型。其中,高温釉包括白、青、青白和黑等釉色,低温釉则分为单色釉和多色釉等。每个釉色品种之下,又根据枕面正投影形状和枕体的异同分为诸型,再依据枕面和枕体的组合关系、装饰的差异,另进行亚型和式别的划分。在类型学框架之下,以考古出土材料为基础,通过对陶瓷枕本体及其伴出遗存广泛、细致地对比,分析不同类型陶瓷枕的年代,进而建立了宋元陶瓷枕的编年序列。第三章为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研究。本章以宋元陶瓷枕的类型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等,将宋元时期烧造陶瓷枕的窑场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地区。北方地区又分为七个区域,南方地区则包括四个区域。在此体系之下,对每个窑场的陶瓷枕类型、产品特点进行了考证、分析和总结。第四章为发展与演变研究。本章在第二、三章的基础上,将北方地区陶瓷枕分为五期八段,南方地区则包括四期六段,并对北方、南方地区各期陶瓷枕的类型、装饰和产地等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每期的变化。继而将宋元陶瓷枕的总体发展与演变分为早中晚三期,即发展阶段(10世纪60年代至11世纪上半叶)、繁盛阶段(11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上半叶)和式微阶段(13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60年代)。第五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第一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成型和装烧工艺进行了研究,将成型工艺分为雕镶、模范和复合成型三大类,装烧工艺则以匣钵正烧和匣钵叠烧为主。第二节对宋元陶瓷枕的功能和用途进行了探讨,将其分为生活用枕和丧葬用枕两大类。生活用枕包括睡枕、脉枕和腕枕等功用,并重点探讨和明晰了脉枕和腕枕这两个一直以来颇具争议的功能;还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的使用时间、人群等。第三节对宋元陶瓷枕所见题字进行了分类总结,将其分为纪年类、姓氏名号类、诗词曲赋类、名言警句类和良言吉语类,主要考证了生产经营者姓氏名号类题字中窑戳出现的大致时间,并就其所体现的民窑生产模式进行了一些讨论。第四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源流问题进行了追溯和探析,以往学界多认为我国陶瓷枕出现于隋代,然就本文收集考古材料来看,陶枕至迟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存在;该节还初步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由盛转衰,甚至在明代趋于销声匿迹的原因。第六章为结语。本章重点总结了本文的内容及主要收获,并指出本文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邱宁斌,郑建明[8](2018)在《21世纪以来白瓷窑址考古新进展》文中认为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提到了"邢白越青",后来学界一直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南北方陶瓷生产的格局。唐及唐以前生产白瓷的窑址,从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箝,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相比于南方地区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窑口,对于白瓷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北方地区白瓷窑址的调查和发掘,起步相对较晚,除定窑外,诸如邢窑、井陉窑等重要的白瓷窑址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才被发现,而系统的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则大多在进入21世纪后才开始。同时南方地区也发现了一批

冯宵慧[9](2017)在《山西地区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器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山西地区窑址和墓葬等遗址出土的白地黑花瓷材料为基础,以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白地黑花器以及私人收藏品作为补充,对山西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的创烧年代、发展脉络、地域特色及与周边地区同类产品的关系等问题做了一个初步全面阐述。文章主要内容有:一、回顾了山西白地黑花瓷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写作的目的与意义,并对文章涉及到的时空范围和相关概念作了界定。二、总结了山西地区主要窑口白地黑花瓷的产品特点、行销范围,对部分产品进行了窑口判别。三、参照分期明确的10个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窑址的年代对比关系,以及前人研究所得的北方地区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器的分期成果,结合本人对相关标本类型分析,把山西地区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的发展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第一期——宋末金初(1101-1149)、第二期——金中后期(1150-1219)、第三期——金末至元代(1220-1368)。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器物进行类型学研究和纹饰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每个时期的阶段特征。四、以窑址所出土的白地黑花瓷为研究对象,以本文分期为依据,对河北、河南、山东这三个地区的白地黑花瓷生产情况进行梳理,讨论了这三个地区白地黑花瓷的发展脉络、地域特色、窑口分布,通过相互比较,探索山西同这些地区白地黑花瓷的异同点和相互影响。

郝军军[10](2016)在《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金代墓葬,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是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回顾了金墓的发现与研究简史,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然后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工作尚不完善:第一,分区数量太少,将具有不同区域特色的墓葬放在一起;第二,对墓葬年代缺少必要的分析。另外在研究领域上也较为狭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并对文中使用的一些概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到第十一章是文章主体,将金墓划分为东北地区、金中都地区、大同地区、河北中南部地区、山东地区、河南地区、山西中部地区、晋南地区、晋东南地区、陕甘宁地区等十个区,有的区内还分成更小的区,实际共有二十六个小区。本文的研究是在小区内开展的,讨论了墓葬类型、随葬品、墓葬年代,并总结区域特色。对材料丰富、有早晚变化的区域还进行了分期。第十二章从宏观上对金墓的共性进行总结,将其归并为三大区。又从墓葬出发,从微观上探讨区域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第十三章主要根据宋金时期流行的《地理新书》,研究金墓中存在的五音昭穆葬,分析了这种葬法的各种表现,揭示出其使用区域十分广泛,除了中原广大地区外,在原辽统治区内的大同、辽宁地区也都有发现。第十四章讨论砖室墓的营建问题,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砖室墓的建造过程进行探讨,分挖圹、砌砖、妆画这三个步骤。第二部分以晋南地区砖雕墓为中心,分析砖雕的生产制作,分成了模制、雕砖(先烧后雕)和雕坯(先雕后烧)三种技法,并讨论了砖雕的商品性质以及在研究砖雕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第十五章是结语,对本文的收获进行总结。

二、介休市南街古瓷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休市南街古瓷窑(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河津瓷窑四号作坊窑具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河津固镇窑址概况
        1.1.2 四号作坊及窑具出土概况
    1.2 研究动态回顾
        1.2.1 微观研究动态
        1.2.2 宏观研究回顾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类型学研究
    2.1 分类方法
    2.2 类型学分析
        2.2.1 垫烧具
        2.2.2 支烧具
        2.2.3 匣具
    2.3 数据比较
        2.3.1 间隔具
        2.3.2 支烧具
        2.3.3 匣具
第三章 窑具的使用方法
    3.1 各类窑具使用方法
        3.1.1 间隔具
        3.1.2 支烧具
        3.1.3 匣具
    3.2 河津窑常用装烧技法
        3.2.1 涩圈叠烧法
        3.2.2 粘泥钉叠摞覆烧
        3.2.3 对口烧
第四章 河津窑窑具与其它窑口窑具对比
    4.1 与省外窑口窑具对比
        4.1.1 与磁州窑窑具对比
        4.1.2 与龙泉务窑窑具对比
    4.2 与山西省内窑口窑具对比
        4.2.1 与孟家井窑窑具对比
        4.2.2 与盂县窑窑具对比
结语
附表
    附表1 垫环数据出土数据统计(单位:厘米)
    附表2 圆形垫饼出土数据统计(单位:厘米)
    附表3 三叉形垫饼出土数据统计(单位:厘米)
    附表4 工字形窑具出土数据统计(单位:厘米)
    附表5 完整环形支圈数据出土数据统计(单位:厘米)
    附表6 环形支圈碎片出土数据统计(单位:厘米)
    附表7 支柱出土数据统计(单位:厘米)
    附表8 支顶钵出土数据统计(单位:厘米)
    附表9 筒形平底匣钵出土数据统计(单位:厘米)
    附表10 漏斗形匣钵出土数据统计(单位:厘米)
    附表11 筒形窝底匣钵出土数据统计(单位:厘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山西河津窑的宏观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河津窑窑址总体特征研究
    第一节 窑址时空分布特征
        一、时间维度
        二、空间分布
    第二节 窑址产品类型分析
        一、白瓷
        二、黑瓷
        三、低温釉陶
        四、素烧器
    第三节 窑址产品特征分析
第三章 窑址以外河津窑产品研究
    第一节 陶瓷枕类型分析
        一、粗白瓷枕
        二、低温釉陶枕
        三、特征总结
    第二节 其它器形类型分析
        一、白瓷
        二、黑瓷
        三、特征总结
第四章 河津窑产品特征及其流布情况
    第一节 河津窑产品总体特征
        一、与邻近窑址相关产品比较
        二、河津窑产品总体特征
    第二节 河津窑产品流布情况分析
    第三节 河津窑发展原因分析
        一、建窑基础条件
        二、时代发展环境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河津固镇瓷窑址金代四号作坊出土弦纹折腹钵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河津窑简述
    1.2 研究综述
        1.2.1 金代瓷器的相关研究
        1.2.2 宋金瓷器工艺的相关研究
        1.2.3 宋金瓷器科技相关研究
        1.2.4 河津窑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形态观察及体量分析
    2.1 形态观察
        2.1.1 敞口弦纹折腹钵
        2.1.2 敛口弦纹折腹钵
    2.2 体量分析
        2.2.1 口径、腹部最大径、通高、底径的分析
        2.2.2 弦纹观察
        2.2.3 壁厚分析
        2.2.4 小结
第三章 工艺特征
    3.1 成型工艺
        3.1.1 坯体加工
        3.1.2 胎
        3.1.3 化妆土
        3.1.4 釉
        3.1.5 装饰技法
    3.2 装烧方法
    3.3 科技检测
        3.3.1 样品制备
        3.3.2 数码显微镜观察
第四章 结语
    4.1 与山西地区钵进行对比
    4.2 本文收获
    4.3 不足之处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河津固镇瓷窑址金代四号作坊出土瓷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河津固镇瓷窑址基本概况
        1.1.2 四号作坊及瓷盘出土概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动态回顾
        1.3.1 金代陶瓷研究概况
        1.3.2 山西宋金陶瓷研究概况
        1.3.3 河津固镇窑的研究概况
        1.3.4 关于瓷盘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形态观察
    2.1 瓷盘的类型划分
        2.1.1 弧腹盘
        2.1.2 折腹盘
    2.2 瓷盘数据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瓷盘的工艺特征
    3.1 胎土练制
    3.2 成型方法
    3.3 胎、化妆土及釉工艺分析
    3.4 装饰技法
    3.5 装烧工艺
        3.5.1 窑具
        3.5.2 涩圈叠烧
        3.5.3 粘泥钉叠摞覆烧
第四章 与北方其他窑址出土金代瓷盘比较
    4.1 山西地区
        4.1.1 霍州窑
        4.1.2 介休窑
    4.2 其他地区
        4.2.1 定窑
        4.2.2 当阳峪窑
结语
附表一:四号作坊(1)层瓷盘数据统计表(单位:厘米)
附表二:四号作坊(2)层瓷盘数据统计表(单位:厘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宋金时期介休窑陶瓷装饰的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1.3.1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3.2 课题研究的重点
        1.3.3 课题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宋金时期介休窑的基本概况
    2.1 窑址分布、制瓷原料与装烧工艺
        2.1.1 洪山镇古窑址和城南街古窑址
        2.1.2 因地制宜选取原料与采用的制作工艺
        2.1.3 装烧工艺
    2.2 宋金时期介休窑主要生产的釉色种类
        2.2.1 白釉瓷
        2.2.2 黑釉瓷
        2.2.3 其他釉色
    2.3 宋金介休窑陶瓷装饰技法
    2.4 宋金介休窑陶瓷装饰图案分析
        2.4.1 装饰图案来源
        2.4.2 从其他手工艺中汲取经验
        2.4.3 构图布局中的“同稿异构”与“一稿多用”
        2.4.4 具体花纹装饰分析
第三章 宋金时期影响介休窑陶瓷装饰发展的社会背景
    3.1 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3.1.1 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1.2 奋起直追的金朝社会经济
    3.2 宋金两朝南北对峙带来的民族交融
        3.2.1 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北宋军事制度
        3.2.2 宋与金的南北对峙格局和金朝移民政策带来的交流融合
        3.2.3 在战火纷飞中发展壮大的介休窑
    3.3 百花争鸣的社会文化环境
        3.3.1 统治阶级对艺术发展的推动与风向的转变
        3.3.2 传统艺术审美影响下的制瓷业
        3.3.3 纸绢绘画对介休窑装饰纹饰的影响
    3.4 继承传统并不断进步的制瓷业
        3.4.1 宋以前制瓷业的发展
        3.4.2 宋金时期制瓷业的兴盛
    3.5 宋金介休窑陶瓷装饰发展历程分析
第四章 宋金时期介休窑与其他窑场间的交流学习
    4.1 宋金时期介休窑与定窑之间频繁的技术交流
        4.1.1 北宋时期定窑对介休窑的影响
        4.1.2 金朝时期定窑与介休窑的相互影响
        4.1.3 介休窑与定窑间的不同之处
    4.2 宋金时期介休窑与磁州窑之间密切联系
        4.2.1 北宋初期磁州窑对介休窑的影响
        4.2.2 北宋后期与金朝时期磁州窑对介休的影响
        4.2.3 介休窑与磁州窑间的不同之处
    4.3 宋金介休窑与本省各窑的共同进步
        4.3.1 山西境内诸窑口的发展状况
        4.3.2 介休窑与本省其他窑口之间的对比研究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毕业设计作品

(6)21世纪以来北方地区黑釉瓷窑址考古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陕西省
二山西省
    1. 平阳窑
    2. 浑源窑
    3. 介休城古瓷窑址
三河南省
四河北省
五山东省
六宁夏回族自治区
七收获与认识
    1. 北方地区黑釉瓷器面貌的变化
    2. 南北方黑釉瓷器的技术交流

(7)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简史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类型与编年
    第一节 高温釉枕
        一、白釉
        二、青釉
        三、青白釉
        四、黑釉
        五、绞釉
    第二节 低温釉枕
        一、单色釉
        二、多色釉
第三章 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
    第一节 北方地区
        一、Ⅰ区
        二、Ⅱ区
        三、Ⅲ区
        四、Ⅳ区
        五、Ⅴ区
        六、Ⅵ区
        七、Ⅶ区
    第二节 南方地区
        一、Ⅰ区
        二、Ⅱ区
        三、Ⅲ区
        四、Ⅳ区
第四章 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北方地区
        一、第一期(960~1022 年)
        二、第二期(1022~1063 年)
        三、第三期(1063~1149 年)
        四、第四期(1149~1259 年)
        五、第五期(1260~1368 年)
    第二节 南方地区
        二、第二期(1063~1162 年)
        三、第三期(1162~1279 年)
        四、第四期(1279~1368 年)
    第三节 总体分期
        一、早期(发展阶段)
        二、中期(繁盛阶段)
        三、晚期(式微阶段)
第五章 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成型与装烧工艺
        一、成型工艺
        二、装烧工艺
    第二节 功能和使用
        一、功能和用途
        二、使用时间与使用人群
    第三节 题字及其内涵
        一、题字分类
        二、关于“民窑”生产模式的思考
    第四节 源头与流向
        一、隋代以前
        二、唐五代时期
        三、宋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21世纪以来白瓷窑址考古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早期白瓷窑址考古工作
    1. 巩义白河窑[1]
    2. 相州窑[2]
    3. 邢窑[3]
二、唐宋时期北方地区白瓷窑址工作
    1. 邢窑
    2. 定窑
    3. 井陉窑
    4. 磁州窑冶子窑址与临水窑址
    5. 隆化窑
    6. 宁夏贵房子窑址
    7. 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21]
    8. 山西地区其他生产白瓷的窑场的相关工作
    9. 巩义窑
    10. 河南地区其他生产白瓷的窑场的相关考古工作
三、南方地区的白瓷
    1. 景德镇白瓷窑址相关工作
    2. 四川磁峰窑[30]
    3. 德化窑[31]
四、小结

(9)山西地区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山西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窑址考察
    2.1 窑址分布
    2.2 窑口分析
        2.2.1 长治窑
        2.2.2 霍州窑
        2.2.3 平阳窑
        2.2.4 固镇窑
        2.2.5 盂县磁窑坡窑
        2.2.6 浑源窑
        2.2.7 介休窑
        2.2.8 交城窑
        2.2.9 孟家井窑
    2.3 年代讨论
第三章 山西白地黑花瓷的分期研究
    3.1 第一期 宋末金初(1101-1149)
    3.2 第二期 金中后期(1150-1219)
    3.3 第三期 金末-元代(1220-1368)
第四章 山西白地黑花瓷的纹饰研究
    4.1 草叶(花卉)纹
        4.1.1 折枝花卉纹
        4.1.2 缠枝花卉纹
        4.1.3 单株草叶纹
    4.2 山水花鸟纹
    4.3 文字装饰
    4.4 其他纹样
    4.5 小结
第五章 与其他地区白地黑花瓷比较研究
    5.1 第一期、宋末金初(1101-1149)
        5.1.1 河北地区
        5.1.2 河南地区
        5.1.3 小结
    5.2 第二期、金代中后期(1150-1219)
        5.2.1 河北地区
        5.2.2 河南地区
        5.2.3 山东地区
        5.2.4 小结
    5.3 第三期、金末-元代(1220-1368)
        5.3.1 河北地区
        5.3.2 河南地区
        5.3.3 山东地区
        5.3.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学术史简述
        一、1949年以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1949年至“文革”前(1949~1966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三、19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四、21世纪至今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 问题、目的及相关概念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相关概念说明
第二章 东北地区
    第一节 金上京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附:几处年代有疑问的“金墓”辨析
    第二节 绥滨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节 辽宁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附:几处所谓“金墓”年代辨析
    第四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章 金中都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附:所谓金陵“陪葬墓”应为元墓
第四章 大同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第五章 河北中南部地区
    第一节 保定中南部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石家庄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节 冀南豫北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六章 山东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七章 河南地区
    第一节 洛阳-三门峡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郑州-焦作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节 鹿邑金墓
第八章 山西中部地区
    第一节 汾阳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阳泉-昔阳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节 太原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九章 晋南地区
    第一节 侯马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稷山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三节 襄汾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四节 闻喜、绛县、垣曲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十章 晋东南地区
    第一节 长治南部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长治北部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节 晋城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十一章 陕甘宁地区
    第一节 关中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陕北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三节 甘肃地区(包括陕西西部、宁夏南部)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十二章 从墓葬看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 具有不同特色的三大区
        一、金上京-金中都地区
        二、原辽朝统治区
        三、原北宋统治区
    第二节 区域间的交流
        一、东北地区
        二、河北中南部地区
        三、山东地区
        四、河南地区
        五、山西中部地区
        六、晋南地区
        七、晋东南地区
        八、陕甘宁地区
第十三章 金墓中的五音昭穆葬
    第一节 汾阳东龙观王氏家族墓地
        一、明堂
        二、各墓穴位及下葬次序
        三、买地券所反映出的信息
    第二节 其他地区的五音昭穆葬
        一、东北地区
        二、大同地区
        三、河北中南部地区(包括豫北地区)
        四、山东地区
        五、河南地区
        六、山西中部地区
        七、晋南地区
        八、晋东南地区
        九、陕甘宁地区
第十四章 金代砖室墓营建研究
    第一节 砖室墓的建造过程
        一、挖圹
        二、砌墓
        三、妆画
    第二节 砖雕生产研究——以晋南地区为中心
        一、模制
        二、雕砖(先烧后雕)
        三、雕坯(先雕后烧)
        四、砖雕的商品性及相关问题
第十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介休市南街古瓷窑(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河津瓷窑四号作坊窑具初探[D]. 刘瑞恒. 山西大学, 2021
  • [2]山西河津窑的宏观考古学研究[D]. 陈荣贤. 山东大学, 2020(10)
  • [3]河津固镇瓷窑址金代四号作坊出土弦纹折腹钵初探[D]. 郭超然. 山西大学, 2020(01)
  • [4]河津固镇瓷窑址金代四号作坊出土瓷盘初探[D]. 杜广元. 山西大学, 2020(01)
  • [5]宋金时期介休窑陶瓷装饰的发展状况研究[D]. 夏晨伟.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6]21世纪以来北方地区黑釉瓷窑址考古新进展[J]. 郝雪琳,郑建明. 文物天地, 2019(10)
  • [7]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D]. 刘辉. 吉林大学, 2019(10)
  • [8]21世纪以来白瓷窑址考古新进展[J]. 邱宁斌,郑建明. 文物天地, 2018(12)
  • [9]山西地区宋元时期白地黑花瓷器初步研究[D]. 冯宵慧. 山西大学, 2017(03)
  • [10]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D]. 郝军军. 吉林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介休南街古瓷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