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浆酶解条件研究

莲子浆酶解条件研究

一、莲子浆的酶解条件探索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莫凡[1](2015)在《莲子糯米酒酿造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人健康意识的增强,开发具有保健功效的黄酒已成为主流趋势。而莲子是我国传统农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将莲子引入黄酒,既充分利用了我国的莲子资源,又迎合了营养保健的饮酒理念。本课题对莲子糯米酒的酿造工艺路线进行了探索,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酿造条件,并对成品酒的理化感官指标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发酵进行10d时的酒精度为指标对比了4种不同酿造工艺制作的莲子糯米酒,筛选出了最佳酿造工艺路线。结果表明:先用糯米酿制酒母,再通过“喂饭法”投入粉碎呈颗粒状的熟莲子进行发酵,可以制得酒精度合格的莲子糯米酒。2.以发酵进行10d时酒精度、总酸、氨基态氮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莲子糯米酒的酿造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酿造条件。结果表明:在糯米蒸煮时间20min、莲子蒸煮时间30min,莲子糯米质量比为1:4,料水比为1:0.8,按原料质量百分比添加10%的麦曲、1.5%的酒曲和0.6%的淀粉酶,主发酵时间7d,主发酵温度28℃的工艺条件下,可达最佳酿造效果,莲子淀粉利用率高达52.0%。3.按最佳酿造工艺酿制了莲子糯米酒,经后发酵、压榨过滤及煎酒后制得成品酒,测定了成品莲子糯米酒的理化指标、感官指标、氨基酸含量、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莲子糯米酒的理化与感官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GB/T13662-2008的要求,同时具有独特的莲子清香与风味。莲子糯米酒的氨基酸含量为4203.95mg/L,与传统糯米黄酒相当,总酚含量为863.71μg/mL,总黄酮含量为135.12μg/mL,高于传统糯米黄酒。引入莲子后,黄酒的营养成分含量得到了提高。

郑天闻[2](2014)在《莲子多酚氧化酶结构性质、莲子贮藏期间理化变化及莲子饮料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莲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江西省是中国三大产莲区之一,其中江西广昌县素有“莲子之乡”的美誉,已成为我国白莲的主要出口基地和集散中心。鲜莲盛产于夏季,短时期内的大量收获增大了莲子的贮藏难度。目前莲子传统的产品模式为干制品,干莲子易贮藏但其风味及感官变化很大,影响食用。为提高鲜莲的附加产值,改变传统单一的产品模式,对影响鲜莲贮藏的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莲子多酚氧化酶(PPO)起主要作用的鲜莲褐变是影响其感官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本论文拟对莲子多酚氧化酶和贮藏期间引起的褐变进行研究,同时以新鲜莲子为原料开发莲子饮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提取和纯化莲子多酚氧化酶的方法新鲜莲子剥壳去芯后,用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含1%PEG和1%TritonX-100)冰浴研磨提取PPO,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初步分离莲子PPO,再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和Sephadex G-75凝胶层析,获得冷冻干燥莲子PPO酶粉。将SDS-PAGE电泳后的胶块条带与标准蛋白分子量比较,可知莲子PPO的分子量约为26kD。2.莲子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结构表征以邻苯二酚作为莲子PPO的底物,发现其最适温度范围为45-50℃、活性最适pH范围为6.5-7.0;钙离子、锰离子和铁离子对莲子PPO酶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铜离子则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还原剂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对莲子PPO酶活性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莲子PPO非极性氨基酸(Ala、Val、Leu、Ile、Met、Phe)占31.2%,极性氨基酸(Gly、Ser、Thr、Cys、Tyr、Asp、Glu、Lys、Arg、His)占52.8%;酸性氨基酸(Asp、Glu)为18.4%,碱性氨基酸(Lys、Arg、His)为16.8%。圆二色谱显示莲子PPO二级结构中主要含有α-螺旋及β-折叠构象,含量分别为24.35%及39.02%,其他β-转角构象含量为16.67%,不规则卷曲构象含量为19.96%。3.莲子在不同温度贮藏期间的理化变化莲子分别置于低温(4℃)、室温(27±3℃)条件下贮藏14天,测定其在贮藏期间水分、VC、多酚、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含量、莲子PPO活性和褐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褐变度呈上升趋势,水分和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多酚含量和PPO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还原糖含量在两种温度下变化差异显着。与室温贮藏相比,冷藏条件下的莲子褐变度和PPO活性较低,而可溶性蛋白质、Vc和还原糖含量较高。4.莲子汁饮料工艺的研究新鲜莲汁通过淀粉酶酶解研制莲子汁饮料,配方工艺:25u/g干粉α-淀粉酶酶解粉浆浓度为4%莲汁,酶解温度为72℃,酶解时间60min;结合复合稳定剂CMC0.15%、黄原胶0.10%、卡拉胶0.05%的使用,可获得稳定性较好的莲子汁饮料。

陈来荫[3](2012)在《薏米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薏米是我国卫生部颁布的药食两用的食品资源,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有“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的美誉。我国的薏米资源十分丰富,但其主要作为鲜食,精深加工产品较少,附加值低。为了提高薏米的深加工水平,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增加薏米产品的种类,以薏米为原料,生产薏米固体饮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福建仙游金沙薏米为原料,采用双酶酶解法结合喷雾干燥技术,对其加工工艺和产品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开发研制出薏米固体饮料,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薏米经烘烤粉碎后,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分步酶解薏米粉,以薏米粉酶解液粗多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L9(34)正交试验优化双酶酶解工艺条件,通过正交分析,其最优双酶酶解工艺参数为:α-淀粉酶用量200 U/g,液化温度75℃,液化pH 5.2,液化时间45 min;糖化酶用量300 U/g,糖化温度65℃,糖化pH 5,糖化时间80 min。经过此工艺条件得到的薏米粉酶解液粗多糖含量高达201.11 mg/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60%。2.以最优酶解工艺得到的薏米粉酶解液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模糊数学感官综合评定法优化出薏米固体饮料的最佳调味剂配比:麦芽糊精50%,木糖醇9%,柠檬酸0.1%,全脂奶粉8%(以上含量均按料液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计)。3.薏米粉酶解液经最佳调味剂配方调配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正交优化出薏米饮料的稳定剂配方:海藻酸钠0.55%,CMC 0.45%,分子蒸馏单甘脂0.3%,蔗糖酯0.4%(以上含量均按料液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计)。4.在优化配方的基础上,以产品的出粉率和含水量为指标,确定出喷雾干燥制备薏米固体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料的可溶性固形物为16%,进料量40%,进风温度190℃。在此条件下产品的出粉率为52.11%,含水量为0.94%。并得到薏米固体饮料在冲调水温80℃,冲调料水比1:8-1:10 g/mL下的冲调效果较佳。

孟娟[4](2011)在《Hg2+对木瓜蛋白酶催化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瓜蛋白酶(papain)是一种具有蛋白酶和酯酶活性的巯基蛋白酶。在食品、医药、纺织、日化等生产中广泛应用。通过探讨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和时间对木瓜蛋白酶水解活性的影响,其最优酶解条件为:温度4℃,pH 7.0,底物浓度2.0 mg/mL,酶浓度为1.0mg/mL,酶解30 min。研究10-2~10-9mol/L浓度范围的Hg2+对木瓜蛋白酶酶活的影响。当Hg2+浓度≥10-5mol/L时,Hg2+抑制其酶活,且高于10-3mol/L时,Hg2+使木瓜蛋白酶失活。当Hg2+浓度≤10-7mol/L时,Hg2+对该酶酶活几无影响。特别是当Hg2+浓度为10-6mol/L时,Hg2+可激活木瓜蛋白酶的活性,酶的Ea降低,水解反应速率提高,半寿期延长。荧光光谱、FTIR与CD的分析结果表明,Hg2+可与木瓜蛋白酶某些基团相互作用,影响其空间构象。木瓜蛋白酶的热失活为多步过程,10-6mol/L的Hg2+处理酶和纯酶热失活可分为三阶段,其中75~80℃为酶失活变性的跃迁点,样品酶急速失活,酶活力均下降50%左右。在同一温度下,木瓜蛋白酶可划分为热稳定性不同的两组分,且每个组分均符合一级失活动力学,其热失活反应为两步串联失活。其中,10-6mol/L Hg2+处理的木瓜蛋白酶的结构更为稳定,失活能Ea要高于纯酶,延缓其失活反应速率,导致该酶难以失活。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木瓜蛋白酶水解莲子蛋白工艺条件,在温度45℃,pH值7.0,酶添加量1.67g/L,底物浓度3.0%条件下反应40 min,其水解度为9.497%,蛋白降解率为69.43%。实验表明,10-6mol/L的Hg2+可以提高木瓜蛋白酶的水解莲子蛋白的催化能力,在实际应用中,Hg2+对木瓜蛋白酶酶解莲子蛋白与酶解酪蛋白所得结果一致。

谢晶,涂世,刘睿[5](2010)在《酶法修饰对莲子粉黏度及复水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采用α-淀粉酶对莲子粉中的淀粉进行适度水解降低其黏度,提高冷冻干燥的效率,并探讨黏度与复水性之间的关系。在研究酶解时间、温度、pH值及酶添加量对莲子粉水解液黏度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酶水解条件为酶添加量16.56U/mL、温度70℃、时间15min、pH6.5,水解液的黏度为77mPa·s,水解液DE值4.95%。4个因素都对试验结果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同时发现黏度与复水性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酶解和冷冻干燥对莲子粉的复水性有显着影响(P<0.05)。

李怡彬[6](2006)在《莲子淀粉品质对莲子汁流变特性和保质期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莲子,属睡莲科莲属(Nympheaceae Nelumbo Adans),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重要的特产优质资源。本项目通过改良碘比色法,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测定莲子直链淀粉含量(AC)的方法,同时收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22种野生及栽培莲子品种,对不同莲子品种淀粉品质进行了研究;优化莲子汁的加工工艺;探讨莲子汁的流体及在贮存过程中淀粉品质对淀粉老化所致流变特性变化的影响;最后研究了淀粉品质对莲子汁保质期影响。本项目为莲子汁优选原料、工艺优化决策和品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拓展天然莲子淀粉的应用及莲子深加工产品品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同时也为淀粉质食品深加工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通过改良碘比色法,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简便测定莲子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22个莲子品种的淀粉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比色法的最佳吸收波长为630nm,直链淀粉的标准工作曲线为y=0.471x-0.017,R=0.999,经实验证明具有快速测定、准确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莲子是高淀粉质食物,淀粉平均含量达41%,标准差达12.41,品种间的淀粉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品种间AC差异较大,平均为14.81%。AC最高的品种浙江里叶红花莲,为21.25%,两个野生品种野生洪湖莲与白洋淀野生莲AC最低,分别为6.151%和7.578%,是优良的莲子汁加工原料。 2.以建宁花排莲为原料,探讨最佳莲子汁生产工艺。单因素实验证明:均质压力为60MPa条件下,莲子汁的稳定性最佳。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黄原胶、单甘酯和SE-11对莲子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莲子汁稳定剂的最佳条件是:黄原胶0%、单甘酯0.15%、SE-110.15%,黄原胶的加入导致莲子汁的不稳定性。 3.根据AC梯度,选择7个省份有代表性的7个莲子品种为原料,按莲子汁的最佳加工条件(60MPa、亲水性稳定剂)制成莲子汁,观察一年内莲子汁流变特性和淀粉返生情况。研究表明:莲子汁属于假塑性流体,淀粉在老化过程中粘度呈下降趋势,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的莲子,莲子汁的粘度在贮存初期下降越快;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莲子汁贮存过程中返生沉淀量与AC、贮存时间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Y=0.5107exp(0.020T-7.562×10-5T2+9.955×10-8T3+0.05C-0.001C2),R=0.984。该数学模型将莲子加工品质与保质期量化,为莲子汁保质期预测和莲子优质育种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填补了国内该项研究空白,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同时也为淀粉质食品深加工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单斌,李龙,彭珊珊,郭潇滢[7](2002)在《莲子浆的酶解条件探索研究》文中指出

潘思轶,吴西梅,李健[8](1995)在《双酶法澄清莲子饮料的研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α-淀粉酶、糖化酶处理莲子浆,制造澄清莲子饮料的工艺,并对各工艺参数对淀粉转化率和饮料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较好地解决了利用高淀粉含量原料制作澄清饮料的稳定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预煮时间5~8min;料水比1:22;糊化温度90℃,时间30min;α-淀粉酶用量为100U/g淀粉,处理时间30min;糖化酶用量为4000U/g淀粉,处理时间19h,最佳pH值为3.6,可得到澄清透明的莲子原液。

二、莲子浆的酶解条件探索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莲子浆的酶解条件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莲子糯米酒酿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莲子的功能特性及利用现状
        1.2.1 莲子的营养价值
        1.2.2 莲子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
        1.2.3 莲子的加工利用现状
    1.3 黄酒的功能特性及发展现状
        1.3.1 黄酒的简介
        1.3.2 黄酒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1.3.3 黄酒的生产与研究进展
        1.3.4 黄酒的发展趋势
    1.4 莲子酒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莲子糯米酒酿造工艺探索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主要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原料主要成分
        2.3.2 莲子预处理方式对发酵的影响
        2.3.3 酿造工艺的筛选
    2.4 小结
第三章 莲子糯米酒发酵条件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主要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3.3.2 因素影响显着性程度分析
        3.3.3 莲子添加量筛选与优化
        3.3.4 验证实验
        3.3.5 发酵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莲子糯米酒品质分析与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主要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理化指标分析
        4.3.2 感官评定
        4.3.3 氨基酸分析
        4.3.4 生产计算
    4.4 小结
第五章 莲子糯米酒总酚与总黄酮的测定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主要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莲子耱来酒总粉含量的测定
        5.3.2 莲子糯米酒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莲子多酚氧化酶结构性质、莲子贮藏期间理化变化及莲子饮料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莲子简介
        1.1.1 莲子的营养价值
        1.1.2 莲子的保健作用
    1.2 果蔬褐变
        1.2.1 果蔬褐变研究进展
        1.2.2 莲科植物的褐变研究
    1.3 多酚氧化酶
        1.3.1 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1.3.2 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1.3.3 多酚氧化酶的催化特性及活性测定
    1.4 国内莲子加工产业的现状及前景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1.5.3.1 莲子 PPO 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1.5.3.2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及结构表征
        1.5.3.3 莲子贮藏期间理化性质的变化
        1.5.3.4 莲子汁加工工艺及其稳定性探讨
第2章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探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莲子多酚氧化酶酶活测定方法的确定
        2.3.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3.3 莲子多酚氧化酶提取方法的确定
        2.3.3.1 丙酮法
        2.3.3.2 匀浆法
        2.3.3.3 匀浆浸提法
        2.3.4 莲子多酚氧化酶提取条件的优化
        2.3.4.1 不同保护剂组合
        2.3.4.2 料液比
        2.3.5 粗酶液的硫酸铵分级沉淀
        2.3.6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柱层析纯化
        2.3.6.1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层析
        2.3.6.2 Sephadex G-75 凝胶柱层析
        2.3.7 SDS-PAGE
        2.3.8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结构表征
        2.3.8.1 氨基酸组成分析
        2.3.8.2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圆二色谱分析
        2.3.8.3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荧光光谱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测定方法的比较
        2.4.2 莲子多酚氧化酶提取方法的比较
        2.4.3 莲子多酚氧化酶提取条件的优化
        2.4.3.1 不同保护剂组合
        2.4.3.2 料液比
        2.4.4 粗酶液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分析
        2.4.5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柱层析纯化
        2.4.5.1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层析
        2.4.5.2 Sephadex G-75 凝胶柱层析
        2.4.6 莲子多酚氧化酶 SDS-PAGE 鉴定结果
        2.4.7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氨基酸组成
        2.4.8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圆二色谱分析
        2.4.9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荧光光谱分析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莲子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设备
    3.3 方法
        3.3.1 莲子 PPO 酶液的提取
        3.3.2 PPO 活力的测定
        3.3.3 莲子 PPO 酶促反应进程及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3.3.4 不同因素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3.3.4.1 温度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3.3.4.2 pH 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3.3.4.3 底物浓度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3.3.4.4 还原剂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3.3.4.5 金属离子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3.3.4.6 不同底物对莲子 PPO 活性的影响
        3.3.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莲子 PPO 酶促反应进程及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3.4.2 莲子 PPO 最适温度确定及热稳定性研究
        3.4.3 莲子 PPO 最适 pH 确定及 pH 稳定性研究
        3.4.4 底物浓度对莲子 PPO 活性影响
        3.4.5 还原剂对莲子 PPO 活性影响
        3.4.6 金属离子对莲子 PPO 活性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莲子贮藏期间理化性质的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设备
    4.3 方法
        4.3.1 预处理
        4.3.2 指标分析方法
        4.3.2.1 水分含量的测定
        4.3.2.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4.3.2.3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4.3.2.4 Vc 含量的测定
        4.3.2.5 多酚含量的测定
        4.3.2.6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4.3.2.7 褐变度的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莲子水分含量的变化
        4.4.2 莲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4.4.3 莲子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4.4.4 莲子 Vc 含量的变化
        4.4.5 莲子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
        4.4.6 莲子多酚含量的变化
        4.4.7 莲子褐变度(BD)的变化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莲子汁加工工艺及其稳定性探讨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设备
    5.3 方法
        5.3.1 工艺流程
        5.3.2 操作要点
        5.3.2.1 原材料的选择
        5.3.2.2 护色
        5.3.2.3 胶磨
        5.3.2.4 过滤
        5.3.2.5 离心
        5.3.2.6 淀粉酶处理
        5.3.2.7 调配
        5.3.2.8 灭菌
    5.4 结果与分析
        5.4.1 酶解影响因素的研究
        5.4.1.1 酶用量的影响
        5.4.1.2 酶解温度的影响
        5.4.1.3 酶解时间的影响
        5.4.1.4 粉浆浓度的影响
        5.4.2 酶解参数的优化
        5.4.3 复合稳定剂的确定
        5.4.4 pH 对饮料稳定性及色泽的影响
        5.4.5 产品质量评价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莲子 PPO 的提取和纯化
        6.1.2 莲子 PPO 的酶学性质及结构表征
        6.1.3 莲子在不同温度贮藏期间的理化变化
        6.1.4 莲子汁饮料工艺的研究
    6.2 展望
        6.2.1 莲子 PPO 结构的研究
        6.2.2 莲子 PPO 构效关系研究
        6.2.3 莲子中色素前体物质的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薏米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薏米
        1.1 薏米资源的概况
        1.2 薏米的营养及保健功能
        1.3 薏米的加工利用现状
        1.3.1 薏米饮料的研究进展
        1.3.1.1 薏米保健酒
        1.3.1.2 薏米乳酸饮料
        1.3.1.3 薏米仁复合保健饮料
        1.3.1.4 薏米汁饮料
        1.3.2 薏米的加工难点
    2 固体饮料的研制
        2.1 酶法技术在饮料中的应用
        2.2 饮料的稳定性
        2.3 喷雾干燥技术
    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3.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3.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双酶酶解薏米粉的工艺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设计
        1.3.1 双酶酶解蕙米粉的工艺流程
        1.3.2 双酶酶解薏米粉的工艺要点
        1.3.3 α-淀粉酶液化薏米粉的单因素试验
        1.3.3.1 料水比对薏米酶解液粗多糖含量的影响
        1.3.3.2 α-淀粉酶用量对薏米酶解液粗多糖含量的影响
        1.3.3.3 液化时间对薏米酶解液粗多糖含量的影响
        1.3.3.4 液化温度对薏米酶解液粗多糖含量的影响
        1.3.3.5 液化pH对薏米酶解液粗多糖含量的影响
        1.3.4 α-淀粉酶液化薏米粉的工艺优化
        1.3.5 糖化酶糖化薏米粉的单因素试验
        1.3.5.1 糖化酶用量对糖化酶解液粗多糖含量的影响
        1.3.5.2 糖化时间对糖化酶解液粗多糖含量的影响
        1.3.5.3 糖化温度对糖化酶解液粗多糖含量的影响
        1.3.5.4 糖化pH对糖化酶解液粗多糖含量的影响
        1.3.6 糖化条件的工艺优化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1.4.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1.4.2 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2 α-淀粉酶液化薏米粉的单因素试验
        2.2.1 料水比
        2.2.2 α-淀粉酶用量
        2.2.3 液化时间
        2.2.4 液化温度
        2.2.5 液化pH
        2.3 α-淀粉酶液化薏米粉的工艺优化试验结果
        2.4 糖化酶糖化薏米粉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2.4.1 糖化酶用量
        2.4.2 糖化时间
        2.4.3 糖化温度
        2.4.4 糖化pH
        2.5 糖化条件的工艺优化试验结果
    3 小结
第三章 薏米固体饮料调味配方及稳定剂的研究
    第一节 薏米固体饮料的风味调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及预处理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试验方法
        1.4.1 工艺流程
        1.4.2 薏米固体饮料的配方研究
        1.4.3 感官评价方法
        1.4.4 模糊综合判定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糊综合评判计算结果
        2.2 薏米固体饮料配方正交优化结果
        3 小结
    第二节 薏米固体饮料稳定剂配比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及预处理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试验方法
        1.4.1 工艺流程
        1.4.2 稳定剂单因素试验
        1.4.2.1 CMC添加量对稳定性的影响
        1.4.2.2 海藻酸钠添加量对稳定性的影响
        1.4.2.3 分子蒸馏单甘脂添加量对稳定性的影响
        1.4.2.4 蔗糖酯添加量对稳定性的影响
        1.4.3 稳定剂配方优化试验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1.5.2 稳定性测定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稳定剂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CMC添加量
        2.1.2 海藻酸钠添加量
        2.1.3 分子蒸馏单甘脂添加量
        2.1.4 蔗糖酯添加量
        2.2 稳定剂配方优化试验
        3 小结
第四章 喷雾干燥制备薏米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及预处理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主要工艺流程
        1.3.2 喷雾干燥工艺单因素试验
        1.3.2.1 进风温度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1.3.2.2 进料量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1.3.2.3 进料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1.3.3 喷雾干燥工艺优化试验
        1.3.4 产品的冲调条件的确定
        1.3.4.1 冲调加水量确定
        1.3.4.2 冲调水温确定
        1.3.5 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含水量的测定
        1.4.2 出粉率的测定
        1.4.3 分散性的测定
        1.4.4 润湿下沉性的测定
        1.4.5 冲调液的感官评价
        1.4.6 理化指标的测定
        1.4.7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喷雾干燥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进风温度
        2.1.2 进料量
        2.1.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2 喷雾干燥工艺优化试验结果
        2.3 冲调性试验结果
        2.3.1 冲调加水量
        2.3.2 冲调水温
        2.4 产品的质量标准
    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双酶酶解薏米粗粉的研究
        1.2 薏米固体饮料的配方研究
        1.3 喷雾干燥制备薏米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Hg2+对木瓜蛋白酶催化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木瓜蛋白酶
        1.2.1 木瓜蛋白酶的结构及其性质
        1.2.2 木瓜蛋白酶催化作用机理
        1.2.3 木瓜蛋白酶的应用
    1.3 金属离子与酶
        1.3.1 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
        1.3.2 酶、金属与底物的作用
        1.3.3 Hg~(2+)与酶
    1.4 莲子蛋白多肽
        1.4.1 莲子蛋白多肽
        1.4.2 水解度计算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2章 木瓜蛋白酶水解参数优化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测定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酪氨酸溶液标准曲线
        2.4.2 最适酶解时间
        2.4.3 最适酶解温度
        2.4.4 最适酶解pH
        2.4.5 最适底物浓度
        2.4.6 最适酶浓度
    2.5 结论
第3章 Hg~(2+)与木瓜蛋白酶活性及构象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3 测定方法
        3.3.1 紫外光谱
        3.3.2 荧光光谱
        3.3.3 傅里叶红外图谱(FTIR)
        3.3.4 圆二色光谱(CD)
    3.4 结果与讨论
        3.4.1 Hg~(2+)浓度对酶活的影响
        3.4.2 木瓜蛋白酶FTIR光谱结构分析
        3.4.3 木瓜蛋白酶的圆二色图谱分析
        3.4.4 木瓜蛋白酶荧光光谱结构分析
    3.5 结论
第4章 Hg~(2+)处理下木瓜蛋白酶水解反应动力学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3 测定方法
        4.3.1 木瓜蛋白酶不可逆反应动力学
        4.3.2 木瓜蛋白酶酶热稳定性的测定
        4.3.3 木瓜蛋白酶热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时间和初始反应底物(酪蛋白)浓度
        4.4.2 木瓜蛋白酶的K_m值
        4.4.3 Hg~(2+)作用下底物保护作用
        4.4.4 木瓜蛋白酶表观活化能E_a
        4.4.5 木瓜蛋白酶酶促反应速度
        4.4.6 Hg~(2+)对木瓜蛋白酶稳定性的影响
        4.4.7 纯酶的热失活曲线
        4.4.8 木瓜蛋白酶的热失活速率的测定
        4.4.9 Hg~(2+)对木瓜蛋白酶的表观失活活化能的影响
    4.5 结论
第5章 木瓜蛋白酶催化水解反应的应用
    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 实验方法
    5.3 测定方法
        5.3.1 莲子蛋白的提取
        5.3.2 莲子蛋白水解
        5.3.3 水解度的测定
        5.3.4 降解率的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最适宜水解时间
        5.4.2 酶添加量对蛋白质水解的影响
        5.4.3 温度对蛋白质水解的影响
        5.4.4 底物浓度对蛋白质水解的影响
        5.4.5 pH值对蛋白质水解的影响
        5.4.6 蛋白质水解的正交实验
        5.4.7 Hg~(2+)对蛋白质水解的影响
    5.5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6)莲子淀粉品质对莲子汁流变特性和保质期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莲子的营养保健功效及资源分布
    2 淀粉品质及老化动力学模型
    3 莲子汁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4 食品流变学的研究与应用
    5 食品品质损失动力学
    6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莲子品种淀粉品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设备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莲子直链淀粉快速测定的研究
        2.2 不同莲子品种淀粉品质的研究
    3 结论
第三章 莲子汁加工工艺优化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莲子汁生产工艺
        1.4 不同均质压力对莲子汁稳定性的影响
        1.5 亲水性稳定剂对莲子汁稳定性的研究
        1.6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均质压力对莲子汁稳定性的影响
        2.2 亲水性稳定剂对莲子汁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3 结论
第四章 莲子淀粉品质对莲子汁流变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莲子品种制得莲子汁的流变特性的研究
        2.2 莲子汁贮存过程中淀粉老化所致流变特性变化的研究
    3 结论
第五章 莲子淀粉品质对莲子汁保质期影响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化学动力学预测原理
        2.2 直链淀粉含量、贮存时间和返生沉淀量之间相关性研究
        2.3 模型的验证
    3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四、莲子浆的酶解条件探索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莲子糯米酒酿造技术研究[D]. 莫凡. 浙江大学, 2015(05)
  • [2]莲子多酚氧化酶结构性质、莲子贮藏期间理化变化及莲子饮料开发[D]. 郑天闻. 南昌大学, 2014(02)
  • [3]薏米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D]. 陈来荫.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 [4]Hg2+对木瓜蛋白酶催化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 孟娟. 湘潭大学, 2011(08)
  • [5]酶法修饰对莲子粉黏度及复水性的影响[J]. 谢晶,涂世,刘睿. 食品科学, 2010(22)
  • [6]莲子淀粉品质对莲子汁流变特性和保质期影响的研究[D]. 李怡彬. 福建农林大学, 2006(12)
  • [7]莲子浆的酶解条件探索研究[J]. 单斌,李龙,彭珊珊,郭潇滢. 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2)
  • [8]双酶法澄清莲子饮料的研制[J]. 潘思轶,吴西梅,李健. 食品科学, 1995(09)

标签:;  ;  ;  ;  ;  

莲子浆酶解条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