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淄博市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一、淄博市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论文文献综述)

湛礼珠[1](2022)在《全面推进乡村建设的路径探索与创新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建设旨在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公共物品可及性,进一步优化农民发展空间,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淄博市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两个大局,坚持"系统推进、民生导向、多元共建、建管结合"的乡村建设路径,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公共物品可及性不断提高、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乡村建设"淄博模式"。但在此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仍不健全,乡村建设惠民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应用范围亟须进一步拓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尊重农民意愿、厘清主体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并积极鼓励创新发展。

仉振宇[2](2021)在《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的有序健康推进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镇化建设正由传统的“注重规模”向新型的“提升质量”转变。然而,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增长方式粗犷、资源配置低效、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城镇集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水源保障、城乡统筹、教育创新以及文化繁荣等8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借助Matlab软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从而计算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分维度评价指数。其后,借助ArcGIS、GeoDA以及GS+等软件,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定量地研究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评价指数均值由26.91提高到31.75,整体增长幅度为17.99%,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特点。在分维度评价指数中,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以及城乡统筹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相对较高,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镇集聚以及文化繁荣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则相对较低。(2)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H-H型集聚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最主要的集聚类型。集聚类型之间的演变与转换主要集中在H-H型和L-H型集聚之间以及L-L型和H-L型集聚之间,空间格局演变较为稳定,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均较为显着。核心热点区呈现出“先东移-后西迁”的变化特点,核心冷点区空间格局较为稳定,未发生显着变化。(3)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自组织性和空间变异性较强,变异程度呈现出加深态势,空间变异影响范围有所缩小,变异随机性有所增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格局演变的显着程度有所加深。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在各个方向上的均质性有所减弱,东-西方向以及东北-西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较差,空间变异最为显着。空间变异结构特征由“双核”逐渐转变为逐步融合的“三核”,“东高-西低”以及“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着。(4)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建设能力是影响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财政支持、区域创新能力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城镇人力资本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本文在开展驱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黄河流域各省市在城镇化质量提升过程中应着重补齐短板项,增强优势项,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黄政淇[3](2021)在《FD水务集团城乡一体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付慧[4](2021)在《基于要素流动的淄博市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提出

乔松慧[5](2021)在《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自2015年我国正式迈入农村饮水安全阶段以来,农民的满足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由于显着的城乡差距,虽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情况尚不清晰。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整理、理论与实际结合、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方式,收集了我国关于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方面的相关论文、学术报告、统计数据、各地统计年鉴及相关文件,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了不同阶段全国范围内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的污染程度、水质时空特点以及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并对农村地区水质改善提出建议。研究内容和得出结论包括:(1)以公开发表的水质数据为依据,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和氟化物为调研对象,对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污染指标分析,自2005年至2018年间,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由33.8%降到21.3%,中部地区由40.3%下降到22.3%,西部地区由54.4%下降到22.4%,东北地区由36.7%下降到23.7%;细菌总数的超标率在东部典型农村地区超标率由31.2%降到16.4%,中部地区由37.2%下降到17.7%,西部地区由39.2%下降到18.9%,东北地区由31.7%下降到19.6%。东部地区浑浊度的超标率由14.6%下降到9.3%,中部地区由19.7%下降到14.9%,西部地区由23.1%下降到16.7%,东北地区由18.3%下降到16.9%。大部分地区氟化物超标率在10%以下。(2)全国范围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从时间的角度,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合格率逐年提高,整体合格率由40%提升到65%,我国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由2005至2008年的48.1%提高到了2015至2018年的61.1%,中部地区由40.1%提高到57.5%,西部地区由44.4%提高到59.2%。东北地区水质合格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水质合格率由2005-2008年的68.1%降低到2015-2018年的60.1%。从空间的角度,东部地区水质合格率较高,东北地区水质出现一定波动,此外同一水质指标在不同典型农村地区存在差异,以总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浑浊度、氟、铁、锰、硝酸盐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四个地区的典型农村进行对比分析,全国范围内总大肠菌群数超标率的平均水平在38%,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典型省份超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水质指标的超标率也呈现一定地域特点。(3)结合我国农村饮用水典型水质指标污染现状和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表明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逐年提高,饮水不安全人口数减少。但就目前了解到的公开数据来看,存在部分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数据报道偏少;水质合格率整体还有待提高,到2018年,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平均水平为65%。可以通过饮用水在水源地保护、输配水管网基础设施铺设、消毒问题的落实、居民用水习惯以及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与质量提升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各方联动、鼓励农村地区饮水工程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

王立凡[6](2021)在《能源结构转变背景下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为了有效治理社会发展带来的日益凸显的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家、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限制柴草、减少煤炭燃料的使用,以改变现有能源使用方式,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推动能源结构转型。而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于使用柴草、煤炭燃料作为冬季采暖的主要能源有较强的依赖性。随着环保政策相继推出,能源结构转变促使能源使用方式发生改变,乡村居民开始更多的使用小型辅助采暖家用电器来满足冬季采暖需求,然而采暖效果并不理想。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实现乡村现代化已成为乡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现代化不仅要求建设美丽的乡村空间环境,更重要的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而基础设施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根本保证。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乡村经济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乡村居民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冬季采暖需求随之增加,乡村供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亟待解决的乡村建设问题。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如何满足乡村采暖需求,合理有效的进行乡村供暖规划。本研究通过对西咸新区全域村庄现状的分析,了解西咸新区全域村庄的基本情况,结合采暖需求的预测,明确西咸新区全域村庄采暖的现实困境。经过与相关实践先进经验的对比,从规划角度分析得出造成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基础设施的城乡统筹规划以及相关规范标准的滞后。因此,为了持续推动乡村现代化,必须从城乡融合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区域城乡建设现状,推动城市供暖基础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并结合各种供暖技术的技术经济测算及适用性分析,以及各种供暖方式进行可行性研究,尊重乡村现实情况,选定适宜于西咸新区全域村庄的供暖方式。进而依据村庄分类筛选与适宜性评价的结果,综合确定全域村庄的适宜性供暖方式,最终形成区域-集中-分散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供暖方式。并根据已选定的供暖方式对区域供暖和集中供暖的管网进行规划布置,对相关设施技术指标进行测算制定供暖标准,同时根据全域村庄城镇化时序制定相应的村庄供暖设施建设改造时序,最终形成既能够促进城乡融合,满足乡村现代化需求,又符合全域村庄现实情况的适宜性供暖规划方案。经过本次研究,可以明确大城市周边地区有条件的村庄可以通过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解决采暖需求。通过使用合理的村庄分类,将同一类型村庄统一考虑,从区域层面出发逐类规划村庄供暖方式,有助于更好的解决乡村采暖需求。解决区域村庄采暖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设计问题,面对村庄分布数量较多的地区,合理的统筹规划可以找出有效的解决路径。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采暖方式综合使用的方式,制定满足村庄建设发展的供暖设施配置与建设时序,同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尊重村民主体选择,能够符合村庄实际情况,更合理的满足乡村发展需求,同时减少重复建设与过量投资。

张飞[7](2021)在《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一体化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在政策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中,城乡教育一体化正在逐渐推进。2016年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举措。本研究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宏观背景,基于已有的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整体思考,选择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以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为重点,以地市行政区划为整体考量,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教育地理学基本理论为理论基础,以2012、2014、2016、2018四个年度为时间尺度,市级行政区域为空间尺度,在大量搜集城乡义务教育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前后近十年的时空演变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演进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政策变迁、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路径探索等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以期为省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论文首先致力于对已有文献中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和类型、指标体系、发展阶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国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选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厘清本研究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城市与农村、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入阐释了本研究的几个理论基础:城乡一体化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论文依据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阶段特征,参照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参考相关教育统计数据年鉴等,充分考量国家和省市等教育文件精神,将其城乡教育统筹兼顾的思想渗入到指标体系中去,进而尝试构建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根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监测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测度评价。论文根据已构建的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教育统计数据,利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时序和空间演化制图。全面分析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四个年度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和教育机会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教育经费一体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等五个指标体系的时空演化进程。根据安徽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环境基础,以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分区原则,论文将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划分为四大发展区:高速发展区、中速发展区、中低速发展区和低速发展区。根据时空演化分析结果及相关统计数据,及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分区,对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布局结构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不均衡、软硬件建设不同步,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不高,教育理念陈旧内涵发展乏力;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城乡发展不平衡,精英教育理念与重点中小学政策的影响,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地方权责不对称。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论文对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包括: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继续加大投入、优化投资方式,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素养。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时期,这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都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人口迁徙及学生流动、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性调整、房地产业的市场变化等外在因素都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学位供给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这更加凸显了本研究的时代意义。本研究力求通过政策文本、理论基础、时空分布演化、指标体系评价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对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实践探索、教育改革、达成路径等进行全面梳理研究。

韩雨晨[8](2021)在《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的风险研究》文中指出

杨角[9](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潘彦旭[10](2020)在《“美丽村居”背景下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不平等状态,乡村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致使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水平落后迟延,城乡矛盾不断加深。与平原相比山区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中国山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2/3,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等较其他地区更加薄弱,山区村民传统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使得山区总体贫困发生率较高,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工作与重大难点。鲁中山区作为山东政治、文化、历史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是全省地势最高处同时也是经济的低洼处。在当前全国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下,研究鲁中山区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是田园综合体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组成要素,本文以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鲁中山区实际情况与地域特色,试图探索适宜鲁中山区乡村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及构建策略,以此改变鲁中山区发展滞后的现状。本文以当前山东“美丽村居”建设为背景,以鲁中山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域,对田园综合体相关理论做了系统性探究,总结了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的特点及分类,阐明其对于“美丽村居”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鲁中山区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以及农业特征,通过对鲁中山区实际调研分析,并对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掌握现阶段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及公共设施的现状问题。探索适合于鲁中山区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模式构建策略,并通过设计实践加以论证。本研究旨在以农民为主体,打破既有模式,建构能够完全被村民利用、有效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集约高效的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模式,将田园综合体作为桥梁沟通城市和乡村,将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的构建与当地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深入挖掘鲁中山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带动鲁中山区乡村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淄博市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淄博市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推进乡村建设的路径探索与创新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淄博市推进乡村建设的路径探索与经验
    (一)系统推进,将乡村建设融入产业振兴的工作实践中
    (二)民生导向,致力于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
    (三)多元共建,形成乡村建设的合力
    (四)建管结合,构建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淄博市乡村建设的初步成效
    (一)乡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公共物品可及性不断提高
    (二)美丽乡村建设拓展深化,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三、淄博市乡村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二)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仍待深入
    (三)乡村建设惠民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
    (四)信息基础设施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
四、淄博市乡村建设的创新启示
    (一)尊重农民意愿,实现乡村建设为民所需
    (二)厘清主体职责,实现各方力量有机互动
        第一,政府部门作为供给者,应致力于资金筹集、监管考核和制度建设。
        第二,市场主体作为生产者,应着力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服务质量。
        第三,社会主体作为参与者,应加强参与主动性、发挥主体力量。
    (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乡村建设长效机制
    (四)鼓励创新发展,实现乡村建设智慧转型

(2)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概述
        2.1.1 城镇化相关概述
        2.1.2 城镇化质量相关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人文历史概况
        3.1.4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平台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平台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3.3.2 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3.3.3 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4.2 Matlab熵值法权重计算
        4.2.1 方法编程实现
        4.2.2 指标权重确定
    4.3 评价结果分析讨论
        4.3.1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4.3.2 城镇化质量分维度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5.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关联格局演变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1.3 热点分析
    5.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异质格局演变
        5.2.1 空间结构变异
        5.2.2 方向维度变异
        5.2.3 三维空间变异
    5.3 本章小结
6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
    6.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6.1.1 资源禀赋
        6.1.2 地方政策
        6.1.3 区域发展
        6.1.4 国家战略
    6.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6.2.1 变量选取
        6.2.2 模型比选
        6.2.3 回归计算
        6.2.4 结果分析
    6.3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
        6.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6.3.2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
        6.3.3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核心
        6.3.4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循环经济与改革开放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村饮用水水质方面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调研资料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调研概述
    2.2 分析方法
3 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典型水质指标调研分析
    3.1 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学指标的调研分析
        3.1.1 微生物学指标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3.1.2 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分析
        3.1.3 典型农村地区微生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3.2 农村饮用水中浑浊度指标的调研分析
    3.3 农村饮用水中氟化物指标的调研分析
        3.3.1 氟化物指标的数据调研及超标情况分析
        3.3.2 氟化物超标的原因分析
        3.3.3 典型农村地区氟化物指标的污染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时空特点分析
    4.1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时间变化特性
    4.2 农村饮用水水质随空间变化特性
        4.2.1 各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的空间分布特性
        4.2.2 不同地区典型水质指标超标率变化特性
    4.3 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时空变化特点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及改善建议
    5.1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工作发展现状
    5.2 我国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
    5.3 城乡水质差异现状
    5.4 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改善面临的问题
    5.5 优化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与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能源结构转变背景下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背景一:环保政策措促使能源结构转型
        1.1.2 背景二:乡村振兴持续推动乡村现代化
        1.1.3 项目背景:西咸新区乡村建设规划
        1.1.4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能源结构转变
        1.3.2 适宜性规划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乡村基础设施
        1.5.2 乡村采暖方式
        1.5.3 相关政策解读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西咸新区现状研究
    2.1 西咸新区总体认知
        2.1.1 西咸新区概况
        2.1.2 总体规划解读
    2.2 西咸新区市政供热工程现状与规划
        2.2.1 热源建设现状
        2.2.2 管网建设现状
        2.2.3 供热工程规划
    2.3 西咸新区乡村现状研究
        2.3.1 乡村概况及村庄分布
        2.3.2 乡村人口密度及分布
        2.3.3 经济发展及村民收入
        2.3.4 房屋建设及宅基地分布
    2.4 乡村采暖现状及需求分析
        2.4.1 村庄采暖现状分析
        2.4.2 村庄采暖需求分析
    2.5 西咸新区乡村采暖现实困境
        2.5.1 现状采暖效果差需求迫切
        2.5.2 新型采暖技术适用性较差
        2.5.3 主要问题总结
    2.6 相关案例分析及思路借鉴
        2.6.1 各地区案例分析
        2.6.2 案例经验总结及思路借鉴
    2.7 本章小结
3 适宜性供暖规划策略及可行性研究
    3.1 造成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3.1.1 基础设施缺少城乡统筹规划
        3.1.2 规划建设标准的落后与缺失
    3.2 适宜性供暖规划的基本要求及保障依据
        3.2.1 使用环保的供暖方式是规划的基本要求
        3.2.2 城乡融合发的展理念是规划的政策保障
        3.2.3 持续推动乡村现代化是规划的决策依据
    3.3 适宜性规划目标和思路
        3.3.1 规划目标
        3.3.2 规划思路
    3.4 适宜性供暖规划策略
        3.4.1 统筹规划——集中供热管网覆盖乡村
        3.4.2 分类规划——按照村庄分类依类规划
        3.4.3 因地制宜——多种采暖方式综合使用
    3.5 区域供暖的可行性研究
        3.5.1 区域供暖的必要性
        3.5.2 区域供暖的可行性
    3.6 分散独立供暖方式选择
        3.6.1 易用性选择
        3.6.2 经济性比较
    3.7 本章小结
4 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实践
    4.1 村庄分类及特征分析
        4.1.1 有效的村庄分类
        4.1.2 基于村庄特征分析的村庄分类筛选
    4.2 村庄适宜性供暖方式选择
        4.2.1 供暖方式的初步判定
        4.2.2 区域供暖的影响因素
        4.2.3 区域供暖适宜性评价
    4.3 供暖方式适宜性规划
        4.3.1 供暖方式
        4.3.2 热源及管网
        4.3.3 村庄管网建设
        4.3.4 建设及配置时序
        4.3.5 供暖及运行标准
    4.4 建设引导措施
        4.4.1 投资与政策支持
        4.4.2 运行与管理维护
        4.4.3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与创新
        5.1.1 研究结论
        5.1.2 研究创新
    5.2 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3.1 城市与农村
        1.3.2 城乡关系
        1.3.3 城乡一体化
        1.3.4 城乡教育一体化
    1.4 理论基础
        1.4.1 城乡一体化理论
        1.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1.4.3 区域发展理论
        1.4.4 教育公平理论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2章 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研究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评价体系建构
        2.1.1 构建指标体系的背景
        2.1.2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
        2.1.3 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
        2.1.4 指标体系的框架
        2.1.5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2.2 指标评价体系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2.2.1 研究点(市域)数据处理步骤
        2.2.2 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方法
    本章小结
第3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时空测度评价
    3.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时序变化
        3.1.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时序变化
        3.1.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1.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时序变化
    3.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空间演化
        3.2.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水平空间演化
        3.2.2 城乡义务教育机会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3 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4 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5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3.2.6 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演化
    本章小结
第4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
    4.1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地理基础
        4.1.1 自然地理基础
        4.1.2 人文地理基础
        4.1.3 经济地理基础
    4.2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分区的原则
    4.3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划分
        4.3.1 高速发展区
        4.3.2 中速发展区
        4.3.3 中低速发展区
        4.3.4 低速发展区
    本章小结
第5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1 学校布局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不适应
        5.1.2 学校办学条件与普通民众的教育需求不符合
        5.1.3 师资队伍结构与城乡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匹配
        5.1.4 教育管理体制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不协调
    5.2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5.2.1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固化了城乡发展
        5.2.2 教育经费投入制度拉大了城乡差距
        5.2.3 新型城镇发展建设刺激了教育需求
        5.2.4 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拉低了教育重心
    本章小结
第6章 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6.1 坚持城乡经济协调,推进教育质量发展
        6.1.1 推进城乡社会统筹
        6.1.2 重视城乡教育均衡
    6.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规划
        6.2.1 落实义务教育法律
        6.2.2 加大省市统筹力度
        6.2.3 优化农村学校布局
    6.3 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投资方式
        6.3.1 明确政府责任主体
        6.3.2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6.4 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6.4.1 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6.4.2 改革教师培养体制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美丽村居”背景下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乡村建设进入乡村振兴战略阶段
        1.1.2 山东省“美丽村居”建设的推进
        1.1.3 鲁中山区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1.1.4 田园综合体国内外研究综述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
        1.4.1 田园综合体系统化理论的补充与完善
        1.4.2 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引入鲁中山区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鲁中山区范围界定
    2.2 田园综合体概况
        2.2.1 田园综合体的概念
        2.2.2 田园综合体的基本特征
        2.2.3 田园综合体的主体架构
    2.3 公共设施的概念
    2.4 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的理论基础
        2.4.1 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的概念界定
        2.4.2 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的特性
        2.4.3 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丽村居”背景下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发展概述
    3.1 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地域性分析
        3.1.1 鲁中山区地理环境
        3.1.2 鲁中山区人文历史
        3.1.3 鲁中山区农业特征
    3.2 “美丽村居”背景下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发展概况
    3.3 “美丽村居”背景下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典型案例调研
        3.3.1 再生创化型案例——朱家林田园综合体
        3.3.2 产业突出型案例——良心谷田园综合体
        3.3.3 整体优化型案例——沂河源田园综合体
    3.4 “美丽村居”背景下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调研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模式探索与构建策略
    4.1 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模式探索
    4.2 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模式整体思想
    4.3 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模式架构
        4.3.1 科学论证美丽村居建设,统筹村镇全域规划以田园综合体集约配置生产要素
        4.3.2 结合山水交错区域特色,集中生态治理与休闲农业结合推进美丽村居建设
        4.3.3 以农民为主体,鲁中山区农业为基础,以旅游扶贫政策引导在地产业多元化
        4.3.4 整合鲁中山区土地资源,立体交叉有序协调,实现区域经济多元一体化发展
        4.3.5 梳减闲置民居,保护传统民居风貌,挖掘传统村落文化,重构人居环境风貌
    4.4 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模式构建策略
        4.4.1 尊重场域客观现状,合理架构产业体系
        4.4.2 建立合理完善的基础设施,维系鲁中山区生态平衡
        4.4.3 依托区域优势,拓展体验性经济,构架现代多元化产业体系
        4.4.4 营造鲁中山区独特乡村气质的场所感,缔造乡村生活原真性
        4.4.5 尊重生态本底,建设集约、高效、居游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丽村居”背景下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空间设计实践
    5.1 沂源县区域基本概况
        5.1.1 区位分析
        5.1.2 地理自然条件
        5.1.3 沂源县农业与旅游业发展
    5.2 项目认知
        5.2.1 项目基址概况
        5.2.2 基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2.3 基址设施现状分析
    5.3 沂源县田园综合体总体设计
        5.3.1 项目整体规划设计理念
        5.3.2 沂源县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及其分区规划设计
        5.3.3 道路交通组织
        5.3.4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5.3.5 河道保护及污水处理系统规划
    5.4 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空间设计——以田园综合体游客服务中心为例
        5.4.1 田园综合体游客服务中心总体设计
        5.4.2 田园综合体游客服务中心建筑空间设计
        5.4.3 田园综合体游客服务中心景观空间设计
        5.4.4 田园综合体游客服务中心室内空间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论文研究的结论
    6.2 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图表索引
附录

四、淄博市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推进乡村建设的路径探索与创新启示[J]. 湛礼珠. 经济研究参考, 2022(02)
  • [2]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仉振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FD水务集团城乡一体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黄政淇.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4]基于要素流动的淄博市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证分析[D]. 付慧.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5]典型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现状分析研究[D]. 乔松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6]能源结构转变背景下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研究[D]. 王立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安徽省市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D]. 张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8]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的风险研究[D]. 韩雨晨.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10]“美丽村居”背景下鲁中山区田园综合体公共设施空间设计研究[D]. 潘彦旭.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淄博市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