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看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从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看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一、从第九届中国国际纺机展看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宋广礼[1](2013)在《针织横机技术发展漫谈》文中指出回顾了针织横机的起源、历史以及发展过程,阐述了40多年来电脑横机的技术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电子单针选针、全功能电脑横机、整体服装编织技术、嵌花横机、多针距技术、复合针电脑横机、无机头电脑横机,重点介绍了国产针织横机从手摇横机到电脑横机的技术进步的发展状况,指出目前国产电脑横机在基本功能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在"织可穿"技术、多针床技术、复合针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王艳萍,夏小云,袁嫣红,胡旭东[2](2011)在《压电陶瓷材料在提花机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压电陶瓷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纺织机械上的应用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为纺织机械用压电陶瓷材料及器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胡灿伟[3](2011)在《“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最基本单元,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承载区域,是“国本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大多数国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县域经济关系到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是“民生经济”的关键;县域又是我国国土的主要分布地区,生态建设的关键地段,“三P”(污染、人口、贫困)问题的集中区域,是“生态经济”的关键;县域是我国弱势群体主要的聚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关系到矛盾的消解和社会的稳定。开展县域经济研究,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和稳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我国中部地区县域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极为滞后,开展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中部模式,促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全国的小康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于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以及数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模式选择和优化路径。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后,从中部崛起背景战略上把握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从历史演化、现状特征和数量评价三个方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总结,从理论上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组团发展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县域组团发展模式的前提、规律和内涵,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格局。此后,围绕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四个主要机制,从空间优化、产业集聚、政府协作和要素推动四个方面,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优化路径。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梳理。总结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侧重对国外的农村地域(或曾经的农村地域)及其所依附的中小城市地域经济经验梳理,比较了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形成典型过程和经验的美国、法国、日本三国作为借鉴对象进行分析,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分析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可能借鉴的经验。(2)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从“中部崛起”角度,建立了一个区域分工的框架,在分析中部崛起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评估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对中部地区尤其是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影响,揭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3)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分析。通过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分布基本情况分析基础上,从演化角度分析对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历程,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总结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问题。(4)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数量评价。运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建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湖北省各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总体评价,然后以GEOdata软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进行空间经济评价,对湖北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发展进行耦合评价。(5)“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在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总结和发展反思基础上,提出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分析了中原县域组团发展实践经验,并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路径。(6)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从回顾湖北省县域经济的“点-轴”开发模式出发,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点-轴”开发的现状与问题,利于首位度模型、断裂点模型、城市辐射能力评价模型等分析了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困境,提出基于组团发展的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路径。(7)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优化分析。在对湖北省县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困境,并指出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导向、布局和策略。(8)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增长要素分析。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在分析整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参考有关省市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反映经济增长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增长模型;探讨影响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9)“中部崛起”视角下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在湖北省“市管县”向“省管县”行政体制变化的分析下,理清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域政府之间的博弈状态,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加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政府协作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选题的前沿性。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伴随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由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调整而凸现出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国内理论界对县域经济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东部地区也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强县,创造出多个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但在广泛借鉴东部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经验的同时,中部地区还没有培育出特色县域经济模式,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没有实现跨越发展。究其原因就在于中部地区同东部地区面临的历史环境、政策条件、资源禀赋和区域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并不适合中部地区。因此,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集中表现在:“区域分工定位、经济发展历史与资源环境禀赋限制条件下,如何寻找一条适合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从当前研究现状看,还很少有研究从理论高度系统回答这一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阐释与回答,从而具有一定的前沿性。(2)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论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湖北省为例,在中部地区现有的区域分工定位分析、县域经济现状特征分析和资源禀赋条件分析的背景下,在理论上找到一条适合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并从政策层面提出实现这一道路的优化路径。论文在理论上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并从整体上回答了宏观背景下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与优化问题。结论包括:①国内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演化过程是一个从无序的区域发展到有序的经济发展要素协同过程,必须走“特色起飞-综合序化-创新集聚”路径。②中部崛起战略凸显湖北省县域区位优势,明确产业定位重点,提高县域通达程度,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序化发展奠定基础。③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大城市依附性特征、小城镇集聚特征、行政区域型、独立化发展特征、资源约束特征,不利于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区域经济协作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组团发展加速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序化。④湖北省县域点轴空间特征不适应中部崛起战略目标和区域序化发展,需要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实现网状开发。⑤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未能支持产业集聚,需要优化产业的集群定位,实现集聚开发。⑥县域增长要素缺乏不能支持县域加速发展,必须充实县域的要素实力,实现跨越开发。⑦县域行政体制阻隔不能支持县域协作发展,必须革新县域的协作能力,实现协作开发。(3)在实证上有所创新。论文综合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数量分析手段,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给予实证支持,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湖北省县域经济分为三个梯度。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手段,发现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呈现“圈层结构”和“东高西低”特征、“双核结构”和“点-轴”发展特征、“金字塔”结构和“离散”发展特征、“集聚结构”和“聚合”发展特征。②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湖北省县域与市域经济分为四个耦合层次。③从首位度分析看,湖北省城市规模分布属于首位分布类型。从极点城市评价看,湖北极点城市可以分为三类,综合实力均较弱。④从断裂点理论看,武汉的强弱辐射圈均较大,但不能涵盖鄂东北部分县域,内部展现序化特征;宜昌-荆州-荆门县域经济区,三个极点城市辐射半径相连,但强辐射半径仍然较小;襄阳-十堰-随州县域经济区,呈现出线性开发特征,极点城市之间辐射分散;鄂西南县域经济区,区内的点辐射处于无序分散布局状态,经济开发难度较大。⑤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城镇化水平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着正向影响;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着为负。⑥从县域间博弈结论看,县域政府机会主义行为使县域经济集群发展陷入囚徒困境、县域经济协作产业领域为互补性产业、政府考核机制的改变可以使得县域间的合作更为可能、合作利益优化分配有利于县域间合作机制的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也是县域建立合作机制的重要措施。(4)在政策上有所创新。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政策措施:①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特征,提出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为武汉“城市圈”单极县域经济组团、“宜昌东部-荆州-荆门”三核县域经济组团、“襄阳-十堰”双核县域经济组团、鄂西南县域经济组团以及“长江县域经济连接带”与“汉十县域经济连接带”。②县域组团发展空间优化路径选择包括建设武汉-荆州都市连绵区,提升江汉平原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宜昌市和襄阳市城市增长极点,以“点-轴”模式提升鄂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强化“两轴四线”,提升县域间集聚发展能力;以多种政策加快对鄂西县域综合开发力度等。③根据湖北省的资源优势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分工要求,可以依据县域组团发展形式形成食品工业县域产业集群、高科技县域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县域产业集群、“化工-冶金”县域产业集群、汽车配件县域产业集群、轻纺产业集群文化旅游、县域产业集群。④增强对县域经济的投资额度和金融扶持水平,提高县域的城镇化水平。⑤必须从“利益分配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监管监督机制和政府考核机制”等方面构建县域政府协作机制。虽然论文从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政策优化三个层面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其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还有较多工作亟待下一步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边界和内涵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尤其是可以用数理模型进行阐释;不同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影响因子有什么不同;区域分工与县域组团存在哪些区别;县域经济组团发展中,交通设施和产业集聚等存在什么关联;县域组团内部产业如何分工”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阐述。实证研究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用空间计量手段分析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特征,尤其是可以用市域综合实力代替交通和人口因子分析市域经济的辐射半径:在产业集聚中,还可以用主导产业选择方法实证分析县域组团内部的产业集群”等。政策研究方面:可以进一步细化研究针对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区域规划策略和差别化政策,并通过在典型县域的调查基础上,模拟政策实施效果。

田瑞芳[4](2010)在《A公司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项目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产业升级不再是量的扩张,而主要是质的提升,对先进纺织机械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纺织行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纺机装备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水平亟待提高,自动络筒机仅占21%,而发达国家在90%左右。特别是由于国外自动络筒机生产企业在九十年代末推出了新一代自动络筒机,技术性能提高,价格降低,使老一代ESPERO型自动络筒机受到了极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如果不尽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水平更高的新一代自动络筒机,很可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纺织企业也只能受制于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A公司确立了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尽快实现我国织造行业的技术跨越,大大提高自动络筒机的比重;有效提高国产自动络筒机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有效支持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实现我国纺织行业的无接头化进程,提高纺织品出口竞争力;自动络筒机替代进口并做到部分出口,改变纺织企业发展受到国外制约的现状。本文以新型自动络筒机的自主创新项目为案例,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和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对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即项目管理中“三大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要成果如下:1、在综合了国内外着名学者对自主创新的代表性观点后,归纳了我国纺机行业自主创新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纺机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2、21世纪科技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本论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在该项目中企业对人员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为公司的长久发展提供人力保证。3、在现代项目管理原理的基础上,针对项目管理中的“三大控制”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逐一详细的分析了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项目过程中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运用,体现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4、本论文的最后总结了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项目成功的因素,为我国纺机行业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提供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目前上述研究成果已经在新型自动络筒机的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本论文研究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符合络筒机开发生产特点,研究成果可以为同行业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为我国纺织机械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达到了本论文研究的预期目的。

宋希涛,石钰[5](2009)在《机电一体化在纺织设备中的应用论析》文中认为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纺织设备中的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总评认为,我国纺织业发展的国际化进程正日趋迅速,我国纺织设备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梁海顺,高超,陈赞,胡巧娥,王贯超[6](2007)在《国产喷气织机的现状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总结目前国产喷气织机的现状及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介绍了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上国产喷气织机的参展情况,认为国产喷气织机筘幅普遍拓宽,车速、入纬率、自动化水平普遍提高,电控箱技术日益成熟、生产厂家日益增多。提出国产喷气织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技术水平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生产规模小,可靠性差,竞争能力差;机型趋同,性能类同,互相压价,无序竞争。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走自主创新之路。

梅自强[7](2007)在《国内外精梳技术现状和展望》文中指出一、发展精梳,扩大精梳生产,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据有关资料:2005年世界纤维消费总量6485.5万吨,同年,我国纺织行业加工纤维总量2690万吨。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约占世界纤维消费总量的40%。我国纺织产品出口约占加工纤维总量的三分之一。但出口产品换汇水平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是重要原因。

梁海顺,杨昆,王贯超,胡巧娥[8](2007)在《从第十届中国国际纺机展看国产织机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第十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织机参展情况,分析了国产织机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及国产无梭织机现状、问题和改进途径。指出国产织机的技术水平和起点都有明显的提高,车速普遍提高,筘幅、品种适应性拓宽,自动化程度提高,配套件日趋成熟,但高档机稳定性、可靠性差,自主创新不足,竞争力不强,需加大产品开发投入,杜绝机型趋同化,减少无序竞争。

吕恒正[9](2005)在《国内外精梳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述了近两年国内外精梳机的现状,分析了市场背景,并据以推测其后期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更高档次精梳机的出现,并描绘了其可能有的特性。

本刊编辑部[10](2005)在《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综述》文中提出国内专业水平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和国内首 家得到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的第九届中国国际 纺织机械展览会(CITME 2004)于2004年10月12 日至1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来自德国、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西班牙、荷 兰、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 省)共24个国家和地区1 045家企业参加了展出。

二、从第九届中国国际纺机展看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第九届中国国际纺机展看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针织横机技术发展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1 横机的起源
2 电脑横机的发展
    2.1 电子单针选针横机的问世
    2.2 全功能电脑横机的出现
    2.3 整体服装编织技术的发展
    2.4 嵌花横机的技术进步
    2.5 多针距概念的推出
    2.6 复合针电脑横机
    2.7 无机头电脑横机
3 国产针织横机的技术进步

(3)“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论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县域经济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选题的前沿性
        1.6.2 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1.6.3 在实证上有所创新
        1.6.4 在政策上有所创新
        1.6.5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2.1 引言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及其对县域经济的启示
        2.2.1 关于农业与工业关系的经典理论
        2.2.2 关于区位布局传统理论
        2.2.3 关于空间经济组织的理论
        2.2.4 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
        2.2.5 县域经济发展经典理论的评述
    2.3 发达国家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2.3.1 美国的县域发展
        2.3.2 法国的县域发展
        2.3.3 日本的县域发展
    2.4 国内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2.4.1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解析:基于系统论的分类
        2.4.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践解析
    2.5 启示与借鉴
        2.5.1 国外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
        2.5.2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第3章 “中部崛起”与湖北县域经济发展
    3.1 引言
    3.2 “中部崛起”的历史背景
        3.2.1 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3.2.2 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
        3.2.3 中部地区发展的困境:"中部塌陷"
        3.2.4 中部地区的发展趋势:"边缘化"
    3.3 “中部崛起”战略的现实背景
        3.3.1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的背景
        3.3.2 “中部崛起”战略的区域定位
        3.3.3 “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策略:“点-轴”开发模式
    3.4 “中部崛起”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4.1 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目标的实现
        3.4.2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形成重要支撑
    3.5 小结
第4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历史演化与现状特征
    4.1 引言
    4.2 湖北省县域分布的基本情况
        4.2.1 湖北县域地理分区
        4.2.2 湖北县域人口分区
        4.2.3 湖北县域自然资源分区
        4.2.4 湖北县域生态资源分区
    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化:1978-2008
        4.3.1 第一个时期:县域经济起步阶段(1978-1981年)
        4.3.2 第二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改革阶段(1982-1992年)
        4.3.3 第三个时期:县域经济快速成长期(1982-1992年)
        4.3.4 第四个时期: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4.4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4.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1999-2008
        4.4.2 当前湖北县域经济总体分析:2009
        4.4.3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分县分析
        4.4.4 湖北省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
    4.5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4.5.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4.5.2 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
    4.6 结论
第5章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评价
    5.1 引言
    5.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
        5.2.1 评价指标选择
        5.2.2 分析方法
        5.2.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数量评价
        5.2.4 县域梯度划分及结果分析
    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空间分布评价
        5.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自相关分析
    5.4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5.4.1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5.4.2 研究方法
        5.4.3 湖北省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耦合
        5.4.4 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耦合关联的空间差异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
    6.1 引言
    6.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反思
        6.2.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6.2.2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
        6.2.3 破解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困境的选择:组团发展模式
    6.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
        6.3.1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前提
        6.3.2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的规律
        6.3.3 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分工-合作”类型分析
    6.4 案例:中原县域组团
        6.4.1 中原县域经济组团
        6.4.2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模式
        6.4.3 中原县域组团发展成效
    6.5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模式分析
        6.5.1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格局
        6.5.2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策略
        6.5.3 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支撑体系
    6.6 小结
第7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7.1 引言
    7.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7.2.1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点-轴”演化
        7.2.2 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问格局演化的驱动因素
    7.3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点-轴”布局特征分析
        7.3.1 湖北省“点-轴”发展现状
        7.3.2 湖北省“点-轴”发展特征
        7.3.3 湖北省“点-轴”发展问题
    7.4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湖北省“点-轴”空间布局评价
        7.4.1 基于城市首位度的经济空间分析
        7.4.2 湖北省极点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7.4.3 基于断裂点理论的经济空间分析
    7.5 基于县域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空间优化路径选择
    7.6 小结
第8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分析
    8.1 引言
    8.2 湖北省县域产业评价
        8.2.1 湖北县域产业结构评价
        8.2.2 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影响分析
    8.3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困境
        8.3.1 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8.3.2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8.3.3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8.3.4 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困境
    8.4 “组团发展”下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的优化
    8.5 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8.6 小结
第9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9.1 引言
    9.2 县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9.2.1 投资与经济增长
        9.2.2 贸易与经济增长
        9.2.3 制度与经济增长
        9.2.4 文化与经济增长
    9.3 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理论命题
        9.3.1 制度变迁因素
        9.3.2 资本因素
        9.3.3 产业结构因素
        9.3.4 自然与区位因素
        9.3.5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三个理论命题
    9.4 湖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9.4.1 模型
        9.4.2 数据的来源
        9.4.3 变量涵义及选择依据
        9.4.4 实证分析
        9.4.5 模型分析
    9.5 结论
第10章 基于组团发展的湖北省县域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10.1 引言
    10.2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行政体制约束分析
        10.2.1 “市管县”体制: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悖论
        10.2.2 “省管县”的可行性
        10.2.3 湖北省的"省管县"改革
    10.3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影响
        10.3.1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
        10.3.2 “省管县”体制对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的消极影响
    10.4 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下政府协作的博弈分析
        10.4.1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假设
        10.4.2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构建
        10.4.3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分析
        10.4.4 基于博弈模型的促进县政府之间合作的创新策略解析
        10.4.5 县域经济协作博弈结论
    10.5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协作模式选择
        10.5.1 大都会区政府协作模式
        10.5.2 国内县政府间自主协调模式: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例
        10.5.3 省级政府派出机构协调模式:以长株潭一体化为例
        10.5.4 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协调模式:以乌昌一体化为例
    10.6 湖北省县域经济集群发展中政府协作机制分析
        10.6.1资源整合机制
        10.6.2 利益分配机制
        10.6.3 有效监督机制
        10.6.4 政府考核机制
        10.6.5 推动撤县设区,促进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
        10.6.6 加快区域性设施网络建设,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
    10.7 小结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科研成果
致谢

(4)A公司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创新点和难点
2 文献综述
    2.1 自主创新文献综述
    2.2 项目管理文献综述
        2.2.1 项目管理的人力资源理论
        2.2.2 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理论
        2.2.3 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理论
3 我国纺织机械产业自主创新研究
    3.1 我国纺织机械产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
    3.2 提高我国纺织机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可选策略
    3.3 我国纺织机械产业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历程
    3.4 我国纺织机械产业自动络筒机产品发展现状
4 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项目可行性分析
    4.1 A公司简介
    4.2 自主创新符合产品研发升级趋势
    4.3 技术投入与储备提供强有力支撑
    4.4 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4.4.1 经济效益分析
        4.4.2 社会效益分析
5 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5.1 项目组织模式设计
    5.2 研发人员的配置
    5.3 项目人员的培训
    5.4 研发人员激励机制
        5.4.1 薪酬激励
        5.4.2 绩效考核
6 运用"三大控制"管理确保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项目实施
    6.1 进度控制
        6.1.1 调研及设计阶段
        6.1.2 样机试制与试验阶段
        6.1.3 改进设计阶段
        6.1.4 小批量生产及项目验收
        6.1.5 预期目标
    6.2 质量控制
        6.2.1 质量编制计划
        6.2.2 质量控制过程
    6.3 成本控制
        6.3.1 项目资金管理原则
        6.3.2 项目成本预算WBS分解
        6.3.3 项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差额分析
7 总结
    7.1 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的经验
    7.2 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项目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机电一体化在纺织设备中的应用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纺织设备的发展趋势
2 我国纺织设备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2.1 普及了交流变频调速技术
        1) 通用变频器开环控制异步电机变频调速。
        2)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变频调速。
        3) 带速度反馈的矢量变频控制异步电机闭环变频调速。
    2.2 推广了智能化控制技术
    2.3 现场总线 (Field Bus) 技术开始用于纺织设备自动化
    2.4 “数显”应用普遍
    2.5 传感检测技术应用加速了自动化程度
3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纺织设备中的应用
    3.1 在粗纱机的应用
    3.2 在细纱机的应用
    3.3 在整经上的应用
    3.4 在清梳联的应用
    3.5 在无梭织机上的应用

(6)国产喷气织机的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织机参展情况与分析
    1.1 参展喷气织机的机型和演示品种
    1.2 参展喷气织机的情况小结
        1.2.1 参展织机制造厂商区域分布
        1.2.2 参展喷气织机的机型
        1.2.3 参展喷气织机的技术水平
        1.2.3.1 幅宽
        1.2.3.2 车速
        1.2.3.3 入纬率
2 从织机展出情况看国产喷气织机的现状
    2.1 织机筘幅普遍加宽
    2.2 织机车速普遍提高
    2.3 织机入纬率普遍提高
    2.4 织机自动化程度普遍提高
    2.5 国产喷气织机电控箱配套件日趋成熟
    2.6 国产喷气织机制造厂家日益增多
3 国产喷气织机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3.1 国产喷气织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1.1 总体技术水平低,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3.1.2 生产集中度低, 生产规模小, 可靠性差, 竞 争能力差
        3.1.3 机型趋同, 性能类同, 互相压价, 无序竞争
    3.2 对国产喷气织机存在问题的反思
4 结束语

四、从第九届中国国际纺机展看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织横机技术发展漫谈[J]. 宋广礼. 针织工业, 2013(12)
  • [2]压电陶瓷材料在提花机上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 王艳萍,夏小云,袁嫣红,胡旭东. 纺织机械, 2011(06)
  • [3]“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D]. 胡灿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4)
  • [4]A公司新型自动络筒机自主创新项目研究[D]. 田瑞芳.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5]机电一体化在纺织设备中的应用论析[J]. 宋希涛,石钰.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 [6]国产喷气织机的现状与思考[J]. 梁海顺,高超,陈赞,胡巧娥,王贯超. 棉纺织技术, 2007(12)
  • [7]国内外精梳技术现状和展望[A]. 梅自强. “东飞马佐里杯”2007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交流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8]从第十届中国国际纺机展看国产织机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J]. 梁海顺,杨昆,王贯超,胡巧娥. 纺织器材, 2007(03)
  • [9]国内外精梳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与展望[A]. 吕恒正. 第九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 2005
  • [10]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综述[J]. 本刊编辑部. 纺织机械, 2005(01)

标签:;  ;  ;  ;  

从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看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