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切除手术配合

肝癌切除手术配合

一、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论文文献综述)

方驰华,杨剑,项楠,曾宁,曾思略,张鹏[1](2022)在《数字智能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导航肝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文中认为由于原发性肝癌转移特点为沿荷瘤门静脉供血的肝段在肝内播散,而解剖性肝切除术能够将主癌灶切除的同时也将荷瘤肝段内微小转移灶完全切除,从而对荷瘤肝段进行彻底的切除,达到肿瘤根治性治疗、延长病人总生存期、降低术后转移及复发风险的临床目标[1-4]。

蔡萍,郭承志[2](2021)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期间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1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于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中,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

周伟,高恒毅[3](2020)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老年肝细胞癌的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关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老年肝细胞癌患者远期疗效及对CA19-9、GP73、SOD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7月—2019年1月从本院抽选出5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主体,依据随机平衡序贯法为分组原则,对照组26例行开腹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26例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临床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血清CA19-9、GP73、SOD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进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小,但是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两组数据比较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IgM)均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后的各水平比对照组高;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GP73水平下降,SOD水平上升,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9-9、GP73水平低于对照组,其SOD水平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显着,对患者身体免疫水平影响小,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血清CA19-9、GP73水平,改善SOD水平。

黄丽珍[4](2020)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经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中进行手术配合的实际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今年我院肝胆外科在手术室新开展经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2例手术,对其进行手术配合,其中包括术前准备以及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配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3-4小时),手术中出血量(50-80mL左右),均无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在经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中进行手术配合,能显着提高手术效果,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叶扬眉,李静静,陈红,章临亭,向智勇[5](2020)在《精准肝癌切除术围术期标准流程化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精准肝癌切除术围术期标准流程化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精准肝癌切除术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标准流程化护理配合;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行精准肝癌切除术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恢复指标、心理弹性水平及社会支持度。结果:观察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7d后心理弹性水平(92.64±10.32)分高于对照组的(75.87±10.40)分,社会支持水平(39.64±3.18)分高于对照组的(31.05±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癌切除术围术期予以标准流程化护理配合,能够加快术后恢复,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应用效果显着。

黄松梅,韩辉华[6](2020)在《罗哌卡因持续切口浸润镇痛对开腹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罗哌卡因持续切口浸润镇痛对开腹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康复效果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9月收治的102例开腹肝癌切除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患者,试验组利用罗哌卡因持续切口浸润镇痛,对照组静脉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凝血指标、术后康复、不良反应等指标差异。结果试验组镇痛满意度96.07%,对照组镇痛满意度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量表评分、首次排气时间、镇痛用药剂量、住院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肝癌切除术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切除病灶,并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对患者治疗的影响,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给予推广及应用。

郑逸佳[7](2020)在《穴位注射上巨虚穴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上巨虚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促进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评估该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同时为穴位注射在肝癌术后的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本课题从厦门市中医院肝外科2019年0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的住院病人中筛选出符合课题纳入标准的患者共80例,通过简单随机化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保证两组术后同一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双侧上巨虚穴位注射1ml新斯的明;对照组臀大肌注射2ml新斯的明,每日2次至肛门首次排气或排便停止。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临床症状积分及胃泌素水平,运用SPSS20.0对课题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课题共纳入80例患者,完成临床研究的患者为77例,其中观察组1例、对照组2例均因为伤口剧烈疼痛使用吗啡止痛,因其可能影响研究结果,按自行脱落处理不计入疗效分析,总脱落率为3.75%。2.治疗前,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及术前胃泌素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后,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肛门首次排便时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对比: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6h)与术后24h、48h、72h临床症状积分差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前(术后6h)与各组术后24h、48h、72h临床症状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前后胃泌素水平对比: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前12h)与术后24h、48h、72h胃泌素水平差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治疗前(术前12h)与各组术后24h、48h、72h胃泌素水平,观察组治疗前(术前12h)与术后24h胃泌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48h、72h胃泌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泌素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按照临床疗效标准评价,观察组的显效率为17.95%,有效率为71.79%,无效率为10.2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63%,有效率为68.42%,无效率为28.95%。两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恶心呕吐、晕针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后同一治疗基础上,加予上巨虚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能有效促进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术后临床症状,提高术后胃泌素水平,且临床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谢海鹰,叶平[8](2020)在《快速康复外科在肝癌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纳入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行肝癌切除术的50例肝癌患者,采用计算机程序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指导,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2.21±0.34)d低于对照组(3.12±0.73)d,下床活动时间(1.65±0.48)d低于对照组(3.56±0.77)d,住院时间(7.09±1.32)d均低于对照组(8.50±1.71)d。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0.00%,对照组为44.00%,前者显着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着,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王冰,柏斗胜,蒋国庆,倪丽[9](2020)在《一期的腹腔镜下脾切、断流联合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一期的腹腔镜下脾切、断流联合肝癌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功能亢进患者,均对其施行了一期的腹腔镜下脾切、断流联合肝癌切除术。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掌握手术相关步骤和细节,包括术中不同时期的手术体位的变换以及术者所需要的相关手术器械,密切配合手术医师。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20.5±19.8)min,术中出血量(264.0±160.3)ml,自体血回输(353.0±31.20)ml,同种异体输血1例,术后住院时间(10.2±1.8d)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未发生围术期死亡。结论一期的腹腔镜下脾切、断流联合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精湛的手术技术与术中娴熟的手术护理配合是该类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田姝[10](2020)在《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接受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将综合护理干预和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分别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仅为3.03%(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更优。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质量,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二、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智能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导航肝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解剖性肝切除术
    1.1 解剖性肝切除的肿瘤学基础
    1.2 三维可视化血流拓扑学个体化肝脏分段的解剖基础
    1.3三维可视化血流拓扑学个体化肝脏分段在解剖性肝切除术应用
2 ICG分子荧光导航解剖性肝切除术
    2.1 注射用ICG使用方法
    2.2 ICG分子荧光类型
        2.2.1 原发性肝癌ICG分子荧光类型
        2.2.2 转移性肝癌ICG分子荧光类型
    2.3 ICG分子荧光成像导航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应用
        2.3.1 ICG分子荧光肝脏左右半肝界限的确定
        2.3.2 肝脏肿瘤边界的确定
        2.3.3 肝脏微小癌灶及断面残留癌灶的检测
        2.3.4 三维可视化联合ICG分子荧光肝段的确定
3 数字智能联合ICG导航解剖性、功能性和根治性肝切除术
    3.1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缩小右半肝切除术
        3.1.1缩小右半肝切除术概念和分型
        3.1.2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Ⅰ型缩小右半肝切除术
        3.1.3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Ⅱ型缩小右半肝切除术
        3.1.4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Ⅲ型缩小右半肝切除术
        3.1.5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Ⅳ型缩小右半肝切除术
    3.2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解剖性、功能性和根治性中央型肝癌切除术
        3.2.1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Ⅰ型中央型肝癌切除术
        3.2.2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Ⅱ型中央型肝癌切除术
        3.2.3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Ⅲ型中央型肝癌切除术
        3.2.4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解剖性Ⅳ型中央型肝癌切除术
        3.2.5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V型中央型肝癌手术
4 数字智能联合ICG分子荧光导航解剖性肝段肝切除术

(2)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老年肝细胞癌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手术指标对比
    2.2 远期疗效对比
    2.3 免疫球蛋白水平值
    2.4 血清CA19-9、GP73、SOD水平对比
3 讨论

(5)精准肝癌切除术围术期标准流程化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入组条件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2.2 2组心理弹性水平
    2.3 2组社会支持水平
3 讨论

(6)罗哌卡因持续切口浸润镇痛对开腹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判定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穴位注射上巨虚穴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脱落病例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分组方法
        2.3 具体实验方法
        2.4 临床疗效评价
        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2.1 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2.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3 疗效性分析
        3.1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分析
        3.2 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析
        3.3 胃泌素水平比较分析
        3.4 临床疗效评价
        3.5 安全性指标评价
分析与讨论
    1 现代医学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1.1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1.2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形成机制
        1.3 现代医学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现状
    2 传统医学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2.1 中医病机认识
        2.2 传统医学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现状
    3 穴位注射现代研究
    4 上巨虚穴的相关研究
    5 胃泌素(GAS)、新斯的明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
    6 分析与小结
        6.1 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比较分析
        6.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分析
        6.3 两组治疗前后胃泌素水平对比分析
        6.4 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6.5 可能作用机制分析
    7 安全性分析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快速康复外科在肝癌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9)一期的腹腔镜下脾切、断流联合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简介
        1.2.1 手术常规采用“6孔法”
        1.2.2 手术步骤
        1.2.3 手术的创新点
2 结果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患者准备
        3.1.2 术前器械准备
    3.2 巡回的配合
        3.2.1 是否选择插胃管及其时机的选择
        3.2.2 患者体位的选择
    3.3 自制器械袖袋的应用
    3.4 血液回输机的应用
    3.5 手术的配合
        3.5.1 离断脾胃韧带时
        3.5.2 处理脾动脉时
        3.5.3 游离脾结肠韧带时
        3.5.4 游离脾肾韧带、脾膈韧带时
        3.5.5 处理胃短血管时
        3.5.6 离断脾蒂时
        3.5.7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时
        3.5.8 自体血回输
        3.5.9 肝癌切除时
        3.5.10 旋切脾脏时
        3.5.11 术毕冲洗手术区时
    3.6 做好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准备
4 小结

(10)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2.2 不同组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四、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智能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导航肝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 方驰华,杨剑,项楠,曾宁,曾思略,张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
  • [2]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J]. 蔡萍,郭承志. 基层医学论坛, 2021(09)
  • [3]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老年肝细胞癌的疗效[J]. 周伟,高恒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26)
  • [4]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A]. 黄丽珍. 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2020医学装备展览会论文汇编, 2020
  • [5]精准肝癌切除术围术期标准流程化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探讨[J]. 叶扬眉,李静静,陈红,章临亭,向智勇. 浙江医学教育, 2020(04)
  • [6]罗哌卡因持续切口浸润镇痛对开腹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的影响分析[J]. 黄松梅,韩辉华. 系统医学, 2020(14)
  • [7]穴位注射上巨虚穴对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观察[D]. 郑逸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快速康复外科在肝癌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J]. 谢海鹰,叶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09)
  • [9]一期的腹腔镜下脾切、断流联合肝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J]. 王冰,柏斗胜,蒋国庆,倪丽.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05)
  • [10]腹腔镜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要点研究[J]. 田姝.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1)

标签:;  ;  ;  ;  ;  

肝癌切除手术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