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2001年总目录

《河南教育》2001年总目录

一、《河南教育》2001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亓鹤童,马春风[1](2022)在《近20年金石目录的编纂与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金石为载体的文献称金石文献,"金石目录"则是对于金石文献的分类。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而言,关于近20年金石目录的编纂与研究多围绕赵明诚《金石录》、金石学家对金石目录的编纂成就、金石目录的校注等主题。对近20年金石目录的文献进行搜集与爬梳,不仅是通过对已有的文献梳理研究,来审视有关金石目录学的编纂与缺失,更是为后来的学者提供相应的线索和方向。

武杏杏[2](2021)在《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徐旭生一生着述颇丰,涉及哲学、历史、考古、教育等诸多领域。其学术思想渊源有自,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又极具行动的自觉。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新式教育的影响,又受西方近现代哲学、史学、社会学等学术的训练,并在西北考察的实践中逐渐体悟而成。在中国考古学初创之际,徐氏挺进陕西,促进陕西考古会的成立。此间形成的思路和理念,影响至今。斗鸡台遗址的发掘,虽然在技术和方法上尚属探索阶段,但将调查和发掘相结合、重点发掘兼顾他期遗存的发掘理念,为后世学者直接继承。他通过瓦鬲认定沣都的位置、对墓葬方向的思索、对史前期陶器形制的分类等,为苏秉琦器物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南。丰镐考古和先周文化的探索取得的丰硕成果,无不建立在徐氏陕西考古的基础上。徐旭生对疑古学说扬弃的同时,继承民国史家关于古史多元的研究成果,提出上古时期三大变革的认识体系。他揭橥“新信古”的大旗,实是疑信之间的考释。“传说时代”概念的提出和史料形成过程的分析,成为其信史观的依据。他提出分级整理史料的方法,较早阐释了历史和考古的关系,为后世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与蒙文通和傅斯年相比,他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提出的古史多元论更具说服力。在新的学术视野下,其“三集团”及其冲突、“大禹治水”等观点,或被证明或被纠正,凸显了方法论在其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其学术思想通过苏秉琦、张光直的学术体系对古史重建和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疑古学者对夏代史事的极端质疑,徐旭生走出书斋到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展开田野调查本身即是开拓之举。豫西调查和二里头作为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典范,直接引发了考古学的族属认定、考古与历史的整合以及考古学的学科使命等学术思考。二里头最有可能是夏文化,表明历史学与考古学是可以整合研究的。徐氏对二里头族属的推测虽有偏差,但将哲学的思辨融入考古和历史的研究,进而探索考古学上比较文化类型的方法,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的学术遗产。不论当今学术界如何定义夏文化,如何判断二里头文化的性质,都没有否定徐旭生的发现,都是在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

黄永林,邓清源[3](2021)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文中指出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理念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获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形成国际潮流,并取得巨大成绩。伴随着专业化、系统化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展开,中国学界也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和相关问题开展了学术研究,研究的深入逐渐引发了对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传统学科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厘清其与这些学科(特别是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之间的关系,对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归属、定位以及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勃[4](2021)在《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文中提出高校作为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应然主体,也是实然主体。一方面,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确认、建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振兴等诸多环节的参与,高校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提升其可见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也是高校担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使命的有效路径。高校的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耦合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专业性需要高校积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需要"新文科"视角,也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亟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谢俊杰[5](2021)在《目录学视域下的宋代算书研究》文中认为

王铁男[6](2020)在《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清代各类《匠作则例》,记载的是手工业各行业用工、用料、用银及样式、做法的规范和标准。本文以清代系列《匠作则例》为基础史料,并结合相关档案资料,选取匠作则例内“木作”与“瓦作”(含砖作)两个典型技术门类,对清代手工业技术标准化的表现形式、程度与水平、管理方式、技术标准实施,以及缺陷不足等问题,进行专题的深入考察。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产业技术的大总结时期,技术标准化问题也有了全面总结,具体表现便是大量匠作则例文本的出现与流布,使产业技术标准化呈现出“则例化”(标准化)特征。根据清代各种匠作则例所记载的内容,“则例化”在清代手工业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产品的“形制化”、原材料的“规格化”与施工中工时物料的“定额化”。中国历代技术典籍所记载的内容基本遵循《考工记》中所建立的“材——工”质量标准体系,直至清代各类匠作则例的完善,技术标准化中“形制化”、“规格化”、“定额化”,依然建立在计算工时料限的技术标准体系之上。因此,清代的产业技术标准化在执行过程中,明显分为“物料管理标准”与“施工技术标准”两大部分,体现在匠作则例文本上,便是以《工部则例》等为代表的“管理型则例”,和以《工程做法》、《圆明园内工则例》等为代表的“施工型则例”。清代历朝《工部则例》所记载的对物料管理规定中,砖瓦、木材是重点内容。砖瓦类中,国家各项工程常用的临清砖、御窑金砖、琉璃瓦等项物料,从烧造流程、尺寸规格、质量检测、包装运输、收储领用等各环节均有严格管理标准。官用木材,派员采伐木料时,采前勘测、采伐数量、木料加工规格、运输方式路线、入库领用等项,一律遵照则例管理标准执行。至于历年例行采买木料,以其材质、长度、周长等为标准,形成不同等级,运输、领取、使用等各个环节,也要遵照则例执行。施工型则例将手工产业分为若干“匠作”,每“作”下分为系列技术门类的若干工种,各工种协同完成生产链。木作和砖瓦作生产被解构为各个部件和不同工序,如梁、柱、枋、檩、斗拱、墙体、地面等,每制造每一部件或完成一道工序,其工料定额标准都详细记录在案,通过这些标准数据来指导新的施工程序,进而有了财政预算和决算的依据,最终实现控制生产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通过清代各种匠作则例中技术标准的文本解读,可以发现清代的产业技术标准化,已经具备了诸如标准化文件制定与实施、标准件的应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的采用等近代技术标准化特征,但在引入机器化生产之前,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转型尚未突破传统计工、计料为中心的质量标准体系。对比这一时期中、西产业技术标准化进程,可见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已经出现近代转型趋势,但在管理体制、标准制定与推动等方面,还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

王海凤[7](2020)在《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中日甲午一役后,国人开始转向日本学习,“训育”这一教育名词随之传入中国。嗣后,中华教育界人士对“训育”一词进行了多方阐释,并将其应用于新式学堂,进行了有关训育制度的早期实践。民国成立后,“训育”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然而在军阀混战的时代背景下,北洋政府无暇顾及教育,致使其时各高等院校在实践层面有关训育的探索,大多各行其是。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随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国民党当局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建立训育体制,但仅局限于中小学,未涉及高等院校。是故,其时各高校有关训育制度的实践,仍延续了北洋政府时期的模式。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言行,国民政府开始在专科以上学校正式构建训育制度。其后,无论国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抑或教会高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训育规章法令,从以下三方面推行训育制度:实施“导师制”;成立“训导处”;筹设“三青团分团部”。然而,由于各专科以上学校的具体实情不一,在“训育制度”的实际推行过程中,各校的实施情形有所不同。本选题以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晚清民国时期的档案、报刊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以“训育”由一个概念发展到一种教育制度的演变进程为线索,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三方面出发,即按照“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实践探索,上升至训育制度的正式建构,来谋篇布局、划分章节。在思想层面,自“训育”一词传入中国后,对其内涵、外延,国人产生了激烈的论争。在介绍西方训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的国情,国人形成了自己的训育理论体系。在对训育制度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国人亦在实践层面进行有关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清末“监学官”的设立、“寄宿舍制度”的出现及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皆是有关训育制度的初步实践。民国前期,在训育实践方面,各高等院校仍沿袭了清末的训育范式,直至“五四”之后才有所改变。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因无可资遵循的训育方针,各高等院校的训育组织较为混乱,部分高校开始试行“导师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指引下,各高校开设了“党义课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控制战时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防止学生受到非三民主义因素的影响,在训育制度的理论指导与实际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国民党政权开始在高等院校构建训育制度,不仅在学制系统中订定了统一的训育方针、训育标准,而且在管理系统中设立了专门的训育组织机构。训育制度建立后,国民政府为在各高等院校全面推行训育制度,将“导师制”纳入教育教学体制;将“训导处”加入行政管理体制;将“三青团”植入高校组织机制。在民族战争的背景下,此三大举措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发挥了各自的“本职”功能,为抗战救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随着国民党势力的介入,三大举措的“本职”功能发生变质,“党化”与“政治化”现象日益严重。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一党专政”下的任何管理举措,最后的发展路径,只能是用来维护国民党根本利益的工具。

孙建杰[8](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葛小寒[9](2018)在《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文中认为明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这种活力表现在商业的发展与文化的多元性之上。作为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明代农业生产的扩大支撑着当时社会的调整与转型,与此同步的则是明代农书数量的喷发,并由此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农学知识体系。那么,对于明代农书的研究便是必要的:一方面,明代农书所蕴含的农学知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明代农书更是深深浸润在当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诚然,前辈学者已经对于这一问题有了相当的讨论。但是,他们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基础的“文献考辨”之上对当时农书所记载的“科学技术”进行评介,抑或是利用农书中透露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去考察当时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由此可见,前人对于明代农书本身的讨论仍是缺乏的,尤其缺少在文献的进一步整理之上,从“知识史”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从“文本”与“知识”的角度考察明代农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明人的观念中究竟是如何认识作为概念的“农书”。借助于当时士人留下的“文集”、“书目”与“农书”进行分析,明人对于“农书”这一概念的认识颇为多元且伴随着参与性程度的不同发展出异样的农书观。为了研究方便而对于这种多元的“农书”认识作一概括的话,可以总结为:明代的农书便是当时的农事书、农艺书与农政书。明晰了这一范畴之后,梳理现存与佚失的明代文献,不难得出有明一代大约诞生了 502种农书的结论。但是数量的巨大不能掩盖当时农书存在着大量抄袭、翻刻的情况。因此,单纯从农学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说,明代的有价值的农书数量将下降到300种以下。不过,无论明代究竟有多少种农书,对于它们的文献考证活动自然是不可缺少。尤其是一些农书的作者、版本与诞生时代在之前的农书目录里面有误,还有一些农书是前人未见的,另有一些已经侠失的农书也可以辑佚。如果说“文本”研究专注于文献本身,那么“知识史”视角下的农书研究则侧重于考察农书与时间、空间的互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明代农书与宋代农书的比较可以揭示传统社会的不同时代农学知识关注的变化。主要通过内容、作者与时空分布的对比,宋、明农书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一目了然:相较于宋代,明代的农书更加注重“统合”,其中负载的农学知识则进一步下移,作为农书生产的动力也不再受政治权力的制约。另从“空间”角度来说,明代农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即“花谱”,除了在知识性上超越宋代以外,还更多承担了专业知识记载之外的交往功能。简言之,在明代的社会空间中,以“花谱”为代表的农书参与了当时士人社交网络的建构。此外,“知识史”的视角除了较为宏观的考察之外,更加关注一种知识或书籍的生产、传播、阅读以及社会影响。从《树艺篇》与《汝南圃史》之间的关系与发展来看,明代农书的生产过程漫长而富有弹性。在“稿本”农书到“刻本”农书的变化过程,不仅是农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些农学知识被删去、另一些农学知识被加入的过程。农书诞生以后的传播活动,官府在其中起到了较为显着的作用。因此考察明代官刻农书的传播行为与影响,可以作为个案了解当时农学知识的传播面向以及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当然,传播是农书生产方或者农书刊刻方的行为,农书中承载的农学知识能否真正为时人认同或接受,还得考察当时农书的阅读问题。对此,由于诞生时间颇早,且在明代流传较广的《救荒本草》与《野菜谱》便是探讨农书阅读活动的重要个案。基于农书内容、序跋以及阅读者的书目、批语,乃至翻刻过程中的改造活动,明代农书阅读的多元面向可以被充分挖掘。例如以上两种野菜书的阅读活动,便呈现出早期阅读与晚期阅读的极大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晚明士人对于农书的阅读往往偏离了作者原有的意图。最后,农书与地方社会关系往往不被前人研究所重视,这固然是因为地方性农书不宜保存流传。然而,《亳州牡丹史》却能填补这种研究方向的空白。该书不仅是亳州牡丹的知识性介绍,更是亳州士人与一般百姓从事花事交往活动的记录。通过这一文本,晚明亳州的地方社会显得更加饱满,而《亳州牡丹史》本身也离不开这一社会的制约,尤其是其中所凸显的对于“阶层”变动的敏感。综上所述,明代农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旧有农业文献的整理与考察,更是对于其中所记录的农学知识的分析。这种分析在过往的研究中过多的侧重在“科学技术”的介绍,而忽略了知识以及其载体(农书)的概念、时空变迁、生产过程、传播活动、阅读与接受等等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才是后人进一步理解当时农学实况的钥匙。

吴小红[10](2017)在《《至正条格·隐藏玄象图谶》禁治图籍考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着重考辨《至正条格》中的断例《隐藏玄象图谶》所列禁书。认为由于案牍吏员的草率粗疏,所列51种禁治图籍中,实际被禁者只有45种,同时又有诸多禁书没有开列于内。在对这45种禁书逐一考辨后,认为元代禁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即防范皇权被颠覆。这固然与蒙元统治者的长生天信仰和重视巫术、占卜有关,但也与蒙元缺乏明确的嫡长子继承制深有关联。禁网宽松的书禁有利于元朝文化的多元和繁荣,但禁治图籍不多也使这项社会文化控制措施难以达到统治者期待的效果。

二、《河南教育》2001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教育》2001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近20年金石目录的编纂与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赵明诚《金石录》研究
二、清代金石学家目录编纂成就的研究
    (一)阮元
    (二)钱大昕
    (三)毕沅
    (四)缪荃孙
    (五)其他
三、金石目录的版本源流与体例研究
    (一)版本源流
    (二)体例研究
四、金石目录的标点、校注与补证
五、金石目录的编目与研究
六、地域金石目录研究

(2)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的两大阶段
        (二)专题性研究成果
        (三)总结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学术思想渊源
    一 学术生涯与志趣
    二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宋明理学的熏陶
        (二)王夫之思想的影响
    三 西方学术的训练
    四 徐旭生与西北考察
    五 小结
第二章 学术研究的基础——周秦考古
    一 陕西考古会与周秦考古调查
        (一) 陕西考古会成立的动因
        (二) 徐旭生与陕西考古会的成立
        (三) 周秦考古调查(酝酿期)与斗鸡台发掘点的选定
    二 斗鸡台遗址的发掘
        (一)第一次发掘及其相关问题
        (二)第二次发掘及其相关问题
        (三)发掘期间的调查
        (四)第三次发掘概况
    三 周秦考古的学术影响
        (一)推动中国考古类型学的诞生
        (二)推动丰镐遗址的发掘
        (三)推动先周文化的探索
    四 小结
第三章 上古史体系的建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一该书的撰写缘起及内容
    二 上古史体系建构的路径与方法
        (一)疑信之间考释
        (二)分级整理史料的方法和科学实证
        (三)“不约而同”与“同中有异”:与蒙文通、傅斯年古史多元论的比较
    三 现代学术视野下对上古史体系的审视
        (一)“古代部族三集团”的划分
        (二)“三集团”的冲突
        (三)“大禹治水”传说
    四 上古史体系的影响
        (一) 苏秉琦的文明起源研究
        (二) 张光直的“史前文明互动圈”论
        (三) 颛顼“绝地天通”和萨满教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
    五 小结
第四章 上古史体系的展拓——夏文化的探索
    一 从顾颉刚的夏史研究说起
    二 夏代史事研究
    三 夏文化的探索及其影响
    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非遗保护的国际背景
        1.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到“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
        2.从“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二)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形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理论探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
    (一)非遗学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的关系
        1.从“民间文艺学”到“民俗学”
        2.从“民间文化”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3.非遗学是一门具有独立品格的学科
    (二)非遗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定位
        1.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一级学科
        2.增设非遗学本科专业

(4)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使命职能与政策法律规定: 高校是我国非遗保护的应然主体
二、在行动:高校是我国非遗保护的实然主体
    (一)建立组织,聚合专业力量
    (二)开展课堂教学,举办学术讲座,培养专业人才
    (三)举办学术会议,进行课题研究,创建刊物,发表文章,出版着述
    (四)承接非遗保护行动的多项工作
三、非遗保护行动:高校履行职能使命的有效路径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拓展科学研究新领域
    (三)增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四)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水平
    (五)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四、新文科建设:基于耦合关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6)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清代匠作则例的文本化
    第一节 “匠作则例”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清代“匠作则例”性能辨析
        一、“则例”的内容特点
        二、“匠作则例”的内容特点
        三、“则例”与“匠作则例”性质异同
        四、匠作则例法典化与技术标准化立法
    第三节 “内工则例”与“外工则例”比较
        一、内、外工匠作则例编纂比较
        二、内、外工匠作则例差异分析
第二章 清代产业技术“则例化”及近代转型
    第一节 手工业“则例化”及其表现形式
        一、产品设计“形制化”
        二、生产物料“规格化”
        三、生产工料“定额化”
    第二节 清代技术标准的近代转型
        一、匠作则例的细则化
        二、中国与西方近代标准化进程的差异
第三章 物料采办、加工与管理标准化
    第一节 砖瓦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一、临清砖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二、金砖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三、琉璃瓦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第二节 木料采购与管理标准化
        一、年例额解木料采买标准化
        二、楠杉木料采办标准化
        三、围场松木采伐标准化
第四章 旧料回收与利用标准化
    第一节 木材回收利用
        一、旧木料回收标准
        二、旧木料使用标准
    第二节 砖瓦回收利用
        一、旧砖瓦回收标准
        二、旧砖瓦使用标准
第五章 施工技术标准化
    第一节 大木作施工技术标准化
        一、大木作选材标准化
        二、柱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三、梁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四、枋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五、桁(檩)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六、板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七、椽、望、连檐构件制作标准化
        八、斗拱制作安装技术标准化
    第二节 瓦作施工技术标准化
        一、砖料加工标准化
        二、金砖铺墁技术标准化
        三、墙体砌筑技术标准化
        四、苫背、瓦瓦技术标准化
    第三节 内、外工工料标准之差异
        一、大木作工料比较
        二、瓦作工料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清代匠作则例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致谢)

(7)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评析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思想层面:近代中国训育制度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清末“训育”概念的传入
        一、“训育”传入的背景
        二、“训育”传入的主体
        三、“训育”传入的内容
    第二节 民国前期训育内涵的争辩
        一、训育重要性的探讨
        二、训育内涵的博弈
        三、训育实施路径的论争
    第三节 民国后期训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训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形成
        二、训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训育思想
第二章 实践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实际探索
    第一节 清末新式学堂“训育”的践行
        一、“监学官”的设立与管理规则的颁布
        二、“寄宿舍制度”的出现
        三、以“经学”为主体“训育”课程的开设
    第二节 民国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验
        一、“学监制”的续存
        二、“学生自治会”的成立
        三、“经学”训育课程的延续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高等院校训育的试行
        一、“导师制”的先行
        二、训育组织的杂出
        三、“党义课程”的开设
第三章 制度层面: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构建完型
    第一节 训育制度建立的缘由
        一、“学校风潮”频发的推动
        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建议
        三、战时施政方针及教育政策的导引
    第二节 学制系统“训育”的构建
        一、训育方针的艰难确立
        二、训育标准的加速订定
        三、“导师制”的大力倡导
    第三节 管理系统“训育”的编织
        一、训育组织“训导处”的建立
        二、训育研究委员会的设立
        三、三民主义青年团的成立
第四章 全面推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高校训育制度的实况
    第一节 “导师制”的实施
        一、国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二、私立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三、教会高校“导师制”的实施
    第二节 “训导处”的设立
        一、国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二、私立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三、教会高校“训导处”的设立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引入
        一、国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二、私立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三、教会高校“三青团”的运作
第五章 历史反思: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的评析
    第一节 训育制度的总体评析
        一、训育制度的内在联系
        二、训育制度的功能体现
    第二节 导师制的评析
        一、从师生情感交流的角度看
        二、从学子民族精神的角度看
        三、从学生思想行动的角度看
    第三节 训导处的评析
        一、导致学校管理的行政性
        二、催生校园氛围的政治化
        三、加强学生思想的控制力
    第四节 三青团的评析
        一、于学子抗敌热情的影响
        二、同高校政治色彩的关系
        三、与学生进步运动的联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二、城市时代:1914—149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第二节 酬神演剧
        一、春祈秋报
        二、庙会演剧
        三、节令演剧
        四、崇圣演剧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一、集市演剧
        二、行会演剧
        三、喜丧演剧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一、科班
        二、江湖班
        三、玩会班
        四、龙虎班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第一节 画地做场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第二节 高台剧场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第三节 戏楼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一、“开封五云”辨析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一、坤伶的复兴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9)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框架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明代的多元农书观
    第一节 一般性观察:文集中的“农书”
    第二节 分类性观察:目录中的“农书”
    第三节 专门性观察:农书的自我认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代农书数量考辨
    第一节 明代农书数量初考: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中心
    第二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一:增加
    第三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二:删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农书汇考
    第一节 《中国农学书录》所录明代农书补正
    第二节 明代稀见农书考述
    第三节 明代已佚农书辑考
    第四节 《农说》撰者马一龙新考
    第五节 《树艺篇》新考
    第六节 再论《沈氏农书》与《乌青志》
第四章 明代农书的内容、作者与时空:与宋代比较
    第一节 明代“狭义”农书考述
    第二节 宋明农书内容的比较
    第三节 宋明农书作者的比较
    第四节 宋明农书时空分布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农书的撰写特点:以花谱为中心
    第一节 明代花谱述略
    第二节 作为交往工具的花谱
    第三节 作为自然知识的花谱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农书的生产:从《树艺篇》到《汝南圃史》
    第一节 《树艺篇》与农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节 《树艺篇》与《花史》:农学知识的两次加工
    第三节 《汝南圃史》的完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明代农书的传播:以官刻农书为中心
    第一节 明代官刻农书考述
    第二节 明代农书的官刻过程
    第三节 农学知识的传播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明代农书的阅读:《救荒本草》与《野菜谱》
    第一节 从私密阅读到开放阅读
    第二节 开放阅读与“荒政取向”的延续
    第三节 从开放阅读到多元阅读
    第四节 讨论:写作、刊刻与阅读
第九章 明代农书与地方社会:以《亳州牡丹史》为例
    第一节 亳州牡丹与《亳州牡丹史》
    第二节 《亳州牡丹史》所录亲友小考
    第三节 《亳州牡丹史》所见明代亳州花事活动
    第四节 《亳州牡丹史》中的阶层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四、《河南教育》2001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近20年金石目录的编纂与研究综述[J]. 亓鹤童,马春风. 西泠艺丛, 2022(01)
  • [2]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D]. 武杏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J]. 黄永林,邓清源. 民俗研究, 2021(05)
  • [4]新文科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从高校使命担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耦合关系谈起[J]. 张勃. 文化遗产, 2021(04)
  • [5]目录学视域下的宋代算书研究[D]. 谢俊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6]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D]. 王铁男. 苏州大学, 2020(06)
  • [7]近代中国高校训育制度研究[D]. 王海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
  • [9]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D]. 葛小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至正条格·隐藏玄象图谶》禁治图籍考辨[J]. 吴小红.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7(02)

标签:;  ;  ;  ;  ;  

《河南教育》2001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